对外贸易发展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对外贸易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对主导市场过于依赖,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同国内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等政策建议,应对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对外贸易发展论文

乐山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乐山有较多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但是乐山对外贸易规模由于外贸结构、观念和人才等原因一直偏小,因此必须在详细分析乐山发展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乐山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目前,乐山对外贸易发展策略应以资源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以制造业产品为支撑,以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旅游产品为潜力,尽快形成工业制成品、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乐山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发展策略

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双遗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乐山全市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这一规模与乐山综合实力并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乐山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的研究,以促进乐山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乐山经济的发展。

一、乐山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与特色产业优势

乐山拥有丰富的盐矿、磷矿、石灰石等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盐磷化工产业、建筑建材产业、硅材料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乐山市五通桥区,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盐磷化工基地,拥有强大的盐化工产业以及20.39亿吨的盐矿开采权。和邦化工、福华化工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快速崛起,全区主导产品也已从普通盐、烧碱、纯碱、磷酸盐扩展到高附加值的稀土、PVC、草甘磷等。同时,乐山已基本形成一条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硅产业链条,将硅产业从简单的多晶硅生产上延伸向抛光硅片、芯片和集成电路光缆、电子元器件、太阳能板等下游产品。这些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已经成为乐山出口重要的部分,并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二)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乐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体,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品位一流,旅游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四川第2位。峨眉山—乐山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峨眉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秀甲天下的生态王国,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普贤菩萨道场,以雄、秀、神、奇、灵著称。乐山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乐山,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坐佛。乌尤、凌云、东岩三山联襟而成的巨型睡佛仰卧三江之上,形成“心中有佛、佛中有佛”的奇观。境内还分布有峨边黑竹沟、金口大峡谷、犍为嘉阳·桫椤湖、沫若故居、嘉定坊等景区景点,以及寺庙古刹、战国离堆、汉代崖墓等众多文物古迹。这些优势旅游人文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推动了乐山的旅游文化相关产品出口,同时给乐山带来了极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因此促进乐山其他产品的出口。

(三)劳动力资源优势

乐山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首先,乐山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011年末户籍人口为354.42万人,男性人口181.01万人,女性人口173.41万人,18至60岁人口占60%。其次,乐山劳动力素质较高,2011年大学在校生42399人,毕业生1068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所,在校学生47754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02%。最后,乐山劳动力成本较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4元(其中工薪收入13055元)。

(四)區位交通优势

乐山位于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横跨成渝经济区成绵乐发展带和沿长江发展带,是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的重要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节点和重要港口城市。乐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十分有利于乐山外贸的发展,即将建设为集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成都、攀西、康藏三大经济区最便捷的通江达海和外贸进出口物流中心,这会极大地促进乐山进出口和外贸服务业的发展。

(五)历史机遇与后发优势

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成渝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将纳入统一的政策支持范围;东部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等历史机遇都为乐山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

后发优势假说最早由格申克龙提出,在当代通常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乐山较之于发达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乐山可以吸引外商以及发达地区的投资,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快速发展优势产业,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二、乐山发展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乐山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受经济、政策、运输和历史等各种因素影响,乐山外贸也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贸规模较小

近年来,乐山对外贸易发展良好,但是规模仍然较小。2010年乐山进出口总额9.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出口6.76亿美元,增长21.2%;进口3.0亿美元,增长0.7%。2011年乐山进出口总额7.9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2%。其中,出口4.99亿美元,下降26.2%;进口3.0亿美元,下降0.1%。乐山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很小,这与乐山市的综合实力极不相称。

(二)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乐山2011年4.9862亿美元的出口产品中,半导体器件、其他有机化学品、其他无机化学品和鞋类就占了75%以上,出口产品过于集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有可能出现大起大落。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60.53%,加工贸易占11.75%,其他贸易占27.72%;从产品构成看,机电产品占45.64%,高新技术产品50.74%,农产品3.15%。因为乐山菲尼克斯这家合资企业的出口占乐山出口的最大部分,从表面上看一般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高,但如果抛开乐山菲尼克斯来看,乐山出口产品中低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大,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较小。由于出口商品中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比重比较小,效益较差,创汇率低,对外贸易主导产品竞争力不强,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三)外贸企业国际化观念不强

由于受企业的规模、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乐山的外贸企业很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差,对国际贸易环境认识不够,国际化观念不强,国际信用度低。很多外贸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层次不高,产品创新不够,产品低价同质现象严重,出口渠道狭窄、企业竞争激烈,且不懂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缺乏自主品牌树立的意识。这也是乐山外贸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外贸人才短缺

外贸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乐山外贸发展的大问题。外贸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并能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除了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求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持续不懈地提高工作效率,有较强的洞察力,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然而,目前乐山市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很多企业有产品、有订单,就是苦于没有人才,不懂得国际贸易业务而丧失国际市场。

三、乐山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目前乐山对外贸易发展策略应以资源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以制造业产品为支撑,以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旅游产品为潜力,尽快形成工业制成品、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一)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从短期看,受就业问题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水平的制约,乐山现在还无法超越以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模式。扩大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是提升乐山外贸规模的重要基础。因此,目前乐山应该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抓住世界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从中期看,乐山在巩固和扩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应对资源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利用高新技术加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长期看,资源型产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发展空间狭小,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也面临诸多不利条件,而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产业链长、辐射力强、产业带动作用等的特点。因此,乐山未来应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是保持乐山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乐山产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力拓展国际旅游,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作为乐山外贸新的增长点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人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因此,发展国际旅游业,不但可以避免乐山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高第三产业在乐山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连带效应”和“波及效应”,带动乐山的金融、信息、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市政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既保护乐山的生态环境,又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另外,国际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行业,能促进乐山市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眼界,可以作为乐山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也能扩大乐山的国际知名度从而促进乐山出口和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三)发展特色农牧业,扩大特色产品和绿色环保农副产品的出口

有关资料显示,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94%的意大利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82%的德国消费者和67%的荷兰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乐山具备诸多农林牧畜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乐山的中药材、茶叶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乐山的希望产业。乐山还可充分利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性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如反季节蔬菜、优良品种花卉、绿色食品等等。另外,乐山应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的后续加工工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便于运输的干性食品,如深度加工的各种肉干、鱼干等等。

(四)大力扶持发展货运代理、物流和进出口公司等中介组织

乐山即将建设为集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成都、攀西、康藏三大经济区最便捷的通江达海和外贸进出口物流中心,这非常有利于乐山外贸服务业的发展。把乐山建设为川西北的外贸进出口物流中心,需要乐山大力扶持发展货运代理、物流和进出口公司等中介组织。而乐山便捷的进出口物流,也会极大地促进乐山的外贸发展。

(五)引进与培育人才

乐山外贸的发展需要一支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熟悉法律、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知识、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商务高技能专门人才队伍。因此应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为人才发挥才能和智慧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应管好、用好现有的国际经贸人才,并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与出口业绩掛钩等方式引进人才,为外贸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应多种方式培养外贸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出更多符合高要求、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应认真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外贸人才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培养壮大外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大为.新形势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J].企业研究,2011(07).

[2]王杰.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新疆对外贸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11).

[3]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03).

[4]田孟清.特色外经贸:西部民族地区对外经贸发展的必由之路[J].民族研究,2002(2).

[5]乐山市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

基金项目:本文为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SKL2012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辉(1977-),男,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王晓辉

第二篇:对外贸易良性发展探析

[摘 要]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对主导市场过于依赖,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同国内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等政策建议,应对目前辽宁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条件;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在东北三省范围内,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其贸易额占东三省贸易总额的70%左右。近几年来,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增长很快,对辽宁省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强。2012年,辽宁省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处于贸易顺差状态,贸易顺差额为119.1亿美元,净出口对辽宁省经济的贡献率是13.1%,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辽宁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6.3%。

从进出口总额看,2012年辽宁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039.9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总额579.5亿美元,增长13.5%。2013年上半年,辽宁省对外贸易增幅回落放缓,进出口总额54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较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第25位,其中出口额30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较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第22位。

从贸易方式看,2012年一般贸易出口超过加工贸易出口。一般贸易出口29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0%,同比增长32.7%;居于第二位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额23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9.8%,同比下降4.0%。

从对外贸易的国家看,2012年辽宁省对外贸易国家(地区)214个。但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盟、美国和韩国,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52.1%。辽宁省对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分别是101.3亿美元、75.9亿美元、68.7亿美元和55.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7.5%、13.1%、11.9%和9.6%。

二、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对外贸易总量大幅增长,期间波动明显

2005年以来,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期间波动明显,如表1所示。2005年以来,辽宁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有大幅度增加,除2009年波动明显外,其他各年份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率。2008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的“裙带效应”显现,外需市场萎缩,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受到影响。从同期增长比可以看出,2008年的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已经放缓,同比减少0.9和5.8个百分点,到2009年,效应更加明显,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分别是-13.1%和-20.5%。2010世界经济触底反弹,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也随之复苏,2010年,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出现强劲反弹,增长幅度达28.2%和28.9%,超过2008年的总额。而到了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回落,增长速度缓慢,分别为8.4%和13.5%。由此可见,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稳定性较差,可持续性发展不足,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二)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仍显缓慢,净出口贡献率不高

2011年,辽宁省经济总量22226.7亿元,全国排名第七位,而对外贸易总量960亿美元,全国排名第九位,出口总量510亿美元,全国排名第八位。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发展,即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不足。2011年,辽宁省的资本形成总额即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0.4%,拉动经济8.6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7%,拉动经济-1.4个百分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沿海优势没有彻底释放,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显现,从2005年开始,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为负值,2008年和2009年,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6.2%和-16.9%,对经济的拉动更是达到-2.2%的水平。因此,辽宁应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凸显沿海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

辽宁省加工贸易方式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有打破贸易方式平衡的趋势。随着辽宁省对沿海经济带的重视和固有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加工贸易占总出口贸易的比重,从2009年起超过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到主导地位,如表2所示。加工贸易占总贸易比重超过一般贸易比重,辽宁沿海港口优势没有显现。东三省和内蒙地区的货物出口从大连港出海较多,大连港负荷较大,影响一般贸易的发展。因此辽宁省应加强对其他港口的管理,比如丹东港。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大通道的贯通和鹤大高速公路的修建,东北东部各市(州)可以从丹东港出海,这可以缓解大连港的港口运输压力和增加辽宁省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整体提高对外贸易出口量。

辽宁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多是对进料简单加工,然后出口。辽宁省的出口商品主要四大类:第一大类,原料产品,水海产品、冻鸡、玉米和鲜苹果等,属于农产品原料直接出口;第二大类,简单加工产品,食用植物油和成品油等,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出口;第三大类,高污染产品,水泥和钢材等,属于对环境破坏较大的产品出口;第四大类,劳动密集型制造产品,电动机,电视机和鞋等,属于需要低廉的劳动力支撑的产品出口。加工贸易中,以来料加工贸易为主,出口的产品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处于世界产业链中的下游和末端水平。辽宁省的加工贸易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产业链,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此来改善辽宁省的对外贸易结构,实现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外贸市场相对稳定,拓展空间有待加强

目前,和辽宁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215个,但主要的贸易国集中在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美国和欧盟。辽宁省对外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对稳定,但过于集中。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日本和美国,因此辽宁省的对外贸易状况受日本和美国国内经济发展景气状况影响较大。一方面,美国和日本经济不景气,对外需求下降,可能导致辽宁省对外出口的直接下降;另一方面,受制于人,随着美国和日本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及非关税壁垒的应用,导致辽宁省对外出口的间接下降。

2006年以来,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市场相对稳定,主要市场占出口总额维持在70%左右,日本市场相对稳定,居辽宁省对外贸易出口国家首位。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从2009年开始超过韩国,欧盟市场略有下降。主要市场出口总额占对外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辽宁省对外贸易市场在不断开拓,新市场份额逐年上升。辽宁省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应继续稳定亚洲的日、韩、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美国和欧盟等主导市场,开拓东盟、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拓宽贸易市场空间,提高外贸市场占有率。

三、辽宁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辽宁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一)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对外贸易量,以增量带结构转型升级

服务贸易是对外贸易形式中附加值较高的行业,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可以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对外贸易总量,以增量的增加带动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因此,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是辽宁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辽宁省在发展服务贸易过程中,本文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第一,制定和发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战略,凸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优势。第二,充分利用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现代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突出沿海港口优势,以大连港为主,周边各市港口为辅,由点及面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和地区营销中心。第三,注重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培育,形成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借助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对辽宁省服务业进行整体推介和宣传,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使服务业成为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增加高新技术贸易比重,以结构优化促转型升级

辽宁省既要加大贸易量,改变目前这种过度依靠投资促经济发展的短效机制模式,凸显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保证增量的基础上,优化加工贸易结构。这一方面有宏观层次的要求,要改变辽宁省的贸易发展模式,就要变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为基于自主创新的一般贸易模式,提高一般贸易在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把沿海优势彻底释放,进一步突出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又有微观层次的要求,第一,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注重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第二,要设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强的加工贸易企业,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第三,要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集中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面向加工贸易企业的公共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第四,要支持民营加工贸易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民营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扶持力度,促进民营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三)开拓对外贸易的海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多元化市场避免对主导市场的过度依赖

目前,辽宁省的海外市场主要是日本和美国,这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辽宁省的对外贸易总量有很大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景气指数低迷,经济增长缓慢,2008年和200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和-5.2%,美国的经济增长率0.4%和2.4%,而2008年和2009年辽宁省对外贸易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9和34.9个百分点。要改变目前这种海外市场过度集中,对主导市场依赖严重的现状,本文认为,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应在维系传统的日本、韩国和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拉美、非洲、中东等地的贸易往来,以及增加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量,比如朝鲜和俄罗斯。辽宁省对朝贸易有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2007年和2008年,辽宁对朝贸易出口额分别是5.0亿和6.3亿美元,随着新鸭绿江大桥的开工建设,黄金屏岛和威化岛被划为自由贸易区的契机,辽宁省应重视朝鲜市场,增加对朝贸易量。辽宁省对俄罗斯的贸易曾一度很高,2007年和2008年,辽宁省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分别是8.0亿和9.2亿美元,但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辽宁省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仅为929万美元,出口贸易额骤减99%,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和俄罗斯经济的恢复,辽宁省应进一步挖掘俄罗斯的市场潜力,增加对俄的出口量。2010年辽宁省对俄贸易总额急剧反弹,当年出口额达74882万美元,同比增长79倍,2011年对俄贸易继续增长达101603万美元,同比增长35.7%。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海外贸易市场可以规避过度依赖主导市场的风险,同时能够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率,增加对外贸易量。

责任编辑 魏亚男 2013)10-0061-04

作者:赵飞

第三篇: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宁夏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夏 对外贸易 对策建议

宁夏的对外贸易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2100多年前,起于中国的丝绸之路,横贯欧亚非,宁夏正是这条“经贸玉带”上的必经驿站,肩负着穿越中亚前往欧洲的历史使命,促进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发展。千年之后,宁夏对外贸易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对宁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宁夏对外贸易发展基本情况

1、贸易规模增长迅速

2014年宁夏进出口贸易增长68.92%,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出口增速68.56%,高出全国水平62.46个百分点;进口增速70.28%,高于全国水平69.88个百分点。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步伐,一些区外企业来宁从事进出口贸易明显增加,宁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2、一般贸易增长平稳

2014年宁夏一般贸易进出口44.53亿美元,增长43.86%,占进出口总额的81.86%,较上年下降14.3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3.06亿美元,增长近25倍,占进出口总额的5.6%,较2013年提高5.2个百分点。

3、贸易国别多元化

2014年宁夏对17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逐步实现了贸易国别的多元化。在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复苏、进口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宁夏对美出口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9.09%;对欧出口6.17美元,同比增长34.13%;对日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对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出口总额11.33亿美元,占到宁夏进出口总额的20.83%,较2013年下降了5.31个百分点。同时,宁夏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总体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大,向西开放效果不断显现,宁夏对对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达到6.4亿美元,同比增长275.59%,占到宁夏外贸总额的11.78%。

二、宁夏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

宁夏外贸进出口产品由农副产品、轻纺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冶金制品构成,进行产品细分,由此看出,宁夏出口的工矿产品中以资源为主的有硅铁、金属镁等,代表高新技术类的产品为钽粉及钽制品、高纯银、高纯铅、碳化硅、活性炭等新材料产品,双氰胺、子午线轮胎等化工产品,红霉素、泰妙菌素等生物医药制品,机电产品则主要有锻轧钽及其制品、柴油机零件、机床零件、轴承等。基本为加工制造业的中间产品,高附加值的高端技术类产品较少。

2、外贸主体较少

宁夏外贸企业长期内一直是国有企业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步伐,银川市成立综合保税区等政策的落实,宁夏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主体明显增加,宁夏发生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共有412家,但其中有产生实质出口的公司306家,贸易主体数量明显偏少;与此同时,宁夏出口企业主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体,2014年宁夏民营企业贸易份额占到进出口总额的77.42%。

3、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宁夏进出口市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排在前几位的国家及地区主要是:中国香港、美国、阿联酋、德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

(1)对非洲、拉美的贸易比重非常小。宁夏对拉美地区进出口比重均维持在个位数,这既可以看成是宁夏开拓外贸市场结构的偏失,也可以看作是宁夏未来促进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加大对这两个地区市场的开发,不仅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较大的增长潜力,更可以克服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带来的外贸风险。

(2)对阿拉伯地区贸易往来地理分布较为集中。2014年宁夏实现了与阿盟22个成员国贸易往来全覆盖,但份额集中在埃及、阿联酋、沙特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宁夏贸易顺差中10.14%来自于阿联酋,3.68%来自于沙特,海合会成员国对宁夏贸易顺差贡献为13.82%,比美国(8.61%)高出5.22个百分点,比香港(8.33%)高出5.49个百分点。

进出口市场分布集中,造成对外部市场依赖度性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2007年后,欧盟、美国、日本受次贷危机影响,外需下降,且普遍加大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管制,不断设置并提高贸易壁垒,造成中国产品的出口受阻,宁夏也受制于高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出口大幅下滑。

4、贸易结构不合理

加工贸易是对外经济贸易的一重要种形式,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并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联,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本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中,往往优先选择发展加工贸易作为突破口,并最终实现了经济起飞。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前九个省市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是推动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能推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是吸引外资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对解决劳动力就业也极具意义。加工贸易在宁夏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一直比较低,2010年为0.67%,2011年增长至1.4%,2012年为1.26%,因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宁夏加工贸易占比的过低,说明宁夏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功能不足,外向型经济还比较落后。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和运输成本占综合成本比例相对低的加工贸易企业到中西部发展,2008年宁夏被商务部确定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但2008年至2012年底,加工贸易并未因此得到快速,其主要原因在于宁夏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较差。河南、陕西、四川目前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省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宁夏与上述省份比较发展加工贸易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物流成本较高,宁夏作为内陆城市,远离出海口,这使得宁夏进出口货物主要依托天津港,国内以公路运输为主,直至目前,宁夏惠农陆港、银川陆港与天津港、连云港的铁海联运对接尚未完全成熟,航空运输国际线路和航班少,运力有限;其次,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宁夏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与上述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也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5、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2014年,同比宁夏进出口总值提高了68.9个百分点,但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提高了4.39个百分点,仅为12.06%,远远低于全国41.24%的平均水平,在西北五省(区)中落后于新疆6.76个百分点。宁夏外贸总量在全国31个省份外贸进出口总值排行榜中名列第29位,在西北五省(区)中名列第四,仅高于青海,远远低于新疆、陕西、甘肃,仅占全国进出口总值43030.4亿美元的0.13%,占西北五省(区)进出口总值708.9亿美元的7.67%。

制约宁夏外贸依存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基础薄弱。2010—2014年,宁夏国民生产总值在逐年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010年13.50%、2011年12.1%、2012年11.5%、2013年9.8%和2014年8.0%。虽然2012年后受全球经济影响,增速有所回调,但各年经济增长率均高出全高平均水平,这说明宁夏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从绝对数来说,宁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地区生产总值较少,根据加速数原理,会导致投资不足,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也受到限制,从而削弱本地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影响本地区产品出口,导致出口依存度低。全国出口贸易依存度2014年为22.6%,宁夏为9.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五省中排名第二,低于新疆。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少,人们收入水平低,又会引起宁夏对国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足,从而影响地区进口,导致进口依存度低。西北五省进口贸易依存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宁夏在西北五省中排位居后,仅为2.5%。

三、宁夏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对策

1、提升技术能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宁夏作为西北内陆省区,地域狭小,资源缺乏,要想实现通过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在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深加工,提高贸易条件,提高创汇能力。

2、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市场

宁夏是内陆省区,没有沿边靠海等区位优势,经济尚欠发达,因此更需要解放思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4年以来,宁夏与“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都发生了贸易关系,贸易总量达2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8.1%,占到宁夏对外贸易总额的38.77%。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在资源禀赋、发展速度和地缘特征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往通欧洲发达经济体,宁夏应利用“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3、夯实产业基础

对外贸易结构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外在表现,只有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对外贸易结构、数量才能发生质的飞跃。第一,应从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发展、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入手,着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从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着手,引进适宜于我区发展产业。第二,大力实施产业振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比重,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第三,深化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增强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力争形成宁夏优势产业集群集聚。

【参考文献】

[1]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宁夏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5.

[2] 李育刚、任保新:2013年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4(4).

[3] 杨韶燕、李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基于宁夏的实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4).

[4] 邱龙彬、丁阳: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J].中国商贸,2013(10).

(责任编辑:柯秋萍)

作者:周彤云

上一篇:变电检修技术论文下一篇: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