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2022-07-03

[内容提要]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慌、中国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贸易保护手段的多样化等原因中国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时代。因此,中国应该从国际经济政策、国内经济政策、外贸战略、企业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1:

“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演讲摘编

张道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其一,进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与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加了国内税收及就业,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1~2005年,我国出口商品总值接近2.4万亿美元。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超过240家,并涌现出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一批拥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随着2004年7月1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与新修订的《外贸法》同时颁布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提前半年履行了入世承诺。2001~2005年,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9倍和5倍,其中民营企业占进口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7%上升到2005年的15.8%。

其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行销世界,也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看到,一方面,中美、中欧、中日等双边贸易不断扩大,另一方面,2001年至2005年期间,新兴市场占我外贸总额比重也由13.4%提高到18.7%。2001年没有一个贸易伙伴国与我双边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到2005年已经有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东盟和韩国等6个贸易额过千亿美元的经济体。超过1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也从2001年的9个发展到15个。这些数字证明,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的辛勤劳动,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有利于整个地球村民众福祉的提高。

黄汝凤(中国报关协会会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在万亿美元以上,稳居世界第三位。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中国出口增长面临世界经济减速和国际市场日趋饱和的压力;中国外贸逐渐进入了高成本时期,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的压力也在逐步上升;国际贸易保护日益加剧,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商品已由原来的小类商品发展到大宗优势产品,在服装、家具、彩电、鞋类等商品上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供应链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贸易成本的压力也在加大;人民币汇率逐步进入了一个升值期,也是我国外贸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等等。因此,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的外贸经营成本,造就一批大型跨国企业,解决好目前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顺势而生。这次论坛的主办者们,冷静审视中国外贸的现实和问题,为“官”、“产”、“学”搭建了一个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研究平台,积极探讨中国进口与出口、政府与企业、制造与服务、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问题,对于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

杜思汉(欧盟驻华使团商务参赞):对于中国来讲,欧盟的25个国家是中国的贸易伙伴;对欧盟来讲,中国是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说任何一个贸易关系没有问题的话,那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如果我们面对一些困难,那说明我们正在共同经历一些东西。

中国关于WTO的一些承诺,近来做得非常不错,但我还是要提出些建议。

首先是中国的服务领域需要进行改善。比如金融业,中国在加入WTO之前,欧盟占中国市场份额是3%,现在占1%;另外欧洲的电信公司很难进入中国的市场,按照WTO承诺,欧盟希望中国能够更加开放这个市场。

欧盟希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欢迎中国在欧盟进行投资。尽管欧盟对于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担心或者恐惧,但我们还是会面临一些风险。其中一个是,我们会面临中国或者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认为中国的市场开放度还不够,比如中国的政府采购。现在中国还不是GPA的成员,但是欧盟非常欢迎中国能够加入,而且我们把很多经营权发放给中国的企业,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很好的产品。现在存在一种情况,欧洲对中国的产品是非常开放的,但是中国的政府采购还没有对欧洲的供应商开放。所以我在这里提议,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采取措施来开放政府采购的市场。

何力(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中国的加工贸易乃至整个进出口贸易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时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政策性命题。对此命题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解读:

一是从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提高性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创汇型向综合效益性的转变;三是从单纯的货物贸易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的转变;四是从较短的产业链和较浅的加工深度向延长产业链增加加工深度转变;五是从企业主体的外资主导型向内外资并重型的转变;六是从产品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七是从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来保持竞争力,向通过降低物流等服务成本提高竞争力转变;八是以高污染、高能耗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灭失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转变;九是从部分地区优先发展向中国大地各个不同经济区域的均衡发展转变;第十,也是最终的将使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加工贸易要转型升级,只有首先实现海关监管模式的转变以及监管水平的升级才能够适应和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张丽川(海关总署綜合统计司司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5年来,“外贸200强”企业见证着中国对外贸易历程的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地位稳步提升,私营企业的力量逐步崛起。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5%,比2001年提升7.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则保持更为快速的发展态势,2005年进出口额已达到167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8.2倍,年均增幅高达109.4%。

二是外贸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明显,高新技术产品分量逐年加重。2005年,出口200强中前30位的企业有26家是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是1471亿美元,占200强企业出口总额的2/3。

三是地区外贸发展层次明显,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此消彼长。“十五”期间以珠三角为发展中心的广东省仍然是一枝独秀,但是它的地位受到了上海、江苏和浙江3个省市的挑战。2005年广东省出口占当年全国出口总值的31.3%,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的合计出口值占当年全国出口总值的38.1%,总体外贸力量超过了广东省。

海关统计作为国家对外贸易的官方统计,承担着对进出口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和监督的职能,同时也有责任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当好决策参谋。

毛新堂(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两区协会在发挥作用上始终坚持服务的宗旨,力求有所作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在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外向经济国际竞争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一是两区协会与国家相关部委建立了沟通渠道,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都已经成为协会的高级顾问和常务理事,很多高校专家也成为顾问和理事。同时两区协会也承担了政府部门交付的具体工作。

二是建立了对内对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网络和渠道。宣传工作是两区协会的重要工作,也是服务企业、服务会员的重要载体。两区协会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优势,引导不同园区企业进行投资合作,组织企业创建行业的洽谈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是在未来发展定位及工作重点上,两区协会要为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建设服好务、为政府部门服好务,为企业部门服务。近期,两区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探讨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工作,对现有的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政策叠加广泛听取意见,并提供给监管部门。同时确定对影响两区发展的课题进行调研,为政府各个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情报。

罗美富(国家审计署外事司司长):境外审计主要针对企业,第一要明确审计主体,根据谁的资产谁负责审计的管理原则馆,国家审计只对国家投资这部分负审计责任,而集体投资、个人投资的应当由投资者的董事会对内部进行审计。

第二要确定审计对象。结合境外审计的特殊性,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经营层、管理层。

第三是确立审计目标。就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是关注境外资产的增值保值效应。境外审计的目标应该做到摸清家底,防止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四是境外审计容易有国内法律与国际法律的冲突问题。尽管这样,还是要充分利用国内法律和国外法律的资源,因为任何法律冲突总能找到共同点,国内法和国外法都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尊重。

第五,派出审计队伍可以按照投资主体不同,灵活组织。对于国家直接投资的由国家审计署直接审计;对于金融机构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由国家审计署派人,以及董事会派人,双方进行审计,或者由国家审计机关授权内审部门审计,结果共享;对于企业和个人则可以由内部派出审计,或者由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第六,审计报告和审计成果的利用。审计报告按照原则应当向审计署的派出单位和机关提交,企业董事会派出的审计报告应该向董事会提交,社会中介机构是谁聘请,向谁提供。审计成果的利用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与国内、与监管部门的关系,既要尊重中国与所在国的关系,又要保守我国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的货币政策有许多目标,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四个:一是经济增长,二是维持物价稳定,三是维持汇率稳定,四是改善资源配置。中国现在的汇率政策叫做“参考一篮子”,这是比较独特的。在一篮子货币制度安排下,当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时候,人民币一定对美元升值;当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一定贬值。但去年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趋势是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却升值了,这就说明咱们不是盯住一篮子,是参考一篮子。

中国目前还处于投资过热的情况,投资在GDP中的比例是48.6%,为世界第一。而且速度还在上升,所以我们必须要执行适度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控制过度投资。

基于以上情况,今年美元对其他货币是贬值,加上投资过热导致的市场供求关系,都要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升值对于经济增长势头很强的国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正确地应对。事实上日本在两次升值的过程中,许多企业正确应对了这一冲击,便成了世界上竞争力非常强的企业。

升值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要有整体的、宏观的调整策略,一个是增加附加值,第二是降低成本。通过调整使产品高档化、差异化,节约劳动力以及增强海外的投资,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海闻(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我主要谈两个问题:一是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是政策应该怎么转变?

首先是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中国加入了WTO。好的方面是国际关系从原来的双边变成了组织形式的解决。同时中国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从贸易小国变成贸易大国,中国的谈判能力增强了,同时也影响到世界产品的价格。

坏的方面是我们的贸易福利下降,同时国有企业国有贸易的困难在加大。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大国,二是依然被称为非市场经济。这两个特殊性使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怎么转变我国政策?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基本是以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正在逐渐地调整,逐渐以内需带动经济发展,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内在市场,这是整个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外贸政策方面,也应该从原来的重出口轻进口,转变为一个自然的、由市场决定的贸易政策。要从原来主要由政府干预到减少政府干预。大国政府的集体规划所带来的冲击力有时是非常可怕的,反而会伤害到自己。

还有就是FDI。现在中国到了用FDI的办法,不应该仅仅是通过贸易的方法来加强国际间的关系。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第一个挑战,在更加开放的情况下,我国的金融风险、技术瓶颈和产业劣势都将直接暴露在外来竞争和冲击之下。外贸企业,尤其是国内的外贸企业需要把握时机,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大量国际分工中的中低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至中国,在有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压制中国产业和技术的趋势。这是中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1995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次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也遭遇越来越多的制裁和非贸易壁垒。怎么击破或者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出口产生的限制?

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长期困扰我们的外汇和资本缺口已经转化为知识缺口和需求缺口。中国进出口的第四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外贸发展的整体模式、外贸竞争的策略能够由长期以来的外向型逐步向开放型转化。

第五个挑战来自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經常项目的长期持续盈余,从本质上意味着优势资源输出,它是不合理的。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升以及整个调整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压力,将带来出口成本上升的压力。如果这些处理不好,就会对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柴海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反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几年间,国内发生了很多事情。第一,加入WTO前两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存在通缩现象。国际投资大幅下跌,而中国进出口则以20%多到30%多的速度连续增长五年,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关注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第二个特点是,通过几年高速增长,中国进出口的构成发生剧烈变化:一是产品构成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十年中,中国的外贸增长主要依靠轻工产品和纺织品服装,90年代到2000年,主要依靠传统的机电产品的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到现在则是以IT产业为核心的所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的高速增长。第二个变化是贸易形式的变化,加工贸易近几年比例上升,大体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55%。第三个变化是贸易主体的变化。原来国营外贸进出口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现在国有企业的出口占不到五分之一,进口也就四分之一。无论是进口和出口,58%以上被外资企业占据,民营企业从以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百分比出口额已经上升到21%,超过国有企业。所有这些变化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生产营销的链条中去。

事实上中国的外贸仍存在巨大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粗放式的增长带来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第二是知识产权问题,中国产品基本没有知识产权,同时很多出口的商品跟国际标准不相适应。

自主创新的理念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一是科技兴贸,二是品牌战略,三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扩大服务贸易,第五是结合现在方兴未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浦乐伯(美中贸易协会副会长):今天我想讨论的题目叫做“在美中贸易之间的好消息”。首先是对于美国来讲,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第二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相信中国的外汇储备可能偏高了,造成了过多投资的增长,也许更好的方式是把外汇储备消费在技术和进口上。

第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从长期来讲,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中国做出发明创造的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短期来讲,在今天它同样是重要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会阻止美国、亚洲、欧洲其他公司把技术带到中国来。

其次,破坏知识产权的公司,生产假冒商品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带给中国公司很坏的名声。有些假冒产品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风险,如假汽车配件、假药,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假冒产品导致了安全问题,很快就会被限制,限制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这将会伤害中国那些好的公司和产品。

第四是产品的审查以及标准。标准和审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上都同等重要,价值是保护消费者,而非保护本地公司。我们应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应该支持那些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正的、并且平等的得到执行的标准。我们支持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入世界性的标准性机构。

徐昌东(美中投资中心董事局副主席):我今天跟大家探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企业要进入美国,就相当于穿着中式棉袄打太极的人和泰森合作,太极拳要和拳击结合起来,东方文化要很好地利用西方文化。有一个例子,90年代,中国有一家企业买了美国的一个钢铁企业,做了非常好的市场调查,但是忽略了美国文化。美国文化里工会是非常难缠的一个组织,而评估恰恰没有把工会这个组织考虑进去。结果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工会的人就到了,说根据美国工会的要求,劳工首先要聘请工会下面的成员,如果工会没有这个要求,才能要求国外的工人进入美国。

第二个问题,我们走向世界,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就要尽量多地用当地的雇员,尤其在税务、会计、法律三个方面。尽量少用中国人,甚至少用当地的华人。原因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必定产生思想方法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思想方法下面,要跟美国的各个方面去沟通,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到国外任何一个地方去发展,一定要注意人家的民族情绪。联想收购了IBM PC部分,他们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考虑到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自尊,比较低调地进入。

宋红(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供应链总部设在北京,全球的采购中心位于深圳,五间核心的自主制造工厂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和惠阳。构建全球的笔记本市场和全球的笔记本产品,才能保证全球的物料供应网络和成品向客户端配送的整个物流网络。

面向全球的物流和贸易比区域性的运作要复杂得多,众多的原因会导致全球的物流响应时间更长。因此企业要分析全球各类的环境,各国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关税以及贸易壁垒,建立起标准化的系统管理与控制平台,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持区域性运作的灵活性。对于PC产品而言,很多都是采取按定单生产的模式,就更加要求物流渠道具备更加高的效益,时间和稳定是供应商的生命线。最后总结下来,我认为保持一个高效的全球供应链运作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企业内部有高效的运作模式;第二要有全球伙伴的紧密协同,同时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帮助企业获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快速的交换;同时还需要物流平台全程、高速、稳定地运转。此外,企业还需有对WTO规则,各地的法律、贸易法规及关税的快速应对。最后一点就是通关环境和效率的保障。

沈平(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顾问):什么叫话语权?第一个是这个价格如何制定,如何产生,这个游戏规则我有参与、制定的权利。这也是话语权中最根本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层次,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制定规则,那么能不能在市场上有一个作价权?价格的作价者,就是在大家不熟悉市场价格是多少的情况下,我能来制定价格。

现在国际石油市场的游戏规则在90年代初开始形成,而中国从1993年才开始进入国际石油市场,所以中国几乎没有参与制定规则权。那么,不能制定规则,有没有能力去改变它呢?市场绝对是实力的较量,谁实力大,谁说了算。尽管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得非常快,2004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但是,由于我们的石油消费规模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在改变游戏规则方面,力量还不太够。

国际石油市场采用交易中心定价的方式作价,国际上有3个交易中心:纽约、伦敦、新加坡。以这三个地方的交易中心为基价,然后形成一个差价体系。

中国目前基本没有办法参与伦敦和纽约的交易中心,在新加坡目前能够参与市场定价的也只有几家国有公司。

怎样才能获得话语权?

我认为,国际市场上话语权的问题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一布局和研究,并且和建立国内石油市场合在一起来考虑。

同时要研究透彻现有的国际市场运作规律和细则,把国际通用的规则应用到我们国人占优势的市场上来。比如在中国建立石油交易中心,让石油交易中心的运作可以把国外的运作方式引进,让石油交易中心的运作影响国际市场的运作,慢慢过渡到用国内的交易中心的价格来进行国际市场的贸易。

郭凡生(慧聪集团公司董事長):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了外贸大国,我们现在的GDP外贸依存度超过了40%,但是中国仅仅是外贸大国,并不是一个强国。大国和强国的区分在于,强国尽管需要的少,但有垄断资源、有最好品牌创新的时候,他可以要求你。大国尽管采购量很大,但没有话语权。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制造的制度和创造的制度有什么差别?大和强之间的制度有何差异?这个是最重要的。

中国制造跟创造有什么差别?制度变了,变的是人与利益的关系。

当雅虎只有100多万的时候,当时有一家公司投了1亿美元,但只占雅虎30%的股份,其余七成都是雅虎员工拿的。雅虎成功后,一夜之间创造了几百个百万富翁,创造了全世界最年轻最有钱的华人杨致远。为什么?在于资本经济的过程中,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不仅雅虎是这样,微软是这样,世界500强排在前200位的企业全都是这样的制度才得以发展的。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国创造取得了中国人从来没有取得过的成果。为什么在互联网这样的行业中,中国企业能够全面成功?新浪、搜狐、网易、搜索包括百度的知识产权和管理权在中国的企业家手里,他们用跟美国一样的制度建立了一种创造型企业。互联网领域的成功,表明要想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最重要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中国外贸200强面临怎样调整自己的制度,从一个简单制造业的企业变成一个拥有品牌、拥有技术、拥有产权的企业,至少在同样出口进口的时候,不是靠工资便宜,而是靠管理效率拥有竞争力。

左铁(《中国海关》杂志社社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排定的“中国外贸200强”从2001年起由《中国海关》杂志每年隆重发布,在海内外特别是中国外经贸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海关》杂志的知名品牌。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外贸200强”的社会影响力,2006年4月,《中国海关》杂志联合《商务周刊》杂志同时发布“中国外贸200强”,此次发布为同类排名的第6次发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外贸出口总值已经连续两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3位。中国外贸成就辉煌,硕果累累。但是,中国外贸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外贸200强”是中国外贸的领跑者,在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格局中,显露着青春活力和强者风范,但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为海关管理相对人提供有力、务实的信息支持,促进中国外贸新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海关与进出口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经海关总署批准,我们策划了本次“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这次论坛为首届高层论坛。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

曾庆龙(《中国海关》杂志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外贸风雨兼程,成就辉煌。我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位列第3,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分享中国外贸喜悦的同时,人们认识到,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尽管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但与贸易强国的距离相差还远:中国的人均贸易额、贸易竞争力指标、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分工地位、出口商品结构、企业国际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等常态指标还难以被认可已经进入贸易强国。特别是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价值链上,中国外贸还处于较低端,出口结构还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外贸不仅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战略,需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更需要转变发展对外贸易的观念。

“中国外贸200强”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更是我国外贸的领跑者,是我国外贸的旗帜。他们为我国外贸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在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格局中,“中国外贸200强”显露了强者风范和巨大潜能。我们相信,以“中国外贸2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外贸企业一定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时候,能够阔步前进,取得新的成就,创造新的辉煌。作为“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主办方,我们将继续关注中国外贸战略,继续关注中国外贸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态势。为她击节而歌,为她鼓劲加油!

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2: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

[内容提要]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慌、中国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贸易保护手段的多样化等原因中国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时代。因此,中国应该从国际经济政策、国内经济政策、外贸战略、企业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摩擦 原因 经济转型

中国进入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

1.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加

从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至2004年6月底,成员方共发起2537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中国的反倾销案件386起。也就是说,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此影响。在1998-2004年期间我国被实施反倾销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比例不断上升,从1998年的10.9%上升到2003年的22.5%。

截至2004年10月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66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已超过190亿美元。其中,反倾销596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59起,特保调查11起。2005年国外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1起,其中反倾销立案调查51起、保障措施立案调查5起、纺织品特保35起。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

2.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急剧增加

近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急剧增加,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调查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主体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主体。

在反倾销案件中,亚、非地区的案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999年至2003年,亚非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数占我国当年被反倾销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1%、43.1%、43.2%、43.5%和49%。商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球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亚非国家7个,发起了24起反倾销调查。这些国家包括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埃及、南非。2004年上半年立案的12个国家中,有9个是发展中国家。2005年上半年,在20起反倾销案件中,亚非发展中国家占一半,其中,印度5起、南非2起、土耳其1起、巴基斯坦1起、以色列1起,占全部反倾销涉案金额的77.4%。

目前,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已占到我国遭受反倾销案件总数的60%。印度是对中国运用贸易救济措施较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年底,印度共对中国产品发起9l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中国产品的保障措施调查2起、特保调查1起,在69起已经终裁的案件中,有63起采取了最终措施。2005年印度共对中国发起10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比21304年增长10倍多,高达2.81亿美元。

中国进入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的原因

1.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

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时代的到来就与全球经济、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紧密相关。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5贸易和发展报告》认为: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遭遇减速,当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3%,低于上年的将近4%;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经济2005年预计增长5%~5.5%,低于上年的6.5%;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发动机”,美国经济可能会在其他国家取代其作用之前失去动力,欧盟各国没有摆脱长期的经济停滞,日本仍忙于应付通货紧缩。

2.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慌

由于我国一直实施外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很多跨国公司都把在其他国家的生产工序转移到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全球的加工制造中心。随着我国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日益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进而使我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机会,我国对很多国家的出口急剧增加,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和地位都在不断地上升。由于我国在全球贸易份额中比例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份额的减少,我国生产工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生产工序的减少,所以,导致很多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产业空心化”等舆论,认为中国夺取了它们本来的市场,增加了它们的失业率。基于此,很多国家都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打压、限制我国的出口。

3.中国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

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外汇短缺,我国没有能力进口一些国家急需的国外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因此,国家积极鼓励出口进行创汇。不可否认,在当时这种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政策确实是必须的,并且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我国一直实施这种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导致我国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国成为贸易顺差大国、外汇储备大国。截至2005年5月已经达到7100亿美元。可以预测,只要目前的贸易政策不改变,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攀升,即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很多国家都是贸易顺差,就导致很多国家借口贸易平衡、经济安全、外贸安全等问题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不仅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频频借口贸易平衡问题制造麻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进来。此外,为了增加出口,中国出口企业低价竞争日趋激烈,出口价格日益下降,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发生的几率。

4.贸易保护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贸易壁垒让位于新型贸易壁垒,除了“两反一保”(反补贴、反倾销、特别保障),337调查、技术贸易壁垒、电子垃圾处理法贸易壁垒、非市场经济地位壁垒、绿色贸易壁垒、SA8000标准等新型壁垒越来越多并被频繁地使用。与传统贸易壁垒相比,新型贸易壁垒具有一些新的特点:①从关税壁垒保护向新型非关税壁垒保护转变,②从显性保护向隐性保护转变,③从单一保护向多样保护转变,④从简单保护向复杂保护转变,⑤从“非合法”保护向“合法”保护转变。

正是由于新型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以及它们的新特点,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仅数量急剧增加、涉及面更广,而且程度也日益加深、应对更加困难、不利影响更大。根据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组织(OECD)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官员的调查发现: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影响最大的贸易壁垒就是技术壁垒。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面临的挑战

却更为突出,更多的中国产品正在遭遇层出不穷的标准壁垒。比如洗衣机噪音标准导致中国市场近20%洗衣机被迫退市;欧盟环保指令导致中国家电产品出口成本增加近10%不等;能效等级标识使中国上千万台白色家电面临巨大压力。可见,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规模的标准危机。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

为了确保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应该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政策调整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国际经济政策调整

(1)及时反驳国际上各种不利舆论。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舆论在国际社会上传播,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例如,由于我国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国际上便出现了中国即将取代美国的相关舆论,导致美国出现了大规模反华的潮流,要求对中国进行打压、限制,以防止中国的崛起。因此,针对国际上各种不利舆论,中国应该及时进行反驳。

(2)积极宣传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正面影响。由于我国实施的是基于加工贸易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出口、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国,而且也改变了与我国有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其他相关国家,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是共同增长与发展的,我国是共享型贸易增长模式。从中国获益的国家基本上分两类:向中国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发达国家,第二类是那些向中国出口原料的资源富有国。在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享受从中国进口的价廉物美的纺织品等产品的同时,拉美、澳大利亚、中亚也从中国的矿产和能源进口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中国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对这种现实情况在国际上进行宣扬,特别是对中国实施贸易摩擦较多国家的当权者和国民进行宣扬。

(3)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控制权。国际贸易摩擦不仅与经济有关,还与政治有关,特别是与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地位有紧密的联系。在涉及到贸易摩擦时,贸易摩擦的发起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被制裁国的国际地位,被制裁国的国际地位越高,贸易摩擦产生的机会就越低,或者被制裁的程度就越低。国际地位的高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组织(特别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中的控制权。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控制权,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国际贸易摩擦。

(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在中国20000多项现行国家标准中,有6500多项是采用国际标准转化而来,转化率近40%,在ISO/IEC现行的17000多项标准中,由我国起草且被批准的只有20多项,加上现在由中国起草正在走审批程序的共计50多项,只占到3‰。因此,我国在继续注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前提下,设法将更多的我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同时,尽可能多参加一些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其他工作机构中担任较多的领导职务,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目前世界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现有143个成员,制定14600个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能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积极发展和维持与经济大国的经贸关系。对于我国来说,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亚非市场和欧美市场具有很强的关联。我国很多产品在欧美市场遭受反倾销后,就开始转移到亚非市场。如果在亚非地区再次遭受大规模贸易摩擦,那就可能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全球市场的丢失。所以,在继续重视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摩擦的同时,我国还应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积极发展和维持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的经贸关系。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大国的出口量一般来说比较大,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大;由于贸易摩擦具有地区连锁效应、产品连锁效应,所以,如果可以减少或控制与经济大国的贸易摩擦,就会大大降低各种连锁效应,特别是对小国的示范效应。

2.国内经济政策调整

(1)大力扩大内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表明:在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 9.6%的增速中,至少有3个百分点是靠出口拉动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是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51%攀升至2004年的70%,2005年上半年更是接近80%。可见,在我国对外贸易额急剧增加的同时,我国经济安全、外贸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其实,贸易摩擦背后隐藏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内需不足,企业只能竞相压价出口。因此,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的关系,把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不仅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也有利于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外贸安全。但是,要认识到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性的工作。

(2)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出口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服务贸易较少。如果继续加大现有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会使现有贸易摩擦变得更加严重,还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根据国际经验,我国不仅要对现有第二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而且,还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3.外贸战略调整

(1)规范出口制度、整顿出口秩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在不同时期也实施了不同的出口促进政策,但是,我国每出台一项出口鼓励政策,之后都伴随着外国企业对中国出口商的压价,而中国企业为了保住国外市场份额,不得不屈从采取降价措施,使中国政府给予本国企业的优惠转手让渡给了国外,同时也遭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贸易伙伴的攻击。因此,我国应该规范出口制度,整顿出口秩序。针对我国的出口低价竞销现象,在法律框架内对出口价格实施管理和协调。我国政府应在对产品价格不形成直接干预的前提下,以法律形式设置负责管理、协调、监督、处罚违规行为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并进一步强化有关行业协会的监督职能,以实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根本目的。

(2)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出口预警机制。作为一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合作组织,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组织,充当着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行业协会应该代表本行业企业在应对和缓解国际经济摩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预警机制,鼓励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有序出口,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目前,有些协会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中国钢铁出口为例,200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原有进口钢材预警基础上,建立了钢铁出口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对国际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开展了对国际钢材市场发展变化的定期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适度增加“战略性”进口。所谓“适度”进口,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外贸长

期健康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而采取的加大进口力度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所谓“战略性”进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进口的商品是有选择性的。主要包括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种生产原材料,特别是石油、先进生产技术的进口。②进口的国家是有选择性的。我国在进口的时候,就应该通过增加在出口集中地区的进口,尽量减少贸易逆差的额度,缓解经济摩擦。③要特别注重增加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4)加快推行外贸代理制。我国政府把外贸代理制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外贸代理制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得到共识,因此,要加快推进外贸代理制。推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应该抓好三件事: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为推行出口代理制提供制度保障;第二,逐步实行统一的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政策,创造条件使各类出口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第三,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强公共服务。

4.企业战略调整

(1)转变企业生产模式。我国企业竞价出口,虽然与我国的外贸政策有关,但实际上却与我国企业的生产模式有根本的联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利用外资、外贸,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来发展经济,政策上鼓励加工后出口,限制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就使得出口生产与国内的生产产生分离,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国内的产业结构日益不一致,形成了一种所谓的体制外的循环增长。也就是说出口生产与国内消费错位,出口生产是为了满足国际需求,几乎与国内需求无关。这些出口企业的生产模式一般也是贴牌生产(OEM)。这种模式导致我国企业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利润率很低,只能以增加出口量来增加利润,进而导致我国出口量的急剧增加。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应该转变企业生产模式,逐渐摆脱贴牌生产,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壮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通过引进技术、自主研发等方式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进而通过自创品牌提高利润率,从而建立起我国具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

(2)加强出口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外贸持续增长、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后,还隐藏着我国出口信用严重缺乏的现实。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0.25%~0.5%。这样推算下来,中国每年因为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合人民币2400亿多元。另外,商务部有关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因此,对于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所伴生的巨大商务信用风险,我国企业应该高度警惕,加强出口信用风险管理。

(3)选择比较容易的国家进行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世界各国日益融为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国家的开放度还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开放度较高,与之贸易比较容易,有的国家开放度较低,与之贸易手续较多,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因此,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时,就要考虑贸易国的贸易难易情况,应该选择比较容易的国家进行贸易,从而避免和减少贸易摩擦。我国最近与俄罗斯贸易摩擦增多就与俄罗斯的开放度较低、贸易较难有一定的联系。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统计表明:在世界各国经商难易度排行榜中,俄罗斯在15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79位。在经商自由改革速度上,独联体各国明显落后于东欧国家,俄罗斯的改革步伐也有些缓慢,不过还是快于印度、巴西等国。所以,我国企业在以后的对外贸易中,应特别注意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经商较难国家的贸易。

(4)充分发挥国外进口商的积极作用。在我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国际贸易摩擦时,应该积极与进口商合作,充分发挥进口商的积极作用。在遭受贸易摩擦时,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一般都是消极、单方面地应对,忽视了进口商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我国应诉成功的可能性。其实,我国出口企业、外国进口商和外国消费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很多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不久,很多国家的进口商就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限制。因此,我国应该:第一,充分利用进口商协助找到相对低的替代国价格。第二,与进口商合作降低应诉成本。有些进口商在其经营的中国产品被反倾销时往往很着急,有时会同意分担一部分律师费,甚至自己高价聘请律师参加应诉。第三,充分利用进口商说服国外用户在调查中协助我国。

(责任编辑:徐冬青)

作者:魏 浩 申广祝

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篇3:

大连外贸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

摘 要: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快速的发展着。大连作为沿海城市,进出口贸易成为了推动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自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大连的进出口贸易飞速的发展,使得大连对外出口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呈现出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市场开拓显著等多方面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大连的外贸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得大连的外贸发展在近几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大连外贸发展遇到的困难,才能更好地促进大连外贸的发展。

关键词:大连;外贸发展;困难;对策

大连外贸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全国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对大连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值得全国发展外贸的地区进行参考。大连对外贸易对大连市乃至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贡献,然而虽然大连外贸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却拖住了大连外贸持续发展的脚步,影响了大连外贸发展的速度。因此,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外贸发展的困难,是大连经济发展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大连外贸发展现状

近两年,大连市的外贸发展虽然缓慢,但仍然是推动大连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剧海关统计,大连2014年前5个月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739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809.6亿元,下降15.7%;进口929.7亿元,增长14.4%,而同期辽宁省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940亿元人民币。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外贸进出口总值占辽宁省进出口总值的59%,大连外贸发展情况对整个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较去年同期来说,大连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略有下降,呈现了缓慢发展的趋势。然而就大连外贸近两年的发展来说,呈现出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特点。

1.出口结构的优化

不同于其他依赖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出口模式的外贸城市,大连的外贸出口结构在近几年得到了优化,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时,还是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的。就2014年前5个月来说,大连市出口机电产品375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46.3%。而农产品出口93.2亿元,占11.5%;成品油出口85.9亿元,占10.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4.2亿元,占9.2%;服装出口61.5亿元,占7.6%。从种类上来说,大连外贸出口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就有16种,而机电产品更是成为了大连市的主要出口商品。

2.大连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

2014前5个月,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09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50.5%,而民营企业出口占36.6%,国有企业出口只占到了占12.9%。同期,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429.6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进口总值的46.2%,而国有企业进口占30.4%,民营企业进口占23.4%。这说明目前大连外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

3.大连外贸市场呈现多元化

自2010年以来,大连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贸易来往,使得大连的外贸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而日本、欧盟、东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大连市的主要外贸来往伙伴。今年前5个月,大连市对日本出口194.4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24%;对欧盟出口116.4亿元,占14.4%;对东盟出口112.8亿元,占13.9%;对美国出口104.8亿元,占12.9%。同期,大连市自日本进口121.5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进口总值的13.1%;自欧盟进口108.7亿元,占11.7%;自韩国进口66.3亿元,占7.1%;自美国进口60.6亿元,占6.5%。

4.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为大连市的两大外贸方式

对大连市来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是主要的外贸方式。其中外贸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而外贸进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仅今年前5个月来说,大连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07.2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50.3%;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354亿元,占43.7%。同期,大连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393.4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进口总值的42.3%;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268.2亿元,占28.8%;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263.7亿元,占28.4%。

二、大连外贸发展遇到的困难

从今年5个月的大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来看,大连外贸的发展已经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困难,导致了大连外贸发展速度缓慢。只有找出这些困难,才能真正解决大连外贸的发展问题。

1.世界经济形势不利

自2007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以来,引起了世界经济的次贷危机。从2007年到2012年的几年间,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12年以后世界经济虽然稍有起色,但是从目前来看,仍然没有摆脱过去的阴影,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然无法恢复到迅速发展的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外贸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单从大连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来看,在近几年的增长都极为缓慢,甚至出現过短期倒退的现象。大连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伙伴为日本、欧盟、东盟以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首先,由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复苏仍然较为缓慢,而欧盟由于内部矛盾导致了欧盟经济增长缓慢,所以导致了大连与他们的贸易往来受到影响。同时东盟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本币的贬值,也给大连贸易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由于世界经济形势整体处于不利发展的状况,导致了大连外贸的发展缓慢。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贸易摩擦增多

由于近几年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恢复经济发展,所以导致了各个国家对贸易越发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增加贸易出口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所以采取了各种政策手段来进行市场竞争,从而导致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一方面,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技术较为发达,所以在技术产品出口上将与我国形成竞争,而由于大连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势必要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出口形成摩擦。近几年大连市的主要贸易对象对大连技术产品纷纷征收税费,就是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参与到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当中,将直接给大连的传统贸易产品的出口构成挑战,这就导致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的产生。贸易摩擦的产生会导致大连外贸产品遭到反倾销抵制的同时,也会使国内市场受到进出口产品回归的压力,从而给我国的市场经济造成威胁。总之,大连外贸发展缓慢也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而导致的贸易摩擦增多有关。

3.大连市的外贸发展过于粗放

虽然大连市的很多贸易产品进出口规模较大,但是获得的利益却不多,这是由于大连市的外贸发展过于粗放的原因。一方面,大连市目前的许多贸易产品在生产时的资源消耗仍然较高,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这就使得这些外贸产品的成本比较高,并且企业还需要在环境污染上交纳一定的治理费用,从而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利润不高。另一方面,大连市的出口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比较少。这使得大连在生产这些产品时做得只是低级的加工工作,出口的产品价值比较低。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收益,还会使大连市的产业结构过于低级。同时生产这种产品会导致大连市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降低了大连市的经济安全系数。就大连市来说,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大导致了产品的生产消耗的资源过多,造成的污染较重,而对外商独资企业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大连市自主品牌产品的缺乏。因此,现阶段的以粗放型为主的大连市外贸发展方式,严重阻碍了大连市的经济发展。

4.大连外贸对亚洲市场过为倚重

大连外贸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占到了大连市贸易总值的24%,暴露了大连市贸易出口的结构弱点,面对来自亚洲的贸易风险时,大连外贸的抵抗能力比较低。比如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影响,日许多家汽车和电子类的企业曾经出现过停产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大连电子产品对外出口受到了影响,引发大连市电子市场的价格变动。所以,由于大连外贸对亚洲市场过为倚重,导致了大连外贸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困难。

三、促进大连外贸发展的对策

1.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

面对世界经济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大连市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做好大连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来迎接来自世界的挑战。一方面,大连外贸发展要合理利用国家、省、市提出的政策,積极的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大连市外贸出口要根据出口退税的税率调整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生产国家扶持的出口产品。再者,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汽车进出口基地和高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大连市政府应该重点支持机电外贸产品和高科技外贸产品的研发,监督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另外,大连市应该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发国际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大连市的外贸市场。所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是解决大连外贸发展困境的良好对策。

2.转变贸易增长模式

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导致大连市遭遇了反倾销和外国保护措施等多种贸易摩擦。想要减少或者避免这些摩擦,就需要尽快转变大连市的贸易增长模式。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出口市场结构,从而分散大连市的产品出口,降低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培养更多的外贸出口推动力量。大连市的外贸出口主要依靠外商投资企业,使得私营企业和国产企业的外贸出口成为了弱项。所以只有在保持或加大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加大私营企业和国产企业的外贸出口,增加大连市的一般贸易的比重,才能促进大连市的外贸发展。所以,转变贸易增长模式也是促进大连外贸发展的一种策略。

3.实行科学的外贸发展战略

根据大连外贸发展的现状,应该实行更为科学的外贸发展战略。一是要从国内市场的需求角度,考虑国外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进而开发和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二是培养大连市的跨国公司。为了增加大连市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加大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的培养,促进他们积极的进行国际市场的开发。三是要注重大连外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通过改善外贸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外贸产品的档次,可以增加外贸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鼓励大连市的企业创立更多的自主品牌,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大连外贸进出口的总值。四是加大外贸产品的控制力度。大连市要减少资源消耗过大的外贸产品的生产,增加高技术外贸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获取大连市政府的支持,保证大连高科技外贸产品的开发能跟的上国际技术的发展。这样在降低环境污染,优化大连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大连外贸进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五是加快大连市的服务外贸的发展。对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贸易进行出口,增强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使大连成为周边经济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所以,实行科学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大连外贸发展的良好保障。

4.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随着近几年发达国家遭受的经济危机,大连市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获取的利益也在逐渐减少。并且由于大连外贸对亚洲市场过为倚重,使得大连外贸受到了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而从近几年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仍然较为活跃,所以,大连市应该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利用这一时机,降低大连市对亚洲市场的依赖,促进大连外贸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是促进大连外贸发展的重要策略。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大连贸易的正常发展,应该对大连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大连在外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连外贸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大连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对大连外贸发展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大连外贸以及大连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飞.大连市外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02(01):51-52.

[2]李汉君,于洋.辽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战略和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13,08(01):23-27.

[3]彭城.浅议我国外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6(01):19-20.

[4]邓晓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以辽宁为例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4,05(01):66-70.

[5]励荣.浅析中国外贸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6(01):180-195.

作者简介:刘文静(1993- ),女,山东省诸城市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刘文静 王景嵫

上一篇:审计失败本质分析论文下一篇:社保基金投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