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2022-12-05

第一篇:高校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一 需求分析阶段

教师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心,虽然说教师的活动应紧密围绕教学和科研活动,但在整个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始终起主导和支撑作用。及时地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及时地了解全校教师教学情况、科研活动以了解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对于我们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为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配套学校的分配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建构教师综合数据库系统。由于教师的工作主要涉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综合数据库主要涵盖人事部门、教学部门、科研部门要素。 1 处理对象

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入

校日期,毕业院校,职称,所属教学组

教师部门管理:部门主任,工作安排

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管理:教工编号,教学计划,教师教案,成绩考核,,教师课程,教师公

开课,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工资薪酬

教师课程安排管理:教工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班级 教师公开课管理:教工编号,公开课编号,公开课名称,公开课时间,授课对象 教师论文著作管理:教工编号,论文著作编号,论文著作题目,发表时间

教师科研项目信息管理:教工编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研究成果,发表刊物 教师薪酬信息管理:教工编号,教师姓名,职称,工资,红利

2 处理功能

通过实际调查,要求本网站具有以下功能。

 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 如果系统的使用对象较多,则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 全面展示高校教师的信息。

 信息分类显示,方便用户使用。

 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 能够查询、修改、删除、更新等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1) 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体现在数据库安全性、信息安全性和系统平台的安全性等方面。安全性先通过视图机制,可以设置密码来限制别人访问系统的视图,这样可提供系统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再通过分配权限、设置权限级别来区别对待不同操作者对数据库的操作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体现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体系的安全性等方面。

2) 完整性要求

系统完整性要求系统中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相容性。可通过建立主、外键,使用check约束,或者通过使用触发器和级联更新。

第二篇:高校班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意义和目标

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和计算机在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在学校的校内网站上又教师个人信息系统,学生个人信息系统,但是没有办及时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班务管理的信息化,在此不妨开发一个班务管理系统。

二、系统的用户需求

对某一个班级,调查该班级的基本事务有每学期都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定期对班委会进行改组和调整,两班级的各项管理任务在班干部中进行合理分配。对班级每学期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要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每学期都要进行学生的德育考评,班级经费的收支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1 对班级事务的整体规划和协调运行进行控制 2 对班级具体事务得计化和控制

3 对班级的教学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运行 4 对班级学生的德育进行考评和管理 5 对班级班费的收支进行管理

三、高级班务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1.遵循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开放、经济实用的原则 2.本系统以独立运行为主 3.界面简洁,统一,友好

4.操作简便,向导式操作,可以提供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 5.相关数据显示功能 6.数据导入功能

7.根据日常工作流程设计系统设计 8.提供程序的稳定与安全功能 9.完善的数据打印和报表功能

四、系统的经费概算

初步估计约需人民币20万元,包括硬件资源、技术资料、开发费用、培训费用等。其中开发期间费用约需人民币8万元,调试与运行期间约需人民币6万元。

五、系统开发计划

本系统计划由开发小组(开发人员4人)用12个月完成,具体时间安排计

划如下:

1.系统调研、系统分析:3个月。 2.系统设计:2个月。 3.系统程序设计:3个月。 4.系统调试:2个月。 5.系统运行:2个月。

第三篇:高校信息化论文有关高校信息化的论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本站推荐)

高校信息化论文有关高校信息化的论文: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党员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组织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原有的工作方法和平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和不便,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为例,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作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信息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学生党员是我们党组织中富有青春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学生党组织基层建设工作已成为了我们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当前,随着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脑等在高校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依托新技术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建创新工作,积极推进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已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大着力点。信息时代,掌握高校学生党建的主动权,建立学生党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党的力量不断增强,以往针对少量学生党员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出现了一些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党建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亟待一种更加适应当前形势的更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对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更新及补充。

1.信息系统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及时效性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也亟需拓展。以往的教育以开会学习讨论为主,形式过于刻板;学习资料仅靠报刊杂志、复印资料,学习内容较为枯燥,且由于传播途径所限,这些学习资料信息滞后严重,失去了最有力的学习时机,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需求。在信息化系统上传递资讯快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高效、灵活、便捷的采取多种教育模式,是青年人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渠道之一。重要讲话或宣传片的视频资料、学习材料的在线阅览及下载、重要的通知通告等板块都可以将以往平面式的学习方式变成立体的、多元的,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模式。

2.信息系统在学生党员的考察测评方式上具有便捷性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大大增加,其教育、管理及考察的工作量急剧上升,尤其对于新发展党员较为集中的

2、3年级的党支部中,预备党员的考察工作、党员的思想汇报的收录整理及保存工作、群众座谈会工作、民主评议工作等的工作量及工作范围比以往都有较大增

加,仅靠手工操作效率不高,在测评结果的数据统计及分析工程中又容易出错。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技术,将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程序,实现了学生党员培养及考察信息的实时统计及更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3.信息系统在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及考察工作上具有实录性 积极分子数量的大幅增多,也给传统的教育、培养及考察模式带来很大挑战。有个别积极分子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上交思想汇报,有的班主任意见甚至由学生干部起草后班主任签字应付了事,有的《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中联系人若干次的谈话记录是一次性赶制等问题的出现,都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监督系统可以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每个积极分子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对积极分子本人的鞭策、对学生党员骨干的监督、对做党务工作教师有效管理的帮助。信息化系统可以在此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的优势,利用积极分子数据库模块实现对每一位积极分子培养历程的真实记录,为党员发展工作保驾护航。

4.信息系统在党员与积极分子的组织生活的开展过程中具有丰富有效性

目前各个支部的党员数量较多,组织生活多集中在室内进行学习讨论,有时为丰富学习形式也会组织到烈士陵园、一大会址或嘉兴红船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这样传统的组织生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室内的学习讨论形式单一,长此以往效果不佳,外出参观则费用不菲,行程中的安全性无法保障,且随着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日趋丰富,支

部党员有时出国出差或长期在外地做实验,无法参加校内的组织生活。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党员同志们可以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网上组织生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且经济实惠、几乎不需要任何支出,外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参与,可谓一举多得。5.信息系统在党建工作的传递过程中具有持续性目前,大多高校都采用低年级建立党小组、中间年级以年级或系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到了高年级随着班级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各个党支部又划分成以班级为单位。一个学生党员从入校到毕业有的要经历3个甚至4个党支部,这对支部事务处理及党员培养的连续性造成很大影响,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借用信息系统中的“党务通”等功能可以及时准确地对各个新支部的骨干进行岗前培训,而且对于以往最为棘手的党员流动后带来的培养考察资料交接的难点也可以在信息程序上得以轻松解决。

6.信息系统在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中具有保障性

每位党员的民主权益都应得到很好的保障,其民主权益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目前党内信息公开的途径一般只是采用张贴等手段,党员发展、转正等信息的公示影响面有限,有时受到条件限制,出差出国的学生党员增多或者遇到节假日等,公示的信息就更难传递到每个人。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特殊信息要求只在党员内部进行传达,这样的信息往往不便张贴,采用口口相传或电话等形式的传递就更为低效了。利用信息系统就大大增强了公示覆盖范围,不

受场地限制,只要打开信息系统页面就可以完全了解党务信息,更好地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

二、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整体构思

鉴于大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及其诸多的功能优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总支在以往工作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中构建了大学生党建信息系统。

1.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内容

本系统内容设置为三大板块,即信息交互板块、数据库板块及在线活动板块。信息交互板块的内容基本在网站的首页展示,是对党员及积极分子的教育及通告的窗口;数据库板块是用户登录后使用的内容,是对党员及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写实记录;在线活动板块实现了在网上过组织生活的功能,是党员进行组织学习的又一新载体和模式。

2.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模式

系统的管理分为三级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党支部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管理系统内的所有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修改、统计及分析等处理;可以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实时更新并维护其正常使用。党支部管理员主要维护本支部的基本信息,如网上党支部活动的组织开展、支部风采展示、支部党员及积极分子录入信息的核实及确认等,但无权操作其他支部的信息。普通用户即为各个支部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普通用户可以以学年

为单位,填写每学年自己的个人情况,如学习成绩、取得的各种荣誉等,并将党组织对自己的一步步培养进行在线记录,如申请入党时间、读党校时间及成绩、发展、转正时间等,普通用户将个人信息录入完毕并检查无误后可由系统提请支部管理员审核,待审核批准后便成为个人培养的正式记录。普通用户中的党员还可以参加本支部组织的网上组织生活,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上传学习资料与同学们共享。

3.建立学生党员基本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是解决党员及积极分子数量增多带来的一系列工作难点的有力解决方式。数据库内的信息条目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生源地等十几组数据内容,为减少手工输入的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需要得到学校学工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引入了学工部的学生信息数据库,由系统自动提供已有数据,其他所需数据再由用户自行输入。

三、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具体构架

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学生党建信息化系统经过实践与探索,设计了新闻发布子系统、学生中心子系统、教师工作平台及实时交互平台四个模块。

1.新闻发布子系统

新闻发布子系统包括组织机构、通知快讯、组织生活、党校信息、公示、专题活动、党务通及资料下载等功能。“组织机构”主要是介

绍学院学生党总支下属各个学生党支部的具体情况及简介;“通知快讯”功能主要是针对党员及积极分子进行信息及新闻的及时发布;“组织生活”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特色的网上组织生活,支部内的党员不需要集中在一个室内进行学习讨论,可以在网上针对支部组织的学习内容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上传自己准备的文字及图片等格式的学习资料与同学共享,支部管理员可以对党员的发言内容进行在线管理,并正确引导大家的学习讨论,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党校信息”是针对每学期一次的学院党校专门设立的模块,对党校的学习情况及信息进行跟踪发布;“公示”是对党员发展、转正等环节公示范围的扩大和补充,将公示内容放到网上是对党务公开的巨大推进;“专题活动”是一个预留模块,根据不同时期党建工作的不同热点及重点进行设置,如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科学发展观主题、建国六十周年主题等主题教育活动都可以利用此板块空间开设;“党务通”中将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一些特点及要求逐一进行讲解,帮助党员及积极分子熟悉并掌握,如“党员发展程序介绍”、“如何写入党申请书”、“如何写思想汇报”、“支部大会组织流程”等;“资料下载”是无纸化办公的工作需要,通过公共资源的网络共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将一些通知、表格等内容挂在网上供学生们广泛使用。

2.学生中心子系统

学院所有在籍学生党员和提交入党申请书成为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都可以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学生中心,对自己的相关信

息进行记录和修改。学生中心的具体栏目设置包括:成长记录、学年情况、支部活动、支部管理及密码修改。“成长记录”包括该学生的思想汇报、学习及工作表现的成长历程和当前的状态,如申请入党日期,列为积极分子日期,党校学习起始日期及成绩,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入党日期及入党介绍人,中期考核日期、预备党员考察表及转正日期等,学生可以编辑已完成的阶段信息并提交,等待支部管理员的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将生成一条状态记录,以备系统管理员进行统计及管理;“学年情况”是由学生本人以学年为单位将自己的情况通过该界面进行填写及提交,并保存在列表中,用于自己及支部管理员查询。学生保存自己的学年情况后,在后台管理访问界面中就可以查询到相应的内容,成长记录和学年情况的统计为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支部可以根据积极分子的培养进度及其现实表现有针对性的甄选培养成熟的积极分子发展入党;“支部活动”功能是使每位党员登录后从该窗口进入组织活动界面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支部管理”功能只对具有支部管理员身份的学生开放,用于创建组织活动,并对整个党支部的建设进行管理,支部管理员的指定由系统管理员完成“;密码修改”可由该页面功能进行登录密码的修改。

3.教师工作平台模块

教师工作平台模块即为后台管理,是系统管理员对页面的整体调整及对学生数据的管理和查询。其中包括网页内容管理、支部管理、学生数据、查询统计及学年情况功能。“网页内容管理”包括了所有

页面内容的发布和修改的各种操作功能,对新闻发布子系统各个模块内容的充实和修订都是通过此模块完成操作;“支部管理”模块的功能设置不同于支部管理员权限中的支部管理工作,该功能用于实现支部的创建、删除、修改(编辑)以及支部活动情况的查询等重大调整,同时支部书记需要按时提交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意见等信息;“学生数据”提供给系统管理员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功能,如新生数据的导入、指定学生所属支部等功能;“查询统计”提供的功能包括递交申请的学生数据、积极分子学生数据、党校毕业学生数据、预备党员学生数据及正式党员学生数据等,该功能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将整个学生党总支的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的总体情况尽收眼底,数量再大、情况再复杂也可以进行准确统计及分析;“学年情况”用于查询学生一年的情况,这些信息由学生登陆后自行登记并上传,提供给教师查阅。

4.实时交互平台模块

实时交互平台模块即为网上组织活动模块,可以实时发言、可以上传发言稿还可以分享学习材料。组织活动由学生中的支部管理员创建,每位支部内党员在网上组织生活开放时间内登陆自己的ID,就可以与支部成员进行实时交互。同时信息系统的主页面将对活动情况进行同步更新,非本支部党员或积极分子可以在不登陆的情况下进行浏览,共同学习。

四、结束语

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开展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现代的教育方法,为党建工作的高效化、教育工作多样化提供了保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传统党建工作优秀经验与网络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获得新生力量的有力武器。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系统,无疑将大大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和绩效。

第四篇: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现在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作为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更应该对本课程进行适合培养目标的相应的改革。本文就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教改的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许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事情。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其实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跨学科的课程,它是融合了会计专业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是由会计电算化课程演变而来的,而现在的会计电算化已经转变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作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我们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更应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各种不同的会计软件,使其不但能够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账务的核算,还能够通过财务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来实现对公司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的技能,更适用于市场需求。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

对于现在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在开设本门课程时基本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硬件和教材问题,另一个是教学方法问题。

现在很多高校没有配备计算机,纯属理论性授课。在使用的教材,还有现在的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各种会计信息系统的教材,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把信息系统当成了计算机类课程来编写教材,也就是只有理论介绍功能模块,业务流程设计,没有相应的配套的会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对于目前的培养技能型人才,形成一定的障碍。

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首先,因为没有一个较好的教材作为课程指导书,教师难以将此课程进行系统的授课,或者由于学时问题,只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操作。另外,一般情况下,讲授本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教师,会计教师由于注重于会计专业知识,而计算机技能知识薄弱,如果出现计算机病毒中毒等突发事件,课程教师无法处理的局面。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建议措施

现今很多高校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和改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和摸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一)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的配备应采用内存较大的计算机,为软件安装提供条件。应当全面和及时的了解市场上会计软件的最新成果,之后进行筛选和比较,建立一套完备的、适合本学校学生的、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的教学设备资源;定期检查计算机、查杀病毒。

(二)改进教学内容

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让学生不但能够通过学习会计软件界面模块中进行流畅的操作,而且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来应用操作会计软件,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经过多次的实验,只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完全能够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将书上的实验完成,而且能吸收和总结实验。此时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必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如何操作,只需要把经济业务安排下去,讲解经济业务在常规下是如何进行核算的,之后在操作的时候讲解一些重点难点易错的操作部分,节省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己去操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1.课时安排上。根据本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在实验环节上应该占的比重较大,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做练习。但是做一遍练习是不够的,让学生一个实验案例做两遍。第一遍是熟悉过程,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指导操作,第二遍是消化过程,当书上的步骤都弄明白了之后,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如何做。哪一些实验内容应该哪些会计的模块来操作,比如录入销售发票,学生能找到销售管理系统中的销售发票模块进行操作,这样学生潜移默化主动思考操作思路并完成实验。

2.应该积极推广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培养其组间协作的精神,由于教师时间的限制,往往无法解决全部学生的问题,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如一个学生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另外一个学生能解决,可以相互讨论帮助解决难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当堂课的难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完成当次课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另外,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任务就是虚拟出一套公司的数据来,之后由小组成员自己虚构各种业务进行核算,最后要把自己的作品成果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利用这种方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相当好的一个方法,你会看到很多学生都自主的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3.利用实际操作软件成绩进行教学的制约

学生的主动学习是需要调动的,但很大一部分程度也是由成绩来制约的。学生既想学到知识,又想拿到好成绩。会计信息系统是个很特殊的课程,要经常在实验室上课,此时作为教师是看不到学生是不是认真听讲了会操作了。所以最好的查验方法是检查他们做出来的账套和实验操作熟练程度。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要和企业合作办学,向德国学习、瑞士学习,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将所学实际操作技能应用于企业中,到企业实习。学生将实习后心得反馈于学校,学校做相应的教学调整,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不断创新的学科课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优秀人才,使得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基金项目:省质量工程2013经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作者简介:郭婉儿(1984-),女,广东潮安人,专任教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第五篇:普通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

摘 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信息量剧增,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方便的获得世界各地的有用信息。但与此同时,有效的组织和存储这大量的信息以提供方便的查询,却是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数据库的概念和技术正是我们对大量信息进行合理组织、存储和管理事物的解决之道。

随着各种不同应用领域对数据库管理的进一步需求,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目前,不仅在大、中、小、微等各种机型上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各行业的信息系统,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系统也大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因此数据库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设计开发了一个用于学校内部管理学生信息的管理系统,它的出现使得学校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规范的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和修改,从而减少学生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量。设计在安全保密方面,通过用户登录权限和密码的设置来初步实现,但安全性还是不高,有待于以后加强。在界面部分为使系统有很高的可操作性,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便易,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具有易用性、灵活性、开放性与可视性等。设计以Visual Basic 6.0为主要开发平台进行系统的开发,结合Microsoft SQL 2000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库设计以及管理。

关键词:数据库, Visual Basic 6.0,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发展现状与趋势 ···································································································· 1 1.2 现有系统分析 ········································································································ 2 1.3 可行性分析 ············································································································ 2 1.4开发工具简介 ········································································································· 3 1.4.1 Visual Basic 6.0 简介 ·············································································· 3 1.4.2 Microsoft SQL 2000 简介 ·········································································· 3 第2章 系统分析 ········································································································· 5

2.1系统主要任务与要求 ························································································· 5 2.1系统数据分析 ····································································································· 7 第3章 数据库设计 ···································································································· 8 3.1 数据库设置 ····································································································· 9 3.2 概念结构E-R图设计 ··················································································· 10 3.3 逻辑结构设计 ································································································ 11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11 4.1 方法概要 ··········································································································· 12 4.1.1 模块化设计 ······························································································· 12 4.1.2 对话设计 ··································································································· 12 4.2 安全保密设计 ··································································································· 14 4.3 模块简介 ··········································································································· 14 4.4 窗体设计 ··········································································································· 15 4.4.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创建 ······································································· 16 4.4.2 学籍管理模块的创建 ··············································································· 18 4.4.3 成绩管理模块的创建 ··············································································· 21 4.4.4 档案管理模块的创建 ··············································································· 26 4.4.5 就业管理模块的创建 ··············································································· 28 4.5 子系统整合 ······································································································· 30 4.6 帮助模块设计 ··································································································· 30 4.7 系统的编译 ······································································································· 34 4.8 程序运行的环境 ······························································································· 36 结 论 ··········································································································· 37 参考文献 ····································································································· 40 致 谢 ··········································································································· 41 附 录 ··········································································································· 42

图3.5系统主界面

图3.6系统登录界面

图3.7添加学籍模块

图3.8添加班级信息窗体

图3.9添加成绩信息

图3.10查询成绩模块

3.11修改班级信息窗体

图3.12学生信息添加窗体

图3.13学生信息修改

图3.14学生信息添加

图3.15毕业生信息

图3.17毕业生信息修改

图3.18毕业生信息查询

图3.19毕业生信息删除

图3.21导入备份模块

图3.24系统登录

图3.27查询学籍信息 Powered by 计算机毕业论文网http:// 提供 如果需要详细内容请与QQ:4991024联系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下一篇: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