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实践能力是体现音乐表演、创作等人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在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论述了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有更为清晰的定位。

第一篇: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

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摘要:自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议,1997年招生以来,学科教学(音乐)已走过了23年的历程。随着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了学科教学(音乐)研究生的培养权,硕士学位论文可以反映出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和该专业的学术水平,我国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很值得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是较早开始培养学科教学(音乐)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经验丰富且论文数量充足,笔者选用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以探究研究生的培养状况、研究情况、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主要目的,以期为日后学科教学(音乐)有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研究

1 绪论

学科教学(音乐)自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立教育硕士学位,1997年开始试行招生以来,发展至今已走过了23年的历程。随着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在音乐教学的方向上,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了学科教学(音乐)研究生的培养权,然而事实上学科教学(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水平程度和培养状况怎么样,该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又是什么,等等这些对人们来说仍存在困惑。硕士学位论文不仅是研究生自身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其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也可以反映出整个学科的学术水平。因此,我国学科教学(音乐)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人把21世纪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样本,通过调查与分析,梳理其类别和特征,总结出研究方法和路径,去探讨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期为日后学科教学(音乐)有关研究提供相关帮助和有效参考。

2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简介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设立教育硕士学位的决议,并于1997年开始试点招生。学科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为目标的学科,它主要以就业为基础,不同于学术研究的硕士学位。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学科(音乐)硕士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招生,招生方式为考研和推免两种,其中考研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和962音乐教育学,复试笔试科目为专业方向课程,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视唱练耳理论与实践、演唱(或演奏)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壮大,大部分都是博士学位,从导师的学历和职称来看,都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丰富,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能为学科教学(音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3 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情况

3.1研究内容与选题

本次研究以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为指导,划分为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比较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教育社会论、音乐课程论、音乐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学、特殊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工艺论、音乐教育管理学共11个研究领域。在样本论文中,研究音乐教学法的论文最多,达26篇,占总量的32.10%。其次是研究音乐教育社会论的论文,有20篇,占24.69%。再是研究音乐课程论方向的论文,有11篇,占13.58%。研究音乐教育工艺论和音乐教育管理学方向的论文所占比重最少。由此可见音乐教学论和音乐教育社会论两大领域是学科教学(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的热点。

大多数论文研究内容集中。有关“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论”和“音乐教育社会论”的研究占70%,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研究易使文章缺乏新意,研究生应探索尚未深入研究的新颖点。相同研究内容论文在形式上较为类似。比如在音乐教育社会论方向,出现最多的就是社会音乐教育的调查,以同样的研究方法在不同地点进行研究,对一个问题研究透彻并非坏事,但会缺乏创新型,降低论文的质量。涉及的研究领域教窄,多是熱点领域的重复研究,很少有人主动去挖掘新领域。高频研究内容多以实践调查类为主,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内容较少,研究生们可以在选题时关注该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研究领域外,还有尚未开发的新领域,建议研究生们在之后的论文选题中,不要只局限于前人学者研究过的领域,将目光放广,大胆创新,去挖掘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更能为学科教学(音乐)整个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3.2研究方法与路径

在81篇样本论文中,只有35篇表明了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他46篇论文并未提及撰写论文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表2是样本论文研究方法表明情况的详细数据。虽然没有表明研究方法的论文占了半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明研究方法的论文逐渐增加,说明研究生和导师们都越来越重视研究方法的相关陈述,在之后的论文写作中,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会在论文中阐明研究方法的使用。

科学使用论文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使用研究方法种类最多的为6种,最少为1种,大多数论文使用3-4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使用得最多,该方法适用于各类研究,其次是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从访谈法和调查法得高频使用可以看出研究生重视对社会现状的研究,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样本论文中使用过研究方法的类型有19种,但大部分研究生在研究论文时会采用3-4种研究方法,其中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这都属于实证法和思辨法的,比较老套,建议推广更加新颖的研究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完善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方法的名称缺乏规范性,具体表现为对研究方法名称的错用。比如:“文献法”应是“文献研究法”,论文中应用了“跨学科分析法”,但是论文中对研究方法阐述的部分却并未提及该方法,这都会影响论文的专业程度。还应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导师和研究生们都应重视起来,端正态度,即使在这一小小模块中,也要做到严谨、细致。

4 对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之建议

4.1学校方面

4.1.1提倡多样化的选题方向,制定明确的论文写作规范

針对当下论文选题范围较窄、论题缺乏创新性的现状,高校应提倡多样化的选题方向和范围,列出值得挖掘或尚未挖掘的研究领域供研究生参考,并体现出学术理论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唯有如此,才能既体现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增加和丰富我国学术大厦的知识总量,又能够为学界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截至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音乐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格式和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是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差异,这给不同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科学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

4.1.2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为论文写作提供指导

从对样本论文的关键词、研究方法及考文献的研究中发现,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论文规范性问题,因此论文写作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是预防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论文写作课程中教授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论文题目的选择与语言的组织,摘要的写法,关键词的选择与运用,论文研究方法的认识与使用,论文标题的模式、格式,文中图表的选择使用,参考文献的选择,还有关于论文写作前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内容和规范等等一系列间题进行训练,这些教学内容都将为研究生们在以后的论文写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使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提高论文写作的专业程度。

4.1.3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在研究中发现不少论文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细节性问题,或者说从论文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论文的重视度不够,态度不够端正,而加强论文质量的管理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生进行论文撰写前的准备阶段是从论文选题开始的,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对完成论文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从研究生进行论文选题的阶段起,就应开始进行严格把关。研究生应该投入时间与精力去思考研究方向,导师也应重视对研究生开题报告合格性的审查,深入了解研究生选题的可行性、选题的理由、论文的研究价值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从而促进研究生对选题的重视。强化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让学生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形成论文写作的自觉意识。

4.1.4加强校园信息资源建设,为研究生获取优质文献资料提供条件

研究生文献资料的获取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经,一是通过校园网络获取信息资源。二是通过学校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料。在图书馆中查阅文献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也是研究生探求知识的重要来源。不管是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还是学校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其时效性和科学性尤为重要,所以学校应当了解研究生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快音乐教育学方向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更新速度,同时保证校园信息资源的质量,各个高等院校之间也可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来为研究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从而避免教育信息资源短缺的情况,为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打造良好的教育资源环境。

4.2导师方面

为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有更多的进步,应扩大导师队伍,使每个研究生都能得到导师更多精力和时间的指导。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在岗研究生导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责任心和高尚的品德修养。导师除了在平时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进行悉心指导外,在研究生论文选题阶段,导师应通过对研究生的了解以及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的了解为其提供指导,期间师生要经常交流探讨,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指导学生写作要点,提供建议。优秀的导师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从而使研究生更为高效的完成学位论文。

4.3学生方面

4.3.1加强学科知识,提高专业素质

研究生主要是在课程中来学习专业知识,音乐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首先要学习的应该是音乐教育学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打好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基础,是无法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的。由于多数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实践和训练上,而缺乏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对样本论文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关键词的研究,多数论文是调查实践型的,理论性不强,理论型的论文研究只占据少部分,为了提高论文的理论性,也为了防止未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出现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应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除了加强导师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平时研究者对专业知识的积累、研究和思考,并注重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性交流,从而为完成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4.3.2拓宽其他学科知识领域,为论文创新提供条件

不同学科的交叉会产生新的研究点和新的学科类型,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点,目前音乐已经和其他很多学科形成了交叉学科,如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等等。在本次研究的样本论文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关音乐交叉学科的研究,这也为未来向的研究生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的个别领城研究过热的情况,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程,研究生们通过对其他学科领城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领域,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及发散性思维,同时,研究生本身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完成有创新意义的论文提供条件,或为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生成做出贡献。

4.3.3在实践课程中积累经验,激发灵感

实践课应成为研究生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论知识是为现实中的音乐教育服务的,只学习理论而不付诸于实践终归是纸上谈兵。从对样本论文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发现,部分研究生是从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得到了写作灵感,因此,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形式、内容等问题应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就课堂教学而言,可以让研究生先从模拟课堂教学入手,通过反复的模拟,熟悉课堂教学的过程,再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其他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如音乐教育实践的对象可以是幼儿、特殊儿童、老人等各年龄或职业的人,再比如音乐教育实践的地点也不应只局限于校园。研究生们在实践课程过程中可以累积一定的经验,发现一些在理论学习中无法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为研究生进行论文选题时提供灵感和启示。

结论

自学科教学(音乐)成立以来,不少的研究者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研究这门学科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就是这些研究资料的其中一部分。通过上述研究,总结出学科教学(音乐)硕士学位论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但创新性、规范性和理论性不强,还存在着跨学科研究能力较为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提出--些相应的建议:未来的研究生应拓宽研究的广度,强化研究的深度,在促使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同时加强研究的规范性,使该学科的发展有所突破。本次研究只当作引玉之砖,是千虑一得的成果。由于笔者才疏学浅,理论知识有所欠缺,论文存在些许不完善的地方,望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黄薇薇,张海敏.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01):81-85.[1]

[2]宋蓓.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J].人民音乐,2010(06):32-35.[2]

[3]丁晓蕾. 我国音乐教育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8.[3]

[4]黄妙秋.论广西音乐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艺术教育,2018(05):56-57.[4]

作者简介:

彭基巨.提高音乐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举措——关于启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 音乐)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1(11):9-10.[5]

作者:颜颂嘉

第二篇: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摘 要:实践能力是体现音乐表演、创作等人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在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论述了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有更为清晰的定位。

关键词:艺术硕士 专业学位 音乐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一直备受教育界瞩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自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至今仅有十年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学位来说,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位领域。在实际培养中,全国各培养单位的状况各异,质量参差不齐。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定位还存在争议,认识不够清晰,对此类人才的能力结构也没有达成一致认识,导致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一、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内涵

“实践”一词源于希腊文“Praxis”,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关于它的含义,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加以阐释。在哲学史上,将“实践”一词真正引入哲学领域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实践”只适用于人类,是人的三项基本活动(理论活动、制造活动和实用活动)中的实用活动,反映到学科知识上是指实用知识。弗朗西斯·培根强调了实践的作用,认为真正的知识是能在实践中收效的知识。?譹?訛康德进一步对实践的哲学意义进行了阐释,他认为:(1)实践是对理论的运用,即“运用于经验中所碰到的情况”;(2)实践是人在伦理上相应的行为。?譺?訛进而将哲学分为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譻?訛而“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为上的外化表现”,?譼?訛需要依托现实活动和行为得以显现,主要指“人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能力”。?譽?訛

教育学意义上的实践和实践能力与其哲学意义存在密切联系,但又有其特殊之处,这主要体现在:(1)“实践”的主体是学生;(2)实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3)实践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判断需以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包含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指专业技能)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能力的层次来分类,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能力可分为核心实践能力和一般实践能力。核心实践能力是符合本专业特性与学生专业实践直接相关的能力,而一般实践能力则是对专业实践的完成起到辅助作用的能力。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备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以及音乐学科教育理念、基本规律,结合实践能力的一般内涵以及其在音乐学科中的特殊性,认为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音乐学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音乐相关理论和较高音乐技能水平的支撑下,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使学生具有较高道德水平、专业素养、职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进而形成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各种音乐艺术实践及相关职业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包含了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准备并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直接相关的核心实践能力和有利于促进专业实践顺利进行的一般实践能力。

二、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目前,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本文结合艺教指委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能力结构和各专业类型基本能力的具体要求、音乐家的能力结构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馈信息,按照“专业实践能力为主,一般实践能力为辅”的原则,认为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包括两类,即与专业实践直接相关的核心实践能力和有利于促进专业实践顺利进行的一般实践能力。

1.核心实践能力

核心实践能力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与专业实践直接相关,完成艺术实践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及发现、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包含了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因此每个方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以下是选择并综合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各专业方向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归纳、总结。

(1)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一样,都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是人类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譾?訛鉴赏者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理解作品内涵的同时开拓音乐视野,提升音乐审美判断力、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音乐鉴赏能力是提升音乐者综合音乐素质的关键。同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是高水准音乐鉴赏能力的保障。因此,音乐鉴赏能力是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必备的实践能力之一。

(2)音乐表演能力

音乐既是音响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由于音乐所用的材料与结构具有非语义性,是人对外部世界主观感受的心灵折光”,?譿?訛因此只有“通过演唱、演奏等二度创作”的形式才能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现出来。离开了表演,音乐就失去了显现它的本质、特色和可观可感的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音乐表演能力即是指音乐诠释演绎能力。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是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尤其是各表演方向)研究生的重要能力要求,在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音乐能力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创作或表演主旨的意义价值,创作或表演过程的技艺含量以及创作或表演成果的审美功效”?讀?訛是衡量音乐表演者表演能力的重要标准。

(3)音乐创编能力

如果说音乐学学术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话,那么,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作曲方向)的创新则主要体现在音乐创编,即对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上。音乐作品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学生创作意识与创作精神的体现。此外,无论是从事音乐创作、表演还是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作品的创编。掌握一定的音乐创编技巧,将有助于对作品进行深度解析,从而进行更为准确、精彩的诠释。

(4)音乐教学能力

音乐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它不隶属于理论学科,而是属于艺术实践活动为主的技能性学科”。?讁?訛而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多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得以形成,因此这也应成为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实践能力之一。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音乐领域内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有责任和义务对即将或已经从事音乐艺术的人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从而使越来越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补充到音乐工作者的队伍中去。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音乐教育,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设置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不同的方向。由于各专业方向特点不同,对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相比音乐创作、表演及其他方向的研究生,对音乐教学专业的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音乐教学能力是需重点培养的实践能力。具体包含了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掌握以上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和锤炼。

(5)发现与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发现与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是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发现与解决专业实践问题是一个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而问题的种类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非常规的。因此研究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的同时,还要具有在真实或高仿真情境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

(6)理论研究的能力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艺术专门人才。如果说音乐鉴赏、表演、编创等能力是为了体现其应用性的话,那么较强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够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研究能力就是其高层次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区别于高等职业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此外,这里的理论研究能力主要指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实践的反思和总结的科研能力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研究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专业实践的各个方面,例如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技法的运用及艺术处理、音乐理论领域内新的体会和发现等。

2.一般实践能力

一般实践能力是辅助专业实践顺利进行所需的实践能力,我们结合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实践特点,选取了一般实践能力中的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加以论述。

(1)交流表达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实践活动,而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仅凭一己之力往往无法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流表达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由于学科特性,各项集体性的实践活动往往更多,因此交流表达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于专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良好的交流表达,不仅可以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还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交流表达又可细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艺术性;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文句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条理性”。?輥?輮?訛同时,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形成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的基础。

藝术专业实践活动多为团队活动,良好的团队协作不仅可以提高活动的质量,同时亦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达到共赢的目的。理想的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各尽其职,互相尊重,坦诚以待,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协同合作,朝向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輥?輯?訛

(2)活动组织与领导的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因此在这个团队中就需要有优秀的活动组织者、领导者。近年来,面对艺术领域内应用型人才的匮乏,有出现从事音乐管理的不懂音乐,而音乐工作者又不懂音乐管理的现象。我国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接轨的音乐创作、表演等领域的终极学位,所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也将成为未来音乐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因此,具备一定的活动组织技巧和领导能力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目前少部分院校的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开设了音乐管理专业,加快培养音乐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广大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平台。

三、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1.彰显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性和实践性是艺术学科的两大重要品性,但由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差异,其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音乐学学术学位型硕士在教育培养中兼顾实践性之余,更多体现出艺术学科的文化性、学术性,对此类人才的评判也多以文字性的学术成果为标准。而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是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音乐表演、创作人才,“创作、表演艺术的呈现方式是创作、表演艺术本身,而不是其它”。?輥?輰?訛相比音乐学学术学位型硕士,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教育更为突出艺术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性,对此类研究生的评价也多以具体的音乐作品或表演为载体。因此,实践能力是彰显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

2.体现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质量的重要载体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设立至今已将近十个年头,但相比音乐学学术学位型硕士,它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位类别。虽然近年来不断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经验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音乐人才,但培养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些关键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从整体来看,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质量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该类型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而实践能力既是彰显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此类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提高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保障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质量的提高是以个体质量的提高为基础的,只有各专业领域内研究生的个体质量不断完善,进而才能通过结构优化的方式,将其整合,逐渐壮大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使其产生质的飞跃,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3.提升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隨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的功能不再只限于对大众进行审美教育,其娱乐、保健、商业等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一方面为音乐人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的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纯粹的艺术家、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向多元的人才类型转变。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设立的。实践能力是这类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但是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认为这类研究生中仍然普遍存在艺术实践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的问题。因此,在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更为注重借助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整体就业力。

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练”出来,而不能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教”出来。因此除了在观念上对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有清晰认识之外,还要在招生录取、培养过程、考核评价以及质量保障等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考察和培养。

注释:

?譹?訛?譺?訛【英】博托莫尔(Bottomore,Tom)著,陈叔平等译.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譻?訛沈湘平,韩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譼?訛?譽?訛刘三朵. 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譾?訛赵鸿光. 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譿?訛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讀?訛贾达群. 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J]. 人民音乐,2010(6).

?讁?訛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輥?輮?訛刘三朵. 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輥?輯?訛王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輥?輰?訛贾达群.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J].人民音乐,2010(6).

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刘欣 陈明霞 杨海贤

第三篇:从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看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摘           要]  為了进一步有效把握国外专业学位教育情况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美国为主的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我国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着手点,提出相对应的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措施和建议,使其培养目标得到完善和优化,使标准得到规范,确保培训方式更加灵活有效,进一步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充分达成我国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标,希望通过分析和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关    键   词]  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

与其他学科的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顺应现代社会的不同职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偏向于实用型的高等教育,它有着十分显著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普及性的特征,所以在一开始,就受到了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以及各行各业的认可,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在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1991年开始,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因为它的起步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是特别晚的。我国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和漏洞,需要进一步着重探究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资料,并从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一、美国等其他国外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在20世纪初,美国就把素质教育进一步引向多元化发展路径,并且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情况,把专业教育引进硕士教育范围内。在二战的前夕,专业硕士教育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1945年至1970年这个阶段内,专业教育也从数量和专业门类等相关方面成为硕士教育的主流,然而,给硕士教育专业化赋予了更大发展内涵的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专业学位教育更着重突出专门化,使专业进行不断的细化和量化,并进行职业导向性,也就是专业化和应用性,更强调知识的应用。并进行分权,也就是把专业设计权交给教师以及管理的最底层,同时进行非人为化尝试,也就是说学校不再统一制定相应的标准,如住宿、配备导师等相关情况不再人为规定。并且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着重突出实习、经验学习等相关方面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突出实践落实措施,这样能够使教育内容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职业作为导向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路径。然而,美国的学士学位教育通常情况下为通才教育,伴随着职业领域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特殊职业要结合具体情况实现特殊培养,进行专门化培育,并以此为出发点,慢慢地逐步形成专业学位教育。针对专业设置而言,美国也有多种多样的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例如建筑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它更有效地体现出高层次的职业水准,并不是学术水准,也就是说,可以在完成特定职业领域的理论学习之后,获得更高的比学士学位水平更专业的职业技能。

针对学制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阶段,通常情况下只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医师资格的医学学位和相应的学习计划,而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未来的专科执业医师,和他们在毕业之后的专业培训和学习等相关内容有巨大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大约16年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时间的安排上表现为:在文理学院学习4年,加上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3~8年,并且要通过相关方面的多种考试,确保每一项考试都通过并确认合格后,才能拿到相应的证书,成为口腔医学专科的医生,同时在成为专科医生后的8年训练中接受两次的医学教育硕士生认证委员会考试,以及口腔医学专科委员会的两次证书考试。这使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口腔医学专科医生临床能力培养机制有效融合,可以把理论和实际实现更紧密的对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所取得相应资格证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质量。除此之外,很多西方国家在专业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方面,把实习的学生当做受训的医生看待,他们可以接触相应的病人,其相关责任由导师和医院来负责,而导师和医院的风险是通过相对应的社会保险来有效承担的,在这方面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从1986年开始设立临床医学学位,也就是医学专业学位的雏形,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是1991年开始的,在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此之后,全国范围内陆续推进这项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不错进展。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要比大医学起步晚一些,但是它有着特别鲜明的实践性,所以也决定着它自从起步就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相关的调查表明,从2000年开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有十分理想的表现,在临床科研和外语能力等相关方面成效显著,所以,充分呈现出该领域内特别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有很多优秀人才在临床关键岗位都成为核心,有着鲜明的就业优势,被用人单位热烈欢迎,并且有90%以上的专业型研究生都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就业岗位。但是,毕竟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人口庞大、口腔医疗队伍日益壮大的前提下,需要更高层次、更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口腔专业人才,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所以,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样的情况也使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暴露出来。

我国在获得学位和醫师资格方面,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别。我国在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博士生培养机制方面,有比较具体的培训要求,也就是说专业硕士学位要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而博士要达到初年主治医师水平。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相关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专业培养要求,而大学本科和应届生直升硕士、博士学位的执业医师资格,要毕业之后才能参加相对应的国家医师资格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在考试合格之后获得相应的资格,所以在有效实施专业学位培养的临床训练上,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很多情况参差不齐,最主要体现在:(1)针对招生对象而言,入学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是应届生,而有的是主治医师,甚至达到了副高级的职称,然而,在入学后的培训方式和考核标准方面却是差不多的。在这种培养机制下,如果入学者在职多年且从事相对应的临床工作,用相同的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一定会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浪费很多时间。反之,针对应届生或者直升硕博者而言,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除去基础课程和做实验的时间,只有一年半时间来完成正常本科生5年才能完成的学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2)有些口腔院校并没有着重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临床培训质量,在实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造成很多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或者培训时态度比较松散。(3)在临床考核的过程中,通常都是表面化、形式化,委员会考评的委员并没有严肃对待。很多院校在考核的过程中,通常由导师选择相对应的考核专家,而为了导师的面子,怎样考核都能通过,这就无法有效实现临床培训的根本宗旨,使研究生在担任工作岗位之后并不能实质上承担具体的工作,使学校的声望受严重影响。(4)某些院校管理部门和导师过于关注论文的水平,造成临床实践被研究实验占据,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5)由于相关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在质量方面无法有效保证,研究生临床操作机会进一步减少。

三、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针对入学标准进行有效完善

针对相应的考核之后的学生,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准入制度,针对学生在统一培训之后的考核标准严格把握,确保实施弹性学制,使不同层次的研究生都能够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在临床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临床科研、外语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方等相关方面,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有效培养,确保培养质量。

(二)针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通过上级干预组成公平合理的考核委员会

在有效规避由导师或者同一院校自主而无原则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情况,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全面评估,对教育质量比较良好、管理严格且社会信誉比较高的学校,可以适当加强自主权的规范。如果不能实现这样的标准,就要进一步加强上级监控,切实有效地实行院校之间的交叉考核,或者是通过专委会、学会组成统一的考核组,对学生进行更严格、更标准化的考核。

(三)进一步有效落实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宣传,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地进行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座谈,让更多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针对专业学位高级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并配合这样的发展目标,使研究生教育有效做好并落到实处。

(四)通过政策层面使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性进一步淡化

进一步明确,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相关的部门要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相关学校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明确核心目标,并对不同的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有效区别,特别是针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逐步淡化,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地从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看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可以很明显看出,我国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并确保相关方面的措施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确保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有效提升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为口腔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存生,戴增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土数量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8):35-38.

[2]李军,石鹏建,汪玲,等.“教学机制”与“精英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5):1-6.

[3]毛尔加.美国口胆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分析[J].广东口腔医学,2017,16(9):426-427.

[4]李春美.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学位与学术教育,2016,8(5):29-30.

[5]黄室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6(5):4-8.

编辑 李 静

作者:綦佳 金圭玉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