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2022-10-04

第一篇: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二

托幼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范文模版)

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

意外伤害就是在预料之外的情况下, 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损伤或灾害.在托幼机构中意外伤害有时是难以预料的. 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儿童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轻者伤及肌肤,影响健康,重者造成残疾、危及生命,给家庭、社会、儿童在精神上、肉体上、物质上造成的损失和痛苦是无法估量的。

一、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 1.儿童运动机能不完善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动作能力较低,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动作反应较迟缓。

2.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由于儿童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对外界事物缺乏理解和判断,更不能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 3.儿童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

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十分好奇,他们很想去看、动手去摸,但是他们会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理智和判断能力,而发生事故。 4.对幼儿管理不善

幼儿园里,儿童人数比保育员、教师人数多,在管理上一时疏忽,就容易出现事故。

二、意外事故的分类:

1、一般事故

由于儿童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而发生的事故。如: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

2、责任事故

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儿童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园所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如: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颅骨骨折、烧(烫)伤、儿童被冒领、走失、将儿童遗忘在空房间、高处坠落、体罚、触电、溺水等。

3、重大责任事故

如:导致儿童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增加儿童严重痛苦的事故。

三、意外事故的类型

1、创伤

表皮擦伤、裂伤、软组织损伤、创伤出血、骨折、脱臼、眼损伤、脑震荡、烧(烫)伤、五官异物。

2、窒息

气管异物、呛奶、呼吸道阻塞(捂被)。

3、误服药

4、冒领、丢失、走失

5、食物中毒

6、煤气中毒

7、体罚、变相体罚

四、意外事故的预防

1、预防外伤和烧(烫)伤

(1)预防外伤

①教育儿童预防意外事故

②工作人员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③儿童游戏和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并注意大型玩具摆放的 合理性。

(2)预防烧(烫)伤

①.为儿童准备洗手、洗澡水时要先放凉水再放热水。

②.暖壶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③.拿热汤或开水壶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儿童跑过来。热菜、热饭要凉温再给孩子吃,不要将热锅放在儿童附近。

④.冬天炉火要有火档,暖气要加罩。

2、预防误服药或中毒

(1)药物要妥善保管:

(2)服药前要仔细核对姓名、药名,药片要压碎后看着服下。 (3)有药的瓶子不要给孩子玩。 (4)教育孩子不捡地下的东西吃。

3、预防食物中毒

(1)肉类食物应经过检验、新鲜,要及时烹制。生熟食物的容器、刀、案板都要分开。

(2)炊事员应养成做饭前洗手的习惯,若患传染病应积极治疗并调离人炊事班。

(3)做饭要有计划,现做现吃,不吃剩饭。

(4)海产品:生鱼、虾要注意冷藏或冷冻,烹调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能去掉嗜盐菌而抑制细菌生长)要煮熟煮透。 (5)不吃发芽的土豆,扁豆一定要煮熟煮透。

4、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气管:

(1)小年龄不吃带骨刺的鱼和花生、豆类、糖果。

(2)儿童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3)小年龄不要玩玻璃球、小串珠、小纽扣和小塑料珠。

(4)教育儿童不要把棉花、豆、纸团等塞进鼻、耳里。

5、预防儿童走失、冒领、丢失:

(1)新入园、所儿童要有专人看管。

(2)教育儿童不离开集体,外出时老师要及时清点人数,以防丢失。

(3)儿童离园时要把儿童交到家长手里。陌生人接儿童要问姓名与儿童关系,并有家长委托电话或信。

(4)儿童离园后,要指定专人到各屋检查,确定没有留下孩子再锁门下班。

五、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儿童出现意外事故,有时轻有时重,保育员应对险情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及时通知医生。情况危急应抓紧时间去医院,或对其进行现场紧急救护,挽救儿童生命。

(一)对儿童意外事故程度的判断

1、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可迅速危及生命的意外,必须争分夺秒送医院抢救。如:溺水、触电 、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等。

烧烫伤、腰椎骨折等,虽然不马上致命,但延误抢救时机或处理不当,都有可能致残。

2、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1)呼吸: 危重病人呼吸不规则,时快时慢、时深时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一般观察胸腹的起伏,听呼气的声音,检查呼吸。呼吸停止,立即做人工呼吸

(2)脉搏:可触摸桡动脉和颈动脉,检查脉搏。

严重创伤、大出血时,心跳增快,力量减弱脉搏细而快。心跳停止,立即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瞳孔:当病儿头部受到严重损伤时,左右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对光的照射反应不灵敏。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1、表皮擦伤:

(1)清洁创面:先用凉开水洗净周围皮肤,再用凉开水冲洗伤口,不能有污物留在皮肤里。

(2)用消毒棉签擦干伤口。 (3)用75%酒精由里到外消毒。 (4)可不包扎,避免沾水。

2、出血:

伤口浅,出血少,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紧紧压住出血部位,止血后用创可贴粘合。出血多,首先急救止血并尽快送医院。

扎伤的处理:

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者刺是金属刺,或难以拔除,都应送医院处理。

挤伤的处理:

婴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小儿造成痛苦。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冷敷,以便减轻疼痛;疼痛难忍时,可

将受伤的手指高 ,举过心脏,可缓解疼痛。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3、眼异物:沙子、尘土、小飞虫等进入眼内. (1) 指导微闭眼,待异物被眼泪冲出,切勿用手或手绢揉擦。否则会使异物嵌入结膜或角膜。

(2)用眼药水或白开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去。

(3)翻眼皮擦异物:

翻眼皮的方法:翻上眼皮时,让婴儿往下看,然后用拇、食指捏住眼皮,食指轻压,拇指向上捻转;翻下眼皮时,用食指压住下眼皮,再向下扒开。

(4)嵌入角膜的异物,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延误时间,日后会影响视力。

4、外耳道异物:

小虫入耳,可在耳内滴入酒精或油类,把小虫杀死,再到医院取出。或用手电筒臵于耳边,小虫可能向亮处爬出。

5、气管异物的处理: 气管异物是比较常见的婴儿意外急症,也是引起婴儿非正常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婴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

引起气管异物的原因: (1)将小物品放入口中。

(2)吃豆类、果核、瓜子时不慎将食物吞入气管。

(3)进食时说话、嘻闹,导致食物呛入气管。

(4)给婴儿喂药时方法不当,捏紧鼻子喂药,导致药粒进入婴儿气管。 处理方法:

出现异物呛入婴儿气管后,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用手去掏异物,可采用两种方法尽快清除。

倒立拍背法:若小婴儿出现异物,应将其倒提起来抓住婴儿两腿,轻拍背部,可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婴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若上述方法无效应及时到医院。若患儿不能呼吸,应做人工呼吸。

6、鼻出血

主要原因:

(1)鼻部外伤

(2)发烧引起

(3)鼻腔异物 处理方法:

(1)安慰婴儿不要紧张,让婴儿安静坐下来,用口呼吸,头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入口腔咽喉。

(2)捏住鼻翼10分钟

(3)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4)若不能止血,可用纱布卷、消毒药棉等塞鼻。 (5)止血后短时间内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擤鼻子,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出血。

(6)若无法止血或婴幼儿经常鼻出血,应去医院检查,确定是否有血液病或其他疾病。

7、抽风

症状: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一两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处理方法: (1) 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不要搂紧婴儿,可轻按婴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婴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婴幼儿咬伤舌头。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清除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上三分之一处。

8、中暑

日光长时间照射婴幼儿的头部,可使婴幼儿中暑,这时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 处理方法:

(1)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2)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3)让病儿喝一些清凉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等。 预防中暑:

炎热的夏季小儿户外活动时间应避开10:30~14:30,因此时的阳光正处于最灼热的阶段。炎热季节,小儿可 在树阴或屋檐下游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天气炎热时,保教人员应提醒小儿多喝水。 9 、冻伤

婴幼儿冻伤多为轻度冻伤,常多见于耳朵、面颊、手、足等处,仅伤及表面,局部红肿,有痛和痒的感觉。 处理:

可用白酒、辣椒水轻轻涂擦,再涂上冻疮药膏即可。伤愈后不留疤痕,但受冻处还易复发。

预防;

平时小儿应注意不要穿过小的鞋子,洗手后将手仔细擦干。脚出汗的小儿应及时换掉汗湿的袜子,并注意经常按摩手、脚、鼻等处。

10、头部擦伤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小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 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 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 头部剧烈疼痛。

〃 眼、耳、鼻周围有出血。

〃 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

(3)教育小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告诉成人。

11、轻度烫伤

是皮肤表面的烫伤,皮肤会红肿刺痛 ,若做好处理不会留下任何伤痕。

先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20分钟,使皮肤冷却可缓解疼痛,减弱红肿程度,防止形成水泡。

12、摔伤

(1)如果婴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或头上嗑青了,或是起了大包,这是发生了皮下出血,不要用手给婴儿揉,否则将加重皮下出血。局部冷敷可减轻出血。

(2)如果是头朝下摔下来就应该注意观察是否有颅内受损

伤的表现(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

13、骨折

儿童摔倒后、如果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儿童骨折最容易发生的是骨弯曲(线型骨折),而不是骨头断裂。因此,发现儿童摔倒后,患儿肢体活动有障碍应注意:

(1)不能揉捏患处,更不能随意搬动肢体或试图将变形、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会加重骨折。

(2)如果伤害严重或是骨头穿透皮肤,可用消毒纱布包好,尽量不要碰到伤口。

(3)如果没有折骨伸出皮肤,可在受损部位的两侧固定肢体,防止进一步损伤。上肢:可以用绷带吊起来。下肢:可以通过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方法固定。尽量抬高患肢。 (4)脊椎骨折:如果怀疑患儿脊椎有骨折,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第二篇:中毒急救科护士心理健康缺陷与防护对策

通过了解分析中毒急救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现状并结合切身体会,总结出中毒急救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影响因素众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进行持续性 管理策略的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和方式减轻压力,使护士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促进中毒重症护理事业的发展。

我院中毒急救科系毒物检测与中毒救治为一体的中毒急救研究机构,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情绪化较重,心情比较低落,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 之重症患者多,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从事中毒急救科的护士劳动强度大,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经常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她们精力透支,身 心疲惫,极易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分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使护士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导致护士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原因

1.1 特殊的工作环境 中毒急救科病房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2]。急诊患者护士要为 他们清洗身体,躁动不安的患者护士要守护在床旁,对突发事件不接受及对患者感到愧疚的家属护士要给予安慰,还要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沟通,感受 患者的病痛、目睹死亡和家属失去亲人的场面,易产生同情、悲观的消极情绪。尤其面对正处于花季的年轻生命,因为一时糊涂服毒而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死亡的 患者,对护士更是一种心理刺激[3]。 1.2 过重的工作负担 中毒急救科急诊患者多,可预知性少,护士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应急状态,极易感到疲劳[4]。加上频繁的倒班,尤其是夜 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对护士心理及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基础护理量大,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不科学,使得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

1.3 职业风险的压力 护理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静脉输液、注射、处理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很容易被污染的针头刺 伤,或受损的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再者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变化多段的病情,不确定因素多,时刻面临各种意外的发生,任何细节的疏 漏,都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引起医疗纠纷,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加之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的要求,从而造成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 强度的反应状态。

1.4 护患关系 护士在工作中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5],尤其是护患关系,即使是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者,甚至痛骂护士的患者,护士也必须保持 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然而却压抑了护士自身的感受。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这种长时间的感情投入, 会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

1.5 社会环境 现实工作中,大多数患者和家属认为护理工作仅是注射、发药、生活护理,是医生的助手。看不到护士在医院中的作用,对护理人员缺乏 理解,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是护理人员对工作没有成就感,自身价值得不到充分肯定。另外,工资、福利待遇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少。久而久之,护士会 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使护士易产生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1.6 知识更新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迫使护士在完成繁重的日常护理工作之后,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自学,使身心长期处于高压状态。http:// 1.7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6] 许多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在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 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加上劳动付出与收入不能达到平衡,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会消耗护士的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等生理变 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工作和家庭不能达到良好的平衡时,容易导致工作与家庭发生冲突而引起焦虑抑郁情绪。 2 防护对策

2.1正确认识压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多与人交往,不要孤立自己,心情愉快,团结互助,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设立可实现的人生目 标和期望,在面对职业压力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疲惫感及对工作的冷漠感,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以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如:多读一些 有益的书籍、名人传记,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稳定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 聚会、聊天、健身、购物等,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7]。

2.2 寻求社会支持,缓解思想压力。作为医院领导要重视护理工作,多给予护士一些关爱,并在晋升职称、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以 缓解起思想压力。同时护患之间、同事之间要增进交流,相互理解和支持,当护士受到心理刺激、面临困境时可主动向领导、同事、朋友寻求帮助和倾诉,以减轻心 理应激反应。

2.3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组织护士到大医院急诊室、ICU参观学习,鼓励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予宽松的学习环境,同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社会 宣传,通过各种方法宣传护士的好人好事,高尚情操,宣传护士的辛劳,让社会尊重理解护士,为护士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医院各级领导应关心护士的需 求,为护士构建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

2.4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值班人员,排班时按老中青搭配,在人力、物理、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 提高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护理管理者,要处处关心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

2.5 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医院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宣传,在护士中普及心理学、人文科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 识。护士要掌握必要的自我调试技术和方法,对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要有初步的了解和鉴别能力,正确对待压力,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

第三篇:消防急救组织处理措施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采取先进的防火、防爆救灾技术,实行目标管理。

2、主要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防火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即义务消防员。

3、制订消防目标和工作计划,进行经常性预焚演练。

4、对腐蚀物品的经营、储运、使用过程及其相关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

5、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又较安全的地方,要经常检查,不准挪作它用。

6、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灭火并向消防队说明着火物质,同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指明引四路线和消防火源,义务消防员要积极配合进行灭火,并维持好现场秩序。

第四篇: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上传者:军区幼儿园 2009-05-24幼儿园:江西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意外事故发生时,为了使幼儿不致恐慌不安,保教人员(成人)应保持绝对镇静、沉着。急救时,应当迅速、熟练,不要再使受伤者受到过多的痛苦。首先要使幼儿躺得或座得舒服(根据伤势情况),然后将衣服的衣领、袖口、腰带等松开。若四肢损伤,则应把衣服先从健康肢脱去,然后再小心翼翼地从受伤肢脱下。在某种情况下,如骨折或烧伤时,衣服不要往下脱,而应沿衣缝剪开。如果受伤小儿周围有几个成人在场,则应有一个负责领导急救,其余的人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予以协助。

一、惊厥的处理

1、幼儿入院时详细询问每个幼儿家长,了解以往有无惊厥史,惊厥发生的诱因,如高热、头部外伤等。

2、惊厥的原因很多,如高热、脑炎、脑膜炎、癫痫、低血钙、低血糖、药物中毒等。当幼儿抽风时,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晃动孩子,要让孩子静卧床上,取侧卧位(以利分泌物或呕吐物自行流出,以免造成窒息),解开衣领,上下齿间放一块压舌板或牙刷柄、小布卷等以防咬伤舌头,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止痉。

3、不要乱投药。如有高热,可在幼儿前额一条冷湿毛巾冷敷。多饮水,水份可蒸发散热。

4、送运中,抱时仍保持侧位,躯体不可弯曲,否则可影响呼吸。

二、烫伤(灼伤)的处理

灼伤指高温物质(开水、热汤、热油、蒸气);各种化学物质——火焰、酸、碱、某些药物(硝酸银、碘酒、氨水);放射性物质——放射线、电流、阳光。小儿以烧伤、烫伤为多见,由于小儿皮肤嫩而薄,同等热力在小儿身上造成的损伤远较成人的严重。

根据起因,烧伤可分为热灼伤,化学灼伤,电灼伤和射线灼伤。

热灼伤常见于皮肤表面,但是也可能有眼、口腔粘膜、咽喉、食道灼伤,甚至胃灼伤。皮肤灼伤分为三度。一度灼伤,伴有皮肤发红,微肿,2-3天后可消失,皮肤受损部位变黑和剥落。

二度灼伤时,在发红和微肿的皮肤表面上随后又形成了充满血清的小泡。一度和二度灼伤时,急救的任务在于减轻受伤小儿的痛苦。因此,首先要迅速脱离热源;

2、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20分钟,这样可迅速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减轻损伤程度,防止烫伤范围扩大。若是隔着衣服烫伤,无论如何先用冷水使烫伤处冷却20至30分钟,然后用剪刀从衣缝处剪开衣裤,切勿强行撕脱,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3、轻度烫伤,皮肤发红,经上述冷处理后,可涂擦万花油、红花油或用酒精浸过的干净布冷敷局部。患部已起泡,千万不能将泡弄破,以免感染。

4、三度灼伤是指皮肤受损较重,整个皮肤厚层有时较深组织坏死(碳化或煮熟,进而形成溃疡和瘢痕。三度灼伤,伤面千万不要随便涂药物或油类,须用无菌绷带或清洁被单包裹,并将幼儿送往医院。

三、创伤的处理

创伤在小儿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按临床分为简单性创伤和复杂性创伤两大类。

1、简单性创伤:受伤部位局限于直接受伤处,包括表皮的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裂伤等。首先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严重污染及异物存留,同时应及时用消毒水或冷开水将伤口洗净,并将可见异物清除。同时要注意其他部位及内脏有无损伤。婴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病情,可根据神态和表情判断,受伤后神态呆板,反映迟钝,则表示病情严重,

常见的并发症有脑震荡、骨折、出血、脱臼。

①擦伤及挫伤:皮肤软组织损伤,伤势轻,伤口浅,出血少,或外涂红药水(邦的)。伤势较重(伤口深而大,出血多),需用消毒纱布紧扎伤口,抬高伤部,立即送医院。

②切割伤:伤口 浅表,边缘整齐,出血不多,给予局部清洁后涂红药水或用蝶形胶布牵拉伤口,也可用创可贴。一般能自行愈合。若伤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创面不整齐以及颜面部和手指的切割伤,一般需清创缝合,因此,均应及时送医院处理,在转院前先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途中将出血部位抬高。

③刺伤:如有竹、木屑刺入较深时,用酒精消毒伤处,绷紧皮肤,用消毒过的针挑出屑子,然后涂碘酒消毒。如钉子、玻璃刺入较深,应切开伤处洗净伤口。虽创口较小,但创底较深,易有污物带入,清创后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及破伤风类毒素。

④头部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48小时后热敷,大多可吸收。局部可涂搽万花油,不可涂搽红花油(红花油是活血的),较大的血肿应送医院处理(抽吸)。

⑤扭伤:韧带纤维可有部分破裂,伴有出血、水肿。首先应弄清有无骨折,如无骨折,在疼痛部位,可先用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局部可涂止血化瘀的药物。

2、复杂性创伤:除局部创伤外,尚有其他组织与脏器的损伤。因此必须及时送医院作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处理。在转院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尽量减少体位及肢体的移位,用消毒巾及干净巾包裹创面,以达到止血及避免污染。应注意,包裹勿过紧,以免影响局部的供血。手指、脚趾被切断或牙齿被脱落时,应将离体的手指、脚趾或牙齿用消毒巾包裹一起带去医院,以便再植。

四、脱位:又称“脱腕”、“脱环”。小儿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但韧带松驰,关节囊比较柔韧且富有弹性,牵拉负重后,易引起脱位,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及桡骨头半脱位,处理不当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骨折等并发症。大人牵拉小孩上楼梯、过马路、脱衣服,小孩互相推拉时容易发生脱位。发生后,患肢疼痛,不能上抬,关节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及旋转,外表不红不肿,触碰时有明显疼痛,此时不要随便揉按,应去医院处理。

五、骨折:骨折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四肢骨折为多见。孩子摔跌后骨头折断,骨折部位有红肿,疼痛,有的局部变形,有的破伤,急救时,动作要轻,固定患部。如有开放伤口,要赶快止血,并立即送医院。

六、脑震荡:摔跌后,头部受到打击, 患儿受伤后立即有短时间的知觉消失(昏迷不醒),并有恶心、呕吐,清醒后可能有头晕、头痛。首先应该使患儿安静平卧,头放低,头部冷敷,少量活动,2—3小时内不要进食,并及时送医院,送时轻轻抱起,以免震动脑部。

七、鼻出血:小儿鼻出血的原因较多,以外伤常。急性传染病、血液病、鼻腔疾病、维生素K缺乏、高热都可引起鼻出血。吃花生米和巧克力之类的东西后,有时孩子晚上会鼻出血。鼻出血可以发生在鼻腔任何部位。最常见处为鼻中隔前下方,所谓“立特区”,出血量多少不一,站立或坐位时多由鼻前孔流出,卧位时多向后鼻孔,小儿常吞咽入胃,而引起呕吐,吐出物常带有褐色。

急救后应找出鼻出血的根本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处理方法:

1、 立即将小儿抱起取半卧位,安慰小儿别惊慌,在额部或鼻部放冷毛巾或冰袋帮助止血,在冷敷的同时,将其双脚浸泡在热水中,也有一定止血效果。

2、 左鼻出血举右臂,右鼻出血上举左臂,双鼻孔出血举双臂,对止血有奇效。要求举臂时动作立直,举起的臂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

3、 用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脚后跟(踝关节与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孔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孔出血捏左脚跟。

4、 还可以用消毒纱布或棉花、纸塞进鼻孔止血,但要注意,棉花和纸不能全部塞进去,以

防取不出来,止血后2小时内减少活动,以免再出血,经以上处理出血不止,应送医院。

八、异物入体

小儿眼内、鼻腔、外耳道、咽部、气管、支气管因不慎而进入异物,为小儿五官科急诊中的常见病。异物在不同部位所出现的症状各异,处理也不相同,但是无论如何处理,异物均应立即取出,以免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异物进入眼内:不要用手去揉,以免将角膜擦伤而引起继发传染,可以让它随泪水流出来或用温开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来,也可翻开眼皮用清洁手帕或湿棉花轻轻擦去。如果是穿透性异物,应立即附以眼垫,送眼科处理。

2、异物进入鼻内:多由小儿玩耍时好奇心将异物塞入鼻腔,最常见的异物如豆类,谷类,棉球,钮扣、塑料小玩具、纸团、果核、橡皮头等随手所得到的一些小玩艺进入鼻孔,可用手按紧没有异物的鼻孔,嘱小儿做擤鼻动作(用力),异物即可随气流冲出,也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异物随喷嚏喷出来,若不行,送医院取出。

异物进入鼻内,较大的儿童就诊时多数有明显异物进入史,并能说明那侧鼻孔及何种异物,但是年龄小则病史不清,异物留在鼻腔时间较久,直至患儿出现一侧鼻塞、鼻臭,流出血性分泌物时才被发现而就诊。

3、异物进入耳内: 因玩耍将异物如砂粒、石子、草物、谷物等塞入耳内,或睡眠时小昆虫爬入。动物性异物,由于爬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痛苦或不适,小儿会出现烦躁、哭闹或自行抓按。体积小而光滑的异物可存留很久而不引起症状;而体积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耳痛及反射性咳嗽。植物性异物(豆子、花生、种子类)在耳内遇水会膨胀,会出现阻塞症状并可继发外耳道炎。

处理方法:①较小的异物可用小钩或镊子取出,倘若幼儿把棉花、纸等塞入耳朵里,可用纸卷成线条沾点胶水,缓缓地伸入耳朵里,把棉花和纸等粘出来;②如果是虫子爬到耳朵,可在黑暗处用手电照射,虫子见了光自然会爬出来,如不成功,可滴油类,将虫子淹死后,再用双氧水冲出或钩出;③如果是铁质小东西,可将磁铁放在耳道口,利用磁铁磁性,将异物吸出来;④如果是豆类,不要用油、水等灌入耳内,以免发胀更不易取出;⑤水入耳,应让孩子将耳朝向地面,一侧单脚跳或者侧卧让水流出,或滴双氧水入耳,再用棉签拭干。

4、异物进入胃内:孩子误吞了钮扣,硬币、小玻璃球等圆形光滑物品,如无哭闹现象,可能异物已进入胃肠,不必惊慌,可吃些米饭、馒头、粗纤维的蔬菜或生蛋白把异物包住,使其不伤害消化器官,1—2天内可随粪便排出来。

如不慎将硬币、金属钮扣之类的金属物质误吞入消化道后,可吞咽一些用猪油炒热的海带丝或韭菜、芹菜。

如误咽了有刺食物:鱼刺、骨头、枣核等,患儿表现哽咽、疼痛,接着发生流涎,吞咽困难等现象,要及时送医院处理。

5、异物进入气管:异物卡到气道里或喉头部时,孩子必然令引起呛咳、脸色发青、咳嗽、气憋、烦躁不安,千万不能用手去掏,以免异物越陷越深,更不易取出。这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倒提他的双脚,头向下,用手拍击背部,使异物随体位坠落出来。对稍大一些的幼儿可以让他趴到救护人员膝盖处,头朝下拍击他的背部,使异物倒出来。(压缩胸腔,肺内气体冲出,可将梗塞的异物挤出来)如果无效,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如果异物是豆子,花生等,当时只有呛咳,不一定有脸色发青,气憋现象。几个小时后,这些东西发胀了,才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时应刻不容缓地送医院取出异物,以免耽误时间造成生命危险。

九、低血糖症

正常儿童血糖值为3.5——5.6mmol/c(空腹),若低于此正常值,且伴有临床表现称低血糖症。多见于8个月至5岁之间的小儿。多由于感染、呕吐、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而诱发。发作

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只是与同龄小儿相比往往瘦小一些。这类患儿多在清晨入院时发现,初起症状为脸色苍白较多、头晕、出冷汗、脉搏加快、倦怠。重则手脚冰凉、昏睡、体温降低。

急救处理:立即口服糖水、甜米汤或果汁等,病情严重的患儿应立即注射50%葡萄糖20——40ml救治。

预防:(1)幼托机构应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两餐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4小时,中晚餐间应安排午点。午餐不宜太晚,一般不能超过4小时,以免诱发此病;

(2)对瘦弱儿童应加餐,每天4--—5餐为宜。应以低脂高糖膳食为宜;

(3)开饭前,儿童不宜做剧烈的运动,盥洗完毕后,应安静休息,或听音乐、故事等待开饭,以免诱发低血糖。

十、中暑

具有明显的诱因,如烈日下曝晒,室内高温等。幼儿因天气炎热,发病急,症状重,主要表现有:头痛、毛孔闭塞、汗不得出、烦闷、口渴、高热。此时 ,给孩子宽衣、平躺在阴凉地方,用凉水毛巾敷额部、擦身,用清凉油搽太阳穴,也可选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或刮痧等方法治疗。若经上述处理效果不佳,应及时送医院。对中暑要以预防为主,入暑后应鼓励孩子多吃清洁饮料。

十一、昆虫咬伤

1、蚊子、臭虫等咬伤:可用酒精、风油精、清凉油擦;

2、蜂和洋辣子刺伤:可先用橡皮胶、透明胶带将小刺粘出来,然后用氨水、碱水中和其酸性毒液。黄蜂的毒液里带碱性的,应在伤口涂弱酸性的液体中和(如食用醋或稀盐酸);

3、蝎子蛰伤:蝎子毒液呈酸性,可用碱性液体中和,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

4、蜈蚣咬伤:蜈蚣越大毒性越强,其毒液呈酸性,可用碱性液体中和。被蜈蚣咬后,应立即用淡碱水,肥皂水、石灰水来冲洗伤口,然后涂上浓的碱水或30%的氨水;

5、蚂蝗咬伤:被蚂蝗咬伤时,立即拍打蚂蝗,使其离开身体伤部,然后用淡碱水冲洗,涂上碘酒,盖上清洁纱布;

6、毒蛇咬伤:毒蛇咬人时, 毒腺中的毒液顺着上腭前面的两颗毒牙注入人体,这两颗毒牙比其他的牙齿又粗又长。根据此特点,仔细观察伤口情况,来判断是不是毒蛇所伤,对此,急救时必须做到:

①立即结扎并使患肢少动,可采用柔软的绳子、带子、布条等在咬伤部位的上方,即近心端,距伤口5厘米处勒住,以阻断淋巴、血流,避免毒液向近心端扩散到其他地方。但必须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②冲洗伤口:结扎后即用清水、肥皂水、盐水等冲洗伤口,将留在伤口浅处的毒液冲走。 ③扩创排毒:用消毒或清洁的刀片,在伤口上作“十”字形切口,再在周围作几个小切口,使毒液能通畅地流动。扩创后,可将患处浸泡在浓盐水或浓茶水中,从上向下挤压20分钟,使毒液从创口流出。

④初步处理后,要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蛇毒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叫血液循环毒素,其作用可引起出血、溶血、心肌受损害;

另一种叫神经毒素,可引起神经麻痹,使肌肉松弛,可抑制呼吸中枢。

十二、中毒

1、食物中毒:误食毒物(药物、食物),首先应该让孩子呕吐,可用筷子、匙柄或手指刺激小儿咽喉部,促使呕吐,但神志不清者及腐蚀剂中毒者禁用。误食毒物为酸类,可先喝牛奶以中和毒物,然后使其呕吐;误食毒物为碱类,可先喝大量的水冲淡毒物。毒物不明时可用温水或食盐水洗胃,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2、煤气中毒:当煤、炭燃料还没有烧到通红的时候,常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叫一氧化碳,即通常说的煤气,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人的鼻子闻不到。如果门窗关紧,屋内煤气不能出去,被人吸了进去,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中毒。煤气中毒的症状:首先感到头痛、头晕,以后会逐渐加重,并有恶心、呕吐,全身疲倦、耳鸣、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的会呼吸不匀,失去知觉。时间久了,就会昏迷不醒。如果不马上救治,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发现煤气中毒的病人,要赶快打开门窗,使空气流动,把中毒的幼儿抱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扣、腰带,使他呼吸通畅。但不能受凉,以免发生肺炎。如中毒幼儿还有呼吸和脉搏时,给予及时抢救,一般可以救活。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并赶紧运送医院救治。

十三、出血

损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轻度的损伤出血少,容易止血,较严重的损伤引起大血管出血时,可威胁患儿生命,按出血部位可分为内出血、外出血;按出血来源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

内出血—肝、脾等动脉—鲜红--喷射状

部位来源静脉—暗红色—持续性

外出血—皮肤毛细血管—红色—点状—渗性

1、动脉出血:动脉出血为向外喷射出鲜红的血液,随心脏的搏动而增强,出血量多,必须立即施行急救止血。止血原则是压迫出血的血管或堵塞出血的破口。止血的同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及解剖位置,可选用不同止血法。

①手指压迫止血: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止血法,但不能持久,且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其方法是手指压迫出血上方(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把血的来源切断,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方法不同。如局部出血,应压迫颈外动脉,压迫点为下额前半寸的凹内,有时需要压迫二侧才能止血。又如头部出血,应压迫颞动脉,其压迫点为身前正对着颌关节处。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这是急救时常用的临时止血法,其方法是用敷料盖在伤口上(有时需要绷带卷,以增加压力,再用绷带缠紧)。

2、静脉出血:静脉出血为持续性流出暗红色血液,小静脉出血易于凝固,可自行止血,且经清创后加敷料包扎即可。如为中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3、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红色血液,从伤口处渗出,出血易凝固,且易自然止血,只需清创加敷料包扎即可。伤口深,而不整齐的需缝针者,不要乱上药。

第五篇:处理小伤口急救知识

伤口分很多种,浅度擦伤、钝器撞伤、利器划破、头皮破伤等不一样的伤口,也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小伤口的处理并不难,然而处理不当就很容易留下伤疤,更严重的还会因此交叉感染,导致感冒发烧,因此,伤口虽小,也要认真对待。下面,健康百科网为大家介绍家庭简易处理伤口步骤:

1、清洁伤口:流动的生理盐水下冲洗伤口。用干净的布蘸着肥皂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注意别把肥皂弄到伤口里,会刺痛皮肤。然后再使用纱布或是镊子把伤口里脏东西清洁干净。

2、止血:不要认为流血是坏事,它可以帮助清洁伤口。小一点的伤口很快会自动止血。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块干净的布附在一个硬一些的物体上压迫创口。如果伤口在四肢上,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使它相对高于心脏,血会慢慢止住。

3、止血困难,使用绷带:用硬物压迫超过10分钟,仍未止血的话,就应该使用绷带。绷带可以帮助没有闭合的伤口复原。如果伤口处容易被弄脏,或随时容易被摩擦,可以使用医用绷带和胶布包扎伤口。但切记要每天更换纱布,并保持干燥、清洁。如果伤口很深,无法将边缘复原,需要缝合,以免感染。

4、处理血痂:对于血痂,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伤口结痂可以防止脏东西的污染,尽力让孩子不要把血痂扣下来。伤口痊愈的时候血痂会自动剥落的。

健康百科网提醒您:不经意损伤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患,了解好处理小伤口的急救知识,家里准备充分,就能轻松应对各种意外,呵护家人健康。

本文内容转载自健康百科网

健康百科网祝你健康生活,健康人生,健康每一天。

上一篇:安全措施费拨付申请表下一篇:案件风险排查报告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