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岩分布区挖方路基处理与防护

2022-09-10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刘村互通, 为双喇叭互通, 主线上跨被交路, 该互通主要解决绕越主线与宁马高速公路间的交通转换, 为南京三桥、南京市区和马鞍山间的沟通服务。互通区域地貌类型属于剥蚀堆积波状平原 (岗地、岗间平地两个亚类) 地貌, 间有冲沟发育, 地形起伏较大。经勘探揭示及路基开挖后验证,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在剥蚀堆积波状平原岗丘段存在红砂岩。

1 挖方段红砂岩路基存在的问题

有关红砂岩的路基填筑在分布较广的江西、湖南等地区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但在南京地区, 很少出现红砂岩, 利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红砂岩易风化、崩解, 尤其在水的作用下强度会显著降低, 在挖方段, 存在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1) 挖方段路床基底处理。

(2) 挖余的红砂岩是否可利用。

(3) 挖方段两侧边坡怎样防护。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 在红砂岩的挖方地段进行了现场调查, 并组织进行了红砂岩工程特性试验, 在分析试验成果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红砂岩挖方段路基处理及两侧边坡防护的可行方案。

2 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2.1 红砂岩的定义

泥质砂岩, 砂岩, 泥质或砂质页岩等沉积类岩石, 其中多数因富含铁的氧化物而呈红色、深红色或褐色, 开挖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大气、阳光、特别是雨水的作用下易崩解, 该类岩石称红砂岩。

2.2 红砂岩的工程性质

红砂岩主要工程性质特征为:

(1) 崩解性, 红砂岩在干湿循环的作用下, 易崩解成小碎块, 体积略有增加, 崩解后的红砂岩遇水软化, 强度下降较快。

(2) 高吸水性, 一旦红砂岩崩解或碾压成细粒状, 其吸水性较强, 很快达到饱和状态, 压实度虽能达到要求, 但仍有较大的孔隙率, 其透水性相对较强。

(3) 易风化性, 在外力作用下, 由于大气、温度、湿度的影响, 红砂岩易风化, 破碎。

2.3 红砂岩的工程分类

根据红砂岩的浸水崩解性强弱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 一类红砂岩:亲水性粘土矿物含量高, 烘干试样浸水24小时后呈泥状或渣状崩解, 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小于15Mpa。

(2) 二类红砂岩:烘干试样浸水24小时后呈块状崩解, 一般具有碎屑结构特征, 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小于或稍大于15Mpa。

(3) 三类红砂岩:烘于试样浸水24小时后不崩解, 或棱角处少量崩解, 且崩解量小于总重量的1%。其强度较高, 与普通未风化砂岩的性质接近, 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可达60~70Mpa。

经现场观察,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刘村互通岗丘段开挖的红砂岩暴露后, 较大的岩块很快会风化碎块状, 手可折断, 其强度明显低于15Mpa, 经一场雨过后, 风化成的小块崩解成泥状及砂土状, 故可判断本区存在的红砂岩属一类红砂岩。

3 红砂岩填筑路基方法及红砂岩的利用与弃除比较

3.1 红砂岩路基填筑方法

经收集文献资料, 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时, 主要采用以下一些处理方法:

(1) 预崩解:即将红砂岩在填筑路基之前预先进行崩解处理。其处理方法是在料场将红砂岩实施洒水的预崩解处理, 使其水活性消除或基本消除, 大颗粒减小, 残存的颗粒得以软化, 然后再运往路堤填筑。

(2) 耙压:是指用推土机将运至工点的红砂岩填料推平, 并借助推土机的履带将粗颗粒压碎。

(3) 碾压密实:使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 利用其巨大的振动压实能使红砂岩颗粒密实。

(4) 隔断外界水分:采用非透水性材料如石灰土对路堤边坡进行包边。

(5) 掺料处理:掺入一定剂量的石灰如采用掺5%的石灰拌合整平后碾压密实, 形成石灰稳定层, 以增强稳定土体的刚度、强度, 降低水活性, 提高水稳定性。

3.2 红砂岩利用与弃除比较

经现场察看本区红砂岩的分布、埋藏条件及对红砂岩进行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对挖方多余的红砂岩利用与弃除进行了优缺点比较, 详见表1。

由于本段红砂岩美分布范围窄, 埋藏较浅, 红砂岩的崩解将导致路基水稳定性较差, 其风化的差异性将导致路基沉降的不均匀性, 再考虑到工期的要求, 设计考虑暂将此段的红砂岩弃除。

将此段的红砂岩寻找到合适的弃土场暂时妥善堆放。红砂岩经过长时间的雨水、阳光等的作用后, 达到了对红砂岩的预处理的目的。等消除红砂岩的活性后, 对其进行试验检测, 在合理分配工期和考虑运距的基础上, 可作为下一个道路工程项目的填筑材料来源。

4 红砂岩挖方段路基处理

4.1 红砂岩常规及特殊性试验

为了搞清本区红砂岩的性质, 现场除作了常规的CBR试验、压实度试验外, 现场作了崩解性试验、膨胀性试验。不掺石灰的压碎红砂岩, 其CBR值为2.4, 其强度较小。经土的自由膨胀率测试, 其膨胀率为10%。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 红砂岩的CBR值不满足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要求, 需要对红砂岩进行处理后才能填筑路基。

4.2 红砂岩挖方段路基基底处理方案

由于红砂岩易于崩解, 基底不经处理, 压实度很难达到94%, 故需在红砂岩挖方段挖至路床底后, 需要再向下挖除一定厚度的红砂岩, 并对基底经过压实处理后, 回填较好的非透水性材料如符合规范要求的一般粘性土、石灰土、水泥土等, 再铺筑路床。经过试验, 本区采用40cm厚3%石灰土换填后, 基底压实度及填料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5 红砂岩挖方路基边坡防护

由于红砂岩体多为砂岩、泥岩、粉砂岩、页岩互层, 软硬交互成层, 为易风化软质岩石, 且其风化速度各不相同, 故在岩性上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其边坡岩体破碎、透水性强。若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泥预制块防护, 可起到隔水, 加固土体的作用, 但其工程造价高, 且不美观, 与自然相融合程度差。采用植草防护, 一方面草不宜在此土壤上成活, 另一方面, 边坡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崩解, 导致边坡剥落, 故直接植草的方案不可行。

根据收集到的相关红砂岩边坡防护资料, 在红砂岩地区, 挖方边坡常采用植生袋法、土工格室、锚杆加固和客土喷播等方法进行防护。

结合南京绕越刘村互通项目的实际, 其挖方段范围小, 边坡较缓且边坡高度小于8m, 设计考虑采用江苏省较为成熟的客土喷播方法加以防护。

6 结语

经过对红砂岩工程性质的了解, 结合工程实践对红砂岩挖方段路基处理提出了换填石灰土的可行方法, 并对挖方段多余的红砂岩是否可用于填方段填筑, 结合项目实际, 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及施工工期要求, 提出了将红砂岩暂时弃除的方案。结合红砂岩的边坡特性, 提出客土喷播对红砂岩挖方边坡进行防护的方案。

由于红砂岩在各地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不大相同, 在不断积累本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合理预测和分配工期, 才能对本区存在的红砂岩有更好的认识和合理的利用。

摘要:结合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刘村互通设计及施工实践, 介绍了本区存在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性, 在试验及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砂岩挖方路基基底处理方法, 并对红砂岩的利用与弃除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 在充分认识红砂岩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可行的路基边坡防护方案。

关键词:红砂岩,崩解,基底处理,边坡防护

参考文献

[1] 周伟.红砂岩路堤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中南公路工程, 2004, 6.

[2] 罗文涛, 温俊涛.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施工探讨[J].广东建材, 2008 (7) .

[3]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交通部, 2004.

上一篇:中韩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比较研究——构建三审制初探下一篇:火箭发射架上筒体模具及使用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