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意创业论文

2022-05-1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创新创意创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为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下的实用性人才,将创意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缓解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举措。本文主要分析阐述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以期对高职院校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有所帮助。

第一篇:创新创意创业论文

“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美术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值越来越高。因此,个性化的创意产业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目前,我国从事美术创意设计的专业人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强美术学专业融合创意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養,教学改革将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精神,并针对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如何选题和撰写申报书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术学 创意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互联网+”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美术学学科的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理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疆艺术学院本科美术学学科包括美术教育和美术史论两个方向,研究生美术学学科包括石窟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现当代艺术研究以及美术教育研究等四个方向。以前,传统的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视系统性专业教学,而针对职业技能的培养较薄弱,其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也只是理论性方面探讨的多,实践操作少,项目模拟的多,真实项目驱动的少。

目前,对于以创意创新创业为重点的美术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新疆艺术学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疆各高校美术学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仍然有很多可以深入探索的空间。

一、美术学教学改革中创意创新创业的体现

为发挥美术学院特色学科优势,美术学专业课程由单一化知识传授教学向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相结合的方向转移,内容上融合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一)本硕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新修订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实践课程实训环节不低于整体学时的50%。在课程设置上,设立课堂创意教学、实验室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例如,新疆艺术学院本科美术学专业设置的陶艺课,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史,讲授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意设计并制作。美术学院2021届美术学本科一名毕业生在陶艺课程上设计并烧制成的作品《曩昔》《楼兰茶具》,作品吸取了古代龟兹壁画图像以及楼兰出土的古代文书残片的素材,烧制成陶片及瓷器作品,并在毕业后去景德镇创立陶艺工作室,实现了自主创业。可见,美术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二)科研项目理论研究的促进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以自治区重点学科高原学科为依托,通过组织研究生申报相关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及创作。项目选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意创新创业能力。采取教师带领学生承担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学生参与重点学科自主项目、学生自己承担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形式。通过项目支持、科研带动,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生有关文创产业的论文参加各级研究生论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三)专业课程创新意识的提高

把文创教育纳入美术学学科建设中,美术专业学生是文化创业项目中的主力军。新疆艺术学院在新疆美术领域具有专业全面、视野广阔、注重传承、发展创新等特点,充分发挥美术优势,挖掘具有地域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美术学院在指导学生挖掘民间图案纹样、石窟艺术图像等元素,进行创意研发及设计、体验式手工制作等,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美术学专业的图形创意课,课程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图形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与作用,引导其进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图形创意中思考如何具体运用是关键,这种带有目标和方向的引导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例如布置课堂作业有具体要求:运用图形为团队项目设计LOGO,运用图形设计公益宣传海报等,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创新创业大赛与教学结合

利用本、硕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特色,围绕“互联网+”“非遗+”“文化创意+”等着力点,通过课堂教学、科研项目、创意创作、创新创业大赛、发明专利等方式,实现作品—艺术品—产品的相通、融通,将创意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常态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学生创业实践发展,初步实现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向创新创业实践的转变。

以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为基础,利用美术学专业优势设计文创产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社会实践项目,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并最终希望比赛项目能寻求到校企合作,实现项目落地。

2018年,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硕石窟艺术研究专业组织申报的文创项目“‘遇见·西域’涂色系列”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新疆赛区总决赛最佳创意奖、新疆赛区总决赛创意组金奖。项目依托新疆丰厚的文化资源,大部分运用取自新疆各地区的颜料在不同材质的载体上进行绘制,通过互动式体验,深入了解新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艺术样式。涂色系列初创产品包括:①石窟壁画涂色系列;②书法、印信摹写系列;③雕塑翻制及涂色系列;④手工艺品制作系列。编辑和设计涂色系列产品,可以增加体验者对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深入理解,可以更真切地领略千年西域,唤醒封尘的记忆,进而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互鉴对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旅游品质,催生出社会经济效益,打响新疆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的表现力与影响力。

2019年,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美术专业申报“拾花印社—新疆纺织印染文创系列”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疆赛区总决赛创意组银奖。立意“非遗+”背景下新疆纺织印染的文化氛围,依托于新疆本地丰厚的纺织印染文化资源,借鉴印度雕版印染文创产品开发,运用新疆模戳印花工艺,提取雪莲花、薰衣草、石榴、瓜果等图案,以及各民族传统图案、龟兹石窟壁画纹样等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制作系列文创产品,进行互动式手工模戳印染体验。系列初创产品包括:①家居装饰系列;②服饰系列;③文具系列;④日用品系列等。

2020年,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硕石窟艺术研究专业组织申报的“‘小自’在日用文创”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美术专业申报的“瑶池阆苑风物—天山天池”文创项目,同时获得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疆赛区总决赛创意组铜奖。两个项目都是将新疆传统文化、图案纹样与当代设计结合,打造地域特色日用文创品牌,并为新疆文化遗产的活性传承注入新的生机。

二、美术学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的融入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项目教学中。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而“立德树人”是中心环节。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中,力求全方位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进行。

2020年,新疆艺术学院本科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的印染工艺课程将传统的“蓝染”手工艺与扎根边疆、爱国奉献的“胡杨精神”和军垦文化内容相结合,对蓝染工艺文化内涵、制作技法、纹样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延伸开发,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蓝染工艺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创作出一系列体现胡杨精神、军垦文化为红色题材的蓝染手工艺品。课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思想政治内容贯穿其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及爱国精神、奋斗精神。选取优秀系列作品命名为“素手丹心”,并组织团队申报当年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校赛三等奖。培养学生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开发新思路、选取红色题材,也避免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让大众欣赏到蓝染艺术的自然纯樸与现代时尚,也让传统的蓝染焕发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2021年《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红色资源,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疆抗战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其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功能。恰逢建党百年之际,美术学学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美术专业申报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追寻中国新疆抗战文化的历史记忆”,包括宣传故事、红色文创、体验文化等三个系列。宣传故事系列,讲述了抗战时期新疆人民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体验文化系列,体验感受新疆抗战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红色文创系列,提取新疆抗战文化元素,开发设计文具、日用品、电子产品等。通过项目申报,重温新疆抗战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砥砺前行,以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告慰抗战英烈和前辈。

新时代治疆方略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具体实践提供了遵循,作为高校教师,要精准把握文化润疆的深刻内涵,教学上以美术学专业的表达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政治思想在专业课中的时效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美术学教学改革中融合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美术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教学从传统课堂讲授知识式教学转向注重开发学生能力式培养,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思考教学改革如何从全方位、整体角度发展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意识,而不仅限于少数几门课程的安排;(2)如何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3)如何摆脱模拟式项目教学,直接与市场对接,让教学成果更加落地,接受市场检验;(4)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思考如何立足专业优势和特色进行选题,并撰写项目申报书。

第一,选题是否把握时代脉搏?寻找解决当下人民生活需求的选题。从新疆艺术学院这几年申报的项目来看,有关“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文创项目、公益扶贫项目、各种线上教学的项目比较多,而今年,红色文化的项目较集中。

第二,是否是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项目选题应该立足于本学科专业,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资讯广泛,兴趣点丰富,创业积极性高涨,也会出现所选的题目与本专业不相符,深入挖掘项目内涵和今后发展方向等问题时会显得后劲不足。

第三,选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个优秀的项目肯定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在选题之初,就要找准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其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规则上就制定了这种发展方向,从创意、初创到成长,给予了项目充足的发展空间。

第四,项目策划书体现的不仅是写作能力,更是对项目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申报书有很多写作技巧和攻略,但不能只是为了参赛而博人眼球,内容文字切合实际的同时,也要考虑今后项目如何精准落地,以及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案。申报者要成为实施项目落地、培养项目发展的主人,而不做文本的写手。

新疆艺术学院在今后的美术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会继续发挥专业特点,拓宽更多的视角,突破专业限制,寻找跨学科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庄丽,朱林,季小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高校学刊,2021(09).

[2]李龙翔,周梦妮,章浩.基于“赛教联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3).

[3]周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动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动漫衍生品设计工作室构建为例[J].数码世界,2019(08).

[4]及云辉,赵宝平,徐宝中,等.坚守初心 开拓未来——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艺术工作,2021(01).

[5]张庆峰.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品鉴,2019(27).

[6]杨越明.文化文物文创产品消费需求的九大特征——基于全国文博文创消费者的实证调研[N].中国文物报,2020-9-1(5).

作者:李云 左红卫

第二篇:浅谈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为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下的实用性人才,将创意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缓解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举措。本文主要分析阐述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以期对高职院校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职课程;专业体系;船舶电气专业

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诸多就业困难的原因中,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创新实践能力差是主要原因。对此,为突破瓶颈,打破困局,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十分必要。下文以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为例。

1 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现阶段,“机电合一”是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模式,这本质上是为了提高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更适应船舶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对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在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意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融入度低。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本身具有内容丰富、系统庞杂、涉及面较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加之高职院校任何專业的学习都要在专业课程内容之外学习必修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基于此,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必修与专业课程上,学校也在课时安排与课程编制上更加重视必修与专业课程,这就使得创意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且没有硬性学习规定,使得课程融入度低。

其次是专业性差。融入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校与学生对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视程度不足,且还未找到更为合适的融入点。相关课程编制的专业性较差,对学生创意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业能力提升的实际指导作用较低。

最后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引导工作不足。其实,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只有将自身的想法转换为具体的实践,这样的创意创新才有意义,才有可能使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促使其创业成功。但是现阶段在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中,针对于此的课程设置较少,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也较少,更多教师还是围绕教学大纲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支持有限,不能很好地联系到适合的实践单位或场所;另一方面则是老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限,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相关经验欠缺[1]。

2 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中时,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创意创新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注意方法的适用性。

2.1 专业为本

要以专业课程为本,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能使得创意创新创业有根基,具有实践性。为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创意创新创业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三创”大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组建团队,设立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热情。对于好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方案、计划等,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巡展,甚至进行扶持以落地实施。除此之外,通过“三创”大赛,高职院校可以组建专业的创意创新创业团队,提高师资团队建设水平及在创意创新创业方面指导学生的能力。

2.2 课程完善

高职院校要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船舶电气专业的过程变成隐性过程,即不断完善各专业课程,使得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明确创意创新创业的不同融入点,创意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创业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结合市场、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2]。

如在进行“船舶电力推进技术”教学时,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船舶电力推进形式及系统就是具体应用中的核心内容,一些器件、技术、装置的创新研发及应用推广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创意创新创业而言是很好的契机与切入点。

2.3 实践推进

高职船舶电气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为不断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专业实践的推进。专业实践一方面是创意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实践的安排。前者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制订具体的培养方案,可以通过实践“学分制”的方式,确保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3]。后者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际岗位的就业实习机会。只有真正从事相关工作,学生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船舶电气的实际内容,建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除了安排实习岗位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专业沙龙、课外实战、拓展训练等方式,丰富实践的内容与模式,从而提高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效果与程度。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要加强对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方面,高职院校要把握专业发展的趋势方向,明确市场的定位需求,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激发培养,从而真正为我国船舶电气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卢秀峰,余汉生.创新创意实践与就业创业服务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2]金双.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J].广东蚕业,2019(3).

[3]李芳玉,赵本纲,吴娜.高职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36).

【作者简介】

杨淑娟(1987~),女,汉族,山东济宁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船舶电气自动控制。

作者:杨淑娟

第三篇:以“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现状,以“创意、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以高职生物化工专业为例,通过毕业设计管理体制改革、毕业设计资源完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改革;创意;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刘毅,男,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工技术类教学与应用;袁月华,女,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化学类教学与应用。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院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实践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高校适应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制、课程、教材与教法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举措之一是,在全岛高校各学科专业普遍推行专题制作。[1-2]尤其是台湾技职院校,为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合与创新能力,特开设了以“实务”为核心的专题研究或专题制作课程。台湾技职院校的专题制作就相当于大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但其特别注重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力,要求学生面向行业和企业进行实务专题研究,如产品创意设计、产品策划与营销、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社会调研等,使学生能整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务专题制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力。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更是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了包括毕业设计在内的教学全过程,在四年学制中,毕业设计时间甚至长达一年。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模式与我国高职比较相似,它以实践为导向,特别强调学生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不为学生指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必须自己到企业寻找毕业设计课题。这种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的就业优势明显,大多数学生通过一个学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后,就可以非常自如地开展工作,毕业设计单位往往也就成了毕业生的工作单位。

这些毕业设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现状

毕业设计如何创新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探讨的热门话题。部分高职院校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3]认为这种模式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避免了模仿本科论文的误区,与工作现场相结合的特殊性又增强了毕业生的实践性、技术性,是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一个可行方向。[4-5]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探索了基于校企合作理念的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及设计的改革,[6]许多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的指导、成果质量评价、答辩考核形式、毕业设计的有关表格格式、各类成果的提交方式及呈现形式等进行了探索实践,也有人提出“在高职院校中,以《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代替传统的毕业设计”等类似的取消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想法。但将“ 创意、创新、创业”(以下简称“三创”)理念完整地融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还很少,这与我们所处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脱节的,因而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当前,湖南省教育厅十分重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于2015年开始对各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制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评价标准”,对毕业设计提出了许多明确要求。如重点评价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并划定了“产品设计类毕业设计”、“工艺设计类毕业设计”、“方案设计类毕业设计”等三类毕业设计类型,制定了三类毕业设计的成果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中,对“选题”做了“实践性”的要求,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或工程实际项目,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对“作品质量”有“技术设计的创新性”要求,要求“设计方案有独特创意和创新,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动地应付检查,在形式上抓得多,过度注重格式规范,而在实质上落实得少,疏忽内容质量。从时间上看,毕业设计大多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6周左右,在高职这个平台上,只有6周左右的时间能否达到教育厅毕业设计指标的要求值得探讨。同时,毕业设计的过程,基本上是教师在电脑前思考若干课题,然后布置给学生,学生茫然而被迫地从给定的课题中选定一个题目,然后拿着毕业设计任务书,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拟定开题报告(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这样全程通过电脑完成的毕业设计任务,又怎能使毕业设计作品质量达到“创新”性的效果?因而,必须以“创意、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水平的提升。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对高职生物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实践,效果明显。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探索

(一)改革毕业设计管理体制

1.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效结合机制。一方面,引入创意、创新、创业课程及专利教育课程等,与毕业设计课程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将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大三全年,大三上半年在校内进行,与其它课程同时开设,下半年在校外生物化工类企业结合顶岗实习进行。聘任实习企业的技术人员或一线能工巧匠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任务实施阶段的技能指导及毕业设计过程监督,并指导学生对工作中涉及的技术过程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毕业设计成果。学生的表现和综合实践成绩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合作评定。下半年最后5周返校集中完成毕业设计资料的完善整理上交,并进行毕业答辩。这样,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实践条件完成富有创意和创新的个性化的毕业设计,并与企业生产实践直接结合,使设计成果有实践价值,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有效结合机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效结合机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创新成果(如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作品、创业计划大赛作品等)经指导教师推荐和二级学院院长同意后,按毕业设计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可视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可参加毕业答辩;获得省级比赛三等奖以上的,可以推荐免修毕业设计课程。这一措施在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构建突出“三创”能力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标准。[6]高职生物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应该以毕业生具备的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核心专业能力为基础,体现高职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生物化工专业特点,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选题质量 (包括选题的指导思想、难易度、专业性、实践性、工作量、应用价值)、设计实施与职业核心能力水平 (包括完成设计任务所制订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步骤的合理性和方法的科学性、设计过程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设计结论得出的可靠性、依据选择的合理性和依据应用的正确性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收集信息、科技文献查阅能力、科学实验能力、计算与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和设计作品质量 (包括作品的规范、要素和技术文件与行业或企业标准规范的符合度、作品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和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品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以及数据图形质量、毕业设计水平、规范化程度、新颖性等),规定每个评价要素的评价内涵与评价标准,并给出每项评价要素的权重,划分出具体的评价等级。这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稳步提高,从而使毕业设计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毕业设计资源

1.强化具备“三创”能力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积极培养校内专业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能力,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其工程实际能力,通过教师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提高其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积极申报专利形成创造创业能力,从而使校内专业教师具备“创客”素质,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积极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形成双导师模式。校外的指导教师侧重毕业设计的工程技术和方法指导,学生结合岗位要求,使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提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积极解决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毕业后就业工作的环境。

2.丰富有“三创”特色的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依据生物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多样化、个性化、实践化、实用化的原则,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发毕业设计选题资源:(1)鼓励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中适合高职生物化工专业学生的部分转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让学生参与部分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研发能力;(2)校企深度融合,聘请校外生物化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联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的灵感;(3)鼓励学生联系顶岗实习生产实际,或自己感兴趣而又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自拟课题,主动联系专业教师进行审查指导,以保证毕业设计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学生前期的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并具有新颖性。如学校生化2014级的学生结合猪肉防腐保鲜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植物源复合猪肉防腐剂的研制,这在绿色食品防腐剂的研发中是一个创新,且有明显的创业价值。

3.建设满足“三创”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实践基地。在校内,开发建设融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创新型开放式多功能生物化工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使学校生物化工实训中心同时具有项目化课程教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实践,毕业生毕业设计、生产、科研、技术服务与开发等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校外,与湖南洞庭柠檬酸化学有限公司、湖南裕丰祥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生物化工企业合作,使学生在实践基地一边进行实习,一边进行设计。这样,校内校外共同组成了满足“三创”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实践基地。

(三)以“三创”理念为指导,创新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工程实践是生物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的核心,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工工程技术与方法,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手段。[7]要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就必须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为手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采用“校企合作+教学做评辩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保证毕业设计过程规范化、精细化、实践化、实用化,毕业设计可以在学校也可在合作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有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方位指导。我们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毕业设计教学,建立了毕业设计专题网站,学生定期汇报毕业设计进程,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情况监督和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毕业设计思路,把握毕业设计的创新方向、难度和进度。学生在企业实习,根据企业项目流程制定毕业设计计划,遇到问题可及时询问企业指导教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通过工程实践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方法、技巧,实现了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转变,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三创”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完成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鼓励学生对有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成果申请专利,这样,既使学生养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也有利于成果引入市场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学校应帮助学生利用有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成果吸引资金,使毕业设计作品创造财富,从而加强毕业设计成果的市场化,为学生打开创业之门。

参考文献:

[1] 谷冠鹏,汪永萍,王静,等.中国台湾地区高校专题制作课程:缘起、特色、实施效果与借鉴[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74-185.

[2] 谢永宪,王彤,孙晓鲲.台湾技职院校实务专题课程探析[J].继续教育,2013(7):138-140.

[3] 张莉琼,潘斌,柳滢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09(3):199-200.

[4] 庄美男.林波.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79-81.

[5] 芦伟戍.加强高职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与模式创新[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72-74.

[6] 钟桂英,吴巧荣,王文博.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81-83.

[7] 史方平.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88-89.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刘毅 袁月华

上一篇:创新创业考试论文下一篇:妇产科护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