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创新与创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自1999年我国开始,国家开始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人数,不仅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自2001年开始,首届毕业生毕业就凸显出了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增加的问题。

第一篇:创新与创业论文范文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为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Q学院为例,从训练计划的立项数量与分布看,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内涵与定位看,还存在两大问题,即项目科技含量低、实施载体的定位模糊。对此,可以从关系层面、创业项目层面、创新项目层面、师资层面寻找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创业训练

引言

创新日益成为全球化潮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创新战略部署,自主创新也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我国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到战略层面,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扎实基础。2010 年5 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并定义其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为了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有了这个计划,各高校纷纷开展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并进行立项。项目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从立项项目的多维度分析,可侧面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本文以Q学院为例作一探讨。

一、从数量与分布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Q学院是福建沿海的一所公立二本高校,学院由师范专科学校升级而来,经过18年的积累与发展,目前有文学与传播学院、体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通过近三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考察,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从数量上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担当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从表1可看出,2016—2018三年Q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总数分别为98项、141项、169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创业实践和创业训练项目也逐年上升。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潮流中。

其次,从分布看,16个二级学院都获得相应的立项数量。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一般都认为,其本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内涵是以构建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为目的,引导学校师生不断更新和升华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創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若认为创业是管理学科或工科应该做的事,与自己学科无关,或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简单地开几门创业课、开展几场创新创业活动或者比赛,与专业教学无关,那么这些观点一定都是错误的。从表2看,Q学院2018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的169个项目,16个二级学院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向各学科、各专业教学渗透,不再游离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之外。

二、从内涵与定位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如何评估其质量还没相关文献。本文把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归为一类,把创新训练为一类,分别从内涵和定位评估。

首先,以内涵评估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采用的标准是产业价值链环节。一般来说,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围绕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生产、测试、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已经可以被碎片化,可以分别由不同区域的不同企业完成,形成一条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产业价值链。由此,产业价值链也分为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中游的生产制造环节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三个环节的科技含量不一样。上游一般需投入更多的技术,因此属于技术密集型环节。该环节的地位也如河流的源头,具有最高的战略地位,影响着整条价值链的水平及控制着中下游环节的各个市场主体。考察最近的“中兴事件”,由于中兴通讯公司几乎没有掌握产业价值链上游的核心技术,所以当美国商务部于4月15日以中兴违法向伊朗出口货物为由,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且期限7年时,中兴陷入停产的危机中。中兴事件暴露了我国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在技术创新的软肋,也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启示:应该有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学生专注于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因此,从内涵看项目的质量,一个外在标准是看该项目处于价值链的哪个环节。一般来说,处于研发环节的创业项目科技含量高,内涵也高。但是,从表3看,2016—2018年Q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的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多数居于下游的销售环节,其中更多的是一些个人商业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雷同的项目,如“蓝胖子休闲书吧”、“千纪摄影工作室”、“致青春校友工作室”等,属于上游设计研发的项目分别只有3、3、4项,比例都不足1/4,甚至不到10%。这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并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其中之一是高校(主要指如“Q学院”这样的二本高校)与大学生往往热衷于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低的项目,但这样的项目普遍生命力弱,市场前景淡,发展空间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只能在边缘市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

其次,以定位评估创新训练项目,采用的标准是研究类型。研究类型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类。基础研究没有特定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技术基础的研究活动;开发研究是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生产新产品、新材料或完成新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目前,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及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开阔大学生视野,各高校除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外,还有“大学生科研基金”、“开放实验(室)项目”等举措。那么,从研究类型看,依表4(表中“其他”一栏中的项目实际上应归为创业训练项目,如“印象校园文印社”、“桐记杂货铺”等),2016—2018年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属于基础研究的创新训练项目占的比例均50%左右,有的甚至看不出产业化前景,如“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大学生校园行为分析”、“我国利率走廊问题研究”等。再考察Q学院“开放实验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的项目分类,也是以基础研究居多。表5显示的是2015、2017年开放实验项目立项的构成,基础研究项目所占比例65%和55%;表6显示的是2016、2017年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结项的类型,属于基础研究项目的比例同样50%以上,不少项目如“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思考(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闽南语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研究(2017开放实验项目)”与创新训练项目在研究类型上并无二致。定位模糊自然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

可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其中之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或载体还有待探索与优化,进一步看,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之一,但是两者之间如何实现完美的统一还须探索。

三、几点建议

应该说,自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后,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科研提升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不少进展,但是在如何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有一些措施可以提升。

1.关系层面,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本质,处理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创新”、“创业”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的逻辑关系,即创新不一定带来创业(如基础理论创新等),创业不一定是创新(如传统产业的低端创业等),只有基于创新的创业才使创新创业产生有机联系,因此,当把“创新创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词组理解时应设定为是“基于创新的创业”。[2]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担负着大学教育的使命。“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也就是说,理想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然后在普遍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业的精深教育和训练[3]。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虽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拟训练平台之一,也必须从立项之时能体现这两大本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需要正确处理通识、专业和职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忌脱离人的培养而单纯引导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防止创新创业教育被推向职业主义泥坑,防止大学沦为各种低层次技能的训练场。

2.创业项目层面,立足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申报研发项目并在立项上有所倾斜。虽然创新从内容上看有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的划分,但正如河流的源头所起的作用一样,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技术创新,其他创新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研发设计等环节有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业,才能构建自主的、不会被“卡脖子”的价值链。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综合载体,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由此也决定了高校创新应该是知识、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创新,高校的创业也应该是知识、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创业。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为了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和社会不断进步这一目标,高校应该多方位引导大学生申报的创业实践和创业训练项目要专注于在价值链上游的研发环节,引导大学生立意高远,秉持技术创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否则,创新创业若着重于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低的价值链下游项目,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生命力也弱,市場前景也小,只能在边缘市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

3.创新项目层面,立足于能转化为创业的创新项目,引导大学生集中于创意领域的申报,以与“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开放性实验项目”形成各自合理的定位。从知识、技术的创新到创业,其演进路径通常是“创意→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创意”即具有创造性的思想,是对来自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的解决想法,如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想法、关于3D打印机的想法、关于一款软件新编程的想法等等。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劳动力和资本,而是创意,创意的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生产力、传播和使用。”这一观点在今天已随着创意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而成为普遍共识。可见,创意是高校创新创业的起点、源头,是创业的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若从研究类型看,属于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只有让创新项目更多专注于创意领域,让“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开放性实验项目”集中于基础研究领域,才能形成其各自合理的定位,同时与创业项目形成互补的效应。

4.师资层面,迎难而上,多元化建设高素质交叉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中存在的问题与Q学院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力量薄弱有关。师资是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宽,这特性决定了创新创业导师不仅需要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要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心理学等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背景。但是Q学院的创新创业导师都是临时被申报项目的学生邀请才成为导师,他们平时的工作重心是所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所以他们虽有专业知识但创新创业学科知识还相对欠缺。因此,需要建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通过不同渠道搭建合格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师资平台。一是各二级学院都应建设一个5—8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主要负责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互联网+创业大赛”、行业性质的创业大赛等,也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二是在学校层面要整合内部师资,对校内师资进行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如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成熟的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参与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产业园的实践,等等[4]。

参考文献:

[1] 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2] 王丹中.起点·节点·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路径[J].职教论坛,2015,(33):27-30.

[3] 黄英杰.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之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6,(1):74-79.

[4] 黄兴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2-124.

作者:卢志渊

第二篇: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自主创业能力研究

自1999年我国开始,国家开始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人数,不仅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自2001年开始,首届毕业生毕业就凸显出了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增加的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改革的全面推进,确实是缓解了高考竞争压力太大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在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的同时,就业难的问题几乎成为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面临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一个方面反映是毕业学生的总体人数的数量上的增加,导致就业的比例下降,但是从问题的核心来看,却与很多大学生自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经历了三年高中生活的“炼狱”,感觉自己终于“熬’出头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往往形成在宿舍睡觉、逃课、沉迷于网络、恋爱……对于学业的过分放松导致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真正地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知识能力的浅薄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是为了上学而上学,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导致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将来的选择严重脱节,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再者,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楚,很多学生在毕业寻找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时间安排,尤其是薪金待遇都非常在意,而往往忽略岗位对于自己的适应程度、发展前景这些更为实际的问题,眼高手低导致自己的选择面也来越窄,最后可能就走进了死胡同。

从这些就业难的问题的根源来看,要想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敢于创新,甚至可以在自身素质不断的提升的前提下,创新自己的就业渠道,敢于自主创业。实际上,自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确定之后,大学毕业生的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就在逐渐被打破。而随着2003年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走向社会,人才的需求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就业压力增加是必然需要大家面临的问题。2009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市场就业机会减少,这对于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层压力。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引领,特别是鼓励毕业生勇于结合实际,自主创业,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上的扶持,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创举。但是,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可能会成为阻碍学生们发展的一条拦路虎。因此,作为学校,一定要在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一、更新观念、完善自我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阻碍自己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就是观念的落后,有些学生就认为政府机关、学校等国家所属机构工作稳定、有保障,就一门心思往里挤,试图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抱上“铁饭碗”;有些人则把目光放到了大企业、大公司上,想方设法想走进去;也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的目光紧紧放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学生们就业思路的狭窄、观念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一行,尤其所谓的冷门领域,可能就业机会更大。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到农村,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熟悉的热土联系起来,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事业,成功离自己也越来越近。所以,要想很好地就业就一定要更新观念。

思想的进步会成为实践的先导,但要想成功,还需要毕业生完善自己。一方面,在学校阶段,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二、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地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地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责编 张景贤】

作者:刘晓春

第三篇: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辨析

摘 要 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明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是我国高校顺利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两者的内涵、目标及内容方面展开辨析,并分析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公益事业,历来是培养人、研究人、发展人的创新工作。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已认识到了创业及创新对于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需要我们先明晰两者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高校顺利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涵辨析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业”? 创业不但指部分人的创立企业,而是指人类对所有事业的创新和创造。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是指创办企业,把“创业者”称为“企业家”,把“创业”视为“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是国际上对创业的最普遍的理解。而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事业,与此相应,就是把“创业者”视为开创事业的人。

如何理解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员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员工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思路。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层面上来解释创业教育的含义:广义的创业教育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办企业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广义的创业和创业教育,即开创事业和与此相应的教育活动,强调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创业意识。

(二)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关于创新的研究,最早在20世纪初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提出的,他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 (innovation)一词并给出了创新的定义,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及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新材料;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后来,创新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和拓展,一般认为:凡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都是创新。创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的,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一类是非技术性的,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等。

所谓创新教育,是把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

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及内容辨析

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的理解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文将从目标及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阐述。

(一)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辨析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是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数人一谈创业教育,马上想到要开公司,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虽然,創业和办公司有关,但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学生都去开公司,主要还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

创业教育反对传统的压抑个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开拓进取的主体意识,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活个性、充满活力、不墨守成规、具有后续发展能力的创业型人才。第二,培养学生的市场开拓意识。在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事业敏感性,同时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市场开拓意识。这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超越意识。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现实或传统的思想束缚,培养学生创新与超越意识。第五,培养学生承受失败的挫折意识。通过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磨练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大学生顽强、坚毅、独立、自信和承受失败的挫折意识,努力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启发诱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才能和创新、创业的潜能。

创新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规格;只有具备了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越来越快、知识和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容辨析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建立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等的教育体系。它是进行创业教育的依据,是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发展创新能力。

三、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前面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内容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辨证统一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孵化器,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从而实现人的解放。两者在功能上又具有一致性。

同时,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同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国民和广大劳动者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创业能力是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可见,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和创造教育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这样,素质教育可具体化为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四、启示

经过两者的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不能混为一团,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充分把握两者,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在创业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应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项途径使创新教育有机的溶人了创业素质的要求,形成了独特功能和体系,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創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化成果就是要落实到创业上来,创业素质应成为大学生基本的必备的素质。创业教育应超越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狭义概念,在宏观与微观上明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实施都是系统工程。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由原来传统的以课内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向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必须完成由培养计划规范的第一课堂与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同样,创业教育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才能顺利、有效地推行。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社会文化的不同以及激励机制的欠缺,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资助与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就使我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压力,高校要正视现状,针对本校实际,面向未来,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

第三,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都要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受教育者是居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要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主体要不断探索出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这不仅使学生证明和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同时还会主动发现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具备创业初步能力。这就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第四,校企合作是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外许多大学通过和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注重企业的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使用双方的相关资源,一方面企业参与了学校创新创业和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与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实训方式的指导与评价等,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实训、提供创业实践机会,通过三个月到一年的综合考察,企业还可以甄别出一批优秀学生作为企业骨干培养,留下来的学生能够在工作上“无缝对接”,直接上岗,并且在态度上更加踏实肯干。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获取创业实践机会和就业机遇,学校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得到了理想的人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李斌,郑焱,霍灵瑜.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大学教育科学.2004(2).

[3]章勇刚.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内涵及启示.教育研究.2007(9).

[4]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4).

作者:邵 癸 阎小民

上一篇:创新创业小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