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创新创业的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些年,创业教育不仅风靡全球,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业教育也迅速进入中国大地。在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的推动下,创业活动已经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为社会创造更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篇:创新创业的论文范文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现今许多高校虽然设有大学生创新实践园,但是仅仅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到这个创新实践园里去做出贡献和研究,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为核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化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改革、促进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研究了创新创业课程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这一节点开始,创业教育被定義为“第三张通行证”。创新自主创业实用教育的基本根源和主要本质问题在于什么是实用创业教育,教育部近年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也多次明确提出,创新自主创业实用教育将被普遍认为看作是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的重大战略性改革举措,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和教学理论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充分地选择就业,为我们的高校建设中国创新型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家长们先后参与了推动教育企业技术创新与教育企业文化发展的多所高等院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随着我们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创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我们从事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可能性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大学生比国外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要短,这也导致了我国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还要继续加强改进。

据调查数据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专职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也没有创业经验。大部分学校为辅导员担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本身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经验匮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学生只要交一篇论文就可以完成学分制,创新创业缺乏实践性课程。[1]且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把创新创业定义为开公司、搞科研或者发明专利。多数的家长也认为孩子创业没有稳定的未来,资金等方面较难维持,也会持否定态度。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创新创业意向方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所秉持的兴趣度也有效地说明了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2]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程度和高校开展的教育形式息息相关,如果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形式越多,参加活动的学生也会越多,换句话说,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和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程度成正相关。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学习一系列的知识,反思归纳总结从而学习到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而且教师本身作为一个传授科技和知识的活动主体,如果这样的授课老师本身也就是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文化教育的推动力和领导人,拥有较强的科技和专业素养,在一定的某种程度上就能够提高这门课程的科技和知识能力水平以及通过科技和知识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大多数学生对于创新和企业文化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严格地说,各高校的科研院系和教师们都是大学生在我国创新和实现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更是启蒙人。

整体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如若高校可以提高创新创意教育的质量,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相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能够更好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行为方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大学生毕业者人数不断增加和上涨,经济发展形势有所下滑,大部分企业和公司都已经出现了大幅度裁员的情况,劳动市场所能够提供的各类就业岗位也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寻求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和工作变得十分困难。[3]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的大学生为了有效地解决自己的就业困难,开始了走向自主创业的之旅。但是真正的社会实践中,需要较强的个人技能应对各种状况,而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也就对应着不同的工作类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塑造自己的整体能力,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开展的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将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思考。

笔者发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比赛,社会团体的支持可以直接对其创新创业行为有着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同时也可以发现,创新型企业的意向是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其他创新创业行为之间可以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再次说明了培养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能够成为更多大学生们初次接触并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的一扇窗口和一个桥梁,让更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就业时可以做到能够轻松掌握一个企业。高校所需要做的就是长期开展优秀创业人才教育,开展工作不应以注重培养优秀的新创业者为其首要教育目标,而是认为应以注重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人格道德素质修养为主要教育依据,培养他们坚韧不拔、敢于作为,敢担当的革新创业精神品质,培养他们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探究的积极创新创业精神,高校的优秀创业人才教育开展工作应该形成一个具有一种跨不同学科、跨不同专业领域、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普及性。高校教师应以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教育课题来重点推动教学改革,激发好大学生的专业自主创新学习热情,调动好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极追求,“教中做、做中学“,积极地培养发展好大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动手创新能力,实现从专业知识能力到专业技术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刘君娣,宿瑶,李映强,陈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4}(09):95-97.

[2]张媛媛.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155-156.

[3]吴飞霞.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7):1-4.

2021年度牡丹江医学院学生科研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202112

作者简介:计鑫(2000-),男,牡丹江医学院2018级学生。

作者:计鑫 万雷 金美伶 朱远馨

第二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 要:近些年,创业教育不仅风靡全球,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业教育也迅速进入中国大地。在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的推动下,创业活动已经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为社会创造更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技能;大学生

引言

近些年,创业教育不仅风靡全球,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业教育也迅速进入中国大地。在“十二五”规划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重点政策推行,全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显出蒸蒸日上的局面,逐步加强创业课程建设,不断扩大创业教育对象接受范围,创新与创业的不断融合。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市场主体不断释放大空间,让人民群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时增长。近几年地方高校正处于转型时政府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各个地区出台,为大学生创业实施优惠,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标准。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探索多集中在一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对地方高校的研究相对较少。美国近 10 年的创业活动证明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于创业,提升国家创新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为创业教育,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利器。有的毕业生在企业待几年就去更好的城市寻找更高职位,获取更高薪水,更别说创业人才,显得尤为可贵。创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又是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圣地,因此,高校在“双创”背景下,各个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进创业教育发展,开设各种创业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创业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更多大学生想创业。

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出台了指导性政策意见,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5 年 KAB 项目首次在华举行,目前全国已有 600 多所高校数千名教师参加了该项目的培训,还有更为广大的师生受益。此后,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等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具体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详细部署,同时还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最终达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2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拐点上,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也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引进创新创业教育到如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用于推进实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党的十走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重视创业,创业来动带动就业的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提出政府要对市场机制进行合理调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范围。扩大就业的重要节点在于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我国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探索逐渐深入,创新创业发函教育的理论也在逐渐丰富起来。我国目前仍旧处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必不可少,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世纪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1)课程到传统影响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该校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如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基础课创新创业基础,提供创新创业实训、职业经理、创业基础、创业投资项目分析等实践课程供全校学生选择一口必修;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网络课程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精神与实践、大学生创业基础等通识选修课供学生选修。针对工商管理学院学生还开设创业学这口双语课程。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得到了极大地丰富,相关实践课程也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有不少的不足之处,大致表现在:普遍尚未建成完善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创新教育的规范度不够严格,没有将它建成为一个健全的教学课程体系;此外,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数量还比较少,在学校的整个教学结构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大部分教学课程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程少且质量难以保证,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基础目标。

(2)发展不平衡

高校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比,学科、专业的数量较少,也都有自己偏重的学科和方向,很多以经管类、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因为学科与创新思维更加贴近的原因,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也起步较早,发展更快,比如浙江万里学院提出了“育创新性人才,建创业型大学” 的办学理念,早在 2010 年以前就创立了校园孵化基地,设立了基金,还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毕业生创业率也是连年攀升,2010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实验区。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其经验借鉴

3.1培育创业文化,植根创新精神

文化制约极为广泛,榜样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借助所有的宣传途径,在诸步骤,课堂内外、家庭里、学校内均彰显革新创业教育的巨大魅力,广泛宣传,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均可以融进革新创业思想,实现全方位的培育要求。除此之外,还能够确立积极革新创业的典型,借助鼓励、扶持乐意革新创业且获得成功的学生,让大家确立高尚的追求,切实彰盈个性,鼓励进取性的革新举动,如此积极革新创业的气氛方可以渐趋确立起来。

3.2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希望受教育者得到什么转变?这是开展教育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是设置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高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创新性内涵要求越来越高,可见,又具有创业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的人才。基于学生革新创业理应具有的某一关键元素,革新创业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家针对创业的实际态度及举动。因此,诸民办高校要强化大家的革新创业思想。高校理应变更教育意识,真正意识革新创业教育的急迫性、合理性、关键性。

有效把握革新创业教育及挑选职业教育、素养教育、专业科技教育的紧密关联,强化高校学生在革新创业这一层面的思想。要提升大家的革新创业思想及水平,非常需要老师指引,因才施教,把传授创新创业内容当做前提,把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当做核屯、,把培育创新创业理念当做关键,可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必修課、模拟创业创业实践的课外课、宣传创业成绩的背景课,设立感受式教学环境,学生可把握根本程序和措施,搞清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大高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制定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性、思维特征、个性特征,同时,也应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提升课堂效率。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具有国际化的眼光,设立的课程要与国际化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创新创业初期成功者的胜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2015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分析[J]. 戴鑫,覃巧用,杨雪,刘莉,仝凤鸣. 教育研究. 2016(12)

[2] 创业类社团对学生创业素质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J]. 罗悦. 化工高等教育. 2016(05)

作者:王景涛

第三篇: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摘 要: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发展已成为加深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以及详细介绍了当下我国创新创业的现状,并阐述了有关构建创业创新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教育

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创新意识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许多高校都在研究和开发创新课程,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与专业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探索并分析中国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当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优势。并为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长期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模式参考[1]。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人,大学生就业目前面临巨大压力。因此,高校应针对学生的当前专业特点,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自21世纪初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为学生建立更多的互联网平台,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技能,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实现伟大的“中国夢”。作为创业人才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继续吸收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完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供更多选择并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下中国创新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作为大学生,随着高校的就业压力的增加,有必要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激发内在活力,树立职业选择和社会实践观念。这需要积累经验,提高整体质量,促进创新创业精神,利用收益来建立创业信心。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支持至关重要。高校为社会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整合人才,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搞好教育改革,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纳入课程体系,并积极吸引年轻学生参与社会事务,促进当前大学创新和创业健康发展,注入学生的作用来改变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2]。

二、大学生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有问题

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数量相对增加,但在同一时期,创业的比例是远不到韩国和美国大学生的十分之一。我国沿海城市的大学生创业所占比例比内陆高得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紧要的问题是缺乏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系统的缺乏。

高校创新创业需要创新人才。应当由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实施创新创业精神。系统的培养包括科学和专业课程系统,专业指导系统,专业教师团队以及众多实用和创新的过程。经过对此类系统的系统培训,高校可以培养出许多具有创新和创业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对创业的热情也影响着周围的大学生[3]。

(二)缺乏适合的创业创新环境。

刚刚离开象牙塔的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知识,但在社交经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为了提高创业精神和创业成功率,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政府支持了大学生的财务方面和基础设施,创新和创业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因此难以从企业管理和市场情报方面入手,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高校难以支持这些领域。这些因素使大学生更难以创新和创业。

三、关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思考

(一)创新创业模式的多样化。

高校受到自身资源条件和专业环境的限制,学校的定位目标也不同,为了使高校环境多样化,有必要建立各种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建立推广和实现各种大学创新和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优势和特点,结合理论和经验,为学校建立合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 互联网 +”时代,高校应该组建一支由大学生创新者组成的团队,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速度迅速更新,信息量也在增加。同时,教师需要加强与专业人士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职业,阐明教学思路,激发创业热情,并为良好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校友的资源,并继续分享成功的创业经验,为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提供参考。

(三)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上面已经提到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培养和质量改进方面中应注意教科书的结构,编写课程内容应丰富多样。在此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我们要在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教育中培养的是一个复杂多样,应用和创新的人才。人才要求的多样化要求在教学方法中使用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评估系统,仅凭学校实力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第三,合作培训机制必须完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来合作培训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4]。

四、结语

分析并研究了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将其与国外创新创业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育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议,这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在中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中国应该以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然后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到高校中。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积极的创业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创业的信心,并且全社会集中起来支持创新和创业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熊聪聪,赵会民,赵丛,谢兵,余梓铭.“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34-35.

[2]周喜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22):192-193.

[3]王琳琳.大学生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师,2018(07):182-183.

[4]王琳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8(04):51-52.

董莉,女,1985年生,辽宁锦州人,讲师,锦州医科大学,医学硕士。

薛晨,女,1998年生,辽宁营口人,锦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

徐溶,女,1997年生,辽宁沈阳人,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16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医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研究》(编号:L16BSZ021)研究成果。

作者:董莉?薛晨?徐溶

上一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论文下一篇:趣学拼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