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亭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清代碑亭范文

清代美学论文

服 装 学 院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美学论文

题目: 清代宫廷服饰文化

学生姓名

********

************** 指导教师

*********

服装设计与艺术

服艺***班

******级

摘要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备要素,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外,还代表这一定时期的文化。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中国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因此服饰史是一个国家特别是文化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清代宫廷服饰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清代宫廷服饰发展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阐述可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和改制,详细介绍了清代皇帝、皇子、皇室宗亲、后宫命妇、百官的服饰,以此来代表清代宫廷服饰。我从最为直观的服饰款型、色彩到不同等级人的服饰要求再到稍微细节的绣饰图案、配饰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各种服饰要素的文化和服饰演变的内在因素以考察清代的兴衰流变,从而研究出清代宫廷服饰的时代价值、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以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清朝时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其建立、强盛。衰弱以及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风格的重大变化。在中国服装史上,清代服饰形制是历朝服饰中最庞杂、最繁复、等级之最森严的一个朝代、所以研究清代宫廷服饰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清代;宫廷服饰;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综述························································3 第二节 本文内容····················································3 第二章 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和历史背景································3 第一节 清代历史简述················································3 第二节 清代入关前的服饰············································3 第三章 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史········································4 第一节 清代入关前的官服制度········································4 第二节 清代前期宫廷服饰制度········································4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宫廷服饰制度······································4 第四章 清代皇族服饰················································5 第一节 皇帝服饰····················································5 第二节 皇子、皇室宗亲的服饰········································8 第三节 后宫命妇服饰················································10 第五章 百官服饰···················································13 第一节 清代官服制度的形成··········································13 第二节 清代各级官员的服饰·········································14 第六章 清代宫廷服饰对时代价值和对中华服饰的影响···················15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综述

清代服饰史在《清十录》和《大清会典》中详细记载的,清代虽然不太注重服饰的记载,但对服饰有明确的要求。近年来清代服饰一直不乏关注,王云英的《清代满族服饰》讲述了清代习俗与服饰的关系、清代的官服等方面的内容,考证了清代满族服饰的流源及其制度。黄能馥、陈娟娟编著的《中国服装史》,系统的将历代服饰制度、形式、面料、纹样、首饰、配饰、等一一展现出来。后来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戴争《中国古代服装简史》等都对清代服饰有了深刻的阐述和剖析。

第二节 本文内容

本文以清代的宫廷服饰为研究对象,内容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对清代宫廷里的人物服饰进行分析。从服饰的材料、色彩、款式、图案、配饰等。不同场合皇帝、皇子、皇室宗亲、后宫命妇、百官的服饰一一展现出来并进行分析。

第二章 清代宫廷服饰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清代历史简述

三、清朝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君主集权制王朝。在其经历的268年统治过程中,服饰从满清入关时坚持典型的游牧服饰并强制汉人更易服制,到满汉两族服饰融合的短期繁荣,再到西风渐进时的后期衰落等变化,而这种发展和演变与当时的政治密不可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满清入关,汉人易服,

二、短期繁荣,满汉相融

三、后期衰败,西风东渐。

第二节 清代入关前的服饰

一、女真先民的服饰

清代服饰的起源,还要从最早的肃慎人说起,肃慎人的服装非常简陋,用动物毛皮制袍服,禽类尾做装饰。真正的服饰出现了

二、女真服饰

女真由于生产力发展,并且与契丹、高句丽、汉族来往更多,受影响大,服饰有着更明显的地域特点。体现贫富等级分化。女真建立金国之后,开始重礼仪服饰制度。吸收宋代官服制度,也开始穿朝服。冠服的款式为窄袖、盘领、缝掖 衣长到小腿和胫骨之间,行动自如,便于骑马。衣服以白色为主,装饰上以“鹘捕鹅”“杂花卉”花色为主,一方面麻痹猎物,另外体现可渔猎的生活方式。

三 入关前的清代服饰

努尔哈赤、皇太极,女真在穿衣打扮上不理旧俗,有明确的服饰制度,体现等级的至高无上。还利用服饰,进行整治的笼络手段。

努尔哈赤时期的女真贵族冬天戴貂皮帽,穿齐膝的毛皮镶缘袄或蟒衣。男子戴元狐大帽、春戴尖樱貂帽,穿缎靴;女子冬戴尖樱貂帽,缀樱团帽,夏戴尖樱凉帽。这是对官宦人的要求。这一些列服饰的改制都是为了政权的需要,显示等级制服的出现。

第三章 清朝宫廷服饰的发展史

第一节 清代入关前的官服制度

一、努尔哈赤初定服制

清代的官服制度始于后金,即努尔哈赤在基本结束统一女真各部落战争之后,于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起初并没有尊卑贵贱的分别,但后来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权,逐渐形成服饰禁制,令众家贝勒一律穿带披肩的朝衣,“披肩领”形似披肩,叫“大领”区别臣庶。当时“披领”是尊卑身份的标志。文武百官的朝服配套穿用,这也是清代官服制度的开端了。

命天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又进一步制定了官员的补服制度,就是带有补子的衣服,作为官员的品级或文武职别的徽识。

到此为止,努尔哈赤时期的服制已初步完成,随着后金政权有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清代官服制度不断发展、健全。

第二节 清代前期宫廷服饰制度

一、清代前期的宫廷服饰沿革

这次定制,在款式、衣料及纹样上都进行了详细的厘定,不仅对文武百官、朝野上下的服制进行了规定,而且对八旗命妇的服饰也进行沿革的规定,这也是请满族入关后进行的对衣冠最详细的定制,伺候清代再次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更改和补充。 二 、剃发易服变革

满族统治者初入关时,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对于服饰强行推行剃发易服的制度,清军入关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半剃半留”的满族人传统发式。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宫廷服饰制度

服饰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清朝的稳定和发展,清朝服饰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禁止以汉族服饰替换满人骑射服装。其特点是不同的服饰,纹章与官位品级相互

对应,冠服中的蟒袍,三品以上绣九蟒,四品以下绣八蟒,七品以下为五蟒,袍的下摆绣上水云图案,以天蓝色为正色。皇太子着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下属官员未经赏赐不得着黄色。

补子服则以缝补在褂子上不同图案的补子来区分品级的高低。如贝子以上的官员用圆形补子,一品至九品官员皆用方形的补子。补子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按照一品至九品补子上的飞禽的顺序依次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鹤、白鹇、鹭鸶、鹌鹑、练鹊。此外,帽子上也有标示品序的“顶戴”“花翎”。乾隆之后便把汉族传统的“十二章”和补子服纹饰应用到了清朝的服饰制度上,这也是清朝服饰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体现。

第四章 清朝皇族服饰

清代的冠服制度按等级分为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额驸、公、侯、伯、子、男、将军、一至九品官等多层。皇太后、皇后、妃嫔 以下至公主、福晋、夫人、命妇等,他们的冠服、朝珠及其它装饰业各有所不同的规定。

第一节 皇帝服饰

保留了满族的服饰特征,同时借鉴了历代帝王的服饰图案、章纹、创造出了独特的一代王者衣冠制度。按用途不同分五类:规格最高的是举行盛大典礼时穿的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穿不同的服装要戴不同的冠帽如礼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服冠,且腰间系相应的“带”。 一 礼服

1、朝服

朝服是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等重大典礼所穿的礼服,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的袍裙相配而成。衣袖分两种,一种由三部分组成:袖身、综袖、马蹄袖;另一种由袖身和马蹄袖组成。

清代虽沿用了十二章的纹饰,但在位置上和历代有所不同。(如图4.1所示)

图 4.1 朝服

与朝服相配的还有朝冠和朝珠。

此款冬朝服为康熙皇帝所穿,披领和边用紫貂制成,袖端用熏貂皮制成。袖由袖身、接袖、马蹄袖三部分组成,右衽,两肩及胸前后各绣五爪正龙一条,明黄缎地,绣五彩金龙,海水江牙纹饰为主,紫貂皮缘边。(如图4.2所示)

图4.2康熙皇帝黄缎绣云龙貂皮冬朝袍 2皇帝的端罩

端罩,满语称作“打呼儿”是清代皇帝及各级官员冬季套在朝服、龙袍或蟒袍外的一种礼服。 3 衮服

皇帝的礼服之一。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将衮服套在朝服或吉服外,

图 4.3 衮服

二 吉服

吉服就是每逢吉庆典礼时,穿用的一种服装。皇帝的吉服分为龙袍、衮服以及与之相配的吉服冠。 1 皇帝的龙袍

龙袍是圆领、大襟、右衽、窄袖、马蹄袖端,四开裾式的长袍,明黄色,用缂丝或妆花、刺绣作金龙九条,再装饰十二章纹样,间以五色云幅纹,下幅装饰八宝立水。领前后饰正龙各一条,左右及交襟处饰正龙各一条,马蹄袖端饰正龙各一条。领和袖均用石青色镶织金缎边饰。随季节变换棉、纱、夹、裘等材料。(如图4.4)

图4.4十二章

三 、常服

皇帝的常服就是平时宴居时所穿的衣服。

四、行服

行服饰一种专供出行骑马时所穿用的衣服。

五、皇帝的雨衣

皇帝的雨衣有六种,均是明黄色,加立领。

第二节 皇子、皇室宗亲的服饰

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未来统治者,皇子的地位在其所在的历史时期极为重要的,仅次于皇帝,皇子的服饰与皇帝的服饰一样讲究,象征着其特殊的身份。清代的皇子也不例外,有朝服,吉服等不同。

1、皇子的朝服

只是纹样和皇帝的有所不同而已。有两种形式,两种纹样的颜色均为金黄色。

2、皇子的吉服

(1)蟒袍

蟒袍也称箭衣。一般官员着蟒袍。以蟒数和蟒爪数量区分等级。皇太子着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下属官员未经赏赐不得着黄色。

(2)龙褂

龙褂是皇子专用的服饰,它是穿用于蟒袍之外的一种礼服。据《大清会典》规定:“龙褂,色用石青,正面绣五爪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间以五色云。”

(3)吉冠服

二、皇室宗亲服饰

清代皇室宗亲的名号自上而下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奉国将军、固伦额驸、公民、侯、伯、子、男。清代官服制度是从亲王、贝勒、贝子等的制服开始的。

1、朝服及配件

早在后金时期,带有披肩领的朝衣就是皇室宗亲区别庶民的标志,这便是后来清代朝服的雏形。

2、吉服及配件

皇室宗亲的吉服样式、性质、用途几乎和皇帝的龙袍、衮服、吉服冠相同、只是在颜色和纹样上有所不同,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王补子,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如图4.5所示

图4.5官服补子

3、马褂| 马褂是清代最常见的一种服饰:长不过腰,袖长及肘的短衣,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

图4.6(2) 琵琶襟

图4.6(3)大襟马褂

4、行袍

行袍是外出服饰之一,与行褂相配,右衽、大襟、窄袖、有箭袖、四面开衩,右面的衣裙下短一尺,比常服袍短十分之一,袍右襟裁下一块,骑马时打开,平时用纽扣系住,又称“缺襟袍”。

5、行裳

第三节 后宫命妇服饰

清代满族贵族妇女亦有官服,同清代男子官服制度一样,也有朝服、吉服之分,并且同样一招穿着者的不同身份,分设不同的图案和各种饰物。妇女官服根据妇女的特点,增加了一些饰物和特点,如金约、领约等。

一、皇太后、皇后的服饰

1、皇太后、皇后的朝服由朝褂、朝袍、朝裙、朝冠、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构成,分为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

(1)皇太后、皇后的朝褂

有四种样式,都是石青色,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圆领、对襟、缺绣、后开衩,上身瘦下身宽松的长背心式,其中三款有襞积,一款为通体竖裁,朝褂领后还垂明黄色的涤条,条上缀饰珠宝。

图4.7皇太后、皇后朝褂

(2)皇太后、皇后朝袍 分为冬夏朝袍,均为明黄色,冬天有三种,夏天有两种,基本款式为:披领、护肩与袍相结合(如图4.8)

(3)朝裙 朝裙上面是右衽背心,下面为大摆裙,两部相连为一个裙子,中间有襞积,上为红色织金寿字缎,下为石青行龙妆缎(如图4.9)

图4.8 皇太后、皇后朝袍

图4.9 朝裙 (4) 朝冠

“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如图4.11)

(5) 朝珠

朝珠是挂在颈项间垂于胸前,由一百零八颗珠子串成,无疑是源于佛教的数珠。(如图4.10(1)(2))

图 4.10 (1)朝珠 图 4.10 (2)朝珠 图 4.11朝冠

二、贵妃、嫔妃服饰

(1) 朝褂 褂用金黄色,与皇后相同

(2)朝袍 皇贵妃用明黄色,与皇后相同,贵妃朝袍用金黄色,嫔用香色。 (3)朝裙 与皇后相同,皇贵妃朝褂与皇后相同

(4)朝冠 “冬用熏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珠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冬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珍珠一。” (5)朝珠 “三盘,密珀一,珊瑚二,与皇后同。”

(6) 金约 “镂金云十二,饰东珠各一,间以珊瑚,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凡珍珠二百有四,三行三就,中间金衔青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与皇后同。”

(7)领约 贵妃领约 “ 镂金为之,饰东珠七,间以珊瑚。” (8) 彩悦 用金黄色“云芝瑞草”,嫔妃五绣纹,余与贵妃同”

2、吉服 贵妃以下的冠服及垂绦皆用金黄色,前后两肩正龙各一,襟夔龙四”

三、其他服饰、配饰

1、霞帔 在我国南北朝时,就出现,隋唐盛兴,宋以后作为贵妇的命服,不同的朝代色彩,款式各有变化,因用鲜艳的五彩锦绣材料制成,故名为霞帔。常与“凤冠”配套使用,“凤冠霞帔”,已成为封建社会妇女向往荣华富贵的象征。

2、氅衣 氅衣与衬衣的款式大小异同,是清代后期出现的女服,是袍服的一种,衣肥,袖子宽大,氅衣和衬衣都是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但衬衣没有开衩,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衩一直延续到腋下。(如图4.13)

3、云肩 云肩是女子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清代多在女子婚礼服上穿用。清末江南女子梳低垂的发髻,恐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如图4.12)

如图4.12 云肩 如图4.13 氅衣

4、簪 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发型用。另一种为装饰簪,多选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精美图案的发簪,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

5、满式女服

长袍:满族妇女着直身长袍,袖口平且大,圆领,右衽,有五颗纽扣,长可掩足。长袍的衣领开始较低,后逐渐加高,如果无领时往往在颈间围一条围巾。(如图4.14(1)(2)(3))

6、旗鞋

清代皇后服饰--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满族妇女不缠足,大多穿旗装穿木低的丝鞋,时称“高底鞋”。由于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等工艺,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如图4.15)

如图4.14长袍

如图4.15(1)高低旗鞋

如图4.15(2)旗鞋

如图4.15(3) 旗鞋

7、荷包

荷包在清代宫廷是一种精巧的配饰,除了平时挂戴,在生日、满月、过礼、迎亲等活动,都将荷包作为礼品和信物送给对方。

第五章 百官服饰

第一节 清代官服制度的形成

清代的官服有严格的制定,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大部落开始就坚持以满洲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官服制度。历经数十次的修订,越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最终鼎成于经济、政治处于巅峰的乾隆盛世。此次制定,直到清末,并无大的改动,作为一代衣冠制度,传承于清代。

第二节 清代各级官员服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篡位,建立可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服制度。

一、 官员服饰

1、 顶戴花翎 “顶戴”俗称 “顶子”,是指清朝官吏帽子上所嵌的宝石而言,是清朝官服中特有的一种标志方法。以下是从《大清会典》上总结而成的(表5.)

表5.1 各级官员顶戴朝冠顶戴

2、补服

补服是清代重要的礼服,文武百官的补服与皇帝的衮服、皇子的龙褂的作用一致,皆为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门襟有无颗纽扣的青色外衣。

图5.1官员补服

根据《大清会典》规定: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如图5.2)是补子的图案。

如图5.2补子的图案

3、朝服

朝服就是朝觐之服,一般说天子视朝、巨属入朝时所穿的礼服,文武百官的朝服,其款式与穿法与前所述的皇帝的朝服一致。只是颜色与纹绣不同。

四品官以上为“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五品至七品“色用青石,片金缘,通身云缎,前后方阑,行蟒各一”;八九品至未入流官员朝服,“青石云缎,无蟒,领、袖俱青委缎,中有襞积,冬夏用之。”

4、蟒袍

穿在外褂之内的一种以蟒纹饰的袍。其中款式和皇子的相同,只是服色和蟒的多少油严格的区分。

5、朝带和朝珠

(1)朝带 是一种四块金属板为装饰,衔接丝带的“腰带”。带子的的颜色和金属板的镂花镶嵌,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2)朝珠 目的辨别等威,昭品秩。

第六章 清代宫廷服饰的时代价值和对中华服饰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清代宫廷服饰的梳理,使我认识到服饰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界

认为:“中国服饰与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表明,随着文明传播与时代进步,御寒避暑已不再是服饰的主要功能,与此相应,服装及文化的政治、礼教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连同服饰的展现等社会作用,却愈益凹显,并且不断得以强化,从而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注入可异常丰富的内涵,而在此过程中,清代服饰从主到官各个层次的规制与样式都表现尤为突出。”就清代宫廷服饰而言,也发生了一系列非常明显的流变,具体表现为:第一,入关前由于地域性显著,服饰表现为使用价值突出。第二,清朝定鼎中原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清代宫廷服饰审美的价值凸显。

清代服饰对现代服饰也产生了一些深渊的影响,一些清代宫廷服饰如:马褂、旗袍等不但是当时男女的典型服饰,而且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备受推崇,旗袍是我国富有民族风的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人成为“旗人”故称“旗袍”。旗袍的顽强的经受了政治革命和潮流时尚的巨大冲击,成为今天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饰之一。

结论

清代服饰史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专家指出:“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促成而产生的改革与变化,从着衣的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分析,,形成它是以新代替旧的一种进步,是时代前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是这种变革,已经形成我国传统式服饰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突变。所以说这种改革是起到了推进服饰演变的积极作用。”

本文以清代发展的背景为基础,通过对清代服饰的发展史和清代的服饰改制的研究,详细介绍了清代皇帝、皇后、百官等的服饰。清朝在吸收其他民族实用东西的同时也长期保存着其本名族特色。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身上的衣着如一面镜子,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参考书目:

1、《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挹娄》

2、《大清会典》,尊孔子社藏书,卷二十九。

3、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5、方式济:《龙江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清太宗文黄记录》,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

7、《清太祖实录》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 参考文章:

1、魏松青:《文武参考资料》,《介绍几件朝袍衣料》,1958年版,第九期。

2、王云英:《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版,第三期。

3、何本方《文史知识》《清代官服中的袍与褂》,1987年版,第二期。

4、刘璐:《故宫博物院院刊》,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期。

第二篇:清代,家人

其时,六房三班内外人等,“尽行起身”。[43]“俟官起榻,下内签押房,发二梆”。[44]“二梆即发签稿,呈禀公文等件,或送进送出,即其时也”。但亦有早二梆送稿,晚二梆送签的。[45]“三更之后,发锁封锁宅门,点上宿人进署;吩咐厨房、茶炉、剃头、幕随、门印、跟班房、帐房、上房各处,均令小心火烛,各处守门户。”[46]同

时,门上要“查守仓库、监狱民壮兵丁人等,以重防范”。[47]值得指出,当时衙门中发梆传点,不仅仅是作息的信号,它同时是官员办事公事的“仪注”。[48]

二、收发来往公文,在内署与外署之间的传递稿案,以及发出差票。

外来公私文件由把门差役接到之后,立即送达门房,门上接收,并登记,再送进签押房;外送之公私文件也由此登记发出。《各行事件》记载:“一切事宜,总要根寻,存写号簿,名曰‘日记’。有投递荐函,要问清住址来历;辞行问何日起程,至何地方,有何公事,总要登记,防备官问,以便答应”。“收平移文通缉事,俱要验明封外件数,将封拆看,是何公事,看毕送交签押房,呈官阅判到期。如文书错落、不对件数者,即唤把门差役,扣问来差,即备移文回复”;“至平常往来包封书信,切莫拆开,仍原封呈官”。“发上宪文书,及详文、一切禀报,而平常事务,总宜细心过目。字无错落,点明件数,方可再封口发出”。[49]衙门之内,一应公事由门上传交给外署之承发房;六房书吏所办稿案则由承发房送到门上,再由门上送到签押房。稿套的进出,都要亲自检点。[50]“每日所办之事,及发承行差票,必要亲手挂记,问明经承:某房姓名,原差某人;原、被告某人,某人具控某人,诉案词由,方好催案追差”。[51]

三、禀报命盗案件,传集吏役,维持衙署秩序,以及接待过往人犯。

“遇报命案者,必须看明词情由,令他协同地保,及房族邻人,前来告状。将报案之人,交差带往,随即将词呈官阅判日期,一面传齐刑、招房、仵作及站堂差役等,齐即请官坐堂”;“遇喊冤击鼓等事,即锅值日头目,问明情由。先看案之轻重,有词无词。若无词,吩咐值日头〔目〕带去做词。而后将词送进,呈官看过,判写日期下来,带交签稿”;“原差将凶犯人证如带齐者,即吩咐差役细心管押,随即请官坐堂问供收监”。[52]平时则于“二梆以后,门上查点本日案件数目,传唤书差,饬齐各案人证,伺候听审。如本日案件较多,晚梆以后,亦如早梆伺候”。[53]“凡官升堂,毋许书差交头嬉笑,插语高声。每晚堂,更要小心支更梭巡,更鼓务要严紧”。[54]“解来人犯,面谕差照票验明斗箕,标牌收监后,再拆来文,核对无错,方发刑房;照缮短文解票,送签押盖印挂号。次早,请官升堂点解,吩咐沿途小心;并发回照,交前站差领。如遇该犯带病,当取来解甘结。配军流徒,须要查其火牌文件,恐沿途错递。”[55]

四、传唤询问赋税征解事宜。这是内署官、幕与外署户粮房,以及仓库各房之间传递信息的工作。

据《各行事件》记载,这项工作的情况大致如下:“官到时,速传粮房查问钱漕、粮米、地丁、屯粮、渔租、杂税若干,前任已征若干,已解若干,务要查明批回,令他开出清单查核”;“问每年可有多少契税,现在有无瞒税者,问明详叙,回官出示,严禁瞒税;查问前任现在契尾存余有若干”;“唤仓房,查问常平、社仓积谷额数若干,现存仓中若干,查明斗级甘结、前官有无亏欠谷项,问现存何处,务要开呈清单”;“问户粮房,此地有无请帖承充牙行,杂税额规每年征收若干,此地有无领帖承充者,并问盐店当规若干”;“问户粮房经承,前官签点银匠何人,如妥送规礼,可回官另点别人”;“问户粮房有无民欠,有民欠即回官出票催追”;“问屯粮兵房,有无正副镶丁军家,务要查明,防备上宪提丁追费”——以上系官到任之初的工作。此后,“平日钱粮柜上征收之钱,签差下乡:追收之钱,必严令每日缴进。钱粮、地丁、屯粮、渔租、随漕杂款等项额征多少,而上下两忙批解,必须要户粮房开一清单摺,安放办公之处。平常至钱谷处商叙解者,总宜唤经承同去商叙”;“有报解者,即斟酌可靠之差,备文批解,务须验明印花,封钉银桶,并要叮嘱去役守候批回;(批回)乃要紧之案件,必须发户粮房粘卷存案”;“遇比较之日,送、必得早晨传户粮房送比簿比差,即令传其管头、总头差役,催追欠数;午间传齐站班人等,如有欠差,实意不下去者,喊伺候,如齐者请官坐堂”;“申报上宪委员承催,或催漕、催征、催钱粮、催交代、催契税、催挪垫,或提费,或提经承银匠,或踏看水灾,或看旱灾,或散赈抚恤等事文件,呈官判阅日期,……此总出进由签稿处经过”;“春季劝农,务须力备办花炮、酒、葵扇等项赏号,回官标牌定日期下乡”。[56]过境之硝矿、饷鞘、贡船等,也由门上查明觔两,并负责办文、护送事宜。[57]

五、接待来访客人,安排官员出门事宜。

同寅各官以及绅、商人

第三篇:清代文学

授课目录:

第一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二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聊斋志异》 第四章 《儒林外史》

第五章 《红楼梦》 第六章 清代(初期-中叶)诗文词 概说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博学鸿词科,“乾嘉之学” 文学概貌:

前期:遗民诗;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纳兰性德;《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 中期:《儒林外史》、《红楼梦》;性灵派诗人;桐城派 第一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一、清初期至中叶戏曲

二、洪昇与《长生殿》

三、孔尚任与《桃花扇》

一、清初期至中叶戏曲

1、吴伟业(1609-1671)、尤侗(1618-1704) 文人化的剧作家。剧作呈案头化倾向。

吴伟业写有传奇《秣陵春》和杂剧《临春阁》、《通天台》。借戏剧感怀时事,抒发亡国之悲。 尤侗作有传奇《钧天乐》和杂剧《读离骚》等,合称《西堂乐府》。以戏剧抒写科举失意的牢骚和对世道不公的怨愤。

2、李玉(1591?-1671?)和苏州派

平民专业剧作家。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演出效果好。

“庙堂中有衣冠禽兽,绿林内有救世菩提”(叶雉斐《琥珀匙》)

李玉,字玄玉,后因避康熙讳改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又称“一笠庵主人”,吴县人。 “一笠庵四种曲” ,“

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清初作有《清忠谱》(合著)、《万里缘》、《千钟禄》

1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

3、李渔(1611-1680)

字笠翁,浙江兰溪(今金华市)人。

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剧理论主要见其《闲情偶寄》。 “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闲情偶寄》) 重视戏剧结构,提出要“立主脑”,突出重要人物的中心事件;“脱窠臼”,摆脱陈套,追求新奇;“密针线”,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擅长风情趣剧的创作。才子佳人为主。剧情新奇,结构巧妙,不落俗套。《风筝误》

清中期以后,以昆曲形式演出的杂剧和传奇(雅部)逐渐衰落,以弋阳腔、梆子腔、秦腔等为主的地方戏(花部、乱弹)日渐兴盛。道光年间(1821-1850)出现“京戏”,地方戏取得压倒“雅部”的优势。

“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南洪北孔”

二、洪昇与《长生殿》

1、洪昇(1645-1704)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岐路遭穷败。”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2、传统题材:

天宝遗事。唐代《长恨歌》、《长恨传》,宋代《杨太真外传》,元代白朴《梧桐雨》,明代《惊鸿记》、《唐明皇七夕长生殿》。

“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 “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并蒂莲”。 “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长生殿•自序》)

3、复杂的主旨

“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洪昇《长生殿》例言),“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长生殿•团圆》)

“占了情场,弛了朝纲”(《长生殿•进果》),“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长生殿•自序》 ) 写情为主,同时寄寓政治教训和历史感伤。

4、艺术成就

人物:杨玉环,一个真实的宠妃形象。

50出,内容丰满,结构严密,场面壮丽,情节曲折。 曲词清丽流畅,融合唐诗元曲的特点,充满诗意。

三、孔尚任与《桃花扇》

1、孔尚任(1648-1718)

2、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张瑶星道士:“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

3、艺术创新

人物:李香君 ,柳敬亭,侯方域,阮大铖,马士英,

杨文骢(字龙友),“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桃花扇·媚座》批语 ) 情节:围绕扇子展开,纷繁错综又有条不紊。 第二章

清初白话小说

类型:明代小说的续书、世情小说、时事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一、《水浒后传》

陈忱(1615-1671?),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人。

李俊、燕青等人再度起义,抗击金兵入侵,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

二、《醒世姻缘传》

1、原名《恶姻缘》,作者署名西周生。一百回

2、两世的两种恶姻缘

前世:晁源,妾珍哥,妻计氏,狐仙 后世:狄希陈,薛素姐,童寄姐,丫鬟珍珠

3、全景式地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吏治腐败、世 风日下的面貌

4、反思封建婚姻制度,要求尊重女性、夫妻平等

5、真切、细致,贴近生活原貌

夸张、讽刺

6、语言:山东方言(背景为章丘明水镇),流畅真切,幽默诙谐

第三章 《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的生平与《聊斋志异》的成书

二、《聊斋志异》的文化内涵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一、蒲松龄的生平与《聊斋志异》的成书

1、穷愁潦倒的一生

小试——童生,州、府的考试——秀才(附生 、廪生、贡生),乡试——举人(孝廉),会试——贡士,殿试(廷试)——进士

2、《聊斋志异》的成书

“喜人谈鬼,闻则命笔”,“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聊斋自志》) “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感愤》)。

3、现存版本:

抄本 ,青柯亭本,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

二、《聊斋志异》的文化内涵

1、取士制度的反思

《司文郎》, 《贾奉雉》,《王子安》

2、爱情的百花园

《阿宝》,孙子楚,情痴,“性痴而志凝” 《婴宁》,王子服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宁者也。”(《庄子》)

知己之爱,《连城》,乔生

柏拉图式爱情,《娇娜》,孔雪笠与娇娜

“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宦娘》,温如春,葛良工。 《阿绣》,狐女,刘子固

3、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倒影 《促织》,明宣宗,成名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官虎吏狼,《梦狼》,《潞令》

4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民族思想,《公孙九娘》

4、讽刺丑陋世态 《骂鸭》

5、寄寓人生哲理 《劳山道士》 《画皮》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幽冥世界社会化、花妖狐魅人格化

1、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人物与情节

传记体性质,以人物为中心,年轻女郎。“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绿衣女》,《白秋练》,《花姑子》 《促织》,《席方平》,《金和尚》

……冥宅壮丽如宫阙,楼阁房廊连亘数十亩,千门万户,入者迷不可出。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上自方面,皆 伛偻入,起拜如朝仪;下至贡监簿史,则手据地以叩,不敢劳公子, 劳诸师叔矣。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携妇襁儿,呼兄觅妹者声鼎沸。……(《金和尚》)

3、语言:

叙事状物写人精妙传神,充分发挥文言精练含蓄的优长,而避免了其滞涩含糊的缺点。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入,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仓猝莫之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促织》)

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

5 从新另抱矣。(《王子安》)

第四章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

二、科举制下的文士图谱、社会图景

三、讽刺文学的典范

四、结构、语言

一、吴敬梓

(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二、科举制下的文士图谱、社会图景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 假托明代故事,取材于现实士林。

1、穷极文人形态

2、(1)重大时弊

王冕:“文人有了这条荣身之路,把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周进,范进 (2)文人无行 匡超人 (3)文人无文 (4)名士画皮

2、辐射社会

官僚制度、人伦关系、社会风尚 王惠,王仁、王德,王玉辉,鲁小姐

3、正面人物寄托理想 士林贤者,杜少卿、王冕 新型女性,沈琼枝 市井奇人,裁缝荆元

三、讽刺文学的典范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白描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无卖弄,无一贬词而情伪必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情节朴素,摆脱了传奇性。 描写客观、生动,很少评判 。

2、合理的夸张 范进中举发疯 严监生

四、结构、语言

1、结构

“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事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 情节上的内在统一 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

2、语言

高度纯熟的白话文,准确、形象、洗练 一字传神

第五章 《红楼梦》

一、作者与版本

二、《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四、《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红学:旧红学与新红学

旧红学:评点派和索隐派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新红学:考证派 ,胡适《红楼梦考证》 ,俞平伯《红楼梦辨》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7 当代红学: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评〈红楼梦研究〉》

一、作者与版本

1、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籍辽阳。正白旗。曹玺、曹寅,江宁织造理事官,曹颙、曹頫 百年望族,诗礼之家。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2、版本(两大系统)

80回抄本,《石头记》,脂砚斋,畸笏叟,脂评本

120回本,高鹗(1738-1815),字兰墅,祖籍辽东铁岭。翰林院侍读。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木活字排印。 程乙本

二、《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 《〈绛洞花主〉小引》 )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爱情婚姻悲剧

2、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3、人生悲剧

主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奴才:晴雯、鸳鸯、司棋;袭人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四大家族:贾、王、史、薛

荣国府 宁国府 贾母 贾敬 贾赦 贾政 贾敏 贾珍

8 邢夫人 王夫人 林黛玉 尤氏 贾琏 贾元春 贾蓉 王熙凤 贾宝玉 秦可卿 贾迎春 贾探春 惜春

贾环 贾蔷

李纨 史湘云 薛宝钗

薛姨妈 薛蟠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反复渲染人物的独特个性

宝玉(痴),突破了传统的性格模式,一个历史转折前夜的叛逆者形象。 黛玉(泪),宝钗(冷),王熙凤(辣)

2、在对比中写出人物的差别

黛玉与妙玉,孤高;平儿与袭人,温顺

3、写出人物的复杂性

4、心理描写成就空前

内心的矛盾冲突,微妙的心理活动 静态描摹,细腻展现

四、《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1、三维立体交叉式为主干的网状结构 两条主线:宝黛爱情,贾府盛衰 一条隐线:刘姥姥(贾府盛衰的见证人)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

2、写实与诗化

日常生活,细腻逼真,精心提炼 在平凡中抓矛盾

诗词,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宝钗《柳絮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玉《芙蓉女儿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9 环境、季节烘托人物和氛围

3、叙述视角的变换

4、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无比丰富的叙述语言

五、《红楼梦》的影响:

1、小说、戏剧领域

2、红学

3、海外的传播与研究

第六章 《镜花缘》及其他长篇小说

一、《镜花缘》

二、其他长篇小说

一、《镜花缘》

作者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移居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100回

武则天 、百花仙子、唐敖 、唐小山、林之洋、舵工多九公 红文馆 、红文宴

“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 讽喻现实,寄托理想。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先生听者: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甚贵之?真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淡之,故而贱之;醋味厚之,所以贵之。人皆买之,谁不知之。他今错之,必无心之。先生得之,乐何如之!第既饮之,不该言之。……”

女儿国、淑士国、两面国(浩然巾)、长臂国、无肠国、君子国(“惟善为宝”,“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珍禽、异兽、奇物:刀味核、蹑空草(掌中芥)

二、其他长篇小说

1、《绿野仙踪》

李百川(约1720~约1771) 冷于冰

10 “以大盗、市侩、浪子、猿狐为道器,其愤尤深。”(鲁迅《小说旧闻钞·杂说》)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污浊和混乱。

2、李绿园(1707-1790)《歧路灯》

3、夏敬渠(1705—1787)《野叟曝言》、屠绅(1744-1801)《蟫史》、陈球(约1808年前后在世)《燕山外史》等 ,受考据学风影响,都有显示才学、炫耀辞章的倾向 。

第七章 清代(初期-中叶)诗文词

一、遗民诗人

二、钱谦益、吴伟业及“南施北宋”

三、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四、袁枚与清中叶诗坛

五、古文三大家与桐城派

六、词的中兴

一、遗民诗人

二、卓尔堪《明遗民诗》,作者四百馀人,诗歌近三千首。“严夷夏之防”。

1、黄宗羲(1610-1695)

“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南雷诗历·题辞》)

注重学问、推崇宋诗,选辑《宋诗钞》

2、顾炎武(1613-1682)

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

《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3、王夫之(1619-1692)

4、屈大均(1630-1696)

诗学屈原和《离骚》,兼学李白、杜甫,诗风多变,有时奔放,有时沉郁,自谓“可比太白”。

二、钱谦益与吴伟业及“南施北宋”

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1615-1673)被称为“江左三大家”。

1、钱谦益(1582-1664)

清诗的开山之人 ,把唐诗华美的修辞、严整的格律与宋诗的重理性相结合。

2、吴伟业(1609-1671) 擅长七言歌行,“梅村体”叙事诗

“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南施北宋:

施闰章(1618—1683)和宋琬(1614—1674)

《上留田行》:里中有啼儿,声声呼阿母。母死血濡农,犹衔怀中乳。

三、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王士禛(1634-1711)

“神韵说”,诗歌要有高妙的意境和天然的韵致,富于言外之味。语言清秀隽永,风格清远冲淡。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诗学主张。 “神韵诗” “南朱北王”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

四、袁枚与清中叶诗坛

1、沈德潜(1673-1769)“格调说”。“格调”,本意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由此表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诗歌风格,主张中正平和、委婉含蓄,反对发露。“诗至唐为极盛”(《古诗源序》)

2、翁方纲(1733—1818)“肌理说”。“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志言集序》)。 肌理,诗中的义理和作诗的条理。学问是作诗的根本,“宜博精经史考订,而后其诗大醇”(《粤东三子诗序》),主张宗法宋诗。

3、袁枚(1716-1797)和性灵派

“性灵说”,“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机、灵趣。

人的性情是诗歌的本源,“性情以外本无诗”。(《寄怀钱屿沙方伯予告归里》)

性情是具体个人的性情,作诗须讲求自我个性,不可因袭他人,“诗者各人之性情耳,与唐宋无与也”。(《答兰垞论诗书》)

“作诗如作史也,才、学、识三者宜兼,而才为尤先”(《蒋心才余藏园诗序》),追求天才、灵感,创新。

重视学习古人。

4、江右三大家:袁枚、蒋士铨(1725-1785)、赵翼(1727—1814) 郑燮(1693—1765)等

5、黄景仁(1749—1783),张问陶(1764—1814)的诗

五、古文三大家与桐城派

1、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魏文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文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散文中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

2、桐城派: 桐城三祖

方苞(1668-1749) 刘大櫆(1698-1780) “义理”、“考据”、“辞章”合一

六、词的中兴

1、清初词坛

流派多,名家多,佳作多,出现中兴局面,以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三大家。

“锡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谭献 《箧中词》)。 纳兰性德(1654-1685)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

“天分绝高”,“纯任性灵”(况周颐《蕙风词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2、浙派词及常州词派

浙派词(浙西词派),朱彝尊,厉鹗(1731-1815)

“清空”,“醇雅”,主张宗法南宋词,尤尊崇格律派词人姜夔、张炎,讲究字句声律。“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张氏最为杰出。”(朱彝尊《词综·发凡》)“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朱彝尊《紫云词序》) 龚翔麟选《浙西六家词》

常州词派,张惠言,强调词有比兴寄托。

第四篇:清代皇帝朝服

摘 要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为确立其绝对权威,历代以来,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尊卑有序的礼制。在清代冠服制度中,天子的朝服是最复杂最严肃的,其工艺之上乘、用料之考究、价值之昂贵也是无与伦比的。凡重大的庆典和祭祀活动皇帝都要按照典章制度的规定,着不同的朝袍。

关键字 朝服,发展定型,形制,色彩,标志

一、清代皇帝朝服的产生发展定型

清入关前的天命、天聪、崇德年间, 就开始着手制定冠服制度, 清入主中原后,顺治、康熙、雍正三帝都曾对冠服制度的厘定, 做过详尽的阐述。但因忙于征战与政权的巩固, 此时的冠服制度仅是雏型,均未能完善, 因此, 清初基本上是沿袭明代冠服制度。

清代皇帝朝袍, 亦称朝服, 为皇帝的重要礼服之一,皇帝朝袍的发展、确立、风格特色, 正是清代冠服制度的集中体现, 典型代表。清代皇帝朝袍的产生、发展、定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从整体来看,这三个阶段朝袍的形式基本一致, 但纹样不尽相同。

第一阶段: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时期。朝袍除披领与袖口外,通身无彩绣及十二章纹样, 仅为黄色地织金八团云龙纹,位置为两肩前后各一团,下摆前后各二团。

第二阶段: 康熙、雍正帝时期。朝袍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其饰通身彩绣, 其纹样与乾隆《会典》基本接近, 但前身正龙下无团寿( 八仙捧寿) 以及十二章纹样。

第三阶段: 乾隆至清末诸帝时期。朝袍的纹样,彩绣均与《会典》相符。“ 皇帝冬朝服一,色用明黄,惟圆丘祈谷用蓝,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纹文, 两肩前后龙各一璧积行龙六, 衣前后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 “ 皇帝冬朝服二, 色用明黄,惟朝日用红,披领及袖俱石青, 片金加海龙缘纹文, 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惟行龙五, 社正龙一,璧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 行龙四, 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 前后列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肪献在衣, 宗彝、 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 下幅八宝平水。” ’ “ 皇帝夏朝服, 色用明黄,惟常零用蓝,夕月用月白,披领及袖俱石青, 片金缘,、纱,单拾惟其时,余制如冬朝服二。”

二、清代皇帝朝服的形制

清代皇帝的朝服制度从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直至到入关后的乾隆,均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因此,清早期的顺治、康熙和雍正各朝的皇帝朝服在形制和纹饰上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随着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会典》的颁布,标志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最终定制,此后清各朝均遵此制,未有更易。

清代皇帝朝服的基本款式是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附披肩领、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及脚、袖长掩手的长袍式,因此又叫作朝袍。上衣的衣袖分为袖身、熨褶素接袖、马蹄袖端三个部分。腰间有腰帷。下裳与上衣相连处有积余,下裳的右上侧为正方形的衽。有清一代一改历代沿袭下来的纷繁复杂的衰冕制度,在继承祖制, 参考前朝的基础上,采取惟我所用的灵活手法并极力保持满民族的待色与风格, 摒弃过去“ 宽衣大袖博带” 的装饰, 向更为实用的方向发展。朝袍是清代冠服制度特色与风格的突出代表, 它沿袭古代深衣之制。皇帝的朝服分冬朝服和夏朝服,冬朝服又有两种形式。

一式:上衣的两肩和前胸、后背各有正龙1条,下裳的襞积有形龙6条。全身列十二章,间有五色云纹。下裳其余部位和披领有紫貂,马蹄袖端表以熏貂。

二式:上衣的两肩和前胸、后背各有正龙1条,腰帷行龙5;下摆正龙各1.全省列十二章。间有五色云纹。下摆有八宝平水纹。披领、袖端和下摆均有海龙皮边。

皇帝夏朝服除披领、袖子和下摆均镶青色织金绸或描金纱边,余制皆同冬天朝服的第二式。有清一代一改历代沿袭下来的纷繁复杂的衰冕制度,在继承祖制, 参考前朝的基础上,采取惟我所用的灵活手法并极力保持满民族的待色与风格, 摒弃过去那种“ 宽衣大袖博带” 的装饰, 向更为实用的方向发展。朝袍是清代冠服制度特色与风格的突出代表, 它沿袭古代深即: 上衣下裳相连属式, 吸收了象征皇权统治, 驾驭万物主宰的金龙和颂扬皇帝至善至美之德行的十二章案, 其寓意为: 真龙天子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 如蛟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 如山行云布雨, 镇重四方; 如华虫之彩, 文明有德; 如虎雄, 有知深浅之智, 威猛之德; 如水藻, 被水涤荡清爽洁净; 如火苗, 炎炎日上; 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 如两已相背,君臣相济共事。这样皇帝穿上这绣着十二章图案的朝袍, 便集诸美德于一身了。朝袍以箭袖( 马蹄袖) 和四开裱为主要特征,尤其是“ 马蹄袖” , 它即突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又极具装饰效果, 它真实地再现了满民族骑射尚武“ 马上得天下” 的辉煌历史, 难怪人们将朝袍喻为“反映清代历史的象形文字。”

三、清代皇帝朝服的色彩 清代冠服制度规定,朝服分为蓝、红、月白和明黄四种颜色,根据不同的礼仪功能和场合,清代皇帝穿用不同颜色朝服。祭天、祈谷服蓝白色,用于月坛色,用于天坛;朝日服红色,用于日坛;夕月服月白色,用于月坛。然而祀于方泽所穿的明黄色朝服,其功用则并不如此单一,它可以用于皇帝登基、出殿、御殿‘元旦、万寿、冬至、阅奏书、颁诏受贺等。

清代皇帝的蓝、红和月白色祭服始终都是专服专用,明黄色朝服也是如此,而不是应该具有一服两用的双重功能。

四、清代皇帝朝服的标志特征

(一)、十二掌纹

十二章纹是王权的标志,清代皇帝朝服上印有十二掌纹。所谓“十二章”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十二种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每一章纹饰都有取义,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 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 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 是一种神兽, 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 通常为一只雏鸡, 象征王者要“ 文采昭著” 。宗彝, 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 通常是一对, 绣虎纹和蹲纹, 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 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 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 火焰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 就是白米, 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撇, 为斧头形状, 象征皇帝做事千练果敢。敝, 为两个己字相背, 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 知错就改的美德。之所以用这十二种符号是寓意皇帝如日月星辰一般普照大地;如高山让人敬仰、镇重四方;如龙随机应变,兴云作雨;如华虫之彩、明德昭著;如宗彝知深浅之智、不忘先祖;如藻水中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蒸蒸日上;如粉米可以养人;如黼(斧) 切割果断;如黻(弓形)君臣相济、见善背恶般至善至美的帝德,和至高无上的权利。

十二章纹是“儒家经典对周代的礼治精神和冠服制度不断进行的理论上的发挥,把服装的审美意念和象征意念与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念及神学观念混成一体。”同时也是满族统治者汉化以及民族融合的一个表现。当一个强大的落后民族征服了一个的先进民族之后,其必定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征服。十二章纹样就是这样的一个印记。这些纹样结构严谨、寓意深远,既有古人依托自然,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在与自然相适应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更有自我意识的彰显,简单的纹样,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精神。

(二)、纹饰

龙袍上每个图案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含义。纹饰的最初雏形是在原始社会。人们还没有衣着的时候,很多人用简单的材料在身体上绘制不同题材的绘画来区别不同的宗族,防止族内通婚。有了服饰之后人们逐渐把绘于身体的图画移到了服饰上,之后这种绘画慢慢的被刺绣所替代,经过长期审美经验成为了系统的、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纹饰。研究皇帝服饰上的纹饰很大程度上也是研究服饰的“隐意”文化。

大多数人认为皇帝身上只有八条龙,而另外一条则是皇帝本人。其实不然,龙袍之上一共绣有四条正龙分别于前胸、后背和两肩之上的显著位置;四条行龙位于前后衣襟的下摆,这样无论从前边看还是从后边看就都是5 条龙了,至于最后的那条龙则藏身于衣襟之上只有掀起衣领才能看得见。这样龙的总数是九条,从任意角度看都是五条,寓意皇帝是九五至尊。

龙纹之间还绣有五彩云纹、蝙蝠纹、“海水江崖”、十二章纹等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五彩云纹是龙袍上装饰纹样。云纹可以说是中国的一种最古老的纹饰,2008 年的奥运火炬就运用了云纹,取名“祥云”是因为自古就有祥瑞之兆有祈求平安祥瑞之意,用于龙袍就是有祈求祥瑞、平安的盼望,同时又在布局上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蝙蝠纹也是历代皇帝服饰中比较喜爱的一种纹样,其实不是喜欢蝙蝠本身,而是蝙蝠所延伸出来的隐意思想。“蝠”与“福”同音,蝙蝠一般都为红色,很容易让人想到“洪福”,有洪福齐天之意,寓意美好,取其吉祥。水脚纹位于袍服的下摆位置上,是一种斜着排列,代表海水的曲线。水脚之上面绣有澎湃的海浪,海浪之上绣着挺立的山崖和宝物,所以水脚有时又被称为“海水江崖”除了有福山寿水表示延绵不断的吉祥之意以外,还有“江山一统”、“万事升平”的寓意。

(三)、箭袖

情敌皇帝朝服使用箭袖。箭袖其实就是箭衣的袖端,正式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在清代又称“马蹄袖”。从此成为清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写入冠服制度。这不仅与统治者的政治态度有关还与统治者前期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箭袖是箭衣袖口上接出的半圆形“袖头”与马蹄形状相似,顾得名“马蹄袖”。女真族世居北方天气寒冷,半圆形的袖头不仅可以防寒护手,这样的窄袖设计还便于骑射。大清入关后统治者因祖辈是于马上得天下所以主张“不废骑射”,并将箭袖用于礼服之上。并在《大清会典》中明文规定,帝、后的龙袍百官的蟒袍上都要带有箭袖。不仅于此下马蹄袖也是清代的一大礼节。每当遇到把自己地位高的人就要下马蹄袖以示礼节。关外白山黑水的行制鲜明地凸现,炫耀着以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擅长骑射的特色,这也是他们的立业之基本。这种服饰上浓郁的满族风格可以说是满族皇帝重视骑射武备治国思想的外在表现。

(四)、披领

清代皇帝朝服使用披领。其样式两隅略呈尖锐状,冬季用紫貂或石青色加以海龙缘镶嵌,夏季用石青加片金缘边制作。文武官员、内外命妇及皇帝穿朝服时配用。

参考文献: [ 1 ] 房宏俊. 试论清代皇帝明黄色朝袍的功用[J ] .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 [ 2 ] 张 琼. 关于清代帝后朝服与朝服像的几点看法[J ]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 (3) . [ 3 ] 杨景秀. 龙纹在帝王服饰上的运用[J ] . 辽海文物学刊,1995 (1) . [ 4 ] 李

芳 龙袍的象征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 2) .

第五篇:清代盟旗制度

明代后期,南迁到辽宁西北部的兀良哈三卫蒙古人,同迁入当地的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科尔沁部蒙古人,相互融合,到清初稳定之后,以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主体为蒙郭勒津人)之称纳入清朝的统治。

1、盟旗制的建立

清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的统治,在辽宁西北部蒙古族分布地区,也实行盟旗制。 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喀喇沁部蒙古人在其首领苏布地和他的叔叔色棱率领下归附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将喀喇沁部编为左右二翼旗,封苏布地之子固鲁思齐布为札萨克(旗长),掌喀喇沁右翼旗,封色棱为札萨克,掌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左翼旗旗署初设于官大海,后迁公营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

原驻牧于归化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附近地区的土默特部的一支,由俺答汗孙噶尔图统领,为避林丹汗部的侵扰,由归化城附近东迁,与喀喇沁部共牧一地。后又东移于喀喇沁部之东(辽宁省朝阳县、北票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带)。为区别于故地归化城的土默特部,称东土默特。后金天聪二年噶尔图之子鄂木克楚琥尔率部归附后金,于天聪九年,后金封鄂木克楚琥尔为札萨克,收所部驻牧之地编为土默特右翼旗。是年,鄂木克楚琥尔死,由其子固穆承袭札萨克职。

元臣兀良哈人济拉玛后裔莽古尔岱,率所部从喀喇沁部徙居东土默特驻牧地东(约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带),并统领了徙牧于此地的蒙郭勒津部蒙古人。天聪三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所部归附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将善巴所部的驻牧地编为土默特左翼旗,封善巴为旗札萨克。

由喀喇沁两翼旗和土默特两翼旗组成一个“盟”。因四旗开始会盟于土默特右旗卓索图(在朝阳县境内)地方,故名卓索图盟,为清代内蒙古六盟之一。盟设盟长1人,副盟长1人,由理藩院从盟内札萨克或闲散王公中选出,奏请皇帝任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又增设喀喇沁中旗,故卓索图盟管辖有喀喇沁左右翼旗和中旗、土默特左右翼旗。其后,又有喀尔喀左翼旗、锡埒图库伦旗也归卓索图盟管辖。各旗札萨克必须严守各自牧地管界,不许相互越界,调整牧地需经朝廷允许指定,札萨克和盟长均无权分封领地。

在辽宁省境内各旗驻牧地区是:土默特右翼旗在朝阳县、北票县一带,土默特左翼旗,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市区和郊区一带,喀喇沁左翼旗,在凌源、喀嘲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建昌县等地区I喀喇沁中旗,在今建平县地方。

清代前期,由于各旗蒙古王公贵族不断招来汉民垦耕土地.关内一些地区的汉人出关谋生,清政府也实行“借地养民”的政策,故有大量汉人流入辽宁境内蒙古人驻牧地区,并定居下来。清政府为蒙汉分治,于乾隆兰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厅址在今凌源县),管辖汉民,其地蒙古人仍归各旗管辖。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政府又将塔子沟厅一分为二。东部,在朝阳县内增设三座塔厅,管理朝阳县、北票县及阜新等地区的汉民l西部仍归塔子沟厅,管辖凌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平、建昌一带汉民。乾隆四十三年,撒“厅”建县,撤塔子沟厅建立建昌县(凌源境内),撤三座塔厅建朝阳县。二县专司汉民政令,蒙古族仍归各旗管辖。在二县内专设“三堂”,由满、蒙、汉各一官员组成,专理蒙、汉民纠纷案件。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朝阳县为朝阳府,另将建昌县和平泉县(属河北省)各划出一部,设建平县(取二县名的首字的新县名)。光绪二十九年,在土默特左翼旗内再设阜新县,实行旗县并立,蒙、汉分治制度。朝阳、建昌、建平、阜新和绥东五县均隶朝阳府。

盟旗制的组织关系。“盟”是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但非一级行政机构,只是清廷对盟内各旗的监督组织。各札萨克定期会盟,由盟长主持,审定各旗人丁、旗下佐一的改编等事宜。各旗人丁平时的武备情况也要到会盟地接受检阅。战时,盟长带领各旗兵丁出征。盟长无权干涉各旗的政事或发布政令。只在各旗出现难解决的民、刑案件时,会同札萨克审理。

“旗”是清政府依据八旗制度,在蒙古原有的社会统治制度的基础上,调整或分封牧地后编立的,是清朝统治蒙古族地区基本军政合一的单位。旗札萨克(旗长)是由清政府从蒙古族王公贵族(王、贝勒、贝子、塔布囊)中选任,为一旗之主。平时掌管一旗的行政、司法、征税等事务。战时,征调一旗军队参战。札萨克下设协理台胄(蒙古语称“图斯拉格齐” )2入,协助札萨克管理旗务,协理台吉之下设管旗章京(蒙古语称“札合日格齐”),负责处理和监督全旗政令的实施、兵务和法律执行情况,管旗章京下设梅林,分为管旗、印务、管兵梅林。管旗梅林分管旗内地方性民事等日常事务。印务梅林主管旗署(或称王府)内的印、文书档案,草拟命令和文告等。管兵梅林,分管一旗兵务、兵营、兵器及治安。梅林下设参领若干名,每一参领分管旗下佐领4至6人。此外,旗署内还有笔帖式若干,为文书职务。

旗以下设“佐”若干(佐或称“箭”,蒙古语称“苏木” )。清代中期以前,每150丁可编为1佐,丁增佐亦增。每佐设“佐领”(或称“箭长”,蒙古语称作“苏木章京”),为一佐之主管。受旗札萨克之命,审定所属人丁,征收一佐课税,为旗征调夫役和出兵,排解民事纠纷,也为王府派遣护卫和传递信件等。每佐在佐领之下设骁骑校1员、领催6员,协助佐领办理一佐事务。佐领一般为4至6名,上受旗参领管辖,如清道光年间,喀喇沁左翼旗有参领9员,管理旗下53名佐领,全旗有骁骑校53员、领催318员。

在佐之下,每10民户设一“什长”,为旗内最低一级之官,受佐领之命,管理民户。

旗内成年男子都要经过审丁。一般规定,年18到60为丁口,逐年审定造册。蒙古族丁口除当喇嘛、庙丁和王公贵族家丁外,都要编入丁册。每佐150丁,选50丁当兵,余百丁为“附丁”,即为预备兵,平时劳动和习武,候选充兵。

清代康熙年间,清政府调派八旗蒙古军队到盛京等地驻防,称“驻防八旗蒙古”。又拨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到盛京披甲当兵,为蒙古“游牧八旗”。八旗蒙古军队的家眷和附丁,随驻防于各地的蒙古军就地编佐,拨绘土地或牧地。每百丁编立1佐。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相同,为军事编制,不属地方盟旗管辖。够一旗之军,委派都统或总管统之。下为驻防各地的佐领,管辖蒙古民户和人丁。人丁披甲是直接补入八旗蒙古或游牧八旗军中。清代的盛京、新宾、风城、岫岩、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等地的蒙古族民户,都隶属于八旗蒙古或游牧八旗佐领的管辖。

(二)蒙古族封建等级制度

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控制和利用蒙古封建主势力,对于归服的蒙古封建主,按其效忠与功劳的大小,给予爵位,分别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不同爵位,并世袭罔替,相传子孙。

喀喇沁左翼旗的札萨克色校,顺治五年(1648年)封镇国公。同年,土默特右翼旗的札萨克固穆,封镇国公,康熙二年(1663年)晋为固山贝子,世袭罔替。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善巴,崇德元年(1636年)封达尔汉镇国公。

贵族阶层还有塔布囊和台吉。塔布囊,汉译意为“驸马”。兀良哈氏济拉玛(者勒蔑)是成吉思汗的功臣,其子又是驸马。成吉思汗封其子孙为“世袭塔布囊"称号,成为蒙古贵族,享有特权。塔布囊分

一、

二、

三、四等。台吉,蒙语,由汉语“太子”讹变而来。其义展延,巳与皇族相当。成吉思汗家族“孛儿只斤氏”为“黄金家族”。凡这个家庭的男性世袭“台吉”称号,成为贵族阶层。平民阶层称哈日出特(蒙语),汉译意为“黎民”。亦称呼雅根阿日特(蒙语),汉译意为“甲士”,有当兵、服徭役、纳税义务,也有当差升官职的资格。 属下阶层称属下,即领属的自由民,低于平民。有王爷属下和寺庙属下。王爷属下有“随旗蒙古人”。他们是外地迁移而来的匠人、艺人等。王爷属下还有“套斯各”(蒙语,汉译意为“庄户”)、“朱勒沁”(蒙语,汉译意为“押墓属下”或“陵丁”)和“达日罕包勒”(蒙语,汉译意为“获释奴隶”),他们是清室公主下嫁王公贵族、官宦陪嫁而来的侍从、艺人、匠人及媵姬等男女仆人。寺庙属下,一是投靠寺庙的随旗蒙古人;二是建筑寺庙时,从外地招

来的工匠艺人,不愿返回原籍,投靠了寺庙而定居下来,成了归属寺庙的属下。他们每年要向寺庙纳贡、服劳役。奴隶阶层的“格仁包勒”,即汉语“家奴”。他们世代为奴,是社会最底层。

(三)喀喇沁左翼旗和土默特左、右翼旗札萨克世系

1.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世系第一任札萨克色棱,天聪九年(1635年)封。顺治五年(1648年)封镇国公、顺治十四年卒。

第二任札萨克色梭次子奇达特,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公爵袭职。康熙五年(1666年)卒。 第三任札萨克奇达特子乌特巴拉,康熙六年(1667年)袭职。康熙三十年(1691年)卒。

第四任札萨克乌特巴拉弟善巴拉什,康熙三十年以镇国公爵袭职。晋固山贝子任卓索图盟盟长。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

第五任札萨克善巴拉什子僧衮札布,康熙五十六年以固山贝子爵袭职。雍正九年(1731年)晋多罗贝勒。乾隆七年(1742年)卒。.

第六任札萨克僧衮札布子瑚图灵阿,乾隆七年以固山贝子爵袭职,晋郡王。乾隆十四年(1749年)降爵为镇国公。乾隆四十年复固山贝子爵。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卒。

第七任札萨克瑚图灵阿子济克济特札布,乾隆四十四年袭职.翌年因罪削职。

第八任札萨克瑚图灵阿弟札拉丰阿,乾隆七年封镇国公,乾隆十四年晋固山贝子,乾隆四十年晋郡王。其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罪割爵,转又封贝子,复又降为镇国公。乾隆三十年(1765年)复封贝子。乾隆四十五年晋多罗贝勒。乾隆四十六年以镇国公爵兼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封多罗贝勒、御前大臣。

第九任札萨克札拉丰阿子丹巴多尔济,乾隆四十八年以固山贝子爵袭札萨克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革职.乾隆五十七年乾清门行走。嘉庆八年(1803年)因功封多罗贝勒、御前行走。 第十任札萨克喇特纳克尔第,乾隆五十六年以一等塔布囊袭札萨克。乾清门行走,后为驸马喀喇沁郡王。

第十一任札萨克托恩多,嘉庆十八年(1813年)袭职至嘉庆二十二年。道光十年(1830年)卒。 第十=任札萨克星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以一等塔布囊袭职。曾任卓索图盟副盟长。 第十三任札萨克德布斋札布,道光十二年(1832)袭职,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卒。 第十四任札萨克布里浑巴拉,道光二十七年袭职到咸丰元年(1851年)。

第十五任札萨克乌凌阿,咸丰二年(1852年)袭职,咸丰五年封镇国公兼卓索图盟副盟长,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

第十六任札萨克熙凌阿,多罗贝勒,光绪二年袭职至光绪十年(1885年),后以多罗贝勒驻京。 第十七任札萨克索特旺,光绪十一年以一等塔布囊袭职,至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 第十八任札萨克巴特玛鄂特萨尔,光绪二十二年以一等塔布囊袭职。次年革职。

第十九任札萨克熙凌阿,即第十六任札萨克在光绪二十三年复袭职,直至民国7年(1918年)。 第二十任札萨克默尔赓额,民国8年袭职,直至民国27年。

2、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世系第一任札萨克鄂木布楚琥尔,天聪九年(1635年)封。同年卒。

第二任札萨克鄂木布楚琥尔子固穆袭,顺治五年(1648年)晋镇国公。康熙二年(1663年)晋固山贝子。

第三任札萨克固穆第七子衮济斯札布,康熙十三年袭固山贝子。

第四任札萨克固穆第六子拉斯扎布,康熙三十年袭固山贝子。

第五任札萨克拉斯扎布长子班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袭固山贝子。

第六任札萨克班第长子哈穆嘎巴雅斯呼朗图,康熙四十九年袭固山贝子。

第七任札萨克哈穆嘎巴雅斯呼朗图长子垂扎布,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袭固山贝子。 第八任札萨克垂札布次子色布腾栋罗布,乾隆三十九年袭固山贝子。

第九任札萨克垂札布三子色布腾喇什,乾隆五十五年袭固山贝子。

第十任札萨克哈穆嘎巴雅斯呼朗图第九子朋素克嶙亲,乾隆五十七年袭固山贝子。

第十一任札萨克朋素克嶙亲第四子玛尼巴达喇,嘉庆四年(1799年)袭固山贝子。嘉庆七年与嘉庆第四女庆静公主成婚,赏郡王品级。

第十二任札萨克玛尼巴达喇长子德勒格色楞,道光十三年(1833年)袭固山贝子,后因随同僧格林沁帮办军务有功,晋为贝勒,补授阅兵大臣。

第十三任札萨克德勒克色楞长子索特那木色登,咸丰七年(1857年)袭固山贝子。 第十四任札萨克索特那木色登子棍布扎布,光绪六年(1880年)袭固山贝子。

第十五任札萨克棍布札布第五子沁布多尔济,民国19年(1930年)袭固山贝子。民国21年沁布多尔济被伪满皇帝溥仪封为和硕亲王,任土默特右旗旗长。民国29年(1940年)设土默特中旗,沁布道尔济任旗长。

3.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世系第一任札萨克善巴,天聪九年(1635年)封。崇德元年(1636年)晋达尔汉镇国公,诏世袭罔替。

第二任札萨克甍巴子卓里克图,康熙元年(1662年)授予多罗达尔汉贝勒,世袭罔替。 第三任札萨克卓里克图之长子兆图,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

第四任札萨克兆图之第三子额尔德穆图,三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又尚县主,授多罗额附。 第五任札萨克额尔德穆图之长子玛尼,四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

第六任札萨克玛尼之长子阿拉布坦,五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又尚郡主,授和硕额附。雍正十一年(1734年)任卓索图盟盟长。

第七任札萨克阿拉布坦之孙索诺木巴勒珠尔,六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尚乡君,授额附。 乾隆四十四年任卓索图盟盟长,兼任理藩院侍郎、木兰行围场长等职。

第八任札萨克索诺木巴勒珠尔之次子贡楚克巴尔桑,七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兼任卓索图盟副盟长。

第九任札萨克贡楚克巴尔桑之长子济克英特札布,八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

第十任札萨克济克莫特札布之长子那逊乌勒济,九袭多罗达尔汉贝勒爵,兼任卓索图盟副盟长。

第十一任札萨克那逊乌勒济之长子散巴勒诺尔赞,十袭多罗达尔汉贝勒之爵。同治九年(1871年)被削札萨克之职。

第十二任札萨克散巴勒诺尔赞之弟哈斯塔玛嘎于同治九年辞僧职还俗,以一等塔布囊之爵承袭札萨克,但这一委任未报清廷亦未得到爵位。

第十三任札萨克散巴勒诺尔赞之长子色凌那穆济勒旺宝,十一袭多罗达尔汉贝勒之爵。 光绪二十九年(1909年)晋郡王。被追叙为亲王。兼任卓索图盟长、理藩院侍郎。

第十四任札萨克那逊乌勒济二弟宝银乌勒济之孙嘎勒桑道尔济之子云丹桑布,系色凌那穆济勒旺宝过继子。民国7年(1918年),民国政府发给札萨克郡王的委任状,时年13岁。是土默特左翼旗最后一任札萨克。

4、辛亥革命后旗县变化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喀喇沁左翼旗地方的汉民初归河北省,后改为热河省特别区建昌县管辖,民国3年因建昌县与江西建昌府同名,改称凌源县。同年,撤销朝阳府,原所辖五县先后改隶承德府、热河特别区。到民国17年(1928年),划归热河省,民国20年,将凌源县东南部、朝阳县南部、喀喇沁左翼旗南部等地区划出,增设凌南县(建昌、喀左境内)。将喀喇沁左翼旗大城子的汉民划归凌源县管辖。民国年间,土默特左翼旗、阜新县同属热河省。

东北沦陷时期,在辽宁省蒙古族聚居各地,实行殖民统治的旗县制,为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旗县及其隶属关系也有变更。民国23年(1934年),将朝阳县改隶锦州省。民国26年,将凌

源、凌南两县合并,改为建昌县,伪县署设于莽牛营子(建昌镇)。同年,将建平县北部50个村划出,另建新惠县。并将喀喇沁左旗七家子区4个村、宁城县(今属内蒙古)西桥区9个村划归建平县。民国29年,将朝阳县复改为土默特右旗,又将朝阳县北部划出,建土默特中旗,旗署设于北票。建昌县和喀喇沁左旗合并,撤县存旗称喀喇沁左翼旗,旗署设于鸵牛营子。建平县并入喀喇沁旗,旗署设于建平,后迁平庄,各旗县均隶热河省。期间,土默特左翼旗和阜新县同隶锦州省,蒙汉分治。同年,撤销阜新县,仍由土默特左旗统管全县。 解放战争期间,朝阳和阜新蒙古族分布地区的旗县,先后建立了人民政权,有的旗县又新划建置和改称,增加新县。先归中共热东地委领导,后改隶冀热辽十八行政专员公署领导。到1948年3月,成立北票、阜新、义县联合县政府,归辽西省。1949年,朝阳地区旗县所辖地区又有调整,撤销北、阜、义联合县。同年,撤销冀热辽十八专员公署,旗县统归热河省。1946年8月,喀喇沁左翼旗人民政权——旗政府建立。旗政府在公营子(南公营子),下辖11个区。旗为蒙古族行政机构。.1947年12月,结束蒙汉分治。1949年7月,撤销叶柏寿县(1947年7月,建平县改为叶柏寿县),将原叶柏寿县所辖半拉烧锅、甘招、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喇沁左翼旗。

同年,旗政府由公营子迁至大城子。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辽宁省管辖。

上一篇:那些事儿范文下一篇:青协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