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022-09-10

听力障碍对聋生语言、心理都造成了较大影响, 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聋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对聋生而言, 人际交往的效果将直接地影响学习、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加上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 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盲目追求“标新立异”, 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人际交往非常糟, 使他们走向孤独, 并产生自卑情绪, 严重地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聋校教师应引导聋生学会与人交往, 使他们克服残障, 回归主流社会。近年来, 我校在培养聋生的社会交往技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我认为, 教师要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劳动者, 这也是聋生获得生存技能、拥有完整人格和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因此, 如何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创设情景, 培养聋生参与的交往能力

(一)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开展交往心理和行为教育

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处在自然状态下聋生的语言、行动和表现等外部特征, 从而了解其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特征, 为其交往认知训练和行为训练确立依据。对不能正常交往的聋生进行认知训练和行为训练, 主要采取情景训练法。人为地创设情景, 将聋生置身其中, 从中观察聋生在与人交往时的行为倾向, 并对不能正常交往的聋生给予行为指导和心理暗示,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交往关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聋生间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形成。如:教室文化评比活动, 通过学校的卫生、纪律流动红旗评比, 促进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也可紧扣生活随机渗透, 捕捉生活现象, 随机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有效地对聋生进行交往辅导。如:利用教师节活动, 进行尊师教育;利用学生中突发的事件, 及时发现, 及时教育;结合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 对聋生进行交往辅导……

(二)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交往心理和行为教育

教师应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中对聋生渗透交往心理和行为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 渗透心理行为教育内容, 不仅有助于培养聋生健康的交往心理, 还能巩固和加深聋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等科目教学中都可有机渗透。课堂教学是聋生同伴交往的一种渠道, 以聋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也是促进聋生积极交往的途径之一。

(三)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提高聋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聋教育不仅要培养聋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更要教会聋生学习的技巧, 使他们善于学习身边的事物, 具有学习的能力。我们针对中高年级聋生, 在教育中开展了“生活体验”的活动。培养聋生与老师、与同学交往的技能, 提高其参与集体活动的技能。如:在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助残活动中, 我们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会场的布置, 活动中所用到的材料、活动所需设置的环节, 都由学生去解决, 我们老师仅做辅导。经过这样的教育, 我们的学生学会了遇到问题沉着应对、齐心协作, 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也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创造条件, 为聋生提供参与交往的机会

(一) 提供与正常的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聋生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使学校成了聋生的世外桃源。聋生一旦毕业离开学校, 要么觉得无所适从, 要么则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 根本无法与正常人和睦相处。所以, 提供机会让聋生与正常的同龄伙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在每年的区田径运动会上, 我校聋生就和其他普通学校的孩子一样, 在赛场上奋力拼搏, 几天的比赛时间, 不少聋生通过书面形式与正常孩子交成了朋友, 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让聋生参与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去, 不仅增加了与正常人交流的机会, 还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经验, 从而提高了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提供与成人交往的机会

提供与成人交往的机会, 特别是与父母和老师交往的机会, 聋生都善于模仿, 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关注大人们的一言一行, 并试着去尝试。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做到与聋生文明交流。同时, 对家长们也提出了与孩子积极沟通的要求, 使学生家长不再像以前那样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使其能够与孩子进行耐心地交流, 倾听他们的心声。

(三) 提供与社会大众交往的机会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让聋生回到主流社会的怀抱中, 感受社会, 体验生活, 学会与他人相处。如:组织聋生参观超市, 与营业员进行笔谈交流的活动, 让聋生在超市中通过交谈、询问, 锻炼他们与陌生人交往的胆量与能力;组织实践活动, 让聋生深入菜市场, 与菜贩进行询价、还价, 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

总之, 在实践活动中能培养聋生提高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尽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从自卑的心理阴影中摆脱出来, 成为适应社会、自立于社会、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摘要:听力障碍对聋生语言、心理都造成了较大影响, 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聋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对聋生而言, 人际交往的效果将直接地影响学习、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加上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 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盲目追求“标新立异”, 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人际交往非常糟, 使他们走向孤独, 并产生自卑情绪, 严重地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关键词:聋生,人际交往,实践活动,社会适应

上一篇: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下一篇:基于云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