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生物趣味教学点滴

2022-09-10

1 趣味知识 (故事) “生”趣

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严密性、科学性、内在的逻辑性和趣味性等, 而教师就是充分挖掘这些特性而从教材本身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产生兴趣, 时刻在思考问题, 起到积极组织教学的作用。关于科学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以及内在的逻辑性, 这通过教材或教师将知识消化后精心设计的教案本身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因此, 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其趣味性和直观性等其它特性的体现。生物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自然科学。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尽可能适时地利用生动“有趣”的生物学小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及直观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利用学生较多的无意注意为教学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需要收集的生物学知识从内容上可分为:

(1) 生物学的趣味知识:动物的建筑艺术、植物趣谈、食肉植物、中国的珍禽异兽、酶的本领大、海洋生物拾趣、漫谈生物世界、根、叶……

(2) 生物科学史方面的知识:维生素的发现、酶的发现、细胞的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

(3) 生物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果:生物工程的十大突破、第二次绿色革命、牛胰岛素的合成、遗传工程、转基因、克隆羊……

(4) 生物学家的生平:孟德尔、摩尔根、拉马克、达尔文、林奈、虎克……

在教学中, 有选择地利用这些所收集到的生物学小知识, 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记忆、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2 感性知识 (形象) “导”趣

适时地利用感性知识是在教学过程中通向学生心灵之窗的捷径, 是师生之间在科学知识上产生“共鸣”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同学们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或多或少地在自己记忆的仓库中贮入了一定量的有关生物方面的感性知识,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更多。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适时地将教材内容与有关感性知识联系起来, 通过列举事例或设疑的方法, 唤醒同学们沉睡的记忆, 使同学们的感性知识与我们所讲授的理性知识之间因撞击而产生“共鸣”。例如:在讲到根的渗透吸水原理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给农作物上的肥多了会产生‘烧苗’现象?”;“为什么盐碱地里不适宜作物生长?”;在讲到食物中的成分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吃饭不能偏食、挑食?”等等。同时这样还会使同学们因找到了回答他们记忆中的“什么”的“为什么”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来。

3 成语 (俗语) “生”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授活动的思维和学生学习的思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就象两条向前延伸的曲线波。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使自己的思维尽可能地接近或与学生的思维层次吻合;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自己的思维层次靠近或发展, 从而使双方的思维活动能“同步”地向前延伸。就象物理学上的两条振动波因频率相同而发生共振一样,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因趋于“同步”而发生“共鸣”。如在讲到血液循环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时, 如果为了节省时间, 直接将挂图呈现给学生, 这样做似乎也很方便, 但我以为这样往往破坏了师生之间思维过程的和谐。因此, 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是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一边画板图。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学生不能和我们一起进行思维活动, 即师生之间的思维脱节, 那么他们的注意力是难以集中和保持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或者在讲解一个原理之前列举大量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演绎, 抑或在讲到某一科学结论或发现时, 结合科学史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追溯思维的源泉, 纵观科学发现的整个思维过程等, 这样都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我们所组织的思维活动, 使师生之间的思维不断产生“共鸣”, 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教学服务。

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 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讲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引用成语“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讲到遗传时可以引用俗语“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到变异时, 可引用古语“橘生淮北而为枳”;讲到食物链时, 可引用成语“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讲到条件反射时, 可引用成语“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这些词语既简洁形象, 又通俗易懂, 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此外, 教师语言表达的清晰、节奏的轻重快慢、语音的高低起伏与语言的内在逻辑性,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感, 为教学服务。

4 激情“激”趣

在教学中,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 教师如果对所讲授的知识没有深刻的情绪体验, 没有激情的参与, 而只是将所授知识平铺直叙, 十分冷静地展示给学生, 即使再有趣的教材内容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这是因为师生之间在激情上没有产生或产生了消极的“共鸣”的缘故。然而, 这种在感情或激情上的“共鸣”是以师生的情绪体验为基础的。教师在备课时, 应通过对教材的理解, 融会贯通, 把书本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由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对真理的追求, 便会产生强烈而深刻的情绪体验。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以高昂的热情, 深刻的情绪体验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从而形成课堂上师生情绪生活的和谐, 为教学服务。事实证明, 富有激情的讲述要比照授课本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对真理追求的热望来。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要尽量发挥科学知识、思维过程、情绪体验这三方面的作用。把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达到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激情和兴趣之目的。

摘要:怎样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激情和兴趣, 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下, 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换句话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的我们, 必须通过有趣的科学知识, 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具, 富有逻辑的思维过程, 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学经验和高昂的教学热情来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强烈的情绪体验来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趣味知识,感性知识,成语

上一篇:自由广场设计下一篇:中职园林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