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社会实践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政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理想状态的实现手段。融合的意义,在于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一篇:思政社会实践论文

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探讨

[摘要]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途径。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它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相互促进,避免相互弱化,有效地解决了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分离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学生正确处理“遭遇” 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环境影响 思政教育 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童志坚(1978-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珠海 519090)王晓(1976- ),男,广东湛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Y0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育人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高校,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两者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有必要加强社会实践在这两者之间作用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高校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要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必须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理论性、主导性的特点;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性、主导性与环境影响泛化、不确定性联结起来,是两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1.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体现。思政教育主导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增长才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辅导,在理论、实践的方法、实践过程上引导学生,这就保证了实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是落实思政教育主导性的过程。

2.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对人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多元、社会信息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属于人类改造的对象也纷纷纳入人的客体的范畴,人们的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另外,当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或者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激化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不断地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思想的塑造除了学校的思政教育外,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社会历练,对社会事物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各式各样的主张、海量而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泛化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取舍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模糊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有效性,对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会实践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形成两者教育合力的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它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坚持与教育方向的把握;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的泛化、不确定的影响,并没有排斥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反而彰显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需要有主导性的思政教育的引领;社会环境越是复杂,这种主导的作用就越是必要。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理论,应用于处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又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有效地应对了环境影响对学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了有意识改造或选择的环境,实践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杜威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控制结果所依赖的条件,而这种行动是有理智指导的,是掌握条件、观察顺序关联的,是根据这种知识来计划执行的。”①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进行选择、营造、分析、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里变成了“人造环境”, 摆脱了通常意义下环境对人影响的模糊、泛化倾向。

2.社会实践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环境影响导向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让复杂的社会环境服务于思政教育目标的问题。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抵消的可能;当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时,环境和思政教育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环境影响抵消学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阻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使得学校教育弱化或者无效时,两者是相互弱化的关系。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思想的思政教育活动,它通过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应用于创设的“人造环境”,进而引导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弱化情形的出现,这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还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合力,这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达到知行结合的最好路径,也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目标所在。

1.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对“美德”知识的理性把握,认为知识能培养出良好的伦理社会,能使人更亲近神性,培养出近乎神性的勇敢、节制、敏锐、快捷、荣誉、正义、诚实等美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然而,学校理论教育,以及学校本身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因为学校理论教育无法替代学生亲自对生活的体验,而且学校本身也无法完全地重复社会生活的场景。因此理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

2.注重环境的影响也不能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行为、思想的制约性,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怎样的社会环境,就有怎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德育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华生甚至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把儿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③因此,思政教育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然而,面对环境影响的泛化性、不确定性,如果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的现实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环境影响并无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

3.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无论是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生活”④,还是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⑤,实际上都是强调教育要把学校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现在思政教育存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学校生活归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归社会生活,两者缺乏糅合和融合。二是表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有于现实生活。上述的问题,都不是理论学习或者注重环境的影响可以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是外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过程,这种影响要真正地作用于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行为,把这些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实践之所以能解决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分离,一是因为实践的过程衔接了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把环境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学生才能在加深对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目标,不能只看学生是否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因为社会实践实际是学生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方式,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实践是主观到客观的升华过程,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的锻炼与检验。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⑥,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场景,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思考与把握现实世界。

四、社会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对学生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人正确评估自己、获得进步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自我认识。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评价,除了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是主动地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改造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的自我意识在影响环境与受环境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健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什么品格,不可能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丑,如同他也不可能想到他自己的面貌或美丑。”⑧因此,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强化已有优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形成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个体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经历把理论应有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要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需要经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良好的行为的过程。”⑨社会实践实际是担当起了将内化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良好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⑩社会实践中,学生具体参与实践,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经验,是外在学习到内在学习、达到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耶鲁大学哈雷霍因进行的“诚实与欺骗问题”研究实验得出“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景决定”的结论,说明了仅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熟记道德信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道德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还必须经历把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道德情景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为人们正确处理“遭遇”奠定基础。“遭遇”指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突然碰到的、少数重大的、特定的事情,迫使我们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变化。理论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对人怎样处理“遭遇”有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的思政教育活动,是主观到客观、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与预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与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重大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面对无法预料的人生遭遇、重大抉择、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帮助他们合理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必须深化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之间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这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未来,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6.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64.

④⑥⑩(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7,87.

⑤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6.

⑨李辉.现代思政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8.

作者:童志坚 王晓

第二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互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理想状态的实现手段。融合的意义,在于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落实全员参与育人、拓宽育人的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合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理论阐释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思政”则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试点于上海地区高校,即在非思政课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具体可以包括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防教育、职业精神、中华美德、社会公德及各类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教育等。

目前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研究有很多,比如陈艳撰写的《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唐晓勇教授撰写的《画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心圆”》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但是在谈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概念上比较模糊不清,没有具体描述和解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进行了解释。第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的两种途径的归一。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①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责任田”,两者的交互融合是将通向责任田的主渠道打通,实现畅通主渠道,种好“责任田”的协同互动。第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形式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②。所谓显性教育就是旗帜鲜明,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③(214)所谓隐性教育就如同潜隐无形、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如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产生“熔炉效应”④一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同一目标过程中的形式互补。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过程是打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边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⑤这里的教师不仅仅指的是思政课教师,更包含其他非思政课教师,即“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必须克服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对立、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形而上学流弊,坚持以辩证思维统领双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对话、交流和共商。”⑥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实践教学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近些年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先后通过思政课程主动对接、教师队伍团队共联共建、课程思政项目试点推动到全面推广等方式,有了一些效果和成绩。

(一)服务职业教育:“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是思政课程主动对接“课程思政”途径和手段创新。“大班教学”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即合班教育,通常为百人以上在同一課堂中上课,弊端在于课程多以学理性知识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可能为了管理和维持课堂秩序而影响课程进度与教学效果。“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大班教学”弊端,不仅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创新空间,而且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小班研讨”让教师在对接思政课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一是保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学时。“小班研讨”学时计入课程总学时,不占用“大班教学”的课时,以行政班为主体,分单双周实施教学;二是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选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程“小班研讨”选题主要是服务专业教育,包括新时代水利精神、水利专业就业调研、水利工匠精神、中国水利文化等,从而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让思政课程具有“专业”的味道,实现思政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三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创新。“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落实落地,同时激发思政课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在既不脱离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的思维中做到与时俱进、与专业同行、与人才培养同步。

(二)团队共联共建:“思政教师”+“人文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教师科研、教学团队的共联共建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重要举措。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年初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省首个将思政教师和人文教师纳入同一部门的学院,目的之一在于试点推动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融合,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其次,思政教师和人文教师融合有助于克服人文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之间的“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形而上学阻碍。再次,人文素质教师的专业性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立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涵养;而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性能够实现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引领。最后,实现思政课程“主渠道”与课程思政“责任田”的主体责任同向同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就是全员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思政课教师与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共联共建,对于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试点至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思政课教师与人文素质教师先后共同申报院级“课程思政”课题一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一项,先后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式共创、教学元素共融等手段,创新性地开展了省级教学比赛,荣获省级课堂教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三)科研引领推动:“项目建设”+“示范引领”的教研教改协同推进

为更好地提高教师参与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以此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推动各专业、各学科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每年坚持每个专业遴选一门课程作为建设试点课程,以此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以研促进、以研促建。二是坚持项目的引领示范,在项目建设期间,采取定期与随机听课方式,督查“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效果,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较好及“思想价值引领”功能突出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并以“示范课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形式进行推广,发挥优质“课程思政”项目的引领辐射作用。在2019年立项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五个项目中,全部体现了“课程思政”理念。

(四)一体化式构建:“改革教法”+“创新学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一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采用举例子、故事启发、日常生活式教学、美学熏陶式教学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算算大学三年的一本账”的案例,引出大学生对孝心与责任的思考——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在“电工技术应用”中设置课前五分钟的体验环节,每次1名学生就电力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的新闻进行分享,实现以碎片化的时间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二是在课程思政中,通过“比拟、思考、实践”三衔接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做到哲学思辨,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实施中,为了尽快帮助刚入校的大一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可以以各种常见的函数图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函数图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拟为人生的每一次转折,启发学生对“成功与失败”“质变与量变”的思考。三是“合作互助”贯穿教学全过程,即通过分组、起队名、想口号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感受到团队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反思

(一)承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必然联系是首要前提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前提必须是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理念,承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必然联系:一是两者任务相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两者都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教育的不同学科的体现,但都具有促进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既不能用放大思政的社会化功能,造成思想政治课程“孤岛”,又不能忽视其他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阻碍非思政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三是教学资源上具有关联性,不同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虽各不相同,从性质上看是具有关联性,包括文化传承、行业精神、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以内容关联为突破,鼓励教师以专业特点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各自优势是必然要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除了具有必然联系之外,两者还有各自的优势与侧重点,对这一点进行澄清则是科学、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内在要求,否則就会造成专业课程思政化及思政课程学理性缺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内容各有侧重。思政课程注重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强调思想价值引领为主。而“课程思政”只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并非是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学。另一方面,课程地位有明显不同。思政课程具有主体地位,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课程;“课程思政”是“同向同行”,是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定的专业化知识体系,侧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教育。

(三)创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条件是关键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有条件的,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创造组织保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学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关工委等各负其责、水利行业协同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保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增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力量的基础上,出台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兼任思政课教师实施方案,目前学院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数量已达三十一人,并有多人荣获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湖南省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高职高专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三是提供经费支持,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建设专项经费。四是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一方面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全流程、全要素公平、公开,另一方面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情况与效果作为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要善于寻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机会

在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善于寻找“机会”。第一,专业课教师必须有“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识”,在制定课程方案和设计课程时,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盐”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即主动思考“在何时”“在何环节”“加入何种思政元素”“采用何种方法”“体现了何种思政作用”。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为“思政教育”的实施留下一定的空间,无论何种课程,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例如国内外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同类型行业对比等找到“思政教育”的空间,找到空间就等于找到了“课程思政”的机会。第三,教学态度是最好的“思政元素”,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认真备课、讲课中充满激情、与学生互动充满感情等都是学生能直接感受得到的,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②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319/c117092-30983823.html,2019-3-19.

③中央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④“熔炉效应”: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的典故,即在书中描述到:“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⑤佘双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19/c40531-31038348.html,2019-4-19.

⑥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根本保证[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22/c40531-3098894html,2019-3-22.

参考文献:

[1]陈艳.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8(12):110-112.

[2]唐晓勇.画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心圆”[N].四川日报,2019-09-23.

[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6):109-113.

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职水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ZJGB2019323;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9年课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项目编号:18XS11。

作者:邓飞

第三篇:“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音乐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构建

[摘 要]音乐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使得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课程思政是音乐院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强音乐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生长点。音乐院校应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授课教师的行为自觉、思政课程的中流砥柱、打造课程思政的良好生态和运行系统等方面入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大思政 音乐院校 课程思政 实践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立足“大思政”的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开启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里程碑意义的一页。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高校所有的课程要发掘思政资源、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2]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体现,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长点和重要抓手,对于高等音乐院校坚持社会主义艺术教育的办学原则,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艺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是音乐院校培养德艺双馨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有:“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就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3]指明了作为“现实的人”的使命担当与社会发展内在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习近平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4]

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是时代新人的精神标志。时代新人需要良好的专业素质,需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魂”,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音乐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職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和文艺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其培养的人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民,更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世界公民”,而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因此,从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这一教育的目标来看,音乐院校所有的课程均应担负立德树人的职责,教育教学中将育才和育德、德和艺统一起来,实现“大合唱”,而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门课程之“独奏”。有的人认为思政课是立德是育人、专业课程是授艺是育才,这是对德艺双馨的误解,是对时代新人的曲解。

音乐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容易实现和思政的融合渗透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本身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且自身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5]我国古代《礼记·乐记》中就有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乐者,通伦理者也。马克思一语中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作用。[6]说明了意识形态属性是音乐的重要特性,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上层建筑发挥着巩固或者销蚀的作用。此外,音乐具有造就完美人格、陶冶民众情操、实现道德净化的育人功能。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是士大夫修身的“四课”,琴即音乐,位于修身之首位。《乐记》中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把“乐”上升到了“德之华”的高度,说明音乐在古代君子修身养性过程中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说:音乐是用来改变灵魂的品质。黑格尔则认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席勒曾指出,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包括音乐的美,也包括其他艺术的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音乐本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使得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容易实现“音乐”和“思政”的融合渗透。在音乐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依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音乐文化资源,以声乐、民乐、艺术学理论、作曲、钢琴等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建设具有音乐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用音乐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发挥音乐文化的教化功能,以乐“化”人、“乐”中育人。

“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音乐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构建

1.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际上强调的就是课程在育人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指明了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一重要论述,从重要性上和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组织育人等上进行了区分。然而在音乐院校的课程教学中,重教书、轻育人、重演唱演奏传授、轻思想价值引领等现象较为普遍,音乐和思政虽有一定的结合,但结合的层次还比较低,仅仅表现在红色经典演出或者音乐艺术“三下乡”等活动领域。以笔者了解的一所音乐院校为例,在本省举办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比赛中,“课程思政”赛项连续两年无人问津足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知道,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思政课一门课程、思政课教师一己之力所能完成,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师也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导。在高等音乐院校,要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人人须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课程思政理念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

2.发挥教师课程思政主力军的作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教书育人、是把课程思政理念变为行为自觉的主力军。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强调了作为“实践的人”对于思想实现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9]笔者认为,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同样在教师,关键在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列宁曾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10]音乐院校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思政”的思维自觉,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等方面,既做授艺解惑的“经师”,又做立德铸魂的“人师”,在传授音乐理论、演奏技能、表演方式中融入价值引领。其次,专业教师要乐于善于发掘音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心人”。虽然音乐先天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的功能,但教师要巧妙把握、灵活运用,方能达到乐中育人的效果。第三,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定期举办座谈会、组成“互助组”等,对课程实施中的难点进行沟通、协商。第四,加强师德建设。不能让个别教师的师德稀释、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强化思政课关键课程的中流砥柱功能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不是要削弱更不是否定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课程的关键作用。恰恰相反,必须更加毫不动摇巩固思政课程的关键地位不动摇。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把思政课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需要学校所有课程共同来发挥作用,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1]的这一规定,强调了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明晰了思政课对于立德树人不可替代的关键、核心作用、领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12]毋庸置疑,思政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同向同行的主导,其他课程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同向同行的協同,其他课程要配合好思政课。

在音乐院校“大思政”格局构建和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要发挥作为关键课程的中流砥柱作用,一方面要加快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艺术”“思政+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把音乐文化和思政课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彰显音乐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上,要植根于学校的音乐文化土壤和学科生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音乐学”“艺术学理论”“舞蹈学”等学科的相互交融,积极探索符合时代需求、彰显音乐院校风范、具有音乐魅力的特色学科。最后,始终坚持思政课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学校“大思政”格局中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积极主动指导专业课教师挖掘、提炼音乐专业、舞蹈专业等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音乐专业知识传授、演奏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4.打造音乐院校课程思政的良好生态和运行系统

系统论的总体特征是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即从整体出发,对系统、要素、结构、层次(部分)、功能、组织、信息、联系方式、外部环境等进行全面总体思维,从它们的关系中揭示和把握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总体规律。[13]课程思政,属于高校“大思政”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涉及面广,其启动、运行和推进离不开学校的统筹规划。在学校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出台文件,建立常态化的、具有可操作性方案和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学校成立“课程思政”建设中心,由一名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同时,由教务处牵头,统筹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思政方案和指导意见,拟定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体系,把业务评价和思想政治评价结合起来,把“精神塑造、思想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确立下来,促使教师将教书育人要求外化为行为自觉。最后,学校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建立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和监管体系,以避免课程思政变成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7]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7期,第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4]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版。

[5]董学文:《怎样看待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9][11][1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

[10]列宁:《列宁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90。

[13]刘锋:《简论系统思维力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4期,第144-150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谢宝利

上一篇:创建文明城市策论文下一篇:我爱我的祖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