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作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和渠道,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却成为明显的短板,严重阻碍了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教学基地形式与功能的单一化有直接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论文 篇1:

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不同于思政课程,也不是在专业课程中上思政课,而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无疑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技能教育一统天下、课程思政能力相对偏弱的现状,笔者以会计专业为例,直面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为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思政能力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同时也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传统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技能为根本”的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并丰富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会计专业的课程思政为例,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试图为课程思政在会计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探索。

一、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为了适应课程思政的教改形势,职业教育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开展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和实现形式,努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课程思政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还处于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初级阶段,总体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模式。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性不够

一般认为,“思政课程”是学校通过开设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形式对学生开展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显性形式;而“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和隐性形式[1]。应该说,课程思政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只不过原来是自发地散见于各类专业课程中,未成体系,其重要性和地位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突出。

对于传统会计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稍显独立的思政课程与当前开展的课程思政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如何互为补充,产生“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关于这方面的探索还远远不够,目前呈现的还是思政课程一枝独秀、课程思政相对偏弱、思政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态势。

(二)课程思政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度不够

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就业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无论从政策上的顶层设计还是从现实需求出发都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会计岗位的独特性,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重视会计技能教育的同时兼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是会计职业教育界与用人单位的共同要求,而彰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特色的会计课程思政就具有天然的逻辑必然性。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又不能完全替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从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区别。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课程思政赋能仍是一个必须破解的课题[2]。

(三)课程思政的系统性还没有形成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形式乃至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并一体性推进,才能保证课程思政顺利开展,保障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避免课程思政成为昙花一现的行动时髦和标签。事实上,当前课程思政在会计职业教育中还处于自发阶段,甚至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成熟的样本和一套可以普遍借鉴的成熟模式。

(四)課程思政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课程思政的灵魂在于融思政教育于专业教育,达到“如盐溶水”的效果,而不是抛开专业教育另辟蹊径。长期以来,专业技能教育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主业,思政教育只是作为职业教育的配角而存在,而课程思政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果不能驾驭好课程思政,更容易演变成在专业课中上思政课,导致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3],不仅不能达到思政教育效果,反而会伤及专业教育。

二、当前课程思政问题成因中的职教因素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水平整体偏低的原因,除了课程思政教育经验不足以外,还与职业教育自身的一些因素有关。

(一)技能教育仍处于无法撼动的统治地位

当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从层次到赛制、内容日益完善,“指挥棒”效应不断凸显。由于技能大赛的局限,主要以技能作为竞赛内容的赛项很难融入思政内容,造成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中心的情况暂时无法改变。因此我们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总体上围绕技能教育、服从于各赛项规程来开展日常教学,这也是各职业院校无奈的“形势所逼”。至于是否应整体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一场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技能大赛面前,在“奖牌为王”的评价体系下,似乎还没有那么紧迫,由此导致多数职业院校对课程思政改革还处于观望的态度。

(二)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取得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一体推进,尤其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如果对于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学内容,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以什么内容为主的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的程度如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都没有具体标准,任由任课教师进行自主选择和发挥,那么,课程思政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当前相关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更多的是凭自上而下的要求和教师的自觉,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思政很容易浮于表面,甚至“昙花一现”。

(三)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参差不全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效果,但当前职业教育的师资配备仍不足以开展课程思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习惯于专业教育。长期以来,专业教师的师资配备以有专业背景的本科学历以上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主,少量从企业一线转行过来的师资也主要从加强技能教育出发,很少会从思政角度考虑,因此,无论是“双师型”教师还是“能工巧匠”,都只是聚焦于“技能教学”。而事实上,一般的教师能胜任专业知识传授型教学已属不易,如果同时还能胜任技能实践型教学已属优秀了,还谈不上课程思政的高度。第二,以“80后”为主力军的部分职教师资自身缺乏思政情怀。这一代年轻人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成长的环境较上一代更为优裕,相比而言,缺乏艰苦奋斗的生活磨炼、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也较为欠缺。由于先天不足,如果只是机械地开展课程思政,缺乏个人感情的投入,就很难在课堂上引起共鸣,思政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无论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攸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时代之问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是一项义不容辞的教学任务和时代使命。

(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构筑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兼顾到课程思政的成本效益原则,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其他工科类专业通常把“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作为课程思政内容,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更应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作为会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这是会计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将这32字概括的会计职业道德精神具体贯彻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会计知识传授、会计技能训练中融入会计职业道德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会计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实现会计知识、技能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同步提高。

另一方面,根据会计行业的要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诚信教育”应成为职业院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4],这也是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

(二)以核心专业课为引领,挖掘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相得益彰,避免“撒胡椒面”。对于会计课程思政,应结合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和各专业课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同一门专业课的不同章节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不能强求所有的专业课都有同样的课程思政内容,达到同样的课程思政目标。

我们以会计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为例,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课程思政元素简表,如表1。

(三)德技双修,构筑“知识、技能、思政”为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一直把“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而对于“课程思政”,则缺少适切的评价形式,加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传统思政教育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改变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格局,融入“思政元素”,形成“知识、技能、思政”为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尤其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会计专业教育,重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思政。要构筑会计人才“知识、技能、会计职业道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豐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提升会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多元合力,实现专业教师从“双师型”到“三师型”的转变

不是任何一个专业教师都天然胜任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对习惯于专业教育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为实现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师队伍到“知识”加“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型,职业院校已付出了诸多努力。而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传统“双师型”教师已不能适应这样的教改形势,必须继续拓展,多方发力,全面培养成同时拥有“课程思政”能力的“三师型”教师,这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

为了实现向“三师型”教师的转变,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加强思政学习和培训外,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对时政的关注度,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丰富家国情怀。只有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政情怀,才能具备较高的思政能力,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四、结论

站在立德树人的政治高度,课程思政已实实在在成为我们每一位职教人的教育使命和教学任务。要围绕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色,重点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效果。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思政特色,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应主要围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并把“诚信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开展好课程思政,根本在于教师自身,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从根本上丰富思政情怀,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参考文献:

[1]赖金茂.“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建设难点及其解决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4).

[2]刘达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5).

[3]张凯,段妩迪,辛海燕.课程思政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2021(4).

[4]赵建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J].财会通讯,2012(6).

责任编辑:华轩

作者:赵建新

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多维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①

[摘 要] 作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和渠道,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却成为明显的短板,严重阻碍了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教学基地形式与功能的单一化有直接关系。构建定位明确、形式多样、各司其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多维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而重在了解社会和培养能力的实践教学无疑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能把所学课堂知识内化并付诸实践。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在本就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特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社会基于互惠共赢的原则联合建设的,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形式与政策教育的场所。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以其特殊的时空、情景、资源优势,成为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法律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和简介

在貴州数十所职业院校中,本研究选择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研究样本。贵州职业学院、贵阳职业学院均为综合性高职院校,并分别被评为贵州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后两所院校均为民办高职院校,其中贵州城市学院在校生规模居同类院校前列,贵州盛华学院由台湾著名企业家王雪红夫妇创办,定位于公益性办学,以残疾学生在同类院校中比例最高和外籍志愿者教师众多等办学特色,在贵州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是贵州省唯一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院校。可见上述院校不论招生规模、办学水平还是办学特色,在贵州高职院校中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经实地调研,上述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大致情况如下: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修建了以本校办学历程、职业教育相关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术文化馆”,并将其定位为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主要以不定期组织参观活动为主,对象包括贵州省博物馆、息烽集中营等场馆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另据了解,贵阳市东山阳明祠是该校唯一挂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走访的两所民办高职院校中,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有4所校外挂牌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均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相应的实践教学很少组织。贵州盛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有专门的“民族博物馆”,主要展出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和学生作品。

三、样本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上述院校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虽然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整体上大同小异。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于学生人身安全和经费保障两个方面,四所院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主管领导都一致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实践教学中组织动员学生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的担忧和顾虑,另外两所民办高校相关领导表达了在构建基地和组织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方面的尴尬和无奈。在对教师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的定义和范围模糊,难以操作,并大都认为思政课只要上好教育部规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行,至于实践教学,教师认为偶尔组织参观活动也能接受,而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费力不讨好。

具体到各个院校,以贵州职业学院和贵阳职业学院为例,两所公办高校在思政理论课师资和教学经费保障方面优于两所民办高校。就实践教学而言,四所院校各有优势和短板。贵阳职业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形式最为丰富,学生评价较高,贵州职业学院和贵州城市学院的学生普遍反映授课模式主要还是传统的书本知识灌输,实践教学严重缺失。贵州盛华学院的实践教学虽然富有特色,但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专门的思政教育部门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管理。从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除了贵阳职业学院和贵州盛华学院有六成学生对学校组织开展的实践教学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外,其余两所院校满意度均低于30%,其中贵州城市学院对本校实践教学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学生仅仅不到20%。四所院校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很重要,70%多的学生表示成功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很明显,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是很不满意的,他们对实践教学的渴望和需求可以说是很强烈的。

不难看出,上诉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均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没有给予实践教学充分的投入和重视,相反学生却很渴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均与这些学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不力、功能形式单一化有莫大关系。

四、高职院校多维导向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思路

(一)改变对实践教学基地的陈旧认知

时至今日,仍然有为数不少的高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思政理论课主要是理论的灌输和学习,所谓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其实就是点缀而已,偶尔为之可以。在上诉四所院校的走访中,这样的观点和声音并不是少数。不得不说,学校层面对实践教学的轻视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渴望形成了反差。理智地思考这种反差,其实不难找到原因,长期以来,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的地位和处境其实是比较尴尬和艰难的,教师大多照本宣科,学生也大都消极应付,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同思政理论课就是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如此境况下,费时费力的实践教学在某些领导和老师心里不受待见也就不难想象了。

承认现实并不等于默认甚至纵容这样的现实,职业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扭转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和消极态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和促使教师搞好实践教学,增强思政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引导学生在依托于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中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

(二)科学定位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多维导向实践教学基地

传统观点认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既然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那实践教学基地肯定主要选择各类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大工程等。但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和选择愈加多元化,具体到大学生,他们的精神诉求和成长需要也越发多样化及复杂化,以往那种单一枯燥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和说服力已大大弱化。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主要以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馆等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他们来说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加之学生普遍认为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联不大,传统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主动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响应学生的诉求,改变以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基本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陈旧观点,具体可尝试把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意识形态导向基地、道德教育导向基地、社会法制导向基地,重点构建以职业道德导向为主,兼顾意识形态及社会法制教育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彻底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基地的薄弱与单一,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形式与功能的多元化。

(三)构建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机制

诚如前文所写,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过程中的保障机制一直是实践教学推广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政策缺位和经费困难两个方面。政策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鼓励性及约束性政策。上述高职院校普遍反映,因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课,教学任务繁重,思政教学部门往往无法在实践教学等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学校主管部门对此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比如实践教学的课时换算与课酬等;另一方面,有没有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基地建設得怎样,学校也没有具体的条例进行认定与评价,从而大大影响了思政教学部门建设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此外,经费困难也是调查中被普遍提及的。据了解,在中宣部、教育部等的要求和政策保障下,各高校基本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但普遍存在用途不明确、额度偏少等问题,经费列支项目中并没有单独开设实践教学经费。仅仅依靠生均20元的教学经费对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实践教学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四)切实保障多维导向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加大投入积极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更大,难度也更大。构建校外基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如何与合作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重点选择具有较好口碑和较强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为合作对象,并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把合作关系稳定下来,逐步构建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基地。更重要的是,构建校外基地必须秉承互惠性原则,职业院校不能单方面要求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支持教育,而忽略了学校对企事业单位的帮助与反哺。唯此,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切实可靠的保障。

综上,高职院校多维导向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离不开学校管理层和广大教师陈旧观念的转变,离不开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科学合理的定位和分类,离不开从政策和经费上切实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更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多维导向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是一个牵涉多方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各部门统筹规划与相互合作,加大人力与财力投入,努力构建定位明确、形式多样、各司其职的多维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王彦东,王俊延.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4(1).

[2]华学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4(3).

[3]刘淑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遇到的问题及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4]谢丽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定位的理性思考[J].高教探索,2008(4).

作者:高丽梅,张春来,高宇杰

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技术论文 篇3:

整合多种资源,探索高职院校“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院实践教学还存大很多制约性因素。整合课内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从教学认识、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保障等环节重新建构新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资源整合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积极实施实践教学,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识。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地域性强、开放程度大、制约因素多、教学环境复杂,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来完成这项教学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就我们学院的情况来看,除了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外,有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有待挖掘与整合。如果这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借此创建一个全方位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必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补互动,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新局面。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营造“大思政”实践教学环境

(一)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讲授以外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教学。其形式丰富多样,如音像资料的播放、课题研究、专题研讨、模拟情境演练、讨论与演讲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大课题下若干个子课题,布置学生按小组分别完成某个子课题的研究。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小组讨论,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在专题研讨会上交流。教师也可以选择若干教学重点、难点,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如历史资料片、时事政论片、纪录片、专题片等,包括一些法律、道德类的优秀影视作品。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作简要的指导性介绍并提出有一定深度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观看,课后完成思考题或撰写观后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教师参与社团活动指导

学生社团是在学院的管理和指导下,由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自律性学习组织。社团周围聚集了大量思想觉悟高、政治意识强、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社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才。目前,我院有20多个学生社团,我们可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社团的联系制度,指导社团学生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社团的工作提供理论方向的指导,又活跃了实践教学方式。

(三)发挥学院校外“实践基地”优势

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王懿荣纪念馆、西炮台国防公园、北于家村、恒达老年公寓、金东颐养中心、金沙滩公园、烟台汽车西站、三站鸿泰装饰市场、舒家客运站、开发区公交公司、立雪佳苑小区、开发区消防中队等12个校外思政教学、德育教育和志愿者服务基地,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一直发挥着很好的校外实践教育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与这些活动是脱节的,这就造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找不到依托,而学院建设的校外基地资源又在闲置的局面。所以,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与校外实践基地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过程,把这些已经发挥实践教学作用的“实践基地”也纳入到“大思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

(四)积极联系各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目前,我院的学生管理工作采取院系两级的综合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各系组织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每学期,各系都会在学生活动工作计划安排下开展工作,几乎每周都有讲座、报告、志愿服务、义工活动等形式各样的大型学生实践活动。这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丰富资源,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本来就是一体化的,不能因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分工不同而使二者割裂开来。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参与指导或与学生管理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

(五)组织安排好学生假期个人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周末和课余时间,组织、指导他们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再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课堂上研讨,从而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使大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直观的、更亲切的、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施,社会调查也能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创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以上是对我院“大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的汇总,要更好地整合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真正发挥“大思政”的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还得创建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

提高认识应该是两个方面的。首先,应该提高全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思政课只是课堂授课的理论课,不存在实践教学的问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全员育人的环境,所以,应该在全院上下宣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件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其次,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实践教学对教师来讲也是一个新课题,在繁重的课时压力和日常工作下还要承担实践活动的指导,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部分教师在策划、组织、指导实施等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还有很多薄弱的地方,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

(二)建立整套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是教学活动的规范,建立这一制度就需要编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生实践活动报告、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记录、实践教学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文件。目前,我们已经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编制了综合的实践教学大纲,把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并把课外实践分为集中实践、分散实践和学生个人实践三个环节,分配了相关课时。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还编制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记录》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学生实践活动报告》两个规范性记录文件,以便于教师和学生各自总结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效果和反馈与收集。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考核被纳入到相关思政课的期末考核中来,以20%的比重计入总评,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学生实践活动报告、作业和活动日记的评价标准。其他实践教学的规范性文件正在编制中。

(三)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联系

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和构建“大思政”教学模式,单靠思政课任课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学生管理的经验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也不具备组织大型集中实践活动的条件,而思政课教师的这些不足,正是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优势。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走出课堂,与学院的团委、社团指导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处、各系学生科和专职的学生管理人员取得紧密联系,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学院和各系的学生活动,从中取得经验,提高实践指导能力。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请他们做指导,一起教学,使全院上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活动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大思政”局面。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与保障

组织与保障主要分为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在政策方面,在院领导高度重视下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各系和各部门也在迎接德育评估和思政课建设评估中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和保障机制。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协调不足、实效不高的地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整体管理,不要使实践教学变成应付性的工作。在经费保障方面,“大思政”的实践教学层次多样、方式灵活、事出多方,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基本上来讲,学院和各系的学生实践活动的经费能否保障得力,关键就在于任课教师的课外实践活动的经费能否有保障。还有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课时还没有专门的课时经费,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任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五)建设和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库

实践教学资源库可以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库,如推荐书目、音像资料等;校园教学资源库,如学生社团资料、志愿者组织活动等;社会教学资源库,如实践教学基地目录、优秀调查报告选编等。这些资源库可以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很大的方便。为充实资源库,对现有资源要不断做好挖掘、整理工作,并在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增加一些必要的新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我院已经建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室,但实践教学领域的资料很不完备,需要不断充实新内容。同时,我院还非常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在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网”里专门设有“调查问卷”、“在线问答”、“实践活动”等有关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软实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整合学院的各种资源,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既是应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 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文娟.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5] 张秀英.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 林彬.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责任编辑:谭有进]

作者:马石迎

上一篇:高中有效性思想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汽车零配件项目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