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产品设计是一个全面并且系统的过程,因此设计与管理的结合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依靠设计师个人能力进行设计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再好,缺少了有效管理便不能保证设计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一篇: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设计管理中的设计师与管理者

摘要: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其中的两种不同的力量——设计师与设计管理者,如何合理的阐述他们的关系,同时在这种关系下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最美妙的艺术还属于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之间的“斗智斗勇”。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管理者:设计师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设计已经深入企业的各个方面,设计和管理的结合成为了必然现象。设计部是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门,因此管理对于这个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设计部门的管理主要是针对设计项目的管理,设计师只能从属于项目的需要。设计部不同于其他的部门,它的任务是创新。设计师是设计部门的构成主体。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管理者及设计师,如何有效地对设计师进行管理,又如何深入探究设计师与其管理者的关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是重中之重。

一、关于设计师

设计师是企业最重要的设计资源,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富有活力,喜欢冒险,凡事爱刨根问底,还喜爱新奇、反常的东西或新花样。设计师们既让企业欢喜又担忧。一方面他们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另一方面设计师的某些做事方法及个性让管理者们头痛不已。但是设计师们都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些人注定要成为一笔越来越重要的财富。

但是,设计师往往会因为自己“创意”工作的特性而执着于个人的创造性,忽视整个工作的连贯性,并因此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性往往使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企业形象的延续性受到影响。

总之他们是很不好管理的一个群体。

二、关于设计管理者

管理者是在一个组织中、按照组织的目的去指挥别人行为的人。他往往会广泛运用如何培养设计师的许多方法,他会激发每个员工更大的、富有创造性的努力。因此,管理者对企业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的设计管理者,大都来自于多样化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教育背景。其主要技巧为设计理解力、设计领导力和人员管理。设计管理者们通过他们的个性以及语言和行为上的沟通技巧,运用极为重要的知识与理解力融入相关组织,不但在公司内部并且从外部系统中得以拓展。他们了解组织结构人员,并且具有开放与创新思想。更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对企业事务的非凡理解力。还有一点必要的辅助条件:对设计本质的直觉或对设计的感情植入。

通过对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简单地说,艺术设计管理是一门资源转化的艺术。平衡两种不同力量的过程。“两种不同的力量”是说设计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协调设计管理者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让设计管理者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协调设计师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发挥最大的能量。甘心尽最大努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效益。

三、如何做一名聪明、优秀的设计师

(一)设计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

设计师的个性喜欢卖弄,性格乖僻。性格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缺点。设计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才能把自己的地位建立起来。设计师并不是只是自己埋头做研究,做设计。他还要与工程部、客户等交流沟通。所以作为优秀的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与人的沟通能力。如果他做的设计只有自己明白,不与别人沟通,那很可能设计到最后就会变样。

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团队精神,虽然需要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色,但个人对最终的设计结果的影响也随之降低了。消费者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向情感需求转化,产品更强调满足人的需要,这使得设计活动越来越复杂,已不是单个或单一类型的设计师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多种类型的设计师甚至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团队当中,还应该具备更多领域的知识。

(二)优秀设计师具备的个人能力

企业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强,企业才具备采取积极设计战略的能力。所以,优秀的设计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的经历、年龄、性格、个人爱好、各项能力等等。在设计这个行业里,设计师的天赋是很重要的。但在今天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忽视远比天赋更重要的东西——对设计恒久不变的兴趣与投入的热情,特别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才是成为成功设计师的保证。

(三)设计师的大众性

目前,市场现状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在机遇面前能幸存而生存,那么这也是优秀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设计师除了与企业的专业人士合作。把自己的才华贡献于整个群体和企业发展之中,才能算得上是一名优秀聪明的设计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把企业产品推向消费大众,使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接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取向,因此要经常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来看设计。创意再好,表现手法再不同一般,不被人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作为设计的本质意义设计师要懂得企业产品开发与品牌市场的定位。

当然设计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作为优秀聪明的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所以在设计管理中核心的“人”就是设计师,这一点就说明了设计师的重要地位。

四、如何做一名聪明、优秀的设计管理者

没有任何人能像有创造力的设计师那样在瞬间产生大的价值,不过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难以管理。许多设计管理者的不理解和厌恶感助长了这种对有创造力的人的偏见。其实,只要管理得当,设计师们就能像自动售货机那样让你的努力最终得到补偿。

(一)设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设计管理工作涉及内外。贯通上下。作为一名优秀设计管理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得心应手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设计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该系统的专业知识:如掌握包括现代管理学、领导科学、人事管理学等,同时还要把这些知识和自己所领导的设计师们的个性实际结合起来,探索最适合的管理方法;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这些对于开阔思路、增强应变能力和促进管理者自身的成长不无裨益。

(二)设计管理者要知己知彼

了解设计师在工作中的心理需求特征,对设计管理者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大都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这些工作获得成功后,成功的喜悦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远比其他报酬重要。因此,设计管理者如果能在对设计师的管理过程中,理解和灵活利用设计

师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设计师的创造个性,尊重设计师采取的创造方法和获得的创造成效,‘那么对设计工作的进行和设计师个人的发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作为聪明的设计管理者还要深深的记住一点: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些事你能做到,有些事却做不到。你的行为是有些限制的,别人可能把你看成全能的人,但事实上有些事你能做,有些事不能。要么你学会得到并培养他们,要么你被人吞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三)设计管理者注意事项

1、若太多的官僚作风强加在设计师的身上并限制他们创造力的发挥,那么企业中的创造力新概念就会消亡。所以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避免设计师们接触繁文缛节。让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允许他们制定自己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

2、要肯定及鼓励设计师。设计师有时候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想法,所以管理者应帮助把他们的工作投入竞争以得到别人的承认。另外一个方法是把他们的主意或设计很好地付诸实施。

3、给予指导并做出反馈。给设计师太多明确的指示会削弱他们非常注重的自主意识。设计师的管理者,要学的最困难的事就是如何把握这种平衡、这种组织结构的缺乏。让他们接触客户。从客户或别的部门中了解自己设计的不切实际性,这样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调整。

设计师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设计管理者不仅要关心设计师的生活和工作,为设计师提供轻松、自由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为他们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更要根据每个设计师的特点,塑造设计师的行为,建立设计师主动创新、合作和学习的组织环境。而只有让不同性格、能力的设计师在他们合适的岗位中工作,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才能真正充分提高他们的自主工作、创新的意愿和能力。所以设计师与设计管理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而当过程控制达到“美妙”的境界,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而设计管理中最美妙的艺术还属于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之间的“斗智斗勇”。这就是设计管理中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李雪如,搞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6

3、刘和山等,设计管理[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唐文青

第二篇:从产品设计管理看设计教育管理

摘 要:产品设计是一个全面并且系统的过程,因此设计与管理的结合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依靠设计师个人能力进行设计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再好,缺少了有效管理便不能保证设计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设计管理打破了企业中部门的界限,设计组织或者机构利用团队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在设计上的创新突破,通过设计与管理的互动调动、整合各种资源,以便设计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最大的效益。当今的设计教育也应当尊重这一特点进行管理。

关键词:产品设计;设计管理;教育管理

一、設計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刘国余,2003),也可以称作为“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而管理,则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等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王金献,1993)。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前伦敦商业学校设计管理中心的主任Peter Gorb曾说过,“设计师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商业世界的语言。只能学会那种语言,你才能有效地为设计辩护。”由此可见设计管理对于任何一个设计组织或是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管理,即界定设计问题与目标,寻找合适的设计师,整合、协调或沟通设计所需的资源,运用计划、组织、监督及控制等管理手段,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对设计战略、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预定目的。之所以需要管理,首先肯定是对企业各个部门资源的总体管理,其出发点必然是提高设计的效率,设计师个人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到事无巨细。设计管理就是要做到更快地获得各种重要资源信息并且迅速传递到企业设计的各个部门。

二、产品设计与设计管理

设计与管理的结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的风云变幻,许多企业在市场风浪中沉浮,它们有些已经销声匿迹了,有些企业却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了。市场竞争决定了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不断前进,否则总有一天会被其他竞争企业所取代。企业的设计工作日益复杂化与系统化,产品设计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好的工业产品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也是一项管理工作。设计已经进入了团队化的新时代,设计师必须根据自己企业团体情况、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设计现状,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将导致低效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浪费资源和时间,与此同时设计师的想法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实施。

设计管理的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这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它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占领市场的一件利器,它将工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与企业管理和品牌战略相结合为一体,同时,通过设计管理将企业的创新开发纳入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这样便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产品,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利润空间从而发展壮大企业。设计与管理的结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好的设计意味着好的企业”意思是说设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的因素,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并且获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在企业中实施科学的设计管理,是否能获得好的产品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也是一项管理工作。

三、从“宜家”看设计管理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设计精美的家居用品通常是为能够买得起它们的少数人提供的。从一开始,北欧的国际级家居企业——宜家走的确实另一条道路,他们站在大众的一边,这意味着响应全世界人民对家居用品的需要。宜家产品系列在几个方面可谓种类繁多。首先,宜家产品系列在功能上种类繁多:从植物和客厅家居用品,到玩具和整个厨房,你可以找到布置你的家所需要的一切;其次,宜家产品系列在风格上种类繁多。浪漫主义者会与简约主义者一样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无论你喜爱哪一种风格,都能购买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家居产品。

宜家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这是宜家所做的一切事情——从产品开发和采购,到如何销售产品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这个企业能够六十多年的时间从瑞典南部丛林中走出,成为一个在全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商场的大型零售企业,这样的成就是与合理的管理分不开的。其设计管理有以下5个特点:

(一)深度调研

首先需要细致的深度调研,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为导向。其次还要对消费者进行调研,有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品位、梦想、渴望和收入的人们的需要;希望改善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人们的需要。细微的分析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的核心动机和需求,只有正确深入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开发出对应的产品。宜家每三年会访问六千人,做一个全面的市场调查。与此同时,他们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监察和期望他们哪个系列会在五年内受到欢迎。

(二)产品定位

深度调研之后,设计师和企业就必须对开发的产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要确定自己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了解这个群体的真实需要。单纯靠设计师个人是很难完成这项任务的,支撑着设计师的是一个设计研发的团队,不仅是设计师,还有开发人员等,整个团队一起讨论产品的定位,以用户为定位,充分考虑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同时市场销售人员也参与其中,他们与消费者有着直接的交流,所以更了解如何去定位一项产品。

(三)独特卖点

要让自己的产品唤起消费者的关注,愿意为之消费,产品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必须与其他的产品具有差异化。这么多年以来,宜家一直致力于確保产品和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对顾客是安全的。在设计产品时,保持低成本上坚定不移,始终力求巧妙地使用资源。他们相信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制造出尽可能好的产品,而同时不会对它们的功能或外观产生负面影响,宜家产品中主要使用的原材料有木材、棉花、金属、塑料、玻璃还有藤条。尽可能使用可更新可循环的材料, 这是宜家独特的设计理念,也是宜家成功关键因素。

(四)成本价位

产品的开发要注意具备良好的性价比,有的产品开发周期较长,产生的成本就更大。因此控制产品的开发与制造成本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宜家自其在瑞典斯莫兰起步之日起始终不渝的追求。最大限度地使用原材料和与人们的需要和品位相符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本低廉。如一位宜家产品开发员在访问一个生产房门的工厂时发现,产品使用的是框架板结构,即将薄薄的木板一层层地覆盖在蜂窝状的核心上的结构板材,结实、轻便,木料含量較低。他决定将房门板材用作桌面,这不仅节约成本,而且环保。

(五)上市营销

在解决定价问题的基础上,产品上市营销方案需要完成竞争产品分析、分销渠道设计和促销计划的设计。在宜家的家具卖场基本没有零散的商品展示,他们十分重视用户的体验,认为分散的陈设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在卖场中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展厅。不同的家具组成的各式各样温馨的场景,模拟真正“家”的样子,消费者到这里可以深切的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消费者可以轻松、自在的挑选喜爱的产品,销售人员鼓励消费者与产品零距离的接触,你可以试试床或是沙发是否舒适。宜家里面还专门开设了为消费者准备的餐馆,有香浓的咖啡和特色食物,这是其他家具商店所没有的。

四、宜家设计管理对于设计教育管理的启示

通过对宜家这一世界级家居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设计管理对于一个成功企业的重要性,运用有效的设计管理有利于企业设计部门创造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设计管理作为上下联系协调的力量,将有效地提高设计部门的积极性,加大各行业的合作,推动技术迅速转化为商品。实施设计管理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通过设计管理的正确引导,避免设计不力的产品推上市场导致人力、物力的损耗。不仅如此,一个成功的设计管理最终有利于创造具备凝聚力、号召力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

当今设计教育管理可从以上成功的管理经验中获得启示,首先管理者要对本校设计教育的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不仅是对教育的对象,而且对于施教者也应当有充分的了解,在管理手段上可以参照宜家做一个深度调研。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知识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了解教师能够提供的教育内容和面临的问题。其次,需要对于学校该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深入调研,掌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了解自身的不足和距离。同时还需要对开设同专业的兄弟院校的状况深入了解,这样便于找到差异性,从而确定自身学科的发展方向。这里设计教育上的差异性就是本专业在同行中的独特卖点,找到这个差异性就不断优化、发掘,并且找到和突出这个差异性在本专业当中的作用和定位,就能够形成本设计专业的独特性和在该领域的立足点。之后就是设计教育的执行,这就考验一个学院对于教育管理的执行力了,如何从管理角度贯彻这个设计教育的意图考验每个学科负责人的智慧,比如对于教学者的梯队搭建,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评估,教学设备和场地的购置与安排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所有“内功”练好之后,就可以向外宣传,特别是突出自身的专业特点,通过宣传与本行业其他院校的差异性来确定自己的定位,一方面有助于招收适合自身教育特色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引有着和自身教育理念一致或相近的教师加盟,从而形成生动活泼地教学新局面。

五、结束语

设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当然应当符合教育的规律,但是由于设计自身的一些特点,设计教育还必须从设计出发,发掘一些独特的规律。在这方面,设计管理的一些手段和做法可以给设计教育管理以启示,至少在自身状况的深度调研、了解可能具备的专业差异性、确定专业差异性后的优化、在上层的成本控制和对外的宣传等五个方面可以借鉴设计管理的一些办法,推动设计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山,胡天璇,江建民.浅谈设计管理[J].江南大学学报,2002.

[2]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交通出版社,2007.

[3]何人可.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Z].在TCL的讲演,2000.

[4]于洪涛.设计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江牧.工业产品设计安全原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林鸿 江牧

第三篇:基于设计思维的设计管理方法研究——设计管理方法论的“五阶段模式”探究

摘要:设计思维对于设计管理方法论的研究至关重要。设计思维对于设计管理有何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将设计思维应用于设计管理中呢?将设计思维理论细化,从设计思维的五阶段模式——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原型、测试出发,分别进行深入剖析,并将其引入设计管理的程序中,分析设计思维各阶段在设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通过对于设计思维五阶段模式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总结得出设计管理方法论的“五阶段模式”。

关键词:设计管理 设计思维 五阶段模式 方法论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一)设计管理

关于设计管理概念,目前定义不一,但就其内容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方面,即站在设计师和管理者角度来对设计管理作诠释。

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管理被视为为完成设计项目或是优化设计程序的一种管理方法,在产品开发、项目执行时进行程序和组织的管理,属于操作性、程序性的中、低层次的管理。它更加侧重于解决问题时设计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正如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提出的“设计管理”第一个定义“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1]。

对于管理者而言,设计管理的内容区别于设计师对设计活动的管理,而是上升到对设计策略和设计目标的管理层面。它主要是指在公司进行目标定位、市场研究时依据企业的政策及策略进行设计决策时所产生的管理内容,属于战略性的管理,是离层次的设计管理问题。这里的设计管理也是侧重于强调管理中设计战略的重要性。

无论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是管理者的角度,设计管理均是偏向强调设计的重要作用,因此,设计管理必然离不开对设计思维的理解与运用。设计思维是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论,本文从设计思维的角度研究、总结设计管理的方法,这里需要说明—下,由上可见,无论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是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理解设计管理,其内涵和本质是一致的,因此不作特别区分。

(二)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的思维方式,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设计思维也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设计思维是以“以用户为中心”出发做设计,将创新为主要手段,是具备有内在逻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价值不局限于设计领域,是一个可以应用多领域、多学科、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思维方法。

斯坦福大学是研究设计思维专业领先的大学,其Hasso-Plattner设计学院提出了设计思维的五阶段模式(如图1):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原型和测试,这五个阶段将设计思维过程细化。设计思维可以广泛地扩展和整合到社会各领域、各层次,任何人或团体都可以利用设计思维高效地创造出新想法、实现这些想法,并使之发挥作用[2]。将设计思维应用于管理中,是设计管理的要义,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复杂难题,并做出明智决策。设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新型的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如享誉世界的著名创新设计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他同时也是一位工业设计师,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创造性地将设计思维的方法融入到了IDEO管理理念中,促进企业组织的变革优化,同时保持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还有麦肯锡公司、三星集团等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都已认识到设计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设计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就如2008年,蒂姆,布朗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中所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不仅能改变开发产品、服务与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变构思策略的方式”[3]。

设计思维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管理者都已深刻认识到设计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文将设计思维的方法论细化,从其五阶段模式—一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原型和测试出发,分别探讨各阶段在管理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的一般规律方法。

设计思维与设计管理方法的“五阶段模式”研究分析

(一)同理心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此过程中考虑与人相关的一些问题,如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等[4]。这个过程要求设计师具有“同理心”,这是贯穿整個设计思维过程的。对于设计管理而言,其最终目的是使员工、客户、用户满意,从而推动项目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这就需要将“同理心”作为必须的条件。在《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一书中,彼得·摩霍兹(Peter Merholz,Adaptive Path总裁、联合创始人)曾指出“同理心即感觉、代入式地去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然而在客观真实中自己并没有这些想法和经历”[5]。

在设计思维中,同理心是针对目标用户,通过代入式地体验来理解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主观经历,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从而让设计师深刻理解用户,且保证设计的客观性[6]。在企业设计管理中,“同理心”是衡量一个企业在自身内部或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合作、建立信任、产生影响力能力的标杆,能够促进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之间达成价值共识,从而促进利益共享。那么,在设计管理中如何做到“同理心”呢?应该至少做到这两个基本方面:清晰的自我认知、换位思考。

在设计管理中,首先应该做到对管理对象本身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对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战略等硬件、软件方面都应该有清晰而全面的认知。了解企业的市场定位,整合企业的市场优势,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劣势的发现和分析,这也是设计咨询公司针对企业管理常用的一种方法——5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对企业所处的形势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优劣分析,然后再进一步设计并制定目标、计划和策略等。先认识自己,再理解别人,充分了解企业自身情况,是做到“同理心”的先决条件。其次,是换位思考,作为一个管理者,面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客户、市场用户、合作伙伴,不能只是拘泥于自己立场的理解,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立场和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通过敏锐的观察,从深层次发现他们的需求,进而提供准确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定义(问题)

设计思维中定义问题的阶段是指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和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对需求做出明确定义。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且有所偏重,在定义的阶段,设计师需要尽可能满足大多数用户,从众多需求中确定用户的核心需求和边缘需求,并且能够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同时也要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删减。确定的需求最終是要转换为对产品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的,这也是定义的内容之一。

在设计管理中,定义问题阶段为开发计划、策略制订、决策执行等开辟道路,确定起点,只有在具体问题确定之后,才能根据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构思,是发挥导向作用的一环。设计管理中对问题的定义应该落在这两方面,即划定边界,问题转换。

对于管理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来说,影响问题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组织或项目所面临的困境可能包含有多种。这些因素具备有不同的特点,所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应该对这些元素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优先级,划定边界,找到真正的关键点和核心点。这种方法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矛盾论的一种应用,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合理运用能够促进企业的高效管理,转化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再者,划定问题边界,确定问题之后需要将问题转化为项目去解决、执行,转换是“定义”中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问题的边界进行划分,那么如何划分边界呢?举例来说,针对公司目前面临的“休闲设施不足”的问题的转化,如果将该问题转换为“增加一倍娱乐休闲设施的”的项目需求,这是浅层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完善公司自身的休闲文化”项目,这是在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后的一种做法,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这也是一种对问题的扩展。在进行问题转化,划定问题边界时,切忌流于表象,自我设限,要做到深刻转化,多层次、多角度理解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再从本质出发进行项目拟定,这样才能够真正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有助于扩展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三)构思

在产品设计中,构思阶段是基于已经定义的用户、客户或市场的需求开始构思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方案,构思内容包括功能、形态、材质等,是设计思维运用的核心阶段。在关于设计管理的理论研究中,一个针对1989-1997年及1998-2006年两个时期在DesignManagement Journal及Design Management Review发表的765篇论文进行的文献研究表明,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设计管理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如何将设计用于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转移到如何将设计作为企业创新的战略工具(Kim& Chung,2007)[7]。在设计管理中,构思阶段可以概括为对既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构想,包括解决对策、实施方式、具体条例等。

在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构思的核心要义,发散思维,跳出局限,开拓创新,学习借鉴之前积累的优秀案例经验,联系客观实际,紧紧围绕核心问题的关键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构想。创新也是设计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设计创新始终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设计管理活动之中,它既是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达成设计成功的原动力。管理者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体现在具体的管理活动的各阶段之中,无论其目标对象是项目、组织还是决策。

企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创新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构思阶段如何做到创新呢?首先是方向创新,在构思阶段,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人群(客户、用户、员工等)、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理念制度、产品、技术等)、社会(文化、结构等)、市场(定位、划分等)等,这些方面均可作为创新方向着手构思,面对设计管理的对象,需要将这些因素——罗列,换角度思考,另辟蹊径。这是构思阶段应该要做到的第—方面,确定创新的广度,全方位、多维度地切入进行思考创新。构思创新的第二阶段是创新思维的深度,针对某一问题深入挖掘,不只是表面形式,应该做到深刻的改革,从根本上革除旧有的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提供全新的与时俱进的管理思维模式。第三方面是科学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8]。创新从来不是天马行空的构想,而是科学的、理性的实践探索,具有科学的创新方法。在设计管理中,构思创新应该依据科学理论、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成果、借鉴成功的经验、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够极大减少创新过程的困难,使最终的构思成果具备有存在于客观实际的必要和可能,能够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

(四)原型

在设计中,原型阶段是根据构思的方案进行成果的模拟,做出实物模型。设计必须经过原型制作阶段,根据构思设想制作的实物原型,是检验我们发掘的需求是否必要、确定的问题是否正确、构思的方案是否有效可行的重要依据。在设计管理中,原型实验能够帮助设计师或企业管理者以低成本、高效率方式的检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在生产原型的过程中能够刺激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新理解、新想法,也是改进、优化解决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

设计管理中的原型可描述为对设计对象即构思的方案的简单描述和对设计结果一种模拟。原型的类型可以包括设计产品时由物质材料制作的物理模型,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简单语言或图像组成的思想模型,也可以是一项政策理念具体实施的行为模型。原型可以将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这样整个组织就可以了解并理解这个抽象概念,是一个形象化的过程。无论哪种类型的原型,在设计管理中都应该尽可能地去制作完成,这不仅仅是为了检验成果,也是进行再创新过程的一环。例如对于—项“制度改革”决策的原型制作,可以以临时小组或部门的形式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行,将具体的方案针对不同的情形尽可能详细地转换为执行条例,一一落地实施。在将方案转换为原型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赘余、思虑不周或是无法实际试行的问题,这是我们制作原型的初衷。制作模型可根据实际内容进行操作,有些模型可能无需太过精细,只需要做到能够将想法实体化、能获得足够的反馈、推动设计进一步发展即可,但有的模型就可能要求较高,需要精细制作,才能看出效果。在整个设计阶段,原型制作可以时时进行,尤其是构思阶段,可以制作草模—简易的模型帮助创新。

(五)测试

在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前,需要对产品做测试,测试阶段是设计师或评估人员、执行人员使用原型设计阶段确定的最佳解决方案严格测试整个方案的最终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所做的成果进行实验,检验其可行性、有效性,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根据测试的结果来重新审视整个设计流程,进行筛选,更新。

将设计引入管理必然要经历测试这一阶段,这也是管理创新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对于项目、组织还是决策的设计管理,其设计的过程都是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可以不断寻求更优方案。将最终的成果进行试行,通过反馈进行完善更新,再进行试行……循环往复,为寻求最佳结果不断努力。即使是已实施的项目同样可以不断进行测试,更新迭代。

在测试时应该注意要尽可能严格,细致,深入实施到“人”的层次,尽可能使测试者和最终得出的方案之间产生多方位、多维度的交互行为,包括物理行为和感情行为,充分体验设计的成果,获得完整、真实的反馈,这也是设计思维“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同时,测试的结果应该是设计师或管理者进一步完善方案、改进创新、精细细节的重要依据。

结论

设计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范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不同在于其对分布式资源管理、协同、迭代的工作方式以及发散的思维模式的重视[9]。设计管理将设计引入管理战略体系中,因此,对设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必须重视设计思维。从设计思维的五阶段——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原型、测试这五个层面研究总结得出设计管理方法的“五阶段模式”理论,使得设计管理的方法论系统化、层次化、具体化。当然要注意的是,基于设计思维的设计管理“五阶段模式”方法论不是顺序性的,它可以并行发生,不断进行迭代循环。

参考文献

[l]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彦,刘红围,李梦蝶等设计思维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 (03):1-20

[3]蒂姆布朗(TimBiown).IDEO,设计改变一切[M]万卷出版公司,2011

[4]王瑞,魏天刚设计思维在生活中的体现[J]现代装饰,2016 (06):125

[5]彼得摩霍兹应需而变 设计的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王莉,邵晓峰设计过程中“同理心”的运用及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04):24-25

[7] Kim,Y-J,Chung,

K.-WTrackmg Major Trendsin Design Management Studies[J].Design ManagementRevlew.2007

[8]肖丹创新思维比获奖重要[J]中国科技奖励,2013 (10):3

[9]张立群设计管理的方法体系[J]装饰,2014 (04):15-20

[10]苏芸,潘荣焕服务设计思维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養研究[J]设计,2017,30 (22):116-117

[11]安柏文品牌设计思维 “性设计”研究[J]设计,2017,30 (19):86-87

[12]毛艳,郑旺苗,张强基于设计趋势的故事化设计思维研究[J]设计'2016,29 (7):42-43

作者:张怡

上一篇:产业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机械制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