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2022-06-13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力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力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防暴力应急演练方案

李柿园学校

二O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防暴力应急演练方案

为确保我校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进一步增强学校应对与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把事故损失、事件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李振华(总指挥) 副组长:丁红梅 付士栋

成 员:尹国伟 高其成 牛其强 卢建树 值班电话:15290648017

二、校园暴力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预防为主,及时控制。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内安全防范机制建设。立足防范,抓早、抓小、抓源头,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并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的暴力行为。

三、本次演练时间:2014年6月20日下午第二节

四、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具体分工:

1、李振华(校长)负总责。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负责接待各方面的领导、派出所的民警以及新闻媒体的相关同志,负责整个事件的调查处理。

2、丁红梅(副校长)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当地政府和教育局以及当地派出所报告,请求警力支援,负责事件的调查处理。

3、付士栋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负责疏散围观群众,向其讲述事情的经过,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4、尹国伟负责将受伤学生送到附近医院治疗,为需转院治疗的学生联系车辆。

5、牛其强(教导处主任)负责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各应急组现场救护

现场防暴组:(高其成 卢建树 池海泉)组长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

疏散引导组:(徐汝杰 梅海 郑晓飞)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暴组与歹徒周旋时,本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歹徒相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歹徒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

通讯联络组:(贡红艳 陈云英)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到达现场。①公安局"110"②学校应急组各组组长③向上级(教育局)报告情况,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现场救护组:(毛喜梅 李琴)本小组人员在组长带领下,接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紧急救护,送往医院。

五、防暴演练流程:

第一阶段:(持械歹徒不顾门卫阻拦,欲硬行闯入校园,一名保安持械与歹徒对峙周旋,另一名保安趁机向值日领导报告)

学校启动反暴力应急预案

1、校长立即启动反暴力入侵应急预案,并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2、工作人员各就各位,疏散引导组保护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关闭门窗并用重物抵好门。

第二阶段:防暴组自护自救

1、保安与歹徒正在进行博斗

2、学校防暴组带领教师持防暴器械,对歹徒进行围堵。

3、学校防暴组与歹徒对峙,同歹徒对话稳定歹徒情绪, 警察、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1、派出所警车和警察赶到现场,将歹徒制服押上警车离开。

2、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第三阶段:演练结束

1、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总结。

2、修改完善反暴力应急演练预案。

防暴力演练工作小组

组 长:李振华(总指挥)

副组长:丁红梅 付士栋

成 员:尹国伟 高其成

牛其强 卢建树

暴力分子:郭小波

李柿园学校

二O一四年六月

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李振华(总指挥)

副组长:丁红梅 付士栋

成 员:尹国伟 高其成

牛其强 卢建树

李柿园学校

二O一四年六月

第二篇:防暴力模拟演练方案

一、防暴演练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突发伤害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增强全体师生防暴意识,提高全体师生应对能力,学校将不定时组织部分师生开展防暴模拟演练活动。为使此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二、演练组织机构

我校为了确保此次演练取得失实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成立以校长为总指挥,副校长为副指挥,相关班级、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演练安保小组。

三、参演人员:全校师生

四、突发事件设置

某天上午大课间,一名中年男子要求进入校园,门卫上前阻止,男子拔出刀具,强行闯入校园。

五、职责分工

总指挥:校长

负责整个防暴演练的调度与指挥。 副总指挥:副校长

负责检查,各岗位到岗履职情况。 通讯联络组:教导主任杨红锁负责,负责根据总指挥的要求,下达演练指令,指挥调度演练人员。和接到门卫的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情况。

现场处置组:政教主任

负责突发事件的设置,先期现场处置,抢救伤员,事后负责保护现场,疏散门口围观群众。

校内疏散组:总务主任陈周柱负责,负责检查楼道各通道是否畅通,各楼层护导人员到岗情况,指挥操场学生的疏散,确保师生疏散时不发生事故。

医务救护组:由政教主任

负责准备相关物品,及时救助伤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具体任务分工

1.门卫发现中年男子进入校园,立即上前进行盘问:“请问你找谁?请出示身份证!”中年男子不配合,预拔出刀具,强行闯入校园。

2.另一门卫发现情况后马上按学校报警:一名可疑男子持刀闯入校园。同时拨打“110”报警,并及时从警械室拿出自卫工具制止歹徒。

3.值日操场巡逻人员闻声马上手持器械到达事发现场。根据现场情况首先进行处置,等待警察援助。

4.值班领导立即报告校长:“一名男子持刀闯入校园,门卫正在阻挡,是否启动防暴应急预案?”校长回答:“启动防暴应急预案。”值班领导立即用校警室广播传达校长的命令:“请大家按照分工,立即开展演练。”

5.各组接到学校命令立即根据学校防暴预案,迅速进入各自岗位。

(1)护校队成员(

)迅速从各自岗位手持器械到达事发现场进行增援。

(2)以下防暴护导老师在2分钟内按要求,迅速到达以下各岗位:岗位情况: (教学楼西楼门处), (教学楼东楼门口), (学校前院), (学校操场)。

(3)操场学生疏散

听到发出的警报声和学校广播命令,疏散组教师负责分工、分组指挥操场学生迅速回教室,教师(或指挥学生)立即关好门、窗,指挥靠窗边学生向教室中心位置移动,做好防护准备,然后教师拿起凳子把守在教室内门口处。

(4)教室内学生防护应对

听到发出的警报声和学校广播命令,教师(或指挥学生)立即关好门、窗,指挥靠窗边学生向教室中心位置移动,做好防护准备,然后教师拿起凳子把守在教室内门口处。

(5)政教主任

负责准备救助的必备物品到达门口对受伤情况展开救助。 6.副总指挥负责检查各小组演练情况,通讯联络组报告总指挥:“学生已疏散到安全地点,教室门窗已关好,歹徒已制服,报告完毕!”

7.校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防暴演练要求

1. 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防暴演练活动,不得延误。

2.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防暴演练。

5.进行疏散时要做到听从指挥,有序、快速、安静疏散,确保安全,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第三篇:建力集团企业文化调研方案

一、对企业文化的调查研究

判断建力集团企业文化是否被员工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是否在对员工发挥作用,调研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诊断调研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业中层以上的干部集中起来,把集团的理念,逐句念出来,请大家把听到的理念,所想到的能代表建力集团这种理念的任务、事件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对集中个,就说明企业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说出货写出代表性的人物或是吉安,就说明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就更谈不上对员工的知道作用。

建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按照这个程序,调查了解建力集团及下属分公司,争取在对短时间内,收集整理出最多的企业文化素材。

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历史中提炼,在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包涵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和理念,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

按照这种原理,我们可以设计提炼企业精神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让企业找10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个人讲三个故事: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收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你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是谁?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了最大的启发是什么?由专人把每个人讲的故事进行记录;

第二步: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个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员工,最好是大中专学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向他们提问: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第四步: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变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字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假如提炼出“拼搏”一词,“拼搏”就用一个故事来诠释。当然,可能还有“创新”、“团结”等等,每一个词,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进行诠释。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从未来出发进行设计。对行业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向缩短差距,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

把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理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就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在各系统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以核心理念为指导,设计出各系统的理念,为每一个系统的理念确定相应的典型案例、典型故事、典型人物,形成由核心理念,与核心理念相应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各系统的理念和响应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文化理念体系。

二、企业文化的强化与培训

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培训讲故事者。可以是企业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但是,不管是谁,必须按照实现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理念讲深刻、讲主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新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这样,故事流传起来,企业文化、理念、精神就活了。

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炼和设计出企业文化并进行宣传和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这就是企业的骨干。

这时,企业把这部分骨干树立的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理念。

再次,具体操作方式是每个月,要求每个部门都要在本部门本月发生的案例中,寻找一个最符合企业核心精神或本系统理念的案例,写成书面材料,上报企业文化中心;有文化中心在所有部门上报的案例中,选出一个最符合企业核心精神的案例,作为企业的典型案例;年底,在12个典型案例中,在选择一至两个最能代表企业核心理念的案例,作为全年的典型,这样,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积累的文化典型逐渐增多,员工对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更重要的是,各部门为了寻找出更加合适的案例,会主动按照理念的要求处理遇到的具体事件,用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成为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通过“文化建设三步曲”的实施,企业就形成了“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环境。这种管理环境有两大作用:对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员工,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不相同的员工,有巨大的同化作用。正是这两种作用,使得“文化建设三步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第四篇:坝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这个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县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

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校评价工作的领导和仲裁机构。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一般为7—9人,在本校公示后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建立申诉和举报制度。对评价的结论,如果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广泛和深入调查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四)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调查和处理。对评价工作委员会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可向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五)建立诚信制度。对参加评价工作的人员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取消其参与评价工作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建立监控制度。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尤其是对获得“优秀”等级学生的状况进行复核。

第五篇:《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五十一中

刘安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

(2)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在“生活·物理·社会”中安排杂技演员走钢丝的二力平衡的实例。考虑到本章是初二下学期的最后一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读一读”栏目中作出了相应示范,并留有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数学推理的方法。 2.教学法建议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探究法”,并贯穿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2 析实验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科学猜想、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原因、归纳小结,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能力,提高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1.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物理意义。 2.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的探究及其应用。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具:卡片、棉线、铁架台、滑轮、潜水艇模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演示: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停泊在海面上的航天测量船,匀速上升 潜水艇,缓缓降落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进而引导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师叙述:在上节课学习中已进一步了解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吗?(引出二力平衡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二力平衡的概念

[试一试]学生对四个场景进行受力分析。

[点拨]四个场景分别为“匀速上浮”和“缓缓降落”,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电灯和航天测量船虽然受力性质不同,但都处于静止状态。我们把这两者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小结归纳]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教师提示:“平衡”概念应包括静平衡(静止)和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两方面。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两个力平衡,它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怎样?

3 [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可以试着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课本P88 图10-9),如上图。 (1)步骤1:在线端上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如下图)

(2)步骤2: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两上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

(3)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卡片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卡片会向两侧掉下 说明两个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学生讨论,进行归 总结。

[小结归纳]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八字口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巩 固]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和前面讲过的物体的漂浮和悬浮相呼应)。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当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非平衡力(这样和前节所学物体上浮、下沉相呼应,又为下节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学习埋下伏笔)。

3.生活·物理·社会

让学生分析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4.“读一读潜水艇的浮与沉”

教师演示潜水艇上浮、悬浮和下沉。引导学生看懂数学推理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潜水艇上浮直至漂浮的数学推理过程,描述方法如下:

4 ①悬浮时,G=F浮;

②排出舱水, G↓

G

F浮=ρ液 gV排=G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当国旗匀速地上升时,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吸引力

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下列各图中,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拓展]

1、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有一个重为9N的静止, 请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示受到的力。

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一定

(

) A、保持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原来静止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D、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90

T

2、

3、4

5

上一篇:梁平县情况简介范文下一篇:厉害了我的国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