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

2022-12-11

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反思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反思

【摘 要】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时要反思,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 艺术 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 发展 的动力。随着 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了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第二,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 科学 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 理学 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模式要“变”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一年以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与新课程理念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可见,新课程给我们在一线的新课程实施者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变化我们的课堂,将新课程真正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用心爱心专心

1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深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得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

4.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当然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

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2.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

在 教育 的 历史 发展 过程中,注入式教学方法始终是被反对的,因为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所以教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其次要善导,善于诱导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问决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会学”。再次要含蓄,问问题不可以问得太白,不能老是“对不对?”“是不是?”,要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并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 哲学 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三、学习方式要“变”

教师确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的语文课教学模式就应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高一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多次尝试这样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在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 论文 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高一 经济 生活重视社会生产一节中,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三农问题”体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上完每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反思,发挥成功的经验,吸取不足的地方,让语文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

从升学竞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着眼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进行调整和改革教法,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思想语文课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篇: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流传至今,扬名中外。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所以作为高中生推开语文大门的敲门砖的诗歌,她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曾言:“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了解了这些背景,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诗。

有了这两个基础,我们再来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种种“美”,就相对容易得多。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常见的方法。

1.抓住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其中“击”“翔”二字有力地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斗志,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即为全诗的精华所在。

2.由意象切入意境。“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人郑敏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选择。

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学生和诗歌之间的关系。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堂教学,不重课外活动;只重管卡学生,不重激发兴趣。一句话,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作题,讲题,题海战术。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 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

我的探索,最初是从九三年启动的《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开始的,九五年十一月成功地通过吉林省教育学院的验收;九六年七月又经受了高考的严峻考验,升学率达90%以上。

去年,在省教育学院的直接指导下,我校在高一学年开办了两个实验班,由我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教改任务。这次实验借鉴了上一轮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它作为更为深入的一轮探索,纳入“面向21世纪基础 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这一“九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的运作轨道,业已整整一年。现将其初步成果汇报如下。

一、以《东方时空》突破封闭的教学机制 我们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开设《东方时空》课。每周二到周五早晨7点钟,我便与学生一起端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阅读中央电视台精制的这本电视新闻杂志。在这别开生面的课堂上,各位主持人、记者、播音 员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导师,而我则成了地地道道的助教;每天组织学生收视,每周批阅91篇观后感。尽管开课仅仅一个半学期,但我已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思想、情操、文化等诸多素质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收看《早间新闻》,一举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真正营造了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曾使弟子们义愤填膺;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去留,曾使弟子们牵肠挂肚;阿以争端,非洲难民,震撼着弟子们善感的心弦;我国领导人频频出访获得成功、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连连告捷,更振奋了弟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至于《时空报道》更是震聋发聩;无论写真与打假,都是社会瞩目的焦点;无论扬善与惩恶,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线;无论颂美与批丑,都是时代交响的强音。日熏月陶,耳濡目染,国家的兴衰正在逐步取代个人的鸡毛蒜皮;改革的大潮正在日益压倒追星的时髦;人民的冷暖正在重新调整爱的天平。总之,这一切正在潜移默化地纠正着过去死背时事却不懂政治的误区,使学生心系华夏冷暖,胸怀五洲风云。

《生活空间》领着我的弟子们,从繁华的都市走进“生命的禁区”,从老外欣赏川剧的茶馆走进沙漠地质队员的帐篷,从“最后的七月”里悲欢离合的字庭走进中国音乐神童在德国的花园式寄宿学校„„人生百态,酸甜苦辣皆有味;感悟千端、悲欢哀乐总关情。弟子们在感悟他人百味生活的同时,也在编织着自己多彩的梦。

《东方时空》课的最大作用,在于开拓了学生的心胸和视野,有利于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其作用是任何其它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二、以文化讲座突破狭窄的应试课程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内涵,实验班开设了周六专家讲座。在讲座课上,学 生只管听、只管记;课后,既不复习也不考试;全凭专家感化和学生的兴趣,在熏陶渐染中使学生的文学与 文化修养得以提高。

一年来,我们请《吉林教育》副编审奚少庚主讲《旧体诗词鉴赏与创作》;请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杨 佐义、东北师大博土生李立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请吉林大学教授陈方竞、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许消友 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请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刘菊香主讲《台湾文学》;请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扬春 兴主讲《古代汉语》;请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王鹏伟主讲《余秋雨。文化苦旅》;请吉林师范学院讲师陆 峰主讲《严肃音乐欣赏》;请吉林大学教援薛纯华主讲《美学》。一共举办了8个种类27次讲座。

其中《文化苦旅》讲座之后,曾辅之以写读后感来巩固听讲效果。《旧体诗词鉴赏与创作》讲座之后, 则在部分文学爱好者中间开展了不定期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最近吉林市“雪柳诗社”出版的一本以“庆回 归,颂金瓯”为主题的诗集,就收录实验班学生的几首旧体诗习作。还有一些同学已开始养成在日常学习和 生活中以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虽然实验刚刚迈出一步但细察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品味,业已呈现“草色遥看 近却无”的早春景象,其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三、以扩展阅读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

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 :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 96年入学前的暑假和去年寒假,我们都留了课外阅读作业,共有中外名著2部,《古文观止》12篇 ,唐诗宋词鉴赏文章13篇。其中文学名著只要求泛读,不做检测;古文和诗词鉴赏则要求精读,并做考查 . 日常课外阅读,我们选择了《中学生阅读》为教材。每期《中学生阅读》都是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的,大 体分自读篇和教读篇。自读篇凭兴趣读,靠悟性品,课外独立完成。教读篇,按要求读,靠毅力啃,在老师 帮助下完成。教读篇大概有三类:《中华名句》,要求语文课前常常背诵;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独立 完成,教师给予点拨;语体文阅读能力训练,则选作补充教材,先练后讲。例如,我们曾删掉了《崇高的理 想》一文,补充了周国平的《救世与自救》;配合学习《琐忆》,补充了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的《大哲与 大洁》。

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 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 ,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贬时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 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四、以调动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而。

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没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敢死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敢死队”,课党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

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发表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敢死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1.既求应试分数高,又求品学素质好。

2.志如高山百丈松,行似以平原一寸草。

3.不做填鸭等人喂,要学饿虎自求饱。 4.羞做课堂缩头龟,敢当发言出头鸟。

这种学习观念,目标是求全的,原则是务实的,态度是主动的,心理是强健的。只有树立这种新观念,养成这种新学风,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变成全面提高素质的训练场。

五、以“无人监考”突破消极的管理方法

考试作弊,如今似乎成了一个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象。而实验班从组建之日起就向考试作弊发出挑战,其主要作法就是实行期中、期末考试不安排监考老师,让学生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我班“无人监考”在吉林市教育界激起反响,《江城晚报》曾经组织过一次专题讨论。有的同志说,无人监考“有赖于学生水平”,就是说,“倘若学生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质,‘无人监考’就将是一句空话。” 这种意见只看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无人监考”的制约作用,却没有看到“无人监考”对学生思想道 德水平的教育作用。

我们实行“无人监考”,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扔在考场不管,而是首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反复宣传两个基本思想:第一,要把实行无人监考当作学校教育中的“打假”来看待。要让学生认识 到,在所有的伪劣假冒的商品中,“假人才”是最祸国殃民的。我们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就应该上不骗 祖国人民,中不骗父母师长,下不骗自己良心,使自己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第二,要把无人监考 当作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自胜则强”。“无人监考”只是没有老师监考,事实上每个同学自己的良心和全班同学的几十双眼睛,是比两个老师的四只眼晴还严密得多的监考。

在充分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搞了民意测验,在绝大多数同学都乐于实行的条件下,才开始实施。每次考试之后,还以不记名的方式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保证无人监考的健康发展。

同学们在谈到参加无人监考的感受时,无不充满喜悦和自豪地说,无人监考使我真正觉得考场是一个十分庄重的地方。监考时想躲开老师的眼睛也许是办得到的,而无人监考时想躲开自己的良心是绝对做不到的。

有的同学说:“老师监考是别人战胜自己,无人监考是自己战胜自己。

还有的同学说:“自信+自律=自强。”

据调查表明,在实验班的91名同学中,初中阶段考试常作弊的有4人,偶作弊的有55人,不作弊的仅有32人。而期末无人监考反馈信息表明:真实率为100%。看来,在无人监考中起码有59人,占实 验班学生总数63.7%的同学,经过自律改正了作弊的恶习。

事实说明,只要把无人监考当作一种教育手段认真抓起来,其效果远远大于有人监考。归纳同学们的切身体验,无人监考的主要好处是:成绩特别真实;考生答卷轻松;学会了自律和自尊。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问题创设为情景,以自主钻研为形式,以实践体验为手段的一种学习。高中语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有下列几种设计:

一、可以通过问题铺设台阶,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提出了某个问题,就会产生解决它的强烈愿望,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比如讲授高中语文《雷雨》时,同学们讨论周朴园的性格,大多认为他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人。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我于是让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展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一个同学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周朴园本身就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鲁侍萍相爱,本是一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如今他这般冷酷,是为环境所迫。尽管如此,他仍然保留着侍萍留给他的旧衬衣、旧家具和相片,他残酷的背后还保留着一丝对年轻时的爱情的留念。可见,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却被封建制度毒害,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爱侍萍的。”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人物,而且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随机感悟为解决问题提供新颖的思路和新的可能,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探索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

除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困惑,教师可以从教学材料中选择一个令人困惑的情景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去寻找答案。如选修课上我讲授高中语文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它叙述“我”受父亲的叮嘱,十八岁第一次出门去认识外面的世界,所接触到的莫名奇妙的人和事。“莫名其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情景。我先让学生描述这一“困惑”:“我”出门远行,司机“粗暴”,“我”恼怒,他却“笑嘻嘻”,“我”大惑不

用心爱心专心

1解;有五个人来抢苹果,“我”被打得鼻子软塌塌地“挂在脸上”,他转过身来,表情“越来越高兴”;后来“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那个司机”竟跳上拖拉机,“朝我哈哈大笑”,手里抱着“我”那个红色背包;“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就在驾驶室的座椅上。然后,我请同学们来解释或评价这一情景。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司机和那些人是同伙,有说“我”是一个被愚弄的对象等。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我朗读了余华《最初阅读》中的一段:“我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那一年进入小学,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学毕业。”“那时候的大字报已经从文革初期的口号转化成人身攻击了,充满围墙的全是对别人的编造和丑化,而且还有故事和情节。”我要求同学们据此知人论世,继续探究。这时有些同学豁然开朗了,有人推论:“当我们背上行囊,充满梦幻,在人生的路途中跋涉的时候,会有茫然、挫折、甚至失败,倒不如牢牢抓住今天。”有人评价说:“余华描绘的是在可怕的文革中,人们被莫名其妙攻击的情景,揭示了人所处的困境。” 一番话,引得掌声阵阵。

二、可以就几篇文章进行比较,开展比较式的研究性学习

比较本身就是研究,就是一种思维方法;比较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比较,可以是内容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表达方式、语言技巧方面的比较。比如在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后,我指导学生就“劝谏”技巧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让学生进行了“劝谏成败原因分析”的研究。

在比较研究中,除了同类文章可以进行比较外,异类文章也可以进行比较。比如对同一单元文体不同的四篇文章,可以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联系每篇文章的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也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文体对语言的不同要求作比较性研究,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时空上作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如对朱自清不同时期散文的比较等等。

三、可以选择一组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开展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

要培养学生持久的研究兴趣和纵深的研究能力,最好是开展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如高中语文《琐忆》是写鲁迅的,而《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写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文章放在一起,作为一组文章,指导学生通过这些文章对鲁迅精神进行专题性研究。当然,仅仅凭这么一点材料去研究鲁迅是很不够的,我们并不是要学生一开始就去寻找大量的材料,搞深刻的研究,而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从资料中寻找课题,寻找研究依据的能力。随着高中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对鲁迅作品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个专题一步步深入地做下去。这样的专题性研究,虽然耗时比较长,但效果比较好,不但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而且贯穿于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始终,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专业的发展方向。

语文学习应是一个广纳四面来风的开放系统。叶老说:“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教材无非例子,由此延伸、展开,就能为我们打开一片研究性学习的广阔天地。如学习《窦娥冤》,就可延展到对元曲的研读,再类推到对一系列文学现象的解读,你就会有惊人的发现:窦娥冤魂感天动地,刘兰芝和焦仲卿化鸟,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化虫,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甲虫„„现实的痛苦以异化的形式怪诞地显现,揭示人物在社会处境中的困惑与荒谬,反映人物对社会现实的憎恨和抗争。

四、可以与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如教学《简笔与繁笔》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或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找出这样的例子,或结合自己写作的实践活动谈这方面的体会,从而加深对写作这个项目的研究。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从理性上提高了对简练为文的认识,也推动了写作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

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章时,可以把课文学习与平时开展的演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演讲这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做到边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边研究他人演讲的范文,边开展演讲的实践活动,让学习、研究、实践融为一体。当然,也不是什么课文都要结合实践的,在实际教学中一切都要从可能和需要出发,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还有“课文内容的拓展”,这是针对涉及背景广、知识面宽的小说和诗歌而言的。如节选小说,有选自《水浒》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有选自《三国演义》的《失街亭》、有选自《红楼梦》的《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林黛玉进贾府》等。学习这类课文,就采用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量。这类课文可以这样设计:1.筛选问题,确立研究小专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课文,提出问题。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整合出几个小专题,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专题,或独立或组成小组分头找资料完成研究任务。2.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先教给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有用材料的方法。如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即先查几篇与专题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对象。如研究《失街亭》,得先阅读《三国演义》,再由此涉及《三国志》、《资治通鉴》和《中国文学史》中的有关内容。3.分析整合,形成小论文。写小论文是汇报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它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4.展示成果,总结评价。选出较好的论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序宣讲论文,并由同学对他们论文中的观点进行质疑,或对相关问题提问,宣讲人需作解答,解答不了的可请同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如有不同观点还可以进行辩论;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作自评、互评,教师再加点评。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无论对课文的理解、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都是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得到了提高。学生为了探究都能主动翻阅《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没

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就意味着自动靠近高尚和不朽。

四、可以开展“课外语文学习”, 这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完全是在课外进行。

让学生在寒暑假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进行探究或对课外读物进行研读。如对“街头错别字的成因和解决途径”、“某民间故事与史实的联系”等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读课外读物主要是指研读文学作品,要求学生扣住人物形象、文学语言、艺术技巧来拟定研究方式。活动之初先由教师定几个题,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神通广大的孙行者”等。当学生初步具备研究课题的能力后,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方向。虽然他们的研究难免稚嫩,但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对于他们发展自己的终身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主体课堂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钻研、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感知学习材料,自主发现,再经过组合、内化,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形成自主性人格,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的目的

第五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

马富华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

一、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如只顾和尚念经似的传授,不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法,那就是盲目的教学,是教育智慧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表现。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就有了学习进步的可能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涣散,目光呆滞,无所事事,制造混乱,主要根源就是教师的课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苏霍姆林斯基讲:“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有时候,一则笑话、一句广告词、一联诗句、一段歌曲、几句声情并茂、形象可感的话语、数帧促成思维飞跃的多媒体演示,都能产生惊奇、赞叹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而不是牵强作秀,摆花架子。教师要在大脑迅速处理视听反馈信息,把学生“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有的学生胆小,老师多年的“棍棒使他积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这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怕讲错了,要敢于破胆儿,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和教学和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的乐趣。“学生怕写作文,老师可引导他们去感受现实生活,看人家怎么写的,只要他一次作文写出来了,他就会有写不完的事,抒不尽的情,讲不完的理,他也最终会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而走向成功。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感的质变,从而改变整个学习的面貌。

二、语文学习的剪裁库——强化资源意识,广泛开展阅读。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同于一些数、理、化学科,有现成公式可套,语文的学习材料是整个人类文化,浩如烟海。庄子《逍遥游》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些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就在于积淀不丰厚,苏轼也讲:”厚积才能博发。“读多了,见识就广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写作自会有套路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手段。“信息社会,广告招牌,网络文化,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都是阅读的文本,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秋兴八首》)的信息浪潮,”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受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的超过出声的读的能力。“也就是快速阅读的能力。老师们请记住:“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三、语文教学的”引爆器“——强化思维训练。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自然的旅游“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些题目,通过实践演习,聚合发散,分析概括,对比思辨,整合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践中摸索出应试的技巧与策略,形成方法论的集合。教师要随时针对教学实践得来的反馈信息,思考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好:“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显得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的倾诉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我们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老师们记住:“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最可靠的途径是思考。只能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思维唤醒了,就会引爆璀璨的智慧之花。

上一篇: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下一篇:后备干部个人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