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语称呼的特点

2022-09-12

20世纪上半叶, 语言学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体系的研究上, 自60年代后半叶, 语言学家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言语分析层面。这一时期兴起的社会语言学, 主要致力于研究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称呼语”这一社会语言因素予以极大关注, 因为称呼语往往最鲜明地反映出语言对社会进程的依赖性和社会变革给语言所带来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期, А.Д.Швейцер等出版的一系列学术专著奠定了了前苏联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他们的目光被言语礼节的社会语言学特征深深吸引, 随即出现了一系列研究在不同场合如何正确使用言语礼节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都把称呼语视为言语礼节的一个重要单位, 因为它能够准确地指称受话人, 确定其社会地位, 同时给谈话定下一个总的基调——是正式的还是狎昵的、亲密的还是疏远的等等。该时期有关称呼语的研究特点总体上是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和书信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句式。致力于言语礼节研究的语言学家如В.Г.Гольдин (1978) , 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1979) 等对称呼语的研究渗透在言语礼节的研究当中。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对言语礼节这一课题进行过系统研究, 她在从1977年起出版的关于言语礼节的多本专著中, 系统论述了言语礼节的概念和功能, 分析了言语礼节情景的各个要素, 在这些专著中都对称呼语展开了论述, 奠定了俄语称呼语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对我们的相关研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 人们转而从交际-语用的视角来关注称呼现象, 试图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来解决传统语言学面对称呼语一直争论不休但又束手无策的问题, 称呼语研究的范围也逐渐拓宽。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体现在В.Г.Гольдин (1978, 1987) , Л.П.Рыжова (1982, 1983, 1984) , А.А.Акишина (1983) , М.Л.Макаров (1985) 和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1987, 1989) 等论著中。但同时又结合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称呼语同时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关注。作为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单位, 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在这里是交叉的, 因为两门学科都致力于描写交际行为。交际行为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言语活动就不单属于个人, 而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对于社会语言学来说, 具体的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也很重要。正如М.Л.Макаров在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谈到称呼语的礼节属性, 不能忽视其社会指示属性, 社会指示确定谈话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 (М.Л.Мака

ров1985:114) 。

把称呼语看成是言语交际单位并对其做出理论思考的语言学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В.Е.Гольдин (1987) 。В.Е.Гольдин首先提出了建立言语联系的宏观范畴及其次范畴——言语指向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ьречи) 或言语的针对性 (адресованность) 和调节交际关系 (регуляция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хотношений) 这两个功能语义范畴。总的来说言语礼节单位都具备这两个范畴, 但它们在称呼语里却表现得尤为明显, 称呼语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言语的指向或言语的针对性。

社会因素通常会对语言产生直接的影响, “称呼语中体现着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 是个语言的微型交际系统”。М.А.Оликова (1979:4)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俄罗斯国内社会、政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称呼语作为一个敏感的社会语言因素, 最直接地感受和反映了俄罗斯的社会变化, 社会的变革首先在称呼语的变化、使用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时间, 随着товарищ, гражданин, гражданка等社会通用称呼语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一些比较具有弹性的称呼Господа!Дамыигоспода!Сударь!Сударыня!Друг!等重新又回到人们生活当中, 一些语言学家纷纷把相关研究的视角转向作为社会变迁晴雨表的称呼语。这一时期称呼语的研究特点相对来说比较具体, 语言学家们关注的是具体称呼语的词汇演变和新旧称呼语的交替使用情况。如Т.В.Маркелова (1995) 在“Обращениеиоценка”一文中就回顾了从господа到граждане及товарищи, 以及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重又轮回到господа的整个动态变化过程。最后她得出结论说:господа一词在最近一段时间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但同时词义较之以前有明显的弱化的倾向。

在交往中, 人们选择哪种称呼形式, 要考虑到各种情况。首先是彼此间的熟悉程度, 一般对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人用“您”, 对很熟悉的、亲近的人用“你”。不相识的人在交往中用“你”相称, 可以使关系变得简单、随便, 不过, 这种交往方式大多用在年纪相仿的男人之间。人们在进一步交往时可以改称“你”, 年轻人改变较快, 他们往往倾向于用“你”相称。孩子们之间交往, 彼此间只称“你”。相识时间虽长, 但关系不一定变得亲近, 当双方关系尚未达到相当友好的程度时, 不宜把称呼从“您”改为“你”。在中老年人和知识分子中, 关系虽然友好、亲近, 但仍需保持使用“您”的称呼, 改用称呼是对对方的不尊敬和表现出某种随便的色彩。

其次是要考虑到交往场合的性质, 交往场合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将影响到采取哪个称呼。如果属于正式交往, 如会议、谈判、庆典等, 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 应选用“您”的称呼。非正式交往, 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往来, 这时对很熟悉的人用“你”相称, 而在正式场合则应改称为“您”。对不认识、不熟悉的交往者, 无论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都应称“您”。

再次是要考虑交谈双方所处的位置, 即双方的年龄、职务等方面是否平等、相称。如一方是首长, 另一方是下属;一方是教师, 另一方是学生;一方年长, 另一方年纪很轻等等, 这些都能影响在交往中使用称呼的选择。如果交往者处于平等的位置, 双方可以考虑到各种其他因素而选择相应的称呼。如果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则对长者、职务高者用“您”;对年幼者可用“你”;对职位低者一般也可以用“你”相称。但是对年轻人称“你”, 常遇到一些困难, 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愿接受年长者对他称“你”。由于职务的高低使用不同称呼时也常引起不少误解, 因此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妥善掌握, 不可一概而论。但是, 作为首长, 当对下属称“你”时, 必须突出信任、平等与友好的关系。而孩子对老师以及对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应称“您”, 对亲人可称“你”。

除了这些具体使用的研究, 上世纪9 0年代关于言语礼节的各项研究也在同时进行着。人们把称呼问题放到社会语言学、符号学、释义学以及与其他一些学科交叉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在有关称呼语研究的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俄语称呼的特点和演变轨迹。以增加人们对这方面的了解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俄语,阅读

上一篇:高效催化剂在HPF法脱硫中的应用下一篇: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