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岭南文化的特点

2024-04-26

论岭南文化的特点(通用6篇)

篇1:论岭南文化的特点

第 12卷

第 1期 人

理 V o l.12, N o.1 1997年 3月 HUMA N GEOGRAPHY M ar.1997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刘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本文在概要介绍岭南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 从地理环境 的角度 , 探讨了

岭南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

岭南 ,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 指五岭以南地区 ,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 南傍南海 ,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 单元 ,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岭南 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 用。

1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1.1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在封建 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 “ 重农抑商 ”、“ 贵 义贱利 ” 的价值观念 ,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 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 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历史上 ,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 区 , “ 崇利 ” 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 人们逐利之广 , 上 至 官僚、地主 , 下至士子农人 ,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清代仅潮州一地 , “ 不务农业 ” 的居民就发展到 10万户之多 , 务商 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

业。与之相适应 ,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 方向发展。明代 时 ,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 经济作物生产成 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 次变为缺粮省 ,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 品 性目的。同样 , 手工业生产 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岭南地区物 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2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岭南地 处我国南疆边陲 , 位于南海之滨 ,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历史上 , 广州是外国 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样 ,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 向海外开拓 ,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 有 3000多万 , 而 粤人就占了 2000多万。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自 汉 朝以来 ,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 同时 ,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 西方科学知 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 并辐射内地。鸦片战争后 , 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 , 郑观应、容闳、康 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引进并介绍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 , 从而使岭南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资本的摇篮 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 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 , 特别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 放的试验基地 , 其文化的开放性就更加明显。

1.3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必然具有兼容性。岭南文化正是在与海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 , 兼容并蓄 , 融 , 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其中在与内陆 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中 , 岭南文化接受并融汇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 越文化、巴蜀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 又包含了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 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因 素 , 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 , 对 岭南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岭南文 化这种包容 南北、兼纳中西 的特点 , 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宗教等文化

内容上均有反映 , 与其他 地域文化相比 , 岭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岭南文化 的区域构成看 , 其兼容性表现为各种地方 文化的共存共生现象。从地域上划分 , 岭南文化又可分为广府文 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地区文化 , 在区域内部又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别要指出的是 ,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还表 现在对立异质文化的共生上。在岭南常可看到这样一些事实 , 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与极端落后的封建迷 信中许多家庭和市民身上同时并存 , 相安无事。这是岭南 文化兼容性的奇物反映。

1.4岭南文化的远儒性

也可称反传统性。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 受到以中原 汉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但 岭南文化并没有被这种影响所 束缚 , 而且在很多文化物质上都迥异于中原 , 对中原传统文化表现出较大 的游离性和再创造性。如在 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中体现得很明显的重商性 , 就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大相径 庭。岭南文化的远儒性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说明 , 从儒学人才来看 , 从汉到隋长达八百余年 中 , 广东被朝庭察举人才总共不过 24人。唐朝开科取士 , 北方进士、诗人如群星灿烂 , 而在广东唐前 期 没有一个进士 , 唐后期广东进士仅 5人 , 占全国 0.7%, 仅在广西之上。儒学人才的稀缺 , 这一方面 说 明岭南文化发展较少受传统文化束缚 , 对各种外来文化能兼容 并蓄 , 并以探索、开拓、进取、革新的 精 神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 , 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 , 康梁的变法 , 孙中山的革命 , 国共两党合 作及北伐战 争 , 都以岭南为起点。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 ,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 并取得令世人 瞩目的成就。所有这些 , 从文化背景上考察 , 都可以在岭南文化的 远儒性或及传统性上得到说明。

2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文化作 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 , 它是由自然、政治、历史、技术、经济、心理等多种因 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但任何文化类型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 并接受其影响和制 约。岭南文化在 这一点上 , 则表现得更加明显。考察岭南文化的历史 , 地理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起了重 要的作用。

2.1地理位置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2.1.1

自然地 理位置

岭 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 北隔五岭、南阻大海。横亘广东北部的五岭山地 ,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 , 是 一道难以跨越的巨大屏障 , 极大地限制了古代岭南与中原的沟通。唐代以前 , 中原人对岭南基本上一无 所 知或知之甚少 , 斥之为 “ 蛮荒 ”、“ 徼外 ” 之地。同样岭南人也难以跨越五岭进入中原 , 对中原的经济 文化了解更 少。因而在古代 , 岭南一直保持着一种与中原基本隔绝的地理上的封闭态势。另外 , 广东一 带疆域被海洋包围 , 又使它 与大洋彼岸世界隔离开来。岭南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一方面极大地限制 了与先进的 中原文化的沟通 , 使得岭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另一方面 , 外来的影响少 , 又有利于形 成和发展自己的本根文化 , 特别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 , 形 成民族地方特色。在接受外地文化影响之 前 , 岭南文化已独立发展了十多万年 , 这是以后岭南文化 一直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最深刻的基础。

2.1.2经济地 理位置

岭南靠 海 , 南面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 , 是我国通 往东南亚、大洋 洲、中近东和非 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处。自三国时代以来 , 广州就已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到唐 代已成为世 界著名商埠 , 宋代广州与 50多个国家有通商及政治关系 , 元代广州与 140多个国家有贸易 关系。对外贸易 的发展 , 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 , 同时又伴随着各种海外文化不断向岭南输 入 , , , 迈 451期 刘

益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 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出国门 , 走上与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 , 从而逐渐打破封闭性 , 并最终使海洋给广东带来无限开放的优势 和生机。特别是 到了近代 , 海洋成为广东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 , 使广东能够得海外风气之先。历史发展 到今天 , 世界经济重心逐淅东移 , 海洋在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更 加重要。广东又凭其临海位置率先实行对 外开放政策 , 并由此诱发了新文化意识勃兴的热潮 , 产生了许 多新文化景观。正是由于岭

南拥有经济地 理位置优势 , 使岭南文化得以在一种开放式的文 化态势下不断发展。

2.1.3政治地 理位置

古代岭南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 政治中心 , 加上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 使得岭南开发较迟 , 社会 经济落后 , 被中原王朝视为化外之 地。梁启超评价广东说 , “ 朝庭以羁縻视 之 , 而广东亦若自外于中国 , 故就国史上观察广东 , 则鸡肋而已 ”。“ 自百年以前 , 未尝出一非常之人物 , 可以为一国之轻重 ”。岭南 的这种政治地位和儒学人才的稀缺 , 使岭南文化得以未被强大的中原儒学文化同化。政治经济的落后 , 又使得岭南人没有中原人那种 固步自封的优越感 , 而更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并接受其影响。因而岭南 文化能在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 础上 , 保 持着一种反传统性、又不断变革创新的文化特质。政治地理位置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还 表现在大规模的移民上。中国古代封建社 会时期 , 阶级斗争激 烈 , 民族矛盾复杂 , 战乱频频发生。而岭南由于地处偏远 ,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 加上岭南社会经济落后 , 开发潜力大 , 因而常成为北方人口逃避战乱的理想场所。历史 上共有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高潮 :秦汉 时期、两晋南北 朝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末时期。除秦汉时期移民是因戍边需要而有组织地输入外 , 其余 三次移民高潮均是因北方战乱而引起的。大 规模的人口南迁为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作出了重要、最为直接的贡献。而且由于南迁人口来源复 杂 , 在定 居地区的分布上差异很大。

2.2自然环境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 也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自然环境对岭南文化的 作用 , 主要表现在生存自然环境和生产自然环境 对岭南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上。

2.2.1生存自 然环境

岭南属 热带、亚热带气 候 , 日照时间长 , 气温高 , 雨量充足 , 河流纵横 , 原始森林茂密 , 毒蛇猛兽 和 “ 瘴疠病毒 ” 多。这样的生态环境 , 在生产力低下 的古代 , 显得十分恶劣 , 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 岭南说 :“ 南方暑湿 ,近夏瘴热 , 暴露水居 , 蝮蛇蜇生 , 疾疠多作 , 看作未刃血 , 而病死者十之二三 ”。恶劣的生存环境 , 一方面使得外来人难以久居 , 岭南土著文化 只是混合于外来文化 , 而没有被外来文化 消灭。但另一方面岭南人为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 被迫与大 自然进行顽强的斗争 , 从而形成了岭南人 特有的文化 特征 :一方面 , 勤劳、勇敢、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求助于神灵 , 笃信鬼 神 , 求助于超自然力的保护。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 , 这种求神拜佛 的风气仍然承袭不衰。

2.2.2生产自 然环境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 使得岭南各种资源极为丰富 , 为岭 南人民提供了优厚的生产条件。古代的岭 南 , 盛产各种奇珍异宝 , 诸 如珠玑、玛瑙、玳瑁、象齿、犀角、能言鸟、宝石、美玉和名贵香料等 , 成 为岭南人向中原统治者进贡的 珍品 , 并 吸引了大量商人来岭南贸易。农业生产方面 , 岭南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为农 业土地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 不仅粮食生产条件优越 , 而且极适于热带、亚热带水果 和经济作物生长 , 因而岭南 的农业生产在秦汉时代就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 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更 加明显。由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 , 内涝严重 , 明代以来 , 当地劳动 人民总结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经验 , 因地制宜地创造了果基渔塘、桑基渔塘、蔗基渔塘 等基塘农业景观 , 既解决了水患 ,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 又发展了经济和渔业生产 , 以至于使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商品性农业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 使岭南 的农业生产 不断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 这与中原那种始终以农耕定居的 , “ 重本抑末 ”、“ 重农抑 商 ” 观 念占主导的农业社会文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也是岭南文化 中重商性文化物质形成的物质基础。46人

理 12卷

篇2:论岭南文化的特点

摘要: 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关键字:岭南 民俗文化 发展 传统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郑信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广东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潮州帮”(潮商)“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既乐于创造新事物又自发性地固守老路子,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在岭南同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广东承担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岭南文化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这时候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在历史上,岭南文化向来被视为非主流的边缘文化,一直遭到主流的传统文化的轻视和排斥,甚至在近代岭南文化走向全国之时,它的主流地位也得不到确认,这种状况影响至今,所谓“广东是文化沙漠”之类的论调便是证明。这往往出于偏见或者无知。为今之计,就应当对岭南文化给予正确认识和评价,做到:充分肯定,大力弘扬,认真正视。

充分肯定:说“广东没有文化”,在于所持的是传统中原文化的标准。岭南人不必妄自菲薄,要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中发现优秀的因素,在复杂纷纭的形式中梳理出优长的特质,如务实世俗、重商远儒、兼容求新等,从而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

三、岭南民俗举例

南粤民众在岭南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十余万年,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虽然岭南是全国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惯制并未在现代化的风云中黯然失色,仍然是岭南的象征。

以岭南的传统食品和居住习俗为例,岭南小吃、点心和粥品大多是民间流传之物。岭南古属楚地,端午纪念屈原的风俗一直盛行,粽子早有名气。《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端午为粽,以冬叶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苏木为红心,以竹叶裹者曰竹筒粽;三角者曰角子粽,水浸数月,剥而煎食甚香。”以竹叶裹的竹筒绿豆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以苏木为红心的碱水粽,仍是东莞农村的端午节必备之品;久富盛名的肇庆裹蒸粽也是肇庆民众端午节、春节时的传统节日食品。粥,古称“糜”,潮琼两地的群众至今仍沿用此古语,不管年岁丰歉,他们几乎每日食粥。在广州著名的粥品有状元及第粥、鱼腩粥、坠火粥、艇仔粥等等。广东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几千年来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足有一、二千种之多。代表名品有薄皮鲜虾饺、荷叶饭、娥姐粉果、叉烧包、荔浦秋芋角等,仍然是岭南大街小巷、茶楼酒店的常见之物。

客家围龙屋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其分布与客民分布相一致,多在山地及丘陵区域,以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各地为主,并延入广西、赣南、闽南诸地。曾昭璇先生认为客家围龙屋的独特构造是与客家人生活中的诸多需要相辅相承的,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或为逃灾荒,或为避战乱而移入岭南。由于移动急速,受到当地土著居民的剧烈反抗,由此形成了他们既有农业形态又有防御特征的独特住宅建筑形式。这种住宅形式有利于客家族人团结自卫,巩固了客家民系的宗族观念。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客家围龙屋仍然广泛存在于岭南地域的客家居住区,保持着坚韧的文化持久力,岭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顽固可见一斑。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岭南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岭南尤其珠三角地区成为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主阵地,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率先在岭南大地上演。以节日民俗为例,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和农村,过“洋节”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当圣诞节前夕,在所有的城乡商店中,到处是圣诞节的节日礼品和用品,圣诞卡、圣诞树、圣诞礼物以及圣诞食品和圣诞之夜等文艺活动,使古老的大街小巷弥漫着西方节日文化氛围,其它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也成为岭南民众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过洋节,珠三角城乡近十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过生日都要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而且在夜间举行仪式,统统都是西方的风俗,即使在农村也很普遍。充分吸纳西方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地域的民众生活充满现代色彩。

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在一起,在岭南的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常常上午喝早茶,下午去冰室吃冰淇淋,晚上在酒吧流连;在广州荔湾区,传统的骑楼、西关大屋与独具异国风情的沙面洋房互相掩映;在珠三角地区,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同时被使用,是办公、经商、旅游、日常交往的通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征愈加显著,成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

四、文学与戏曲等

岭南的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岭南画派、岭东画派、粤剧、潮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人张九龄、学者陈献章享誉全国,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而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奠基者郑正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岭南教育起步较晚,但宋明办书院风盛,如潮州府在宋朝就有三大书院,其中两大书院韩山书院,元公书院的建制规模都比较大。到了近代更是领教育革命之先。葛洪在岭南炼丹,创金丹道教理论,并有贡献于化学、医学。伊斯兰教、佛教较早从海路传入岭南,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及于全国以至世界。岭南的农技、手工技、医学等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定地位,明清之际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中国最早的生态农业,而潮汕人精工细作,种田如绣花。郑之侨所著的《农桑易知录》更是一本幸存的珍稀古代农书。西医东渐,中国的西医院、西医学校以及西医生,均在岭南最早出现。岭南民俗与岭南饮食,异于北方,最富于地方特色。岭南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颇具特色,以粤剧、潮剧和汉剧为例,它们扎根于南疆,又吸收了中原和周边文化,很值得探研。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英歌这样一个南方艺林的奇葩也是值得关注。

五、岭南民俗文化评析与发展趋势

1840年以后,岭南成为“西风东渐”的窗口,掀起近代爱国主义运动高潮,为岭南文化注入浓重的时代意义。尽管1840年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改革开放后岭南地域民众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岭南文化的精英层面获得彰显,但是真正体现岭南文化精神的仍是岭南民俗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在不同时代场景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所指,使岭南民俗文化呈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求衡的发展张力。在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岭南民俗文化同样面临着现代化的严峻课题。一方面它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另一方面这种“感觉型”的文化太注重局部的、具体的即时应变而缺乏理性的长远目光;热衷于事物表层的新奇而不关注深层的内涵;推崇个体的人性感受而忽略群体的集体规范,这造成了人们过多地注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短期经济目标,却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在不断提高工具理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价值理性的建立和完善。因此现代岭南民俗文化中存在很多悖论,始终处于一种建设与解构的张力之中。岭南的辉煌由它们促成,岭南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它们的阻碍。近代,在政治上岭南一度领风气之先,当反封建浪潮席卷全国后,岭南让位于中原;现代,在经济上岭南先走一步,当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北京、上海、山东、四川和国内其它地域的优势被开发出来后,岭南还有什么优势?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先锋的广东省近来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仅靠发掘历史文物、保护民间故事就可以完成,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积淀在社会群体心里的集体无意识和他们的文化观念。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贸易与国际接轨,思想文化与西方社会频繁互动的大趋势下,岭南民众更要具备批判意识,扬弃自身文化中直观、肤浅、保守的成分,代之以宏观、理性、国际化的视角,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篇3:论岭南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侨乡建筑

近代岭南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建筑活动集中在1900年到1937年间,涉及的建筑类型极为广泛,包括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居住建筑,文化教育建筑等。早期的近代岭南建筑研究多附属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整体性研究,在相关著作的个别章节中有概要性的介绍,例如1959年编撰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以及同时间的《中国近代建筑图录》。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开始对近代岭南建筑的一些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并逐渐使之系统化,这一时期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建筑的形式风格和技术特征上,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如《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广州建筑近代化过程研究》等。在此基础上,21世纪以来的岭南近代建筑研究的视角向着更广泛和深层次的领域拓展,由华南理工大学组织编写的“岭南建筑丛书”系列便是其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也是其中之一,书中作者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宽广的学科视野,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岭南人与他们所生活的舞台——岭南建筑共生共荣的巨幅画卷,其主要特色和学术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当前建筑美学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吸收借鉴和理性鉴别;第二,通过引入生存论和价值哲学的理论成果,完善和深化了现有的建筑美学体系,并以此来诠释近代岭南建筑所表现出的文化和美学特征;第三,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为地域性建筑的科学界定提供了人文视角的理论支持。

1 对现有建筑美学理论的吸收借鉴和理性鉴别

运用建筑美学理论来阐释近代岭南建筑文化是《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的一大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首先对现有的建筑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审视,并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吸收,发挥和修正,这里试举几例加以分析:

首先有关建筑美学哲学基础以及建筑美生成机制的探讨中,汪正章认为“建筑的美及美感之所以发生,既不能脱离建筑审美对象,也不能单纯的归结于审美主体,而在于人与建筑、反映与反映之间所构成的某种生动、复杂的交互关系”1),他同时认为“美在客体,美感则是主体对美的能动反映,作为美的三种普遍形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这样,作为综合形态的建筑美也不例外。建筑美的信息发送在于其客体自身,但建筑美的信息接收,即‘美感’则有赖于主体的建筑审美能力”1)196,由此提出了建筑美是生成的而不是预成的这一观点。《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此予以吸收,同时又加入了价值哲学和生存论哲学的研究成果:“建筑美,作为一种价值,是在人的生命情感活动中产生的,建筑美的意义也只有相对于人的生命情感,相对于人的审美需要才可能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美即是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建筑美是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可以看出,《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不再纠结于有关建筑美的本质的研究,而是将建筑美视为一种情感价值,重点关注其对于人所具有的生命情感意义,但由于不同主体的审美价值心理有所不同,因此建筑审美体验也因人而异,这就是建筑审美的差异性问题,这种差异性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它渊源于不同群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此《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又引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与建筑适应性的探讨,从而组织起其整个美学体系的框架。

再如王振复所论及到的建筑与音乐、绘画、诗、雕塑等艺术的“亲比”的魅力,他说“谈到对建筑形象的审美,虽然不能将建筑与音乐、绘画、诗等艺术混为一谈,然而,在其形象的审美时空意识上,它们又有相通之处或相似之点”3)。《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将之概括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问题,同时更进一步,对建筑作为综合艺术的特征也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作者写道“建筑艺术、特别是包括近代岭南建筑在内的中国传统建筑,可谓一个大型繁复的以静态为主的综合艺术系统,其中有作为语言艺术并诉诸观念的诗、词、联,也有作为空间性静态艺术并诉诸视觉的书法、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还有作为时间性动态艺术并诉诸听觉或视觉的音乐、戏曲等。它们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生发、给人以情感愉悦和美的享受”2)112。由此阐明了建筑与其他艺术的互补和共生作用。此外,《笔记》与《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都以中国古典艺术作为主要论据,而对西方艺术涉及较少,这也从侧面说明中西建筑文化的分野,西方建筑在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中更多的表现为其他艺术的容器,而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却受诗画理论影响颇深,关系也更为密切。这大概渊源于中国诗画所具有的同建筑类似的情感抽象性,因此有更多的共鸣之处。

许祖华的《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可说是形式主义建筑美学的代表,他认为“建筑的美,主要取决于建筑自身的‘形式’而与建筑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建筑的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纯形式,绝不承担负载‘内容’的义务”4)。对此,《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建筑审美虽然是从建筑的形式开始的,但形式所象征和隐喻的精神性内容是建筑审美的根本和决定因素,是引发建筑审美想象和深化建筑审美体验的关键”2)5。事实上,《原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书中写道“建筑在获得自己的形式美时,总会与一定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当然,建筑美的形式在表达思想的时候,是通过自己和谐、有序、统一的造型等来完成的,不是人凭主观意愿,任意加上某种‘思想性部件’完成的”4)69,作者列举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上的“三面红旗”,以及长沙火车站楼顶的火炬雕塑与建筑形式的不协调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可见,《原理》反对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生硬拼凑,有一种建筑艺术纯净化的倾向。在这方面,《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显得更为宽容,且因为民居作为研究对象的关系,承认一些民俗性、大众性的审美取向,这也是由其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决定的。同时《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提出的建筑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艺术系统”的观点也可以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由于建筑可以承载多种艺术形态,同时和其他艺术可以互相补充生发,因此建筑的审美内涵是复杂而丰富的,而不是形式与内容的单纯契合关系。

2 引入生存论和价值哲学的理论成果完善和深化现有的建筑美学理论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和理性鉴别,《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继而以生存价值论为哲学基础,建立了较为严密的建筑美学体系,完善和深化了现有的建筑美学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主客体相契合的辩证观,系统合和的文化观和开放与创新相统一的发展观。

2.1 主客体相契合的辩证观

辩证的处理人与建筑的主客体关系是全书始终秉承的原则,从作为理论基础的建筑美学体系的建立,到其后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研究中所进行的具体理论应用,都可以清晰看到这个思路的延续。在哲学基础上,人文学科的定位决定了建筑美学应把人对建筑的生命情感活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正如书中对建筑美所下的定义:“建筑美是建筑的审美属性和人的审美需要在建筑审美活动中相契合所产生的一种价值”2)53。脱离人去讨论建筑美,或脱离建筑去讨论人主观的审美需要都是孤立片面的。同时,建筑的审美属性和人的审美需要都是客观的,但建筑美的意义只有相对于人的审美需求才能获得,因此“建筑美即是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建筑美是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正是建筑美辩证本性的核心内容”。2)53

以此为起点,作者推导出了建筑审美属性的“适应性理论”和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首先看“适应性理论”,由于人对建筑具有生存、生活和生命情感的需要,相应的,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三个层面,主客体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联系,建筑审美属性总体来说属于客体系统的内容,但是由于建立在主体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因此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孤立探讨建筑客观美的弊病。与客体的“适应性理论”相对应,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则诠释了主体审美标准的辩证性,即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审美的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四层次说”从主体审美标准出发,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文化现象,从而达到了主客体的辩证统一。

2.2 系统合和的文化观

《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将建筑作品视为一个综合的艺术系统,表现出系统合和的文化观,这也是其建筑美学体系的重要特色。例如书中对建筑意境美的探讨,作者发现,“就局部空间和单体建筑而言,其建筑意境的生成和强化往往是通过题名、题对点化而出的。这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境创造中运用十分广泛,题名、题对的作用除了叙述建筑缘起外,主要在于抒发住人情怀,提升建筑意境,丰富空间意蕴”2)96-97,此外,“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的丰富、深化与建筑的施饰着彩密不可分”2)98。在更深层次上,建筑之所以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应归因于建筑与其它艺术形式广泛的共通性,正如《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写道“从审美客体来看,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特别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传统建筑,其营造与构建始终按照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整体、重体悟的系统思维方式,注重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的交叉、渗透、相通和综合”2)111。中国建筑文化中,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与建筑结合,产生了诸如楹联、匾额、壁画、浮雕等艺术形式。西方建筑中的书法装饰现象虽然较少,但壁画、穹顶画、以及各种雕塑若是缺席,也会令教堂、宫殿黯然失色。可见,以文化视野来讨论建筑美学问题,发现建筑审美的系统综合性特征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建筑作为艺术之母,既有黑格尔所说建筑作为艺术之始的意思,也有其作为艺术之“母体”的含义。而现代主义摒弃传统,轻视装饰,试图单纯以建筑自身表达各种文化内涵,但往往力所不及,由此产生了种种误区。在这方面,《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传统建筑装饰意义的再发现,应对现代建筑的美学理念有一定启发意义。

2.3 开放与创新相统一的发展观

开放与创新是发展问题的一体两面,开放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开放的目的和结果。在《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中,开放与创新的发展观既表现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也表现在具体的岭南建筑文化的研究内容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一致。

建筑美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建筑美学应运用“跨学科的多元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前沿学科的理论成果,“使美学研究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和发展的境况,并使这种开放和发展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开放和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由的不断追求保持同步关系”2)98。对其它学科开放性的兼容吸收在全书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是清晰可见的,首先是生存论的哲学基础的建立,相对传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基础是一个根本性的创新;其次,对价值哲学的借鉴,指出建筑美是主体审美需要与客体审美属性相契合产生的一种价值,拓宽了建筑美学的理论视野,揭示了建筑美的辩证本性;最后,对模糊数学、耗散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借鉴,则进一步验证了建筑美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有助于建筑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价值取向的转变。

3 文化地域性格——近代岭南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凝练与概括

开篇绪论中,《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在对岭南建筑“地域论”、“风格论”、“过程论”的学术借鉴和理性鉴别的基础上,提出用“文化地域性格”来概括近代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文化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虽然作者对这一概念没有详细展开,但从书中一段提纲挈领式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该概念的美学思想来源:

“建筑美学研究的最为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在于探究人对建筑的生命情感活动何以可能,也就是说,在于深入研究人对建筑的生命情感活动的两个关系项,即作为建筑审美活动中的客体的建筑的审美属性和作为建筑审美活动中的主体的人对建筑的审美需要。从文化学的意义层面来说,前者表现为建筑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关于建筑审美属性的‘适应性理论’;后者表现为建筑审美的冲突、分化、整合、调适,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关于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2)53。

可以推断,所谓“文化地域性格”,就是对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的综合概括。而其理论应用也应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在《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中,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论证集中在有关侨乡建筑的美学分析中。作者将广东侨乡划分为五邑、潮汕、兴梅三个区域,并分别对其各自的建筑审美文化特征作了分析与总结。

首先看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它主要解决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问题,而“建筑审美标准的辩证法包含在审美的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这四个机制作用中”。从这一原理来审视近代岭南侨乡建筑,作者发现,在五邑、潮汕、兴梅三大侨乡中,侨乡建筑风格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中“五邑侨乡建筑发展最为成熟、最为典型、也最有成就,它经历了自我调适和理性抉择之后完全进入到了实质性的融汇创新阶段……兴梅侨乡建筑面对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碰撞,尚处于艰难的理性抉择阶段,尚未达到实质性的融汇创新,更多地表现为在沿袭传统建筑文化之时试探性地借鉴外国建筑符号和建筑技术……潮汕侨乡建筑面对‘中西之争’城镇和乡村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抉择。前者更开放、更主动,融合性更强,后者相对保守、行动迟缓”2)120。可以发现,《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不是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发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过往对广东侨乡建筑的研究大都集中广府五邑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无疑最为典型,最能反映侨乡的建筑风貌,但任何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都是深植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土壤中,而不是孤立的、凭空而来的建筑现象,五邑地区的华侨建筑与当时广东其它侨乡的建筑类别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其建筑审美标准都受到中西建筑文化的博弈作用影响,而区别则在于这种博弈作用的结果有所不同,结合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有的处于量变积累,有的则产生了质变。通过这种方式,《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将五邑、潮汕、兴梅三个地域的侨乡建筑纳入一个共同的审美文化系统进行考量,并对其各自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定,为后续的深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适应性理论在近代岭南建筑美学分析中的应用,作者写道:

“岭南近代建筑兴衰变化的原因是多元综合的。从适应性理论的观点看,建筑的自然适应性是近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筑的社会适应性是近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动力,建筑的人文适应性是近代岭南建筑发展的目标和旨归。也就是说,岭南近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民族工业和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和华侨投资)的发展而导致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这也正是形成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内在原因。2)120”

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受到整体的社会文化精神内在驱动力的影响。在国家贫弱,饱受列强欺辱的历史环境中,岭南人不是自怨自艾、因循守旧,而是展现了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品格。因为不如此做,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不如此做,就无以言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因此所谓“适应性”,首先是人对自然、社会、人文的适应。这种适应,通过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新建构表现出来,建筑体系的重构就是其中一种,它和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穿衣饮食一起,共同表现出主体内在的文化心理,以及外在的文化姿态。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概括也有待具体深入的方面,如“开放性”的性格特征,与我们现今的开放又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侨乡建筑所显示出来的开放性大多是感性的,视觉印象式的,“外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就这样被他们‘拆解’成‘碎片’,加以模仿,随心所欲的重新组合”5)。可见,西方的建筑形式和符号并没有经过理性辨别就直接运用到建筑创作中。同样道理,侨乡建筑的开放并没有对当时先进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进行吸收和运用,所以这种开放又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性来自于华侨主体的历史局限性。再比如,当使用“开放”、“兼容”、“创新”这些字眼形容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时,如何与其它物质文化区分开来。侨乡建筑是用一种拼贴的方式展现出开放、兼容的性格特征,为什么这种拼贴显得顺理成章,没有视觉上的不适感,相反,却能让人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这其中的内在机理是什么?这一切还有待后继研究者进行深入挖掘。

结语

篇4:论岭南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文化遗产;岭南舞蹈;传承;发展

中途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8-01

岭南传统舞蹈源远流长、悠久灿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承载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人走出国门,将岭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带动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岭南传统舞蹈除了现如今大家最常见的“狮舞、龙舞”还有很多颇具名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已经失传的艺术文化我们无法挽回,如今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千年流传的岭南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促使岭南传统舞蹈能有效的传承和稳步发展。

一、岭南舞蹈的概述

1.岭南舞蹈的起源。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南越族的先民在岭南就有舞蹈活动。岭南舞蹈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独立发展时期。远古时期的岭南舞蹈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去寻找舞蹈形象。二是汉越舞蹈文化融合时期。这时期的舞蹈我们除了能在考古发现外,还有文字资料记载中去展开想象。三是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舞蹈形式都保留到了现在。

2.岭南舞蹈的多元化。岭南地区多名族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舞蹈。其中除了汉族的“狮舞”、“龙舞”、“采茶舞”、“闹花灯”、“钱鼓舞”还有黎族的“招福舞”、“草笠舞”、“钱串舞”、“跳娘舞”、“清音舞”;壮族的“绣球舞”、“扁担舞”等等。岭南舞蹈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期盼丰收、喜庆的酒歌舞,有表现辛勤劳作的劳动舞,有表现爱情的情歌舞。这些舞蹈都蕴含着岭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快乐与哀愁。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我们要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二、广东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岭南人经历了岭南舞蹈文化和中原舞蹈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创造了绚丽多彩富有 广东特色的岭南舞蹈。广东民间舞蹈,多数是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宗教信仰等民俗风气中展开。

1.广东民间传承的岭南舞蹈

1.1.傩舞:50年代在钦州发现傩舞“跳岭头”,随后在海康发现“走成伥”,湛江市郊发现“考兵”,化州县发现傩舞“跳花棚”,吴川县发现傩舞“舞六将”、“舞二真”。从广东“考兵”等几个傩舞特征考察,舞蹈动作和面具比较古朴,内容主要都是祭神驱鬼。流行于海康县等地的舞具有戏剧性的特点。

1.2.宗教舞蹈:佛教在广东历史悠久,香火旺盛,信佛拜佛者甚多,族中和家中做香花佛事也很普遍。在民间常可看到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打莲池”舞蹈源自“目莲救母”的神话传说。是宣传佛教慈悲为怀、驱难报恩、普度众生。舞蹈时气氛严肃悲凉,低沉哀切,舞姿轻盈回转。

1.3.民俗舞蹈:岁时节日,是人们相互祝愿、共同娱乐、交流感情的重大民俗活动,而民间舞蹈在这些节日喜庆活动中,成了最活跃、最能宣泄人们情感的活动内容。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节日里,“英歌舞”、“钱鼓舞”在潮汕地区盛行。以及佛山“十番”等,这些几百年历史的舞蹈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抒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表演性较强、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舞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2.岭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专业舞蹈演员不足,岭南舞蹈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出机会很少,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这些时候才会展开,所以岭南舞蹈的演员薪资收入就较少,导致岭南舞蹈的演员严重不足。

2.2.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岭南舞蹈不像电视上常见的歌舞表演,喜闻乐见,岭南舞蹈演出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喜好程度不深、受众群体太窄。

2.3.专项制度不健全,目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为这一传统的舞蹈表演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没有相关部门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办法

1.加大媒体推广,电视台和广大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最快、最广的途径,岭南人想要把岭南舞蹈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广大观众都了解岭南舞蹈、接受岭南舞蹈、热爱岭南舞蹈就要加大媒体推广。政府也要成立相关部门扶持岭南文化的传承,多推荐优秀的舞蹈演员参加电视台的娱乐活动,加大电视台及广大媒体对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发挥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观众欣赏岭南舞蹈的同时,加深对岭南舞蹈的了解及认可,促进岭南舞蹈的全面发展。

2.加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岭南舞蹈由于历史悠久,岭南日常生活中岭南舞蹈影响深远,岭南人对于基本的岭南舞蹈有所了解,但岭南舞蹈的技巧、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岭南人民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岭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必须加大专业舞蹈人员的培养,重视舞蹈教学,对舞蹈人员的基本功、专业技能、美感意识、情感表演等进行专业的培养。才能感染观众,加大观众对岭南舞蹈的认可。

3.追求创新,岭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它以各名族各时代的意识为主体,传扬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由于岭南地区,是沿海地带,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地区之一,国外丰富的文化、商业文化、科学技术引进丰富及文化的传播,岭南民族舞蹈在创作新品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形式。岭南民间舞蹈在社会文化历史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探索创新,激发人们潜在的想象和创造力,促使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4.社区平民化推广,现在广场舞、健身操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乡镇。岭南舞蹈的专业演员有志之士也可以组织在一起编排一套适合广大观众学习的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岭南舞蹈的热情及欢乐,营造活跃的氛围,把岭南舞蹈传播到神州大地每个角落,促进岭南舞蹈平民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南方论刊》 2011(06)

[2] 吴惟庆.令人期待的岭南舞蹈.《广东艺术》2005(03)

篇5:岭南文化的发展

---参加《岭南文化继承与发展》培训学习体会

海珠区委党校黄炳颂

一、认识岭南文化的特质

一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是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郑信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广东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三是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潮州帮”(潮商)“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既乐于创造新事物又自发性地固守老路子,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在岭南同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二、促进岭南文化的发展

(一)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人民群众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地域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无形中便接受了这种文化精神的熏陶,其藴含的价值观念已融化在血液里。岭南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要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就要通过具体的载体,将抽象的原则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可,自觉追求的目标体系。因此,塑造岭

1南文化核心体系要以发展和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加快塑造岭南文化核心。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每个地区的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形成过程、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征,每种地域文化都应该具有其独有的能够准确表现其精神实质的核心。

(三)大力加强岭南文化宣传。一是要实施岭南文化精品战略。充分发掘岭南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树立岭南文化形象,提升岭南文化地位,提升岭南文化的档次和水平。二是要把握时代精神和特色。对岭南文化的宣传要紧紧围遶新时期文化发展时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引领主流观念、贴近人民生活,弘扬和唱响主旋律,使岭南文化保持与时俱进,始终朝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前进。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社会宣传、理论教育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正面宣传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核心,形成有利于岭南文化核心体系形成的舆论氛围,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范围。

篇6:阅尽岭南人物感悟岭南文化

在古代,中原文化处于主流文化地位,岭南是南蛮之地,文化处于边缘地位,也就是说中原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岭南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可是到了近代,岭南板块中的广东却成为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今天的经济地位处于全国领先。岭南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特色越来越鲜明,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岭南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岭南人除了勇于接受外来的先进思想意识,还积极思考,变革图强,使岭南成为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产生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变革和文化巨人,使岭南成为“近代史上思想家的摇篮”。

孙中山,西方民主火种的引进人之一,他坚持“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宗旨,但他追求的共和国模式以及革命方法和手段没有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局势的改变而不断更新、发展。刚开始他师法美国,钟情于美国民主制度;随后又毅然将目光转往北方,转向胜利的俄国革命。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选择了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和发展三民主义,注入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他燃起的辛亥革命的烈火,不仅推翻清王朝,而且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新生民主共和国,将帝王时代带到现今世界,实现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飞跃。开放、灵活、变通的岭南文化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折关头起了关键的作用。

张九龄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少聪慧能文,弱冠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又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他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后因与主政者不合,一度辞官返回家乡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

在古代,岭南人不仅利用江河、湖泊养殖水产,还懂得充分利用稻田养鱼。据《岭表录异》卷上记载,唐代的岭南新泷等州,开荒造田,聚春雨进山田,“即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精明的岭南人,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以获取更多的食料。近代出现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养鱼、种果、种蔗、植桑、养蚕,一举而多得,这是岭南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岭南人为发展养殖业拓展食料来源的创举。可见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岭南富足的物产所提供的食料,而富足的物产则是岭南特有的“天时”、“地利”所造就,是岭南人的智慧与辛劳所创造。打造了影响甚广的岭南影视文化。

上一篇:大学英语4期末考试下一篇:英语句子结构五个基本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