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简介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夸美纽斯简介范文

夸美纽斯

《母育学校》 历史上第一部写学前教育的专著

《世界图解》 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启蒙的看图识字的课本

《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他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哥白尼”

福禄贝尔

1837年 建立了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 的幼儿机构

《人与世界》 《母亲和儿歌》

建立了游戏的体系

发明了恩物

蒙台梭利

1907年在罗马创立了“儿童之家”

注重感官训练

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

陶行知

我国教育史上乡村教育的先行者

生活教育

目的观:生活的教育 为生活的教育

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

六大解放:头脑 双手 眼睛 嘴 空间 时间

外国病

花钱病

富贵病 陈鹤琴

《儿童心里之研究》

活教育的目的: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五指活动:健康 文学 科学

艺术

社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 颁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颁布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教育任务:1.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2.为家长参加工作 ,提供便利

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在《纲要》的指导下,展开健康,社会,文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的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指导原则:保教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原则

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

(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各具教育作用,不可编废

(二) 幼儿园活动教育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幼儿游戏

创造性游戏 :学前儿童自主的,创造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1.角色游戏 : 又称主题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作用和指导策略:1.制定好工作计划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做好设备玩具等准备和投放

4.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原则

5.以间接指导为主

6加强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7做好游戏结束后的整理总结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活动或构造活动,是学前儿童利用积木,粘土等各种结构材料来建构和构造现实生活中物品和现象的活动。

作用和指导策略:1.激发幼儿 对结构游戏的兴趣

2.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

3帮助幼儿了解结构材料和相关操作技能

4.鼓励和引导幼儿创造性的游戏

5.引导幼儿自我游戏

6.慎重对待幼儿作品

表演游戏:又称戏剧表演,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情节,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现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作用和指导策略:1.表演游戏的主题确立

2.表演游戏的物质条件的准备

3.表演游戏的角色的分配

4.表演游戏的过程的指导

规则游戏:又称教学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为发展学前儿童的各种能力编制的用于教学的游戏。 指导策略:根据幼儿年龄编制适合的规则游戏

教给幼儿游戏的方法,积极开展游戏

不同的年龄班指导重点不一样呢

音乐

智力

体育

游戏的作用

对学前儿童身体的作用

1. 促进学前儿童各生体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 2. 促进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1. 有利于解决学前儿童的主要矛盾 2. 有利于学前儿童克服紧张和负面影响 3. 有利于对儿童进行心理诊断

对学前儿童的认知作用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的通道

提供获取知识的计划

创造性的源泉

语言发展的途径

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发展的作用

提供交往的机会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培养合群行为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密切亲子关系,培养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技能

掌握幼儿园的环境及创设原则

广义:指幼儿教师和幼儿在园内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狭义: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及幼儿身心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的或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的一切外部条件和事件

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制度环境:面对成人的制度环境金额指向幼儿的制度环境

精神环境:幼儿交往,活动的软质环境,及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创设原则 安全性原则 目标导向性原则 师幼共创原则 有利于操作原则 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长双方积极主动的了解,支持,配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家园合作的策略

(一) 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基础 (1) 平等的尊重每位家长

1. 双方沟通关键在于平等

2. 沟通机会均等给予每个孩子的家长 (2) 关爱并肯定每个孩子

1. 诚挚的关爱每个孩子,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 肯定孩子的进步,建立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渠道 (3) 善于用语言的技巧

(4) 关注家长的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二) 互助是家园合作的内容

1. 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幼儿园教育

2.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法 直接

组织家长开放日 建立家长老师制度 开展亲子活动 组织家庭派对活动 组织家长沙龙 间接

个别:家纺 家庭练习簿 个别谈话 家教咨询

集体:家长专栏 家长座谈会 家长委员会 家长学校 家长论坛BBS 幼儿教师: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受社会委托对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实施特定影响的专业保育和教育工作者。

素质要求: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独特本质 从保教活动体系 系统结构 结构和过程相统一,具有动态性 专业能力

观察能力 随意 有计划地

沟通能力 目光 语言 动作 面部表情 教育教学的能力 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活动的能力

设计和组着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育教学监控能力

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

教育评价的能力

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 科研能力

主要获取信息的能力

研究幼儿心理问题的行为和教育策略的能力

归纳分析的能力

总结,写论文 自我学习能力 职业技能 、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规律及儿童可持续性的需要,做好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使儿童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问题

幼小衔接 “小学化“

将有效衔接等同于小学知识的提前教育 以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学前儿童 学前班代替 幼小衔接 学前班成为小学预备班 幼小衔接代替学前班

幼小衔接的师资力量较薄弱 教师缺乏幼小衔接的方案

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割裂 但反面幼小衔接 小学幼小衔接叫滞后 家长极少 参与幼小衔接 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不当 重视知识教育,忽略全面发展 缺乏对儿童规则和任务意思的培养

解决策略 幼儿园的策略

根据幼儿园教育原则开展保教以持久衔接工作 做好幼儿园大班后期工作 小学的策略

调整低年级的作息时间 注重教育教学的延续性 家长的策略 给期望 激发兴趣

调整好生活规律 培养自理能力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篇:夸美纽斯2

夸美纽斯生平

捷克教育家,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人。10岁时父母双亡,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战争爆发后被迫流亡国外,在波兰、英国、瑞典、荷兰等国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背景

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代的夸美纽斯

著作

教育专著《大教学论》(1632)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母育学校》(1628)、《语言与科学入门》(1631)、《大教学论》(1632)、《泛智的先声》(1637)、《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泛智学校》(1651)和《世界图解》(1658)等。近代教育学的创始者

主张

1)教育目的与作用

1)教育目的:① 宗教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现实的人生,来世的永生;

② 现实性:学问、道德和虔信。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边享受现世的幸福,为永生做好准备。

2)教育作用:① 对国家和社会:改造社会,建设国家;

② 教育对享受“第三重生活”(宗教)的作用;

③ 对人:发展智慧,从而成为成为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④ 不同等级的人受教育的目的有所不同。

(2)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普及教育的思想是其思想中的核心主题。普及教育的核心是泛智论。泛智论是指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人。 1)泛智论:① 掌握对于人类来说必需的一切知识;

② 这些知识可为所有的人们,所有的阶层所掌握。

2)普及教育:

① 提出:他认为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所有儿童都具备接受普及教育的心理素质。因此,普及教育具有可能性;

② 内容:Ⅰ一切人都要受教育;

Ⅱ人人都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③ 措施:广设泛智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实行学年制;编写统一的“泛智”教材。

④ 意义:

1. 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思想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2. 普及教育思想建立在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基础上,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来论述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儿童身心特点作了分析,这是前无先例的; 3. 在民主主义、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基础上论证普及教育问题,对贫民给子更多关心和同情; 4. 普及教育内容比较丰富。 ⑤ 局限:

1. 对普及教育中必须正视的一些问题,如国家是否可能提供普及教育、普及教育作为一种义务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家长是否有能力承担普及教育等,他或者注意不到,或者认识不足,而且多半也是他难以解决的; 2. 还存在宗教思想与科学思想,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不平等等种种矛盾。

3)统一学制: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 婴儿期(1 一6 岁)——母育学校——家庭 儿童期(6 一12 岁)——国语学校——村落 少年期(12一18 岁)——拉丁语学校——城市 青年期(18 一24 岁)——大学——王国或省

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每个家庭应当有个母育学校,每个村落应当有个国语学校,每个城市应当有个中等学校,每个王国或每省应当有个大学。

同时他强调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职权,认为国家应该设立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保证教育得到统一发展。督学的职责包括:培训教育管理者,管理各级学校人员,检查学校工作,监督学校规章的执行,指导社会和家庭教育。他是最早提倡国家设置督学的教育家。

另外他还严格规定校长、教师、学生的职责,强调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作用。夸美纽斯这种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并加强国家管理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1)学年制:

① 他把一学年分成四个学季,规定每年秋季(9 月1 日)招生,学生同时人学; ② 每学年举行年终考试;

③ 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考察和纪律约束,学生人学后不得擅自离校④ 对每学年、每学季、每月、每周、每日、每时的时问都作了具体安排,规定了工作、休息、娱乐、礼拜时间。 2)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多、快、好、省,它能适应普及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其优越性更是个别教学无法比拟的。

① 根据儿童年龄及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班级,每个班级一个教室,由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授课; ② 为每个班级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编写统一的教材,规定统一的作息时间,使每年、每月、每日、每时的教学都有计划地进行; ③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十人,委托一个优秀学生做十人长,协助教师管理学生,考查学业

意义:班级授课制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对象,是近代普及教育极为重要的形式和方法。但过分推重班级教学,则会走向否定个别教学的极端。

(5)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 “自然”包含两方面: ① 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依据,从自然中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

② 教育要根据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评价夸美纽斯:

正面:

① 第一位系统地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

② 他的教学理论包含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③ 夸美纽斯是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色彩; ④ 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思想;⑤ 在近代教学理论方面,他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贡献,莫定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反面:

① 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过分浓郁的宗教气息; ② 对科学知识及教育科学的认识也不准确。

第三篇:夸美纽斯之

夸美纽斯之《大教学论》

第一部分

在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前,应该简要地了解他一生。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 17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1592年3月28日出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位磨房主家庭。其父是"捷克兄弟会"受人尊敬的会员。他12岁时失去双亲成为孤儿,被寄养在亲戚家中。1613年,夸美纽斯进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二年因病中途辍学,后到外地疗养,完成了学业。1614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担任普雷拉乌拉丁语学校的校长,热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专心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在此期间,他编写了教学法指南书《简易语法规律》。1616年他被选为"兄弟会"牧师,两年后任"兄弟会"学校校长。

1618年,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1620年,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帮兄弟会会员辗转流离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撒。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从1628年到1641年,夸美纽斯一直住在波兰的黎撒。在此期间,他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并撰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如《母亲学校》(1628年),《语文入门》1631年,《大教学论》(1632),这些著作使夸美纽斯获得了极大的声誉。1641年,夸美纽斯应邀到伦敦,后转赴瑞典,几年后,又应邀去匈牙利,宣传其泛智教育,开办了泛智学校,并写下了《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等多篇教育论文。他的泛智学校计划开办七个年级,可惜只办了前三个年级,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夸美纽斯在匈牙利期间,还撰写了《世界图解》,该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用新颍的方式编成图文并茂,附有拉丁文和捷克文的对照说明,被译为欧州各国文字,流行甚广。1650年夸美纽斯被推举为捷克兄弟会的主教。1654年,他重返黎撒。1656年黎撒城毁于波兰和瑞典的战争,夸美纽斯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直至逝世。

第二部分

看一本教育学专著,应该更细致地了解它。

第一章: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带有人道主义因素,他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认为人能完成最伟大的事业。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今生是永生的准备。”人类这种完善的生物比其他一切生物注定有个更高的目标,即要与一切完善,光荣与幸福的极致的上帝相结合,要与上帝共享最高的光荣与幸福。夸美纽斯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接的年代,新旧思想对其都有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作用影响下,又不能完全彻底的改变他根深蒂固的宗教神学世界观。“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以及“与上帝共享最高的光荣与幸福”就是充分地体现。今生的生活有三方面,即植物的,动物的和智性或精神的(可能来自亚里士多德),最后一种是受前两种的遮蔽和阻碍的,所以后来的需要一个让它完善的时候,即今生之外---永生。他又阐述“死亡并不是生存的终结而是过度到另一种生活”。要成为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在价值认识上就必须追求更高的发展,即“一个人知道的越多,他便越觉得自己无知”。为了要与上帝共享最高的光荣与幸福,今生要为永生做准备。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即博学,德行与虔敬。

第五章:“博学,德行与虔敬的种子自然存在在人的身上”夸美纽斯阐述了教育的可能性。我们自然的享有最初和最原始的状态下,我们就已然拥有了以上三者,而现实中又一直存在着以上三者。人们自身内在为了与外界存在达到一种平衡,务必要发展自身。而且,人们自然能获得万物的知识,因为人是“全知的上帝的形象”,即人有了学习的能力。

第六章:“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阐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只有受过恰当教育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即我们中国所说“玉不琢不成器”。教育又是人人都需要的,不管怎样的人,只要受教育了,就能更进一步!

第七章:“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夸美纽斯认为,人生无常,不知几时会离开人世,所以要为永生提前做准备;人生又长,要养成品性要从早开始;事物都是较弱时易形成;青春活力健康最兴盛的年华要用来教育;少年时得到后的东西能持久。总之,这就是夸美纽斯所赞成的早期教育,即母育学校的教育。

第八章:“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必需的”。要成为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与上帝共享最高的光荣与幸福的人,就要一种一致的“向上帝发展”的学校化的教育。

第九章“一切男女都应该进学校”。夸美纽斯提倡一种相对平等的男女教育和普及教育。

(以上一到九章,夸美纽斯阐述了人生和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十四章:学校教育应该是周全的,为人们养成心性聪明、行为谨慎、精神虔进的人。但是夸美纽斯认为之前却没有一所学校是完善的周全的。而改良学校是可能的,我们有人会提出设想,有可以进行指导的,只要还没有完全败坏的都可以弄好。“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秩序是事物的内在灵魂即内在规律。而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不受阻碍地以自然为借鉴。秩序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教学艺术原则,这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这几章说明的是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喝可能性以及建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

第十五章:“延长生命的基线”夸美纽斯提出要建立一种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要保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

第十六章:“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学的方法”。原则:

1、自然遵守适当的时机。教育应从人生的青春开始,早上宜于读书,学科应加以排列以适合学生。

2、自然先预备材料,然后再给予形状。 ······

第十七章:“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步随自然的后尘,教育过程将来的容易。 第十八章:“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即让学生学懂学会并是终身性的。 第十九章:“教学的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让教学过程简单。

(第十五章到第十九章阐述了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第二十章:科学教学法。 第二十一章:艺术教学法。 第二十二章:语文教学法。

第二十三章: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灌输虔信的方法。 第二十五章:排除异教徒的影响。

(第二十章到第二十四章分述了分科教学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阐明的是学校纪律。

第二十七章:论学校根据年龄与学力的四重区分: 婴儿期------------母育学校 儿童期------------国语学校

少年期------------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 青年期------------大学与旅行 要追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是我们的方法一句这种顺序的原则。

第二十八章:母育学校的描述。 第二十久章:国语学校的描述。 第三十章:拉丁语学校的描述。 第三十一章:大学。

第三十二章:论教导的普遍和完善的秩序。

(第二十七章到第三十章制定了连续的统一的学校制度以及各级学校建立的基本方案)

第三十三章:实行这种普遍方法的前提

第三部分:

以上则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简要描述,基本按照章节排列和描述。但是,我十分认真且具体地阅读后,按课本总结做概括:

一:论教育学的目的和作用 二: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三:论普及教育

四、;建立全国同一的上下衔接的学校系统

五:各项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六:论分科教学

七: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

夸美纽斯生活的年代正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交互的时代。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瓦解,而资本主义社会正在酝酿形成。一切都在变,矛盾冲突不断, 社会关系、、社会阶级、社会意识形态······这个社会下的人们,思想也在聚变。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腐败,并描绘了人类社会理想的蓝图。康帕内拉在他的《太阳城》中描绘出一个根本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新型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称为太阳)及其助手;儿童由国家抚养和教育,教育与生产相联系,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康帕内拉的另一本著作《感官哲学》中,他反对经院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反对对权威的偶象崇拜,断言真正的权威是自然,人们应该直接研究自然这部“活书”。他继承特莱肖的唯物主义感觉论,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离开感觉和感觉经验,人们就无法认识世界;对自然的解释应以感觉、感觉经验为基础,而不应以过去权威人士的先验推论为依据。这些思想都对夸美纽斯的思想影响很大,使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在他的《大教学论》直接体现为他所提倡的“一切男女都应该进学校”的一种相对平等的男女教育和普及教育。又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发现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他还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在《大教学论》的第二章中强调了在人生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内感官”和感觉的作用。英国唯物主义的始祖弗朗西斯·培根对经院哲学和旧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科学实验的归纳法,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和“泛知论”,成为夸美纽斯“泛智论”的先声。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就提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的思想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各项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以及他的分科教学都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色彩。

但时代毕竟控制着这个时代的人,封建的宗教神学世界观还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他还有另一个称呼“基督教新教派的领袖”,他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这与其感觉认识论自相矛盾。他所表达的教育目的“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今生是永生的准备”,这在我这个社会主义无神论者看来,简直就是荒谬。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思想中,一方面大言不惭的要“一切男女都应该进学校”,可另一方面又说“女性完全不能追求知识,也是没有任何充分理由的”,“我们不要把一切书籍没有辨别地全给她们”。他所提出的“想要按照真正的基督教的法则去改良学校,我们就应为学校排除异教徒所写的书籍,至少用来也得较之以往更加小心”,此思想深受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大教学论》是独立形式的教育学的开端。培根在他的科学分类中预设了“教育学”,则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它不仅提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还为教育措施找理论依据,意义深刻。

第四篇:简述夸美纽斯

1. 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 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3) 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 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 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 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 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3. 论述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 教育全球化 (7) 教育信息化(8) 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2)培养审美能力。

8、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 发扬教育民主(4)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

(1) 学着和学习者(2) 知识传授者 (3) 示范者(4) 管理者 (5) 朋友(6) 研究者

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1)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

1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原则(3) 整体性原则(4) 指导性原则

18、论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1) 诊断教学问题(2) 提供反馈信息(3) 调控教学方向(4) 检验教学效果

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

19、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0、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 教学任务(2) 教学内容(3) 学生年龄特征

21、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1) 爱国主义教育(2) 理想教育

(3) 集体主义教育(4) 劳动教育(5) 自觉纪律教育(6) 民主与法制教育 (7)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 道德教育

24、论述德育的任务

(1) 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 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违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8、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29、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确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0、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3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a 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3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 (1)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

36、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 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

(4) 拥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格。

37、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 教学任务(2) 教学内容(3) 学生的年龄特征

38、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 历史研究法(2) 个案研究法(3) 行动研究法(4) 质的研究法(5) 调查研究法(6) 实验研究法

39、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 内发论 孟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奥地利 ) 威尔逊 格赛尔

(2) 外铄论 荀子 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3) 共同作用论 2. 4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B 人对环境的反应时能动的 (3)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部分

4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2. 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 和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和气质)两方面

42、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3、论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4、简述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喝了组织活动 3. 对兴趣的依从性

4.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45、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 强烈的创造愿望2. 丰富的表象储备3.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 原型启发5. 积极的思维活动6. 灵感的作用

46、试述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加强语言交流训练4)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7、论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形象力的途径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48、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 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 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4) 学会作观察记录5) 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3.

49、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 运用组快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0、试述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材直观,促进直观教学 1)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 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1、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有效合理的安排组织复习

1) 及时复习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4) 复习方法多样化5)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想结合

53、简述意志的特征

1) 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 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3) 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4、简述情绪的功能

1) 信号功能2) 调节功能3) 感染功能

55、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 依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56、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1) 首先帮助学生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4) 培养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57、简要说明能力、才能和天才的关系

1)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

3)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和结合,能创造性地完成某一领域的多种活动任务,通常称为天才,天才是高度发展的才能

5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现的先后以及强弱程度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

2) 这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 前四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为成长需要

5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因素4) 早期童年经验5) 学校教育因素6) 个人主观因素 60、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

1、影响个体智力发展的因素

1) 遗传与营养2) 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 3) 教育与教学4) 社会实践5) 主观努力 6

2、简要说明影响服从的因素 1) 命令者的权威性

2)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3) 情境压力 6

3、简要说明从众的类型

1) 真从众2) 权宜从众3) 不从众 教育心理学部分

6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 连续性与阶段性2) 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 差异性 6

7、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后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6

8、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6

9、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70、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

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71、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 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观和知识观。 a. 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b. 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c. 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或补充其已有的概念。还要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生成新的能力和技巧。 7

2、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无需中介作用,公式S-R 2) 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建立的,学习遵循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3) 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 7

3、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1) 目的性2) 认知性3) 序列性 7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问题情境2) 定势与功能固着3) 个体已有知识经验4) 原型启发5) 情绪与动机等。 75.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 主要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5)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6)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7

6、简述学习策略训练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监控、个人效能感等原则 7

7、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记忆术、记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并联系客观实际等 7

8、简述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

1) 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2)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 4) 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5) 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 练习方法多样化7) 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7

9、结合实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80、试论述科尔伯格的遗传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并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

1) 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 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性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 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8

1、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 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 设置合适的目标 3) 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 训练归因 5)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6)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8

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 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 认知结构的特点6) 学习策略的水平 8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 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8

4、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1) 维持功能2) 促进功能3) 发展功能 8

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1) 运用积极地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 合理运用惩罚3) 进行心理疏导 8

6、简述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1) 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

2) 对积极地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3) 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干预 8

7、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 教师促成的纪律2) 集体促成的纪律3) 自我促成的纪律4) 任务促成的纪律 8

8、论述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1) 建立积极。有效地课堂规则

2)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主要和学习兴趣 3) 做好课堂监控4)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

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 教师的领导风格2) 班级规模3) 班级性质4) 对教师的期望 96,、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着眼于自己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教育政策法规部分 4. 新课程改革部分

10

3、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10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3)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0

5、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0

6、简述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5. 2) 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0

7、简述教师在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的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0

8、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答题时只答123点即可) 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c. 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a. 学生是完整的人b.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c. 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人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 学生是责权主体

10

9、简述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

1)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 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1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 坚持知行统一

2)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 努力做到“慎独” 4) 学习先进人物

1

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朗格朗提出)

1

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

1)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动力、调节、评价功能) 2)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 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 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1

13、简述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 说课与上课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2) 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教”

3) 对象不同: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 由于对象不同,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人数的限制,大可到区域、学校,小可到教研组,备课组。 1

14、课堂导入的类型

1) 直接导入2) 温故导入3) 直观导入4) 问题导入5) 实例导入6) 情境导入 1

15、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 合理地设计问题 2) 面向全体学生

3) 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 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 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6) 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1

16、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1) 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 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1

1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1) 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2) 表情真实自然,适度恰当 3) 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7.

第五篇:夸美纽斯 泛爱主义

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

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 熊耕 老师 姓名: 王奎英 学号: 2120092874 提交时间: 2010年7月

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

2120092874 王奎英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表明它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1 也即是使所有的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城镇乡村的一切儿童都要获得广泛而全面的知识,使之成为博学、德行、虔信并举之人。这种思想反映在课程上便是泛智主义,它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

一、强调教育面向一切人们。这和夸美纽斯的泛爱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人是上帝仿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来的,在万物中上帝只赋予人类以理性、为一切生物之主并为自己之主,人类还具有“通过对外物的感觉而获取无限知识的能力”,他赞美“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承认人与人在智力上存在差别,但是 “我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

2 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他认为, 如果教员肯充分卖力气,任何人都可以雕琢成器的。况且,在他眼里上帝是仁慈的,才智极低而不能受教育的人是极少的。因此,他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性。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想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3 另外,他还以人成长发育的早晚做类比,认为人的智性发育也有早晚,智性发展早的人可能不久会变得鲁钝,而原来愚钝的 1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53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7

1 人后来也可以变得敏锐。对于智者和愚者没有丝毫的歧视和偏见,只需假以时日和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可以变得很完美,成为博学、德行和虔信的人。

今生只是来生的准备。夸美纽斯认为“今生只是来生的准备”。人有三个阶段,即母体内阶段,准备身体,灵魂的住所;今生,接受教育,准备完美的灵魂;来生,在这一阶段人的身体和灵魂结合,一同与上帝永恒。并认为如果在今生里不能把灵魂塑造完美,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此外,他认为上帝是仁慈的,热爱每个人。因此在今生,每个人都要抓住机遇接受教育。

正是因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觐见上帝前只有一次准备自己的灵魂,所以夸美纽斯极力主张教育要面向一切人们。

显然,夸美纽斯的人人都要接受教育的思想里有唯心主义的宗教色彩,但是其合理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所启发。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相信只有今生,今生也只为今生。正因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机会,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遇,努力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完善自己,走一条尽量完美的人生路。

二、强调要教一切事物

在《大教学论》中,他说,“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并且应该在学校里面受到。但是大家不可认为我们要求人人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这种知识的本身是没有用处的,并且人生短促,也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4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夸美纽斯主张学校提供周全的教育,但是却不是包罗一切艺术和科学。因为科学在那个时代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掌握人类一切艺术和科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夸美纽斯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突破了中世纪的教育以宗教为中心。例如他为国语学校设计的课程,除传统的读、写、算和教义问答之外,夸美纽斯主张增加几何基础、历史、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40

2 地理、天文、经济与政治生活基本常识,使得自然科学也开始走进课堂。

二是夸美纽斯主张知识的实用性。因为夸美纽斯提倡的是泛智,而非全智,并不是要求人人要懂得一切艺术和科学。这就意味着要根据某种标准对学校提供的课程要有取舍,取舍标准就是这种知识能为当前和将来生活所需要的。他说,“因为我们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步骤,使没有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任何他所完全不知的事。”5 他强调知识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他所设置的课程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一二百年,都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和进步性,让今天的我们依旧受益匪浅。如他强调学校要提供周全的教育,对于我们划分专业等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现在专业划分过窄,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隘,不但不利于形成健全和谐的人,而且在社会上的实用价值上也大受限制。而对于他主张的教育为了生活,强调知识的使用价值,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这个观点。如果过度强调知识完全为了生活,会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发展,可能导致短视行为,知识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知识不是为了生活,我们是在务虚,会不利于社会发展也有损个人的福利。

因此,对于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的教育思想,我们必须批判辩证地加以借鉴,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40

3

上一篇:领班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论爱情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