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故事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夸美纽斯的故事范文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 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 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二)论教学原则 3条教学原则:

1、 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

彻底性原则。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 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

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三)论道德教育

4、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5、 至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邪恶的倾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和宝石还珍贵”

“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柔弱的心灵之中„„”

他称儿童为“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必然会发育长大,成为未来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由此,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1.胎教

认为教育应当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孕妇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孕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经常处于恐惧、愤怒、仇恨、悲哀、忧伤的不良情绪中,就会生一个怯弱的,易激动的婴儿,甚至可能造成死胎或生下孱弱婴儿。因此,孕妇的情绪要稳定,行为要谨慎、敏捷 ,生活要有规律。 夸美纽斯在17世纪前期就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2.德育

他认为德育还应包括:节制、整洁、礼仪、尊老、不伤害他人、不嫉妒、质朴大方、爱劳动„„尤其要重视节俭和勤劳,这是一切品德的根基

在德育方法上他重视榜样、教导、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 3.智育

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事物; (2)光和光学方面;

(3)地理学方面; (4)时间和年代;

(5)家务和家庭; (6)国家及有关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直接的初步观念;发展语言能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给他们打下各种科学知识的最初基础。

4.体育

在体育中,他敢于向旧传统挑战(西欧中世纪学校中没有体育)。他提出:

“健康的精神高于健康的身体”;“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源泉” 。

婴儿出生后的主要问题是合理喂养,饮食要有营养。另外,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为儿童以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乳;幼儿的食物应该是软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太强的食物;幼儿生活应有规律,情绪愉快;要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利用玩具、音乐、看图画等促使他们活泼健康的成长。

5.游戏教育

夸美纽斯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他指出,爱好活动、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游戏的时候,智慧总是在紧张的活动,甚至可以得到磨练;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儿童从游戏里可以学到许多日后所需要的有用事项。

因此,他在论述幼儿的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6.入学前准备

夸美纽斯还认为,母育学校还应该为儿童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工作。

首先,家长应以快乐的心情告诉儿童上小学将带来的愉悦,消除儿童对学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唤起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唤起儿童上学校学习的兴趣。 再次,要培养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和敬爱感。 7.教育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在教育方法方面,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强调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凡是儿童喜欢的东西,只要对孩子没什么坏处,就应当让他们从玩中得到满足。”他主张在实践中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观察进行学习,如学光学,可以观察太阳、天空、日月星晨、天空、颜色、镜子等。他主张教育时要注意适合儿童的方式。孩子是好动的,他的活动不应加以限制,最好是以游戏方式进行。

他认为这样做一则,可以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壮起来;二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最后还可以使儿童身心都能灵活起来。他认为“教与学的活动是另人高兴的和愉快的一种纯粹的消遣和心智的爱好”这种思想到现在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循序渐进原则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他认为从应当充分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导儿童认知事物的方法上,夸美纽斯主张“不要把这类的教导精确地分配在某几年或某几个月”,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特殊情况,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式,而每个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天赋能力不等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要给儿童太大的压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4)直观性原则

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他以玩具、图片教育孩子,注重材料的直观性,还亲自为孩子编了《世界图解》。这本书出版后译成多国文字,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各国也都为儿童编写了类似的儿童读物,对培育儿童德、智、体起着巨大作用。 8.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第二篇: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

摘要: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相当完整的,其中不仅包括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教育思想,如普及教育、女子教育、学前教育等,而且具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方面,他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关键词:教育 思想 泛智论 理念 价值

夸美纽斯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提出了“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他在《大教学论》中申明了自己对人的认识,他认为人是上帝完善创造物,是上帝的爱物和形象,他说“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他认为万物都是人为存在的,人有无限潜能,吧人比作小宇宙,因此提出很著名的种子论。把来到世上的人的心理比作植物或者树木的种子,人生来就具有博学、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他们的好坏就在于教育。他对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为他后来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做好了铺垫。而泛智教育也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它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为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泛智论

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泛智论”。其所认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括所有科学的同意的,包罗万象的科学和艺术。“泛智论”的集中体现是吧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强调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一切知识领域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每个人,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正是基于此想法,夸美纽斯有着“忍忍均应受教育”,“人人必须学习一切”的主张。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接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而这种教育是一种“周全的教育”,它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方面。“博学”指包含一切事物的知识;“德行”指外表的礼仪和内在与外表的动作的整个倾向;“虔信”则指一种内心的崇拜人们借此可以皈依最高的上帝。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通过周全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现世人生,并适当地预备未来人生。这三个方面还是泛智教育的要点。

夸美纽斯对泛智教育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认识事物,即学习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用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科学研究接近对各种事物的普遍认识,接近“泛智”。第二,行动熟练,即把对行动的准备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充满活力,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而且精炼。第三,语言优美,即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完善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程度。

二、教育适应自然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在各个方面与自然相适应。这里的“自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依据,找出 教育的普遍规律。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引用了古罗马学者西塞罗的话,:“假如我们把自然看作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由此可见,夸美纽斯所提倡的教育应该是以自然为借鉴的,教育的严谨秩序应该去模仿自然来建立。他还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机械原则安排的,都是有秩序的,而秩序是事物的灵魂,教育也不例外。只有保持良好的秩序,事物才可保持其地位和力量,学校应该按照一定秩序去组织。在其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所有人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而且秩序是以自然作用为借鉴的。

教育应该做到符合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夸美纽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天赋,都有领悟万物的能力,“我们不必从外面去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需使他原有的、内在的东西显露出来,并去注意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通过实际观察,夸美纽斯根据每个人在智力、性格、爱好等个体差异性,将儿童分为六类,自此基础上主张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应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着重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天性”,每个人都应该顺着其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三、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的提出

十七世纪的欧洲,大多数学校缺乏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分班级,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同时学习,而且也没有学年和学期的划分,学校的教学效率很低。为了提高泛智教育的效率,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论上加以了论证。

夸美纽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成绩分成班组,并在学校中建立起人员制度,这样划分的班组学校通称为班。班级授课制要求把每个班级彼此都分开,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教室。在教室内部,每个班级都有讲台和一定数量的凳子,老师的讲台比学生的凳子高些,学生面向老师而坐。这与现在教室布置基本一致。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个班级都应该有一定目标和固定的教科书,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应该学习同样的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老师的麻烦,而每个班级的教学必须拟定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为了保证班级授课制的实施,通常由一个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上课,并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而被选出的人因该是德才兼并的。同时,学校实行学年制,每个学年分成四个学季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学;学年末还要举行考试,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升级。这个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老师的作用和教学效率。 夸美纽斯还根据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制定了学年制,把儿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婴儿期(从出生至6岁),与之相应的母育学校。他把孩子比作一个树苗,认为父母应该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孩子,使孩子能够从娇嫩的树苗成长为粗壮的树干。这些知识为儿童进入国语学校学习打下基础。而当孩子长到六岁时,父母则将他送入国语学校进行学习。

儿童期(从6岁至12岁),与之相应的是国语学校。夸美纽斯主张,在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应该设置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应该不分性别、阶级和家庭背景招收儿童进行教育。以把对人生有用的事物教授给这一阶段的儿童为目标,更加注重祖国语言的学习。

少年期(从12岁至18岁),与之相应的是拉丁语学校。夸美纽斯主张在每一个较大的城市设立拉丁语学校,招收有理想的学生进行更彻底的教育。在这所学校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四种语言 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青年期(从18岁至24岁),与之相应的是大学。夸美纽斯认为每个王国都应该设置大学,招收部分最有才华的人,为其提供任何科学或者学科的全面训练。招收学生时,学校采取公开考试选拔。在大学必须有精通一切学科、艺术、语言且能力要强的教授和藏书量丰富的图书馆。 夸美纽斯企图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学制和泛智的课程内容,让人们能够涉猎全部知识,具备真实的学问、道德和信仰。并认为当人们长到二十四岁,接受了大学的教育,就如树木结了果实,到了摘取的时候。日后,人们在夸美纽斯提出的学制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七级学制”,增加了妊娠学校、成年学校和老年学校。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教学理论的研究,他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都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能达到最优效果,夸美纽斯提出了几条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反对当时学校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单纯的文字教学,要求采用直观方法。“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的放在感官的跟前”。夸美纽斯认为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

2.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给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并向学生说明学习这些知识的益处,是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学习的基础。他说:“所教科目的本身如果合于学生的年龄,解释得清清楚楚,它们对于青年人是有吸引力的;假如解释是出于幽默的,至少是比较不甚严肃的语调,那更尤其是如此。

3.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夸美纽斯以“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为依据,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教材的难易要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分量要适当。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阶段逐渐发展,给予学生系统知识。他要求“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扫清道路”。

4.巩固性原则。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强调,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他说:“自然把根柢打得很深。”依据这个原则,“一切先学的功课都应该成为一切后学的功课的基础,这种基础是绝对必需彻底地打定的。因为只有彻底懂得,并且记忆了的东西才能看作心理的财产”。

五、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夸美纽斯认为人渴望获得知识,强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教学,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批判强迫性学习。反思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然以素质为前提,否定考试制度,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应试教育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寻找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这种教育重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夸美纽斯的泛智学校思想告诉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仅要传授广泛的知识,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学生学习知识最终是要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注重实践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知、情、意的结合。学校应当尽量贯彻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让学生尽可能轻松愉快地而不是被迫地学习,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就是尽量给学生提供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夸美纽斯强调知识、德行、虔信协调发展,并且认为德育应先于智育。他认为,如果不先进行道德教育,那就是一种非常缺乏判断的表现。他甚至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夸美纽斯认为不教导德行和虔信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确实如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避开道德来搞教育是十分危险的,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道德教育部分环节还不够完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

总的来说,夸美纽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创新和创造,至今仍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运用,他的教育理论至今闪烁着不朽的光辉。虽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和发展,夸美纽斯有它的不足,但他仍是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学习榜样。

参考文献: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第三篇: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

1、夸美纽斯介绍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所传递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这本名著中,他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探索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的反泛智学说。在此书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后人命名为《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这两本书是世界教育史,特别是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中压迫著作,后被译成多过文字出版,在欧洲各国被用作儿童启蒙读物达200多年。

对于学前儿童的的教育,最早予以关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以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等都曾经留下精辟见解。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儿童在棍棒下苟且偷生,学前教育早是无人问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才提出重新提出学前教育问题。

2、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堪称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学》。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阐述了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他还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哺乳的必要性,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与表现,这个观点100多年后成为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中心思想。《母育学校》这本不足5万字的小册子,其社会教育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本身。

3、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

《世界图解》这本学前儿童读物,也为夸美纽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此书共有正文150课,每课有一幅插图,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插图,全书共有插图187幅。这本小书以其方法上的直观性和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为永生的最好准备就是充分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现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等,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确立了夸美纽斯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

学前教育课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这个问题,人们至今仍在试图回答,但无一致性意见。夸美纽斯几个世纪前就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生活的前六年,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课程是简易的实物课程。应教儿童认识石头、植物和动物,儿童自身肢体的名称和用途,辨识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种颜色;认识周围环境,如房间、农场等。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课程定性为实物课程,是基于他对幼儿、幼儿的活动以及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他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诚如谚语所说:‘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爱好。’”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因此,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课程就应是实物课程。实物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学方面;(3)地理学方面;(4)时间和年代;(5)家务和家庭;(6)国家及有关知识。除此之外,课程还包括语言、体育、德行和德性训练。这些内容,也是母育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的基本思想:意思,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因此,他特别强调,对幼儿教育,第一年必须在摇篮里摇播,让幼儿听大人唱歌和细语,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尽量给予温暖和安全。第二年,应经常与幼儿做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玩耍,跑动和追逐,并利用音乐及适合的图片,增进幼儿的身心愉快。要发展幼儿的关观知觉能力,重视幼儿的活动。

关于教材的选择,夸美纽斯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切勿超过其理解程度,否则,教师的努力将无法把握最佳时机,难让儿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选择应由浅入深,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应实用。

总之,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可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为实物课程,而且还在于他提出课程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来编排,适应自然原则,通过周围生活发展儿童的观念,发展外部感官能力等。他这样依照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学制和课程,是西方教育史上的创举。

第四篇: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

(二)

随着阅读的深入,愈来愈感觉到夸美纽斯的知识是如此的丰富。他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对物理、化学等很多方面都有研究。他的知识是丰富的。因此,看他的书籍,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对此,我想,我们的读书视野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方面,应该博览群书,特别对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的书籍应该有所涉猎。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是互补的,是相互促进的。

今天读了《大教学论》的第十五章《延长生命的基础》,感受颇深。尤其是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延长生命的原则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多人都抱怨过生命的短暂,因为短暂,我们很多的知识没有来得及学习,很多的事业未能完成。就连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提斯这样的伟人都埋怨过人生短促,非难过自然。但人的生命的意义有时不在乎长短。即使短暂的生命只要应用得当,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文中列举的亚历山大皇帝,只活到33岁,但是他不仅精通一切科学,而且也是世界的征服者,他的征服单靠武力的成分少,而靠他的敏锐的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迅捷的成分多。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唐朝的王勃也是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阁序》照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辛尼加说得好:一个完美的人生也可以在一个短暂的岁月里面去发现。生命的长短只是一种偶然。你不是问人生哪一条路通得最远吗?这是走向智慧的路。凡是得到了智慧的人就不仅走得最远,而且也达到了最高的目标。的确,我们得到了智慧,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但拥有更长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所共有的希望。其实,我们有可能也应该通过我们主观的努力,来延长我们的生命。对此,夸美纽斯认为应当遵守三个原则: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利用自然所供给的休息机会。他认为,做到这三点,不会不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的。至于那些由于高于我们的摆布所摆布的意外事件,我们自然没法考虑。据此他说: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

如何用有效的时间,来成就我们的事业?那就要靠我们的日积月累。“哪怕眼光最敏锐的人都是看不见植物的生长的,因为它的进行实在是太慢了;但是每一个月可以看见一些增长,到了三十年之后,那时就谁也可以看出幼树已经长成一株巨大成荫的树木了。”这个比喻真的是太形象了,是对日积月累的最好的描述。“我们看不出身体是在生长,我们只能看出它们已经长了。心灵获得知识的情形也一样,如同我们著名的拉丁对句所看到的:点滴复点滴,顷刻成大垤。”夸美纽斯继续说:一株树木的每一个芽每年只能生出一根嫩枝;但是在三十年中,同一株树木就有千百枝大大小小的树枝,无数的树叶、花儿和果实了。然则为什么不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在二十或三十年之内达到任何高度或深度呢?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时间用来学习了。夸美纽斯把我们的一天的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八小时睡眠,八小时供给身体的外部需要(如照料健康、饮食、着衣、娱乐、友谊的交往等),剩下八小时来供生活上的正经工作。这样一来,一星期就有四十八个工作时了(第七天留下来休息)。一年就有二千九百四十五小时,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之中,就成了一个无量的树木了。假如每小时能够学会某项知识的一个片断,学会某种技艺的一条规则,学会一个单纯的悦意的古诗或谚语(这是不必费力就可以学会的),然则他所存留的学问将会是何等的丰富?夸美纽斯的这段话可能有点片面,因为我们人毕竟不是机器。他的话也许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像我国古代文人的十年寒窗苦一样。这显然不适应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不用每天学习八个小时,但我们每天学习两小时,总可以吧!实际情况是,我们除了在学生时代能够学习足够的时间,工作以后往往就变得慵懒了。现在提倡终身学习,其实对于要成就事业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要想活得更有意义,更充实,也应该坚持每天学习。

最后用辛尼加的话来结束本文:假如我们知道怎样利用人生,人生是长久的;假如人生用得合适,它是足以完成最伟大的事业的。

第五篇: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本站推荐)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从17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泛智"(pamsophia)问题。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 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是对旧的教育和旧的学校的一种否定和改革。夸美纽斯强调说:"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基础之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

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二)论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对教学问题研究。他在《大教学论》的第1上就明确地提出,《大教学论》所阐明的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目的在于"使男女青年,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3条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原则旨在"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而且更多都可以;因为他容易回忆一切从教师或从书本所学过的,同时,他又能对于他知识所涉必到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为此,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旨在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直接奔向预定的目标。为此,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三)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至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邪恶的倾向。

上一篇:口腔科护士必备范文下一篇:开卷有益的例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