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关系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与环境关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室内设计中人们不能随意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必须要和环境相协调统一,本文主要从环境的感知效应,环境创造的要求这两点出发,阐述社内设计与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第一篇:人与环境关系论文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

摘 要: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事关人类生存,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完善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对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焦点,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开启的同时,环境污染导致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开始状况百出。1987年“可持续发展”思想被提出,人类逐渐意识到了能源危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得到重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我国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也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引到了全世界学者及普通人的深思。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在《1895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强调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依赖。当下,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

1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观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敬畏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尊敬自然,这一态度的转变主要在于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并意识到违背自然规律做事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深刻阐述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注重从人的实践作用出发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1.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依赖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与自然关系密切。从人类起源角度看,无论是“植物演化”还是“动物演化”,人类衍生于自然界这一事实毫无疑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人类的起源也做过相关阐述,在他看来细胞是整个有机界形成的基础,这些细胞分化为“最初的植物”和“最初的动物”,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相关论述可以得出,“最初的动物”随着环境的影响不断进化,一部分发展为脊椎动物,获得自我意识的脊椎动物就是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水、空气、植物等来源于自然界,一方面,它们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人类活下去的直接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人意识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 “肉体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人都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从人类实践角度看,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在自然界的范围内,并且受到自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界是人类劳动实现的场所,没有自然界这个“感性的外部世界”,人类就不能有所作为。自然界提供土地给人类,土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仅生产植物和动物这些必要的生存资料,而且提供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劳动、艺术和科学等活动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界不依赖人类而存在,但是人类的生存却不得不依赖自然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生动地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性描写为“使用价值的源泉”, 并认为劳动是“自然力”,由于人类劳动所需要的劳动资料归根结底是归自然界所有,而人类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所有者,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借助了自然界的物质资料,这便使劳动成了财富的来源。因此,自然界本身不创造使用价值,但是人类劳动使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料源源不断地转变为使用价值,这就给自然界赋予了不可低估的价值量,人类也就更加依赖自然。

1.2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方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旧唯物史观的区别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一方面,实践使人与自然分化,使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摆脱了被动的通过接受自然的馈赠而生活的日子,人与人之间不再孤立,相互来往,人越来越依赖于对方。在此同时,人类通过制造各种生产工具、搭建房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变得善于思考,懂得趋利避害,人越来越成为属人的存在,自然界到处烙上了人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使人区别于动物,人的社会属性更加明显,马克思认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另一方面,实践不断实现着人与自然相统一。人类越是靠近文明时代就越离不开自然界,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不断改造,从原始人到文明时期的人类,通过一步步对生产工具的改造,人的智力不断增长,人类有了各种各样的观念,人类文明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自然界中繁衍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满足自身的需求,人类也就越来越离不开自然界,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同时自然界也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回应,实践便成了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中介者”。

2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方面,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不是奴役,“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依靠自然而生存,只有自然充满生机,人类才能充满活力。当下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面积不断减少,海平面的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出现的地方,野生动物就会减少,生物链不再完整。然而生物链中每一个部分都是整个生物链不可缺少的因素,部分的缺失會对整个生物链整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从整个自然界的角度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永远不会成为整体。因此,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课题。

“21世纪是注重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生态文明是我们国家和党发展经济的基础和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治理好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健康生活,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关系不仅仅是治理好环境卫生,保护野生动物更是保护自然的重中之重。人类作为动物界中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生杀大权,许多珍贵的稀有动物都曾遭受了人类的捕杀,这使得有些物种灭亡,最原始的生物链被人类无形的改写,气候环境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同时影响了人类自身。众所周知地球村是一个大家庭,国与国之家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可分离,正如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所言,“同舟共济”是当下全世界需秉持的共同理念。如今,“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致力于研究自然与人類发展之间的关系,划出最严格的生态红线。

3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意义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不仅事关生态健康,也是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史与人类发展史本身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相处和谐,人类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3.1 环境保护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石

纵观历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哲学观指示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是我国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党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了各种方针政策,一方面,以法律为支撑,划定生态红线。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严厉打击破坏生态平衡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心,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产业,节约资源,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行。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桥梁

人与自然关系关乎我国发展,甚至全人类生存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同维护地球环境清洁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一方面,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占有并且使用地球上的资源,地球给人提供了生存的物质资料,为了人类后代的长久生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各国合作关系,为实现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幸福,治理好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才会更加健康,人民才会拥有健康生活。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这也包括人类能够自由幸福的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类幸福的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呼吁全世界的人类联合起来,世界的是一个整体,任何人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这就要求我们在关乎人类共同财产—环境方面联手共同保护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3.3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支柱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发展理念,“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同时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协同发展,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的发展成果。马克思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以自然为基础,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不能违背规律。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强调,发展要尊重自然,节制性地使用自然资源环境。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一致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要求,善待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观点,“全面的思维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善待自然的意义在于,倡导我们以系统全面的思维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努力维护生态和谐,维护生物链平衡,把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重要任务,制定严格的惩戒法规。其次,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到每一代人的思想中。最后,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都是当代发展的重点,牢牢把握“两山论”,改善自然环境,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基础。

4 结语

当今,人类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恢复经济发展,我们更要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只有治理好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界,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人类才能最终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哲学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哲学观点与具体国情和实际相联系,才能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从容应对自然生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生态问题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基本准则。因此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才能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持续发展,确保人民幸福健康。只有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治理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共赢,实现全球生态文明,构造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叶鑫.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5]何成宁.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2):67-69.

作者:尹怡曼

第二篇:浅谈室内设计发展和人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政治、经济、文 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室内设计中人们不能随意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必须要和环境相协调统一,本文主要从环境的感知效应,环境创造的要求这两点出发,阐述社内设计与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室内设计 发展 人与环境

在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 围上已经逐渐扩大,内容上也日趋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的质量,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优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作为室内空间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等。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觉效应达到最佳的状态。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2环境创造的要求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和有益适合工作、生活的环境,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文雅、舒适、美观的环境,以美化生活。因此,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师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向更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发展,包括室内环境与文化;室内环境的表现层次与表现系统;室内环境艺术与审美信息传播;室内环境与人的心理作为;室内环境与形态构成学;室内环境与社会学;室内环境与民俗学等,并在室内设计的创作中充分体现出来,使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创作进人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二,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

设计学科。当今的21世纪正是处在新的边缘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不断出现的时代,许多新的学科既是分化的产物又是综合的产物。作为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正是处于分化与综合的辩证过程,它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从“室内环境学”的角度来研究和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调节、控制以达到利用、改造室内环境的目的。

第三,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更加深人,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从室内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修养、知识、技能和文化心理结构,应具有丰富的室内环境的工程设计的经验;其二,从室内设计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它是丰富人们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室内设计师捕捉创作灵感的重

要手段。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直觉的理解能力,其作用是在整体把握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审美信息所传递的特有意味,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其三,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除了培养自身的情感效应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知觉,从对环境的细致观察、细致分析人手,大力的扩展想象的空间。

3对室内设计发展前景的展望

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和方法。我们看到对室内环境本质的研究就是室内环境如何体现人对环境的把握,如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室内环境氛围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这也是21世纪赋予我们设计师的责任。为了创造人们理想而又美好的室内环境,需要室内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室内设计师的艰苦创造。设计以人为本,21世纪的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必将更有诗意。

【参考文献】

[1]贾衡人与建筑环境【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

[2]齐伟民.室内设计发展史【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3]隋洋.室内设计原理〔Ml.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1).

[4]张绮受.中国室内装饰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240

作者:陈旺

第三篇: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过程

摘 要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与自然地关系经历了从稳定—波动—稳定的过程,而第三阶段是作者一直努力引导的方向。现在我们在建设设计中仍不能避免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关键词 自然 生态环境 规划设计 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由最初对自然的恐惧到后来的崇拜,再到其后的征服和改造没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后,这种征服和改造的速度和强度也愈发加快。人类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自然危机。而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正是给处于茫然无措的我们带来了指引。它为随后展开的关于自然中人类地位以及在科技与人性之中自然地位的讨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平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向自然索取的不多,没有带来较大的破坏。依靠自身的稳定性,自然环境可以自我调节。这种关系平衡而稳定,正如作者所描述一样:“这里可以看到茁壮的克莱德名马,带斑的埃尔郡奶牛,率先开罂粟花与芥子花的小麦和大麦田,牛棚和马厩长满了黑刺莓和野玫瑰的山楂树篱。”人们利用自然的给予生活,生产,并与之共同发展。

作者相信世界是自然的恩赐,人们的城市和乡村并没有经过严密的规划,大多是自由发展。然而这种相对自由的发展恰恰可以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既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例如,书中第二篇文章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受到海水,盐雾,海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人为活动的参与,自发形成沙丘,植物群落。恰恰只有这些看似脆弱的自然环境才能阻挡新泽西州的风暴,与之相比,我们认为的坚固的堤防却挡不住风暴侵袭。这是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的关系。作者说“人需要沙丘保护你,而沙丘是由草来稳定的,草又经不起人们的摧残,因此,为了人类得以生存和公共利益必须对植被进行保护。”三者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又相对稳定的关系,在人为开发因素介入极少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平衡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很少有大型人为规划设计进行,一般为自由发展,形成与自然相对融洽的关系;(二)人仍然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类生物发挥作用,与其他生物所起的作用区别不大;(三)在人类自身的认识中,还认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博弈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第一次得以有能力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自然中人为活动由第一阶段小规模的自由发展到大规模的改造规划。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城市无线蔓延,乡村被同化,大自然的面积减少了,质量降低了,自然被城市围困了。不断扩大的城市版图逐渐吞并周边的自然地带,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只剩下小范围的绿地作为都市区的开放空间。就连乡村的状况也很糟糕,随着乡村与城市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沦落为为城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腹地。大量征集自然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结果出现了农田和城市用地夹杂出现的局面。无论在城市和乡村,人类的大规模发展正在威胁自然地存在。

就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很多人相信世界只存在着人与人或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而大自然则是衬托人类活动的淡薄背景。自然只是在作为征服的目标时,或者说得好听些,为了开发的目的时才得到重视,而开发不仅实现了前者的目的,还为政府者提供了财政上的回报。”(作者在《困境》一文中的描述)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会影响规划设计者在建设时忽视自然因素,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可是,这种做法往往并不是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在人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人并不总是扮演强者,不尊重自然规律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被作者喻为生态学的教训的新泽西海岸的风暴给人类带来了不晓得损失。在第二阶段中,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人类大规模并且毫无顾忌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自然无情的惩罚。这一阶段的人与自然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随着人类技能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态度逐渐由依赖变为征服自然成了人类表演舞台的装饰性背景;(二)开发建设由小规模的无害发展到大规模的破坏性建设;(三)开发建设与自然要素,与人类文化的历史要素冲突明显。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尖锐和不稳定。

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长远合作

麦克哈格在全书中始终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关心的是要树立一种观念,即自然现象是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反应。而这些自然现象为人类提供了使用的机遇和限制。”作者暗示我们用生态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跳出参与者和实践者的角度站在生态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就不再是人与自然,而是“地球和他的居住者们”。这样可以使我们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开始思考如何推动整个地球这个大系统的持续发展。

除了必要的观念转变之外,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参考自然要素进行实际的勘察设计。他指出除了考虑一般的自然地理、交通和工程标准之外,还要结合资源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考虑。最好的设计应该是社会效益最大而社会损失最小的;麦克哈格在书中列举了里士满园林大路的选线研究等学术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较完善的生态研究方法。

自然演进的过程并不与人类发展相违背,如果人们学会利用,并且善于利用,达到一种较稳定的平衡关系,就可以使得人与自然长期和谐相处。依照作者的设想,在开发设计中考虑到自然的因素,并充分利用自然地规律,达到人与自然潜在的共赢。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与自然地关系经历了从稳定—波动—稳定的过程,而第三阶段是作者一直努力引导的方向。现在我们在建设设计中仍不能避免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会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I·麦克哈格.芮经纬,倪文彦.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曹伟.为什么建筑无视环境.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江苏.南京. 2002.

[3]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杨斌章,赵春雨.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几点思考.

[5]李伟.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历史叙事.江苏.无锡.中外建筑.2005.

[6]王秀芹,杨绍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以社会发展为视角.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黄哲姣

上一篇: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下一篇:古代文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