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2024-04-24

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精选8篇)

篇1: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内容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为人类正确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关键词】

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

自然是万物生长的环境。大部分的生命的生存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生命的衰老,猎食与被猎食,疾病的感染,各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生命的逝去。不过,原先存在的生命可以孕育新的生命,这些旧的生命的逝去并不意味着永远消失,它会通过新的生命延续下来,继续扮演旧的生命在自然中的角色,维持自然的平衡。

何为自然的平衡呢?自然环境中生命大致分为这几种角色: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将能量带入自然环境推动自然环境这台机器运转的重要角色;消费者是自然环境里的主角,消费者和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构成了我们常说的食物链食物网,能量的传递不能缺少消费者;而分解者是处理死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少了它们,能量将不能重新被利用,能量的循环将会断开。这就是自然的平衡,能量随着生命的诞生与消逝不断循环,循环一旦被打破,将会有严重的后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从最初的敬畏自己身边的环境,渐渐地想改变自己自身的环境,想去征服自己身边环境。而这种改变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当人类还在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知道大自然的报复却已经悄然而至,随这全世界耕地面积的减少,水土流失,沙漠的扩大化,森林的面积锐减,还有地球上的种族频繁然灭绝,不少在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还是繁荣的种族,在今天已经变成了濒危灭绝的种类,而这已经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惩罚不仅表现在环境的污染方面,还表现在生态平衡失调,这就是当代的环境问题。今天,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遇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我认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固然可以把人类生活带到一个新的生活高度,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环境也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遭受的污染也是越来越来的严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一种对立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很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法观点正是今天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显的犹为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发扬民主,提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为人类正确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开发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身体环境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机的生物圈看成是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因为,人类对生物圈施加的任何影响,生物圈多将按照自身的规律反馈给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生物圈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着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无论科学技术有多么发达,人类也难逃自我毁灭的厄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要是尊重自然并意识到人类是无法支配自然的,尊重不意味着屈服,那说明我们只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影响自然就可以实现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我们人类需要从自身做起,遵循科学发展观,尽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善自然环境;最后就是与自然界的各物种和谐相处并保护弱势的物种,从而间接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当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受自然界的影响,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保障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包含对立又包含统一,我们要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促使自然界适应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永恒而且关乎命运的重要话题,我们要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相处地认识,不断探索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方式,每个人都要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做出自己的努力。

篇2: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 可持续发展 资源 人口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中国所起的反面作用是那么令人瞩目。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温室效应的主要祸首二氧化碳,我国就是世

界第二大排放国,而目前二氧花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且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远远超过这两个国家。关于环境问题,1979年在高度经济增长开始之际,政府同时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遗憾的是环境一味恶化,根本看不到整体上有所改善。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陷入危机状态。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重

1)森林、草原的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日益突出。

2)水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3)生物多样性锐减。

2.能源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污染排放量仍高

3.城市污染依然严重

4.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特征。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为:

1.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在相

当长约一段时间里继续恶化;

2.环境问题不仅表现为人(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在环境问题中的分量加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问题成为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普通居民对环境问题也负有越来越大的责任;

4.城市环境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并在局部有所缓解。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

各项政策措施力度的加强,我国城市环境的一些污染指标上升幅度变小,一些指标(尤其是大城市的一些指标)已开始下降;

5.农村环境问题失控,呈日益蔓延和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发展

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乡镇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转移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6.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7.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颐的客观状况缺乏清醒的认识,公共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8.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解决的难度日益加大,经济发展问题、贫困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社会失范问题,尤其是中国的人口问题,都加剧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这些特征的存在与当代中国社会特定的转型过程密切相关。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2.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4.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等等。

总而言之,实现防污治污,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2]当代中国环境问题,http://news.163.com.2005.03.03.

[3]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4]于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1998,17(1):67.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3:论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本文将首先阐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之后总结中国经济发展中形成污染的原因。最后, 针对中国环境保护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中国能早日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1 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1.1 能源污染

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重工业, 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产量与规模, 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 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 也很少有配套的除污设施, 这样的生产行为就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 并不断进行环境的破坏。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同时进行, 后果可怕。

1.2 大气污染

中国现在的主要能源是煤, 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这些能源也正是污染最主要的根源。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破坏性影响。

1.3 水污染

中国现在面临的缺水问题不是水量少, 而是器质性功能性缺水。据统计, 在660个大中型城市中, 约有400个已存的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有1/4已达到警界标准。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 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

1.4 垃圾污染

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 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工业垃圾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 占地5万余公顷,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此外, 对有毒有害垃圾未能分类处理或处理程度不够, 长时间堆放导致垃圾污染范围扩大, 在堆放过程中毒性增强。

2 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 经济成为全民注重的问题。但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众所周知, 我国虽是资源储备大国, 但人均资源储备量却不足世界人均储备量的1/10。而领导阶层对环境的重视不够, 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 增长速度很快。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埋下了环境污染的祸根。由于建国以来, 我国总路线的偏差, 以至于我国在经济上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为了尽快发展经济, 我们开始走另外一条错误的路, 也就是在国内盛行“商人崇拜”和政策上的“向商人倾斜”。那一时期, 的需要。国内的大部分措施都是本着经济发展为首的思想, 甚至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过程中, 中方代表即表示“国的首要问题是消灭贫穷, 发展经济, 中国政府不可能执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除非是经济发展了”。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做法开了绿灯, 做了保障。更因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更为那些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公然无视环境污染的人和单位创造了条件。更有甚者, 有些地方政府目光短浅, 错误的把“吸引外资”和“出口”当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首要指标, 污染环境的产品竟能够得到“出口退税”的优惠, 这无疑是对污染环境的公然鼓励, 很多发达国家的投资商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项目投放到中国, 而这些对我国环境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害的企业竟被奉为上宾, 并得到低税率的优惠。在这种毫不顾惜环境, 以环境换发展的政策指导下, 中国当然会面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困境, 而这样的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 资源严重浪费, 提前开采利用, 环境受到不可治理的破坏, 以至于发展成为不可持续的状况。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国要想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制定出有效地政策控制这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 同时要加大在技术改革方面的投资, 吸收引进新技术, 发展科技, 自己创造新技术, 并将其推广利用, 做到实处。做到:有效利用资源, 尽量发展清洁生产。我国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没有紧密结合。懂得环境污染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的人没有阻止环境污染的能力, 而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人又对其自身的问题不甚在意。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 政府拿出了360亿 (约45亿美元) 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 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986-2000) 之和的环保投资, 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据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 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百分之四到八, 再加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 总的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三到十五。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05%, 治理成本占GDP的1.80%, 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 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 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 (虚拟治理成本) , 占当年GDP的1.80%[5]。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入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表面上看,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是受到了资源短缺的约束, 但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 而不能对资源善加利用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看到资源不足, 再加大投资。如此恶性循环只等导致资源浪费更加严重, 而资源不足的状态更加突出。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 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 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那么, 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 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时, 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3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1) 政府要把关好各个环节, 首先对于企业的审批, 生产方面进行监督。不要等到我们的环境污染了才来治理。我们不需要带血的GDP。

(2) 加大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 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调支出结构,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保持环境投入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增长幅度。

(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相关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合环境保护工作能在法律的配合和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要进行能源消耗的审核和环境影响的评价, 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不充许开工建设, 现有企业经过整改仍没有达到标准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

(5) 加大节能环保节能的进步。积极推进节能减为排主要目标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 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型设备, 新工艺, 新技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6) 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 调整和改造不利于环保观念和价值标准。培育友好的环境理念, 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水平。

综上所述, 各个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各尽其责, 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天地人和, 物我为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指南, 加快节约型社会, 利用科学的发展观, 更好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的造福子孙后代,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纳什.大自然的权力[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4]吕永龙.环境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政策机制[M].气象出版社, 2003:14~15.

[5]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科学出版社, 1999.

篇4: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摘 要】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这对企业提出更多要求,需要企业为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过分强调企业的逐利性、无视企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忽视其与社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否认企业对环境保护具有社会责任,将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本文认为,在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型社会契约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将自身利益﹑社会期望和环境利益统一起来,这样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企业;环境污染;生产

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共存共荣,兼筹并顾之关系。在二、三十年前,这样的观念是不被接受,且普遍认为这两项命题存在着彼此矛盾、相互抵触的关系。早期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从公众、政府到企业均认为过度尊重与讨论环境议题则会妨害经济发展。这种错误的想法,化工业界从20年前即己认知问题的严重性。

1.生产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产企业在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若不顾及环境的承载能力而将不经过处理处置的废弃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会破坏环境的自然平衡系统而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生产企业的废弃物在排入自然之前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1国内生产企业存在“偷排现象”

生产企业每天都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无论是堆放还是处置都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当前,我国的小型企业大多数都是不具备防治污染的资金、技术和相关经验的。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当地人员就业等社会问题,会对一些环境不达标的企业放行。

1.2跨国公司的“入乡随俗”

跨国公司通常都是历史悠久、资金雄厚,而且拥有领先的技术和防治污染的经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避免污染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1.3企业违规排放的危害

环保法规定企业产生的污染水体在排入城市管网前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的预处理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比较苛刻,若企业将不经预处理的污水排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会将微生物毒死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瘫痪。

1.4环境污染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根据我国的环保法规,受到环境监察机构查处的污染企业将处以罚款和停产整顿,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会被关闭取缔。

2.政府解决企业违规采取措施

2.1排污费标准提高

在环境污染方面,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我国现行的2003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其中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只相当于目前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半,实际征缴率更低。为了使排污费征收标准接近污染治理成本,国家环保总局有望近期出台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2007年7月25日曾表示,我国准备分3年将现在的排污费标准提高到污染治理的成本,促使企业自觉减排污染。

2.2环保纳入诚信系统

去年2009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保总局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将环境违法企业信息纳入银行的企业诚信系统,作为银行系统放贷的依据之一,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今后将会因在环保方面的不良记录遭受银行信贷限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与商业部联合发布了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严格控制环境违法企业的产品出口,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2.3政府提供法律援助

已往出现环境污染损害案件,受害者面对企业由于缺少法律援助而处于弱势,这种状况将有望被转变。国家环保总局设立的12369 投诉中心已经正式设立,鼓励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就环境污染问题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3.对生产企业解决环境污染的几点建议

3.1源头削减,防范于未然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减少废物;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新材料来代替原来使用的材料。新材料应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在新材料的获得和处理过程中应当产生较少的废料;使用的新材料要保证无毒无害,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

3.2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循环使用工业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深圳日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废弃塑料生产加工各种再生塑胶原料,实现塑胶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一天可吃掉“废物”100多吨。包头钢铁集团采用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处理后的水都再用于生产,让用水全部循环起来,使包钢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3.3建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废水废气需经过专门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某些废水废气排量较小的企业,可以将废水废气收集运送至专业废水废气处理厂,而对于那些排放大户,必须建立自己的小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3.4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企业首先要考虑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样既可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获得最优的经济效果,又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免遭破坏。应根据自然环境对不同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净化能力,确定工业的集中与分散、规模的大小、功能区的划分等。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在工业区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善煤烟型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3.5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其主要途径有

加强对废气的处理制度,提高废气利用率。投入资金加强废气利用率,可以有助于企业的废气回收,减少企业成本消耗,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

3.6防治噪声污染方面的建议

改进设备和工艺,尽量减小噪音对环境的影响。运转的机器设备是主要的噪声源,控制它们的噪声有三条途径:一是改进结构,提高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控制噪声的辐射。三是厂区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3.7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面的建议

强对固体废物存放地点管理。企业的固体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等方面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要尽快完善企业内部关于固体废物污染处理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J].环境保护,2002(12):34~35.

[2]黄新欣.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2(6):38~39.

[3]王秀.依靠科技智力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J].科技,2001(5):33~34.

篇5: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与会人员认为,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凝心聚力,接力奋斗,巩固和发展了天津的好形势。“春兰书记的讲话全面阐述了建设美丽天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内涵非常丰富,指导我们提高了对建设美丽天津重大意义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

“抓产业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升级,是建设美丽天津的必经之路。” “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由奔小康到要健康,水质保护、空气污染防治、环境绿化、市容整治,一个都不能少。”“要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材料,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使绿色建筑成为天津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认识、找不足,定目标、出招法,集思广益,思想火花不断迸发。

篇6: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宇文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是他们批判地分析并超越了前人关于人境关系思想后得到的认识,是形成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立场进程中的创获和范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性、人境关系的社会性特征、人的主体性以及人境关系的实践本质。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的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加强对人与环境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利好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关键词]人与环境、双向互动 主体性 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衔接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5ZL01)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都比较重视环境对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都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育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大思政”观念的普及和高校环境育人实践的拓展,环境育人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中也再度成为热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何种人与环境的思想素材,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提出了怎样的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他们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实践意义?这是夯实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必要前提。本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并揭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价值,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此澄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为更好地培育和利用环境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创新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久远的思想命题,也是一个鲜活的实践命题。该命题的出现远起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确定自身内外与外部世界关系之初。在中国上古时期,当经历了鸿蒙初辟时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后,不论是秉持“天人合一”还是“人定胜天”的理念,都是把人与自然环境联合起来考虑外部世界与人的发展变化的,也都触及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相克相生的关系。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是关注外部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的本质的思想活动实际性地揭开了关注自然环境的序幕,从而也开启了探讨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篇章。从探讨万物“始基”、研究天、地、水、空气和灵魂的米利都学派开始,在对自然及其构成定位的研判中,人多是作为自然元素出场的。如希波吕特提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的原素里产生的。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1](P10)实际上就是从鱼产生的。”与此类似,阿那克西曼德也认为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经过爱菲斯学派赫拉克里特这一里程碑式的朴素辩证思想之后,等到到了毕泰戈拉学派、爱利亚学派那里,人尽管还是“生于自然”(如德谟克里特认为人是从地里出来的,就和虫豸之类产生的方式一样。见拉克唐修:《神圣的创制》),尽管仍处在不可知的“神性”的笼罩之下,但在大部分的先贤看来,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小小世界,他相对于自然界的独立性和自主体性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自苏格拉底以降,鉴于思想、灵魂、心智、精神等与人不可剥离的那些“神性”的缠绕,虽然有先贤倡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

[1](P133)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但在理解人与身外环境的关系时,偏重外部环境因素却成为了一种重要倾向。由此,当人们还难以理解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时,出现神秘的圣化自然或圣化人自身的思想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随着文明对蒙昧和神性的稀释,人归属于自然界同时又受制于自然界的思想普遍流行起来,希罗多德、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均把人的属性乃至社会性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为之后逐渐成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提供了思想先导。以至于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前,在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认为地理因素(气候、地质、天文等)决定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看法仍是非常突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思想世界中的智者,也是西方文明和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其思想学说的。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本质及其主体性的发现而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超越式批判。他们主要是通过三大批判提出了历史理论与生产现实相结合、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环境”互化的实践观,确立了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于一体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论,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首先,恩格斯批判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他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2](P574)新的生存条件。”对自然主义历史观的批判直接指向“地理环境决定论”,通过这个批判,恩格斯开启了唯物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空想主义者在社会环境教化问题上的机械论与唯心思想。旧唯物主义者法国的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受其影响,空想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认为“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人在[2](P286)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世界各地的儿童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具有与父母和师长相类似的习惯和情感的,只是由于过去和

[3](P21)现在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环境以及个人特有的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他迷信“人类

[3](P19)能象数学一样准确地得到必然会逐步增进其幸福的环境”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对欧文的观点进行批判,但却注意到了他们不足之处。他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

[4](P4)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恩格斯也在批判欧文及其实验时指出:“他给他们(指工人——引者注)安排的比较良好的环境,还远不足以使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全面地合理的发展,更不用说自由发挥其才能了。”[5](P215)经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自然界、人与社会大环境的新观点,确立了辩证的唯物的人与环境互动的思想。还有,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者和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

[4](P3)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

[4](P4)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突出缺陷,即它所忽略了的内在于环境与人关系的人的主体性及人改造环境的实践性。通过该批判,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展露了其包含着新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天才的萌芽。而正是在上述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人的本质以及环境内涵的认识,并在建构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理论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他们辩证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环境与人关系的理论,研究了人与环境有机互动的关系和规律,丰富并发展了“环境与人”关系的理论。择要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内涵:

其一,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以前的思想家从研究自然环境入手,看到了环境对于人的作用,也看到了人对于环境的依赖,但却只是片面地强调环境在人境关系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其具体表现是人能够创造环境,但同样环境也能够制约和影响人。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

[2](P20)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环境如此,人类社会历史环境同样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4](P43)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需要指出的是,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性所包含的是一种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这种双向关系中,片面地强调或忽略任何一方的作用和关系的说法都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其二,社会性是人境关系的中心特征,要用社会化的标准把握人境关系。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是承认自然环境的客观性和有用性的,但在他们的思维和分析中,自然环境只有社会化才能够对人产生意义,只有社会化了的自然环境才可能进入人的类活动中。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6](P122)本质的统一”。籍此,他们提出了衡量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社会化的标准:“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称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

[7](P167)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其三,人始终在人境关系中具有主体性和主导作用。尽管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但二者的互作用力却不是等量齐观、毫无二致的。人尽管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但始终具有主体性,并由此具备环境所难以企及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这是由人的本质及其根本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2](P373)和动物本身”。“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

[4](P535-536)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人具有相对于环境的显著的主体性,在处理人境关系时就既要看到环境的制约性,也要在允许的范围和条件下充分而正当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四,实践是改变人境关系的本质活动。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通过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键,即实践。实践不仅是人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活动,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把实践放在人类改变自然和改变自我的一致性上来看待其重要性,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和恩格斯

[4](P234)强调,人类“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正是在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试验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完成了对自然以及自身的改造。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创造在根本上也要坚持实践的标准。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脱离不开人和环境的实践活动,要始终围绕着人开展工作,也始终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与环境不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开展的基本保障。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的关系论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超越了以往形形色色的人境关系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

第一,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在理论研究中实现“人与环境”相结合的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影。在运用该关系论关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需要全面地看待和理解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不仅要全面地看待人的产生、发展、本质、关系、需要和目的,也要立体式地看待环境的内涵和意旨。就后者而言,环境是一个具有动态圈层结构的对象,包含明显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相对性。在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时,环境就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环境和物性空间,也包括内在的精神环境和灵性空间。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也包括非自然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从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关系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好人与环境互动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好个体自我的内与外、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作为相对环境的关系互动性,防止出现人与环境的隔离或割裂。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命题和学科进路的角度看,实现“人与环境”结合的研究,一方面要把人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当下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把社会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普遍性和融入性的人的问题。这既是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注重的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也是与他们特别重视和强调个体性与社会化的思想、意识、精神及其产生环境相关联的。

第二,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准确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利好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政治社会化的长期工程,也是立足于人与环境的现实、要在解决人与物、人与自我、人与人(社会)等多重关系中创造并利用好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升人的思想政治价值和素质的活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环境”关系论,人与环境两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不能偏废。人既具有个体性,又是社会化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自然而言会引致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潜在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需要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只不过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所限,与受教育者相比,教育者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性;环境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但直接作用于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其他要素。对环境的作用既不能过分夸大,从而导致环境决定论,也不能无根据地缩小,藐视甚至忽视环境的效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人们在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始终把人的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核心,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展现人的主体价值,同时也要消除不利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创造出利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环境。

第三,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标和要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而言,“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尽管包含了理论性和理论方向,但最终要归结到实践中来。换言之,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本上是一种实践关系。没有了实践,也就无所谓人创环境和环境造人,人和环境就会相互脱离、不再依赖而成为两张皮。正是在发现其实践性这一点上,马克思恩格斯才从根本上实现了思想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实践之学,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具体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其生命所在。经过多年的积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从思想和理论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不过,思想理论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与鲜活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隔岸相望。理论成果和思想创获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的只是思想指导、理论准备和精神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供了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环境、思想环境和精神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这种思想的、理论的和精神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在尊重实践的质性、发现实践的机缘和把握实践的规律中实现人的因素与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效果、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这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篇7: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龙州县委常委、副县长黄集精

工业是强县之本、富县之路。必须举全县之力,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经济工作以工业为中心,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正处于前沿和核心作用地位。随着环保惠民行动和污染减排深入推进,环境问题逐步深入人心。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环境保护的目的是采取法律、行政综合手段,防止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过程中破坏和污染环境,两者的目的和归宿都是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造福于民。所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社会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互为条件、互为支撑,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谋求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符合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旋律。

一、当前龙州环境状况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辖区内的水口河、明江水质保持稳定,监测的水口河水口断面、明江龙州上金断面水质均达到和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级标准,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要求。左江水质有所改善,所监测的左江龙州棉江断面水质达到和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级标准,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要求,2009年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水污染事故。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达标率100%。-1-

(二)县城空气质量

2009年,县城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全年达到和好于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

二、当前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参与环境保护的人越来越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形成良性的氛围。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部分企业法人环保责任感不强。部分企业不严格依法履行环保义务,要么不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要么先建后批,边建边批,或干脆建了不报批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二)公众环保意识不强。谈到环境保护都说得热闹,遇到环境违法行为时漠不关心。

(三)环境执法难。我国现行的环保法规除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不具操作性外,加之环境执法缺乏强制手段,导致环境执法力度软,具体实施难。

(四)结构性污染突出,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我县工业企业主要有制糖、淀粉、酒精等三个行业,短期内这种结构很难改变。酒精、淀粉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所占比重很大,目前县将山酒业有限公司和4家淀粉企业都相应建设了污水治理设施,但治污系统不配套,运行还不稳定,难以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为此不能列入崇左市2009年减排计划项目名录,2010年再不能列入崇左市减排项目计划,我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将难以如期完成。

(五)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隐患大。龙州将山酒业有限

公司位于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上游,对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造成一定威胁。目前龙州将山酒业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配套建设了木薯酒精废水治理设施,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通过管道排向饮用水源下游200米的左江。但生产糖蜜酒精产生的酒精废水没能有效治理,只是集中在厂区内的氧化塘进行简单处理,一旦氧化塘出现坍塌,将会对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造成一定影响。

(六)危险废物隐患多。危险物品,特别是放射源、医疗废物、报废剧毒化学物品等的管理急待规范和加强。

(七)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环保部

门的装备、管理、执法能力较弱,监察技术、监督手段不能适应环境监管要求。

三、当前我县工业发展对环保工作提出的要求

目前,我县正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环境保护作为强化宏观调控、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进入了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大舞台。环境保护部门要深化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好规划、协调、指导、监管4项职能,为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升服务水平,做到环境监管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环评审批工作中,对

符合县情、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以及符合民生要求的项目开“绿灯”,提前介入,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对在选址阶段发现应报市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立即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帮助业主联系和协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简洁的手续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产生效益;二是进一步加大环保资金筹措力度,理顺环保资金投入渠道。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中央污染治理项目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争取更多的环保投入,努力为企业的治污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主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积极主动派员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环保需求,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帮助企业提高治污技术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实现减排目标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减排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年度

减排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力争淀粉、酒精行业废水治理有新的突破,实现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进一步完善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对还没有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污染源,加强日常监管,增加监测频次,夯实污染物减排工作基础。三是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管和监督性监测工作,提高应急监测和综合分析能力和水平,按时、按质完成全年的监测任务。四是督促县污水处理厂、县垃圾填埋场加快建设进度,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三)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环境安全

目前,在国内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考虑拉动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效应。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给环境保护埋下隐患。因此,对环境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要设置不可逾越的“防火墙”,决不能以拉动内需、增加投资为名降低环境准

入关。要持续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保持对环境违法企业的高压态势,防止出现污染反弹,防止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存在偷排直排、未批先建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查处,同时查明原因,督促和帮助其做好整改工作。对限期治理整改到位的,要及时验收,使其尽快恢复生产。

(四)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必须着眼未来,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一是要解决业务建设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环境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深入了解和把握经济形势,努力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统筹考虑,使环保部门的业务建设与新时期的环保工作要求相适应。二是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争解决装备技术建设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三是要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环保队伍的执法能力。

(五)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篇8: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1.1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1.1.1 资源

“资”就是“有用”、“有价值”的东西,即一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源”就是“来源”。在我国《辞海》中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资财之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也就是说,资源既包括一切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房屋、机器、消费性商品以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自然资源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是一个具有广泛意思的词汇,它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资源就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可以将资源的概念归纳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人类自身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1.1.2 风景名胜区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其“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始终如一。2006年《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定义为:“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2 风景名胜区的格局于发展演变

1.2.1 风景名胜区的无序阶段(1949-1977)

从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的数十年间,除一些城市风景区、名山和重要古迹由城市建设、园林、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外,全国大多数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还没有纳入国家级地方各级政府的保护和管理体系。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有许多珍贵灿烂的风景名胜资源所特有的自然、历史、文化、科学、审美等价值逐步丧失,也一直未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1.2.2 风景名胜区的起步阶段(1978-1994)

1978年国务院在城市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的管理。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国家建委提出建立全国风景名胜区体系,实行国家、省、县(市)分级管理。1979年国务院发出国发[1979]70号文件,明确规定建设部门归于管理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于维护工作。1981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城建总局等单位《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同时,建设部门着手组织起草制定风景名胜区管理法规和申报建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工作。1982年国务院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建设部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申报,中国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4年审定公布了3批共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各地也审定建立了一大批省级和县(市)级风景名胜区,基本形成了三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1.2.3 风景名胜区发展阶段(1994年以后)

1994年以来至目前的十几年间,是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公众旅游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直接影响,风景名胜区从规模到综合经济实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我国的部分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产价值得到国际的公认。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旅游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行业,许多重点风景名胜区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国内外的文化的交流和往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同志在1999年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保护放在首位。风景名胜区不能仅仅考虑本地区的利益,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要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领导,按照严格保护、建设和管理好。搞好风景名胜区工作,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2006年《风景名胜区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风景名胜区是也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 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重要意义

风景名胜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在目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级风景名胜区工作者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也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筑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主要的抓手之一。我们对风景名胜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做好风景名胜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给自然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目前我国建立的18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中了大量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维护地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乃至世界保存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本底和生物物种。风景名胜区要加强生态保护,为人们提供回归自然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自然场所。

2.2 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目前,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主要场所,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广大游客的首选之地,游客人数占我国出游人数的80%左右。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山水、热爱自然、登高涉险的传统,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使人们更乐于到风景名胜区来求得心态上的放松,同时锻炼体魄、访胜猎奇、增长学识、陶冶情操。任何一个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景观、灿烂文化、历史文物和民俗风情,都能够引起我们的骄傲、自信、自强和自豪,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2.3 有利于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

风景名胜区是研究地球变化、生物演替、生物保护等自然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生动场所;风景名胜区内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是历史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对发展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在开展以弘扬民族文化、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风景名胜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风景名胜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通过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并促进景区内外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提供就业,拉动宾馆餐饮业,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3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建设部在《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批复》中强调:“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自然资源,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重大职责”。根据国家法规、法令,我们提出了“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造福人类”的保护方针,并提出五项保护目标:(1)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地貌使其不受破坏;(2)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使之永续利用;(3)保护景区内物种资源(特别是濒危物种),使其不致减少或灭绝;(4)保护人文胜迹和景观资源,使之不受破坏或废弃;(5)在保护的前提下,立足于对自然资源保护和人类要求相协调、相统一,人为建筑与景物环境相融合、相辉映,进行合理开发,使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3.1 法制管理

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宪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制订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结合各个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再制订出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加强环境管理、公共秩序管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要求,也是严格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资源保护管理全部纳入法制的轨道。

3.2 规划管理

要把风景名胜区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就首先要规划好。当改革的春风在中国的大地吹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当地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组织考察、论证,提出一个比较符合当地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的可实施方案。我们在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应提出分区保护的设想,建立自然保护区,外围资源保护带。而且还应该明确指出,游览区内不得进行开发建设,以保护其自然生态:规划中也可以实行分级保护的原则,并按照景观质量和环境评价进行分级开发。这样对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从而协调发展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规划中还应该考虑对生态环境、供水、排污等可实施性进行论证。

3.3 管理措施

3.3.1 森林防火管理

首先应该在风景名胜区设置防火规范,并配有防火指挥部和专业人员,实行火种管理,不论是在景区还是在室外都应该禁止吸烟。如果比较大的风景名胜区还应该分区设有公安森林派出所,以便好实行周边联防。

3.3.2 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应该纳入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的整天计划。并且还应有一套专门的制度、设备和专门人员来进行管理。

3.3.3 风景区场地管理

我们应该在风景区内严禁自行开石、掏沙、取土,里面建筑开挖的砂石土方要统一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这样可以确保原有山体、地貌、河流及森林不受到破坏。

3.3.4 调整风景区内的燃料结构

在风景名胜区内仅指烧柴、烧煤,由传统的燃料转向到天然气、电器过渡,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气的污染,而且也降低了风景名胜区内的防火安全隐患。从而使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3.3.5 景区内部管理

我们在风景区内比较热的景点,应该进行限制游客的流量。一些过热的景点还可以采取分开开放的方法,让景点保存原来的风貌,不止人为的改变,关闭的景点可以让它恢复自然地小环境生态效果后再对外进行开放。还应该对景区内的建筑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化。对不符合管理规范的建筑应该进行拆除。

3.3.6 对人文古迹、古树名木管理

在风景区内原有遗留下来的人文古迹应该重点进行修复,让其人文精神得到永远的继承。还有就是景区内的古树名木应进行分株建立技术档案,记录生态环境、消长情况和落实植物保护等等措施。

3.3.7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风景名胜区为禁猎区,不准猎取、贩卖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对自然繁衍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应该进行严加保护,同时可对二级保护动物以下的级别进行驯化,供前来参观的游人观赏。

4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利用

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利用方法各异,说明这种利用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风景名胜区资源千差万别,若要总结出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方法,其出发点必须是遗产资源的一种共性,否则将众口难调。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科学利用——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利用。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科技开创了工业文明新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相对减弱,与此同时,掠夺性的开发、对大自然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但是也有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参考。因此,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当今,风景名胜区资源是可利用与旅游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产生旅游吸引力的同时保护好我们风景名胜区内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但是从风景区遗产资源利用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还是从风景区遗产资源自身属性出发,风景区资源利用是可行的。但由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的存在,必须在遗产利用时遵循一系列原则,对资源破坏防患于未然。这些原则,也是风景区资源利用可行的前提。

5 结束语

上一篇:同字框教案下一篇:依山傍水的写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