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

2022-04-20

摘要: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是我国目前保护环境的两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基础,两者之间的存在是并不矛盾的,因此我们建设一个以环境政策为引导,环境法律为依据的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 篇1:

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新论

摘 要 本文认为,环境法律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法学对环境法主体的认定无法高效地保护环境免受不正当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自然应该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关键词 国际环境法主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

一、传统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传统的法学认为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体现它们之间由其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协调意志的,调整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即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环境法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传统的国际环境法主体仅限于能够独立参加国际环境关系,并直接享有国际环境权利承担国际环境义务的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法人和自然人一般不能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主体。因为在国际事务中,它们不能代表国家和国家政府,它们不能直接地享有国际法律权利并承担国际法律义务,它们在国际事务中是自己所属国家政府的保护对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有所扩张。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国际环境条约特别规定或其他特殊情况下,非政府组织、法人和自然人可以成为一些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有限主体”。如,可以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大会的参加者,可以充当国际求偿者和国际司法机构的诉讼当事人,可以成为国际资金提供者,可以成为国际资料交换者。目前非政府组织、法人和自然人可以成为一些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有限主体”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认同。

二、调整论中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蔡守秋教授在其《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中提出了环境法调整论,即环境保护法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蔡教授对环境法主体的界定却沿袭了传统法律的做法,他在其著名论著《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中提出,我国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一切单位和个人。即蔡教授认同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然人和群体人,因为无论国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公民,都没有脱离人的限制。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环境保护法只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其提出调整论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由此可见,蔡教授对环境法主体的认识也还没有突破传统法的观念(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亦同),认为人(包括群体人)是环境法律的主体,物是环境法律的客体,这实际上产生了环境法律既调整环境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又调整环境法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三、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新论

调整论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出发点上来构建环境法律关系理论的,并期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维持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蔡教授认为,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既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沿着调整论对环境法律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定,借助传统的法律关系指主体之间的关系认定,依据调整论,我们必然可以得出人与自然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同于物与物的关系,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人与人的关系或物与物的关系来代替或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人与人的关系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从唯物辩证观点来看,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其次,环境法产生于传统法律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的困境时,环境法不同于传统法,所以环境法的主体与传统法的主体也存在着区别。环境法律主体具有以下特殊性质:

第一,环境法律主体是基于环境法的规定享有环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环境法规定的义务,而环境法规定的权利义务都是为了维护人类及其他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由此可知,环境权利义务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生态性。第二,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的调控范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第三,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流向是单向的。人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秀”,具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动性,而自然不具有能动性,所以人对环境承担着绝对的保护义务,而自然则享有一种无需承担任何义务的免受人类不当开发和利用的绝对权利。

再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把自然提升为环境法的主体。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由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生成于人的生产实践,生命的生产比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有根源性,再加上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的产生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生产力不够完善、价值观念不够正确、生产关系不够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传统法律对自然的保护存在着先天不足。目前,比较权威的法律关系理论认为,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直接保护的是主体的权利,就法律客体的保护而言,法律对客体的保护是一种可替换的相对的保护,也是一种有原因的、间接的保护。从形式上来说,对客体的保护需要主体的主张,从实质上来说,对客体的保护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价值的认识。因而,客体受保护与否取决于主体是否主张。由此可见,法律对主体的保护与对客体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法律将环境法的主体限定于人,客体限定于自然,希望通过对主体人的权利进行保护的方式来间接达到对自然的保护。而我们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告诉我们,传统法律对自然的保护存在着先天不足,我们不能再通过保护主体人的各项环境权的方式来间接保护环境不受人类不当开发和利用的绝对权利,而是应该直接对自然进行保护。如果自然成为环境法的主体就可以直接实现这一愿望。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以单一人类利益为标准,忽略其他利益的存在,对其他环境要素的损害仍在继续,这将导致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归于无效。企图以牺牲非人类环境要素来彻底救济人的权利是竭泽而渔的行为,通过对人的单向保护来获得对非人类环境要素的救济是缘木求鱼。

最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不仅应该包括传统的国际环境法主体(主要是国家和国际组织)还应包括自然存在国际环境法上的依据。如,《人类环境宣言》宣告:人类既是它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世界自然宪章》申明: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持不坠,以保证能源和养料的供应;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一切艺术和科学成就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最好的机会发挥创造力和得到休息与娱乐。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国际环境法非常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论证了自然应该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环境法作为规范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行为的规则体系,在人类面临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时应该具有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人在自然环境中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追求。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故国际环境法更应该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并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8页.

[2]文同爱.国际环境法治建设与中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4]高文武、关胜侠.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11(12):5-7.

[5]方金华、杨艳玲.论自然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J].法治研究,2009(1):24-29.

[6]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王圣礼.论环境法律主题与客体[D].2008年.

作者:廖慧倩

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 篇2: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

摘要: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是我国目前保护环境的两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基础,两者之间的存在是并不矛盾的,因此我们建设一个以环境政策为引导,环境法律为依据的体系。本文从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并通过对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的比较,以及两者的实践历程,进而提出构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关系;理论基础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环境法律或者环境政策均无法有效应对。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协调配合,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理论基础

(一)概念

环境政策是“公共组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决定并实施的行动、计划、规则、措施和其他各种对策的总称”,我国环境政策既包括政党(共产党)决定、制定的环境政策,又包括国家机关(立法、行政机关)决定、制定的环境政策;

环境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

(二)理论基础

在政治基础方面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两者是相同的,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两者之间还存在统一性,环境政策既包括了执政党所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还包括了国家一系列保护环境的一些管理部门的政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切对策和行动则被称之为环境政策,也有人认为法律规范之外一些规范也的都可以纳入环境政策领域。首先,执政党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与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环境法律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在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的意志不仅可以通过党的政策表现出来还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法律从而表现出来。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则是环境法律,因此我国因为要保护环境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都是下位法,并且这些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违背,与上位法也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我国环境保护主要管理机关制定的的环境政策也需要和环境法律有着统一性。国家环境保护主要管理部门(主要是指国家环保部及其下属系统)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一般是由我国的权力机关产生,不仅要接受我国权力机关监督,还要向我国权力机关负责并且报告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上分析其应然状态应是统一的,本应没有矛盾冲突。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目的、利益是统一的,都是人民意志的体,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存家园,所以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不应是矛盾的。

二.我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比较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密切

在我国环境保护中,政策与法律两者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环境法律是依据环境政策而制定的,所以说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律的基础,而宪法、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等法律也体现了国家的具体环境政策。环境法是党和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而党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又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二)环境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两者在制定的依据、建立的基础、以及实现的目的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两者的相同方面则决定它们的本质具有一致性。然而,环境保护的具体环境政策又对具体的环境法律是制衡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在内容上也是不能相互违背的。并且,环境政策的实施和实施的手段必须依附于环境法律,因此,环境政策要在憲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制定。

(三)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区别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两者虽然相互联系、相互承接,但两者却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作用,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1.主体不同

环境政策的主体既可以是党,也可以是主要管理的环境行政机关,即我国的环境保护部及其下属的环境保护机关,它们都可以为我国的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政策。环境政策表现形式主要有:决议、实施纲领、方针、规划等。环境法律的主体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环境保护部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的是环境法律,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是环境规章,除此之外环境保护系统的其他机关均没有立法权,拥有的却是环境政策制定权。可见,环境政策的制定主体的范围要明显大于环境法律的制定主体。

2.实施方式不同

环境法执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障实施。在环境法律的背后,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警察、法庭,而环境政策则是由党和政府的号召、党纪、政纪等保障实施的。

3.调整范围不同

政策对环境的调整范围要大于法律。环境政策一般比较抽象、原则的对环境问题予以调整,而环境法律则相对比较具体、明确。

4.稳定性不同

环境政策相对而言更灵活一些,环境政策一般针对的都是一些特定的,和突发的环境问题,而且环境政策具有一定的实效,它伴随着任务而产生也在任务结束时则实效。如此可以看出环境政策相对于环境法律则稳定性就更差。环境法律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法律制定出台要经过一定的周期,出台之后不能随意改动,因此导致环境法律适应不能面对一些突发的环境问题。

5.效力不同

环境政策一般靠宣传教育、内部纪律处分等来保证实施,一般来讲对于系统外部人员没有直接的约束力。环境法律则是以国家作为坚强的后盾,由国家强制实施,对社会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违反环境法律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历史实践

1949年以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政策与法律发展历程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或趋势: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作用界限不明确

无论在1978年之前的“混沌时期”,还是1978年至2014年之间的环境法律制度创制和完善时期,抑或是2014年以后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和环境法治运行的新时期,环境政策一直是环境法律之外深刻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度工具。而且在某些历史时期,环境政策相较于环境法律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如混沌时期的环境政策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唯一制度工具,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通过及以后的环境法治体现出了显著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时期的环境政策烙印。总体而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作用界限始终没有明确,两者在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时而此消彼长,时而相互共济。

(二)二者关系既有冲突又有协调

在1999年“依法治国”战略尚未入宪之前,学界和实务界多从法律与政策抵牾分歧的视角观察二者的关系:环境政策指导环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需要环境法律的贯彻保障,但二者在主要内容上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在一些地方基层二者严重冲突,衍生出“环境政策破坏了环境法制的统一、阻碍了环境法律实施”的认识。同时,二者在制定主体、稳定性和效力实施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环境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具有国家强制力,而环境政策则属于公共政策领域并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它们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各有所长,但此阶段环境政策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领域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二者的协调配合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实质内容和行为模式上,环境政策的演进更新了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在机理,并推动专门性的环境法律或制度的出台,同时环境法律的明确性、权威性对环境政策亦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二是从涉及领域范围上,环境法律之治仅仅是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其治理范围有限,所能达到的生态环境的“善”亦有限,因此,在环境法律未涉及的权力真空领域需要环境政策这样既灵活又有较大强制力的工具来填充,保障环境法律的实施。尽管二者的协调配合展现出较大“生命力”,但我们仍需重新认真审视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传统辩证关系:一方面环境法律是环境政策的推动力、规定着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律的先行者与补足者,此种传统互动关系将会继续有效推进我国环境治理进程的深入。

四.构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的法律关系

(一)明确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界限

如何合理划定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界限,进而处理好环境法治目标与环境法治的路径、模式之间的悖离关系是中国环境法治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相互独立和“运作自成一体”的特征,环境法律政策化必须要建立在对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各自价值考量的基础之上。除了前述关于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各自功能边界的限定之外,价值考量更多关乎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基于自身功能而对特定目标的可实现性问题。相比较而言,环境法律以其调整功能的稳定性来实现环境法治的目標,而环境政策多以措施、手段的灵活性来实现环境法治的目标。稳定性和灵活性成为环境法律政策化的重要价值考量问题,当环境法律政策化走向过度灵活性而损及环境法律的稳定性时,便是二者价值共赢策略的失败,从而需要启动环境政策法律化,以复归环境法律的稳定性价值。由此可见,环境法律的政策化和环境政策的法律化构成了动态调试二者之间价值失衡关系的基本路径。环境法律政策化拓展了环境法律的规范和治理功能,在不损及环境法律稳定性并合理把握环境政策灵活性的前提下,加之单一制政治模式所体现出的特殊优势,将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环境法治化的进程。

(二)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法制健全,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环境法律越完善,留给环境政策的空间也就越小;反之,不健全的环境法制就给环境政策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境法制健全不仅仅强调环境法律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注重环境法律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存在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形势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是实现环境法治的前提。

(三)加强对环境政策的监督机制建设

环境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成效,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我国目前对于环境政策恰恰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环境政策的制定出台随意性强,制定程序不规范,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制定的环境政策部门利益化倾向严重,由此导致环境政策违法、决策失误。因此,要做到环境政策的合法化、科学化,要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对环境政策的监督制约,规范环境政策的制定主体、可制定环境政策的内容、制定程序。笔者认为,法治要求政策也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因此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都要受到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大众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环境政策合法、合理,真正发挥环境政策的应然作用。

(四)加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

环境法律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手段。在任何社会,仅仅依靠法律这一社会控制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还存在一些能够指导人们行为的其他工具,这些工具是在实现社会目标的过程中用以补充或部分替代法律手段的。法治并不排斥其他社会规定。法治只是意味着其他社会规范不能与法治的原则相背离,更不能动摇法治的权威和根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制度性和普遍性的规范,政策是工具性和特殊性规范。在我国由以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进程中,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作为两种环境保护手段,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忽视政策强调法律万能论也不能忽视法律强调政策至上论,我们必须在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二者的有机协调配合作用。这是实现环境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俞树毅:“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以环境公共政策为视角”,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2]崔冬、胡敏:“论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环境保护合力作用”,载《行政与法》2010年第3期,第25页。

[3]侯国杰:“中国政策执行中的变形现象及其对策”,载《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

[4]何沙:“透视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载《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7-10页

[5]崔冬、胡敏:“论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环境保护合力作用”,载《行政与法》2010年第3期,第25页。

[6]郭莹:“外向带动型小城镇环境规划研究与实践”,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年第3期。

[7]郭武、刘聪聪:“在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反思中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8]张喜萍、陈坚良:“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估——基于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视角”,载《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97-199页。

作者:欧长娥

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 篇3:

浅析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环境法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而高等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的环境法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大学本科的环境法教育体系,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完善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环境法教育体系。

[关键词] 本科;环境法教育;对策

一、大学本科开展环境法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成为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1977年第比利斯会议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1992年的里约会议提出的《 21世纪议程》更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对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通过促进培训以增进公众知识从而使环境教育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94年中国以里约会议为契机,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小学的《自然》和中学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而环境教育不只是单纯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其中也包括对公民进行环境法① 的教育,以提高公民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它是规范人类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环境管理以及公民的环境权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又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即大学生掌握高层次的知识,其日后在社会生产、消费和决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将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法教育,既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又可促使更多的拥有高层次知识的人参与环境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加强环境法教育显得有为重要。

二、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环境法教育体系的构成

(一)环境法普及教育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新教材于2006年在全国高校2006届新生中投入使用。这部教材,从多方面呈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所要求的时代感、科学性、针对性[2],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责任感,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材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做了简单的阐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保护范围以及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通过这门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使大一新生一入校就接受了环境法的普及教育,表明教育界对环境法教育的重视。

(二)法学本科的环境法专业教育

环境法原来一直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在经济法的授课中予以教授,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使其逐渐独立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各高校根据这一趋势在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单独开设环境法课程,一般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直到2007年3月11日,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决定调整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在原来的14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门核心课即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和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从此环境法正式成为法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成为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基础课。

(三)环境法的选修教育

拥有法学专业的大学,法学教师一般会面向全校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环境法选修课,对环境法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学习,既增强环境意识又增加环境法知识。

三、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环境法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环境法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1.环境法普及教育

(1)内容陈旧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06年正式开设到2010年已经五年,其间经过了3次修订,使其教育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环境法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虽然《环境保护法》可以算得上是环境法领域的基本法,但其制订的时间毕竟是在1989年,且21年来从未修订过,其中有些规定过于陈旧。如基本原则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表述无可厚非,但当今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造成威胁。既协调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现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需要,但是明显缺乏代际公平的表述。

(2)介绍过于简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环境管理基本制度除了“三同时”制度外其余仅仅提及名称,并未作任何的介绍。而对于没有环境教育、以及法学教育基础的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仅凭字面是无法理解的,而教授这门课的多数是从事思想理论教育的教师,其对法学知识特别是环境法的了解毕竟有限。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仅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目前由专门的立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规制。

2.环境法专业教育

(1)法学本科的环境法专业教育

①重视程度不够

法学专业對环境法教育重视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其之前一直是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没有纳入必修的范畴,没有引起法学教师的重视。且课时的设置与核心课的地位不符。而环境法调整的范畴涉及各类环境要素、各种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的区域,既涉及国内法的规定,又包含国际公约的相关内容,总体来说内容旁杂,需要大量的课时。二是由于其一般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且实用性不强,学生由于自身考研、司法考试、找工作等实际原因对其重视不够。

②教育模式单一

环境法由于课时有限,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教师单一的授课,而环境法的实践性较强,只有离开课堂,走入现实生活才能发现环境问题无处不在,学生才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投身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乃至人类的权益。

(2)与环境相关专业的环境法专业教育

与环境相关的专业也有必要在其课程的设置中增加环境法的教学内容。而目前我国虽已设置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核心环境本科专业,以及大气、海洋、地球、农业、林业、矿产、建筑、旅游等学科或产业相关的环境本科专业。但这些专业并未将环境法作为其专业教育的基础的组成部分。

3.环境法选修教育

(1)选课的功利性

现在高校实行学分制,其中选修课特别是跨专业的选修课的学分是明确规定的,学生为了达到学分不得不选择跨专业的课程。而环境法属于文科范畴,深受理工科学生“喜爱”。而且由于是选修课,学习压力降低,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做作业,严重影响听课效果。

(2)缺乏必要的专业背景

环境法是一门综合性、社会性、技术性较强的法律学科,其调整手段涉及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重手段,而法律也涉及到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学知识的背景,学生由于听不懂而丧失兴趣。而且缺乏实践教学,一味的进行课堂讲授更加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二)相应对策

1.环境法普及教育

(1)修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有内容

除介绍《环境保护法》外,还应增加一些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国际環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 ②以及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我国目前的水危机。 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并且使学生明白环境保护必须从自身做起。

(2)进行教师培训

国际社会鼓励社会各部门,如工业、大学、政府官员和雇员、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在所有有关培训活动中增加环境知识的培训。④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的引导者,因而有必要对其开展相应的环境知识(包括环境法)的培训。而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思想道德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本质有其一致性。对其进行培训,一是有助于上好这门课,二是有利于加深教师对世界观、人生观理论的整体把握。

2.环境法专业教育

(1)法学本科的环境法专业教育

①调整上课时间、增加课时

适当调整上课时间,在学生学习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国际法的课程后,就可开设环境法的课程,同时在现有课时的基础上增加课时量主要是实践课时,总课时达到与其他核心课平衡即可。

②提高学生的兴趣

除了以课堂讲授为主外,应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环境法宣传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随着司法考试对于其内容的增加,以及环境法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人士需求的增加,学生对环境法的重视程度也将不断增加。

(2)与环境相关专业的环境法专业教育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现行的本专业基础课外,有必要增加环境法的教学内容。除了讲授《环境保护法》外,还需针对不同的专业,增加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如环境专业、建筑专业等应开设《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海洋专业应开设《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使环境法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特点紧密相连。

3.环境法选修教育

针对环境法选修课学生现行实际状况,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手段,与环境法专业教育必须有所区别。教学目标从单一传授法律知识转变为通过浅显的法学知识的教育着重是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教学手段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形式,开拓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学校为依托,逐渐融入社会,从学校的视角扩展的整个社会,关注问题、发现问题。如采取辩论、演讲、环境保护宣传乃至社会调查的形式。既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获得学分的同时,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

[注释]

①由于环境法迅速发展,且没有定型。目前世界各国对其称谓也在不断的变化。我国对这一法律部门的称谓有“环境保护法”、“环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资源法”等。本文取“环境法”的表述。

②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即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区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更主要的责任。介绍这一原则的目的使学生理解国际社会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时为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但是多年来,我国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总体为中度污染,而地下水资源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前景不容乐观。

④参见《21世纪议程》36章第17条。

[参考文献]

[1]姜志远.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几个法律概念解释的修改建议[J].武夷学院学报,2009.(12).77.

[2]金瑞林.环境法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

[作者简介]潘志伟(1980-),女,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白小平(1973-),男,兰州理工大学人文院副教授。

作者:潘志伟 白小平

上一篇:语文教材体系管理论文下一篇:电磁铁数学建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