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竹编的视觉艺术语言研究——以商品包装为例

2022-09-12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 经过千余年的历史沉淀与洗炼, 逐步形成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得以传承下来的作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2008年成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然而近些年, 东阳竹编的发展和传承因为受到产业和社会需求下滑, 产品类型单一, 技艺革新能力不足, 传承人群流失等因素, 出现了产业后继乏人, 面临淘汰等困境。因此, 本文以商品包装为例, 通过对东阳竹编工艺特点的分析, 从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的角度, 探讨东阳竹编与商品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以丰富东阳竹编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生产性保护措施。

一、东阳竹编的工艺美术特点

(一) 东阳竹编历史源流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东阳竹编始于殷商, 到了明清时期, 则被选为贡品, 到了清末民初, 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其生产的篮、筐、箩、盒之类竹制器具, 已成东阳农村主要的生产生活用具。而后, 东阳竹编产品更是从实用性兼顾工艺性。花色品种到题材表现, 都较好的结合了文化元素。如《魁星点斗》、《九龙壁》等竹编工艺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婚嫁提篮》、《花鸟香篮》等作品则体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江南乡土风情[1]。

(二) 东阳竹编编织技艺全面, 编织方法丰富

东阳竹编传统技艺源远流长, 编织技艺全面, 特别是弹和插的编织, 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编织技法又分为平面竹编编织技法、半立体竹编编织技法和立体竹编编织技法等。根据竹编工艺的需要, 选择使用, 恰到好处。东阳竹编可以在几十种竹编编织技法的基础上, 演变出几百个花式图案。如东阳竹编作品《咏鹅图》, 以平面竹编编织为基础, 运用弹、插、贴等技法编织成“半圆雕”的立体造型。据不完全统计, 东阳竹编的编织技法现有150多种, 竹编工艺品有2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2]。

(三) 东阳竹编品种齐全, 类型多样

东阳竹编源自上古的实用竹器, 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在产品的品种上, 东阳竹编花色繁多, 门类齐全。可分为篮、盒、盘、罐、瓶、箱、屏风、建筑、动物、人物等达25个大类。但在市场经济后期, 东阳竹编产品结构基本从实用型为主转向观赏型为主, 日用品被工艺品所替代。实用型产品局限于生活中常用的箩, 筐, 篮等竹编产品, 而工艺品的消费市场目前局限在国内, 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好在东阳竹编以立体造型为特色, 得益于东阳深厚的民俗文化环境, 与东阳木雕蕴涵交融, 协同发展, 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四) 东阳竹编是纯手工技艺, 工艺流程复杂, 特色鲜明

东阳竹编围绕设计、选材、编织三大核心环节, 共有20多道流程。作为立体竹编的代表流派, 东阳竹编具有“高精尖”的特点:高难度, 编织技法复杂多样[3]。

超精细编织, 篾丝直径已用“丝”来计算, 1丝为十分之一毫米, 这种精细编织限制了生产进速——平均一名熟练工一天只能编织不到2平方分米的面积。

“尖”即尖端化, 造型艺术不拘一格, 突破传统题材, 结合地方文化, 强调“艺术实用化, 生活艺术化”。产品不局限于陈设观赏, 而具有实用功能[4]。

二、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一) 造型元素

视觉艺术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构成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

其表现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 而东阳竹编则属于前者。东阳竹编作为一项传统工艺, 其创作基本以“写实性造型”为主。作品的艺术符号往往都有吉祥的寓意, 都是当时时代和生活特征的写照。所以, 东阳竹编在艺术创作中, 主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借助于静态视觉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竹编工艺的基本艺术形式。

具体创作上, 竹编工艺因为材料的限制, 不能直接塑形, 需要制作模具以起到支撑作用。如木模造型和泥塑脱胎工艺。由活动模板组合的木模造型也成东阳竹编的传统手段。艺人在编织人物形象时多采用拟真写实, 选材讲究, 比例恰当。编织动物则采取写实为主, 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例如作品《渔翁》, 以雕塑造型基础, 采取可拆可装的分片组合方式, 立体雕塑感强技艺绝妙, 是雕塑艺术和竹编艺术相结合的佳作[5]。

(二) 色彩元素

色彩对于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的表达有着重要意义。在色彩的运用上, 东阳竹编继承了传统的设色方法, 一般采用朱黑黄加金线四色。如栗棕、黄棕或淡棕。这样的效果给人以精雅古丽, 和谐恬静, 稳重大方的感觉。东阳竹编的配色艺术, 经过长期实践, 形成了基本的配色规律:“红配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白比黑、分明极”[6]。

(三) 关系元素

东阳竹编的关系元素主要由工艺品上的内容实现, 技巧高超的匠师会充分利用作品的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来完美表达作品的主题, 所以每一件作品的这一类视觉符号都不尽相同。东阳竹编过去往往会通过“龙”、“凤”等图腾形式或者“山水画”、“兰亭序”等书画形式将这些关系元素表现出来。如今, 东阳竹编另辟蹊径, 在保有品牌和精品的基础上又融合发展低成本、高接受度的一些小手工艺品, 在这些小手工艺品中加入大量的流行元素, 动漫人物、卡通图画、流行标语等, 这些元素都可以用竹编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东阳竹编可以在不流失原有消费者的前提下, 可以更广泛的被年轻群体所接受, 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这项传统的工艺中来[7]。

(四) 实用元素

从材料上看, 东阳竹编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作为基本元素构成的商品, 所以竹材就构成了东阳竹编最基础的视觉元素。从结构和工艺上看, 东阳竹编始终坚持传统, 采用独特的编织工艺方式完成, 不同的编织技法, 光传承下来的编织技法就多达150多种。传统竹编的诞生, 正是基于人们对竹编器物的实用追求。在实用元素领域, 东阳竹编一直以实用功能为主。在图案上, 流行与传统相结合, 编织技法常随器物外形而变化, 讲究创新和传承, 例如竹编中的千鸟格纹、菱形格纹等, 大量的被应用于竹编拎包、背包等器物上。不可否认, 东阳竹编正在向兼具现代造型和实用功能的视觉艺术转化[8]。

三、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与商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包装既是一种文化载体, 也是商品的附件。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将首先与商品包装进行对话, 商品的价值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包装得以展示, 把东阳竹编巧妙运用至商品的包装设计之上, 将有力的扩大东阳竹编生产性保护的路径, 更有利于提升东阳竹编产业的发展[9]。

(一) 传统融合生活

最优秀的传承不是博人眼球, 而是融入生活, 当东阳竹编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东西的时候, 这项传统工艺自然而然就会传承下去。2008年后,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和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因此, 考虑竹编和布艺的结合, 提倡使用竹篮和布袋是值得探寻和创新的。在现代生活中, 将传统竹篮改良,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编织手法以及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篮子的手柄采用竹节制作, 篮子边沿用竹编编织, 里面结合布袋设计, 使其成为生活购物或盛放器具的工具。另外, 也可以考虑竹编和皮革材料的结合。目前流行的奢侈品牌古驰的竹节包就是竹编工艺和箱包皮革生产及设计相融合的经典。英国品牌Ted Baker, 从竹子材质出发, 在设计中大胆加入传统竹编元素, 开发了手拿包、肩背包等系列。在时尚元素的基础上, 加入东阳竹编常见的六角菊花帘编织纹样, 多层镂空编织, 是传统竹编和时尚结合的完美案例。当然, 东阳竹编也可以与瓷器材料相结合。传统的竹编制品一般都有竹子为唯一材料, 但也可以加入一些不同材料, 使其有所创新。一层不变的造型, 容易与时代脱节。比如, 大多数的酒类包装都以塑料或纸制品为主要材料, 缺乏地域以及文化特色。因此, 考虑“竹丝扣瓷”工艺的使用, 不仅外观有亮点, 而且也增加酒的文化特色。

(二) 传统融合传统

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商品的流通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要凝聚起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同感。以东阳李宅荷花灯展为例, 近年来, 李宅的荷花灯展举办的有声有色, 声势也一年比一年浩大, 每年过年的时候更是有许多外地的朋友慕名前来观赏, 不仅打响了知名度, 也开发了一定的旅游价值, 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效益。荷花灯本来就是竹编行业的传统产品, 李宅镇通过对这一产品的深度开发, 不断推陈出新, 竹编的视觉符号经过不断的提炼再加工再提炼的过程从而达到反复优化的效果, 商品的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灯一盏, 而是将这个灯展包装成一个商品组合一起推销出去, 人们看到的表象是东阳竹编为主制成的花灯, 而本质却是自身已经融入了“灯展”, 与“灯展”一起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从而一起传承下去。另外, 东阳竹编在现代生活中也大量的被应用于插花和茶艺之中, 生产出不少适应传统的器具,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延续, 也丰富了东阳竹编的产品类型。插花和煮茶是流传下来最为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的两种, 既可以静心养气, 也可以陶冶情操, 实为不可多得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东阳竹编和这两种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既能显得商品高雅不失庸俗, 也能扩大自己的市场, 而东阳竹编优秀的制作工艺和朴素的内在文化也能将这两种传统文化推向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实则是互惠互利共赢的结局[10]。

(三) 传统融入创意

东阳竹编具备竹子这种材质特有的“声、影、意、形”四趣, 成功的竹编是手之灵与竹之魂的结合。但在潮流趋势下, 传统竹编正从造型艺术向实用功能转化, 从手工艺术向视觉艺术转化。传统的花灯、龙灯、走马灯等类型已经越来越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实现东阳竹编产品“艺术实用化、生活艺术化”, 革新设计理念, 实现功能跨界, 扩大产业融合, 是东阳竹编焕发活力的传承突围路径。2012年的法国时装周, 模特身着黑白竹丝编织的棋盘格、十字菱形等花纹的裙装就是对竹编工艺和艺术的生活化创新。其技艺并不复杂, 只是简单的“十字经编法”, 但效果却不同凡响。2012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上, 一位广美的学生使用“乱编法”, 设计制作的一组竹编器皿被高端商场“太古汇”展示出售。同样, 来自中央美院的学子们,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在灯具上大下功夫, 使这一类起源于宋代的竹编工艺得以传承下去。传统东阳竹编应用范围有限, 故发展受限。因此, 扩大东阳竹编的设计范畴, 大胆跨界, 设计创新更多产品应用到家居环境、电子设备、艺术装饰等方面, 通过概念转换, 必能激发这项传统工艺的活力, 适应时代变迁。

四、小结

东阳竹编的视觉艺术语言有着多彩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从造型元素、色彩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等多层面强调与商品包装设计的融合及创新, 是东阳竹编发展和传承的较好方向。设计总有许多相似相通的地方。只要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把握东阳竹编的视觉语言艺术, 才能较好的实现其在商品包装设计等方面的灵活运用, 实现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的魅力转化。

摘要:东阳竹编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美学特色, 将其视觉艺术符号语言带入到商品包装设计中, 可以提升设计品味, 丰富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内涵, 也是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阳竹编生产性保护的较好举措。因此, 本文以商品包装为例, 通过对东阳竹编工艺特点的分析, 从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的角度, 探讨东阳竹编与商品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以丰富东阳竹编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生产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东阳竹编,视觉艺术语言,商品包装

参考文献

[1] 蒋兰, 孟悦.谈提高东阳竹编产品附加价值和品牌效应[J].江南大学学报, 2006, 5 (04) :125-128.

[2] 斯晨晖.东阳市蔡宅村竹编工艺文化及其保护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 2016.

[3] 吴海刚, 朱斐婳.浙江东阳竹编生产性保护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 2014 (11) :12.

[4] 熊娟.从视觉传达角度探讨中国包装设计中传统图形应用现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

[5] 熊思思.基于梅山文化的竹材创意包装设计--以云天阁黑茶包装设计为例[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 2014.

[6] 沈珉编.中国传统竹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9-12.

[7] 徐华铛.中国竹编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13-15.

[8] 任元成.别具特色自成一绝-东阳竹编的开拓与发展[M].北京:文化月刊, 1995.5.

[9] 黄学敏.论东阳竹编工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J].浙江工艺美术, 2013 (1) :78-81.

[10] 卢解胜, 卢丹威.浅谈东阳竹编的技艺特色[J].浙江工艺美术, 2014 (2) :87-89.

上一篇:浅谈怎样办好新形势下县级台农业科技节目下一篇:血浆活化蛋白C及抗心磷脂抗体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