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乐观的马克思主义者——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析

2023-01-10

恩斯特·布洛赫 (Ernst Bloch, 1885-1977) , 二战后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是一位喜爱幻想又始终面向现实的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虽然以乌托邦和希望为主要内容, 但并不空洞和不切实际。布洛赫擅长用散文的语言写作哲学文章, 文笔优美, 从细微的生活片段出发, 贴近于生活的同时对其哲学观点进行恰当的表述。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做出了独到的创新和发展, 他被称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家”, 更被称为“最后一位马克思主义形而上学家”, 这些称呼无疑是都与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希望”有关的。

一、“希望”的形成

什么是“希望”?“希望”一词意味着某种期待的情绪, 与现实存在相比, 希望似乎与未来事件联系更为紧密。《圣经》中希望和上帝是同义词, 标志着信仰和乐观的期盼。而作为哲学概念中的“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 与神学概念中希望的意义不同。布洛赫的“希望”概念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更不是从神学思想盲目发展而来, 而是以现实时代条件为依托, 在哲学渊源中发展而来。

(一) 乌托邦与空想

乌托邦—词来源于希腊语, 即人们理想中的完美境界, 不可能实现的乌有之乡。所以乌托邦似乎一被人们提起, 就会自然而然的与空想主义相连。的确乌托邦思想发展的顶峰时期, 也就是乌托邦这一名词进入到大多数人们视野之中的时候时, 正是伴随着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出现。空想主义者虽然最终没有成功的造就理想中的乌托邦, 但都为这一理想中的乌托邦构造出了美好的蓝图。尝试的失败, 实验成果的瓦解虽然使空想主义真正沦为空想, 但其对于乌托邦社会的构想却留了下来。

(二) 具体的乌托邦

布洛赫的哲学思想是从乌托邦哲学开始出发的, 在他1918年发表的《乌托邦精神》中, 布洛赫就坚持探寻唤醒人们内心乌托邦精神的方法, 并且将这种乌托邦精神外化, 从而达到拯救人类, 拯救世界的目的。但早期的布洛赫哲学是夹杂着弥撒亚主义的神秘的乌托邦哲学, 是强调宿命和灵魂的抽象乌托邦思想。虽然在这一时期, 布洛赫已经与马克思主义相遇, 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但理论成果却是神秘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拼凑, 并没有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

《希望的原理》的写成, 是布洛赫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也是其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这本文笔优美, 诗歌气息浓厚的哲学著作中, 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逐渐从抽象变为具体。在布洛赫看来, 马克思主义同时包含着经济批判的“冷流”和人文关怀的“暖流”, 所以它是“具体的乌托邦”。将乌托邦的历史进行阐明, 将具体的乌托邦付诸实践, 是人类世界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关键。

(三) 一个更美好的梦——希望

在布洛赫哲学思想成熟时期, 他的哲学研究也从乌托邦哲学转化为了希望哲学。希望中的确包含着乌托邦的色彩, 但希望更为具体, 也更为实践。希望的来源并不能只是人们的思维, 否则注定无法到达哲学的彼岸。布洛赫的“希望”,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更美好的梦, 一个乐观的, 可实现的人类世界发展之梦。

布洛赫关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希望概念, 选取了独特的角度和道路,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和发展。他的希望哲学体系在其著作《希望的原理》中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二、《希望的原理》中的概念与范畴

《希望的原理》写于1938年至1949年布洛赫流亡美国时期, 全书共三卷, 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小白日梦”、“期待意识”、“镜中的希望形象”、“美好世界的蓝图”和“满足时刻的希望意象”。《希望的原理》第一部分给出了全书的主题和希望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是对希望哲学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第三、四、五部分则是布洛赫对其建构的理论之应用。可以看出, 《希望的原理》是一部关于希望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那么在这本关于希望的百科全书中, 哲学体系中的概念和范畴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 相较于书中具体的内容和描述, 对哲学范畴的理解才是把握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的关键。

(一) 白日梦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处?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等待我们?”这是我们人类始终乐于思索的问题, 同样也是哲学的思考。我们每一个人, 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思考, 而这种思考不是没有目的和方向的, 布洛赫所定义的“白日梦”正是这种包含期望的思考, 也正是“我们空虚地开始”。没有白日梦, 任何人都无法生活。

1. 梦与愿望相联

与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不同, 布洛赫认为梦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人们对生活的回忆, 而是在于它与人的愿望相联系。布洛赫认为, 梦虽然并不直接显示愿望的满足图像, 但至少是与愿望的满足图像相联系的。在梦中, 愿望首先被发现。做梦者要以睡眠为前提, 所以梦在形式上要保护睡眠, 但在内容上梦像发动机一样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 所以梦的主题其实是更加美好的梦。但是由于种种外界的影响和内部心理能量的限制, 几乎每一种梦都不能纯粹的反映愿望的满足。

2. 白日梦与夜梦

布洛赫强调白日梦与夜梦不同, 夜梦之中恐惧多于对愿望的满足。夜梦多是已然过去的事情, 是压抑人们欲求和渴望的场所, 但是白日梦却因时刻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当中, 从而充满了童话和幻想的要素, 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反映。布洛赫重视这种白日幻想, 《希望的原理》就是以描述小小白日梦的报告作为探索精神世界和哲学真理的开始。

3. 白日梦的四个特征

布洛赫强调的白日梦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 白日梦不具有特定的、人为规定的轨道, 它借助于人们纯粹的自我选择而自由行驶, 不被束缚, 自由自在;

第二, 白日梦中的自我得到了保存, 并未受到任何的削弱, 甚至在梦中因强烈的愿望想象而强化了自身, 使自我更加明显;

第三, 白日梦具有人类的广度, 不仅保存了完整的自我, 更是将自我与他人相连, 坚持扩张的意识, 从而改造世界;

第四, 白日梦目标明确, 清醒的某一愿望图景, 并且中途永不气馁、永不放弃。

4. 白日梦与乌托邦

白日梦中蕴含着人们所向往的, 并且能够生成乌托邦的主要图像。白日梦以人类美好愿望为图景, 以满足这一愿望的需求为目标, 所以在梦中自我仍旧自由自在, 不受削弱的得到保存, 并且强化、外化, 与改造世界相连。白日梦是清醒之梦, 在梦中的自我是不中止的, 安然无恙的存在与思维的图像中;白日梦也是开放之梦, 梦中的内容敞开、构思、预先推定。

因此白日梦广泛而有深远的延伸开来, 设计了一个更美、更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存在于精神的象牙塔中, 同样存在于人类已知和未知的领域, 也就是创造性的乌托邦领域。

(二) 饥饿

在白日梦中, 布洛赫认为有人们预想的成分, 即预先推定的意识。那么这些预先推定的意识是受何种因素驱动呢?

1. 人作为广泛的冲动的存在

布洛赫从最原始的人类存在角度进行分析, 源自生命事实赤裸裸的渴望和追求是构成愿望最初形成的因素。愿望是剧烈的, 承载愿望的身体是最广泛的冲动的存在。无论是变化无常的愿望还是秩序紊乱的愿望, 都来自于这种人类不稳定的冲动。

2. 饥饿的悲叹

关于人类这些广泛而不稳定的冲动, 现象学和心理学都做出了各种分析和探索。布洛赫就这些冲动之中, 探寻出最基本的冲动, 那就是饥饿。饥饿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古老的困境, 所以对饥饿者的同情是人们最为原始的同情, 对饥饿的悲叹是最为强烈的悲叹。人从出生开始便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 贫困始终常伴人们左右。这种贫困就是饥饿, 憧憬和探求。

3. 自我保存冲动与自我扩张期待

正因为饥饿是最基本的人类冲动的缘故, 自我保存的冲动是最可以信赖的。人的冲动正如承载各种冲动的身体一样, 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自我保存冲动始终存在着。自我保存意味着欲望, 即为发展我们自身, 我们最终都会与自我相遇。

而自我扩张的冲动则是一种积极的期待。饥饿使人不断地革新自己, 自我保存成为了自我扩张, 对现存恶劣的事物说“不”, 对出现在眼前的美好事物说“是”, 自我扩张最终会推翻一切阻碍上升的障碍, 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三) 尚未

赫拉克利特曾说过:“灵魂的特性是日益增加的共同的东西。”我们的意识领域是有限的, 而且人的内在的意识具有模糊性和边缘性, 所以尚未被意识到的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1.“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更美好生活的发现

在人们记忆遗忘的边缘和逐渐消失的意识门槛上, 相对未被意识到的东西跃然于上。“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是白日梦的最后心里确定性, 它敞开了与白日梦有关的新的类型的规定。未来意识存在于这种东西之中, 所以只有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才是未来更美好生活的前意识, 才是新事物的心理出生地。

2. 尚未存在——所处世界的本体

所以按照布洛赫的观点, 这种拥有更美好生活的发现的未来意识是建立在“尚未存在的存在论”的基础之上的。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与传统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不同, 形而上学以“存在”为世界的本体, 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以“尚未存在”为本体, 是一种希望的存在论。

尚未存在不同于“无”, 它一方面代表对尚未意识到的东西的推定, 另一方面代表对尚未形成的东西的推定。所以作为世界的本体的存在是尚未存在, 世界是永久进行的试验台, 世界过程是永不止息的变化过程。

3. 尚未意识——追求新世界的动力

存在的意义在于缔造美好的未来世界, 尚未存在就是不断在现有的生活中创造从无至有的过程。人们接近白日梦中的未来构景的过程是伴随着心灵的动摇和不安的, 对新事物的渴望和不确定, 以及对固定不变的旧事物的抵抗斗争, 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意识作为前进动力的支持, 这种意识就是尚未意识。

尚未意识体现为对问题和人的灵知的预感, 一种不期盼终极答案的不断地预感和理解。这种预感和理解指向未来, 指向使人的存在向完满性存在梦想回归的目标。布洛赫强调, 这种尚未意识是与“不再意识”相对立的。“不再意识”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简单复制, 毫无生气, 非常悲观, 对于人们向上的冲动是一种摧毁和打击。所以尚未意识才是人们追求新世界的动力。

(四) 可能性

在《希望的原理》中, 布洛赫还提出了“可能性”范畴。所谓“可能性”范畴是世界存在的最高形式, 旨在澄明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布洛赫解释说:“人不仅是在历史中实现了自己的现实, 而且是至今尚未形成的万有的实际可能性;物质也同样是潜在于自身怀抱并通过过程而出离物质的一切形态的实际可能性。”由此看来, “可能性”是指世界自身的存在状态, 也是指新事物的未来存在状态, 是与世界过程的进程一同发生的存在状态。

布洛赫对“可能性”范畴的层次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首先是形式的可能性。形式的可能性是形式逻辑层面上的可能性, 作为“形式上可能的某种东西”, 形式可能性使人的思维成为可能。

其次, 布洛赫探讨了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事实的—客观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层次与另外的“类似事实的—客观的可能性”和“客观—现实的可能性”都表现为假设性的判断, 或者是在微小的确信下的有疑问的判断。这种层次的可能性都会以尚未证实的和未知的事实为前提条件。

最后, 布洛赫在探寻和分析完一些可能性被排除在整个存在论的讨论之外的原因后, 指出了可能性范畴在哲学范畴中不可缺席的重要性, 并且在这一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关于可能性的实践问题。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正如时间是历史的空间一样, 未来的实践样式是历史的现实可能性的空间, 而且这种实践样式总是位于世界实践的当时趋势之中, 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三、希望哲学的意义

通过对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的形成和范畴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布洛赫哲学思想中的“乌托邦”概念并不是空想主义的乌托邦, 也不仅仅只是抽象的乌托邦, 而是一个以人类美好愿望为发现点, 以尚未存在为主体的本体论为哲学依据, 以“一个更美好的梦”为目标的具体的乌托邦。它不是人类凭空臆想出来的思想的空中楼阁, 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美好希望。

毫无疑问, 恩斯特·布洛赫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是一位乐观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一) 《希望的原理》中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分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 是马克思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 由十一个命题组成。恩格斯评价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布洛赫在其代表作《希望的原理》中曾用不小的篇幅来对马克思的这十一个哲学命题进行分析, 尤其是最后一个关于讨论哲学家任务的命题, 布洛赫不仅在地位上强调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并且对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正确的解答。

命题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句子简明扼要的标明了其新颖的立场, 但在人们的种种意见中出现了不同的解释。那么, 命题11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哲学思维呢?布洛赫给出了如下的解答:

首先, 这一命题不可以错误的理解为某种实用主义的混合物。从来源上来说, 美国的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从内容上来讲, 二者对于真理的见解和检验标准是完全相反的;从适用范围来看, 二者适用于的范围和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是毫无关联的。所以, 我们应当将马克思的这一命题与实用主义严格区分开来。

其次, 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和回答也要与事务主义和图式主义划清界限。虽然在道德意志和意图上, 事务主义和图式主义是清白的, 但二者就人类文化遗产的问题上都采取了忽视的态度。事务主义者惯用“常识—错谬法”这样的小手艺, 从而在为复杂理论作出短期担保的幌子下, 在方法论上对马克思的命题11进行伪造, 这与实用主义的意图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而无思想的图式主义更是靠着自身特有的、无所事事的反哲学对马克思的命题11进行亵渎。二者的观点显然都与马克思的命题11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

最后, 我们必须在批判各种对于命题11的错误观点的同时, 对这一命题作出更为严格的注解。马克思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由于阶级立场的局限, 在这之前的哲学家们都只是在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 而没有从事某种哲学思维活动。命题11的前半部分观点鲜明的指出了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在哲学研究与探索世界上的致命的缺陷, 后半部分却跳出批判的视角, 为哲学研究指明了航行的方向——“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二) 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有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家, 而布洛赫的独特魅力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死板, 不画地为牢, 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方面。

布洛赫另一个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在于他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逻辑, 他善用诗歌、散文般的文笔编写哲学著作, 虽然在探究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相较于大部分的哲学著作中晦涩难懂的语言, 这种风格更容易让人接受, 也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

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含有希望的成分, 并且赋予希望具体的、现实的含义, 指出希望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引领未来, 更是指引当下。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分道扬镳,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创新。

(三) 希望哲学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急迫。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贫乏之间的矛盾最终会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 时代需要信仰。

布洛赫的“希望”是美好生活的蓝图, 更是我们向着未来世界前进的动力。希望不等同于信仰, 但却包含在信仰之中。布洛赫的哲学乐观而又现实, 对于我们当下建立信仰社会有着独特的作用。“梦”、“梦想”与希望在我们精神的家园中都是鼓励我们奋勇向前的动力, 人类最终还是会回归于家园, 会到达我们白日梦中预想到的图景, 会实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哲学预言。

摘要:恩斯特·布洛赫, 一个坚持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希望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的希望哲学从乌托邦哲学发展而来, 却摒弃了乌托邦中空想的成分。在《希望的原理》这部关于希望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 布洛赫分析和揭示了白日梦对人们的作用, 探寻出希望对人们追求美好世界的积极动力, 定义了尚未的概念和范畴, 描绘了人类最终要到达的哲学世界的未来图景。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布洛赫本人也是一位对人类社会发展充满希望的乐观的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希望,乌托邦,尚未

参考文献

[1] 夏凡.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98.

[2] 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6.

[3] [德]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 第一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793E, 梦海译, 1985.23.

[4] 金寿铁.真理与现实[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5] 俞吾金, 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89-90.

上一篇: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研究下一篇: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