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斯特·白兰的女性主义解读

2022-09-10

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得到了世界各国女性的强烈响应, 以女性意识为基础, 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它从女性形象入手, 努力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强调追求女性的价值, 尊严与独立, 颠覆了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

霍桑正是吸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目光的一位经典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作为作家同时也是外交家的生涯中, 他结识了十九世纪许多杰出的美国妇女, 她们直接或间接的与女权运动, 女权斗争, 废奴运动有着关系。通过她们, 霍桑了解了当时最深刻的女权主义思想, 他的作品中也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红字》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 它叙述了美国最初移民时期, 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悲剧。霍桑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入手, 通过感人的爱情悲剧来揭露宗教当局对人们精神, 心灵和道德的摧残, 抨击了清教徒中的上层分子和那些掌握政治和宗教大权的统治者的伪善和残酷。作品的成功与全文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是分不开的,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 他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这个在政权、夫权、宗教权压迫下的倍受侮辱而又充满反抗精神的坚强的女性形象。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思想来分析海斯特·白兰这个坚强的女性, 并通过形象的分析, 探讨作者女性主义思想的特征。

1 海丝特与婚姻悲剧

《红字》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年轻美丽的海丝特·白兰心地单纯, 在她还未成熟, 还没弄明白爱为何物时, 年衰, 畸形的老学者罗格·齐灵窝斯就欺骗了她, 使她成了他的妻子, 连罗格自己都承认:“首先是我害了你, 我把你含苞的青春和我的衰朽结成了一种错误和不自然的关系。”海斯特青春焕发, 而齐灵窝斯老朽干瘪, 且有残疾, 终日垂首于典章著籍中, 对妻子缺乏关心和体贴。可以想象, 婚后的海斯特在她的精神领域是十分空虚, 十分贫瘠的。海斯特后来回忆她和齐灵窝斯的生活时, “也只能把它们算作她最丑恶的回忆了。她认为, 她以前忍受了他那不冷不热的握手也还握了他, 并忍心用她的唇与眼的微笑来迎合他, 是她最该忏悔的罪恶。而且, 她认为, 在她还不懂得选择爱情的时期, 罗格竟诱惑她叫她妄想随了他是幸福的, 那时所犯的罪恶, 是比后来人们对他所犯的任何罪恶, 都更卑劣。”这样的结合, 只能体现出一种强迫性、荒谬性, 应该说是丑陋的、不道德的。并且齐灵窝斯根本没有把妻子看成是有自我需求的人, 而是把她当作自己的财产, 当目睹海斯特在刑台上受罚, 他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反而连哄带骗, 极力威胁, 把她推上更痛苦的边缘。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出自对海斯特的爱, 而是自私、阴险的报复心所致。因此可以说, 海斯特是婚姻的受害者, 是黑暗夫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2 海丝特与爱情

海斯特与齐灵窝斯这一对夫妻在年龄上的巨大差异、相貌上的美丑不同、性格上的格格不入, 预示着他们的婚姻不会有好的结局:齐灵窝斯将海丝特送到波士顿后, 他在英国处理完自己的事务, 返航途中海船失事, 因而人们传说他已遇难。海丝特在孤寂的生活中与青年牧师丁姆斯代尔相爱, 因怀孕败露而入狱, 并生下一女名“珠儿”。海丝特的行为本是健康人性的自然流露, 是生命个体追求自身解放与幸福的必然结果, 但却违背了当时男权文化及清教道德法则所制定的女人要无条件地忠于自己的丈夫的贞洁观念, 因而海丝特被无情地推到示众台上接受审判, 被判处带着红色的A字 (“通奸”的英文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 示众。在以后的日子里, 她一直被迫默默地承受着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独自一人带着珠儿在远离市镇的“海边小屋离群索居, 忍辱含诟, 以针线活谋生, 养活自己和女儿”。

在历史上, 在礼教文化的诸多层面上, 对女性的约束要远远多于男性, 特别是在殖民时期, 清教主义严酷的法律和宗教教规统治下的新英格兰, 妇女在政治上, 经济上都必须依赖男人, 柔顺服从, 虔诚贞洁, “不能有坚强的, 独立的和自我的存在。”为了保护男人的权利, 统治者们还规定妇女的性生活不能越过婚姻的羁绊, 圣经和法令书上也说, 淫妇是引诱男人道德败坏的祸根, 是致男人于死地的恶魔, 对淫妇最常用的手段是性侮辱、肉体残杀和名誉损害, 海斯特就受到了这样的惩罚。并且大众对海丝特的态度也是毫不同情的, 小说的第二章里就提到了, 无论男女老幼, 都以那种毫无怜悯的眼神盯在她前胸的红A字上。甚至连她的同性姐妹们也认为她是“荡妇、婊子, 丢了女人的脸, 罪该万死”。然而, 面对悲剧命运及强大的男权社会, 海丝特并没有屈服, 她始终在顽强地抗争着。

海斯特不同凡响的出场充分地显示了她这一鲜明的个性特征。波士顿的当权者对海丝特施以当时最严厉的刑罚——在市场上的刑台上示众, 企图羞辱她, 但是海丝特用无言的行动破坏了他们的阴谋。作为一名清教徒, 海丝特胸佩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 可以想象其内心的痛苦与难堪, 但人们却惊讶地发现, 当跨出监狱之门时, 她面带微笑, 从容不迫地环视周围的人, 她勇敢地向众人展示那代表耻辱的A字以及她的孩子, 这种镇定自若的行为表现了海斯特面对宗教邪恶势力的凌辱和迫害毫不畏惧的心理, “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威仪与性格的力量”。同时海丝特在刑台上没有屈服于威尔逊的诱骗, 拒不交代奸夫的名字, “女性的心真是有着惊人的力量和宽大!她不肯说!”为了心爱的人不受耻辱, 她独自一人承受不幸与痛苦。尽管她的爱人丁梅斯代尔软弱无能, 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身份, 站出来分担耻辱, 然而海丝特并没有妥协, 放弃她的信念, 她坚强地活了下来。凭着坚定的反叛精神, 坚强独立的自我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她身背耻辱的红字, 在人们蔑视与冷淡的目光中生存着, 并建立起了新的生活。7年孤独、痛苦的磨难促成了她更为自觉, 更为神圣的自我精神力量, 独立人格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最能体现海斯特女性意识的成熟是她勇敢的鼓励牧师与之一起出逃, 这是她反抗旧的传统道德的最有力的写照。森林中, 在与牧师的最后一次幽会时, 海丝特的个性、情感得到了全方位的释放。“为突然而来的绝望的柔情所动, 她张开双臂抱他, 把他的头紧扼在胸上, ”——漫长七年的痛苦分离, 海丝特对丁梅斯代尔的热情并没有冷却, 她内心强烈的情感此时终于得到尽情的宣泄。当她目睹所爱的人因承受不住压力精神与肉体几乎全面崩溃时, 她再也不能忍受了。于是, 她勇敢地鼓励牧师与她一起远走高飞, 逃离波士顿, 到海外去重建幸福生活。她坚定地对牧师说:“把那悲惨和破灭就留在它发生的地方吧。别再和它纠缠!一切都重新开始!一次试验遭到失败, 你就要放弃一切的可能吗?不是这样的!未来还满是机会与成功。”为了能够与牧师顺利地出逃, 她四处活动, 买通了船长, 定好了船票。虽然后来因为牧师的不幸死亡这个计划最终没有能够实现, 然而这个行为却最直接、最生动地彰显了她对当时清教法律与世俗的大胆反叛与挑战。她是一个敢于反抗命运, 敢于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女性。

3 海斯特与女儿

海丝特大胆追求纯洁的爱情, 争取性爱自由, 对黑暗的社会做出无言的反抗。同时, 从她对待女儿珠儿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勇敢, 坚强和执着。海丝特把她对丁姆斯代尔的爱都倾注在他们的女儿——珠儿的身上。通过抚育女儿, 海丝特那与生俱来的母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殖民统治者认为海丝特是一个行为堕落的女人, 孩子由她抚养也会堕落。当海丝特得知镇上几个绅士要图谋夺取珠儿的时候, 她没有让步。她带着珠儿来到贝灵汉州长家, “她几乎是以一种凶狠的表情来面对那个清教徒老总督的”。她孤身一人, 被世界所抛弃, 惟有这个宝贝女儿能使她保持心的不死。“你们不能把她夺走, 否则, 我将首先死去。上帝把她交给我抚养, 我绝不放弃她”。海丝特的这些申诉和抗争使人们意识到了一个母亲所拥有的神圣的权利, 并且她会随时准备誓死保卫这些权利, “尤其是当一个母亲除去她的孩子和红字以外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 那权利是何等的坚强”。由于牧师的帮助, 海丝特的这一次抗争获得了胜利, 男性家长制的世俗社会第一次向一个“奸妇”屈服了。

从对女儿的教育态度上, 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自我意识和反叛精神。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 父亲把夫权制传给儿子, 而母亲则要告诫女儿必须遵从各种受社会、文化限制的常规戒律。男孩子应学会怎样保持男性特权, 然而女孩子应学会怎样顺从男人。海丝特不象其他妇女一样这样去教育女儿, 尽管当时家庭规矩很严格, 然而她对珠儿却不会过分的严格。她通过红字把受抑的母性潜意识传给了珠儿, 珠儿在她不寻常的成长环境中认识了女性身体以及女性性爱。美国评论家尼娜·贝姆教授曾说过“珠儿具有清教徒教义所极力否定的一切自然的品质”, 而追求自然正是女性主义者所崇尚的。如海丝特所愿, 珠儿没有重复她的生活。她打破了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的常规, 继承了罗格·齐灵窝斯的财产, 成了当时新大陆最富有的女继承人, 人们对她的评介也起了变化。珠儿后来离开了清教统治的新英格兰, 在异乡过着幸福的生活。

4 海斯特与生活

海丝特的坚强与勇敢不仅表现在上述诸方面, 还表现在她对生活有着不懈的追求。非人性的惩罚, 并没有使她放弃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她以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清教势力进行抗争, 从而向人们显示出妇女自身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生命力。她敢于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存在, 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存在。在孤独的海滨小屋中, 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 她不卑不亢, 落落大方, 无论是在表情上、言语上、心理上, 还是在“行动上都没有一点使人厌恶的媚态, 更没有一点叫人可怜的屈从”。正是这种独立的自我精神以及对生活的追求自始自终支撑着海丝特, 使她能在极为痛苦的生活中, 勇敢地承受着人们的蔑视与冷淡, 继续留在那块曾带给她伤害与耻辱的土地上, 在“仍然不断地对她进行监视的法官的许可下, 以她拥有的微薄收入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当时的新英格兰妇女经济上必需依赖男人, 能从事的活儿少而又少, 针线活是她们唯一可从事的技艺, 海丝特还是靠它挣来的微薄收入坚强地活下来了, 抚养了自己逐渐成长的女儿。她既没有向丈夫也没有向牧师寻求帮助, 虽然她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她做到了经济上的独立, 也做到了思想上的独立。

除了通过劳动挣钱养活自己和女儿, 她还把余钱全部用在了施舍上。“只要她一遇到可以给人恩惠的时候, 她立刻承认她是人类的同胞姊妹。对于穷人的每一种要求, 谁也没有她那样方便就拿出了她那微弱的援助。海斯特顽强的生活意志和善良的本性感动了人们。虽然那些硬心肠的穷人还会对她经常送到门口的食物, 对她以刺绣皇袍的手指织成的衣着报以辱骂”, 但许多人都不再以原有的意义去解释那鲜红的A字了, 他们说那字的意义是“能干” (Able) , 是“天使” (Angel) , 原来人们眼中的那个“奸妇”已经变成了闻名全镇的“天使”了。“海丝特凭借与生俱来的性格力量和不寻常的能力最终在生活中得到了一个自己扮演的角色”, 最大程度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回想自己的经历, 海丝特相信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一种绝望的、极不公正的地位, 妇女要寻求自身的解放, 就必需行动起来:“首先要做的, 就是要打倒社会整个的体系, 重新来建树。其次, 男人的本性, 或者说男人的已变成本性的长期遗传的习惯, 必需根本改造, 那时女人才能享有近似而合理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 海丝特应该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因为她把个人的历史上升到了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高度;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霍桑在小说中流露出来的女权主义倾向。当小说结尾时, 我们发现海斯特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女人, 所以人们尤其是女人们“来到她的小屋, 将她们的悲哀和困扰倾诉给她, 寻求她的忠告”。“海丝特竭尽所能安慰与劝导她们, 并郑重告诉她们:她坚信当世界渐臻成熟、某个更加光明的时代到来时, 会在一个更为可靠的保证相互幸福的基础上, 建立起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整个关系。”

综上所述, 在霍桑的笔下, 海斯特是一位既有女性特有的天性和气质, 又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与腐朽清教统治进行顽强的斗争, 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 表现出令人赞叹的勇敢和坚强。她通过自己不懈的斗争, 更赢得了经济上, 思想上和肉体上的自由, 成为众多女性的典范。她的反抗人生给予广大女性, 尤其是不幸女性以很多启示。她告诉女性应该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如何赢得自身应该享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她是女性自我理想的新形象。这种形象与现代女性独立自主, 不懈追求, 充满活力的女性之美形象不谋而合。读过《红字》, 我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霍桑早在1 5 0多年前就已经在海丝特身上为我们塑造了现代新女性的雏形。在故事的最后, 他还设想了一个男女平等的未来社会, 这一点无论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还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都是非常进步和难能可贵的。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重新认识过去, 就能重新发现未来。

摘要:《红字》的伟大之处在于海斯特·白兰这个人物的塑造, 她是早期美国清教统治下的牺牲品。然而, 她不畏强权, 与政教合一的殖民统治进行顽强的斗争。从她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刻画的一个反抗者的缩影, “一个女性主义的天使”, 一个期待着男女平等地位的坚强女性。

关键词:《红字》,霍桑,海斯特·白兰,女性主义,反抗

参考文献

[1] 纳撒尼尔·霍桑, 侍桁译.红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6页, 文中所有该小说的引文均出自此书, 下文不再另注。

[2] Mills, Sara.Feminist Stylistic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5.

[3] 尼娜·贝姆.论霍桑的〈红字〉[M].波士顿:特温出版社, 1986.

[4] Charles, Swannn.Nathaniel Hawthorne:Tradition and Revolu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ess, 1991.

[5]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 陈晓兰.女权主义批评者眼中的纳撒尼尔﹒霍桑[J].外国文学研究, 1995, (3) .

[7] 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8] 吉尔﹒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阳光教育快乐人生下一篇:试论企业党建与队伍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