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探析

2022-10-03

本文对毛泽东《沁园春·雪》蕴含的思想内涵做些粗浅探析, 以求教于内行们。

1 描写雪景风光, 抒发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词一开头, 气势磅礴, 写出祖国北方奇伟壮丽的雪景, 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七句词以生动的笔调, 结合长城、黄河, 秦晋高原上出现的这些奇伟的景物, 对“北国风光”作了进一层的描绘。“望”是领字, 从“长城内外”一直到“试比高”, 表明这是眺望所见。“长城”二句, 承上“雪飘”而来;“大河”二句, 承上“冰封”而来。由于冰封、雪飘, 使长城、大河尽改旧观。一个“余”字说明万里长城除了风雪迷漫之外, 什么也没有;一个“失”字令人想见平时奔腾澎湃的河水, 此时已完全凝固不动。“北国风光”, 到处是一望无垠的冰雪世界。紧接着又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群山和高原描绘成活动的姿态。群山像银蛇在舞动, 高原像蜡象在奔驰。用“银”“蜡”写色, “蛇”“象”绘形, “舞”“驰”状其活动, 这就使得群山和高原显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 使人读后精神为之振奋。尤其是大雪纷飞, 天低野阔, 远远望去, 山和丘陵都与天相接, 因而感到这些“银蛇”, “蜡象”好像要跟天比高似的。特别是一个“欲”字, 简直把群山和高原写得和人一样, 也有意志, 有愿望了。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古往今来, 该有多少诗人写下了多少吟咏寒冬雪景的诗篇, 但是都没有象毛泽东这样把雪景的画面写得如此辽阔, 气势如此磅礴, 意境如此耐人寻味。诗人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使人读后感到亲切, 感到骄傲,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使美丽富饶的锦绣河山不受日寇的蹂躏的坚强斗志。

2 展望祖国灿烂前景, 表现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须晴日”三句, 用虚写的笔法, 描绘出一幅雪后天晴的绚烂壮丽图景。妙在从雪后着笔, 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和上面的十句比起来, 一实一虚, 一详一略, 用笔灵活多化。“分外妖娆”四字, 极赞雪后晴天景色之美。对这三句不能只看作是单纯的风景描写, 实际上它展现的是祖国光辉灿烂的前景, 表现了毛泽东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晴日”就是中华民族自由解放之日, 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日。“须晴日”三句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赞颂, 是无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豪情的纵情抒发。

3 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凸现诗人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全词的关键。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 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一句总结上阕。第二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领起下文, 过渡极为巧妙自然。它把空间和时间, 把祖国河山与祖国历史, 把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笔者不同意有关参考书所说的是“抒发诗人抱负”的观点。

4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彰显当代伟人雄视千古的豪迈气概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几句, 毛泽东选择秦皇、汉武等五个封建王朝的著名帝王作代表, 概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惜”字从秦始皇一直贯到成吉思汗,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鲜明评判态度, 他们虽然都为祖国的河山而倾倒, 但是他们共同不足之处是缺少文采。这里的“文采”和“风骚”, 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秦皇汉武的“文治”, 包括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毛泽东用“略输”、“稍逊”的字眼;对成吉思汗, 用“只识弯弓射大雕”, 用词既委婉风趣, 又极有分寸。这既深刻揭示了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 又严格地对不同人物的不同历史作用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唯物史观。

秦始皇等五个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或多或少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是封建社会的英雄。秦始皇在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战略时代, 结束了诸侯割据、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统一了中国, 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他坚定地同妄图复辟的奴隶主阶级进行了斗争, 采取了一系列厚今薄古的措施, 对促进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汉武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他进一步粉碎了奴隶主阶级残余势力的复辟阴谋, 抵抗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略, 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得到巩固, 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也作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在历史上起到作用, 归根到底只是因为他们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顺应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但历史不是这些封建帝王和少数英雄豪杰创造的,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人物相比, 他们只能是“沧海一粟”。“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用诗的语言, 形象地评判了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 表达了当代人民的革命领袖雄视千古的豪迈气概, 真正文武俱佳、智勇双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还在当今。

5 力拔千钧的结尾, 展示毛泽东一代共产党人的伟大抱负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句, 力拔千钧, 宣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由人民当家作主、主宰祖国壮丽山河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为祖国河山迎来那辉煌灿烂的“晴日”。在此, 全词的意境达到了高潮, 主题得到了升华, 作者在词中所要表达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摘要:古往今来, 咏雪的诗词不少, 但大多数仅着眼于对雪本身的描写, 抒发个人的乐趣。而毛泽东这首词, 是咏雪而又不停留在雪上, 从写雪景到写祖国的大好河山, 把长城、大河、群山、高原尽收笔下;从描写伟大河山进而评论历史人物, 从过去的秦皇汉武一直写到今天的风流人物。在描写和评论中, 善于抓住典型环境和人物事件加以集中概括, 上下数千年, 纵横几万里, 气魄雄伟达到了登峰造极。

关键词:《沁园春·雪》,思想内涵,探析

上一篇:浅析《熊出没》场景元素和人物性格设计下一篇:浅析群众文化中的人力资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