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谈法治建设

2022-09-12

法治, rule by law或rule of law, 前者译为“以法律来统治”, 这与先秦法家思想略同; 而依法治国应是后者“受法律所统治”, 治理国家、管理社会须在法律的大框架下进行, 细化到基层社会、舆论导向都应受法律的约束指引, 处在相对稳定的法律秩序中, 而不是上层大张旗鼓, 底层随心所欲。2014年河南讨薪女工身亡案正是基层暴力执法、缺乏规制而发生。国家紧抓上层建设, 强调从宏观上建设法治大环境的同时, 务必关注基层社会的现状与动向, 因为这里才是法治中国的本源性主体、法治建设成效的直观体现, 人民才是法治的第一力量和主宰。如此才能在学理意义和现实层面上共同建设真正的法治国家。

一、法治深入基层司法行政机关

关注基层司法就是关注中国法治的前途。作为司法系统的最低级别, 基层司法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又异常脆弱, 极易受法外因素侵蚀。

( 一) 现状分析

由于当下法治建设的“居高临下”, 缺乏实地调研, 导致出台的法规政策很难与基层司法的需要接轨, 在某些现实领域甚至存在空白或者矛盾, 执行力、可操作性差。从基层司法人员的角度来看, 呈现出数量大、素质差的特点, 如警察暴力执法, 法官、检察官自身腐败等, 这是造成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社会评价较低、人民信服感不强的关键原因。

( 二) 强化执法、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作为基层法治的实施者, 法律适用的操作者, 执法、司法人员的法律职业能力至关重要, 是考核其能否适应法治建设需要的标尺。

1. 严格准入制度, 改善队伍结构

目前全国基层法官的人数最为庞大, 一般来说, 基层法院的人员占法院全部人员的一半以上, 这个数量应该是居世界前列的。[1]基层司法人员数目庞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准入门槛低, 造成从业人员冗杂乱入, 直接导致基层法律素质普遍不高, 案件审理进程滞缓, 司法资源耗损严重。这些都是“法治下基层”首要整改环节, 从整个基层队伍的行业标准和运行模式的完善落实法治建设。

2. 提高福利待遇, 加强职业保障

高薪养廉一直为西方法治国家所推崇, 中国要想推行法治, 杜绝腐败务必引以为鉴。对公检法从业人员实行差别式待遇管理, 完善职业保障制度, 基层才能防腐拒变。国家应从财政上加大对基层司法机关的扶持和关注力度,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着重支持。建立岗位和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通过法律政策保障司法人员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

3. 培训职业能力, 树立法治思维

提升基层司法人员职业能力是落实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公检法人员的不同需求量体裁衣, 建立与职业相对应的法律思维培训机制。职业能力教育的目标是使得司法人员法律意识得以提高, 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二、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言论自由是法治成熟的标志, 而法治环境也需要规范的社会舆论引导。比如法院的公正审判要求法官依法裁量, 但在其行使审判权时往往很难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 社会舆论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随着药家鑫一类案件层出不穷, 舆论与司法的激烈关系已被推上风口浪尖。

( 一) 形成法治化媒体环境

新闻媒体在法治建设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直接或间接影响司法公正审判, 某些“暴民式”言论甚至完全背离法治理性。这不仅损害了和谐的社会气氛, 也给法律的正确实施造成一定困难。作为法治社会下的新闻媒体, 一方面应当不断加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等作用。另一方面法官审判应避免受到舆论扰乱, 但在涉及公共利益的特殊个案中可以适当听取舆论意见, 在遵循程序正义的同时, 追求实质的正义。

( 二) 建设法治化言论自由

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不言而喻。我国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表达意见, 评论时事, 传递信息。同时权利的相对性决定了言论自由必须接受法律制约, 在法治化的环境中使其得到保障真正实现。这就需要“将权利关在笼子里”, 完善言论表达规范性法规政策, 让人们合法、正确地“说话”。

( 三)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通过对公权力运行、执法司法程序进行监督, 避免腐败乱纪、徇私违法的发生, 使行政行为合法合理, 法院判决公平公正, 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社会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新闻媒体, 其利用传媒媒介披露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并发表社评。其观点和意见得以自由传播是形成社会舆论的关键, 也是舆论监督发生效果的关键。只有当评论和意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形成舆论压力, 才能进入相关信息主体的视线, 信息中所包含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2]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 从法律的角度感觉、认知、评价并用以支配自己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 是人们将自己置身于法律世界、法律生活和法律秩序中的自觉性, 其主要内容是对现实法律制度以及环绕于法律制度的各种法律现象的分析、思考、评价和期望。法治社会中的法律意识体现为对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法律与秩序、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正确定位与判断, 对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的自觉维护与遵从。[3]

( 一)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1. 道德代替法律, 法治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传统道德的传承影响, 有些公民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道德的力量胜于法律。人们对法律的信服感缺失, 盲目跟随习俗道德的约定而轻视法律的作用。

2. 从众心理超过法律认可度

“中国式过马路”是当下我国公民意识层面的直观反映, 社会跟风现象严重, 这就造成某些误导性行为一旦形成气候将造成普遍群体竞相追随, 违背合法理性的和谐社会要求。

3. 全民缺乏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由于法治政策过于集中在社会体系中的宏观环境, 如全力反腐反贪、出台指导方针, 基层公民受不到应有的法律素质培养, 造成自我行为自我管理, 不知法、不懂法, 长此以往, 甚至逾越底线不守法。

( 二) 法律意识的培养

1. 加强公民普法教育力度

从普法角度而言, 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首先要使公民了解法律规定, 掌握法律精神, 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使法律条文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 在遇到问题时正确运用法律, 自觉服从法律。同时转变“重理论, 轻实践”的传统法律教育模式, 例如通过引导媒体作出更多更好的法律节目, 通过案例解读, 热线服务等方式, 普及法律知识, 搞好法律服务。

2. 加强普法监督力度

长期以来, 我国公民“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使得公民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严重地挫伤了公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教育群众积极转变观念, 不要怕打官司, 善于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做好长期规划, 加强监督和指导, 增加经费投入, 健全执法考核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和谐社会。

3. 完善培育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使科学立法、高效执法、公正司法和自觉守发法相结合, 而当务之急便是完善培养机制, 丰富公民法律水平,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因此, 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期培训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法治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法规政策在整体上加以引导, 更要落实到生产生活、基层实务中, 形成法治全民化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实现社会体系各阶层的法治化, 将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落实到基层行政司法环节, 才能稳固法治国家的根基; 将法治建设的精髓理念落实到社会舆论环境, 才能维护法治社会的秩序; 将法治建设的思想意识落实到公民法律思维中, 才能切实实现法治理想国之梦。法治不仅是一种口号, 更要成为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社会价值。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推行了一系列宏观政策, 惩治了一批与此背道而行之徒。然而, 这种不接地气的高谈论阔、片面化针对国家上层建筑的模式很难让基层大众感同身受, 而缺乏畏惧感与执行力。法治建设不能单纯的作为治国之略, 更要贴近实际生活;不能单纯地“从上而下”, 而要脚踏实地, 回归社会, 从而上下协调, 以达目标。

关键词:法治,基层部门,社会舆论,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思.中国基层司法的现状与展望——以东莞法院为蓝本的制度设计[J].司法改革评论, 2010.

[2] 胡义鸣.社会舆论对法院审判影响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3.

[3] 杨立新.论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及其我国侵权行为法立法模式选择[J].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2003.

上一篇:温克尔曼艺术史观探微下一篇:英语中有关“哭”词汇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