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推进

2024-04-23

法治建设的推进(通用8篇)

篇1:法治建设的推进

一、加强民主法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又要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全会《决定》从三个方面提出和部署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全会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三个更加”意味着,今后国家会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就是推动两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理论方面的创新,当然也包括实践层面的创新,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根本制度的作用。

全会《决定》强调:“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近年来,我们辽宁省人大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去年以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教育经费支出、大气污染防治、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专题询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论断。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人民民主权利的实践,从而更好地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那么其次就是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最后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还有助于我们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全会《决定》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系统阐述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度要求。“法治中国”将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了重大提升,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

1、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法治中国”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综合版”和“升级版”,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平台。

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系统工程。

2、行政执法体制:权责统一、权威高效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会《决定》针对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司法体制改革:公正、高效、权威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改革主要侧重于立法的审查、执法的监督和司法的独立,做到这三点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我们司法的公正,让老百姓在整个司法的过程中、执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对他们权益的保障,体会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有助于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全会《决定》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了具体明确的部署。

4、劳动教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实行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它的弊端非常大。中央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央对人权的高度尊重。”

中央司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3月起,各地基本停止适用劳动教养,社会治安保持了平稳态势,社会各界也都认可。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将按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篇2:法治建设的推进

关键词:法治;法治文化;法治城市

法治文化在法治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体现着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则、制度、现实运行等。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创建法治城市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全面构建。

(1)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法治城市建设的宏观体系应包括地方立法完善、法治政府构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法治文化培育、法治工作队伍培养等诸多方面。所以,研究法治文化的历史变迁、重大成就以及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困境,必然成为法治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基本内容。

(2)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有助于培养法治精神、形成法治思维方式、提高法律素养,以奠定法治城市的思想基础和重要精神支柱,从而为法治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法治城市建设中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制度的完善,都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支撑,发挥法治文化的理论指导作用、舆论引导作用、示范引领作用。因此,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内在动力、必要条件。

武汉市法治文化培育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尚未形成基础理论体系;部分部门及领导干部对法治文化建设的认识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文化培育的运行模式有待转型,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社会各界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和热情不足;法治文化宣传队伍的培育力度和专业化程度不够;虽然拓展了法治文化的载体,但总体上看,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传统文化融合不足;法治文化与城市法治实践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典型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还不够;对特殊群体的法治文化培育有待加强,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涌入的农村居民;等等。加强武汉法治文化培育的建议

城市法治制度和秩序的迅速发展与法治文化缓慢成长之间的鸿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武汉法治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为此,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立足于荆楚文化和武汉历史,加强武汉法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努力创造符合市情、体现时代、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要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等机构的作用,调动全市广大法学人员、法律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法治理论研究的工作中来,开设全市范围的法治文化建设论坛,为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2)积极推进武汉法治文化体系建设,按照法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制定和完善法治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3)改变法治文化培育的运行模式,通过政府、社会和公众层面的多维互动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体系来推进武汉法治文化建设。(4)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的法治文化宣传体系。加强重点对象(党员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等)的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创作队伍,鼓励各类法治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的创作,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反映武汉法治实践活动和全体市民法治生活的优秀作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载体,创新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如创办法治文化网,举办法治文化夜市、社区学法俱乐部,兴建法治主题公园、广场、长廊、街区,在轻轨、地铁、公交站台,出入口通道、车厢内等新型载体上,加大法治文化宣传力度等。(5)召开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经验,注重培育并总结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形成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经验,并加以推广,扩大法治文化建设成效。(6)注重培养专门的法治文化宣传队伍,不断提高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普法宣传、参与法治文化教育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法治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成立多个层面的法治文化的宣传队、艺术团等(7)积极构建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坚持不懈地开展法治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使全体市民共建共享法治城市建设成果。

篇3:法治建设的推进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在对法治区县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十八大报告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 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了“法治思维”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科学论断表明, 如果离开了“法治思维”, 就不可能运用“法治方式”来很好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继而也就会影响或阻断“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目标的实现。

(一)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

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设计了法治的最优路径,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则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 而法治区县建设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效路径。我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开展了27年, 随着普法内容的逐步拓展和深入、普法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大幅增强, 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顺应广大人民日益增强的“法治”意愿, 全国普法办提出了建设法治城市 (区、县) 的工作要求, 将“法治”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区县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而紧迫。

(二)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从推进发展的要求来看,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凝聚着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 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 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都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这一层面来讲, 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 以切实保障改革沿着法治化的道路加快前进。由此可见, 法治建设目标实现不了, 深化改革也就成为一纸空谈, 也就不能实现全面意义上的小康, 作为基层区县一级政府, 法治建设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必要保障

当今区域发展的竞争, 既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也是各级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竞争, 说到底, 是法治环境的竞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恰恰是一个好的良性的法治环境形成的关键环节。法治环境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软实力”, 为区域科学发展提供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因此, 一个区县要实现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首先要筑牢“法治”这一基础, 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四)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新形势下维稳工作的必然途径

从维稳工作大局来看,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是维护稳定的需要。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 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大量凸显,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易发、多发, 矛盾形式与内容更趋复杂, 化解难度加大, 因此, 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十分紧迫, 只有推进法治建设, 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才能使广大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 才能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 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五)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 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法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是领导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 更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 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建设, 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因此, 法治建设不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手段, 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 更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保障。

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积极推进法治区县建设工作

法治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几年, 我们依照“全面推进, 重点突破, 示范引领, 巩固提升”的工作原则, 集中力量, 大胆实践, 使宝坻区的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也使我们真切地感到: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 法治方式是在执行层面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 不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培养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随着“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深深感到, 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坚实的基础性作用, 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任务愈加繁重。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为我们今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多年来,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领导、支持下, 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我们持续深化了“法律六进”工作, 不断加强以六类普法对象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工作。在近两年又积极探索出了“谁执法、谁普法”的“网格化普法”新模式, 对全区普法工作进行“网格”规划, 将普法与执法、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普法在全区各个角落的全覆盖。

(二)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为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宝坻区科学制定了《区人民政府议事规则》, 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 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规定了凡属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事关广大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 都由区政府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研究、集体决策。对拟出台的政策, 加强合法性审查和社会公众参与两个环节, 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民主性, 确保了行政决策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同时, 还建立健全了决策跟踪反馈和实施后评价机制, 通过民意测验、评估审查、抽样调查等方法, 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并严格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谁决策, 谁负责”的原则, 实现了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

(三) 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实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不断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实践, 2009年, 宝坻区率先推出了“一站三中心”镇街工作模式改革, 将镇街下属各自独立的办公室和“七站八所”整合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和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将与基层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3个中心, 集中办公, 开门办公, 方便群众。同时在各村设立综合服务站, 随时掌握村居动态, 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管理效果。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区县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 在全区构建区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区法治建设办公室、法治建设专项工作组、专项组成员单位4级建设组织机构网络,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机制建设, 结合建设要求, 把每一项任务、每一条措施进行分解, 明确牵头部门、协办部门, 明确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责任制度体系, 形成分工明晰、协作有力、资源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考核评估。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把经常性督促检查与阶段性考核评估结合起来, 把建设成效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 调动各级各部门抓法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篇4:培育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跌宕起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探索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念智慧,逐渐形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伟大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更多的群众更加主动、自觉和积极地参与法治建设,必须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理解现代法治,尊重法治和信仰法治。

一、法律的概念

依法治国的“法”是什么?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法律代表正义、理性,还是代表强权?科学地认识法律,才能从观念上重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法的学说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制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使命是建立、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消灭一切旧制度和旧的社会关系。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意志,它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法治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法治的出现需要法制的准备,没有法制同样也不会产生法治。法制既不同于法治,又内含于法治,两者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一贯性。法治与法制的关系:一是法治是法的统治,依法而治的意思,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既包含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动态过程,也包括法理国家所遵循的各种法律这一静态规则;而法制则多为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及相关制度的总称,侧重于法的静态方面;二是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而法制作为一种制度则是相对于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来说的;三是法治的前提必须是“良法之治”,既在治理国家中所依据的法律必须是在民主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和意志的法律。而法制则既包含良法也包含“恶法”;四是法治与民主政治有必然的联系,法治是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法制则同民主政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有“法制”未必有“法治”,而有“法治”必有法制。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特征

新中国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否定法治的存在到树立法治的权威,从法治认识的片面化到法治建设的全面化,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首先摒弃了“人治”思想。建国初期,我们对法治的重要性还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及几千年传统的“人治”思想的影响,致使在治国的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波折,十年“文革”的浩劫使中国法制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法律的权威也丧失殆尽。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理论界开始了对人治与法治问题的新的大讨论,从而真正揭开了正面解释“法治”的序幕。在这次人治与法治的争论中,“法治主义”获得胜利。二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法治”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而加以回避,所以那时很少使用“法治”一词,基本上都讲“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对“法治”概念不再进行批判性的解释,但许多人仍然存有种种顾虑,不敢大胆揭示“法治”的真实内涵,而是采取回避或价值中立的态度。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般也使用“法制”而非“法治”。1997年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大会决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彻底宣告几千年来中国人治和专制社会的瓦解,国家政治发展的道路勘定了“法治”这一科学文明而充满生气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有关法治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包含五个方面内容,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其主要精神内涵是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目标,不但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理论,还要使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和实施,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指法治建设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高效的法治环境服务。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明确树立党的领导地位,坚信党能带领全国人民健康有序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四、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保障公民的权利。任何法治建设都是人民群众在探索中创造的,离开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建设不啻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社会主义法治的建立、存在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关系的变革,但其直接依据是社会公众对它的普遍认同、充分信任和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绝不仅限于制度建设和技术性的“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促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普遍化、社会化,并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想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五、培育公民法治精神的措施

法治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则成为这一概念的具体实践。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是一种教育过程、理解过程和社会氛围。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当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生长发育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自由的、平等的政治,这种特性为各种政见和立法建议的表达和交流、各种政治主体参与决策提供了机会,使制定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能真正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实现法出于民。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蕴涵着自由自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契约自治精神、平等效率精神、责任规约精神。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经济活动时,为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规避风险,就必然期待具有至上权威的、明确的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信任法律、依赖法律、遵从法律成为其明智且唯一的选择。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培育公民法律意识提供道德支持

道德不仅是人们信赖法律的客观依据,也是人们进行法律活动的动力。社会主义道德通过对社会主义法律所确立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评价,帮助人们认识到其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认识到遵守法律不仅是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人们应该养成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积极地履行义务的习惯,并把这一要求作为评判善恶是非的标准,谴责滥用权利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2]张雪筠.我国法治之路的精神分析[J].山东法学,1999(02).

[3]孙光妍,毕晓棠.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人民日报,2002年8月13日,第10版.

作者简介

篇5: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重要目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法治中国对于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助推改革走向深入,保障改革平稳进行具有十分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发展以及如何依法治国等方面进行了部分讨论。

关键字:法治中国,深化改革,法制建设,三中全会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中国是2013年1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中做出的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法治建设新目标。“法治中国”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的升级版;是将法治的共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法治中国”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欧美等现代化国家法治等比较完善,而在我国由于建国时短且部分历史原因,导致在改革开放后才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随着国家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因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维护国家稳定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实行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的目标,但市场经济绝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一整套经济运行的理念和模式,属于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因此必然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其需要,健全的法制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中的核心部分。

实行依法治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建设精神文明、两手抓成为党中央一再强调的工作重点。但是这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成效不彰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就在于法制建设的不力。搞精神文明的一种常规作法是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号召广大人民学习。然而,在一个贪污腐化者、坑蒙拐骗者弹冠相庆,诚实守法者吃亏上当的社会中,模范人物有多大感召力令人怀疑。事实上,在一个基本法律规范都得不到尊重的时代,让人们去学习先进模范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想要搞好精神文明,必须先下大力气搞好法制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要求。依法治国就是指按一套相对固定的原则规范来管理国家,从而使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得以在比较稳定的基础上运行而不致有太大的动荡。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法律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制体系与军队、警察一样是保证社会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机制。而这种机制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显得尤其重要。中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化的巨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利益结构的变迁、国家控制力的减弱,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新贫与新富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贪污腐败、黑社会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不仅如此,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和具体化,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则因此变得难以预测。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对秩序的呼唤理应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而在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中,法制无疑是唱主角的。

二、依法治国战略的发展

中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为了体现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2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改变了以往放在“国家机构”之后的惯例。虽然只是次序的调整,但它反映了法治国家一个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机构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国家机构是用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合乎逻辑地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对这一问题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在10月23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10月23号,全会闭幕当天已经发布了一个全会公报,与之相比,公报是关于依法治国的大纲和精神要旨的阐述,《决定》则是一部更全面、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依法治国路径图。

三、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坚持以法治为最可靠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以法治为最根本手段和最可靠保障。法治中国是十八大报告所阐述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升级版。在当下中国,法治是提高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可靠教材,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根本保障。

法治中国必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法治本质上是规则之治,宪法和法律是一国的根本规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立国宪章,国之根本法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各种基本法律是国家这一共同体的基本规范准则。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亦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只有牢固确立和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在国家树立一个最高的是非判断标准,才能建立稳定可靠的制度预期,才能引导国民遵守规则、信仰法治。

法治中国必须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私权利实现。制约和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和实现私权利价值是现代法治的两大使命。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由法律所授予,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应将权力关进法律化的制度之笼,坚持用法律化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通过法治化的途径监督权力,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公权力具有天然的侵犯私权利的属性,制约和规范公权力运行的目的,在于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私权,否则公权力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严格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通过一个法治的政府才能实现,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依法行政是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私权利实现的首要保障。当前社会矛盾多发,信访不断,多与依法行政不到位有关。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依法行政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不管何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方式,包括新型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皆代表国家对社会管理的方法或者态度,都涉及到公权力的运用,因此必须坚持依法而为;未得到法律授权的任何公权力运用都是非法的,3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花钱买平安”、“摆得平就是水平”都是非法治的权宜之计,应予以坚决摒弃。

法治中国必须强化司法权威,保障司法独立。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维护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是公平正义实现的最后一道关卡。当民众普遍感到公平正义难以获得的时候,将导致社会不稳。理想的法治状态下,一切纠纷皆可通过司法获得解决,民众能够从司法获得最后的公平正义。司法要承担守护民众公平正义的使命,要求司法必须有权威,强化司法权威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司法权威来源于独立和公正,应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下大力气根除制约司法权依法独立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权依法独立运行与坚持党的领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就是对党和人民意志的最好贯彻和落实。目前存在诸多如“信访不信法”等消减司法权威的不利因素,亟需得到纠正。

现今,我们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这是巨大挑战,更是推动中国继续美好前行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形势和任务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改革总体推进方略。法治中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支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篇6: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活动各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背景之下,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将从加强立法转向更加注重法的实施,强调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总体采取的是“立法先行”发展模式。在当时法制基础相当贫乏的条件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适应了当时的历史需要,通过短时期大规模立法迅速扭转了“无法可依”局面。

立法是法治运行过程的起点,而执法、司法、守法是对其的延续和发展。法治的目标与价值最终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实现。如果立法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那么法律将形同虚设,民众就会失望,法律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法治建设也将陷入“口惠而实不至”的境地。

一言以蔽之,建设法治中国不仅仅是加强立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立法与执法、司法的有效对接与贯通,是要把“纸面上的法”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真正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为此,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工作总体布局之后,专门强调要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着重阐述了当前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法的生命在于被赋予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法律实施问题发表重要阐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纪念会上,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为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和基本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了工作部署,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

这表明,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能否实现“法治中国”的梦想,能否真正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不仅仅在于我们有无法律,更决定于这些法律能否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取决于这些法律能否通过执法和司法过程真正作用于社会生活。

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对于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实施意义更为凸显。这是因为,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民众尊重和信赖司法,这种尊重和信赖将有助于克服政府执法的缺陷;如果他们失去了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篇7:法治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司法局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辅导,县政府法制办通报了近年来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县公安局等部门进行了交流和表态发言。从发言看,大家对建设法治**思想很重视,认识很到位。陈红星同志就法治**建设和近期重点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

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法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人事管理几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法治**建设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法治**建设,法治**从字面上看是法治问题,但实质上是执政问题。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今天这个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措施,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一)深化认识,理性剖析法治薄弱的问题和根源

当前,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薄弱,尤其是在信访接待的问题上,很多问题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由于法治不健全,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很多事情本来可以通过法治渠道执行到位的,但由于法治程序跟不上,导致各方面工作非常被动,群众很不满意。这些既是**的现实问题,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目前,法治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不能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不能严格依法公正司法、公民不能自觉学法守法。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也有三个方面: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监督不力。首先,在我们的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行使执法权、司法权的过程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较为突出和普遍,权大于法,导致法治失去作用;其次,中华民族有注重人情关系的传统,对于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干扰太大,执法者很难挣脱巨大的人情网络;再次,监督部门没有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导致各级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平等的问题,很多不作为、乱作为、徇私枉法的人和事没有得到相应的惩戒。推进法治**建设,关键是找准症结和根源,对症下药,着力解决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的问题,着力强化法治监督,全面提高法治化水平。

(二)夯实措施,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一要强化法治意识。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值得关注的是代表们谈和谐社会的相对少了,谈依法治国的多了。这是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障,没有法治就没有和谐。所以,十八大报告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并作为党和政府执政的最基本方式和最基本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法治化,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全民守法;再次重申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基本方针,充分说明了法治在治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管理社会、保障民生、化解矛盾、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上,原来的提法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十八大特别加上了“法治保障”,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最根本要靠法治,法治是最终保障。国家把法治提到这样的高度,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对于县域治理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进一步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干任何事不能主观、不能盲目、不能随意、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不能违背法律程序,真正做到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推动工作。要切实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创新普法教育方式方法,既要用反面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又要用典型的事例引导全民,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理性维权。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人人平等的法治环境,用规范透明的行政执法和公平公正的司法,使群众相信法治,逐步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状。

二要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并把法治意识贯穿于政府决策、政策执行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制度保障,用制度约束倒逼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本届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法治依然薄弱、效果依然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保障不到位。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社会管理机制,逐步把决策、执行和推进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特别是要完善依法决策程序,没有程序的公平就没有结果的公平,只有决策依法科学,执行落实才不会走样。县政府法治办要从决策环节入手,加大依法科学决策的研究和探索。

三要高效廉洁公正地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树立高效、廉洁、公正的司法形象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虽然县检察院和县法院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服务不优、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司法队伍的思想理念、干部作风、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县委政

法委就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促进全县司法系统转变观念和作风,在优化服务上下工夫,在提高司法效率上下工夫,特别是要在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上下功夫,切实维护法律的威严。

四要完善法治保障机制。完善法治保障机制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会后,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

依法行政保障机制。由县政府办负责,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负责人依法行政述职评议制度,夯实“一把手”依法行政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的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依法信访机制。由信访局负责,抓紧制定信访引导疏散制度,凡涉及民事纠纷、行政诉讼等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解决的信访问题,引导上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抓紧制定信访执行保障制度,确保交办、批转的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抓紧制定信访秩序保障制度,依法处置闹访、缠访、重访问题,特别是对群体性非法访、寻衅滋事、扰乱正常办公秩序的,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依法征迁机制。由住建局、国土局负责,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切实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无理对抗、恶意阻挠、漫天要价等问题;依法保障建设环境机制。切实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依法处理无理阻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扰乱建设环境的人和事。法院高效执行机制。着力解决法院判决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切实维护国法的尊严和司法的公信力。以上五项保障机制,由县政府法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分头加快完善。

五要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当前,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硬是法治**建设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县委政法委要牵头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要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请公检法系统的专业人员授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要建立健全淘汰制度,对法律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的执法人员,实行淘汰或建议调整岗位,不能再让不具备执法能力和素质的执法人员破坏法治形象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因失职渎职、徇私枉法造成冤假错案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执法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监督,确保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强化监督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五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建议县人大就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建立依法监督机制,建议县政协就法治**建设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希望县人大、县政协能够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职能,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并且作为监督者也要自觉接受监督,今后要对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监督者实施问责。二是加强行政监督。监察局要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行政监察执法职能,加大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政风行风。三是加强司法监督。检察院要加强对依法司法和依法行政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四是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当前最积极、最有力度的监督方式,我们既要大力欢迎社会舆论的监督,又要正确对待和稳妥运用舆论监督。五是加强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是防范权力干预和人情干预最好的防火墙。下一步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关于法治**建设我就强调这三个方面的意见,目的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形成政府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司法、广大群众自觉学法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基层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不仅要系统全面的学透实质、领会主旨,更要从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掌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向,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抓住工作的重点和要害。通过对十八大精神的系统学习,我认为改革、反腐、法制、价值观、民生将成为未来五至十年发展的最强音。一是改革。李克强同志讲了,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前途,改革是未来要持久推动的工作。大家学习十八大精神要注重领会关于改革的内容。二是反腐。最近,总书记和王歧山书记在各类场合都发出了很强的反腐之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腐败问题不解决最终会导致亡党亡国,反腐倡廉是当前凝聚民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央可能在明年就反腐败工作出台重大举措。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要求,从现在起就要自觉自省、严格自律,决不能触碰贪腐红线。三是法治。这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未来党和国家执政、推进发展和管理社会将全面实行法治。四是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明确倡导民主、自由、诚信、友善、敬业、奉献等价值观,这些都是普世价值观,是所有人都要接受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十八大倡导普世价值观,意在重建国人的价值观念。五是民生。民生的核心是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关键是加快推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请大家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

三、关于人事管理

县政府办公室就人事管理问题专门印发了“六个严禁”,请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正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因此县上决定冻结人事调动,请各部门自觉遵守,严禁在此期间随意签字进人。对于紧缺和特殊人才引进,以及编制外聘用人才,人社局要严格把关,并按规定进行试用,对于试用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篇8:法治建设的推进

一、民主法治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

1、民主法治指引、规范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社会发展问题必须依赖于社会中的规范来解决。社会规范的种类特别的多, 但是特别具有效力和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 法律法规没有到位, 突出表现在法律规范对民生问题缺乏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例如中国要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太多, 有关部门又很难以实际收入做出判断。于是, 一些地方出台了硬性规定:“养宠物、住大房子、买计算机者、享受空调者不能享受低保”。以这些“排除性条款”界定“低保户”, 这种界定过于简单、武断, 明显是不合理, 也反映法律规范对“低保户”的界定是模糊的。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 竭尽全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最终却成效不大, 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例如, 有的地方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 推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等政策。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限价房并不便宜。原因就在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的规定存在缺陷。

2、民主法治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社会发展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 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少数社会成员一方, 那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 而是畸形化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曾集中讲过防止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九十年代初, 他的担忧在增加:1993年邓小平指出, “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就贫富差距的过分悬殊问题, 邓小平指出,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3、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公正规则, 公正规则是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初始阶段, 人们对于改革的推进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的措施多以具体的、多变的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政策予以实施, 如经济特区早期实行土地出租, 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即违宪行为。但这种改革方式,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 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 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改革初期得益于某种意义上的“无序”的话, 那么, 中国现阶段的改革离不开“有序”: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主。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以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改革发展中, 我们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社会公正的原则。

二、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实质是民主法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并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社会建设欠账太多,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社会发展中出现严重不公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 基本民生投入的比例严重不足, 用于基本建设方面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我国的支出结构中, 最缺乏的是社会保险、基础教育和医疗。我国社会保险的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而波兰是17.4%;公共教育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9%, 卫生保健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0%。我国医疗投入占世界1%, 服务世界22%的人口, 医疗投入严重不足, 医疗机构靠提高药品价格解决自身生存, 从而出现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我国的支出结构中, 最容易膨胀的是公务与行政性支出。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基于不合理的财政体制, 现行财政体制过于集中, 导致大量的财政资金出现不均衡流向。

2、经济发展快速, 城乡差别扩大

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工人、农民收入增加难度加大。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89年的16%下降为2005年的1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60%, 世界平均为40%。基尼系数过高, 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据2005年6月一项有关调查, 占中国人口10%的最贫困人口拥有的财富分额仅占1.4%, 而占人口10%的最富有人口拥有的财富占45%, 中国10%的最低收入阶层和10%最高的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是1:58。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出现一些特殊社会行为:过去相对隐秘的各行各业收入在网上一一曝光, 网友形象地称之为“晒工资”。其实是许多人心理焦虑的自然流露和发泄。

3、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社会建设和管理难度加大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导致社会主体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丧失。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形, 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它给发展的成果打了不小的折扣。由于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脱节, 使得大量的社会成员无法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造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实。直接削弱了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严重地削弱了内需拉动力, 进而严重地降低了我国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社会整合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国社会目前出现了一种“分化有余而整合不足”的情形。社会的规则体系和信用体系远远没有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 如仍然习惯于使用行政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民主法治, 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在民生建设上一直重视民主法治。建国初期, 制订“三大改造”的措施, 奠定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民生的物质基础—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央工作会议专门提出, 各省委市委至少一年四次开会讨论蔬菜问题;2005年前后,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也替农民工讨工资, 温家宝总理对劳动保障部下达任务, “研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两个月内拿出结果”。

1、加强民生立法, 构建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

在宏观层面,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行政管理的领域基本实现有法可依, 立法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民生问题的社会建设的立法上, 法律体系仍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在立法指导思想上, 重经济立法, 轻社会立法, 法律失衡。二是法律政策化。法律规范宣示性条款过多, 具体保障性条款太少, 政策化倾向过浓。例如, 《就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就业环境, 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 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投入, 目前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而《就业促进法》对增加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规定不够具体。对于如何加大资金投入, 如何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落实等问题应作为长期措施在法律中作出具体规定。三是立法滞后。现行一些法律规定出台很早, 原有的许多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或者存在漏洞, 严重滞后于实践。立法滞后导致无法可依。四是法律冲突。我国法出多门, 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政策与法律相对抗, 个别地方的土政策凌架于宪法、法律之上。五是立法不平等。市场准入的法律要求统一规定、统一规格, 但现有法律对不同的市场主体区别对待, 三资企业立法无法统一。创新立法, 完善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要做到:一是提高立法技术, 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在立法过程中, 无论是授权、命令、禁止, 其内容都必须具体明确, 有权利、有责任, 从而为社会建设提供标准、模式和方向。二是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机关要跟上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对法律要及时修、改、废。确立和贯彻法制统一原则。坚持平等原则, 制订具体的反歧视措施, 对不同的利益主体、群体阶层的合法利益, 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和保护。创新立法实践, 加快社会领域的立法, 逐步形成一个规范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

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解决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必须正确认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首先应该看到, 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 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 一旦其超出合理的限度, 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概括地说, 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提低”, 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是要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完善个人所得税, 适时征收遗产税。日本对富人很“残酷”, 日本的遗产税最高达90%, 松下去世时留下27亿美元的遗产, 但传到第三代仅剩下3%不到, 所以, 日本的富人“富不过三代”。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 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拳打击各个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着手建立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要立足于现实国情, 有重点、分步骤、理性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问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特别是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国家的道路,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现阶段, 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能力, 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特征是低水平、广覆盖、有实效。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要实现教育、医疗、房地产、社会保险的公平。公共投入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基本权利优先, 基本需要优先。治理“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应坚持“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 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要增强效益观念和“比较效益”观念, 尽量减少无效投入和效果不明显的投入。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上一篇:高中文明学生先进事迹下一篇:一隅暗影,当我想起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