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学习会。

第一篇:社会保障体系论文

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研究

摘要:德国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去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对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实施的保障。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德国在20世纪初已建立了当时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德国拥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法律传统与中国相似,故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及立法技术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国;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标识码:A

一、德国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意义

德国是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保障要求。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其细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上,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补偿、社会促进和社会救济。而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如疾病、意外事故、赡养人的死亡等)以及职业带来的危险(如失业、工伤等)不知何时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失,防不慎防,因此就需要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这些危险带来的问题。但社会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政策逐一出台,使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法典的意义除了使社会保障的获得者从国家、社会团体等机构获得社会福利之外。还在整个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中承担降低获得社会福利门槛的任务。因此,社会保障法典有着解释、说明以及指导社会福利发展的义务。其中解释义务是指让公民知晓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其的权利和义务。

二、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法这一概念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第一次出现于德国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的历史中曾经一度把社会保障法体系区分为三大法律范畴:预防措施(vorsorlge),照护措施(Versorgun),以及救济措施(Fuersorge)。这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体现为筹集资金和给付前提的不同。预防措施也就是社会保险,是由投保人自身筹集保险费用,而照护措施和救济措施则是通过国家来资助的。在社会保险中,给付需求必须遵循社会保险比例。照护措施的给付是针对某些特定情况。救济措施的给付是为了消除具体的困境或一旦有需要而第三方的帮助又不能长期持续时的情况下实施。而现代的新型社会给付,例如教育资助,住房补助和子女补助,不属于当时的社会保障法体系。而另外一种由德国法学家Zacher提出的体系划分的方法是将社会保障法范围划分为预防措施(soziale Vorsirge),社会补偿(soziale Entschaedigung),社会资助(sozialeFoMenm曲,和社会救济(80ziale Hife)。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19世纪工业化浪潮及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之下,当时一种针对疾病、意外事故、老年人的生活劣势等问题的有效制度被推出。因为当时这个制度只被一小部分人接受。所以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当时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指示,在1881年11月17日威廉一世国王颁布了一项政策。根据这个政策。一项针对劳动者的医疗保险建立了。这项政策的公布标志着德意志社会保险的建立。从此。劳动者对其可能遭受的疾病、意外事故、人身安全、老年困境等危险享有受到国家保障的权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医疗保险于1883年6月15日正式在德意志推行。这种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并由社会自治管理。接下来,各种保险制度逐一推行开来,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初见雏形。二战之后。德国的迅速崛起使其经济实力处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其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

三、德国社会保障法典的内容

在社会保障法法典中,社会保险制度占了大多数的篇幅。但社会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社会保障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平等和保护社会安全。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的内容。

(一)第一卷:总论

第一卷总论是德国社会保障法典的前言部分,规定了社会福利所涵盖的范围,指明了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目的,对社会保障法典中所涉及的政策原则进行了阐释,并对德国杜会保障法的历史做了简要介绍。

总则中指出了社会补偿与社会救济的区别,明确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社会补偿是指国家对健康受到特殊损害的人给予补偿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按照供养法的基本原则承担责任。“而社会救济是指“对不能以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提供生活费或者在特殊生活状况下不能自理、也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充分救济的人,有权利获得与他的特殊需要相适应的人身和经济帮助的,使他有能力自理,能够参与社会生活。使他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第二卷:求职者基本保障法(Grtmdsicherung fuerArbeitsuchende)

随着劳动市场的低迷和失业率的上升,德国失业救济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物价的上涨。德国政府又对提高生活补助做出了承诺,导致失业者对德国政府不断地施加压力。求职者基本保障法于2004年生效。求职者基本保障法的新政措施的目的在于使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重新具有竞争力,

求职者基本保障法仅适用于无法凭借个人力量保障生活自理。需要国家支持的失业者。这一制度更加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根据社会保障法典第二卷的规定,这类人有就业能力但需要救济,使其有能力承担其生活所需。这个目的在社会保障法典第二卷中被定义为首要原则。只有在用尽其他办法,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时,才适用这一政策。

(三)第三卷:就业促进法

早在1969年德国就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并将失业保险作为就业促进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下滑,失业人口的增加,2003年至2005年,德国对其劳动力市场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从前的失业保险业也进行了改革。用就业促进法来代替“失业保险法”,并将其包含在内。就业促进法成为了国家规制劳动力市场的核心部分。其原因是,失业保险主要强调的是对雇员失业后的生活保障。通过对失业人员发放一定的失业金,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而就业促进法则更加广泛,除了维持生计,还有让工人拥有重新就业的能力。就业促进法的目的就是:避免失业,即使失业,也要尽早实现再就业。

德国社会体系中将没有工作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待业人员——被迫失业,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一种是失业人员,不打算找工作的人。前者不用交保险费。由国家进行救助,并帮助他们就业。后者享受失业保险。要交保险费。就

业促进法主要是对那些寻找工作的人员进行救助,不在失业保险的人群中进行。

(四)第四卷:社会保险法总章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其细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上,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补偿、社会促进和社会救济,凡在本国提供劳动,或履行了社会保险义务的公民都将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生活中带来的危机(如疾病、意外事故费用、赡养人的死亡等)以及职业带来的危险(如失业、工伤等)总让人防不慎防,因此就需要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这些危险带来的问题。法定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制保险制度,凡是符合要求的公民都应缴法定保险费,与全体公民分担风险。

社会保障法典第四卷是作为第一卷——总则的补充规章于1975年被纳入社会保障法典中。这一卷中所涉及的是所有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定,是后面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及第十一卷的具体社会保险的总章程。而这几个社会保险皆属于法定强制保险。这一卷中对社会保险做出了定义,指明了社会福利范畴内的社会保险的特点及原则;确定了社会保险的目的和义务;并对后面具体社会保险中所涉及到的共同概念进行了界定,统一了标准。

(五)第五卷:法定医疗保险法

1883年,德国颁布了《医疗保险法》,是世界最早实行社会医疗保障的国家。其法定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心原则是田结互助、社会共济,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法定医疗保险的受保险人分为义务保险人和少数的自愿保险人,义务保险人是法律强制参加保险的人。没有工作的公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义务,他们通常作为家庭成员参加家庭共同保险,这也就是法定医疗保险中的“一人参保保全家”的医保制度。这与商业医疗保险中的一人投保一人受益、多子女的职员投保就要多付费用的保障方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六)第六卷:法定养老保险法

德国养老保险主要有三种形式: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及个人养老储蓄,而法定养老保险所占的份额是三者中最大的。养老保险的立法采取的是共同承担模式,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承担。

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由年轻一代养活年老一代。年轻一代劳动力向社会支付养老保险金。年老一代领取养老金,依次循环下去。近年来,由于出生率的持续低迷。德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导致养老金支出相应攀升,另一方面,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加剧使养老保险的缴费支持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状况给德国养老保险基金带来巨大的支付压力。

(七)第七卷:法定工伤事故保险法

德国于1884年制定了《工伤保险法》,确定了工伤保险制度,受德国的启示,欧洲各国也纷纷制定了本国的工伤保险制度。1997年1月1日工伤事故保险以法律规章的形式正式被纳入德国社会保障法典中,成为法定保险之一。

在法定工伤事故保险中享有保险义务的主体包括:劳动者、与公众有职业关系的人(如义工)、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在校生(包括有幼儿园儿童)等。属于法定工伤事故保险中的可保事故包括:工作时间发生的事故(包括上下班直接国家或去单位的路上发生地)和职业病。在遭受可保事故后,法定工伤事故保险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形式被分为现金补偿和职业康复两种。若法定工伤事故至死亡的,其遗属还将获得死亡补偿金。

(八)第八卷:儿童、青少年救助法

这一卷的立法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发展、明确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并扶持青少年的成长。支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抚养任务并完善相关制度,即促进出台各种救助方式来支持青年和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其任务不同于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11条中的获取社会福利,而是涉及到非通常意义上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任务。儿童、青少年救助卷一方面是起到法律规章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一种不同于法律部门的官方专家式救助。这种救助涉及青少年的生活状况、教育状况、成长环境等方面。德国社会保障法中对青少年儿童的救助采取的合作式,即政府与社会福利组织联手负责青少年儿童救助事业。对青少年儿童救助是保护青少年儿童避免不健康的成长的特殊义务。

(九)第九卷:残疾人康复与参与法

康复是指残疾人或者受到残疾威胁的人参与到社会,尤其是工作或职业中去的一种待遇或措施。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10条最早把康复作为社会保障法上的概念确定下来,在社会保障法的意义上使残疾人参与的措施都属于是康复措施,它们是社会保障法所提供给残疾人核心待遇。康复的目的是:(1)防止、消除、改善残疾,防止残疾恶化,减轻残疾后果;(2)为残疾人在社会中,尤其是在劳动生活中有一个与他的爱好和能力相适应的机会提供保障。

残疾人康复包括医疗康复、职业促进康复和社会康复三方面内容。社会保障法第九卷中规定政府有义务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并提供就业咨询。社会保障法典第九卷中所涉及的对残疾人的救助包括对其职业生涯的救助,对重度残疾人、残疾妇女儿童的特殊救助,以及对其基本生活的救助。

(十)第十卷:监督机制、争议调解机制

社会保障法典第十卷将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以及争议调解机制的原则、管理范畴以法规的形式编进法典。

德国目前已建立了立法、决策、管理、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的各负其责又互相制约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联邦议会负责社会保险的立法,政府部门监督执行,各自的社会保险公司(均为自治性的公共团体)具体负责管理和提供服务。社会保险的具体运作是由各个社会保险公司负责。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的市场运转机制进行运作。而政府各部门则专职于宏观决策,如社会保险的政策、预算的制定、社会保险制度运转的预测和监督,以确保参保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实现社会公平。

公民通过社会保障法典的指导,在明确自己权利的情况下,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待遇机构)提出申请。行政机关有可能决定驳回他的申请或者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能令申请者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法典第十卷为公民进行自卫的救济手段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手段可以概括为两种:即非正式法律救济(申诉、向有权机关申请)和正式法律救济(复议、诉讼)。

(十一)第十一卷:社会护理保险

德国的护理保险是新增加的一项社会保险项目。该保险于1994年7月29日通过,1995年1月正式实施生效。成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第五大支柱险种。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目的是对严重护理需要者按照共同承担援助义务的社会保险原则提供护理救济。

(十二)第十二卷: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在德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社会福利框架最基层的位置。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九条中对社会救助下了定义,即“对不能以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提供生活费或者在特殊生活状况下不能自助,也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充分救济的人,有获得与他的特殊需要相适应的人身和经济帮助的资格,使他有能力自助,能够参与社会生活,使他合乎人道的生活得到保障。”因此意味着在用尽其他一切社会福利手段后,仍不能达到救助目的时,才能申请社会救济。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社会救助属于政府对公民的义务,每个联邦洲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物价等制定救济标准。

四、小结

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建立和发展历史源远。其中包涵了政治、战争、文化等各方面的背景因素的影响。从德国社会法典的庞大内容足以看出其社会保障体系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完美的制度也需要通过改革来适应社会。在德国现存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和社会负担过重。中国目前也在积极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但较中国国情来说,显然是无法做到高福利的保障水平。甚至,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离完善尚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多需要保障的方面,保障制度还没有顾及到。这就更需要尽快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制度与德国法律素有渊源,也有不少借鉴德国法律之处。研究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不是为了照搬他国的法律制度,而是要学习其立法技术、制度设置方法。只有学会方法才是真正意义上法律移植。

作者:周 培

第二篇:解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学习会。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学习好、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目前较为通用的释义是指社会成员遇到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在当时高度计划经济的背景下,社会保障责任多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且层次单一,项目不全,还停留在零碎的保障层面上.并没有形成层级衔接的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它是以政府干预的方式,弥补或消除由于市场失灵和竞争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社会保障的主体是社会,不是纯粹的“国家保障”、“单位保障”或“自我保障”,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厘清了劳动者、企业以及国家之间在保障方面的责任,把企业从“办社会”的无限责任中解脱出来,同时在劳动力再生产上,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企业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专心地从事生产经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稳定器”。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失业、生育以及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与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生存和利益密切相关.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安全体系,能够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利于维护和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保护劳动力资源,维护和安定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从而维护和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平衡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随着市场分配功能的强化,社会成员由于自身条件、劳动能力、负担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不同,因而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会产生巨大的差别和不平等。这种差别和不平等,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调节方式,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適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以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同时,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和社会支出的一部分,能起到一定的经济调节作用。

二、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工作重点

从逻辑上讲,任何制度的建立都应当先设计再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缺乏总体的规划,边设计、边建设、边改革的特点十分明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就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进行了阐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新概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项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社会保障的主体所在。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则是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前者具有强制性.而后者则具有选择性。就主体的三项制度而言,也并不是相并列的,从发展程度上讲,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直接面向贫困或低收入阶层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难以自拔者的生活危机。二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促使其免于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三是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差别在于,社会救助会因救助对象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决定是否实施救助以及救助的水平,而社会福利,则不因此而变化,它是一种普惠制。社会福利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设施和服务,使社会成员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生活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救助制度。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发展迅速,从单项的社会救助逐步发展成为社会救助体系。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特困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等等,这些救助制度都是困难群众所需要的,对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的困境、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社会保险制度。所谓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面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疾、失业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是暂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养老保险,主要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主要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是失业保险;四是工伤保险;五是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专心地从事本职工作。

(三)社会福利制度。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

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救助性或是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它主要是为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包括城市中的“三无”老人和农村的“五保户”、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提供救助和支持,因此,一般劳动群众的福利只能主要靠单位与家庭的福利保障和服务来提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将由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转变。具体说来,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救助孤寡老人向为全体老人提供福利支持的转变,二是从传统的救助孤儿向为全体儿童提供发展性福利支持的转变,三是从简单的残疾人就业向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保险等一整套福利支持的转变,四是从面向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医疗福利、教育福利的转变。通过这一系列有序的转变,归还社会福利制度的原有功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慈善事业。所谓慈善,就是个人或群体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地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这些援助包括资金、劳务和精神、实物等方面。这里需要厘清的是,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它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之间有着属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表现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属于刚性的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带有一种政府性责任或是强制力,而慈善事业则属于柔性的保障体系范畴,带有明显的非政府性质,完全以自愿为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的是“拾遗补缺”的角色,应当定位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五)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商业保险的最大特点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由个人出资形成的保障。它是建立在其他基本保障基础上的叠加保险。参加商业保险并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这其中不仅要认识到位,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财力作基础。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保险,更能增加保障的层次性,增加保障的安全度。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纵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面还比较窄,部分困难群众还未被覆盖。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农民、农民工、灵活就业者、退役士兵等还未被全部纳入保障的范围。二是保障资金缺乏,保障标准还偏低。个别地方因为资金不足,以资定标、以资定人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三是立法滞后,法规建设亟待加強。四是政出多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从总体上看,还是一项新工作,规范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同时,整合不同部门的相关政策。防止保障政策“碎片化”倾向的任务还比较重。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路径,关键是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扩大保面。争取广覆盖。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住社会保障制度薄弱环节加以推进。在农村,重点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等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在城镇,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高度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有计划地将他们全面纳入保障的范围。

二是要量力而行,立足保基本。社会保障的内容很多,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这三项制度保障的是人的最基本生活,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所在。是最后一道防线。这三项制度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就是国家和用人单位均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三项制度的实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确保基本的保障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多层次。在落实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为被保障者提供多样性的保障选择。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人的生活水平等均存在差异,因而对保障程度的要求也存在层次性。作为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设,要体现保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一般而言,多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和商业保险方面,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率先进行探索。商业保险主要是个人投入,多层次的保障有助于提高保障水平。

四是要结合实情,保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千万不能不顾实际,一哄而上。社会保障事关民生、事关稳定,必须立足实际,循序渐进。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三点。第一,要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冒进,也不能滞后,否则都会事与愿违。第二,要注重保障生活和激励工作相匹配。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一个人的生存权。保障生活并不是养懒汉,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障生活与激励工作两者间的关系,既要体现公平,也要注重效率。只有将两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能。第三。要确保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彼此相衔接。由于政出多门,不同保障制度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责任编辑:丁和平

作者:夏春青

第三篇:论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摘 要: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社会转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介绍甘肃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历程和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历史上甘肃省和全国一样,农民的养老一方面主要是靠家庭赡养方式,即依靠子女、孙子孙女的照顾,另一方面主要是靠土地收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养老方式的实现越来越困难。首先,家庭保障形式随着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的流动化和老龄化而难以实现。其次,随着人口的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持续扩展,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加上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想依靠土地收入养老风险更大。

1992年,民政部颁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3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在敦煌市和西固区等部分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从1995年开始,先在河西、兰州等率先“奔小康”的县(市、区)展开。到1997年,在26个县和半数以上乡镇企业推开。但是,1998年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后无具体方案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停滞,之后几年投保人数下降,退保人数增多,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2 农村合作医疗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方式实现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家庭成为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迅速消失,大部分农民只能靠自费医疗。因为收入水平低,农民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许多农民处于“小病靠拖,大病等死”的境地。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国家于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5月,甘肃省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包括张掖市山丹县等5个县区。中央财政补助1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0元,农民个人出资10元,共同建立了合作医疗基金。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甘肃全省所有农村人口,参合人数近180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0%。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建立农村居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重心在城市,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够重视。甘肃省农村的低保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低保水平(见表1),近三年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不到城市的10%,每月几元的补助对于那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收入水平位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一些偏远山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面和贫困程度很大。这些贫困人口的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但是主要由于资金缺乏,农村低保发展缓慢,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钱定人”的现象,覆盖面小且标准很低。

另外,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直到2006年,在过去实施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和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甘肃省政府和省民政厅才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2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层次低

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层次低,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全省2500多万人,农村人口为2046.94万人,占总人口的81.9%,其中有5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占农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能够享有农村民政保障的只有“三无”农民、五保户和定期救济抚恤的一些贫困人口,尚有很多贫困农民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人群中,大多是村干部、种养业大户、义务兵、民办教师等所谓的农村“富人”阶层,而纯农户参加的人数较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由于有政府较大比例的补贴,农民只缴纳少部分保险费,参保面相对大些,但是由于保障标准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2.2 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资金支持。资金筹集困难,这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困难,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甘肃近几年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逐年增加,2005年竟然达到174.78亿元(见表2)。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年年亏空,毫无余力再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资金支持。

集体经济薄弱,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乡镇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及管理水平等约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导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进一步下降,从而减少农民非农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低,相当部分的农民目前尚不具备投保的收入水平。2005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全国为325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17%,增长率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难度增加;农民整体素质低,限制了劳动力转移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农民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2.3 社会保障宣传教育工作滞后

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对社会保障缺乏了解,参与不积极。农民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家庭保障在农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是农民最传统的养老思想,儿子是农民家庭保障的根本保证,对现代的社会保障形式则不容易接受。这种思想不但使计划生育工作受阻而且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即使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地方,农民投保意识也是很差,他们更热衷于盖住房、装点门面, 甘肃省农户一直保持较高的建房热情,2005年上半年全省农户住宅投资达10.35亿元,占农户总投资的44.57%。

要想使农民打破传统,树立起现代社会保障的意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更新观念。然而,各级领导对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的农民虽然了解到社会保障这一新鲜事物,但由于认识不够,对社会保障存在猜疑的心理,而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则根本不知社会保障是何物。

2.4 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管理分散

甘肃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制度的规范只是进行了短期尝试,存在阶段性、局部性的特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由民政部门管理,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定及组织实施都是由省卫生厅综合管理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则继续由民政厅管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各种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较大风险;基金运营不合理,保值增值困难。

3 构建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3.1 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缓冲器”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是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主体之一。社会保障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提供才能实现配给的公平和福利的最优,因此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甘肃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只有中央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保证。近几年来国家财政状况较好,已经具备这种能力。其次,甘肃地方政府应加大筹资力度,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3.2 以政府出资为基础,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资金筹集困难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因此,加大农保资金的筹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以政府出资为基础。即使政府财政困难,也应挤出资金来扶持“农保”的建立,以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责,实现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平。各级政府应该克服困难,多方筹资,尽力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农保”经费,如通过发行福利彩票、接收社会捐赠等。最后,针对农户缴费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实物换保障”的办法,根据不同对象,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障费:年轻农民实行“产品换保障”;农村独生子女户或纯女户实行“计划生育换保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保”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农保”建设步伐。

3.3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为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应将需要救助的所有农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但是由于甘肃农村经济落后、政府财政吃紧、社会保障给付的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决定了甘肃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因此在制度建立初期应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原则,尽可能的覆盖到所有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另外,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因素例如物价指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等是不断变化的,保障标准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适当发展农业保险,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

虽然很多论证认为“土地保障”难以为农民提供基本甚至最低保障,但土地至少在目前仍然能为农民提供部分经济保障。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甘肃省农业自然灾害爆发频繁,如何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是关键。可以探索通过适当发展农业保险的途径来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农业保险一方面具有商业保险的特性,另一面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通过农业保险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把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作为对农民和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农业保险降低土地生产风险,增强土地保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家庭保障具有亲情慰藉和精神满足的功能,弥补了其他保障项目主要通过资金和服务进行的局限。受经济状况、思想、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家庭保障仍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保障是所有保障形式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保障取代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是必然趋势,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现阶段只有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瑞明.社会保障的新理念与中国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J].经济学家,2006,(5).

[2]在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薛金山,2006,(4)12.

[3]杨翠迎,黄祖辉.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

[4]孙德才,秦臻. 甘肃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4,(8).

[5]庹国柱,朱俊生. 关于农业保险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7,(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董慧英

上一篇:电子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饮水安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