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形环境侵权之问题探究——以兰州地区为例

2022-09-10

一、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的概述

在绝大多数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所存在的侵权行为, 是直接作用于民事法律行为所指向的人身或财产, 形成相应的损害。这一过程比较直接、客观、具体。而企业隐形环境侵权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侵害过程就要比较间接隐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不经治污处理就流入到居民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使得该地区的生物链底端物种首当其冲的收到污染。进而再经过复杂的生物链循环系统, 最终企业所排放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到人体, 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从这一损害形成的过程可以清晰的凸显出, 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其向当地大量排放污染物, 使污染物直接作用于人身或财产而造成损失, 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链循环流程, 具有宽广性、隐蔽性。在责任认定上会出现非常困难的局面。但是, 只要企业其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质, 那么企业所造成的损害便会显现, 最终损害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还是可以从中判定企业的损害责任。

二、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特征

( 一) 波及范围的宽广性及潜伏的长期性

2008年陕西省凤翔县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触动了当时国人的敏感神经, 该事件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使之一度成为了当时轰动全国的环境污染事件。在之后的调查研究中凤翔县政府公布结果显示, 受检的儿童总共有731名, 615名血铅超标, 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 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该案件涉及的范围不仅是企业区域的村庄, 同时还影响到了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生产和生活, 同时该企业把污染物未经检测处理就排放到周边河流中, 随着自然界生物链的循环过程, 使得有毒物质在各个食物链上进行沉淀储存, 最后循环回到人体, 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这种不确定性的生物链传播, 导致受波及的范围远远的大于我们心目中的预设范围。如: 根究科学研究, 每一节废旧的电池可以污染一吨的纯净水, 而我们所研究的环境污染远远比这要严重。

当污染物大量的流入到自然界中的时候, 蛰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系数将显著提高。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在人类身体中潜伏时间非常长, 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几年, 更有甚者可以达到十数年以上。在兰州甘川一工厂中, 其排放出来的污染物使得周边村民身体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在当时九十年代时期人们还没有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在时间的面前, 影响的面纱逐步被揭穿。在当地村庄中四十岁以上得肝疾病的比例达到惊人的32. 6% , 在后代中, 20岁以下身体出现异常的比例也非常的高。

( 二) 企业隐形侵权危害产生的隐蔽性及鉴定的困难性

在企业环境污染中其所产生的危害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往往需要有专业的检测手段才可以检测出来。在平时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很难被发现, 也不太为人们所在意。世界“八大公害”之一的日本水俣病, 其危害的根源就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以至于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恶魔”生活在一起而不自知。

企业隐形侵权危害的鉴定也是异常的困难, 需要有专业的检测手段才可以证明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与当地居民身体健康遭受到的损害具有因果关系。而且在取证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直接有效的证据, 主要是由于: 1. 所经过的时间过长, 有很多的直接证据被时间消耗。2. 国家缺少相关的直接标准, 形成无法依法断定的结果。3.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检测手段都比较落后, 无法形成有效的检测机制。

( 三) 企业隐形环境侵权的程度现行不明显

在所研究的兰州地区, 很多的工矿厂区周边, 具有明显的环境污染现象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 农田生产力下降。但是这并没有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 就形成对工厂放任的态度, 为后期的危害产生埋下了恶性的种子。

三、兰州地区形成这种隐形环境问题的原因

在上述隐形环境侵权问题中, 除了其自身的特点之外, 还有就是在当下中国社会中, 环境问题之所以“隐形”, 不是因为目前环保技术的落后, 而是基于这些隐形环境问题产生后的治理过程中所参与的主体, 也有很强的显现作用: 第一, 从隐形环境问题所存在的区域来看, 污染源主要位于兰州周边乡镇地区, 大部分都是独立的行政区划, 各区域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统一, 而且在兰州地区, 由于经济的落后, 导致管理理念的落后, 大部分行政单位对企业的管理都比较的单一; 兰州周边的企业分布都比较较分散, 以点为基础向周围延伸, 而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群效应; 当地行政执法手段影响力很弱, 可以说兰州周边地区很多的企业都是在放任状态下运作, 同时在兰州及周边地区没有比较成熟的环境保护的NGO。第二, 兰州周边地区的污染源大部分都是资金实力不强或者是环保能力很弱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很低, 而且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受害主体一般又都是普通的当地居民, 在环境问题发生时缺少第三方力量的介入。第三, 从兰州周边地区的社会结构层面上说, 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比较特殊。当地社交活动范围较窄, 而且都是左右邻村, 相互之间非常的熟悉, 是中国典型的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会限制当地个人行为的展示, 且企业的设立人和管理层以及员工绝大多数就是本地人。第四, 从当时的影响结果来看, 显现的程度比较有限。并没有段时间内就危害到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 如: 段时间内没有造成相关的人员伤亡或者是较大规模的疾病产生; 也没有使大规模的农田、牲畜及其它财产的损失; 这就避免了大规模的上访或者其它恶性群体事件的产生; 没有引起当地居民对其生存环境未来发展的担忧与惶恐; 没有引起广大媒体的关注或大面积的进行时事新闻的报道。

四、企业隐形环境侵权对兰州周边地区的影响

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兰州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极大的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 大量的引进外资, 加强了当地的工业实力, 促进了兰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企业的进入后随之而来的也有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对兰州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 调查的结果显示67% 的当地居民对兰州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满意, 35% 的人还可以接受, 而只有不到10% 的人认为环境很好。其次, 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现在兰州及周边地区绝大多数的河流遭到污染, 有相当部分的河流无法给当地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有的河流直接成了企业排污的天堂。最后, 严重危害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五、在兰州及周边地区对企业隐形环境侵权责任的认定

由于环境问题的独有特性, 在现实中很难对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责任认定。在兰州及周边地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定的: 1. 单独企业。则责任主体比较清晰明了, 对其责任也比较好界定。2. 两个及两个以上合法排污的企业共同造成的污染认定, 这根据的是所排污染物的数量来进行责任的认定。3. 不相关的多个企业结合起来形成的环境污染。这是从形成环境污染的作用及程度上进行鉴定, 以此来衡定责任的大小。

六、对兰州及周边地区企业隐形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面前, 我们现在急需找到治理的方法。有常规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方法只能是在段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成效, 时间一长则环境问题又将会再一次显现出来。无法对企业隐形环境问题进行较彻底的解决, 而且还大量的浪费了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了有效的解决兰州及周边地区的企业隐形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从根源入手。1.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筛选,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设置严格的治污标准之后才可以进入兰州地区。2. 加大对污染严重性的企业增收治污费用, 使其排污时考虑到经济成本。3. 建立对兰州及周边地区居民所受到的损害进行直接的经济赔偿机制, 同时加强对间接经济损失的补偿。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用法律的形式增强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4. 引进先进的治污设备, 传递先进的治污技术, 并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是国外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普遍存在的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 是当地各方环境行为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现行社会中环境行为的主体具有多元性, 在同一个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中, 涉及到周边甚至是整个地区的环境行为主体, 这也导致了有很大一部分环境行为主体被“隐形”起来了。企业隐形环境问题是一种极其不平等的隐形状态, 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无法通过第三方介入与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以获得相对的民主平等, 而只有靠受害者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寻求解决的途径。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作为普遍的环境问题, 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与限制, 要想解决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 司法、行政等部门应通力合作, 共同为当地居民的福祉而行使自己的职权。最后, 企业隐形环境侵权问题的解决措施, 不管从理论上的研究还是从经验上的研究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摘要:当进入21世纪时间轮盘的时候, 人们都沉寂在喜庆中。我们虽然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方便、快捷的生活, 但是同时也在承受着科学技术所具有的负面——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研究企业隐形环境侵权, 应从客观、全面上着手, 了解企业隐形环境侵权波及范围的宽广性及潜伏的长期性;危害产生的隐蔽性和鉴定的困难性。企业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一个小范围的侵害问题, 而是涉及到了对社会的危害、对居民的影响、对环境和生态破坏。

关键词:企业隐形环境侵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隐蔽性,宽广性

参考文献

[1] 乔世明.环境损害与法律责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269.

[2] 钱水苗, 徐迪.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J].重庆环境科学, 2009, 25 (6) :55-58.

[3] 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284

[4] 崔哲.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31.

上一篇:用爱为语文后进生插上自信的翅膀下一篇:浅析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