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022-09-11

1 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盈余管理逐渐成为各大上市公司迎合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的预期的重要手段。2001年安然公司利用关联公司、空挂应收票据等操纵利润、粉饰数据疯狂行为震惊全世界, 也让盈余管理瞬间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同时,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也给予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2 盈余管理的基本内容

2.1 盈余管理的定义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获取私人利益, 对财务报告进行的控制过程。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实现经营者自身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Healy和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财务报告误导利息相关者决策和合约制定的行为。

2.2 盈余管理的方法

应计盈余管理不涉及具体的现金交易活动, 是公司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调节操控对外披露的盈余信息。少提或不提坏账准备、低估未来售后服务成本、改变处置资产的时点选择等都是应计盈余管理的主要操作方式。

真实盈余管理涉及真实的交易活动, 可以发生于每一笔交易和每一个时点, 因此具体的操作手法比较丰富, 其中最主要方法包括异常经营现金流量、操控性支出和生产成本调节盈余。

3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1 可靠性

从真实性角度出发, 应计盈余管理是对于报告年度真实利润的账面操控, 会计数据缺乏相应会计事实的支撑。当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量过高, 且已出现逾期未支付等信号时, 少提坏账准备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完全背离。真实盈余管理是基于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 因此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从客观性角度出发, 应计盈余管理对于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 管理层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调整具有极强的主观目的, 因此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可能具有误导性;另一方面, 内部管理者掌握着公司某些不予外部披露的利好消息, 盈余管理后的数据或许比真实会计数据更能反映公司发展前景。

3.2 相关性

从反馈价值角度出发, 应计盈余管理对账面数据的修改, 会释放出与过去时点经营现实不符的会计信息, 通常会干扰公司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历史决策和经营的评价。真实盈余管理借助某些经营活动可以扭转整体经营业绩, 同样影响信息的反馈价值。

从预测价值出发, 应计盈余管理对于信息预测价值的影响同样是双向的, 符合企业发展实质和现状的盈余调整, 有助于帮助投资者筛选次要信息, 做出正确决策, 反之将欺骗和误导投资者。真实盈余管理以真实业务和数据粉饰真相, 不利于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预测。

3.3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的前提是信息使用者具有一定数据分析和财务理解能力。事实上多数外部投资者和少数公司高层都不具备足够的判别能力, 公司盈余成为其评判业绩的重要标准, 然而盈余不是也不应是衡量公司发展的唯一标准。面对投资者理解能力的限制, 盈余管理简化了庞杂的报表数据, 似乎是一项迎合信息可理解性的必要之举。归根到底, 无论是应计盈余管理或是真实盈余管理, 只有建立在真实公允基础上的信息才真正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否则那些浅显易懂的数字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而已。

3.4 可比性

从横向可比角度出发, 盈余管理似乎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间通用的手段, 完全没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寥寥无几。横向可比是建立在各个企业信息真实公允基础上的, 盈余管理的泛滥无疑动摇了公司间信息比较的基础。

从纵向可比角度出发, 纵向可比不是要求企业经营政策一成不变, 而是不轻易改变。事实上, 应计盈余管理在会计政策上的改变或是真实盈余管理在经营活动上的调整, 都带有极强的隐蔽性, 且变动内容没有在报表附录中明确指出。这种隐瞒行为破坏了纵向可比的前提条件。

4 结语

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诚然, 盈余管理可以迅速实现管理者特定的报告目标, 但透过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分析不难发现, “盈余管理虽好, 但也不要贪杯”, 适度合理的盈余管理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会计信息, 而过度的盈余管理甚至是盈余失控不仅会弱化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 更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只有端正盈余管理的动机、规范盈余管理的方式, 盈余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具才能发挥其真实作用。

摘要:盈余管理是一项建立在会计政策和相关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利润调控行为。本文通过梳理盈余管理的基本内容, 明确了我国盈余管理的方法与现状, 并具体分析了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与可比性的影响, 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 2014 (2) .

[2] 胥朝阳, 刘睿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 2014 (7) .

[3] 蔡春, 李明, 和辉.约束条件、IPO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3 (10) .

上一篇:边学边用——浅谈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一篇:HDB3码和AMI码及它们的编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