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交通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力,城镇化进程对交通发展有更高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中国迈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14年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发挥综合交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以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发展,有赖于对两者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二者互适性关系展开系统性地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动作用关系。首先,引入“推拉”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之间“推动”与“拉动”作用关系;其次,提出基于新型城镇化和综合交通发展的综合指数测度的互动关系定量分析方法,以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为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揭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动演变关系及空间差异性,得出二者在互动作用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阻碍彼此发展。(2)提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适性,揭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机理。首先,从综合交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交通需求的互适、综合交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互适、综合交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的互适三个层面界定二者互适性的内涵;其次,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利润最大化”产业区位选择模型、“势能”差异人口流动模型,以及交通重力模型,揭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需求变化推动着综合交通发展,综合交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布局,二者达到互适发展的作用机理。(3)建立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评价体系。首先,从综合交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交通需求的互适、综合交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互适、综合交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的互适三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家相关规划文件和现有文献研究,以及结合专家意见,确定指标评价阈值;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改进的TOPSIS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评价模型,选取武汉市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4)构建面向互适性的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首先,分析面向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其次,分析自动驾驶情景下交通方式特性变化,以及对交通出行结构的影响;再次,构建面向互适性的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以武汉市中心城与阳逻新城之间交通出行为例,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不同情景下两地通道之间的最优交通出行结构,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评价;交通出行结构

学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2.1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综合交通发展

2.1.3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动作用关系

2.2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综合指数测度

2.2.1 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测度

2.2.2 综合交通发展综合指数测度

2.2.3 不同时空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2.3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动关系计量分析

2.3.1 方法选取

2.3.2 时域分析

2.3.3 频域分析

2.3.4 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机理

3.1 互适性内涵

3.2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内涵

3.3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影响因素

3.3.1 内部因素

3.3.2 外部因素

3.4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作用机理

3.4.1 新型城镇化推动综合交通发展

3.4.2 综合交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步骤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1.3 评价指标分析

4.1.4 指标评价阈值

4.2 评价模型构建

4.2.1 权重确定

4.2.2 模型构建

4.2.3 评价结果判别

4.3 实证分析

4.3.1 实证城市发展情况

4.3.2 数据获取与分析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互适性的交通出行结构优化

5.1 面向互适性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

5.2 考虑自动驾驶的交通出行结构分析

5.2.1 自动驾驶情景下交通方式特性变化

5.2.2 自动驾驶对交通出行结构影响

5.3 面向互适性的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求解

5.3.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上一篇: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国金融业未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