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学校文化特色

2022-07-18

第一篇:挖掘学校文化特色

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天津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赵佳璐

内容提要:天津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东北亚文化与经济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遇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天津特色的文化资源总结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特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字:独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制改革

一、天津的地域特色与独特文化

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天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归纳起来天津具有8个方面的独特文化现象:

(一) 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清末民初,天津是北京的后花园,皇家的文化和西洋文化融合而生的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特点,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开放九大口岸中,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上海对西洋文化的引进、吸纳构成了十里洋场,是投资者的乐园。而天津既有对外开放的早期外来文化的交流,更有清末民初倚仗北京皇家帝王文化,例如张园、静园,它们是西洋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结合。

(二) 天津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具有独一无二的教育文化历史强势。天津有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官办学——北洋大学堂和近代第一个民办大学——南开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全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积淀。

(三) 天津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如近代化学工业、锻造业、机器制造业。上海市从2003年开始就想把上海打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有许多老厂房被保护起来,我们也要做好这方面工作。

(四) 明清两代商埠文化的集散地,特别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点,从而构成天津的历史,其中有老百货大楼、老劝业场、老估衣街等商业建筑。

(五) 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的“租界文化”,天津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传统建筑被保留完好,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如大光明桥、解放路、奥租界领事馆、日租界领事馆、马可波罗广场,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浓缩了百年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利顺德大饭店。

(六) 园林文化,历史上天津居北方园林之冠,如与苏州、杭州遥相呼应园林文化——水西庄。第七,蜚声海内外,以近代天津爱国人士霍元甲为代表的“精武”文化。第八,素有“曲艺之乡”传统的津味“市井文化”。

二、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天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大、空间大。目前,天津各区县围绕自身特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导向和支持措施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效果,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文化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天津历史文化悠久,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化遗存,使之能够与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相结合,定能够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能,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层次。西青区的明清一条街、天津的五大道、近代金融街、水西庄创意产业园区等,都是充分挖掘了天津的文化遗存,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而生的典范。利用了天津的文化遗存,深入分析文化遗存的精神内涵,再将它们与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支持了文化创意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天津近代制造业发达,加之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将二者融合起来共同为文化的发展铺路成为天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之处。用旧有的厂房、仓库加以改造,形成了一部分创意产业园,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依托,一些很典型园区有:6号院、3526创意工厂、意库创意产业园。目前,经过市有关部门的批准整体装修方案的调整,6号院创意产业园已逐步恢复了初建时的英式建筑风格。随着天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处于起步状态的“6号院”将会与一些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田子坊、8号桥、798等相媲美,成为具有天津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也成为天津知名的现代艺术群落。旧的厂房仓库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之初就有鲜明的主题和对创意业态的侧重。总的来说,基于旧厂房、仓库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园的建立,提高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加速了传统产业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三)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民俗文化在天津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特色,表现在生产、文化、饮食、民间艺术与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亮点。天津的鼓楼一古文化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商圈、老城厢地区的民俗文化创意坊和创意体验区、杨柳青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都是利用了天津的民俗文化,加上新的创意元素发展起来的。这不仅创作了民俗特色作品,提高了服务业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也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

三、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清,观念落后制约发展

受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民间的文化创意活动不少,但是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从政府方面来说,对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一些相关的文件出台,但是还缺乏对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没能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到目前为止,天津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专著和理论研究成果都比较少,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不但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很快,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少,都相继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蓝皮书》,促进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不系统,相关配套性差

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提出的比较晚,而且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规划还不够完善,众多的经营单位,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分散的资源也没有统一的利用好,造成

①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就己有的政策来说,缺乏完整性和稳定性。各区县制定的政策缺乏整体的思考,也缺乏 长远的考虑,从而不利于市场主体的稳定性,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天津在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激励计划,没有引入合理的竞争① 张彦霖.天津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机制,也没有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完整而配套的产业优惠政策。

(三)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模式落伍,管理水平低下

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影响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首先,天津的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范围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界定,理论研究滞后,对于文化聚集区 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何管理、如何定位、如何发展都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很多创意产业 园都按自己的方式管理,只考虑了自己领域内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计划,没有深入思考相关领 域的问题,因此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从管理方式上说,政府的管理手段相对单一,大部分就是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性的直接干 预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很少用法律手段或者其他的经济手段来调节,也忽略了市场机制和 价值规律在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所以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文化创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天津企业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能够发展的前提,也是制约天津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动漫产业是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但是动漫网游产业原创部分所依赖的电脑绘图环节使用的设备的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致使这一专业设备的价格在国内居高不下,动漫企业成本因此被迫增加。再如,还有天津的游戏企业,很大一部分承担的是北京、上海及日韩等企业的外包业务,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游戏产品品牌,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业务上的自主性不强。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群虽然初步成型,但产业集聚性不强,在目前天津已有的动漫企 业中,只有少数的几家公司具有从原创设计、独立制作到出售播出的能力。

(五)文化创意阶层尚未完全成型,人才与产业的结合仍不够紧密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制作,还有一类人才就是经营管理人才。人才的缺乏是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性缺乏的根源。 天津市从事文化娱乐业的从业人员,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由于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天津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难以持续快速增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发展的时间较短,加上天津的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人才的缺失还很严重,那种既懂管理又懂创意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一些企业的运作者,他们只看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属性,重心放在加强企业管理,单向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上,而忽视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势必会对好的文化创意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严重阻碍文化创意产业整个行业的发展。

(六)缺乏品牌效应,没有打造出天津独特的文化创意品牌

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获得足发展的前提,虽然天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也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通常拥有一批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比如北京的798园区、杭州的国际动漫节等,已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之一。 天津虽有“中新生态城”“意库”等产业园,但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和品牌效应,还不足以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

四、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政府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要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形成统筹规划和联动机制。其二,上下级之间要合理分工。下级部门在具体执行上级部门的命令时,要在弹性的范围内认真执行,不能使得上级的职权被侵犯。上级部门负责总体的规划和引导, 下级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其三,要建立社会非赢利组织和政府携手发展 的运行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而可行的总体规划,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很大 的系统工程,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快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就必须要有一个 明晰的发展规划,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确定未来若干年的方针政策

的导向,天津市政府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组织力量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 文化创意企业在同一的规划下有序的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抓住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创新

文化创意与创新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动力。 因此在生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一定将创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要想保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性,我们要考虑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与创新性对文化创意产品 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文化创意产品能否产生和能否延续的关键要素。其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创新产品,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 价值。

其三,在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手段上迫切需要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企业不 但应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努力的促进文化创 意产品的创新,还应该在产品创作出来后,重视传播手段的创新。

(三)依托传统,形成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天津的传统产业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寻求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最佳融合点,才有取得文化创意产业取得高速发展的可能性。

一方面,天津的滨海新区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天津独具优势,它成为天津市最大 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天津应该依据己有的优势条件,利用好适宜文化创意产业产生、成长的良好环境,紧紧地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天津的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将天津构建成为创意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城市。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被称为“都市无烟产业”,多以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老建筑为载体。天津市除了“五大道’、“金融街”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历史风貌建筑外,海河沿岸尚有一些可利用的旧厂房、旧建筑。这些建筑只要合理利用,都可建设成为“创意产业园区”。 在市内各区还有许多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等不同类型的“园区”,如果能够加以调整, 就能整合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平台”。

(四)努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

创意产业链强调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通过营销拉动分销产

②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后续产品的开发来拉动支持产业。产业链一条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

链条,需要各方的相互配合与互动。

天津要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首先就要注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天津应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集中、功能完善、品牌经营”的基本原则,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已有的文化园区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一区多园”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集中体现园区的“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的功能,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的互通网络,打造园区的品牌,通过园区的集聚扩散,建立园区间的网络关系。

(五)加快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创意人才不仅是构成创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从事文化创意经营活动的重要

③资源,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文化创意活动无论从制作到管理还是到

销售,都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来完成。只有合格的创意人才才能把文化与科技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水平的根本提高。吸引更多的合格人才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② 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66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I.上海二学林出版社.2006年:119③

(1)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合格的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合格的文化创意人才要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入手,努力为创意人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加强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教育培训,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人才主要是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培养,高等院校通过吸引全国的师资和生源,不断发展和更新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战略。政府部门可以针对社会的需要,推出针对性较强的培训项目,缓解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的局面,文化创意企业也可以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天津地方特色

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核 心产品,用高质量的产品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文化创意产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发展 和竞争,只有坚持了品牌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和产品尽快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只有塑造 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才会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来源和原始的材料,要打造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就要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在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际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率。天津市独有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遗存、工业遗存、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就是打造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2]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3]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

[4]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年第1期:1一5

[5]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

[6]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问题[J].《中关村》.2005年第9期:119

[7]陈建军,葛宝琴.城市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165

作者:赵佳璐

工作单位:武清区委党校

职务:教师

职称:助理讲师

联系电话:82101891

联系地址:武清区八孔闸党校路1号

第二篇: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示范学校

——杨柳井中心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杨柳井中心学校,其小学部原是 1926年成立的私塾学校,1950年转为公办,后成为中心小学。中学部是1958年成立的杨柳井农业中学,1999年改为广南县杨柳井农职初级中学,是广南县唯一的1所初级农职业中学,教育综合改革后中小学校合并后改为杨柳井中心学校。从私塾学校到农职中学再到中心学校,学校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每一个杨柳井中心学校人引以为豪的巨大精神财富。为了进一步传承她的文化,弘扬其精神,学校根据实际的地域条件,通过一届届师生的共同努力,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清幽的校园

杨柳井中心学校具有独特的育人环境,校区依山而建,四周环山,绿树成荫,多年的建筑错落有致,形成阶梯式校园。学校一直重视校园美化建设,认真搞好绿化工作,使校内主体建筑、树木花草与四周翠绿的青山相映衬,体现了自然美与现代建筑美的完美结合。环境清新优美,每天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让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在画卷中,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深深感受到这是何等愉悦学习、工作的环境。

二、人文的校园

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学校坚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开拓空间”的工作思

1路,按照“提供优质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树立“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和发展而用心插柳”的办学理念。学校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精神饱满的教师一览表到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的运动区,秩序井然的教学区,安静优雅的宿舍区,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绿地、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感染与熏陶,做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三、和谐的校园

(一)完善制度保障。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教代会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杨柳井中心学校人事制度管理办法》等,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氛围。

(二)创建平安校园 。 学校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为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制定了班主任签字,值周教师审批,门卫备案的严格学生外出审批程序。校内校外两条线值周制度、班级考勤日报制度等,防患于未然,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丰富校园活动。在学校积极倡导、支持、鼓励下,师生自发成立了《柳芽报》,建立了杨柳井中学学生文艺队、排球协会,组建了教职工体育代表队等。兴趣小组的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主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师生情操,普遍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艺术素质,使得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四)共掘学校内涵。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在全体师生的参与下,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

100多条,确定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校徽、校魂等。校徽主体由柳芽、太阳以及建校时间为主题。柳芽代表地域,太阳代表学生是明天的希望,时间代表纪念悠久的建校历史,外圆象征和谐校园,整体圆形的构图,象征圆满、完整,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园各个角落、用品上的校徽图案、矗立在学校中轴线的校魂、醒目的校园指示牌、温馨的警示语等,形成了学校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杨柳井中心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五) 开展“争先创优” 活动。为营造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每月评出“学生眼中的好教师”、“未来之星”学生、“文明班级”“道德标兵”。同时学校从校内的勤工俭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被评出的学生给予鼓励补助他们的生活费,使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得以鼓励,从而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校园氛围。

(六)开展 “手拉手”活动。 学校是一个整体,为共同发展,学校长期以来师生形成共荣共进的默契。老教师带新教师专业的发展,新教师促进老教师观念的更新已是不变的传统(培训会、学科组交流),班主任带班级已是责无旁贷(班牌的张贴),科任教师带后进生已是一种潮流(耐心的辅导),特长生带学困生已是一种风气(融洽的沟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七)开展“我的班级我做主”活动。 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倡导走班级路线。由班级教师和学生自主创新发挥特长,每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格言。新颖独特的黑板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专栏,既能凝集班级力量,又让学生彰显个人风采。

(八)养成安静的午休习惯。 为保证学生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学校要求师生统一午休。通过长期不懈的培养,我校学生已有良好的午休习惯,中午呈现静谧校园。

(九)规范的“三操”。 对学生强身健体的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学校毫不含糊地严格执行,并规定值周领导监督、班主任跟班、科任教师按时授课。由于思想宣传到位,学生晨跑按时、课间操规范、眼保健操认真,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没有一个学生戴眼镜。

(十)井然的校园秩序。学生按时上课生活作息、教职工按时到位就岗、学校各口工作顺利正常运转,秩序井然已成为学校不变的旋律。

四、良好的养成教育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结合本校具体情况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养成教育之路,创设特色养成教育。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设置以德育主任为组长,教师为成员的“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出台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与工作制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与要求》,并制定出有关活动目标与要求、方法与措施。除此之外,学校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施方案,并围绕“文明礼貌”、“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自立自信”四个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出台了月重点活动安排,一月一个主题,以便使我校的养成教育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

(二)为了使养成教育活动讲实效、重过程,我校又出台了关于班级养成教育过程管理规定,班级养成教育考核办法,把养成教育活

动下放在班级,再以班级定到小组。班级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出班级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以及活动安排、活动记录、小结回顾等。

(三)注重环境育人。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默化、清幽校园环境的熏陶、丰富校园文化的拓展、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学校呈现卫生、好学、守时等良好的养成风气。

五、温馨的宿舍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学校还出台了宿舍管理新举措:每位教师挂钩一个宿舍,协助班主任管理所挂钩宿舍学生,并对他们定期进行补课辅导,还要求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各自挂钩宿舍寄宿生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具体做法是:

(一)要求一位教师挂钩一间学生宿舍,一对一管理帮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问题。

(二)挂钩教师必须每天不定期到宿舍区检查,帮助学生协调解决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三)学校形成舍管教师、挂钩教师和查夜教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如今,杨柳井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园环境优雅、和谐,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全体师生牢记“把理想切成细块,填满每一天”的校训,学生爱学、会学、勤学、博学;教师业务精、有创新、重科研、促发展。现在的杨柳井中心学校校园内一股文明新风正在悄然兴起,树立起了乐学、好问、善思、勤练的学风;严谨、务实、协作、争先的教风;

和美、创新、进取的校风。我们深信,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杨柳井中心校必将极大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夯实中职学校德育根基

鞠智慧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遇到招生难,在校学生难管理的问题。目前,各个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德育方式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也能够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职校园,将会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教育 德育管理

一、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迫切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致使部分青少年的道德缺失、精神贫乏。同时,随着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大学、普高持续扩招,加之现实社会中对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形势越来越严峻,生源竞争日益激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每况愈下。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已不仅仅只是文化基础差,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较差,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差,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生活目标,法纪观念、劳动观念、勤俭节约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不分,爱慕虚荣、奢侈浪费、不讲文明礼貌、不讲卫生及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现象较为严重。面对目前中职

1 学生的素质状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认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战略性的眼光重新认识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既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德育的需求,把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历程不断发展起来的,充满着哲学思理,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的思考有其独到的见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精神,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中职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大致上可归结为:一是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是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四是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是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吸引

2 力、渗透力。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抽象枯燥、脱离实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口头上,青少年只知道一点空洞的大道理,对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甚至认为微不足道,不屑于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拉帮结伙,校园暴力,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不能不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败。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的吸引力、有效性,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诸如: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个人自身修养上,“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慎言力行”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道德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具有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主观等特点,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这就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总

3 体要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懈动力,是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保证学生“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德美、艺术美、行为美,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学校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臵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修为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源泉,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中职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等民族精神,就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教职员工尤其是管理者要更加清醒地了解、认识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4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精选范围,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不需要让学生都有涉猎,而应根据德育教育目标的指向性有步骤、有计划地精选内容。要有效地进行学生道德教育。一是主要选用《三字经》《弟子规》和《颜氏家训》等教材,使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二是选择《诗经》《道德经》《大学》《中庸》《学记》《论语》《菜根潭》中的有关章节以及包含中华传统美德的诗赋,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理解、自省,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的自觉性;三是依托中职语文课本中一些文质兼美的文言诗文和近现代诗文,充分挖掘和展示课本中的各种传统文化因素,并广泛而有选择地向课本外辐射,充满激情地讲,浅显明白地教,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激活了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三)学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和检查落实等工作,确保德育创新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其次,打造一支教工德育工作团队,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学校应通过对教职工培养训练,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

5 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使教师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有独立德育工作能力的师资队伍。只有当师德工作做好了,学生德育工作才会有基础。只有教师系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言传身教,才能对学生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影响,更好地矫正和规范学生行为。才能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学校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要真正对德育工作起到领导的作用,每学期开始部署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如新生入学强化教育、在校生的日常行为养成、孝道感恩教育、毕业班的职业道德教育等,这些重点应该内容翔实,形式多样,涵盖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德育工作全程,每个教学班按统一部署德育的组织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所在,感受人文情感和关怀。同时,为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对德育工作有布臵、有落实、有检查、有交流、有总结、有提高。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要建立对学生品行优劣记录的档案袋,根据记录,定期评选道德明星,给予道德明星精神和物质奖励,优先推荐就业等

6 鼓励政策。争取“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

(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校园环境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信息源。学校要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营造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一是在学校教室、教学楼、宿舍墙壁、楼道上设臵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标语、图片、宣传画等,用先贤事迹和名言鼓励学生,用高雅文化陶冶学生。二是在校园广播、橱窗开展“道德古训专栏”“中国文化遗产”等专栏,每周更新内容,突出传统的和谐儒雅的“人境互动”,让文化在校园飘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整洁、有序、优雅、健康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修身的人文氛围,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导向。

(五)以传统文化为支撑,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传统美德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并化为具体行动。一是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结合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理论体系,学生通过课堂系统学习,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二是学校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届次化的“诵经典、明礼仪、践行动、塑形象”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以传统节日、法定假日、重大历

7 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书达礼;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养成诚信美德。三是学校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家庭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加以开拓和创新,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总之,要抓好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弘扬中华美德。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文汇报,2001-10-25.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刘高宏 甘肃平凉师范学校 744000)

第四篇:挖掘习作资源 写出农村特色

沙家坳乡马家岭小学杨红昌

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追究原因,许多老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润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挖掘素材,开发资源,为学生作为开辟一条通道。那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挖掘农村作文资源哪?

一、 热爱生活 激发学生的习作情趣。

许多孩子觉得生活平淡,毫无新奇之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真情投入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回归生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爱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创作的源泉。职要心中有爱,学生才会有话想说,才能‚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

1、热爱周围环境。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 社会、 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能源。因学生长期受优秀习作和电视文娱生活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农村既没有美丽的公园,优美的住宅,也没有名胜古迹,不留心农村生活环境,甚至讨厌农村生活.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农村环境的美,发现农村独特的韵味。如:青翠的群山、甘醇的泉水、 清新的空气 、飘香的茶 憨厚的人……慢 1

慢地喜欢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生活。学生在‚爱家乡‛‚家乡的变化‛等习作题目中才能写出特色,写出内涵,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关爱身边的人。农村生活是一潭深水,看不见爱的流淌。学生没有开过一次生日宴会,感受到生日的欢快,也没有收到一张贺卡,感受节日的欢乐,出现‚站在河中渴死‛的现象。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放弃表象,放弃虚浮,从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声问候、一次守侯中获取情感的慰藉,体验人间温情。在感受父母之爱、同学之爱、邻里之爱时学会关爱他人,共同演奏一曲爱之赞歌。只有关爱他人,享受他人的爱。农村孩子在写人记事中才能情动辞发。

3、留心周边的事。由于学生观察缺乏主动性目的性,对事件的认识较肤浅。同时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强。利用学生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周边的事,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只有多留心身边的事多看多想,学生的习作才能常写常新,写出特色。如:种茶一事农民开始在政府的倡导下半信半疑,开垦一些荒地种植,后来尝到茶叶高效益的甜头,自觉种植茶树;到近阶段,农民以极大的热情去种植经营茶叶经济。只有留心观察,学生的习作就能有所创新,不走老路。

二 、观察生活 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

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指习作的内容。许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觉得没内容可写,编造的多。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不过是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罢了。习作的内容来源于平时日常生活的观察,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的表象。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系统性较差,情绪和兴趣在观察中起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出要求,教会学生观察,提高他们的知觉水平,培养捕获作文材料的能力。

1、围绕目标 小处着眼。善于观察的人,总是先从目的出发,选择观察对象,而后确定相应重点。学生受观察兴趣和知识水平注意力的影响,往往在事物面前不知所措,无从入手。教师应围绕习作目标,选取较

小的观察点,供学生观察,帮助其确定观察对象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例如写一次活动,我组织孩子们观察‚滚珠子‛的游戏。让他们观察不同同学的不同表现,玩时的动作、神态、同伴的评价,经过长期的训 练,学生就能从小处着眼,抓住特点。

2、细致观察,凸显特性。细致是观察的基本要求,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具体,深入。要精细的辨别,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或突出部分所掩盖,学生的习作才能多角度,多形式的描述事物,描绘生活。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的发展。纵观安溪的整个茶叶经济,市场的世界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素材空间。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青少年吸毒、赌博,茶叶农药超标,使用农药、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变化,并进行细致观察,从细微出发现问题,发现素材,并且通过细致观察,学生习作时才能写得具体,写得形象,写得逼真。

3、提高认识,丰富表象。小学生观察是往往‚五官并用‛,通过‚五官‛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单凭感官去感知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不能直接成为作文的内容。这是有些学生作文记流水帐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感性东西上升到理性东西,由表及里的认识,由此及彼的联想。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与认识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在一次引导学生观察茶叶销售情况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听了商贩的谈话,看了市场的热闹,望着茶农的微笑,你想到了什么?你当时有什么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广度、深度,提高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 体验生活 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

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毕竟是不一样的;或是教材中习作题目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标指出:教师应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生活在农村,有着充裕的活动时间,广阔

的活动天地。经常参与劳动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布臵一些紧扣‚农‛字的题目,拓宽习作思路。

1、多写观察日记。学生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染,并能亲自践。他们经常要喂养、饲养小动物,还经常要种花种草,种菜种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把他们与小动物间的点点滴滴记下来,把种植花果的感受、变化写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裕童趣的日记跃然纸上。

2、乐写‚小发明小制作‛。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想象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农村孩子生活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思维不受限制,常常自主开发,创造出许多新玩具。如‚竹子木偶、硬币陀螺、竹片飞盘、木板滑车……受好玩天性的驱使,常常会有许多小发明,小制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发现、发明、小制作写下来,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乐中写。

3、练写科技小论文。学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经常要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可以接触到很多关于种植的科技知识,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如许多孩子对于茶园的管理[施肥、锄草、虫] 及采茶的要求了如指掌,说起品茶头头是道,做起活来,井井有条。这是他们的优势。放学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学生写一些科技小论文,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体验,知识不断得以提升,素材不断得以充实。

四 、学习语言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在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甚至干巴巴,没办法写具体。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多诵读书本上的好词好句。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用语言。

1、学习农谚农语,优化习作语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

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特色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立夏一过,茶叶成木屑‛这些农谚既阐明科学道理,又生动易记。运用这样的谚语既读来朗朗上口,又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含量,写出农村生活的特色。

2、学习特色语言,强化习作语言。劳动创造了生活,农民在劳动生活中,由于表达需要,产生了许多劳动用语,形成特色语言。如制茶的过程:晒青、杀青、揉捻、烘焙、出炉。这些制茶步骤的名称,学生在课本中无法学到。在习作中出现生活与知识的断层,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问、多听、多记,在生活中学习语言、丰富语言,写出农村特色。

3、学习农村的俗语,美化习作语言。农民在经过时代的繁衍、变迁,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种子浸泡在水中后发芽、长叶‛。这是我们的说法,而农民说的是‚冒牙、爆青‛。仔细推敲一下,农民的‚冒牙‛、‚爆青‛比‚发芽、长叶‛更富情境。一个‚冒‛‚爆‛说出了种子发芽那种无比强大的力,说出了种子发芽的色彩。这是多么精练的语言,多么形象的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收集,交流农村俗语,推敲比较,学习用词的准确,美化习作语言。

农村作文教学要开发课程资源,立足农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写出农村特色。

第五篇:学校廉政文化五大特色

特色1: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理念高远、全员参与、点面结合)

秉承一个理念即“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坚持两个结合即(1)与德育教育相结合,(2)与党务、政务公开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侧重三个层面即(1)党政层面(2)教师层面

(3)学生层面;进行四个渗透即(1)校园文化(2)学科教学(3)家庭、社区、社会(4)年级与班级。

特色2:活动(独特时效面广、引领作用强、贴近生活)

(1) 请全国道德模范某某某:作“廉洁自律”报告

(2) 隆重组织了文明劝导进社区活动(邀团县委、教育局、镇政府、

派出所、村组参与,县电视台播报)

(3)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爱护家园保护绿道”倡议活

动(邀镇政府、派出所参加、村组长参与,县报社、电视台播报)

(4) 小手牵大手活动、手抄报漫画比赛。

特色3:建立了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十项措施、师德不合格一标否决、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定期进行廉洁自律专题讲座。。。)

特色

4、校园文化廉洁自律主题鲜明。(办学理念体现廉洁教育目标、感恩文化、LED廉洁宣传、天书、班级外墙文化、长廊、展板主题。。。) 特色5:理论研究有深度广度

师生廉洁自律论文集、廉洁自律专题沙龙活动、廉洁自律主题班会特色鲜明

上一篇:物流调研报告要求下一篇:五进双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