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补工艺作业指导书

2022-08-13

第一篇:焊补工艺作业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下载此文本文档

第1页/共2页 下一页>

文本预览:

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A、D 匝道 钢箱梁制作与安装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鄂东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湖北鄂东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二 OO 九年五月

一、编制依据

二、焊接质保体系程序

三、焊接工艺规程 录

目前进场焊接 焊接设备技术参数及操作细

四、目前进场 焊接 设备技术参数及操作细 则 附件: 附件:

1、焊接人员证件复印件 、

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编制依据

本质保资料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本质保资料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施工技术规范 、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

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 GB/T1591-94 、《 金 属 材 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 、 金 属 材 料 夏 比 摆 锤 冲 击 试 验 方 法 》 《 GB/T229-200

6、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 《 弯曲试验方法》 GB232-199

9、 承 、 《 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 《钢 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 射线检测》JB/T4763.2-200

5、 钢 射线检测 、 《 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等 编制。 编制。 焊接质保体系程序

1、 优化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人员组成, 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各部 门负责人、 各施工主任、 技术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监督控制网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使焊接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控制。

2、 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质量的陈旧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加强了 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召开多种形 式的评比会、现场会、分析会、宣传会。在项目施工中做到“三工教 育”(工前教育、工中指导、工后讲评) ;“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不 交接、无施工记录不交接、无专职质检员签字不交接) ;

3、 增加自检与抽检频率。 对每道切割切口严格把关, 保证自检频率。 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和质检部对施工队伍的原材料、 机 械设备、人员数量质量、焊接工艺方法、关键工序和焊接质量进行抽 检。

4、 建立健全对各岗位人员在岗及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制度,即上级 对下级检查,监理对承包人的检查等。 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部各部门 及负责人、施工技术负责人、检测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岗位责任制 的落实工作的检查, 项目经理部检查各部、 各施工队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队检查各施工组乃至各序操作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6、 加强工地检测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符合规定、检测操作符合标

准、检测结果数据可信。 配备齐全的检测、测量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均经过国家计量部门 标定。操作人员熟悉检测规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对所使用的 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操作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在规定范围操作,保 证检测数据真实可信,严禁伪造修改数据。

7、 完善科技文件的管理制度,所有科技文件、科技材料及时归档, 确保所提交的科技文件、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全面、真实、完整。 建立健全完善的资料管理体系和资料流程, 按照流程和分类对质量保 证资料进行上报、收集、整理、归档,上述过程,由工程部、质检部 组织人员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行检 查。 焊 接 工 艺 规 程

1、基本要求: 1.1 钢箱梁结构件的所有焊缝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所制定 的焊接工艺执行。 1.2 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能从事焊接工作。焊工停焊时 间超过六个月,应重新考核。 1.3 焊缝金属表面焊波均匀,无裂纹。不允许有沿边缘或角顶的未熔 合溢流、烧穿、未填满的火口和超出允许限度的气孔、夹渣咬肉等缺 陷。焊接后应等焊缝稍冷却后再敲去熔渣。 1.4、所有对接焊缝均为I级焊缝,必须焊透,咬合部分不小于0.2 mm。 腹板与面板及底板之间贴角焊缝,并开坡口焊透,焊缝标准为I级, 支座处横隔板与面底板及腹板为贴角焊缝,必须焊透,焊缝标准为I 级焊缝。其它横隔板与腹板必须焊透,焊缝均为II级焊缝。 1.

5、所有 I、II 级焊缝都应进行外观检查,内部质量检验以超声波和

射线探伤为主。

2、焊接用材料: 2.1、所有水平对接焊缝用埋弧自动焊,焊丝用 H08MnA,规格: φ4。 焊剂 HJ350。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 2.

2、腹板与顶板、底板,隔板与顶板、底板及加劲肋与各板的焊接 均采用 C02 气保焊,焊丝为 ER50-6,焊丝直径为φ1.2。执行标准《焊 丝选用指南》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 GB/T8110-1995。 2.3 CO2 气体保护焊的气体纯度应大于 99.5%。

3、焊缝质量要求: 3.1 试板焊接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 焊瘤等缺陷,外观质量符合 TB10212-98 中表 4.7.11-1 的规定。 3.2 焊缝无损检验 3.3 无损检验在焊接 24 小时后进行。 3.4 对接焊缝及熔透角焊缝应符合 GB11345-89Ⅰ级标准; 顶板、 底板、 腹板的对接焊缝应符合 GB11345-89Ⅰ级标准,腹板与顶板、底 板坡口角焊缝应符合 GB11345-89Ⅰ级标准,横隔板与腹板间坡 口角焊缝应符合 JB/T6061-92Ⅱ级标准。 3.5 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取及试验 3.5.1 接头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按 TB10212-98 的规定执行, 即: 试件型式 对接接头试件 验 试验项目 接头拉伸(拉板)试 1 试样数量(个)

焊缝金属拉伸试验 接头侧弯试验① 低温冲击试验② 接头硬度试验 熔透角焊缝、坡口角焊 缝、T 型接头试件 焊缝金属拉伸试验 接头硬度试验 1 1 6 1 1 1 注:①侧弯试验弯曲角度 α=180o。板厚≤16mm°时,d=2a,板厚 >16mm 时,d=3a。 ②低温冲击试验缺口开在焊缝中心及热影响区(熔合线外 1mm)处各 3 个。 3.5.2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试样的制取和试验按照 GB2649~2655-89 执行。 3.5.3 每一组试板进行一次宏观断面酸蚀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钢 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方法》 (GB226)的规定。另外,通 过断面检查,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等厚或不等厚板对接焊缝,必须全熔透。 2)熔透角焊缝必须全熔透。 3)坡口角焊缝的熔深达到设计要求。

4、工艺要求 4.1、钢箱梁零部件制作的切割、焊接设备其使用性能必须满足要求。 4.

2、焊接时,不得使用生锈的焊丝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熔烧过的渣 壳。 4.3、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焊剂的粒度埋弧自动焊宜用 1.0~3.0mm,埋弧半自动焊宜用 0.5~1.5mm。 4.

4、为防止气孔和裂纹的产生,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 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低氢型焊条经烘焙后应放入保温桶内,随 用随取。 4.5、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处理情况,当不符合 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4.6 施焊前应对焊缝边缘 30~50mm 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水分等杂 质进行清除和烘烤。 4.

7、对接接头、T 型接头、角接接头及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配合焊 缝,应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 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为 80mm 以上,手工焊和气 保焊为 50mm 以上,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应磨 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4.8、为防止起弧坑缺陷出现在应力集中的端部,角焊缝转角处宜连 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全部宜大于 10 mm。 4.

9、每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 缺陷后再焊。施焊时母材的非焊接部位严禁引弧。 4.10、 总体组装时, 则先将各小构件焊接校正后再与底板和腹板焊接, 对于底板、 腹板之间焊接则需采用分段退焊法和合理的焊接顺序等措 施,防止焊接变形。有顶紧要求的肋板,应从顶紧端开始向另一端施 焊。 4.

11、定位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脚尺 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尺寸的 1/

2、焊缝长度为 50~100 mm 并应在距 端部 30 mm 以上。 4.

12、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定出修补 工艺并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4.

13、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两端明显部位打上焊工钢印。其内部 质量的检查应在焊后 24 小时进行。 4.

14、埋弧自动焊焊接中不应断弧,如有断弧则必须将停弧处刨成 1: 5 斜坡后在继续搭接 50 mm 施焊。 4.

15、埋弧自动焊焊剂覆盖厚度不应小于 20mm,埋弧半自动焊不应 小于 10 mm,焊接后应稍冷却再敲去熔渣。

5、工艺要点: 5.1 本工程的接头形式 5.1.1 对接焊缝 a.板单元制造中对接焊缝 1)底板对接; 2)顶板对接; b.工地连接对接焊缝 1)节段间顶、底板横向对接焊缝; 2)边腹板、中腹板对接焊缝。 3)边纵腹板肋板嵌补段对接焊缝; 4)底板及顶板 T 型肋嵌补段对接焊缝。 5.1.2 熔透角焊缝 a.节段整体焊接中熔透角焊缝 1)顶板与腹板间熔透角焊缝; 2)底板与腹板间熔透角焊缝; 3)横隔板与腹板间熔透角焊缝; b 工地连接融透角焊缝 1)腹板与顶板及底板熔透角焊缝; 5.1.3 坡口角焊缝 a.节段整体焊接中坡口角焊缝 1)横隔板与顶板间坡口角焊缝。 2)横隔板与底板间坡口角焊缝。 3)挑梁与顶板、腹板及堵板角焊缝。 5.1.4T 型角焊缝 a.板单元制造中 T 型角焊缝 1)T 型加劲肋角焊缝 b .梁段整体焊接和梁段间焊接 T 型角焊缝 1)横隔板与底板间角焊缝; 2)T 型肋与底板间角焊缝; 3)T 型肋与底板角间焊缝; 4)腹板与纵向加劲板间角焊缝: 5)顶板与加劲板间间角焊缝: 6) 支点处加劲板与底板间角焊缝: 7)支点处加劲板与腹板间角焊缝: 8)支点处加劲板与隔板间角焊缝 C 工地连接 T 型角焊缝 1)T 型肋嵌补段与顶板、底板角焊缝 2)腹板加劲肋嵌补段角焊缝 5.2 本工程拟采用的焊接方法 焊接方法 手工电弧焊 CO2 气体保 护焊 (底)板的组合焊 埋弧自动焊 平 顶板、底板、 适用位置 平、横、立、仰 施焊部位 附属设施焊接 顶板、底板、对接缝组合焊的打底、 平、横、立、仰 腹板对接、横隔板对接焊,腹板与顶 对接缝组合焊等

6、熔化焊缝缺陷返修: 6.1、 焊缝表面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对气孔、夹渣、焊 瘤、余高过大等缺陷应用砂轮打磨、铲凿、钻等方法去除,必要时应 进行焊补;对焊缝尺寸不足、咬边、弧坑未填满等缺陷应进行焊补。 6.2 、经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返修,返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返修前应由施工企业编写返修方案;

2、应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 气刨清除缺陷。

3、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加工成四侧边斜面角大于 10°的坡口, 并应修整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

4、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 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不小于 100mm。

5、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 施,防止产生裂纹。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方法检查,确认 无裂纹后方可继续补焊;

6、 焊缝 正、 反面各作为一个部位, 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两次;

7、对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制订返修方案,经工程 技负责人审批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执行;

8、返修焊接应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 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6.3、碳弧气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碳弧气刨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如发现“夹碳” ,应在夹碳边缘 5~10mm 处重新起刨,所刨 深度应比夹碳处深 2~3mm;发生“粘渣”时可用砂轮打磨。

7、钢箱梁焊接顺序: 7.1、焊缝标准和位置及焊角高度按设计焊接图纸进行焊接 7.

2、根据以上质量要求,总体装配的焊接顺序为: 腹板与底板 板、顶板

8、焊接工艺 8.1、对接接头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见下表: 腹板与顶板 支点处加劲板 横隔板与腹板 装饰板 挑梁与腹 板厚

第二篇:PE管道焊接工艺指导书

PE 热熔焊接作业指导书

一、PE管热熔全自动焊接作业指导书

1.1工序流程图

准备工作→接热熔连接→管阀件安装→接口外观及10%焊口翻边切削检验→下道工序施工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1、施工图的准备

施工是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的。当设计单位出有效的施工图后,施工单位应到施工现场,具体了解情况,对不能照图施工的部分要与设计单位交底,协商,确定是否能采取特殊的施工工艺或作局部设计变更。同时,还应根据图纸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对施工进度安排。

2、2人员培训

从事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的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过考试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参与培训人员除了在燃气知识、聚乙烯专用料特性、电工知识、聚乙烯熔接设备、聚乙烯燃气管道施工技术等理论知识方面进行培训,并参加考核。

2、3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机具。因我国对聚乙烯管道的焊接质量和熔接参数无统一标准,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管材、管件熔接参数不同。为达到可靠的熔接效果,在选择设备上还须认真选型,选质量好的产品,在熔接效果上,要可靠许多。施工机具分为电熔焊机和热熔对接焊机两类。热熔焊接所用机具如下:

1、全自动热熔焊机 技术参数:

管材直径范围60~160mm 最大对接压力 43bar 可焊管材料 PE—PP 工作温度-5℃~+40℃

2、30Kw柴油发电机

3、焊缝外观检验尺

3、0管材、管件的验收

3、1检查产品有无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3、2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管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画上、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匀等。

3、3长度检查。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误差不超过正负20 mm。逐一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有气孔。凡长短不同的管材,在未查明原因前应不予验收。

3、4燃气用聚乙烯管应为黄色和黑色,当为黑色时管口必须有醒目的黄色色条,同时管材上应有连续的、间距不超过2m的永久性标志,写明用途、原材料牌号、标准尺寸比、规格尺寸、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生产厂名或商标、生产日期。

3、5不园度检查:取三个试样的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管材的不圆度,其值大于5%为不合格。

3、6管材直径和璧厚的检查。管材直径的检查用圆周尺进行,测其两端的直径,任意一处不合格为不合格。壁厚的检查用千分尺来进行,测圆周的上下四点,任意一处不合格为不合格。

4、0管材、管件运输与保管

在聚乙烯产品的运输和保管中应按下述方法进行: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

4、1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不得暴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

4、2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不低于-5℃的库房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

4、3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小管可以插在大管中。

4、4运输和存放时应水平放置在平整的地面和车库内,当其不平时,应设平整的支撑物,其支撑物的间距以1—1.5m为宜,管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 m。

4、5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期管材不应超过1年,管件不应超过2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5、热熔焊接口连接步骤

材料准备→加紧→切削→对中→加热→切换→熔融对接→冷却→对接完成

5、1材料准备

1、将焊机各部件的电源接通。必须使用220V、50Hz的交流电,电压变化在±10%以内,电源应有接地线;同时应保证加热板表面清洁、没有划伤。

2、将泵站与机架用液压导线接通。连接前应检查并清理接头处的污物,以避免污物进入液压系统,进而损坏液压器件;液压导线接好后,应锁定接头部分,以防止高压工作时接头被打开的危险。按选定的工作模式输入焊接数据:直径;璧厚或SDR值;加热板的温度设定;焊工代号。

5、2加紧

将管道或管件置于平坦位置,放于对接机上,留足10~20mm的切削余量;根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

5、3切削: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

1、将机架打开,放入铣刀,旋转锁紧旋钮,将铣刀固定在机架上。启动泵站时,应在方向控制手柄处于中位时进行,严禁在高压下启动。

2、启动铣刀,闭合夹具,对管子管件的端面进行切削。

3、当形成连续的切削时,降压,打开夹具,关闭铣刀。此过程一定要按照先降压,在打开夹具,最后关闭铣刀的顺序进行。

4、取下铣刀,闭合夹具,检查管子两端的间隙(间隙量不得大于0.3mm)。从机架上取下铣刀时,应避免铣刀与端面碰撞,如已发生需要重新铣削;铣削好的端面不要用手摸或被油污等污染。

5、4对中

1、检查管子的同轴度(其最大错边量为管壁厚的10%)。当两端面的间隙与错边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待焊件重新夹持,铣削,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5、5加热

1、检查加热板的温度是否适宜210℃~230℃,以两端面熔融长度为1~2mm为宜。

2、加热板的红指示灯应表现为亮或闪烁。从加热板上的红指示灯第一次亮起后,在等10min使用,以使整个加热板的温度均匀。

3、测试系统的拖动压力P0并记录。每个焊口的拖动压力都需测定;当拖动压力过大时,可采用垫短管等方法解决。

4、将温度适宜的加热板置于机架上,闭合夹具,并设定系统压力P1。 P1=P0+接缝压力

5、待管子(管件)间的凸起均匀,且高度达到要求时,将压力降至近似拖动压力,同时按下吸热计时按钮,开始记录吸热时间。

P2=P0+吸热压力(吸热压力几乎为零)

5、6切换

1、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熔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

2、达到吸热时间后,迅速打开机具,取下加热板。取加热板时,应避免与熔融的端面发生碰撞;若已发生,应在已溶化的端面彻底冷却后,重新开始整个熔接过程。

5、7熔融对接:

1、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1~2mm为宜。

5、8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1、迅速闭合夹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的将压力调节到P3,同时按下计时器,记录冷却时间。

P3=P0+冷却压力

夹具闭合后升压时应均匀升压,不能太快,或太慢,应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以免形成假焊、虚焊,此压力要保持到焊口完全冷却。

5、9对接完成 达到冷却时间后,将压力降为零,打开夹具,取下焊好的管子(管件),移开对接机,重新准备下一接口连接。

卸管前一定要将系统压力降为零;若需移动焊机,应拆下液压导线,并及时做好接头处的防尘工作。

6、热熔对接连接工艺

P1—总的焊接压力(表压,Mpa) P1 =P2+P拖; P2—焊接规定的压力(表压,MPa) P拖—拖动压力(表压,MPa) t1—卷边达到规定高度的时间; t2—焊接所需要的吸热时间,; t2—焊接所需要的吸热时间,; t3—切换所规定的时间(s);

t4—调整压力到P1所规定的时间(s); t5—冷却时间(min)。

SDR11管材热熔对接焊接参数

注:1 以上参数基于环境温度为20℃;

2 热板表面温度:PE80为210±10℃,PE100为225±10℃;

3 S2为焊机液压缸中活塞的总有效面积(mm2),由焊机生产厂家提供。 SDR17.6管材热熔对接焊接参数

注:1 以上参数基于环境温度为20℃;

2 热板表面温度:PE80为210±10℃,PE100为225±10℃;

3 S2为焊机液压缸中活塞的总有效面积(mm2),由焊机生产厂家提供。

7、热熔对接连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管材或管件的规格,选用相应的夹具,将连接件的连接端应伸出夹具,自由长度不应小于公称直径的10%,移动夹具使待连接件端面接触,并校直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应大于壁厚的10%;

2应将聚乙烯管材或管件的连接部位擦拭干净,并铣削待连接件端面,使其与轴线垂直。切屑平均厚度不宜超过0.2mm,切削后的熔接面应防止污染;

3 连接件的端面应使用热熔对接连接设备加热;

4 吸热时间达到工艺要求后,应迅速撤出加热板,检查待连接件的加热面熔化的均匀性,不得有损伤。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均匀外力使连接面完全接触,并翻边形成均匀一致的双凸缘;

5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7、1 热熔对接连接接头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完成后,应对接头进行100%的翻边对称性、接头对正性检验和不少于10%翻边切除检验;

2翻边对称性检验。接头应具有沿管材整个圆周平滑对称的翻边,翻边最低处的深度(A)不应低于管材表面(图

7、1);

3 接头对正性检验。焊缝两侧紧邻翻边的外圆周的任何一处错边量(V)不应超过管材壁厚的10%(图

7、1);

4翻边切除检验。使用专用工具,在不损伤管材和接头的情况下,切除外部的焊接翻边(图

7、2)。翻边切除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翻边应是实心圆滑的,根部较宽(图

7、3); 2)翻边下侧不应有杂质、小孔、扭曲和损坏;

3)每隔50mm进行180°的背弯试验(图

7、4),不应有开裂、裂缝,接缝处不得露出熔合线。

5当抽样检验的焊缝全部合格时,则此次抽样所代表的该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若出现与上述条款要求不符合的情况,则判定本焊口不合格,并应按下列规定加倍抽样检验:(1)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则应加倍抽检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按本规程进行检验;

(2)如第二次抽检仍出现不合格焊缝,则对该焊工所焊的同批全部焊缝进行检验。

8、安全措施

8、1操作人员应安全着装:戴保护手套;穿工作鞋;戴防护眼镜;(打磨工件时):带保护耳罩、焊帽。

8、2设备接地牢固,加漏电保护开关。

8、3熔接完成后,断掉电源,将加热板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意外接触烫伤。切勿用手触摸加热板。

第三篇:冲压工艺与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性质是在完成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工艺学》后进行的针对冲压模具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其任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设计训练,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

1. 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所学 知识与技能。

2. 学习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强化工程计算、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培养和提高模具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完成典型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整个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应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学会应用冲压模具设计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掌握冲压成形零件工艺性分析、基本工艺计算,模具零部件设计、计算;冲压设备的选择,装配图、零件图的设计与绘制,工艺卡的编制。

三、工艺设计要点

1、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是指从冲压工艺的角度来衡量零件的设计(包括选材,零件形状结构等)是否合理。即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否以最简单、最经济的冲压加工方法将零件制成。零件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质量、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成本。

开始设计时,首先要了解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使用的材料,尺寸大小,精度要求以及它的用途等基本情况,并根据各种冲压工艺的特点来分析该零件的冲压工艺性,作为制订工艺方案的依据。如认为原产品设计有不合理处,或者其工艺性很差时,可提出修改方案,会同产品设计人员,在保证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原零件作必要的,合理的修改。

2、冲压零件工艺方案确定  计算毛坯尺寸

根据零件图确定毛坯尺寸,如弯曲零件的毛坯展开尺寸,拉深零件的毛坯形状与尺寸等。

 进行其它必要的工艺计算

根据各种冲压工序的成形极限,进行相应的其它的尺寸计算。如弯曲件的最小弯曲半径,拉深件所需的拉深次数,一次翻边的高度和缩口,胀形变形程度的计算等。

 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一合理方案

对于工序较多的冲压件,可先确定出该冲压件的基本工序,然后将各种基本工序做各种可能的排列与组合,可得出多种工艺方案,并根据生产实际条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取一种最合理的工艺方案,并绘出各工序的模具结构示意简图。

 据所定工艺方案,计算并确定各中间工序的工件形状和尺寸,同时确定各工序的工件图。

3、确定出合理的排样形式,裁板方法,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

4、计算各工序压力,确定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计算工序所需压力时,要使其最大压力不超过压力机的允许压力曲线。必要时,还要审核压力机的电机功率。

5、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根据上述工艺设计,将所需的工序及原材料、所使用的设备、模具、工时定额等项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工艺卡中。它既是生产作业的指导文件,也是设计模具的依据。

四、模具设计要点

1、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确定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的制造和维修条件,操作与安全,以及上料,出件的方式,使用设备等各方面的情况,确定冲模类型和结构。

2、模具零部件的选用、设计和计算

模具工作部分零件,定为零件,压料、卸料及出件零件,导向零件,固定零件,紧固及其它零件,若能按《冷冲模标准》选用时,要尽量选用标准件,若无标准可选时,再进行设计。此外还有弹簧,橡胶的选用与计算,某些零件还需进行强度校核等。

3、绘制模具装配图

装配图应具有足够能说明模具构造的投影图及必要的剖面、剖视图。一般主视图和俯视图应对应绘制,还要注明必要尺寸,如闭合高度,轮廓尺寸,压力中心,以及靠装配保证的有关尺寸和精度。并画出工件图,排样图,填写详细的零件明细表和技术要求等。

绘制装配图的一般步骤是:把工件图的主、俯视图画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先画工作部分零件,再画其它各部分零件;画出工件图,排样图;填写详细的零件明细表和技术要求。绘图时应与上一步工艺计算工作联合进行。总之,模具设计与工艺设计应相互照应,如发现模具不能保证工艺的实现,则必须更改工艺设计。

4、绘制模具零件图

按所设计的模具装配图,拆绘模具零件图。零件图也应有足够的投影图和必要的剖视、剖面图,以便将零件结构表达清楚。另外,还要注出零件的详细尺寸,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等。工作部分零件刃口尺寸及公差按所计算的尺寸、公差标注。

五、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摘要包括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依据、模具结构特点与结论。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

4、序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该类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指导思想、最终解决的问题。

5、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冲压零件工艺方案的拟定;

7、排样形式和裁板方法,材料利用率计算;

8、各工序压力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压力机的选择;

9、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以及必要的计算; 模具工作部分零件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模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 模具的动作说明及操作要求; 对本设计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结束语:对本次设计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参考文献:列出本次设计所用参考资料;

六、设计步骤及进度安排

1、接受任务书(一天)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提出,其内容如下:

 经过审签的正规冲压零件图纸,并注明材料的牌号。  零件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 生产批量。  必要的零件样品。

2、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一天)

收集整理有关该零件设计、成形工艺、成形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制定零件冲压加工工艺和设计模具时使用。具体:

 消化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分析零件的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使用性

能、使用场合方面的要求。

 消化任务书。分析任务书所提出的内容及要求。

 准备参考资料。《冲压设计手册》、《冲模图册》、《冷冲模标准》  收集相关资料。生产厂设备、工艺水平;设备型号性能、规格、特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模具维修能力;模具制造厂设备、技术水平;设备型号性能、规格、特点;相似零件工艺、模具资料等。

3、工艺设计(二天)

按工艺设计要点要求完成

4、模具设计(二天)

按模具设计要点要求完成

5、绘制模具装配图(三天)  图样幅面及比例

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图纸幅面,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选择适当的图幅。绘图比例尽量采用等大比例(1:1),这样直观性好,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放大或缩小比例。  模具装配图布置

装配图的一般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 视图要求

一般情况下,用主视图和俯视图表示模具结构,若还不能表达清楚时,再增加其它视图。

剖视图的画法一般应按G B4458.1-84规定执行。但在冲模图中,为了减少局部剖视图,在不影响剖视图表达剖面迹线通过部分结构的情况下,可将剖面迹线以外部分旋转或平移到剖视图上,像螺钉,圆柱销,推杆的表示可用该方法。

下模俯视图,是假设将上模去掉以后的投影图。

上模俯视图,是假设将下模去掉以后的投影图。对称的模具,上模和下模的俯视图可各画一半表示。

在模具视图中,工件图和排样图的轮廓线用点划线表示,断面涂黑或红。 毛坯在模具视图中的初始位置,用黑色或红色表示。  工件图和排样图

工件图是指经本套模具冲压后所得到的冲压件图形,一般画在总图的右上角。若图面位置不够,或工件较大时,可另立一页。工件图应按比例画出,一般与模具图的比例一致,特殊情况可以缩小或放大。工件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一致(即与工件在模具图中的位置一样),有时也允许不一致,但必须用箭头注明冲压方向。

有落料工序的模具,还应画出排样图,一般也布置在总图的右上角,零件图的下方。

 标题栏和明细表

标题栏和明细表一般放在总图的右下角。若图面位置不够时,可另立一页。明细表应包括:件号;名称;数量;材料;热处理;标准零件代号及规格;页次及备注等各栏。模具图中的所有零件都要详细填写在明细表中。  技术要求

冲模模架的技术要求,按G B 2854-81《冷冲模模架技术要求》中的规定执行。在模具装配图中,只简要注明对本模具的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即可。当有特殊要求,或不是在专业模具厂(或模具车间)生产时,要详细注明技术要求。

6、绘制全部零件图(二天)

拆绘模具零件图时,应尽量按该零件在总图中的装配方位画出,不要任意旋转和颠倒,以防画错,影响装配。模具图中的非标准零件均需画出零件图,如图凸模,凹模,卸料板等。有些标准零件需补加工处较多时,也可画出,如上模座和下模座。一般如导柱,导套,模柄,定位销,推杆,弹簧,螺钉,圆柱销等标准件均不再绘零件图。具体:

 由模具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工作零件,后其它零件。

 图形要求: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图形要清晰。

 标注尺寸要求统

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零件主要尺寸,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 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 技术要求。冲模零件技术要求,可按G 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要求》中的规定执行。在零件图中,只简要注明对本零件的热处理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即可。当有特殊要求,或不是在专业模具厂(或模具车间)生产时,要详细注明技术要求。

 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7、校对,审图。(一天)  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 模具及其零件与冲压零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零件图纸的要尺寸、精度要求。设备选择是否合理

检查设备吨位、闭合高度、台面尺寸等有关装配尺寸与模具的装配关系。图纸

--装配图上各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名细表内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标准件等有无遗漏。

--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技术要求检查,零件配合处精度、检 查,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粗糙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 -- 主要工作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数字应正确无误,不要使生产者生产时再换算。

-- 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 -- 校核加工性能

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注等是否有利于加工。 - 说明书是否按要求格式打印、装订;内容是否完善;表达是否正确。  教师审图

原则上按设计者自我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

8、整理、写作说明书(一天)

按说明书写作格式、内容要求。

9、答辩、资料归档(一天)

将所有资料,例如任务书、零件图、说明书、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类档。

第四篇:高温火腿肠生产工艺指导书

一、本文件规定了高温火腿肠生产的各项操作标准及技术条件;本文件规定使用的各种原辅料、包装材料均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及本企业技术要求标准。本文件适用于生产高温火腿肠的生产。

二、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 → 修整 → 绞肉 → 斩拌}→ 一次滚揉 → 静腌 → 二次滚揉

配料 → 盐水配制→ 充填 → 高压杀菌 → 冷却 → 包装 → 质检 → 入库

三、工艺要求:

1、原料的解冻:

①地面清洁卫生,无血污积水。

②选用新鲜的冻结2#、4#猪肉,经自来水解冻,水温为15—20度,时间为10—12小时。肉中心温度为0-4℃。

2、原料的修整:

①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消毒,操作前对工作台、生产用具必须清洗消毒。(备注:修整刀每30分钟,消毒一次)。

② 按照2#、4#肉的自然纹路修去筋膜 、骨膜、血膜、血管、淋巴、淤血、碎骨等,剔除PSE肉,修去大块脂肪(如三角脂肪),允许保留较薄的脂肪层,必须将猪毛及其它异物挑出(修整完的2#、4#肉立即送0-4℃库,备用)

③ 环境温度:10℃以下。

3、配料

①配料人员应按照配方配料,不得有缺项。

②材料开袋后,应先使用。

③所用辅料如有异常变化应停止使用,通知生产部。

④配料室闲人免进,如离开配料件间,应将房门锁好。

⑤配料室所用的器具要天天清洗,对于磅秤、天平、电子秤要天天校对,配料时要细心准确,避免出错,要认真复查。 ⑥配料齐合后,移交当班操作工。

4、绞肉

①用φ12mm的孔板绞制(肉馅为2-6℃)。

②冻脂肪切片过后用φ12mm的孔板绞制(肉馅温度为-3℃至-6℃)。

③ 禁止绞肉机空转。

5、斩拌

① 斩拌前要检查刀是否锋利,是否有裂纹。

② 原料肉斩拌:启用200转/分,将原料肉缓慢倒入斩拌机中,再启用1850转/分,斩3-4圈,观察肉馅颗粒约6-7mm左右即可出馅(肉馅最终温度为不能超过8℃),肉馅立即入滚揉间。

③ 基础馅斩拌:启动200转/分,将绞好的猪肉倒入斩拌机中,添加磷酸盐,用1850转/分,斩拌3-4圈;再启用3850转/分,斩拌7-8圈;启用200转/分,加入食盐、脂肪缓慢加入1/3冰片,启用3850转/分,斩3-4圈;等斩成肉糜状时,转低速加入蛋白、1/3冰水,提中速(1850转/分)连续斩3-4圈后,再启动200转/分加入淀粉和剩余的1/3冰水,提高速(3850转/分),斩肉糜成粘稠的乳化馅。斩好的肉馅及时入滚揉机,整个斩拌过程中注意测量温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当班主任。

A、基础馅质量标准:

a.肉馅的最终温度不能过13℃,最好是8-10℃。

b.粘稠肉馅晶莹,有光泽。

c.色泽:淡黄

B、斩拌结束后,切断电源,打开斩拌机后盖,清除内部残留肉馅,用干净的容器剩放,入冷库做为回肉馅处理。

C、清洗斩拌机,特别要注意把刀轴上、下的部位清洗干净。

6、盐水配制

① 操作前用热水将搅拌器冲洗、消毒。 ② 经检验确认配料齐全后方可进行配制。

③ 将称量好的20kg自来水加入盐水配制器内。

④ 除淀粉外,其它物按顺序依次加入(亚硝用热水溶解) 要求:

a.磷酸盐完全溶解,方可加入其它辅料。

b.遇到有结块的盐、糖、磷酸盐须砸碎后方可加入。

c.当盐水浓度较大时,将中。

d.最终的盐水要求制料均匀,完全溶解。

e.配制后的盐水温度为0℃左右。

f.添加冰片的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若肉馅温度偏高,添加量要视情况加大。

7、滚揉:

14kg

冰片添加盐水

① 要求滚揉桶内壁清洁卫生,无肉糜及辅料粘附桶底无积水,无异味。

② 将原料肉、基础馅、盐水投入滚揉机中,将盖盖好。

③ 真空度:-0.08Mpa。

④ 一次滚揉:3小时(每滚揉50分,停10分),再静腌8小时以上。

⑤ 二次滚揉:将剩余的淀粉加入滚揉机,抽真空后,滚揉1小时。

⑥ 环境温度:0-4℃。出馅温度为2-6℃为最佳,滚揉好的肉馅要在4h灌装完毕,确保不让肉馅温度升高.

8、充填:

① 40g/支,使用宽度为65mm的片状红色PVDC彩印复合肠衣膜,肠衣收缩率:横向,20%;纵向,26-27%。充填长度(两扣之间)173mm,折叠宽度为10mm(使用周长60mm的充填管),卡扣φ=2.1mm。 ② 5g/支,使用宽度为80mm的片状青金PVDC彩印复合肠衣膜,肠衣收缩率:横向,20%;纵向,26-27%。充填长度(两扣之间)192mm,折叠宽度为8-10mm, 卡扣φ=2.1mm。

③ 40g/支,计量41-43g/支; 75g/支,计量77-78g/支

④ 灌装时要按照长度进行灌装,重量准确。封焊要牢固。卡扣要牢固。

⑤ 日期字迹要清晰,无误。

⑥ 机器设备在生产时要加油润滑。

⑦ 工作结束后应把机器内的残馅清理出来,地面的肉馅捡起,用水把设备冲洗干净,清洗机器部件时注意保护所有部件不受损伤。

⑧ 灌装完的半成品不能在常温下存放,要及时杀菌,杀菌前肉馅温度不得超过9℃.灌装间的环境温度在15℃以下。

9、高压杀菌:

① 要保持杀菌锅内,周围环境清洁卫生。

② 操作工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③ 杀菌前要认真检查、校正各环节、阀门、温度、记录仪是否正常(蒸气、冷水、压缩空气等)。

④.40g/支:杀菌公式为:升温不超过15分,保温10分/121℃,水冷至25℃(中心温度)出锅。水冷肠体中心温度小于15℃时开始包装. 注:进热水温度为85℃,压力0.1Mpa;100℃、压力为0.2Mpa;121℃、压力为0.25Mpa,降温80℃以上,压力保持0.25Mpa;80℃以下压力,保持0.2Mpa。

⑤ 75g/支:杀菌公式为:升温15分,保温13分/121℃,水冷至25℃(中心温度)出锅。水冷肠体中心温度小于15℃时开始包装. 注:杀菌过程同40g相同。

10、包装:

① 班前准备:

a.工作服穿戴整齐后进入车间;

b.工作开始前必须用消毒液洗手;

② 规格:

a.40g(袋装),每袋10支(包装袋热封口时注意焊接牢固)。

b.75g(袋装),每袋5支(包装袋热封口时注意焊接牢固)。

c.40g(散装),单箱100支,要求每箱准确无误。

d.75g(散装),单箱100支,要求每箱准确无误

注:前一批的火腿肠与后一批火腿肠同装一箱时,出厂日期,以后一批为准。

e.封箱前检查每箱合格证的放置与填写和肠体日期是否一致(一般包装日期比生产日期晚一天)。

f.工作中用完的周转箱放到指定位置、地面保持干净。

注:挑出残次品,肠体要求清洁,无论袋装或散装,必须检查每支两头是否有小裂口或夹肉馅现象。

g.产品不得堆放,挤压.

11、包装完的产品要及时入库,码放高度不超过90厘米

第五篇: 双针缝纫作业工艺

2.2.1:缝制门、窗盖在内侧时布料的正反面与其部位的正反面一致。拉链布的长度为5cm,不能有长短1cm。

2.2.2:缝制外罩直门。拉链开口要正确,拉头不能装反,有拉链唇门的缝制时下拉链应按紧,上布料放松,缝位均匀.拉链唇及面布不允许有邹折,反面拉链不能漏档或反卷,左右两边拉链布长短一致。

2.2.3:缝半圆型门,布料两侧直的地方缝制时,拉链与面布放松,拉链与布料平整,左右两侧有弯度布料有点带紧、反面拉链要均匀吃针,中间点与两侧直的一样,拉链布左右一致。

2.2.4:缝D型门、网纱方向、布料的缝位要正确、吃针程度根据弯度的大小而定,折角要和布料角度一样,反面拉链不能有线球。

2.2.5:三头拉链,拉链做记号点要标准不能有误,网纱布直边与斜边要注意、拉链底与中间要分清,直边缝制时拉链与布料平放,斜边操作时拉链要带缝的第一片一定要刚好到记号点,缝第二片要超出记号点一厘米左右,叠角要与布料角度一样,叠角位置上下不能有线球,三头拉链布长短误差不可超过一厘米。

2.2.6:缝外围拉链;两侧直的部位要平缝,双针线部位要折好,不能开列,网纱要与拉链边拉平缝位刚好的网边,盖布与网纱要一样大弯度地方网纱带紧,拉链均匀吃针,网纱折位不能超出0.2cm。

2.2.7:门的鱿鱼盖布两侧放松,弯度拉链按紧,布料均匀吃针,中间与两侧一样放松,布料不允许有长短,缝完整个门要求有张力。

2.3缝制网纱;网纱与布料组合,针尽量用最小号的,要经常检查针是否有针尖磨损的,要把针换掉,缝位正常、布料压网纱(除特殊情况)缝网纱针书数5—6针,网纱是直边的与布料平缝,网纱裁斜边时网纱放松布料带紧,缝完双针线要直不能有塌陷现象。

2.4:拼缝止口应从上到下,必须左右对称,如有网纱或PVC,应布料压网纱、PVC(除特殊情况)

2.5:侧片,两片布料组合时不允许有长短,上下缝位均匀不能有吃针现象,有辅料应按记号标准放加固部位,必须准确的在该部位打回针,回针线要重叠不许有几道线。

2.6:门或窗下;缝位上压下,过拉链布的部位缝位边不能反卷,拉链唇与布料要平,不能多包或少包,过松紧带或布条位置比较厚的,网纱或百料边要与松紧带或布条放平,缝制时两层都要折好不能开裂,下布料要带紧不能吃针,外侧松紧带或布条应并排平衡,最大缝隙不可超过0.5cm,内侧的松紧带或布条也要平衡,最大间隙不能超过1cm.

2.7:侧窗挖网纱,网纱与布料车位大小一致,面布折角部位两边剪口缝位必须折好,不能开裂,反面不允许有漏逢,缝完整个窗必须平整,不能有歪斜及变形现象。

2.8:拼缝半对角,左右两边缝位均匀,放辅材部位须打回针,前后半对角缝止口一致顶部缝完须成一条直线左右不许有长短。

2.9:拼缝全对角,两边缝位要正确,顶部缝位要均匀,有双针线要对平,有放辅材要对中心点,缝完要平整有涨力,不能有塌陷现象。

上一篇:河北省领导班子成员下一篇:环保技术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