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家校沟通合作

2022-12-29

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 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的, 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 然而, 有些家长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关系, 从而作出了很多不明智的作法, 对学生有了很不好的影响。

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 学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有影响的两个社会单位: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的支持, 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的指导。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无疑是保证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举措, 才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可以收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 但教育是个延续性的过程, 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 无法割裂。这种连续不仅表现在时间 (即纵向) 的连续上, 而且也表现在空间 (即横向) 的连续上。在教育这个过程中是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如果在孩子入学后, 家长就放弃了家庭教育, 虽然能在学校学到科学知识, 他们的智力其实并无任何障碍, 但是孩子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格, 对学习缺乏责任感, 缺乏进取心, 做事拖拉, 精神易分散。个性特点上任性、依赖。勇敢、自信、自强、正直、无私正是父母所应当教给孩子的品质, 学校教育从另外意义上来讲是要通过在群体生活中进一步强化孩子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可以感受到群体教育的氛围。但是,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 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 即在教学过程中, 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某一阶段都达到某一个标准。问题即在于此, 但是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 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 而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个性教育”, 特点是“个性化”。让学生在家庭中, 接受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 他充分享受着亲情, 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育, 更有利于个性发展。由于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明确, 对孩子的各种情况更加了解, 教育方法灵活, 因材施教, 再加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教育效果将会更加理想。

家庭是孩子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家长的思想言行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所谓“润物细无声”, 只有长久的滋润, 那小苗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教育者, 还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努力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上狠下功夫, 学习型家庭氛围, 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家庭成员和谐发展。

(1) 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家庭教育, 家长要抛开以前旧的观念, 不能认为家庭教育可有可无, 把教育完全推给学校, 也不能过分干预学校教育, 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 在家适当给学生降低学习的压力。 (2) 把自己也看成是一个学习者, 了解新的教育方法, 读一些青少年心理书籍, 学习更多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转变以前教育孩子的旧观念, 转变教育行为和态度, 从更新标准评价孩子, 建立起新型亲子关系。 (3) 在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夫妻之间和亲子之间双向沟通与交流讨论。 (4) 家长要善于欣赏孩子, 对孩子在碰到学习困难时和遇到挫折时, 转变一味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给予鼓励和情感支持。 (5) 家长要合理配置工作时间, 争取每周、每天能有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 共同分享交流, 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6) 定期主动与学校班主任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情况, 使在校与在家有机统一起来。 (7)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方面, 家庭教育可以因材施教, 家长就不可以责怪学校现在是双方职责不明:家庭做学校的事, 学校做家庭的事, 学校埋怨家庭没有做好本该属于家庭工作范围里的事, 家庭埋怨学校没有做好本该属于学校工作范围里的事。

二、加强学校教育的建设

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 学校、教师既要加强自身建设又要通过多样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努力争取体现学校教育优势化, 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促进家庭, 学校, 社会和谐合作氛围的形成。

1、采取各种方式利用现代技术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如:开家长会, 家访, 家庭联系本, 设班级网页, 建QQ群, 家长委员会, 帮助家长了解什么是教育, 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教育提供平台, 灵活运用各种交流工具, 使交流形式多样化, 及时化, 拓宽他们交流合作的视野, 渠道。

2、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

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观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成材动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个别谈心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层次、心理素质水平进行测试, 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 学校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 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方式。

3、提高班主任自身专业素质和师德师风, 把握沟通合作的技巧与细节。

在与家长沟通应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 保护学生家长的隐私, 注重交流时自己的语气要委婉, 多用表达“爱”的非语言技能, 利用家长会, 家访, 家长访校多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 介绍新的教育方法, 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

4、把握与家长沟通的心理, 掌握沟通的艺术。

对学生的评价要公正、客观、全面, 让家长听完后, 觉得这是老师的肺腑之言, 多鼓励赞扬学生, 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 让家长和学生充满信心, 不要等到学生犯了错误才家访, 请家长;当学生有错时不要给家长感觉老师在推卸责任, 把学生犯的错误通过提供可行性的建议表达出来, 或换语言表达角度使学生能接受。

作为学校、家长双方都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采取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家庭与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成长,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根据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来分工的。在实践中, 无论家庭还是学校, 都可能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明确的分工, 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而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是互补的。发挥各自的优势,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中达到教育的协调。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下一篇:高中德育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