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2024-05-14

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共12篇)

篇1: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市财政局财政投资管理工作总结

省财政厅:

201*年是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最后一年,全市财政投资管理工作按照“四个特别”、“八个更加注重”和“三问”的要求,紧紧围绕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投资财务管理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重大发展战略,争当“扣球手”,努力投进“三分球”,狠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以“六路”、“六库”为重点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发挥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汇报如下,请指正。

一、201*年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狠抓建设资金筹集。

一是大力筹集“六路”建设资本金。积极出谋划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从市、县、区共同筹集“六路”建设资本金的决策,共完成筹资任务2600万元。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10000万元。全市机关干部自愿向“六路”建设借款4255万元。三项合计筹资1685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六路”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大力筹集市政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我们建立了专账、专户,核算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规定执行,对每一笔资金的拨付,严格审查,要求项目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必须先审核签字,财政项目监管员必须深入现场复核进度,财政专管科室必须严格审查招标书和合同约定,财政分管领导最后审签,整个资金拨付手续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资金拨付的严格把关,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三是加强项目绩效评价。继续完善《巴中市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全年完成5个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提高了对项目的追踪问效力度。

四是强化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监管。今年,我们按照省委巡视组对“两项资金”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求,认真开展了项目自查,要求各项目主管部门、实施单位对所实施的项目开展自查自纠,防患于未然。随后,市财政局组织了5个检查小组,对三县一区和市级的项目进行抽查,历时一个月,共抽查项目30余个,发现纠正问题20余起。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又组织了培训,培训范围包括各县区财政局领导、科股长及经办人员和市级部门项目负责人、经办人员共100多人,培训内容涵盖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廉政纪律等,并且通过互动的方式,培训人员踊跃发言交流,积极探讨问题难点,使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狠抓内部管理。

一是完善重建办和治工办机构。重建工作任重道远,为圆满完成任务,市县区对重建办机构进行了充实完善,配备了专职人员,安排了专门办公室,添置了办公设备,对专职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治理工程领域突出问题工作任务繁重,市县区比照省财政厅对治工办机构的设置,成立了办公室,并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二是完善岗位责任制。抓好科室内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工作失误。对科室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分工,建立互相监督机制,做到工作来了有人做,工作做了有成效,避免重大失误产生。

三是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圆满完成了2009年基建财务决算、201*年、2011年部门预算编审工作。完成核实市政府签批的资金报告30余个,建议意见全部采纳,节约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办理各类资金审核拨付300多笔,未出现一起差错。完成信息报送任务50条,刊登20余条。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科室人员定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廉政纪律,切实做好反腐预防工作,采取拟写廉政建设心得体会,签订廉政承诺书,以身边个别同志犯错开展大讨论等措施,高度警醒,谨慎工作,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搞好廉政工作。

五是圆满完成省厅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定期上报报表(半月报、月报、季报)和治工领域总结报告,今年4月,在遂宁召开的全省投资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获得全省表彰一等奖,工作成绩得到了省厅的充分肯定。并获得2009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决算编审工作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资项目监管任务繁重。投资项目多、金额大,但监管人员数量少、水平不高,监管设施差,监管手段滞后,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成效不显著,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亟待提高。

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虽然上级财政给予我市大力倾斜支持,项目投资上也年年迈上新高,但是,我市财政自身发展后劲和动力仍然不足,融资渠道狭窄,支出压力十分巨大,很多项目的投入缺口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项目实施进展缓慢。

三是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日常办公经费和“人、车、会、话”支出增长过快,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浪费现象存在,挤占了对项目建设的投入。

三、201*年主要工作安排及要点

在新的一年,我市财政投资管理工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于财政改革的要点,紧紧围绕省财政厅关于强化项目监管的各项要求,首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不墨守成规,要努力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其次,要脚踏实地搞好每一项工作,特别是省上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局领导安排的重要工作,务必优先完成、圆满完成、高效完成,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好作风整治。

篇2: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关于印发《襄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襄阳政发〔2012〕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襄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襄阳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襄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四个襄阳”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为推进某一事业发展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市级财政预算计划安排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撤销、审核批准程序、执行、绩效评价和监督适用于本办法。经国家、省批准设立、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项资金以及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市级财政安排的与上级财政配套的专项资金,适用于本办法。国家、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

市级各单位部门预算中用于自身发展的项目资金,按照市级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适用办法。

第四条 专项资金设立、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政策规定,遵循依法设立、统筹兼顾、公开透明、规范管理、跟踪监督、绩效评价的原则。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专项资金收支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应当履行以下专项资金管理职责:

(一)负责专项资金的宏观管理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会同业务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

(二)负责专项资金设立、调整和撤销等事项的审核工作,并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汇总、梳理专项资金目录,报市政府审议后确定;

(四)组织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五)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实施;

(六)监督管理专项资金支出活动;

(七)组织专项资金执行期届满或者被撤销后的清算、资金回收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履行下列职责:

(一)配合市级财政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制定管理流程,明确责任主体,规范资金管理;

(二)根据市政府确定的专项资金目录,提出专项资金预算建议数;

—2—

(三)执行已经批复的专项资金预算,监督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

(四)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对专项资金实施过程进行自评价;

(五)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合理安排预算执行进度,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自评;

(六)负责对执行期届满或者被撤销专项资金的相关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审计和监察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资金的收支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做出处理。

第三章 设立、调整和撤销

第九条 专项资金应当按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市有关规定设立,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公共财政投入方向,重点保障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得增设与现有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或者用途一致的专项资金,相同类型专项资金不得重复设立。

第十条 设立专项资金应当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由市政府批准。申请设立专项资金程序为:

(一)由业务主管部门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并对专项资金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资金规模和绩效目标做出说明,经市分管市领导批示后,由财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对于设立的专项资金未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的,由财政部门直接上报市政府。对于涉及多个业务主管部门的,由财政部门牵头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上报市政府。

(二)财政部门接批复后对专项资金进行初审,并会同业务主管部门,结合市级当年财力许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对专项资金

—3— 的设立依据、资金规模、使用范围和绩效目标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必要时,可以通过组织听证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

(三)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初审后,应做出“设立、暂缓设立和不设立”的建议,并将初审意见报市政府审定,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四)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财政部门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结果办理相关手续。对同意设立的专项资金,由市政府批准发文。

第十一条 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要求市财政安排配套资金的,由业务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要求配套的文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批准设立后,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当包括专项资金的用途、绩效评价、使用范围、管理职责、执行期限、分配办法、支出管理、审批程序和责任追究等主要内容。各部门要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账核算。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执行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年,法律、法规及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专项资金执行期限届满后,不再纳入下一专项资金目录。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执行期限满后需要延期的,应当在执行期限满的前一年编制预算草案之前重新申请设立。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该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和调整项目内容。确需变更和调整项目内容的,应该按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在执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或者由财政部门直接报请市政府调整或者撤销专项资金。

(一)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专项资金设立的目标失去意义或者需要完成的特定任务已不存在的;

(二)专项资金的绩效达不到主要预期目标的;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存在违法违纪问题,情节严重或者

—4—

经整改无效的;

(四)其他需要调整或者撤销专项资金的情形。

第十七条 撤销或者调整支出预算形成的专项资金结余,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收回。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执行期限届满后二个月内,由业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完成专项资金清算工作。

第十九条 财政部门每年应当对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撤销、归并和整合情况进行梳理,并将梳理结果报市政府审核,由市政府确定下一专项资金目录。

第四章 预算编制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市政府确定的专项资金目录应当作为编制预算草案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原则:坚持“严格预算、专款专用、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留有余地、自求平衡”的原则,科学规范地编制计划,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第二十二条 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流程:每年年初,市人大通过市级财政预算计划后一个月内,由市本级财政部门会同专项资金业务主管部门提出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常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审批。

第二十三条 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编制的要求:

(一)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计划的要求,突出重点,专款专用。

(二)统筹安排,留有余地。

(三)编制项目和投入计划明细,明确各项目和投入计划应完成的工作量和应达到的效果,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并利于审计监督和

—5—

绩效考核。

(四)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对覆盖全市的,应兼顾平衡;对只用于市直本级的,要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功能交叉的产业专项资金,要注重整合,项目单位不得重复申报,财政和专项资金使用部门不得重复安排。

(五)统筹规划,增强预见性、全局性以及预算的严肃性,不得超预算编制。

(六)应明确项目单位和项目内容,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将专项资金预留在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二次分配。对暂不能编制到具体项目的,应根据预算控制数按项目类别编报。

第二十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整理、筛选、录入。实施项目库动态管理模式,形成“建成一批、去除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

第二十五条 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当年无特殊原因仍未实施的,由财政部门收回专项资金,经批准后统筹调整用于其他方面支出。

第二十六条 专项资金按规定形成国有资产的,应当及时办理决算验收,进行产权、财产物资移交,办理登记入账手续,并按规定纳入单位资产管理。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同时录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章 预算执行

第二十七条 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规定办理。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用款单位性质、预算管理级次以及用款进度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手续,不得无故滞留、拖延。上级专项资金需市级配套的项目,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拨付。

第二十八条 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批复的专项资金支出预算,—6—

编制专项资金项目使用计划,使用计划的编制及审批程序为:

(一)业务主管部门需在每年3月31日之前编制专项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报送市财政部门,具体内容包括专项资金实施内容、起止时间、用款单位、分步实施计划、资金额度等,经财政部门初审后并提出意见反馈给业务主管部门;

(二)经业务主管部门修改后并会同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报送市分管领导,由市分管领导对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做出批示;

(三)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市分管领导的批示修正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经常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审批;

(四)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经市长审批后,由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同时抄送审计部门;

(五)经市政府批准的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或资金使用单位,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向市政府提出资金使用申请,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市财政局拨款。

第二十九条 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等行为的发生。用款单位应对专项资金实行专门核算,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批准的使用计划和内容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对于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涉及基本建设投资的,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涉及政府采购项目的,应该依法实施政府采购。涉及支持企业的专项资金,由业务主管部门在政府网站予以公示,增加透明度。

第三十一条 专项资金一般应采取直接支付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发放到用款单位。对补助明确、用途单一的专项资金,可实行“报账制”等方式,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拨付效率。

第三十二条 探索研究对新兴产业、科技、农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试行“拨改投”、“拨改保”、“拨改奖”等新型模式,发挥专项资金引导的杠杆撬动、放大作用,用少量的政府投入,吸引和聚

—7—

集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三条 专项资金预留部分的拨付,由专项资金计划执行单位提出申请,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由市财政局拨款。对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执行中发生的计划外支出,应在预留资金中调剂列支;预留资金不足的,可调整原计划,调减的项目在次年优先安排。

第三十四条 加强专项资金结余结转管理。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原则上当年安排、当年使用、结余不结转,以便尽快发挥资金效益。经研究确需结转的年终结余资金,纳入下专项资金计划统筹安排。

第六章 绩效评价

第三十五条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制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和检查各业务主管部门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工作,对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评价和再评价。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自评价。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评价办法需包括绩效目标、对象和内容、评价标准和方法、组织管理、工程程序等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时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专家或相关专业人员成立评价工作组。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门在专项资金执行期内开展绩效跟踪,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向市政府报告绩效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十九条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作为以后预算安排和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条 预算结束后,有关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编制

—8—

决算的要求,及时将专项资金收支情况按预算科目编列财务决算报表向市政府及财政部门报告,并抄送审计、监察部门。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建立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财政、监察、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

第四十二条 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活动的监察工作,受理专项资金管理活动投诉、举报,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第四十三条 审计部门应当加强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专项资金存续期限届满后或被撤销后,对专项资金的整体收支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第四十四条 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开展日常检查,对项目进行验收,组织绩效自评;落实相关部门的整改意见,纠正专项资金使用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五条 财政、监察、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加强沟通,涉及专项资金的财政检查报告、监察报告、审计报告和其他检查报告或决定,应当相互抄送,作为以后预算安排和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按其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未经批准,由部门(单位)擅自设立或者擅自延长专项资金执行期的,由财政部门

—9—

报市政府批准后,撤销该专项资金,收回相关资金。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调整相关会计账目,追回相关财政资金,限期退回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在一至三年内禁止申报该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

(一)违反第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调整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或者金额的;

(二)违反二十四条规定的,以虚报、冒领、伪造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的。

第四十九条 对专项资金形成国有资产未按规定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襄樊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襄樊政发〔2004〕15号)同时废止。

篇3:浅谈倒圆和倒角指令的应用

1 相关知识

1.1 指令功能

在一个轮廓拐角处插入倒圆角或者倒角

1.2 指令格式

CHF=_;插入倒角, 数值:倒角长度;

CHR=_;插入倒角, 数值:倒角直角边长度;

RND=_;插入倒圆, 数值:倒圆半径。

1.3 使用说明

指令CHF=_或者RND=_必须写入加工拐角的两个程序段中第一个程序段中。

1) 指令详解

(1) 倒角举例 CHF=_直线轮廓之间、圆弧轮廓之间以及直线轮廓和圆弧轮廓之间加入一直线并倒去棱角。图1为应用实例:

(2) 倒圆举例 RND=_直线轮廓之间、圆弧轮廓之间以及直线轮廓和圆弧轮廓之间加入一圆弧, 圆弧与轮廓进行切线过度。图2为应用实例。

2) 实例应用

选用立铣刀加工如下, 如外轮廓。

例题分析:

(1) 该示例中两侧的大圆弧半径没有给出需要自己计算。

(2) 本实例中外轮廓涉及到圆弧相切, 如果用基本指令G01和G02来编写程序的话, 那就涉及到一些数学计算, 而如果应用倒角和倒圆弧指令来编写程序的话, 就会很简单。

问题一:分析图如图3中右图所示。

在直角△OAB中:AB=42.5 OB=R OA=R-[ (70-51.04) /2]

在直角△OAB中遵守勾股定理:OB^2=OA^2+AB^2

推出R=100

问题二:利用虚拟交点, 加上倒圆弧和倒角指令那编程就简单了很多, 程序如下: (工件坐标系

2 结论

篇4: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http:// 2011-12-07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 市经信委关于杭州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1〕31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经信委拟订的《杭州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杭州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

管理办法

(市财政局 市经信委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我市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浙财企〔2010〕232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重点产业(工业和信息化专项)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20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节能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在杭州市重点产业(工业和信息化专项)发展资金中安排。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以下简称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

二、适用范围

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市工业、商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中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包括推广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太阳能热利用等项目适用本办法。已享受国家、省、市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再纳入本办法奖励范围。对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由节能服务公司向所在地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提出备案申请,并由当地节能主管部门汇总报市经信委备案。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评审,经备案确认后,联合发布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1.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占项目总投资额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2.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30吨标准煤(含)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100吨标准煤(含)以上;

3.用能计量装置齐备,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完善,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4.项目在2010年6月1日(含)以后签订并实施。其中,2010年10月20日(含)以后签订的能源管理合同,须参照《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中的标准合同格式。

(二)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在我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具备提供优质高效节能服务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国家、省和市审核备案;

2.注册资金100万元(含)以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3.依法纳税,管理规范,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4.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四、奖励标准

(一)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其中,对符合国家、省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条件的项目,在国家和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根据年节能量按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符合市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条件的项目,市级财政根据年节能量按2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所在区、县(市)财政根据年节能量按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单个项目的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二)用能单位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相关投资,按《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53号)的规定给予资助,资助比例可提高到投资额的15%。

五、资金申请和拨付

(一)节能服务公司在与用能单位签定合同后,应填写《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备案登记表》,经项目所在地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盖章后报市经信委备案。

(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完成且运行正常后,节能服务公司可向项目所在地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财政奖励资金,并提供以下材料:

1.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包括项目承办单位及用户单位概况、项目实施背景和依据、项目改造条件、项目采用的工艺或技术方案、项目节能量及效益估算、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及风险分析等);

3.节能服务公司营业执照、资质备案文件等复印件;

4.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备案文件复印件;

5.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合同副本;

6.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三)项目所在地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初审后,分别报送市经信委和市财政局。

(四)项目年节能量由市经信委委托相关节能量审核机构进行确认。

(五)市财政局根据审核确认结果,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将资金拨付给节能服务公司。

六、监督管理

(一)各区、县(市)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节能服务公司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追缴财政奖励资金,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取消其3年内申报本项财政奖励资金的资格。

(三)财政奖励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和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经信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附件:

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备案登记表.doc

篇5:市财政局厉行节约管理工作制度

为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强化干部职工节约意识,加快机关精细化管理步伐,特制定本制度。

一、节约用电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尽可能少开灯、不开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离开办公室时间较长或下班时,要随手关灯、关闭饮水机。

对于“白昼灯、长明灯”及下班不关闭饮水机现象,查出一次罚股室负责人50元。

二、节约用水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用水后要随手关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每天要根据需要开关饮水机和装灌适量的开水,机关驾驶员要自己提水清洗车辆,不得到有偿服务场所清洗,严禁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

三、节约能源制度

1、节约纸张,减少打字复印耗能,文字材料撰写时,先在电脑上完成校稿,然后再用纸打出报分管领导核稿后正式按需印出,所有材料均需双面打印。

2、各股室每月报出用纸及办公用品计划,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报行政办公室,每月月初到行政办根据需要领取,行政办造册登记,年终将各股室使用情况予以公示,实行奖励机制。

3、机关工作人员禁止使用电热器等移动式取暖设备。

4、机关工作人员在市内公务活动时,原则上不派车,尽可能乘坐公交车,确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得分别乘车。进行集体公务活动时,均集体乘车。

5、驾驶员根据工作需要和按规定标准加油,严禁私自出车和公车私用。

篇6: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市财政局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管理

工作新局面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财政“另一半蛋糕”。为切实管好用好,市财政局按照“权责明晰化、制度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的要求,高位起步,全面推进,迅速打开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主动作为,推动资产管理权责明晰化

为切实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多头管理、产权虚置、监管缺位等问题,市财政局把理顺体制、明晰权责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开篇布局的首要大事,科学运作,步步推进,构建起以财政部门为主导、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第一步,建立高规格的管理机构。2010年4月,经过积极争取,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国资局),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级别副处级,编制暂定13人,下设综合科、产权登记科和监督管理科3个科室。国资局将当时分散在各职能科室的管理职权集中起来,实现了事权归一、一口对外,为有效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第二步,理顺了三个层面的管理关系。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多年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借力行船,借威开路,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工作会议,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权责,营造了工作开局氛围,理顺了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组织了全市财政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专题会议,重点理顺了国有资产专职管理机构上下对口衔接关系;多次召开财政内部工作会议,明确了国资局与预算、国库、采购等相关科室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理顺三个层面的关系,建立起“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机关单位具体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下顺畅、左右平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了工作迅速开局。第三步,开展高质量的起步工作。国资局成立之初,正值市区商业中心区建设项目启动,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被拆除,大量固定资产需要作报废或转让处置,国资局积极稳妥、快捷高效地办理好274件产权登记证交接,组织了1.28亿元资产报废或转让处置工作,无一出现纰漏。同时,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全面推开了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并对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建筑物占有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分析,对部分单位办公用房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赢得了领导的赞扬和部门的认可。国资局起步工作的“开门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短期内步入正轨,实现了平稳顺畅运行。

二、建章立制,推进资产管理制度精细化

我市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以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3

5号令)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36号令)为依据,坚持在细微之处精耕,在关键点上细作,相继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了从大框粗条到科学精细的根本转变。一是全面规范,不留制度盲区。按照工作职责,在“进口”管理上制定实施《廊坊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和《廊坊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确保国有资产配置规范公平,杜绝苦乐不均;在使用管理上印发执行《机关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使用科学合理,避免管理无序;在“出口”管理上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管理办法》,规范了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行为,防止资产流失。在此基础上,指导市直单位建立健全资产领用、借用、使用、保管、交接等环节的管理细则,构建起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集思广益,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坚持广汲博取,并蓄众长,先后组织人员赴江苏无锡、河南焦作等国有资产管理先进的地区进行考察,广泛学习经验,深入汲取教训,站在先进的肩上“高位起跳”,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订工作“时间短、质量高”。同时,坚持集思广益,通过召开座谈会向机关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对于资产配置标准、资产处置流程等制度中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借助外脑,邀请各方面专家把

脉会诊、当面问计,每项制度经过三上三下反复修改完善,才最终定稿,有力保证了制度科学合理,提高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加强指导,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及时组织开展针对性、人性化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尽快掌握政策、熟悉制度。专门辑印《廊坊市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业务指南》,对资产账务的设置、登记、核算等具体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制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操作视频文件,直观讲解业务流程,直接指导具体操作;汇总编制《疑难问题解答》,对业务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积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开辟专栏、制度解读等多种形式,在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上全面宣传介绍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和制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开拓创新,推动资产日常监管动态化

实践证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重点在制度执行,难点在日常管理。面对新职能、新机构、新人员,我市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的思路,借力创先争优,不断追赶跨越,构建起全程化、动态化、信息化的监管工作格局。首先,打造信息平台,让财政日常监管“动”起来。从2010年开始,全面推广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全面清查统计2009年以前资产信息的基础上,对2010年以后单位新增资产进行信息录入登记,对已批复核销的资产信息进行核销,确保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实时更新,实现资产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同时,以信息系统为平台,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法,对市直机关事业

篇7:财政监督检查办公室-志大全

主要职责是:拟订财政评审和监督检查的制度及管理办法;监督财税法规、政策执行及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依法查处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牵头负责局内部监督检查;负责市级财政预算的追加追减及调整等事项的监督评审工作;负责其他财政性资金支出的监督评审工作;指导监督全市财政评审和监督检查工作。内设综合科、财政监督检查科、财政评审科。

财政评审和监督检查办公室在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监管,强化监督,积极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围绕财政的中心工作,拓宽领域,加大力度,着力创新,使全县财政评审和监督检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会计监管,规范会计事务所的执业行为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的通知》,对全县机关事业及企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

包括:检查单位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等。对有收费的单位,重点检查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资产情况;收费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有无自立项目、超范围、超标准、重复收费等问题;收费票据是否合法,有无使用自制票据或不合法票据收取费用问题;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等有关政策。按照财政部关于对社会中介机构监管的有关规定,对会计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抽查其所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对检查发现的会计资料不规范,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问题,责令进行了整改落实。

二、搞好税源调查,加强对本级预算收入征管质量的监督

多次联合国税、地税等有关单位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税源摸底排查,同时结合税款入库情况分析税收结构,查找征管漏洞,组织专业人员抽查、延伸重点单位、漏征漏管单位、征收不足的单位,把清理税收优惠、偷逃骗税、拖欠税款、税款混库等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

三、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监督检查

一是对扩大内需资金的检查,主要包括上级拨付及地方

配套部分资金的支付进度;二是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的检查,主要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阳光工程、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等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农村低保资金、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的检查;四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检查等,并对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各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做到了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扎实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篇8: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财政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要求,主动应对各类困难和挑战,积极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努力在“促增长、保平衡、惠民生、抓改革、转作风”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

三是提升业务水平。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干部能力提升长效机制,重点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财政法治、专管员业务、事业单位会计等系列培训,累计培训财政干部近900人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年完成各类调研报告60多篇,其中《关于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相关政策的研究》、《汇聚企业集聚人才夯实“东方硅谷”基础》等多篇调研为市领导决策发挥了很好参谋作用;认真开展以“财政工作质量提升年”为主题的财政文化建设活动,出台《**市财政局财政专管员管理办法》、《**市财政局调研课题评选办法》等规定,推动财政干部在政策管理、改革创新、调查研究等方面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开展优质服务。落实“三解三促”长效机制,局领导带头先后走访慰问江阴宏岐村和北塘双河社区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带队到挂钩经济薄弱村深入调研,切实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加强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期间,上门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约200家,诚恳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落实相关举措,组织广场评议和政策宣讲活动10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评议1500多人次;公布“财政服务承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建立业务处室对归口管理单位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提供财政优质服务。

篇9: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各区发展改革委(经发局,发改局),财政局: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第二批)的通知》(鄂发改环资[2012]971号)要求,现将2012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第二批)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和条件

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的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在2010年6月1日(含)以后(2010年10月20日以后签订的能源管理合同须参照《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中的标准合同格式签订)、第二批节能服务公司在2011年1月1日(含)以后、第三批节能服务公司在2011年7月1日(含)、第四批节能服务公司在2012年1月1日(含)以后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和产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在武汉市境内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方面,对用能单位实施的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完工的项

目。

申请奖励资金的项目,项目主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湖北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本)》淘汰类,节能改造前项目主体应稳定运行2年以上;节能改造完工后应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并取得执行合同以来节能效果分享收益;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装备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实施后可实现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含)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含)以上。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不予支持:

(一)新建、异地迁建项目;

(二)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改造项目,或“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类项目;

(三)改造所依附的主体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已列入国家命令淘汰或按计划近期淘汰的目录;

(四)改造主体属违规审批或违规建设的项目;

(五)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或手续不齐备的项目;

(六)太阳能、风能利用类项目;

(七)以全烧或掺烧秸秆、稻壳和其它废弃生物质燃料,或以劣质能源替代优质能源类项目;

(八)煤矸石、煤层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

(九)热电联产类项目;

(十)添加燃煤助燃剂类项目;

(十一)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以及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烧结余热余压发电项目;

(十二)已获得国家相关补助的项目。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组织

1、各区发展改革委(经发局,发改局)、财政局按照项目申报范围和条件要求,认真组织遴选本地区实施完工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对项目真实性和年节能量(一般节能改造投资2000-5000元可形成1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负责,项目经办人在承诺表上签字(见附件3),经严格初审后联合上报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2、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法人代表要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年节能量负责,在项目真实性承诺表上签字确认,并附身份证复印件。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可根据需要,随时实地查看项目。对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项目,一律取消申报资格。

(二)申报材料

1、各区发展改革委(经发局,发改局)、财政局联合申

报的文件。申报文件应附项目汇总表(见附件1),对项目所属类别分类,并注明项目建设内容、总投资、节能量、备案和合同号等。项目建设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改造依托主体的生产能力或规格型号及节能效果等,要求文字精练,不超过200字。

2、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其中节能量在100-3000吨标准煤的应具丙级以上资质,3000-5000吨标准煤(含)的应具乙级以上资质,节能量在5000吨以上的应具有甲级资质,编制提纲见附件2)。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用能单位、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项目资金情况、项目采用的节能技术和措施、项目节能量测算(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监测方法、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和环境效果评价。

3、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合同文本(单行本)。

(三)报送时间

请各区(开发区)在9月20日之前,将申报文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正文和附件应按顺序汇总整理,用纸质封面胶印装订成一本材料)、商业合同文本报送市发展改革委3份、市财政局1份,报送时同时附上项目材料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市发展改革委联系人:杨庆,电话:82796106

市财政局联系人:唐晨,电话:85730200 附件: 1、2012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第二批)申报汇总表

2、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

3、项目真实性承诺表

4、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确定原则和方法

5、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篇10: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控制与管理办法》,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十日

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控制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范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行为,加强我市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控制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管理办法》(200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征收集体土地和收购国有土地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实行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控制及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是指土地整理储备项目从实施征收、收购到供应前发生的全部费用。

第二章 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构成

第四条 土地整理储备成本由前期费用,土地征收、转用和拆迁补偿费用,绿化和看管费用,财务和管理费用等构成。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前期费用,是指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前发生的土地评估、现状调查、权属登记、制图等费用。有关费用标准按照国家和我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征收、转用和拆迁补偿费用,是指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单位征收集体土地支付的土地征收、转用费用,收购国有土地支付的拆迁补偿安置费用,以及满足土地出让所发生的有关工程费用。

(一)集体土地征收、转用费用,包括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以及土地征收、转用的费、税。

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按照我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执行。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按照我市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执行。

土地征收、转用的费、税,按照国家及我市相关规定标准执行。

(二)国有土地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是指对国有土地上住宅、非住宅房屋实施拆迁支付的补偿安置费用,按照我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执行。

(三)本办法所称有关工程费用,是指为满足土地出让需要,依据规划实施的管线切改及修建临时道路等发生的工程费用,按照工程合同结算。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绿化和看管费用,是指土地储备期内临时绿化和看管等所发生的费用。

(一)临时绿化、砌建围墙(围挡)费用。毗邻城市道路,储备期不满一年的土地,砌建围挡;储备期超过一年的,实施临时绿化或砌建围墙。

储备期超过一年,地块面积1公顷(含)以下的,实施临时绿化;1公顷以上的,沿城市道路实施局部绿化,其余部分砌建围墙。其中,1公顷以上、3公顷(含)以下的,绿化宽度不超过10米;3公顷以上的,绿化宽度不超过30米。

临时绿化费参照国家及我市工程造价有关定额标准执行,一般不超过100元/平方米。砌建围墙(围挡)费用最高不得超过500元/米。

(二)土地看管费用。土地看管费用按月计算。地块面积50亩(含)以下的,按50亩计费,土地看管费用不超过0.16元/平方米;50亩以上、100亩(含)以下的,土地看管费用不超过0.14元/平方米;100亩以上、500亩(含)以下的,土地看管费用不超过0.12元/平方米;500亩以上的, 土地看管费用不超过0.10元/平方米。看管期不足30天的,按实际看管天数计算。

(三)洒水降尘费用。洒水降尘费用按照我市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八条 财务和管理费用:

(一)本办法所称财务费用,是指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融资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贷款利息按照土地收购整理规定的期限和实际利率计算,贷款利率应不高于贷款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通过银团贷款融资的,可以将银行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的贷款安排费、承诺费等相关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二)本办法所称管理费用,是指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国有、集体土地收购补偿费用的8‰提取的管理费用。

第九条 其他费用,是指土地整理储备过程中必须发生的法律咨询、诉讼、策划等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参照行业标准,依据合同约定执行。

第三章 土地整理储备成本的审核

第十条 土地整理储备项目成本实行预算、决算审核制度。市土地整理储备成本审核部门(以下简称审核部门)负责市级土地整理储备项目成本的预算、决算审核。审核部门建立评审制度,对发生错审、漏审或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区县可按照上述办法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审核。

第十一条 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编制项目成本预算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审核部门审核。成本预算应当说明土地整理范围、补偿单价标准、工程量、整理周期以及期间费用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说明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投入产出分析、整理周期等。

第十二条 经审核部门审核通过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市有关部门按规定程序下达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计划;审核未通过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不得实施。

第十三条 土地整理储备项目成本预算一经审核确定,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并作为决算的依据。

第十四条 土地出让前,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规定据实编制土地整理储备成本决算报告,报送审核部门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市土地交易中心安排出让。

因征地拆迁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等原因造成成本决算超预算10%(含)以内的,须报经市国土房管局和市财政局批准;成本决算超预算10%以上的,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超预算部分不得计入土地整理储备成本,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第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包括土地整理储备成本、政策性成本和政府净收益。

第十六条 政策性成本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费、市容环境管理维护费、平衡费、铁路建设费,征收范围和标准按照我市有关规定执行。出让经营性用地,应当将政策性成本纳入土地出让底价。

第十七条 公开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底价不得低于评估确认的土地价格。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政府净收益额不得低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25%。

第十八条 公开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竞买保证金收取标准为土地出让底价的25%加上政策性成本。

第五章 附

第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收购的土地整理储备项目,以原确定的预算为依据,成本决算超预算部分按本办法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2016年1月31日废止。市财政局、原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2006年6月9日《关于印发〈天津市经营性土地出让成本及政府净收益管理办法〉的通知》(津财综〔2006〕18号)同时废止。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天津市财政局

篇11: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发布文号】穗府办[1984]54号 【发布日期】1984-06-07 【生效日期】1984-06-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印发市人防办、财政局《关于平时使用人防

工事收取维护管理费的规定》的通知

(穗府办(1984)54号一九八四年六月七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政府同意市人防办、市财政局《关于平时使用人防工事收取维护管理费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一九八四年六月七日

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关于平时使用人防工事收取维护管理费的规定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财政部〔1983〕2号文件《关于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的若干规定》,根据我市情况,决定对平时使用人防工事的单位收取维护管理费,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一、收费范围

收取维护管理费是贯彻“以洞养洞”的原则,搞好平战结合和工事的维护管理,落实维护经费的措施。凡平时能使用的人防工事,各单位应尽量利用起来为生产、生活服务,发挥投资效益。

(一)平时使用人防工事开办工商企业(如商场、工厂、车间、冰室、仓库、旅店、招待所等),应报请区、局和市人防部门批准。凡对外营业有经济效益的,应向当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凡有经济收入的,每月要按规定标准向人防主管部门(指区、局、直属大厂、大专院校,下同),缴交工事维护管理费。

(二)各人防主管部门应根据下属单位使用平战结合工事的情况,按照收费标准,通知使用单位,从使用之日起计算收费。

(三)工程属区、局的由工、局收,属市的如花果山、飞鹅岭、晓港公园、五羊山、象岗山、地下商场等工事的维护管理费委托由现在使用的区、局人防主管部门代收、代管。

(四)凡自建自用没有经济收入的人防工事,是否收取维护管理费问题,由使用单位自行决定,但工程的维修经费要从本单位维修费中解决。

二、二、收费标准

平时使用人防工事的收费标准,应根据经营的项目和收益等情况,按照如下的标准收费:

──────┬────────┬─────────────

│收 费 标 准 │

经营项目 │(每月每平方米)│备 注 ──────┼────────┼─────────────

商 店│三 元│

一、工事内的三防设备机 ──────┼────────┤ 房、卫生间按实际使用

旅 店│二 元│ 面积的收费标准五折收

──────┼────────┤ 费

饮 食 业│一 元 五 角 │

──────┼────────┤

二、水、电、风设备维修,仓 库│一 元 五 角 │ 由使用单位开支,不在 ──────┼────────┤ 人防维护管理费中支出

集体所有制│ │

生产车间 │一 元 五 角 │ ──────┼────────┤

其 它│一 元│ ──────┴────────┴─────────────三、三、经费管理

国家人防委员会,财政部规定:“平时使用人防工程的单位,要负责工程的维护管理和设备维修、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使用本单位的人防工程,应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所需费用,企业单位的工程大修理费用,从大修理基金中开支,中、小修理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其他单位的工程修理费用,有收入,从收入中开支,无收入的,从本单位固定资产修缮费中开支”。各单位对现有的平战结合工事,不论是否使用,不论是否对外经营或对内开放,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价原则,按工事建筑、三防设施、动力设备、仪器配套等计算它的价值,列入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一)凡已缴交维护管理费的工事,不再计提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

(二)各人防主管财务部门收到维护管理费后,应存入银行开立的人防经费专用帐户内核算。

(三)维护管理费只能用于工事结构方面的维修,如处理塌方以及防水堵漏等(经营性的风、水电设施的维修经费,由使用单位自行解决),不得移它用。严禁截留、挪用、占用、设小钱柜。如有违反者,要严加追究。

(四)使用维护管理费要上报市人防办批准。使用单位需要对人防工程进行维修时,应将开支预算报人防办(没有人防机构的报主管人防工作的武装部或保卫科)提出意见后,上报市人防办批准始得动工。所需费用,必须控制在市人防办批准项目和经费指标内,不得超过或挪作别用。

(五)维护管理费若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人防或主管部门所收取的维护管理费,原则上从哪一个单位收的用回哪一个单位的工事维修,如若入不敷出,仍由使用单位解决,如有盈余,经人防办批准,可以在系统内作维修工事调剂使用。

(六)加强财务管理。各主管部门对使用单位的维护管理费收支情况要健全核算,要接受市人防办、市财政局和上级人防部门的监督,月、季、年度收支预算、决算编报报表,要分别送市人防办、市财政局核备。

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篇12:XX市XX管理区财政志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动区县政府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市政府决定对本市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五年的运转,初步形成了良性的财政运行机制,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本市财政管理体制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改革日益深化,财政基础工作逐步夯实,为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

二、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各区县、各部门广泛收集、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核定区县基本需求,综合运用调整存量、让渡增量、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公共事业发展补助,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区县协调发展,对公共事业发展保障能力相对薄弱的区县予以补助,并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财力情况逐步提高对区县的补助程度;对规范公务员收入等基本需求标准提高予以补助;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职能外延、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事权转移予以补助,提高区县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要把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健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证乡镇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建立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按照管理规模补助社区居委会,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分档补助农村村级公益事业,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建立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补助,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对远郊区县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予以补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区县政府要结合本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支持基层公益事业的补助标准与操作细则等,明确基层组织事权责任,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三)加大市对区县资金的支持力度,落实区县功能定位。

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建立解危排险资金,疏散城区人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大南城转移支付,促进城区协调发展;建立“城中村”改造与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创造城市宜居环境;对奥运场馆周边道路拆迁予以补助,保证承办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生态保护资金,支持山区搬迁、生态林建设、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山区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制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管理办法,开发区内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用,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

(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调动区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区县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将收入增量进一步向区县倾斜。完善激励机制,对补助区县补助额每年递增补助10%;取消调节机制增量上解,增强区县收入增长的受益程度;建立增收奖励机制,从个人所得税增量中安排奖励区县资金;建立精简机构和人员奖励机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五)规范部门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市级部门预算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区县发展。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林水利支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教科文卫等支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在保证市本级依法增长的基础上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区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为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对区县专项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严格项目申报、论证与审批,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符合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并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区县政府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做好项目库的建设和项目的前期论证等基础工作。

(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求真务实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为促进区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对涉及群众利益、社会稳定,以及因政策调整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将按照相关政策及评审结果予以补助。

三、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提高对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认识。结合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各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确保不留硬缺口;要依法保证教育、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设立社会保障准备金、偿债准备金、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

(二)完善区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支出顺序,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预算共编,推行集中收付,加快采购统办,严格票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审批制度,确保粮食直补等各项政策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财政基础工作。遵循“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素质高”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准确可靠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实现基础数据全面完整、动态变化及时更新、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滚动项目库、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税务、财政部门要加强重点税源户的监管,健全征管机制;对特大型企业因经济结构调整发生跨区县迁移,调整相关区县的上解或返还额。

(五)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另行通知。

(六)具体核算从2005年1月1日起计算。

上一篇:我学会了珍惜四年级优秀小学作文下一篇: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