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2024-04-12

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通用10篇)

篇1: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摘要:角色游戏是 3~6 岁的幼儿比较常用,也是比较典型的游戏扮演方式。通过幼儿来模拟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专注能力较差,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兴趣转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加以纠正,对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有效提高幼儿的培养工作效果。

关键词:幼儿培养;角色游戏;指导 通过角色游戏扮演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诸多欢乐,同时还可以推动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角色游戏属于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类型,是一种适合幼儿的自然性游戏。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和实际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分,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方式。在开展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幼儿在游戏活动当中都可以受益良多。通过有趣的角色游戏扮演,可以充分激发出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1-3]。

一、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 与指导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针对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年轻的幼儿教师就好比幼儿园当中的一面镜子,需要具有更高的激情、热情以及朝气,同时也需要保证一丝稚气。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自身的专业水平还是教育工作方式,经常会出现缺乏接地气的理论支撑,以及有效的实践工作经验,造成了幼儿的培养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在长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教师开始慢慢重视幼儿的发展性作用,开始更多的关注幼儿园当中的各种游戏培

养模式,其中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活动方法,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诸多实践难题。同时影响幼儿园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能力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个人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对幼儿的指导工作效果,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策略分析 所谓的角色游戏是幼儿依照自身思想意识,通过模仿和想象有效借助真实的器材,以自身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肢体语言动作以及表情等来扮演某种人物角色,这种游戏方法又称之为象征性游戏。比如教师在举行“如何当医生”的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幼儿被教师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医生角色。一组扮演病人角色。因为,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很多幼儿并不知道如何去扮演医生的角色,如何给病人进行诊断,此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向小朋友进行提问: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幼儿回答:生过,此时教师向幼儿继续进行提问,生病的时候该去何处看病,此时幼儿回答需要到医院来看医生。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开放式提问,医生是如何给病人进行看病,此时幼儿会迅速回想起自身在生病时的医生看病经验,给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回答。比如,给病人开药打针或者是使用体温计量体温等方式。通过这一系列问答之后,幼儿充分了解到医生角色扮演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轮番角色扮演,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融入到整个角色扮演游戏当中,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参与程度,实现了角色扮演游戏的良好活动效果。在上述角色游戏扮演活动当中,对于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前几个问题的引导需要尽可能设计成一个比较单一和简单

的问题,让幼儿可以直接了解到去医院看病以及医院给自己看病角色的具体形象,让自身充分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该如何加以进行。此时教师在使用开放性的问题问答方法,有效激发出幼儿到思维创造性,让他们不断回想自身在看病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以实际生活经历为基础,开始一系列角色扮演,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角色融入程度,同时也实现了整个角色扮演游戏的高质量开展。

三、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能力的分析 角色扮演的游戏属于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方式,但是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来讲,并不是完全放松不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教师给幼儿施加各种教育理念的重要过程,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意义所在。教师需要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比如,游戏是否是幼儿自发的活动项目,是否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游戏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是否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有效提高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组织者转化成幼儿的帮助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仍然处于一种主导性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多的干预幼儿的个人行为,也不能轻易的打断游戏进程,防止对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形成不良的影响。在针对这一问题条件下有两种方式,教师需要及时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首先,是幼儿的角色扮演无法顺利继续开展;其次,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活动行为,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融入角色游戏扮演当中。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各种游戏行为,比如判断幼儿的游戏主动性和专注程度如何,幼儿自身是否具有更加强烈的角色认知意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状况如何,是否以

物代物又而处于何种交往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情节表现是否丰富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细节观察之后要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教师需要从游戏主题出发,对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有效的使用,对幼儿的角色游戏扮演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对游戏活动的最终成果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以此来更加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各种角色游戏扮演。

四、结束语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方式,在该项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制定出一个特定的游戏情境,有效提高幼儿对角色游戏扮演的参与兴趣,以此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真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0):67-68.[2]刘婧雯.论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参与策略[J].才智,2019(14):184-185.[3]李晨晨.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角色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53-58.作者:姚婷 单位:武汉市汉南区育才幼儿园

篇2: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摘要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扮演,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游戏的指导。师通过导入指导策略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情景,通过介入指导策略及时干预学生的游戏行为,使游戏顺利完成。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探讨如何给幼儿营造宽松良好的游戏氛围、如何扩展游戏情节和如何注重区域融合及区域讲评等内容为教师和家长更好的了解角色游戏的价值,知道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提供可依据的实证性资料。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具特色、典型的游戏,对幼儿智育发展、性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干预和影响,以保障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实现。本文结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内涵与特点、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以及教师指导策略进行探究。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不仅使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得到满足,更是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展现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深入幼儿角色游戏,对游戏状况进行有针对性、深入的观察、评价与指导,从而真正发挥出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一、营造自主宽松的游戏氛围

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尊重儿童人格的具体体现。

(一)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显然,幼儿在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活动时,他们对活动有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在游戏的开始、进行、结束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予以尊重,而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经验或实际生活就不予以理睬,批评,甚至强行制止。例如在角色游戏刚刚步入正轨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在角色区玩,你们都有角色,那我是什么角色啊?” “老师你当顾客”“你当服务员吧”“我觉得老师像店长,店长就是什么都得管,有时候在店里,有时候不在。”“对对,我也觉得老师是店长”“哈哈,店长好”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对于孩子们关于我角色的想法很多,这样的环境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了他们玩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二)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幼儿游戏时的氛围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结果,是游戏“假想”的特点在游戏中的体现。教师不能因是游戏就随意去破坏这种氛围,否则会使游戏索然无味。幼儿在游戏中想象、探索、表现、创造的时候,也是幼儿自主性得到极大提高和体现的时候,是游戏功能正在实现的时候.所以教师应予以尊重和鼓励。例如有一次我们班的另外一位老师以顾客的身份进了角色区,孩子们热情的招待着她,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结账时,老师说我在这里消费了10元钱,你们能开发票吗?孩子们对着老师笑嘻嘻,但是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不能开发票,是不是黑店啊?有没有营业执照?让我看看一看。”有一个孩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拿出了一块小的海报说这个就是。另一个小朋友马上到美工区找到我对我说“店长,你快点来吧,咱们蛋糕房有一位顾客说要营业执照”我过去后对客人说:“您好,我是这梦幻蛋糕房的店长,由于我们店现在还是试营业,所以暂时不能提供发票。这是我们的优惠券,下次您可以带朋友一起来做蛋糕”客人满意的走了。这样的情景设计充分增强了孩子们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扩展游戏情节

(一)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应,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善于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

(二)结合幼儿已有经验,丰富幼儿游戏内容

一、游戏内容趣味化

幼儿对游戏的趣味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想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加上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想玩角色游戏,有的幼儿想玩结构游戏,即使是同一种游戏,幼儿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侧面也有差异。各种游戏之间并无好坏、高低之分,任何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增加游戏内容的趣味性。

二、游戏内容主题化

教师要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其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正是下一步发展新的游戏情节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敏感地捕捉幼儿的游戏动机,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中学会自主确立游戏主题,不断推进幼儿的游戏体验。例如这段时间正值中秋节,于是,我引导幼儿让他们回家再去和爸爸妈妈体验一次蛋糕房,看看外面的蛋糕房在推出什么产品。孩子们第二天来了就对我说,老师,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咱们蛋糕房也推出点中秋节的月饼吧!我说好啊,那你们请美工区的小朋友帮你们设计月饼吧!然后你们在蛋糕房推出新的产品。刚开始我会提醒幼儿,咱们中秋节过了那么久马上就要到什么节日啦?孩子们就会在第二天推出新一个主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每到一个节日就会主动推出一个新的主题蛋糕。总之教师不应是幼儿角色游戏情节的设计者和游戏实施的控制者。而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促进者、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利用参观、绘画、讨论等形式启发、引导幼儿展开问题解决的过程,协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游戏的主题应该是动态的。当游戏内容缺乏吸引力了,没有人玩了,就可以缩小或取消。同时,教师在新开展一个游戏主题时,要对该主题对幼儿的吸引力做预先的价值判断。

另外教师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

幼儿主动地提出游戏的解决办法,反映了幼儿活动的有意性。教师可以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进行游戏解决问题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方法,并去实现它。例如,在角色游戏“梦幻蛋糕房”中,孩子们在出现了问题后请店长求助,在游戏中教师只是帮助幼儿解决了客人的问题,并没有帮助幼儿解决营业执照。在区域讲评时我继续以店长的身份引导幼儿讨论“今天蛋糕店有什么事需要向店长汇报吗?”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幼儿思考今天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营业执照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孩子可能回答说:“买一个”或者“借一个”,老师接着说:“可是营业执照买不来也借不来啊”,孩子们在想过之后可能就会说“我知道了,让园长妈妈检查吧,她检查过了我们就可以有营业执照了”“对对,园长妈妈”。这样使参加游戏的幼儿明确了自己的活动包含在托儿所这一主题游戏之中。

三、游戏内容多元化

长期处于同一环境的幼儿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从和他有关联,但是不在一个环境的人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为了让幼儿从多层面学到怎样搭建人际关系和处理自身角色,生成全面的自我意识,因此游戏内容应多元化。例如在经常玩这个蛋糕游戏而没有吸引力的时候,我会引导孩子们想出别的主题来转换他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推出了积分换购制作感恩节蛋糕的活动,经过讨论决定发起了由美工区的小朋友设计出感恩节免费做蛋糕的代金券来换取月饼的活动。此举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玩游戏的积极性和应变能力。教师也应积极扩展游戏的范围和种类,如蛋糕口味大调查、设计蛋糕、推出新品“马卡龙”来源于那个国家、了解蛋糕文化、搜集蛋糕品种,口味等不同的游戏,这样再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和种类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经验。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真正发挥出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三、将游戏渗透一日活动中

幼儿一日生活的情感体验,决定着幼儿一天从精神到身体对环境及周边人和事的适应和喜好,决定着幼儿潜意识学习动能的开发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对幼儿来说,要接纳新生活,要有快乐的一天就要有游戏的陪伴。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而这许许多多的环节又是由一个一个的点来连接的,这一个一个的点我就用游戏把它串连起来。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来组织幼儿进行早锻炼和晨间锻炼。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短跑比赛,设置一段距离,比看谁跑的快,最先到终点的我们可以给他发小红花等。在绘画课程中,我们可以玩猜一猜的游戏,教师准备几种需要绘画的物体,让一个同学拿着,其余的同学猜,猜对了才有资格画,猜错了就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这样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猜对,无形中也提高了绘画的乐趣。

四、注重区域融合

幼儿的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游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讲区域游戏关注的是区域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主题游戏是关注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因此,将区域游戏与主题游戏结合形成教育整体,可以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和扩展。反过来又促进幼儿在区域中探索体验,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是相辅相成的,区域活动偏重于幼儿在宽松的、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技能,如果把角色游戏结合进去,会使内容更丰富,游戏活动更有活力。幼儿游戏的兴趣更高。

在某程度上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是一种局限,因为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交往是非常少的,我认为幼儿的游戏缺少了交往,那么游戏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有一位学者为此进行了尝试,把“娃娃家”“、小医院”“、加工厂”“、肯德鸡店” 和生活区、益智区、建构区、手工区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提高起来,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这种结合的游戏更好玩。因此,注重区域的融化时很有必要的。

五、注重区域讲评,发挥实效

(一)情境再现的讲评方式,让幼儿在直观的讲评中获得游戏经验

教师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某些事例而无法以作品的形式直接呈现,在讲评时,可以通过拍照、摄像将其投放到电视机上,进行情景再现,还原动场景,进行经验回忆。教师引导,互动交流,这种身临其境的评价方法深受孩子们喜爱。

(二)生生互动的讲评方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动推进者 生生互动的讲评方式是一种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与大家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讲评方式。当然,前提是教师的有效引导,不然没有针对性的发散性问题,争论也不会有结果。实践证明,孩子自己提出的问题往往更能引起同伴的共鸣,并激起发问孩子和其他孩子下一次活动的愿望。

六、老师和幼儿的收获

综述所述,大班幼儿游戏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对幼儿交际能力与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角色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大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程 度,同时对幼儿的待人交往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在进行大班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将幼儿放置在主人翁的地位上,确保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游戏。教师要始终坚持辅助的原则,明确自己倾听者、指引者、支持者、监护者的身份。幼儿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愉悦的心情,还能获得知识,提高生活能力,增强自我表现力,培养信心,最终实现师幼共赢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篇3: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一、明确指导重点,选择观察流程

(1)伞状式流程。教师以某一区域为中心带动周围区域来实施观察,新出现的主题或矛盾较多的区域是教师观察的中心和重点。如我班新出现的游戏主题 “出版社”中,图书出版的页面分工和故事主题、页面内容等,对幼儿的协调合作性要求非常高,而且还涉及制作后的销售问题。“经理”管理起来问题纷杂烦多, 幼儿易各持己见,难以开展活动。因此, 笔者则对这一主题实施定点观察,引导经理带大家通过讨论协商开展工作,逐步解决各个问题。先讨论“画什么故事? 是现编还是用以前听过的?故事里该画些什么情节更吸引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故事分几页画,每页画什么?由谁画哪一页?最后由谁收集装订?”在图书制作成功后,再讨论“由谁销售?可到哪些地方销售?该如何推销才能让客人买?”通过协商讨论,帮助幼儿把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进而深入解决,在这基础上,对其他的游戏主题进行扫描观察,在“中心”与“四周”的关系中,分清主次,同时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2)钟摆式流程。在各个游戏主题都玩到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础上,教师以几个相关主题为观察重点,来回于既定的两三个区域实施定点或追综观察,而对其他区域也进行远距离扫描。这适用于几个不同的游戏主题,也适用于同一游戏主题的不同方面。如大酒店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笔者便以设计师、厨师、服务员为观察重点,引导他们创新设计、烹煮、宣传服务互相配合,如设计师将设计的新菜谱及时送到厨房烹饪, 并及时与服务员商量如何向客人介绍、宣传新菜; 服务员及时将客人的要求反映给厨师、 设计师,以便尽快满足客人的要求,使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大大提高,而对于娱乐室、温泉室、小卖部、收银台等实行扫描式观察。这样教师可以较为详细而全面地了解幼儿在这些联系密切的游戏中的互动情况,为进一步指导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作准备。

(3)卷地毯式流程。在活动中教师对每个游戏区域都给予关注,巡回进行扫描或追踪观察。这一流程可以综合了解各区域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测查时常用到。这一流程的特点是面面俱到,但在具体实行的情况下,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应有条不紊追踪观察的线索,使观察有所侧重点。如在测查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就应针对幼儿使用的语言,在各个游戏间进行巡回扫描或追踪观察, 有系统、有重点,如厨师与服务员的对话、服务员与顾客的对话、顾客与收银员的对话,否则会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使观察结果流于表面。

(4)自由式流程。在游戏开展中,某个游戏玩了一定阶段,常出现游戏的发展、情节停滞的现象,这时,教师可用“自由式”流程观察。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促进游戏发展。教师可以不受线路的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 如大酒店游戏玩了一定时间后,生意渐渐冷清,大家都被新的游戏所吸引去了, 大酒店游戏出现了停滞状态,但我却发现厨师们仍热衷于煮菜,只是一盘盘美观漂亮的菜煮好后放在厨房无人问津, 于是笔者引导幼儿回忆参观酒店自助餐的情况,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服务员把这些煮好的菜一盘盘在餐厅的大餐桌上摆成“花”“火车”的形状,开展自助餐活动。 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马上吸引了不少幼儿,使大酒店的生意恢复了红火,促进游戏发展。

在上面这些流程中,较常用的是伞状式、钟摆式、自由式这三种流程,它从新游戏开始—游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游戏进一步深入发展等一系列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游戏的观察指导,为促进游戏发展,开发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二、引导游戏主体,巧妙指导游戏

(1)游戏介入法。这也是大家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即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法又可分为“平行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的游戏材料或情节,提供示范作用,常用于游戏能力弱的幼儿。如与能力弱、游戏意识弱的幼儿一起到旅行社当游客,随导游到机场坐飞机,到处游玩,使他们在了解掌握每个游戏的游戏玩法、坐飞机的程序等的基础上,了解集体游戏的游戏规则,感受到集体游戏的乐趣,引导幼儿从每次游戏的无所事事,从破坏型人员逐渐转变为合作型、参与型游戏人员。交叉式介入是指教师主动参与或接受幼儿邀请参与游戏,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这也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如教师作为顾客到大酒店点菜、到超市买东西,教师作为游客到旅行社游玩,作为观众观看民俗表演团的表演,这些都能让作为工作人员的幼儿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并隐性地指导幼儿游戏,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积极性,发挥幼儿创造性、 主动性,促进游戏的发展。

(2)材料提供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提供材料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如我在大酒店游戏中提供了纸和彩笔,便有孩子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画画,那画些什么呢?在我的鼓励下,幼儿设计起新菜,于是,大酒店游戏中便多了个设计室,使幼儿的合作难度系数又进一步提高,从厨师与服务员的两方面合作到设计师、厨师与服务员三方面协调,为他们的协调合作提出新的更高难度的要求,即设计师新设计的菜谱要与厨师交流,请厨师烹饪;也要与服务员交流,告诉服务员该如何向客人宣传介绍;服务员要将客人的要求及时告诉厨师、设计师,请他们设计、烹饪。这同时也为大酒店游戏注入了新的创造力和活力。通过材料提供法,游戏情节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某些方面的能力, 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和迁移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3)语言指导法。是指教师在游戏中运用“建议”“鼓励”“邀请”等不同形式的语言,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例如在开展 “地瓜干加工厂”的游戏活动中,刚开始时,幼儿扮演“地瓜干加工厂”的工人,他们生产了大批量的“地瓜干”,后来却不知道如何处理了。而老师则在这时扮演一个参观者的角色,问幼儿这些地瓜干是否要进行包装,然后再拿到商店中卖? 于是,游戏的情节进了一步,一部分小朋友开始包装“地瓜干”,一部分则把包装好的“地瓜干”送到即将开张的“闽西八大干店”中卖,而有些小朋友则当上了售货员和顾客,一系列的活动把游戏推上了高潮。幼儿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由此可见,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语言的有机引导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角色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与幼儿的互动,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畅述游戏体验,积极游戏讲评

游戏的讲评是组织指导游戏的重要环节,它能对游戏起导向作用。教师对游戏的成功讲评可为幼儿下次活动时发展游戏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提高游戏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的讲评中,可把游戏的评价变为“分享快乐”,重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尽量做到注重游戏过程而不注重游戏结果。从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度以及愉悦的程度看幼儿对游戏活动的体验;对游戏的想象力、创造性的表现和反映的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从与伙伴交往中看幼儿是否具有组织能力。在评价中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实际体验出发, 展开讨论。

篇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关键词】角色游戏;年龄差异;主题内容;创造性

一、主题活动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

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幼儿角色游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常见的生活主题有:“娃娃家”、“幼儿园”、“开汽车”等,这类游戏都是由幼儿平日经常遭遇到的经验所形成的。

二、主题内容要注意幼儿的创造性

游戏主题内容持续时间长短和幼儿兴趣关系密切。游戏时间持续最长的主题内容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的兴趣会随着身心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小年龄幼儿相比,较大年龄的幼儿不在注重日常生活的主题,而且更多地选择社会关系主题游戏,像“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主题更容易吸引大班幼儿。教师不能轻易地肯定和否定,而应当创造条件让幼儿尽情表达出他的构思和想法;当固执的孩子坚持要玩某种不太适合的游戏时,教师也不妨让他进行尝试。在主题内容的指导方法上,依据与开展角色游戏的密切程度,幼儿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由的需要。他会努力去寻找一种由自己来控制事物发展的感觉,会去做平时想做而一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以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对于幼儿来讲,他们不需要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去,因此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满足追求自由的愿望与需求,幼儿自身不断增长的愿望与能力同这一现状是矛盾着、冲突着的。为了缓和、调节这种矛盾并尽力消除由此产生的紧张与不安,幼儿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戏中去,以找到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达到消除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进行思考来开展游戏,教师则在幼儿游戏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具体反映及时予以调整和启发,常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

三、主题内容要注意指导方法的灵活性

1.谈话讨论

谈话讨论可以在游戏前进行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游戏前的谈话可以引起幼儿的回忆,再现他们生活经验的表现,有利于直接组织开展游戏。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主要就一些主题进行讨论,使教师比较了解幼儿的心理,同时也提出一些主题,引导幼儿在有主题的情况下讨论,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如: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教师用废旧纸盒制作了煤气灶,家具等家庭物品,还准备了一些半成品。并开展了“快乐双休日”、“宝宝的家”、“愉快的节日”等类似的主题谈话活动,充实“娃娃家”的家庭活动内容。

2.引导观察

这种方法主要为了丰富幼儿对生活周围的事物、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感受。生活经验积累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幼儿在观察环境变化,观察人物以及他们的工作劳动、使得幼儿能从中选择主题,产生表现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以主导的身份改变为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幼儿,引导幼儿自己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同伴之间互相合作的乐趣;以及成功的愉悦。

3.鼓励想象

想象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身心最大的愉悦,同时也使得游戏主题内容染上想象、虚拟的色彩。让幼儿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想象、创造,教师应当鼓励这种想象,激发这种想象和创造,并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愿望,如幼儿提出“遨游太空”要对这个主题进行讲评,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尽量避免干预过多,抑制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教师要有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爱护同伴、积极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使角色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有声有色。

篇5: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1.关注游戏情节和游戏材料。很多熟手型幼儿教师,对于游戏情节的合理性、丰富性等,往往十分重视,同时会对准备、使用游戏材料较为关注。在角色游戏当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但是,熟手型幼儿教师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的时候,对于一些细节往往会过度关注,例如服饰穿戴完整性、材料摆放整齐性等。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如何对游戏情节进行设计。虽然游戏过程较为热闹,但是在幼儿在实际游戏当中却是处于被动位置,其主动性、主体性等无法发挥。

2.与幼儿之间的非对称性相倚型互动。以幼儿角色扮演游戏为例,在游戏中,扮演“父母”的幼儿发现自己家的“宝宝”生病了,“爸爸”就让“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看病。扮演“妈妈”的幼儿A抱着“宝宝”朝医院走去。在医院游戏中,有两个医生的角色,而此时已经有两名幼儿。所以,当教师看到幼儿A朝医院走去的时候,就对她说:“医生的人数已经够了,你去玩别的游戏。”幼儿A听到后,仍然朝着医院走去。此时,教师一把拉住幼儿A,责备幼儿道:“这里的人已经满了你没看到吗?明天再玩。”幼儿A迫于教师的命令,而不得不离开。在这一游戏当中,教师在介入游戏之前,没有注意到之前“爸爸”和“妈妈”的对话,也没注意到幼儿A手中抱着的“宝宝”,就根据自己意志对幼儿A进行阻止。这样的互动,属于非对称的相倚型状态,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指导,将幼儿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会对幼儿的行为、心理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游戏意愿和活动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

3.重视游戏指导但忽视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在幼儿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教师往往更愿意介入,并且是从上到下进行介入和指导。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身份不对等,因而忽略了材料、同伴的媒介作用。例如,在超市角色游戏中,扮演工作人员的幼儿对购物篮、货架、收银机进行整理,扮演顾客的幼儿到超市中购物。扮演收银员的幼儿A提醒顾客:“要排好队才能结账。”扮演工作人员的幼儿B提醒顾客:“买的东西多,可以用货架旁边的购物篮。”其他幼儿取了购物篮,继续进行购物。而这时,教师突然拉着幼儿B问:“在货架旁边放购物篮是对的吗?”幼儿B不知如何回答,而教师又说:“超市里的购物篮都是放在收银台旁边的。”幼儿B解释道:“可是放在货架旁边更容易拿啊。”但教师却并不理会,继续对幼儿A说:“先停下别玩了,顾客进门的时候,你怎么没有说欢迎光临?这样多没礼貌啊,客人还会来购物吗?”然后径直离开。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A没有对顾客说欢迎光临,而幼儿B没有将购物篮放在收银台旁。教师认为这不符合正常的生活实际,因而对幼儿进行纠正。但是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只是粗暴地终止游戏,并命令性地纠正幼儿,忽略了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

二、熟手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的建议

1.选择适当材料并发挥同伴作用。在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教师应当对材料的支架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游戏材料对游戏进行刺激,从而形成良好的资源。教师帮助幼儿准备的游戏材料,应当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防止由于太简单或太难而导致幼儿丧失游戏兴趣。对于提供的`材料,应当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情况及游戏水平提供。例如,对于独立游戏水平的小班幼儿,应当提供种类单一、数量充足的材料。而对于具备合作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能力的大班和中班幼儿,应当提供结构化程度高、种类丰富、数量较少的材料。根据幼儿实际游戏的需求,对游戏材料进行适当的投放和提供。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了停滞现象,教师应当观察幼儿是否受到了游戏材料的限制。熟手型教师还可以通过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在旅游的游戏中,扮演导游的幼儿扔下游客独自闲逛,教师就可以利用游客的身份,让其他扮演游客的幼儿去问导游:“我们下一站要去哪里了?”这样,就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地进行游戏。

2.在观察和参与中介入游戏指导。在了解幼儿游戏行为、游戏进展的过程中,观察是幼儿教师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在一边时刻对幼儿进行监督,而是应当仔细地观察。在幼儿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才应当通过游戏者、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介入和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游戏,从而对幼儿的游戏需求进行了解。幼儿是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由于心理、性格等方面尚未成型,因此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行为十分重要,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帮助幼儿真正从游戏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关博,杨兆山,张茉.情景体育游戏对5~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

[2]焦彩丽.高职师范生养成熟手教师的微格技能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篇6: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淮阴区大兴九年制学校幼儿园

李彩红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等等是不同的角色游戏,但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想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那么如何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角色游戏地指导呢?可以总结为几下几点:

(一)为开展游戏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角色游戏在整个教育日程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角色游戏需要时间比较长,一般安排在上午课后,早晨和下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

(二)丰富幼儿知识和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的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参观、日常生活、劳动、娱乐等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的印象。同时帮助家长安排好家庭生活,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为开展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准备游戏材料。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意愿,如发现幼儿有想玩理发店游戏的想法应予以支持;事先可启发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可对玩“幼儿园”游戏中的“老师”说:“小朋友头发这么长,怎么办?”或把准备好的自制的推剪及梳子、镜等,事先放在玩具架上,总之,要吸引幼儿自己提出玩理发店的游戏,然后教师就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如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对哪些主题比较熟悉或有兴趣,如喜欢玩“汽车”游戏,就可通过讲故事,木偶表演或者带领幼儿参观其它班幼儿玩“汽车”游戏,以启发幼儿开展游戏。开始时,教师还可以担任角色,带领幼儿游戏。组织游戏是指导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心幼儿的游戏,保证游戏是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必要时对游戏加以影响。如“乘客”抢着上“汽车”,教师可以以角色的口吻说:“我也来乘车,我排在谁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排队上车。当游戏内容贫乏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新材料,建议加某一项活动,如为“娃娃家”添置小盆,增加洗衣服。当游戏停顿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如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使“小医院”的游戏停顿,可建议医生给病人先检查身体,如由于材料不足,教师可和幼儿一道制作。同时 教师的帮助不要过早,也要使幼儿在游戏中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

(四)使幼儿愉快地结束角色游戏。一个好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时,应鼓励和督促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也是教师间接指导方法之一。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初步培养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还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不仅学会评价自己,还能再去评价别人,并且知道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并且激发孩子们想再做游戏的兴趣。

篇7: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策略论文

摘要:

小班幼儿在整个幼儿园中是年龄较小的幼儿群体,在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等方面的积累非常贫乏,所以实际教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都需要在老师指导学生的情况下落实,最为典型的便是角色游戏,因为很多小班幼儿对角色扮演的理解不到位,且扮演角色的能力也不强,所以在通过角色游戏进行教学时,需要老师对小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指导,以尽可能教会所有小班幼儿学会角色游戏,从而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最终提高小班幼儿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角色游戏的了解,结合相关经验,分析了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之指导策略。

关键词:

篇8: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关键词:教师,幼儿角色游戏,策略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其中,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开展最广泛的一种游戏活动, 是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扮演各种角色, 模仿角色的行为方式进行的活动, 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 鼓励幼儿制作玩具, 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 保持愉快情绪, 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如果教师缺乏对游戏的指导方法、策略, 就难以达到游戏的教育性, 也难以保证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角色游戏活动中, 我们发现:教师是主导, 幼儿基本上是被动的, 教师怎么安排, 幼儿就怎么玩, 教师机械地安排, 幼儿机械地玩。有的教师甚至不去指导、参与、观察, 为幼儿安排完角色, 就站到一边去了, 幼儿自己玩一会也就索然无味了。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就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做游戏活动的促进者

角色游戏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扮演角色, 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掌握的知识经验越丰富, 游戏的内容也就越生动, 幼儿的想象力也就越丰富。因此,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创造性角色游戏的基础。有一次, 我请几名幼儿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 一位幼儿模仿警察叔叔抓坏蛋的姿势特别逼真, 之后我问他, 怎么这么熟练, 他说:我爸爸就是警察, 我在家和我爸爸玩过。还有一个幼儿模仿护士打针, 边打边对扮演患者的幼儿说:不疼, 马上就打完了。那姿势、神态、表情, 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原来他的母亲就是护士, 他了解病人的感受, 也观察到妈妈的工作, 他还说, 他长大了, 要像妈妈一样, 为病人治病, 解除痛苦。从这些案例中我们想到, 教师应通过带幼儿外出参观, 讲解有关不同职业的人物故事等, 帮助幼儿理解各种人物的职责。

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做游戏的观察者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 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使幼儿按自我意愿进行游戏, 并不是教师放任不管, 而是在旁边做一个观察者, 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游戏, 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不要强加给幼儿, 在游戏结束时做小结, 赞扬幼儿哪些地方做得好, 鼓励幼儿哪些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再深入观察。当游戏中角色分配发生争执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中周旋, 将教育隐含在游戏之中, 加以引导, 转化为幼儿本身的需要, 使游戏符合幼儿的心愿, 达到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的目的。

三、教师以角色身份出现, 进行间接指导

观察是指导的前提, 教师以角色身份出现, 通过周密的观察, 发现幼儿进行游戏的需要, 从而为制定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案做准备。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 使教师的指导可以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加以指点, 让幼儿得到及时的暗示和启发丰富游戏内容, 发现游戏情节。如在“服装店”游戏中, 教师发现“裁缝”总是给“顾客”量尺寸后记下数据就行了。我就以顾客的身份去做衣服, 对“裁缝”说:我要做件合体、漂亮的衣服不知有哪几种样子适合我?经教师提醒, “裁缝”拿来纸笔画了三个衣服样子, 说:您看着几个样子, 您喜欢那个?我选择了一种, 幼儿这时才量尺寸记数据。教师又说:“师傅, 我什么时间取呀?”“裁缝”拿出纸算了一下日期说:“过几天来取吧。”我高兴地说:“谢谢你, 你今天的服务真周到。”“裁缝”说:“欢迎您下次再来。”可见, 整个游戏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在参与游戏的同时, 进行了间接指导, 不但丰富了游戏的情节, 增加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而且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游戏材料, 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关键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必备物质条件。幼儿手中只有有了游戏材料, 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游戏。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搜集准备一些材料, 不一定是成品, 如, 卫生的废旧易拉罐、牙膏盒、冰棍棒、小瓶子、瓶盖、棉花、泡沫等废旧物品, 引导幼儿自己制作、加工玩具, 这实际上是一个以物代物的创造性过程, 是发展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五、与时俱进, 创新角色游戏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增添新的游戏内容, 挖掘新的游戏素材。如手机、游戏机、电脑、汽车、微博、网上购物、超市、旅游等。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对现代社会的认知, 都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新内容, 有效地提高游戏的质量。

篇9: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有其特点,不只是认识事物间的关系,而要求幼儿认识人的活动和人与人的关系。苏联幼儿教育工作者柯罗列娃曾研究证实,当第一次带领幼儿参观火车站时,只介绍了火车、火车站、买车票等处的实物。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游戏材料等情况下,幼儿仍不玩“火车站”游戏。第二次,参观火车站时,评分介绍了火车站上人的活动。参观后幼儿立即开展了“火车站”游戏,而且持续玩了很久。

在角色游戏“医院”中,我首先引导幼儿说说平时去医院看病时的情景,与医生间的对话,医生有哪些行为等等,充分激发出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在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介绍医院中看病的一些器材,接着引导幼儿开展游戏,在原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幼儿玩得有声有色。可见生活经验特别是反映游戏中人与人关系的经验,对幼儿充分参与角色游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使角色游戏更顺利

任何游戏都需要教师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工作做得越充分,就越能为幼儿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使幼儿能更顺利地参与角色游戏。

1自身准备要充分。游戏前教师要做好游戏的计划,教师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与组织其它活动统一安排,确定游戏和角色游戏在一日活动环节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情况,考虑在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以及游戏过程中的常规等设计,在游戏前就为如何指导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2材料提供要充足。场所、设备、玩具、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当好游戏中的参谋,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教师是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从支持者与参谋的角度来促进幼儿的游戏,而不是直接指挥和支配幼儿的游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游戏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幼儿的活动是缺乏质量的,但是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指导才能不犯越厨代庖的错呢?

1定好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对游戏空间反应很大,空间活动范围广,幼儿的自由度就高,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相对就高。但是这很容易造成幼儿游戏混乱的场面。因而,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游戏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同幼儿一同商议订好游戏的规则,让幼儿一同来遵守。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角色的分配,情节的发展,以及解决纠纷和困难等。幼儿在教师的提议下进行游戏可以帮助行为控制能力不好的幼儿更好进行角色游戏。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的角色,间接地给幼儿提出了游戏的规则,使幼儿游戏更顺利。

2掌握指导艺术。教师的指导艺术,就在于保持而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以参谋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然后教师请他们选择好要扮演的角色,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四、引导幼儿评价游戏,促进幼儿自我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合理的评价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幼儿自我能动性的表现,更能表现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可以说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的成长。然而,游戏中,幼儿往往玩好了就结束了,对游戏的体会只仅仅存在于感性的过程,而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无法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实现游戏中的:

1预防性评价。在游戏前,教师就应当对游戏中幼儿所要出现的种种问题或过失有一定的预设,然后采用预防性评价,在游戏前就引导幼儿建立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前就明白哪个行为定好的,哪些是不好。如在玩“娃娃家”时,考虑到有幼儿不喜欢当孩子,而要当妈妈,就向幼儿提出:玩娃娃家时,有人老是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其实,娃娃家如果只有妈妈行吗?幼儿在回答中,其实已经为玩游戏做出了规则,即大家要合理选择角色,不准抢角色。

2及时性评价。幼儿在玩游戏中,表现肯定有好有不好的。教师要抓住相对典型的事例,在游戏中及时引导幼儿加以评价,以起到树立游戏榜样,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如玩“乘车”游戏中,发现一位“售票员”表现好,教师就表扬说:某某当售票员当得真好,不但问有谁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通过及时性评价,使幼儿们明确怎样才玩得好。

3总结性评价。游戏完成后,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谁玩得好,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游戏中谁最会动脑筋,谁最遵守规则等等,能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中的规则意识,促使他们自我提高,以获得更高的游戏质量。

篇10: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2

一. 选题意义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儿童的游戏不仅是人类学、社会学及美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也是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后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工作与玩耍乃是一回事,他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热情地赞美儿童的游戏,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表现;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游戏以浓缩的形式凝聚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其本身也是发展的主要源泉。”我国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提出“游戏从心理方面来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来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

2001年9月颁发并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肯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而角色游戏是最典型的一种游戏并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仅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满足他们想成为某个人物角色的愿望,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技巧、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因此,选择角色游戏指导策略作为研究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从实践上来看,目前,由于幼儿园教师对角色游戏的特点、功能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因而对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①给予幼儿自由选择所扮演的角色的空间狭小;②在日常活动中没有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相关角色经验;③师幼关系存在指挥和被指挥,导演和被导演的关系。教师往往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强加给幼儿,并没考虑到幼儿对某角色有自己的认识。笔者认为,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清楚地把握角色游戏的本质、精神。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更深入和更清晰地认识角色游戏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从而使角色游戏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 文献综述

透视国内外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进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儿童游戏的研究都可谓是硕果累累。角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研究者探讨的一个方面。

(一)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开始开展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其研究重点及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游戏价值的研究

国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角色游戏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角色游戏中使用表征物可以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角色游戏与发散思维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Dansky发现儿童更多地参加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这一结论支持了萨顿—史密斯(sutton-smith)的假设,即发生在角色游戏中的表征转换是游戏对创造

[1]性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皮亚杰提出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联系和巩固新获得的心理能力。另外,皮亚杰还发现许多学前儿童都没有守恒的能力,但Rubin、Fein和Vandenberg的研究发现角色游戏包含守恒所要求的两种基本操作:a.去自我中心,儿童可以意识到他们自己,并同时可以扮演角色;b.可逆性,儿童可以随时从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回到显示的身份中。另外一些研究结果也可以证明在角色游戏中,可逆性操作完成较好的儿童在[2]守恒任务中成绩较好。

(2)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在儿童早期,儿童逐渐发展出一种反映内在心理理论状态的模式,被成为“心理理论”,它指很小的儿童也可以拥有对自己和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认识。四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只理解自己的特权信息,这就妨碍了他们了解他人的状态,从而产生错误信念。实证研究着重探讨角色游戏和心理理论的关系问题,通常用错误信念任务的方式来测量。研究者发现,四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yongblade和Dunn(1995)研究发现那些在33个月是更多参与角色游戏的儿童在40个月时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就比那些较少参与角色游戏的儿童成绩好。Dockett(1994)研究发现那些在角色游戏中接受训练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更早地通过心理理论的[2]测验。

(3)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尼科里奇(1977)和费恩(1979)证实了角色游戏和早期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费恩同意维果斯基的观点,认为理解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是高级象征性游戏的一个因素,同时他也支持皮亚杰的观点,角色游戏和早期的语言都有利于表达能力的发展。康诺利等研究人员(1979)的结论是,儿童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会促进他们社会性语言的发展和既灵活又富于表达的语调的形

[3]成,同时也有助于儿童了解语言规则或所扮演角色的对话方式。

另外,角色游戏还能促进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Christie发现,在幼儿园里经常参加社会角色游戏的儿童更喜欢翻看书籍和报纸,更多地向父

[4]母寻求这方面的帮助,这些经验都有利于促进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角色游戏还能医治幼儿的心理疾病。

2.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研究

国外研究者很少把角色游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类型来研究其指导问题,因而文献较少。赫恩索(1980)发现,当儿童接受了成人建议时,他们进 [1][2] L.McCune,Immediate and Ultimate Func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Play, Child Development V.69,1998 井卫英、陈会昌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M] 学前教育研究,2002(04)

[3][4] 丁邦平国外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1994(10)Johnson J.E, Christie J.F and Yawkey T.D,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 行象征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的水平就更高;儿童所用的玩具简单时,成人的建议就越有促进作用(她提出的假设是,成人的建议是儿童自然假想过程[1]的催化剂)。詹姆斯.约翰逊(James E.Johnson)认为社会角色游戏中,[2]教师一般是安排及设计环境,在游戏进行中给幼儿指导比较少。日本的河崎道夫在《儿童的游戏和发展》一书中指出角色游戏有两种指导形态—外指导和内指导。所谓外指导是指来自角色游戏世界之外的指导。内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处于游戏情景中的指导。

(二)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对角色游戏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是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实证性研究相对缺乏。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游戏的价值研究

黄人颂认为角色游戏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发展儿童的智力;②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意志品质;③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④促进[3]幼儿身体的发展

阎庆华认为角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活动能力;可以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智能。[4]

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研究

黄人颂在《学前教育学》一书中提出角色游戏的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和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儿童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并对角色游戏指导提出了5点建议:①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准备工作;②丰富的显示生活经验是发展游戏的基础;③场所、设备、玩具和游戏材料在发展角色游戏中起重要作用;④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⑤以见解的知道方法为主,帮助幼儿住址和开展游戏。

李琳婕对于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提出了四点建议:1)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2)角色游戏前的准备工作;3)正确处理游戏过程中以下几个关系: a.游戏中师生的互助关系;b.玩与教的关系;4)重

[5]视角色游戏结束时的讲评应注意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抽象思维、理解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性和情感、心理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角色游戏的价值研究上,采用的主要是实证性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国内角色游戏研究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问题:一是理论描述多,实证研究少;二是一般论述多,针对性弱;首先,缺乏活动针对性。所提出的指导方式和策略大都是所有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性问题,完全也适合于其他活动的指导,不能体现表演游戏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特征。其次,缺乏年龄针对性。所提出的一些原则方法,可以套用在各个年龄班上,而没有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基于此,本研究力图了解西湖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现状,寻找提高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1][2] 丁邦平国外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1994(10)邵小佩 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 [3]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 阎庆华

谈角色游戏的多维教育效应[J] 青海教育 ,1995年Z2期 [5] 李琳婕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J] 学前教育研究, 2000(04)(三)角色游戏的概念界定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内涵,也就是“它是什么”的问题。要科学地认识和研究角色游戏,我们就要搞清楚它的内涵所在。由于角色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探讨角色游戏的内涵之前,有必要首先解决“游戏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

1、游戏的涵义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但要问什么是游戏?答案却是异彩纷呈、莫衷一是。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游戏是种族的过去生活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德国心理学家格鲁斯:游戏是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联系或训练。

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游戏是在真实条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游戏是这样一种活动,在其中形成和完善在定向

[1]活动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心理调节。

以上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角度对游戏进行定义,笔者认为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从总体上来看,游戏具有以上四个特点,从一个具体的游戏来分析,并不全部具备上述特点,而且程度也是不同的。

2、角色游戏的涵义

角色源于戏剧,是演员掩饰其真实身份,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表现出剧中人的个性特征。对于角色游戏的理解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人颂认为角色游戏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幼儿的典型游戏,是在真实条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材料再现人与人的关系[2]的一种游戏。皮亚杰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1]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日本的河崎道夫对角色游戏的内涵的理解可简单地概括为三点:

1、幼儿周围的成人生活和劳动是角色游戏的主要源泉;

2、角色游戏不是简单的表现活动,它是创造自身独特世界的活动;

3、幼儿本身不是想象力丰富而进行角色游戏,相反在角色游戏中渐渐学会创造出那种与真世界不同,作为想象世界的“假装”的世[3]界。

不难看出,以上关于角色游戏的概念界定有一个共同之处,即角色游戏的核心是角色扮演,其中既有模仿又有想象,并能反映周围生活。所以笔者认为角色游戏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幼儿在扮演角色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把想象活动和现实活动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他们经常用一种物品 [1][2]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转引自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源于艾里康宁

游戏心理学[M] 1978年版(日)河崎道夫

儿童的游戏和发展[J] 王津婴编译

学前教育研究,1996(01)

[3]替代多种真实物品。

作为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角色游戏除了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

1.社会性。例如,角色游戏的内容大多为“过家家”、“商店”、“超市”、“理发店”、“医院”“警察抓小偷”等。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过程,这类游戏的主题、内容受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扮演熟悉的角色,妈妈、老师、司机、经理、警察等;儿童在游戏中使用玩具,以物代物,小椅子一会儿当汽车,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又当娃娃床„„

三.论文框架

第一部分:选题缘由及国内外对角色游戏的历史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角色游戏的概念界定(内涵、特点)

第三部分: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自然观察法

五.进度安排

2005-11-3——2006-12-20 开提报告初稿完成

2006-12-21——2006-2-22 开题报告修改,并将电子版上缴教务办 2006-2-23——2006-3-20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06-3-21——2006-3-

31毕业论文修改,上交指导老师

六.参考文献

1.L.McCune,Immediate and Ultimate Func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Play, Child Development

V.69,1998

2.Johnson

J.E,Christie

J.F

and

Yawkey

T.D,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

3.Sutton-Smith.B One hundred year of change in play research

TAASP Newsletter,1983

4.井卫英、陈会昌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M]

学前教育研究,2002.4

5.丁邦平国外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1994.10 6.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阎庆华

谈角色游戏的多维教育效应[J]

青海教育

1995年Z2期

8.李琳婕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J]

学前教育研究,2000.4 9.艾里康宁

游戏心理学[M]

1978年版 10.(日)河崎道夫

儿童的游戏和发展[M]

王津婴编译

学前教育研究,1996.1 11.邵小佩 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我的快乐周末-英语作文下一篇:一强三创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