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音乐的作文

2024-04-14

欣赏音乐的作文(共8篇)

篇1:欣赏音乐的作文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调味料。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音乐”这个话题。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你是学生,就要用音乐陶冶自己的性情;你是上班族,就要用音乐放松自己的神经;你是老年人,就要在音乐中娱乐健身……总之,音乐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欣赏音乐呢?不难看出,就是品味音乐、体会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对你的个人修养有很大帮助。

如何欣赏音乐呢?先来看不太受现在学生钟爱的传统民族音乐,这些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首先,要大致的浏览一下这个民族的大概情况和民俗民风,这也在无形中扩大你的知识面。然后,根据歌曲题材多听几遍,体会出包含在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现在的学生,大多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例如:摇滚、重金属、HipHop、Rap等,这几类音乐往往节奏感很强。欣赏这些音乐时,不能只是“凑热闹”,要注意听演唱者的歌声中流露出的他对歌曲的理解,和伴奏音乐所表达的已经,以及它的歌词。这些欣赏不但会对你的演唱有帮助,还会让这个音乐给你带来无限遐想。

现在社会的择人标准是全面发展。学会欣赏音乐,你也就学会了如何看待身边的一切。

篇2:欣赏音乐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欣赏音乐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1

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是最赋感情的艺术;音乐,是多姿多彩的艺术;音乐,是千变万化的艺术。

提起音乐,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一次的音乐鉴赏会。会场上人声鼎沸,谈话中无不流露出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会场上充满音乐的味道——清扬、舒缓。音乐鉴赏会很快开始了。工作人员搬出一台钢琴,开始介绍钢琴悠长的音乐历程。从钢琴初涉问世,到进入音乐世家,再到进入寻常百姓家,最后成为音乐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钢琴不愧被称为“乐器之王”,因为钢琴承载了音乐的精华和奥妙。当时我已经学钢琴两年,深入音乐世界的我早已谙熟音乐,却从未了解钢琴。

之后是“名师讲座”,音乐大师那一番话语,饱含着对音乐的热爱。大石油一句话让我十分难忘:“音乐如人,持有自身的情绪。”这“音乐情绪”,或愉悦轻快,或沉重哀伤,或高昂激荡。愉悦轻快的曲子给人以美感,沉重哀伤的旋律让人低沉,高昂激荡的音调让人斗志昂扬。一切的情感,诉说丰富的故事,展现多彩的世界。

欣赏名曲的时候,全场霎时间安静下来。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2

1.新时代的年轻人更要懂得欣赏音乐

那是个混乱的音乐世界,我称它为“迷幻时空”。

无论是小尾巴的音符,还是拄着拐杖的“老音符”,它们都会尽情享受令人沉醉的“乐曲天堂”中。

也许会有很少的人像我这样迷恋音乐。除了歌星作曲家,恐怕在平凡的人中,我这样热衷音乐的人很罕见吧。

我曾对许多人说过:music is my life(音乐就是我的生命)。但他们只对我说我只是喜欢听歌罢了,连8分音符,16分音符都闹不明白的人,以前怎么会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生命呢?可是他们错了,如果只是把音乐知识掌握的相当熟练才可以对外宣称自己热爱音乐,那我将不会写下这篇文章。

我承认,我最喜爱的歌星是小天王周杰伦。可能许多人无法接受他吐字不清楚的音乐风格,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每个歌星的唱歌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可能偏重于大众化,对于唱歌应该咬字清楚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猛得冒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唱腔,大家难难免接受不了。但是经过近10年的努力,周杰伦的“咬字不清”似乎也成为了流行、时尚。甚至还有许多歌星效仿。不过那毕竟是模仿,原版的也永远是周杰伦了。

就这样,我们便从他的音乐世界中开始鉴赏音乐的美吧。

一首完整的歌,创作出来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作曲家要将美丽的音符重新组合,排列顺序才能写出动听的乐曲。

比如古代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的琴曲,意之所到子期听音便能心领神会,所谓高山流水,无不极尽!

只有钟子期欣赏并赞美俞伯牙的琴风,然而子期死后,伯牙不再鼓琴,便有了“伯牙绝弦”的说法。也就是说,世上伯牙的琴风也只有子期一个人欣赏。难道要说伯牙的音乐真是不堪入耳吗?不是,只是每个人的欣赏的角度和风格不同罢了。也许有人会说,钟子期不会欣赏音乐,那么为什么“高山流水”流传至今呢?

有时候,每首歌并不是第一耳朵就能听出它的好听与否,而是大家总是盲目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便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影象,告诉自己这首歌好听与否。

我只是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听音乐,都可以听懂音乐,都可以为了音乐而想象,为了音乐而放飞自己,放飞属于自己的理想!

2.欣赏音乐——水边的阿狄丽娜

我喜欢音乐,在众多钢琴曲中,唯喜欢《水边的阿狄丽娜》。这是保罗尚勒维作曲,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成名曲,作者是赛内维尔。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的神话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竟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国王和少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一阵流水般欢快流畅的钢琴声,音乐便开始了。伴随着优雅的音乐,河水在静静地流淌。多么美妙啊!突然,河水汹涌起来,音乐也逐渐推向高潮,但是,阿狄丽娜在水边撩起的似乎不是水波,而是轻纱。旋律细腻、柔和、沉稳,在不动声色中渐渐向前推进,前进中又有迂回,达到高潮。心灵宁静,回到了自然美景中,身临其境。随着他优雅浪漫的音乐,看到了美丽的天空,碧蓝的大海,清澈的山泉,大自然的美景。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忧郁的钢琴声让我为之心醉神迷。随后音乐声柔和起来,河水又奔波起来,轻轻地流淌着……

优美,令人心醉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3

走进音乐的世界,我隐隐约约听到一种轻柔但略带悲伤的歌曲进入我的耳朵。那就是《月光曲》。

在《月光曲》柔弱的音调中,我听出了贝多芬的悲伤,他一个人独自在一个小屋里,面对着双耳失聪的惨痛事实,弹奏着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在悠扬的歌声中,不仅带有悲伤,还有一丝坚强和失落。

在优美的音符中,我听出了李清照的婉约与坚强。她在宋王朝腐的败的危急时刻,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发出“汝为误国贼,我为家人破”的怨愤之言。随后,丈夫去世,她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苦难,但她仍然没有失去“生当作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心壮志,即使多了一丝忧伤。

我听出了大文豪李白与好友汪伦送别时不舍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与汪伦原本不相识,来此后才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临别之际,两人依依不舍。李白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希望,在他50多岁时,用出言惊人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来抒发自己的忧愁。

我听出了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他独自一人背井离乡,那种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谁能感受到?他与贝多芬一样,一样的寂寞,一样的无助。

在《月光曲》悠扬的音调中,我感悟到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不屈。正如作者贝多芬一样,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作出震撼人心的一个个音符,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

在寂寞人静的时候,点着微弱的灯光,听着《月光曲》再伴着香浓的咖啡,那是一种何等的意境。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4

音乐是治疗我们心灵的最佳良药。一个人在情绪低落时,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人便会把伤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心情就会变的愉悦。

在我们无聊或者工作一天累的时候,可以做下来,喝着茶,水或者饮料,边听着最近喜欢的歌曲,这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在听欢快的音乐是,嘴会跟着哼起来,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在听着比较忧伤的音乐是,我们的心情也会变的一落千丈——跟音乐的音律变的一样悲伤.而在听着那些描写平淡生活和描写校园生活的歌曲时,我们本来烦躁的心情也会归于平静,音乐带给了我们喜怒哀乐。

我这人表面看起来很文静,其实内心却是摇滚,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我比较喜欢那种描写平淡生活和描写校园生活的歌曲,因为这种歌曲能让我的.心情归于平静,也能让我感到快乐。音乐,能带给我们很多感受,也能让我们的心情千变万化。音乐,能让我们找到灵感。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5

什么是音乐欣赏?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音乐欣赏就是音乐。确实,听就是欣赏的俗称,一般人都是这样用的。我们常说:“去听音乐会,”“请你听听这段音乐”,却很少有人文绉绉地说:“去欣赏音乐会,”和“请你欣赏这段音乐。”“听”在这里和“欣赏”是同义词,面且用得更为普遍。不过,严格地说,欣赏和听还是有差别。欣赏,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听。要求有所不同。音乐欣赏,说得清楚些,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

无论是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供人们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这个环节,它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产意义。一位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说得好:“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无论是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哪种倾向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下意的,都是围绕着音乐欣赏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有一些现代派的音乐家喜欢谈什么“超前意识”,似乎他们的音乐不受群众欢迎不要紧,将来总有一天群众会理解它。其实这种观点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被欣赏者尽快理解的。

就连十二音体系的创始人勋伯格也说:“用十二音写作,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别无其它目的。话说回来,做一个称职的音乐欣赏者也不是很容易,这里面的学问也真不少。首先,他必须具备理解音乐的知识和能力,也说是说,他必须善于掌握音乐这个审美客体,懂得它是怎样构成的,构成音乐的要素是什么,作曲家是怎样运用这些要素来表现的,演奏家又是怎样加以再创造的,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音乐各有什么特色,对于二三百年来欧洲浩如烟海的那许多经典性作品是否熟悉,等等,都是我们掌握音乐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我们的欣赏能力。

有了这些知识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欣赏音乐时的审美能力,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进入音乐审美的范畴,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欣赏。人的审美能力是一种文化的累积,是历史地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审美感官及其审美能力,”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人们一旦进入了审美的范畴,他和外界社会的关系。这样,他不仅仅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客观地理智地来看世界,而且还要带着感情的眼光来看世界,要动真感情。这个感情的投入,就是审美欣赏的第一个关键之点。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没有这个情字,人和社会的关系可就冷淡多了、乏味多了,而且也没有了艺术。

审美能力的研究,是对审美主体--欣赏者的研究。这个研究的内容也很多,现代音乐美学特别把目光转向音乐的接受者,把它提高到音乐创作与表演同等重要的地位。欣赏者在音乐客体影响下所产生的感觉,是欣赏者意识中所产生的心理性的东西,它和音乐作品本身是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东西。音乐欣赏归根到底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音乐本来的在面貌,体会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对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美学课题。最后还要强调指出:音乐欣赏并非仅仅作为音乐的接受环节面存在,它同时还以反馈的方式给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影响,它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的审美选择,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坚信:格调高尚的音乐能潜移默化,培养出格调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反过来,具有高度审美趣味的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同样可以培育出品格高尚的音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良性循环。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6

当我听到《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那雄壮的主旋律奏响时,浑身的细胞似乎被激活了,音乐把我带到恶劣一望无际的俄罗斯白桦林,我仿佛看到了白桦林里生机盎然的生灵:奔跑的小鹿、自由飞翔的鸟儿……尤其是连续八度的弹奏,那火热的激情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粗犷而旺盛的生命力,催人奋进。

当轻快的《铃儿响叮当》奏响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组镜头:在冰雪覆盖的北国,几辆由马拉着的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雪橇上坐着欢乐的年轻人,他们唱着奔放的歌曲,赶着马儿,马儿脖子上的铃铛“丁零丁零”响个不停。

当延长、渐弱的高音DO结束全曲时,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让人回味无穷。《圣母颂》那优雅、舒缓的旋律,自然、流畅,似乎把我带到了天堂:美丽、温柔的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子耶稣,脸上呈现着慈祥、幸福的微笑,圣子耶稣沉睡在母亲怀里,极其安详。平稳流动的竖琴扣人心弦,委婉动人,全曲营造的纯净、圣洁的气氛洗涤了我的灵魂。

每一首乐曲都把我带入不同的境界。音乐丰富了我的童年、少年生活,陶冶了我的灵性,滋养着我成长。感受音乐的同时,我发现了生活的美好!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7

直到学了音乐好多年后我才清楚,我所学的这些是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当然不可以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古代而经典的音乐,而是狭义的古典,特指发端于17-18世纪的欧洲,由我们所熟悉的 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大师群体所创造的那些文明成果。那不是仅仅学几首名曲,而是从记谱法到音乐理论、音乐作品、教学系统,创作方法、审美原理以及哲学思想一整套的体系。

西方的进步不仅仅是科技和政治,而是全方位的,就说西方那些音乐大师们吧,也真是能干,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把他们的音乐文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山峰让人无法企及。如果说我们五千年的音乐文化浩如烟海,而西方大师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深海。我们这些音乐后人掉进这一片片海里除了接受已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的余地。一些搞民族音乐的总习惯说借鉴西洋什么手法之类,我总以为那不过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已,不是借鉴,而是在西洋音乐体系框架下还能保留多少民族元素的问题。

上大学时王澍老师给我们讲西方音乐史,曾经带领我们“认祖归宗”,从我们的师承关系逐级追溯,还真能追溯到贝多芬、巴赫等师爷,着实让我们又新奇又有点自豪。天天与大师同行,时时与大师对话,那真是一段沉迷的时光。

但学府之外音乐界却热闹的多,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人的思想趋于多远,音乐也日趋多元,流行音乐已经开始已不可阻挡的势头而风靡,我们这些人便如卫道者一般还坚持着一份清高与孤傲,对流行音乐抱着一份轻视与排斥。

上大学前我常去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单簧管,有一次琴房外面有人大声唱了一句当时很火的流行歌,顿时很多琴房门口探出一个个脑袋,有一位教声乐的老教授立刻出来追查,那位唱歌的学生如大逆不道满脸愧疚,赶紧承认错误。大概老师是怕把嗓子唱坏吧,声乐,也就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用假声,而流行歌用真声是也。

孩子很喜欢音乐我甚感欣慰,以为我那许多没有实现的梦有所安放了,我拼命上课,教学生也教孩子,教乐器也教声乐,家里便琴声歌声不断,感觉如鱼得水渐入佳境。可是逐渐的孩子对所学的这些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反感,再三声明自己将来不这样用假声唱歌,尤其令人沮丧的是她竟说听着这样捏着嗓子唱歌就令人恶心。

我是深深惊异于这世事的翻覆,两代人仅差二十多年,鸿沟竟至于如此深阔。莫非是我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潮流?思想保守?多年古典音乐的浸润已使我油盐不进了吗?我要重新审视这一切了。

不知道是不是感情的原因,这过程异常的顺利,很快我的艺术观便产生一次极大的转变。突然发现流行唱法 或通俗唱法(我现在把它叫做自然唱法)不是比美声唱法更具备艺术的本质吗?艺术是讲究一个“真”字的,但这真却怎么能排斥表现手法即声音的真实呢??艺术是最讲究个性的,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但假声又有多少个性呢?现今不是都在抱怨那些美声 民族歌手千人一面不分彼此吗?自然唱法用的是自然的真声,表达自然的真情,只为黎民舒心声,不为帝王唱赞歌,这不正是最高的艺术境界吗?美声不是艺术的全部,无论哪种唱法都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已。

至于孩子,我怎么会再去勉强她去学不喜欢的美声呢?人各有梦,那精美绝伦的美声咱就舍弃了吧。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8

有一句话说得极美:音乐,是一种心境。或许,我与音乐有一种难寻的缘分。不经意间,她已经成为我的第二生命。犹如花草对水的需求一样,当生命有了音乐,她便是我所有悲伤和快乐的源泉。曾几何时,独自呆在寂静的小屋里,打开录音机,让贝多芬的《命运》铺天盖地而来。音符如潮水般涌动,我的心也随之时起时落。录音机里飘出的旋律,时而轻快,时而凝重;时而清脆,时而深沉,那个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和愉悦。我深深地喜爱克莱德曼的钢琴,肯尼基的萨克斯,亲听他们演奏时,心永远是纯洁的,容不得一丝瑕疵。在我眼前,这个原本不完美的世界,在音乐的渲染写,也变得多彩起来。很喜欢在黄昏时,怀着平静的心情弹上几曲虽不动听却还熟悉的乐曲。

篇3:欣赏音乐的作文

一、高中生学会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对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调节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高中学习任务繁重, 精神压力很大。学习之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舒缓紧张节奏, 调节疲劳神经, 减缓心理压力, 给校园生活增添一丝活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课间音乐的效能, 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身学习活动, 激发音乐学习情感, 提高音乐教学成效。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富含生活哲理、催人奋进的美妙歌词, 激越昂扬、震撼人心的优美旋律, 悦耳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 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这对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 不仅能通过获得音乐表现的思想意境陶冶情操, 帮助并促进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培养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和激励、净化作用。三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之上, 逐步增强理解、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乐耳朵”, 能促使他们在听懂音乐、感受乐美的同时, 开阔视野, 追求美好事物, 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推波助澜, 通过欣赏音乐, 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音乐, 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人文素养、认知水平。

二、对高中生实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环节

1. 聆听音乐。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什么音乐细胞, 五音不全, 不会唱歌, 对乐器也一窍不通, 只是听听音乐还可以。”其实, 这是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解和错误看法, 它只是把掌握和表演音乐作品能力视为音乐才能的唯一标准, 而忽视了感受、体验和悟解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方面。这正是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所在, 主要就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湘教版高中音乐共分六大模块, 只有音乐鉴赏是高考必考的, 而在这三年所用的音乐鉴赏综合课本中, 第一单元讲的就是“学会聆听”。对音乐才能实行粗线条划分, 它包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音乐作品创作能力三个方面。按照逻辑推理, 如果把鉴赏说成是音乐才能的基础, 那么学会听赏则是音乐才能的起步之作。典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 才能卓绝的司马仲达就是从诸葛亮的渺渺琴声中“听”出了其中隐藏的腾腾杀气被迫退兵而走。这是说明“乐为心声”的道理。再说, 艺术评论家不一定就是演唱高手, 生活中只会“听”歌享受而不会表演唱歌的人比比皆是。

2. 文化欣赏。

高中音乐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 更是一种情感艺术文化。要注重把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文化贯穿到音乐教学之中, 既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把握和感悟。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写道:“能够阐述中国古代、近代音乐作品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 能够说出西方各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这就是音乐文化的学习与欣赏。还有,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应当把它与有关学科知识综合起来, 如历史、地理、文学、美术和政治等学科, 促进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紧密渗透、相互衬托、融会贯通, 从而促进他们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 加强情感艺术的塑造功能。历史上许多革命歌曲都是应政治时代而生,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 《延安颂》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前赴后继地涌向革命圣地延安, 投身到洪流滚滚的人民战争之中。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流传史册的经典作品,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黄河象征伟大的中华民族, 热烈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英勇斗争精神。诸如此类的音乐作品, 对我们来说, 又是一部部政治历史文化。

3. 激情感悟。

靡靡之音能让人“玩物丧志”, 如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在即, 却还整天沉湎在弄词作曲之中, 实在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而妙词美乐却能激荡人心, 顿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从琵琶女的魅力演奏中, 深切地感受到琵琶女所弹音乐是在倾诉“平生不得志”, 述说“心中无限事”。这音乐缩短了两个身份的不同但境遇相似的人的心理距离, 不但使得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流传千古的肺腑之言。所以,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多多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 让学生经常在聆听中细细欣赏, 在欣赏中认真感悟, 在感悟中逐步提高审美敏感性, 从而以增强他们的审美感知和体悟达到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的。如果能让学生形成音乐欣赏的常规意识和行为习惯, 让学生能够利用音乐稳定情绪、释放情怀、表现情感的话, 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也就大有斩获了。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 而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开启之位, 这就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奠定了标志性基础, 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的“欣赏之说”, 不单指音乐欣赏, 确切地说, 应是音乐中心欣赏。

篇4:音乐欣赏的引导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天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参与”就是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直觉力、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等。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种方法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进行了改革,而且有利于主体作用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等。音乐教学中学生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通过提问法,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乐、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

“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辩认主题和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使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想象?首先应要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果有的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等。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待学生第二遍听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后开展更深、更细致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通過学生想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等,而且能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

“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说的参与,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很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听赏过程能在理解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篇5:有关欣赏音乐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欣赏音乐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1

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是最赋感情的艺术;音乐,是多姿多彩的艺术;音乐,是千变万化的艺术。

提起音乐,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一次的音乐鉴赏会。会场上人声鼎沸,谈话中无不流露出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会场上充满音乐的味道——清扬、舒缓。音乐鉴赏会很快开始了。工作人员搬出一台钢琴,开始介绍钢琴悠长的音乐历程。从钢琴初涉问世,到进入音乐世家,再到进入寻常百姓家,最后成为音乐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钢琴不愧被称为“乐器之王”,因为钢琴承载了音乐的精华和奥妙。当时我已经学钢琴两年,深入音乐世界的我早已谙熟音乐,却从未了解钢琴。

之后是“名师讲座”,音乐大师那一番话语,饱含着对音乐的热爱。大石油一句话让我十分难忘:“音乐如人,持有自身的情绪。”这“音乐情绪”,或愉悦轻快,或沉重哀伤,或高昂激荡。愉悦轻快的曲子给人以美感,沉重哀伤的旋律让人低沉,高昂激荡的音调让人斗志昂扬。一切的情感,诉说丰富的故事,展现多彩的世界。

欣赏名曲的时候,全场霎时间安静下来。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2

有一句话说得极美:音乐,是一种心境。或许,我与音乐有一种难寻的缘分。不经意间,她已经成为我的第二生命。犹如花草对水的需求一样,当生命有了音乐,她便是我所有悲伤和快乐的源泉。曾几何时,独自呆在寂静的小屋里,打开录音机,让贝多芬的《命运》铺天盖地而来。音符如潮水般涌动,我的心也随之时起时落。录音机里飘出的旋律,时而轻快,时而凝重;时而清脆,时而深沉,那个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和愉悦。我深深地喜爱克莱德曼的钢琴,肯尼基的萨克斯,亲听他们演奏时,心永远是纯洁的,容不得一丝瑕疵。在我眼前,这个原本不完美的世界,在音乐的渲染写,也变得多彩起来。很喜欢在黄昏时,怀着平静的心情弹上几曲虽不动听却还熟悉的乐曲。

双手出没着琴键,全身心陶醉在这种怡静的氛围中,确实是一种享受。最欣赏《梁祝》,尽管我弹得远不迷人,但我并不可以模仿艺术家的表情,动作。他们尽可以才华横溢,我也自有尽我之力的充实。除了弹电子琴,听流行歌曲也是我的最爱。我由衷喜欢蔡依林璀璨夺人的气质,Twins稚气天真的嗓音,孙燕姿清纯亮丽的歌喉,以及SHE甜美可爱的声音。从张柏芝的《星语心愿》到陈弈迅的《十年》;从SHE的《你太诚实》到范逸臣的《I believe》;从Twins的《下一站天后》到张敬轩的《断点》,我都来者不拒。知道自己天生缺乏歌唱家应有的素质,虽然如此,我对唱歌仍是热情满腔。一有空闲,就哼上几句。即使无人喝彩,也乐此不疲。音乐已经伴我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迈进。我想让音乐支撑起所有的价值和尊严,因为音乐让我多了一份睿智,让世界多了几缕温馨。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3

什么是音乐欣赏?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音乐欣赏就是音乐。确实,听就是欣赏的俗称,一般人都是这样用的。我们常说:“去听音乐会,”“请你听听这段音乐”,却很少有人文绉绉地说:“去欣赏音乐会,”和“请你欣赏这段音乐。”“听”在这里和“欣赏”是同义词,面且用得更为普遍。不过,严格地说,欣赏和听还是有差别。欣赏,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听。要求有所不同。音乐欣赏,说得清楚些,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它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的归宿。

无论是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供人们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这个环节,它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产意义。一位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说得好:“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无论是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哪种倾向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下意的,都是围绕着音乐欣赏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有一些现代派的音乐家喜欢谈什么“超前意识”,似乎他们的音乐不受群众欢迎不要紧,将来总有一天群众会理解它。其实这种观点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被欣赏者尽快理解的。

就连十二音体系的创始人勋伯格也说:“用十二音写作,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别无其它目的。话说回来,做一个称职的音乐欣赏者也不是很容易,这里面的学问也真不少。首先,他必须具备理解音乐的知识和能力,也说是说,他必须善于掌握音乐这个审美客体,懂得它是怎样构成的,构成音乐的要素是什么,作曲家是怎样运用这些要素来表现的,演奏家又是怎样加以再创造的,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音乐各有什么特色,对于二三百年来欧洲浩如烟海的那许多经典性作品是否熟悉,等等,都是我们掌握音乐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我们的欣赏能力。

有了这些知识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欣赏音乐时的审美能力,从审美的角度去听音乐,进入音乐审美的范畴,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欣赏。人的审美能力是一种文化的累积,是历史地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审美感官及其审美能力,”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人们一旦进入了审美的范畴,他和外界社会的关系。这样,他不仅仅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客观地理智地来看世界,而且还要带着感情的眼光来看世界,要动真感情。这个感情的投入,就是审美欣赏的第一个关键之点。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没有这个情字,人和社会的关系可就冷淡多了、乏味多了,而且也没有了艺术。

审美能力的研究,是对审美主体--欣赏者的研究。这个研究的内容也很多,现代音乐美学特别把目光转向音乐的接受者,把它提高到音乐创作与表演同等重要的地位。欣赏者在音乐客体影响下所产生的感觉,是欣赏者意识中所产生的心理性的东西,它和音乐作品本身是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东西。音乐欣赏归根到底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音乐本来的在面貌,体会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对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美学课题。最后还要强调指出:音乐欣赏并非仅仅作为音乐的接受环节面存在,它同时还以反馈的方式给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影响,它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的审美选择,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坚信:格调高尚的音乐能潜移默化,培养出格调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反过来,具有高度审美趣味的高尚的音乐欣赏者同样可以培育出品格高尚的音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良性循环。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4

当我听到《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那雄壮的主旋律奏响时,浑身的细胞似乎被激活了,音乐把我带到恶劣一望无际的俄罗斯白桦林,我仿佛看到了白桦林里生机盎然的生灵:奔跑的小鹿、自由飞翔的鸟儿……尤其是连续八度的弹奏,那火热的激情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粗犷而旺盛的生命力,催人奋进。

当轻快的《铃儿响叮当》奏响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组镜头:在冰雪覆盖的北国,几辆由马拉着的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雪橇上坐着欢乐的年轻人,他们唱着奔放的歌曲,赶着马儿,马儿脖子上的铃铛“丁零丁零”响个不停。

当延长、渐弱的高音DO结束全曲时,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让人回味无穷。《圣母颂》那优雅、舒缓的旋律,自然、流畅,似乎把我带到了天堂:美丽、温柔的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子耶稣,脸上呈现着慈祥、幸福的微笑,圣子耶稣沉睡在母亲怀里,极其安详。平稳流动的竖琴扣人心弦,委婉动人,全曲营造的纯净、圣洁的气氛洗涤了我的灵魂。

篇6:【热门】欣赏音乐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欣赏音乐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1

直到学了音乐好多年后我才清楚,我所学的这些是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当然不可以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古代而经典的音乐,而是狭义的古典,特指发端于17-18世纪的欧洲,由我们所熟悉的 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大师群体所创造的那些文明成果。那不是仅仅学几首名曲,而是从记谱法到音乐理论、音乐作品、教学系统,创作方法、审美原理以及哲学思想一整套的体系。

西方的进步不仅仅是科技和政治,而是全方位的,就说西方那些音乐大师们吧,也真是能干,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把他们的音乐文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山峰让人无法企及。如果说我们五千年的音乐文化浩如烟海,而西方大师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深海。我们这些音乐后人掉进这一片片海里除了接受已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的余地。一些搞民族音乐的总习惯说借鉴西洋什么手法之类,我总以为那不过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已,不是借鉴,而是在西洋音乐体系框架下还能保留多少民族元素的问题。

上大学时王澍老师给我们讲西方音乐史,曾经带领我们“认祖归宗”,从我们的师承关系逐级追溯,还真能追溯到贝多芬、巴赫等师爷,着实让我们又新奇又有点自豪。天天与大师同行,时时与大师对话,那真是一段沉迷的时光。

但学府之外音乐界却热闹的多,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人的思想趋于多远,音乐也日趋多元,流行音乐已经开始已不可阻挡的势头而风靡,我们这些人便如卫道者一般还坚持着一份清高与孤傲,对流行音乐抱着一份轻视与排斥。

上大学前我常去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单簧管,有一次琴房外面有人大声唱了一句当时很火的流行歌,顿时很多琴房门口探出一个个脑袋,有一位教声乐的老教授立刻出来追查,那位唱歌的学生如大逆不道满脸愧疚,赶紧承认错误。大概老师是怕把嗓子唱坏吧,声乐,也就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用假声,而流行歌用真声是也。

孩子很喜欢音乐我甚感欣慰,以为我那许多没有实现的梦有所安放了,我拼命上课,教学生也教孩子,教乐器也教声乐,家里便琴声歌声不断,感觉如鱼得水渐入佳境。可是逐渐的孩子对所学的这些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反感,再三声明自己将来不这样用假声唱歌,尤其令人沮丧的是她竟说听着这样捏着嗓子唱歌就令人恶心。

我是深深惊异于这世事的翻覆,两代人仅差二十多年,鸿沟竟至于如此深阔。莫非是我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潮流?思想保守?多年古典音乐的浸润已使我油盐不进了吗?我要重新审视这一切了。

不知道是不是感情的原因,这过程异常的顺利,很快我的艺术观便产生一次极大的转变。突然发现流行唱法 或通俗唱法(我现在把它叫做自然唱法)不是比美声唱法更具备艺术的本质吗?艺术是讲究一个“真”字的,但这真却怎么能排斥表现手法即声音的真实呢??艺术是最讲究个性的,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但假声又有多少个性呢?现今不是都在抱怨那些美声 民族歌手千人一面不分彼此吗?自然唱法用的是自然的真声,表达自然的真情,只为黎民舒心声,不为帝王唱赞歌,这不正是最高的艺术境界吗?美声不是艺术的全部,无论哪种唱法都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已。

至于孩子,我怎么会再去勉强她去学不喜欢的.美声呢?人各有梦,那精美绝伦的美声咱就舍弃了吧。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2

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游戏,而我喜欢欣赏音乐。

每当我放学回家,打仗一样地吃饭、写作业、洗漱、换睡衣……。当我终于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喜欢调暗灯光,让爸爸打开电子管“发烧”音响,播放一张音乐唱片,优美的音乐弥漫整个房间。

眼前电子管暖暖的、柔和的灯光,散发着一丝浪漫的温馨。音乐的旋律回荡在我的脑海,让我时而漫步在蓝色的多瑙河畔,感受迷雾中潮湿的空气,以及扑面而来的凉意;时而在月光下穿行林荫之间,追随着那时隐时显得小夜曲,探索它源自何方。

我每天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弹奏钢琴,在幼儿园大班我第一次触摸白黑相间的琴键,那一年我五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我学习钢琴已经五个年头了。已经通过八级水平等级考试,每当我打开五线谱,手指游走在键盘之上,如同身处在另一个音乐世界,那里有我梦想中追求的一切,有大千世界里所有美好的事物,窗外那轮弯月仿佛已经沉睡。

音乐装饰了我的梦,我爱音乐,乐此不疲。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3

音乐是治疗我们心灵的最佳良药。一个人在情绪低落时,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人便会把伤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心情就会变的愉悦。

在我们无聊或者工作一天累的时候,可以做下来,喝着茶,水或者饮料,边听着最近喜欢的歌曲,这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在听欢快的音乐是,嘴会跟着哼起来,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在听着比较忧伤的音乐是,我们的心情也会变的一落千丈——跟音乐的音律变的一样悲伤.而在听着那些描写平淡生活和描写校园生活的歌曲时,我们本来烦躁的心情也会归于平静,音乐带给了我们喜怒哀乐。

我这人表面看起来很文静,其实内心却是摇滚,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我比较喜欢那种描写平淡生活和描写校园生活的歌曲,因为这种歌曲能让我的心情归于平静,也能让我感到快乐。音乐,能带给我们很多感受,也能让我们的心情千变万化。音乐,能让我们找到灵感。

欣赏音乐的作文 篇4

难忘的一场音乐会今天,舟舟要在亳州古井贡大剧院演出。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就早早地来到剧院,剧院里还没有几个人。我们在后台见到了舟舟。我们见到舟舟时,他下在换演出服,听说我们要和他合影拍照,摆着手非常害羞地说:“换好衣服再照,换好衣服再照。”

舟舟个头不高,一张胖乎乎的圆脸蛋上长着一个朝天的小鼻子,虽然不漂亮,但是很可爱。拍完照,我想把随身带的一只小布熊送给他,可是舟舟却连忙躲在了一位阿姨的背后,连声说:“不要,我不要。”阿姨解释说:舟舟很懂事,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音乐会开始了,几个节目过后,该舟舟上台了。只见他首先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走上指挥台,开始指挥他的乐队。在台上,他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音乐大师那样指挥乐队。有时又像一个孩子,他一会儿面向观众,一会儿背向观众,一会儿扭扭屁股做动作,像一个精灵在台上舞动着,指挥棒在他手上上下飞舞着,精彩极了。舟舟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了。观众也被他感染了、陶醉了。

篇7:认识音乐的作文欣赏

直到学了音乐好多年后我才清楚,我所学的这些是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当然不可以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古代而经典的音乐,而是狭义的古典,特指发端于17-18世纪的欧洲,由我们所熟悉的 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大师群体所创造的那些文明成果。那不是仅仅学几首名曲,而是从记谱法到音乐理论、音乐作品、教学系统,创作方法、审美原理以及哲学思想一整套的体系。

西方的进步不仅仅是科技和政治,而是全方位的, 就说西方那些音乐大师们吧,也真是能干,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把他们的`音乐文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山峰让人无法企及。如果说我们五千年的音乐文化浩如烟海,而西方大师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深海。我们这些音乐后人掉进这一片片海里除了接受已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的余地。一些搞民族音乐的总习惯说借鉴西洋什么手法之类,我总以为那不过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已,不是借鉴,而是在西洋音乐体系框架下还能保留多少民族元素的问题。

上大学时王澍老师给我们讲西方音乐史,曾经带领我们“认祖归宗”,从我们的师承关系逐级追溯,还真能追溯到贝多芬、巴赫等师爷,着实让我们又新奇又有点自豪。天天与大师同行,时时与大师对话,那真是一段沉迷的时光。

但学府之外音乐界却热闹的多,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人的思想趋于多远,音乐也日趋多元,流行音乐已经开始已不可阻挡的势头而风靡,我们这些人便如卫道者一般还坚持着一份清高与孤傲,对流行音乐抱着一份轻视与排斥。

上大学前我常去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单簧管,有一次琴房外面有人大声唱了一句当时很火的流行歌,顿时很多琴房门口探出一个个脑袋,有一位教声乐的老教授立刻出来追查,那位唱歌的学生如大逆不道满脸愧疚,赶紧承认错误。大概老师是怕把嗓子唱坏吧,声乐,也就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用假声,而流行歌用真声是也。

孩子很喜欢音乐我甚感欣慰,以为我那许多没有实现的梦有所安放了,我拼命上课,教学生也教孩子,教乐器也教声乐,家里便琴声歌声不断,感觉如鱼得水渐入佳境。可是逐渐的孩子对所学的这些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反感,再三声明自己将来不这样用假声唱歌,尤其令人沮丧的是她竟说听着这样捏着嗓子唱歌就令人恶心。

我是深深惊异于这世事的翻覆,两代人仅差二十多年,鸿沟竟至于如此深阔。莫非是我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潮流?思想保守?多年古典音乐的浸润已使我油盐不进了吗?我要重新审视这一切了。

不知道是不是感情的原因,这过程异常的顺利,很快我的艺术观便产生一次极大的转变。突然发现流行唱法 或通俗唱法(我现在把它叫做自然唱法)不是比美声唱法更具备艺术的本质吗?艺术是讲究一个“真”字的,但这真却怎么能排斥表现手法即声音的真实呢??艺术是最讲究个性的,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但假声又有多少个性呢?现今不是都在抱怨那些美声 民族歌手千人一面不分彼此吗?自然唱法用的是自然的真声,表达自然的真情,只为黎民舒心声,不为帝王唱赞歌,这不正是最高的艺术境界吗?美声不是艺术的全部,无论哪种唱法都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已。

篇8:欣赏音乐的作文

然而, 说到学校的音乐课程, 至今有很多家长还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 学生放松放松心情的娱乐课程, 学得好坏无所谓, 甚至有不少音乐教师也抱有这样的态度, 认为课堂上教会学生唱会歌曲、吹会竖笛就完成任务了, 对音乐欣赏内容一带而过, 比较随意。我通过观察发现课堂中针对欣赏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轻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缺乏主题, 放任自流;背离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 远离主线, 弱化听赏;脱离欣赏教学的音乐性, 支解音乐, 缺乏完整;违背欣赏教学的本质性, 盲目综合, 舍本逐末……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的欣赏教学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为了改变现状, 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 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中真正感受、欣赏、体验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提出了提高音乐欣赏教学实效的研究。

一、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

倾听是对音乐最好的感受。拥有一双会聆听音乐的耳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辈子的财富!俗话说:“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因此, 我们在校园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来多听音乐, 使学生积累对音乐艺术的感性认识, 积累音乐欣赏经验, 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高雅音乐, 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具体如下:在全校范围开展“我最喜爱的music”活动。时间安排为每天中午午休前10分钟, 在校园广播电视台播放音乐, 一周换一曲。欣赏的曲目由三至六年级中的学生推荐, 由学生独立完成收集资料———策划———讲解的过程 (教师从中辅佐) 。这样让我们的学生每天都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之中,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实践证明, 学生确实对每周所欣赏的曲目耳熟能详, 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样的欣赏曲目。

二、在课堂上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

(一) 注重双基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在小学阶段中, 让学生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风格、音乐情感等知识点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 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导向。例如, 为了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音色”, 我设计的音乐课《单簧管波尔卡》专门针对“音色”要素来构思。这节课从一个游戏———有趣的器乐家族导入, 通过对钢琴、小提琴、单簧管三种乐器音色的聆听与辨别, 获得对音乐要素的了解和认识, 并在教学的展开环节进一步强化对音色的学习和理解, 比如用适合乐曲情绪的色彩和不同形状来表示乐曲旋律的进行等教学手法让学生听辨不同音色的特点。总之, 让学生很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语言, 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二) 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

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具体, 不要说空话、套话。严谨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此我们提出在制定音乐欣赏教学目标时, 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贯穿于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 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音乐欣赏的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调性等特征,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针对性原则。每一首歌 (乐) 曲的欣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此不能对所有的欣赏内容都囫囵吞枣, 一并要求。抓准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切入点, 有的是情感体验, 思维想象;有的是认知节奏;有的是强化主题旋律等, 因此制定目标时必须要细化, 有针对性。

3.可测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设定最忌讳看到的是空大、虚无的设计。如果一节课上完, 学生都不清楚学的是什么, 那这就是失败的课。因此要检测一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就一定要注意其可测性。

(三) 注重精选内容、挖掘音乐要素

1.精选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内容。对于一些音乐, 教师要善于发现、筛选音乐作品中最具审美性的内容, 作为欣赏的精华, 进行重点聆听。教学中, 我们要在学生完整聆听的基础上把音乐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单独拿出来, 让学生反复聆听体验。精选音乐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会关注音乐内涵, 尽快把握整首乐曲特点。这是一种能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材, 这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学生的影响。

2.挖掘音乐中最具表现力要素。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及各种音乐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艺术表现力。那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的表现因素, 在分析处理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现要素上下工夫, 注意因材施教, 并渗透于各个教学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亲身感受音乐的活动中积累知识, 提高技能。

(四) 注重教师的课堂语言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最重要的手段, 课堂语言艺术无疑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化为文学语言, 让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因此, 我们提出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注意“二性一力”, 即准确性、有序性、富有感染力。

(五) 注重变换教法

小学生爱玩、好动。本身欣赏教学就比较枯燥, 如果教学教法上不注重变化的话, 学生就更不愿去聆听欣赏了。因此在我们的欣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更为注重更新教学手段,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教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音乐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音乐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绿罗裙贺铸的原文翻译和赏析下一篇:因回家有事的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