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2024-04-27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共11篇)

篇1: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综合性学习

一、

1、对近半个世纪各阶段流行音乐的研究

2、(1)你对现在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2)对我们上一辈以及更早前的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3)流行音乐代表某一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人的特点和崇仰。

(4)略

二、1、积累在平时的点滴中 2、B 3、略

l 6

1、hú hóng zhāng dūn 堤 称 肖

2、B、

3、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独一无二、就地取材

4、作引用、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

5、zuì fú qiān mēi 毁 、弧、摄、叠、

6、B、A、C、C、

7、(1)措施:)增加公路总数,多修地铁入口、)减少小车出行,保持公车0增长。

(2)思路:出门多使用公交,减少道路拥挤,减少碳排放。

8、《朝花夕拾》、仙台、弃医从文、

9、原句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指道理,不是盗匪。

10、白日依山尽,(100=百、略)

l 7

1、xuān zhàng jiàn hè 镂、 峋、 斟、峦

2、C、C、C、C、 3、D、

4、fāng līu áo pān yōng mù zǎo xiè

5、(1)一语双关,既突出职业特点又夸自己的手艺高超。

(2)鸟是翱翔蓝天的精灵,精灵也要我们的爱护。

6、太阳能之城所有能量都来自太阳。

7、使用蓄电池储存太阳能。

8、没有废气,烟雾和怪味的产生。没有噪音,不破坏环境,还不用为能源付费/

9、第一句好,形容城市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体,给人清新之感

10、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太阳能的使用受到限制。

11、猪、马、驴、狗、猴

l 8

1、shào nà qì yǎ shàn cāng wèi yí

2、C、B、A、B、

3、分类别、引用、举例子、作比较、

4、yùn nì qiào sù p iān yàn

5、(1)损害、损失(2)适宜 (3)避免、减轻

6、物候观测、物候学的作用

7、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8、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9、①“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②“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

10、老板你该好好锻炼了,手劲越来越小,勺子都快拿不起了,下次该手抓菜了。

l 9

1、pēi bīn yín chú mèi chí jí jí

2、解释、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3、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的无性生殖方式。

4、zhě xī hái tún jiè yǔn sù túo

5、略 6、略

7、.“克隆”是一种用体细胞而非生殖细胞培育成另一个生物个体的无性繁殖方法。

8、.因为多利只是用母羊的体细胞繁殖的。

9、因为多利的诞生表明:当代生物技术已使生命所遵循的有性繁殖规律发生了冲突,科学家创造了生命可以无性繁殖和“复制”的奇迹。

10、美国科学家采用猴子的胚胎细胞克隆培育,而美国科学家采用母羊的乳腺细胞克隆培育。

11、“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12、一鸣惊人、三番两次

l 10

1、jiú fān mù lán

2、写作(水平)、只要(有) 3、略

4、yān qǐ shuāi 嫣、堕、 埃 、蔚蓝 湖

5、色彩绚丽、散射、

6、噪声的分类、危害和防治措施。

7、.①噪声会影响睡眠和休息,因而也影响学习和工作。

②噪声会影响听力。

③噪声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使人患各种疾病。

篇2: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词语:可能

②火车的噪声很大,主要是因为它巨大的的车轮与钢轨强烈摩擦产生的。

词语:主要9、略 10、愿你每天都快乐ā 11、我想的东西就是你呀!

综合性学习

一、

1、你平时对自己的外貌‘穿着、仪表有什么要求?

2、D、 3、略

二、1、如何正确使用E时代。2、略 3、略 三、略

l 11、

1、yǎn ā tiáo yāo jiān

2、整齐的样子、 非常心满意足、 突然、 愉快高兴的样子

3、(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1)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xīn tái fān 牍 莲 亵

6、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鲜(xiǎn):少。

宜:应当。

7、(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9、(1)属:类 (2)殊:特殊的物品 (3)助动词 译为“的 (4)代词 代人

10、⑴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译:他想住到你家来,你可以容忍他吗?

⑵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译: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贤能的人

11、⑴此公欲来。指代(杨氏 ) ⑵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穴中) ⑶此殊不缺也。指代(薪米鱼肉) 12、C、

13、(1)短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答:三个人。 杨氏 老人 穴中一居民

(2)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答: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14、吃酒误事 知了

l 12

1、ruò zě zhuàn 糁 髯 髻

2、贻:赠。比,靠近。诎:通“屈”,弯曲。夷,平。

3、(1)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

(2)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象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

4、苏轼 《后赤壁赋》《赤壁赋》

5、与,通“举”,推举,选举。睦:睦和。矜,老而无妻的人。分,职分,指职业、

6、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归,指女子出嫁。闭,杜绝。同,有和平的意思。

7、(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2)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8、略 9、(1)消逝 (2)防守 (3)通“智”。(4)反常行 为

10、(1)用 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 和谐,

(2)他 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 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

11、B/ 12、“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小康”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13、口 14、略 l 131、zì liǎo zān yú yè yù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只有不畏艰难地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4、缺、上行和下行、上、下霜的早晨

5、(1)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3)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C、 7、官府、哽咽、鸣叫、附和

篇3: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1. 封面“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苏”字是繁体字。

尽管“江苏教育出版社”七个字是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中可以保留繁体字或者不规范的汉字, 但用于教材就不太好了。况且书法作品中“社”字是错别字, “社”字的右边是“土”而不是“士”。

2.《致同学》第二段有这样的文字:

课本固然是你语文学习的一块园地, 而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报刊视屏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 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种种话题, 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这段话有几处不妥。 (1) “而”应改为“但”; (2) “如果”冗余, 应去掉; (3) “资源”前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 (4) “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如改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则更为顺畅, 其实, 愚以为最后一句删去更好。

3. 王愿坚的小说《草》表现了周总理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情操。

其中有周总理尝草的情节, 非常感人。

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 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他刚想劝首长休息, 周副主席又问了:“这野菜, 多半是长在什么地方呢?”

杨光想了想:“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味道呢?还记得吗?”

杨光摇了摇头。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

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 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过来, 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

阅读这段文字, 我们明白:周总理是在了解有毒野菜生长的地方及有毒生野菜的味道, 以便通报部队, 避免更多的红军战士误食中毒。“味道呢?还记得吗?”这句话是总理向杨光询问有毒生野菜的味道。杨光显然听明白了, 所以他“摇了摇头”, “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问题就出在“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这句话上。明明是“煮熟了吃的”, 又怎会“没有尝过”?岂不自相矛盾?所以, 应在“没有尝过”后面加上“生野菜的味道”。

4. 课本第85页节录了吴伯箫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文中的“段落”与“联络”用得令人费解。

原文如下:

读中国古代史, 知道战国时候, 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 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 来卫国御胡;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 又因地形, 制险塞, 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联络的修筑, 延袤万余里。

“段落”的含义为: (文章、事情) 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分。从这个意思来看, “段落”用在文中似乎不太妥当, 可改为“陆续”。另外, “段落”的语法功能为名词, 不可修饰动词“筑”。

“联络”的含义是:彼此交接;接上关系。用在文中语境不太贴切, 可改为“联结”或“联接”。

另外, “我还没有到过长城!但是, 长城我是终于要见见的!”这句话中的“终于”用得不太妥帖, 可改为“终究”或“终归”。

5. 第139页, 课文《美丽的西

双版纳》课后“探究·练习”部分第二大题有这样一句话:“课文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主要描写了树、竹、谷、水、庙等景物, 并列出五个标题。”这个概括不准确, 应该是“主要描写了树、楼、谷、水、庙等景物”, 这从第二个小标题“竹楼映蓝天”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6. 第141页倒数第六行:

“入夜, 灯光映着碧水, 明月照亮大海, 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 真是人间奇景。”“泛舟”:坐船游玩。“海滨”:海边;沿海地带。严格说来, 在“海滨”是无法“泛舟”的。可将“泛舟”改为“漫步”。

7.

第161页12行, “托卡列夫非常生气地从听筒里对他喊”这句话有语病, 可改为“托卡列夫非常生气地对着听筒喊”。

8.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里, 苏步青先生这样写道: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研究这一段, 可以得出一个信息, 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但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说的吗?

请看下面一段资料:

1978年3月18日,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 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 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 他说:“马克思说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 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 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 得出的科学结论。

(人民网)

可见, 课文中“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应改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课文中把一位伟人的著名论断搞错, 实在不该。

9. 第217页倒数第9行:

“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有歧义, 易给人以“宇航员睡觉时是在飞船外面”“绕着飞船漂浮”的误解, 属表达不当,

篇4: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一、作业目标

1.作文训练文体主要为记叙文,尝试写作说明文;主要训练形式为小作文抓住课文进行文体章法训练,大作文抓好主题进行构思表达训练。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好记叙文,以及若干篇日记、读后感、随笔等,同时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4.将网络写作的评价优势和纸笔写作训练字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双课堂优势。

二、作业实施

第一单元

大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训练重点: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培养。

参考题目:(1)家乡的( )

小练笔1:建议学生对《芦花荡》中人物的描写进行品析,写一个真实的小人物,力求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凸现人物性格。

小练笔2:建议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素材,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写一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战争的认识。

第二单元

大作文:爱在人间

训练重点: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请围绕在你自己身边的事情,以“爱”为话题,讲述爱的故事

训练要求:1.要选择震撼你心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来写;2.在叙事中要倾注真情实感;3.要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如自己与亲戚、同学之间的生活经历。

参考题目:(1)妈妈,我想对你说(2)爱动心弦(3)爱是……

小练笔1:以父亲的视角改写李森详的《台阶》,通过对课文的改写,学会作者描摹人物的方法、叙事的技巧,感受人物心情。

小练笔2:《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3:《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第三单元

大作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广阔的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认识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四单元

大作文:“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的说明性文章

小练笔:运用资料阐述观点“我看克隆”;

“未来世界”

第五单元

大作文题目: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用简单的笔墨说明连花,重点探究莲文化的魅力;在说明上有方法上要有所突破。

小练笔:对于一首词,你也许有着独特的见解,也许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许是词中某一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你,也许引起了你的感慨和回忆……请抓住这个心灵片断吧,选择一首宋词,可以从表现手法、从布局谋篇,也可以从一字一词,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第六单元

大作文题目:“一则真实的日记”

训练要求: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

小练笔1:湖光山色——写一篇游记。你一定游览过家乡的小桥流水、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何不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游览时的感受。

小练笔2:介绍自己喜爱的某个城市或景区,或如果你是导游,为某个风景区写一篇导游词。

五、作业评价

1.评价方式 :①师评②互评③自评④网络积分

2.量化实施

①大作文实行先自评,再师评,最后互评的评分方式,一类5颗星,二类4颗星以此类推。

②随笔,日记,读书笔记实行小组互评为主,推荐一次得1颗星

六、成果展示:

篇5: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规划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只有及时消化新授课知识,把握每课时的重难点,才能扎扎实实的夯实双基,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课时练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规划了作业设计。

二、作业形式

1.导学案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题

3.每周读书笔记4.适当家庭作业

5.学校笔记、作文作业

三、作业要求

1.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2.态度认真,书写工整,规范

3.读书笔记要有读书心得

4.错误之处要纠正

四、作业布置

1.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芦花荡》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后练习题,笔记综合作业

※读书笔记两篇※一次大作文,两篇小作文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搜集资料,写在读书笔记

2.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作业

※《台阶》《信客》课后练习题,笔记综合作业 ※读书笔记两篇※一次大作文,两篇小作文 ※大作文为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作文要求

3.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作业,家庭练习本(默写、注释、翻译句子、主旨、根据提示写句子、语段阅读题),第五单元测试题

※读书笔记三篇※一次大作文

综合性学习《连文化的魅力》搜集资料,写在读书笔记上

4.第三单元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作业

※《桥之美》《说“屏”》课后练习题,笔记综合作业 ※读书笔记两篇※一次大作文,两篇小作文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搜集资料,写在读书笔记上

5.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作业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课后练习题,笔记综合作业

※读书笔记两篇※一次大作文

※大作文为《走上辩论台》中的辩论题任选一个

6.第六单元

※《三峡》《短文两篇》《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导学案及课后练习题,学校笔记作业,家庭练习本(默写、注释、翻译句子、主旨、根据提示写句子、语段阅读题),第六单元测试题

※读书笔记三篇,其中一篇为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中的一个专题

※一次大作文

五、作业批改

学生作业采用全批全改,面批,学生互改的形式进行。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纠正。作文当堂完成。每次作业批改认真,写明批改日期,对错题予以详细记录,作为讲评的依据。

六、作业讲评

讲评前先表扬优秀作业,再指出错误的共性,对共性问题重点讲评,个别错误面评。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5.不 好。 用“镶嵌”能更鲜明地突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6.目的是 为了感谢“我们”一家对他多年来的关怀和照顾。说明老王是个知恩图报的善良 人。

7.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 幸 者, 注 关 他 们 的 命 运, 他 们 也 过 上 好 日 子, 助 改 善 他 们 的 处 境。 让 帮 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

8.略(想像 要符合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 )

9.略(能写出人物的善良和自己的感悟即 可。 )

10 信 客

1. (1)蹋 (2)伎 (3) 灼 (4) 唁 (5) 沛 (6) 誉

2. (1) 淘 啕 (2) 陪 赔 (3)拨 拔

3. (1)形容人

4. 余 谈吐文雅。 (2) 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3)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秋雨 文 化 苦 旅

5. “羡 慕” 、“嫉 妒” 是 乡 民 们 从 未 见 过 的 的 稀 罕 物 品;轻蔑” 嘲笑” “ 、“ 的是乡民们见多了不以为奇的物品。

6. 因 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 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7.四乡外出谋生的人, 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的肩上,做信客,即使受再大的委屈,也要为乡 亲服务。

8.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宽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 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真正值得信赖的信客。

9.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 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 机 在 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 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 存 善 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应以救人为先。

单元复习

1. (1) 诘 (2) 缔 (3) 跚 (4) 怍 (5) 躁 (6) 尴

2. (1) 狼 藉 (2) 惨 淡 (3)颓唐

3. (1)微不 足道 (2) 大庭广众

4. (1) 孤帆天际看平海夕漫漫 (2) 气 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5.示例:某某的实力很强,他本来有条件夺冠,我 为他的失误感到惋惜。至于夺冠,是我多年付出的回报,很高兴。 (首先要表达 对对手的尊敬, 然后再表达夺冠后 的喜悦。 )

6. 示例: 福 是 老 师 一 幸 句 鼓 励 的 话 语/幸 福 是 妈 妈 一 句 温 暖 的 安 慰 (注 意 句 式 应 相同。 )

7.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是因为“我”被桂花的风格所 感动;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是因为“我们”被老人默默行善 的精神所感动。

8.为下文写人作铺垫。

9.以“暗香”为题,语意双 关,耐人寻味,既赞美了桂花暗暗飘香毫不张扬的品质,更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 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0.如“应该学会关爱别人” 、“做了好事无须张扬” (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等。 )

11. (1) 带兵 (2) 恰逢 (3) 几 乎 (4)常 常

12.C

13. (1)自认为可 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2)摇着头自言自语: “古人怎么会欺骗我 呢?”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而且只是这六个字。

14.因为情况在不断变 化,而 他 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篇7: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1. C

2. D

3. 1) ( 萌发 (2) 取代 (3) 撞击

4. C

5. (1) 云外一声鸡 (2)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3)夜阑 卧听风吹雨

6.语言表达不清楚 写作目的不明确

7.略(围绕“技术 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谈 即可。 )

8. 表明森林资源告急, 前景令人忧虑, 同时告诫我们要保护森 林。

9. “依旧”强调了砍 伐 者 顽 固 不 化 以 及 拯 救 森 林 工 作 的 艰 巨 性。 “依 然”强 调 绿 色 运 动 的 长 期性。

10.好。①拟人化手法突 出森林资源破坏惨重, “哭泣”更是对砍伐者的无言控 诉;② 设下悬念,引起 下文。

11. (1) 才 (2) 吃饭 (3) 就 (4) 拜访

12. C

13. (1) 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了一座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 捧着往里跑,慌乱中玉钟“砰”地掉到地上。 (2)他吩咐开饭,桌上是自己园 里种出来的蔬菜,中间仅放一盘肉罢了。

14.他 出访时穿平民衣 服; 面 对 山 珍 海 味 不 下 箸;穿 破 的 粗 绸 衣;下 级 撤 去 华 贵 物 品 才 敢 接 待 他。

篇8: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一、追求理性地教学,创造自由的空间

虽然语文看上去没有规律可循,但语言具有系统性的表达逻辑。不同人在表达同一件事物时,采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描绘技巧存在着很大差别。教学的理性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描述的常识化,例如:竹子用来歌颂气节和立场,梅花用于赞美坚强不屈的性格;空间的自由表现在学生自由地创造意境,而不受到阻止。

在“人与环境”单元的诵读欣赏板块中,教材提供《大地上的事情》(选节)来表达作者对田野和地球的认知和情感。第一节,通过“鹞子”和“野兔”来反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将地球比作“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内心反思。从理想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主题的方式,语言的奥妙之处;而学生对两个小节的认知和头脑中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可以通过联想、对比等方式进行改编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是渔夫与大海的关系。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认可,并对其文本不断完善,形成完整、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系统。

二、开展“聆听、朗读”活动,体会语言意境

“诵读欣赏”选取的内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选文内容表达细腻,细节丰富,为场景描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穿透力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些特点将在聆听和朗读两种表达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和呈现。“听”和“读”两种学习方式调动着耳朵、嘴、大脑联合反应,是体会语言意境必不可少的方式。长期以来,聆听和朗读的方式没有得到课堂的重视,造成了学生体会意境、再现意境的能力比较弱。

运用好教材的“诵读欣赏”板块,开展“聆听、朗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会意境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意境基础。例如:“爱国情怀”单元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在课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下诗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情感、爱国信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诗歌意境,从而对整篇作品形成透彻性的认知。整个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以聆听的方式引进教材内容;然后,详细地讲解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特征特点等内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进行想象和思考。

三、扩展朗读素材,提取关键性字词

教材中“朗读欣赏”的内容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启发也是有限的。优秀的文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扩展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效仿文本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提取关键性字词、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长征之歌”单元中,对《诗人领袖》这篇文作的赏析。这首词借鉴了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内容,借词句书写领袖的一生,借领袖的事迹成就伟大诗人。平仄是诗歌押韵的特征,却用来描写枪声;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本是无情战场,却用来表达诗人情怀;大江、雪天与潇洒、畅想融合在一起,二万五千里长征换来了撼动世界的成果,城门楼上的话语,嘹亮了东方。这首词特征明显,关键字词容易确定和讲解,适合为学生讲解赏析思路,提升学生提取诗词关键性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诗歌素材,锻炼学生“抓词”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四、反复修改,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亲自动手,进行语文实践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快的方式。优秀的文章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和打磨,仔细斟酌每一个关键性字词的表达。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但最终可以在素材积累运用、语言表达习惯、行文思路等方面获得突破,让自己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语言穿透力。从宏观看,“诵读欣赏”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表达”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反复修改可以将内化知识转变为可运用内容,支持自己的外在表达。

例如:“诵读欣赏”中诗歌如何转化为应用素材。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这一板块涉及数十首诗歌。学生一般将其全盘背诵,极少使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将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相似的诗歌进行集中性处理,让学生形成意群概念,当触及这类话题时,便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书面表达气势。如:谈到爱国话题,不仅有古代“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渣滓洞“鲜艳如血的花”。坚持进行这样的写作锻炼,反复修订写作内容,必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明显提升。

五、结语

篇9: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3分)

1.络绎不绝 ( )

A.断绝 B.走不通的 C.开办 D.住、停

2.漫不经心 ( )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 C.莫,不要 D.不受约束,随便

3.开路先锋 ( )

A.打通 B.举行 C.开办 D.开始、建立

四、选词填空。(在合适的词语下面画线)(4分)

1.骏马在(宽阔 辽阔 宽广)的草原上奔驰。

2.工程师的设计,必须经过(周密 周全 严密)的计算。

3.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静 安静 清幽)。

4.我们要精心地(爱护 维护 保护)地球。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夺天工 久别重( ) 美不( )收 为所( )为

独具( )心 一反( )态 ( )耳( )聋 ( )扬( )挫

六、写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公园里的树真绿啊,人真多啊,花真美啊。 ( )

2.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3.难道老象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捕杀的战场吗?( )

4.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罗新通知俞建军。俞建军来学校参加管乐队活动。(不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

2.“蒙娜丽莎”不是全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染成万道彩霞。

改为“被”字句:

4.根据给出的词语意思来造句。

清楚:①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

②了解。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 ,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选自《月光曲》)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

3.我会默写《马诗》这首诗的前两句: , 。

4.通过第七、八单元的学习,我最喜欢《 》这篇课文,因为 。

九、乱句重组。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6分)

(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蜂飞蝶舞。

(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 )溪水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

( )山腰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 )一条小溪从我们的村子里流过。

(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头报告丰收的喜讯。

十、阅读短文,仔细答题。(16分)

小鸟和水手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 )而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项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或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 )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关丽的歌喉,唱啊唱,( )有韵,宛如春水( )。人类给它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2分)

爱不释手: 。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乖乖 姗姗 淙淙 嘤嘤

3.文中的“新大陆”指 ;小鸟与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是因为 。(2分)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其中哪句话最感动?请把句子写下来,并说明感动的原因。(4分)

句子:

原因:

5.请你为“爱鸟日”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什么?请写一写。(4分)

十一、习作实践。(30分)

篇10: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1、选择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yán)

摔跤(jiāo)B.泥浆(jiāng)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烟瘾(yǐn)C.旺盛(shâng)黏性(nián)

尴尬(gān)

胯骨(kuà)D.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嘎叽(gā)

扁担(da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肩膀 摩破 宽敞 涎水 B.缘故 泥浆

疲卷 瞬间 C.糟糕 仿佛 叮嘱 烦躁 D.倔强 露珠 醒悟 跨骨 3.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4、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6、下列都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标题,其中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A、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B、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C、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D、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心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 ③漫元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8、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A)他把报纸撕破了。报纸让他撕破了。(B)难道你该这样做吗?你根本不该这样做。(C)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D)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片丛林,自是不再寂寞了。除了,还有

;除了,还有。

①绿色的叶子②花色的衣裳

③女人的谈话声与孩子的欢笑声

④春天的鸟语声与秋天的蝉鸣声

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篇11: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第三周巩固作业(陋室铭)

一、解题: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5、苔痕上.阶绿

6、谈笑有鸿儒..:

7、往来无白丁..:

8、无丝竹..之乱.耳:

9、无案牍..之劳形..:

10、何.陋之有?: 三、一字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④策之不以其道()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

11、点明主旨的句子: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

六、课文分析

1、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大意是什么?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妙处。

5、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和杨子云有何作用?

6、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7、体会文中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0、本文的写作手法:表达的情感:

1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2004-2011年《陋室铭》中考习题真题汇编

(一)2004(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

(二)2008重庆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陋室铭刘禹锡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

(三)2008年厦门市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

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

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四)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五)2008济宁市

[甲] 《陋室铭》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谈笑有鸿儒②人不堪..其忧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

上一篇:选择淡泊名利作文下一篇:侯里小学作业改革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