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 教案 高一语文

2024-04-20

套中人 教案 高一语文(共7篇)

篇1:套中人 教案 高一语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抓住“套子”,理清情节结构。

(2)探究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二.课时安排 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重点

(1)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3)把握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二. 教学难点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这个形象的意义 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PPT展示一幅图片,向同学们讲述这幅图片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夏季30°C的高温下仍要穿十几条裤子,十几件衣服的人,他用厚重的衣裤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老人一直说冷,穿这么多衣服,但在30多度的高温下,老人却在流汗。老人的病很奇怪,因为在医院查不出病因,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答案。原来老人以前并不怕冷,只是在他的老伴去世后,才出现这种状况,并且越来越严重。医生说,他老伴的去世对老人的打击很大,于是心理上就觉得孤独,寒冷,由于一直给自己冷的心理暗示,于是身体也就觉得冷了。所以老人怕冷是个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疾病。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个有相同病症的人,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来给别人找一下病根,治一下病。现在我们就来进入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来给主人公别里科夫治治病。

(二)教学步骤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说,倘要论文,必须顾及全篇,顾及作者的全人,顾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1)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但局限于表达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带着明显的抑郁哀伤的色彩。俄国的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的三大巨匠”。(2)写作背景

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

2.梳理文章脉络

用5分钟来自由阅读全文,抓住“套子”来理清全文的结构,并用笔划出别里科夫的“套子”(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哪些:

第一部分(1-4):介绍别里科夫的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生活习惯,套子式的 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倒数第三段):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开端:结识华连卡 发展: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恋爱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别里科夫之死 3.专项调查:别里科夫之死

今天,同学们化身为医生,对别里科夫死亡的原因做出诊断。中医看病讲究“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今天我们就来对别里科夫的病做一个全面性的探究。

望:

望,就是看病人的外部特征,精神面貌等等。别里科夫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怪”,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把身体装在套子里:

a.衣着打扮:大衣,雨鞋,雨伞,高衣领,黑眼镜,羊毛衫

b.生活习性:用棉花堵住耳朵,把用具装进套子,坐马车支车棚,蒙头睡觉 把思想装在套子里:

害怕现实,歌颂过去,教古代语言,禁止什么他都拥护,违背法令,常规他都郁闷不乐,他害怕,憎恶那个人多的学校等

精神面貌: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脸色苍白,战战兢兢,心神不宁。通过“望”,对别里科夫整体情况的一个大致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害怕现实的人,他通过一层又一层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将自己与这个现实社会隔绝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胆小,保守和封闭。

闻:

闻,就是听,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在这里,我们没有办法听到别里科夫说话的声音,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怕出乱子,从他的这句口头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他的这种性格就决定了他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个小的障碍都会使他的希望破灭,都会使他心神不宁,陷入绝望。

问:

问,是通过询问病人或其身边的人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主要叙述人“我”来了解关于别里科夫的在生活中的一些主要病症。

经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及失败,在这个过程中又经历了三件事: 漫画事件 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天下这么歹毒的坏人!骑自行车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当面交锋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的失败或许是导致他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他性格中保守,胆小,顽固等因素,在与华连卡认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超出他的心理承受范围的,在经历了那三件事之后,别里科夫就一病不起,一个月之后就死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别里科夫是死于心病。现在我们来切一下别里科夫的脉搏来确诊一下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到底死于何因。

切:

切,就是把脉,寻找病因。但在这里,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我们没有办法切到他的脉搏,但是,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我们却能切到当时俄国社会跳动的脉搏,通过别里科夫的死,我们能找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痼疾所在。

别里科夫的心病既来自自身心理的狭隘,又来自当时整个俄国社会的风气。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别里科夫思想的极端保守和顽固,最终使他精神崩溃,这是促使别里科夫死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但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心为沙皇专制制度所俘虏,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

(三)总结:

这节课中,我们充当了一回医生,通过对别里科夫病症的探究,我们找到了他死亡的原因,并揪出了导致别里科夫死亡的根源,就是沙皇统治下俄国的黑暗现实和高压政策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以及对自由的限制。别里科夫是俄国沙皇高压统治下当时人们畸形心理状态的一个象征,他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在那种黑暗年代里,在高压政策下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套子”。

我们在这里为别里科夫治病,作者写这篇小说也正是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来惊醒世人,从而为当时的社会治病。文章通过“套中人”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发展变化、最后恐惧而死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停滞和黑暗,无情地抨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凶残和反动,同时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病态的人物,作者指出了普遍存在当时人们灵魂上的疾病,以唤醒人们的觉醒。

(三)作业:

同学们课后思考几个问题:文章中的“套子”指什么,分析一下别里科夫的形象,鉴赏小说的夸张讽刺手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套子”的含义 2.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 3.鉴赏小说中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二.教学难点:

1.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小说中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梳理了一下文章脉络,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做了一回医生找到了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死因。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更深的意义,从更深层次来解析这篇文章,在这次课中,我们就来探讨几个问题。

(四)教学步骤: 1.提问:在这篇文章中,“套子”指什么,有什么具体含义? 找学生回答,老师加以综合整理。

“套子”是个比喻的说法,也可以说是规矩,它实际上是指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等。别里科夫的套子就是俄国沙皇的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观念,法律,思想意识。人们一般都是把法律,道德比喻成一种标杆,常说“法律准绳”,“道德准绳”,而作者讲这些比喻成“套子”,就讽刺了这些观念,法律等对人的限制和禁锢。在小说中,别里科夫不仅用这种套子套住了自己,也用这个套子来套住别人。2.提问:小说是如何体现别里科夫用套子套住别人的? 对学生、教师甚至全城的辖制(第4自然段中的主要表现),对华连卡姐弟私生活的干涉(骑自行车事件)。

提问:为什么他能用套子套住别人,辖制住别人?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别里科夫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考虑)因为别里科夫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而在当时,他代表着社会的主流,周围的人没有勇气与他斗,所以受他辖制,所以他能用他的套子套住别人。3.提问:小说着重写了哪一部分?

小说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讲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其中又包括了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和柯瓦连科正面交锋这几个故事情节,这几个事件层层递进,最后导致了别里科夫的死亡,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提问:作者为什么着重写这一部分?

作者把重点放在第二部分,是为了强调,突出别里科夫身上“套子”的根深蒂固,进而揭示沙俄反动统治对人的危害之深,以至于把人逼上死亡。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姐弟形成一对鲜明的对比。华连卡姐弟都热情大方,开朗乐观,富有朝气,是有民主自由新思想的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而别里科夫就代表了一种腐朽的保守的反动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两个人物水火不相容的不同性格和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

别里科夫作为一个人,他有时也有冲破套子的愿望,想结婚就是一个证明,然而,他最终还是让自己思想的套子断送了这次婚姻的企望,婚姻意味着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冲动的尝试,但是“套子”在他那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是一幅漫画,骑一下自行车,摔一跤这样的小事都会使他的希望破灭。

4.提问: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段?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提问2:为什么“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明确:整个的社会环境没有变,还是处于压抑之中。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5.提问:理解小说中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

传统对别里科夫的解读都将他定位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但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卫道士、鹰犬多指帮助黑暗政府欺压百姓,残害忠良之士,助纣为虐的小人。如文革时 期的红卫兵就是典型的卫道士和鹰犬。

但将别里科夫视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和鹰犬是对人物的误解和对文章的误读。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并具有卫道士的残暴,他没有迫害过别人,他只是自己一味的战战兢兢,怕出乱子,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别里科夫的这种性格是由当时沙皇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高压、黑暗的制度使别里科夫感到害怕,他害怕做错一件事,甚至说错一句话而受到迫害,由于这种害怕,他不得不在现实面前退缩,而这种退缩又造成了他与现实的隔绝,造成了他的封闭。别里科夫不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他同当时的俄国人民一样,都是这种制度的受害者,别里科夫就是当时高压政策下俄国人民畸形心理状态的象征,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保守的,守旧的思想的象征。

6.提问:鉴赏小说中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手法:用讥讽和嘲笑的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小说夸张了人物形象。作者把多种“套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具有很强的讽刺性。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典型的人物不可能存在,这是作者有意借夸张引起人们对主题的重视,接讽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

反差鲜明的对比:别里科夫的迂腐可笑—华连卡姐弟的青春可爱;言论荒谬—口吻一本正经。

总结:

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这两次课将包裹在他身上的套子一层一层地剥开,看到了别里科夫这个怪人背后可怜的本质,看清了这一层层套子的面目,最重要的是找到了给人们带这些套子的根源。我们找到了别里科夫的病因,给了这个受当时政治毒害的可怜的别里科夫一个交代。我们在痛斥沙俄黑暗的统治的同时,也欣喜于看到有华连卡姐弟这样的新生进步力量的出现,这股新生力量给黑暗中的俄国带去了一些曙光。别 里科夫的死也更使我们坚信,黑暗永远战胜不了光明。

(六)课后作业:

阅读契诃夫的其他短篇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写一篇小论文来论述契诃夫的写作特色。

篇2:套中人 教案 高一语文

(1)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弟弟……”

(2)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描绘。

明确:

(设题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

(方法设计:为了让更多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再推选三四名较好的同学在全班说。)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关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让我们再说一次——让世界充满爱!

(六)布置作业

篇3: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初探

一、语文教学必须摒弃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 这是做好学生人文教育的根本

课堂中, 我们只有恢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才能真正地解放学生, 使学生得到提升和发展。当然, 教学的本质也就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如果课堂上教师还是一味地以一个知识“二传手”的角色去“一讲到底”, 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很难被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更不用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了。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双边”只启用了“一边”, 教学效果岂能上去?课堂上纯粹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上, 教师问, 学生答, 而且答案必须是与教师的思维丝丝相扣, 不能越雷池一步。试想, 如此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本人认为, 教师也只有真正“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以人为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他们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人”!其实,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创设好学习氛围, 把学生当作求知路上的朋友, 而不是把他们看作跟从者, 摆正好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真正实现“我的课堂, 我做主”。那么, 我们的课堂必然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语文教学要尽力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 这是做好学生人文教育的关键

正如前文所述, 教学要“以人为本”,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站起来说话”, 以期实现民主化开放式教育。教师更要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将来在社会上才有可能“站得住”, 成为真正的有用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目的之所在。

“要组织有效的教学, 首先必须是和谐的”, 有道是“亲其师, 信其道”。一般地, 学生都有“向师性”, 课堂上师生之间如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成为良师益友, 学生必然会自觉地调集各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有时哪怕是一个目光, 一个手势, 作为学生他们都期望着被关注, 对他们而言, 这就是爱!在这样的氛围下, 他们也会更加坚信“我也能把字写好!”“我也能读好一篇文章!”“我也能写好一篇作文!”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具备创新的素质。

三、教法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这是做好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

凡事都有一个方法问题, 方法正确, 事半功倍, 教学更是如此。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 只要“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和智力主动的方法, 就是最好的方法”。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要传授的知识灵活转化为问题, 为学生架设求知的桥梁, 激活他们求知的欲望。“教, 是为了不教”, 这正是我们的教学宗旨和终极目标。

当然, 在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内因, 教师只是外因, 而外因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体现其作用。所以, 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教”来启发学生的“学”, 最终达到不待教师“教”, 便能“自得之”的教学效果。一旦学生自己拿到了求知的这把“钥匙”, 他们便会自由自觉地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四、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编外添加, 这是做好学生人文教育有益的必要补充

虽然现行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方方面面极具有人文气息的内容, 但是它仍然显得有些呆板。如今知识经济日新月异, 简单几十篇课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成长的需求。因此,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就必须真正发挥好主导性作用了。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课堂语文”引入到“生活语文”中, 让他们“得法于课堂, 得益于课外”。

“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教学是一个大课堂, 绝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小天地。教师要力求通过自己的教学把学生“送出去”, 走出课堂, 拓展课堂, 由以“课堂为中心”, 向以“生活为中心”转化, 引导他们自己去打开一片广阔的学习天地。教师适时地给学生推荐一些时文、美文, 最终当《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时文杂志走进课堂,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会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

篇4:谈语文《套中人》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生动活泼 内在暗流 质朴无华 尖锐辛辣

契诃夫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匠,在艺术上达到的成就是很高的,他的现实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能够朴素地、精确地、简洁地表现出平凡日常生活真相,并从对这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中让你看到心理的、社会的复杂意义。《套中人》就是运用这样的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的。

首先,作品一开始就对别里科夫的怪癖做了详细的描写。“他的雨鞋、雨伞、棉大衣、黑眼镜、他的套子,像箱子似的卧室,紧关着的门……”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像蜗牛一样缩在壳里、战战兢兢的别里科夫的形象。接着作者又从思想活动方面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进一步地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精神特征。“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了里,只有政府法令和报纸文章……他才觉得一清二楚……每逢当局批准城里成立了一个戏剧小组,或者……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呵。”契诃夫寥寥几笔的生动细节描写,像漫画一样,就把别里科夫胆小、顽固、保守、落后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勾画出来。从而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套中人”形象,通过这个形象更有力地反映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死之后,反动势力在俄国顿时猖獗起来,进步思想和先进人物备受压抑和摧残,广大工农群众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处境也每况愈下。在社会上,自私庸俗和下流的习气泛滥成灾,毒害着人们的思想。

其次,在契诃夫的小说中,作者往往不是直接提出社会问题。而是这些社会问题好像是由于环境种种偶然的、日常的、平凡的原因而顺便出现的、产生的。为此,契诃夫常用的结构方式便是“故事中套故事”的方法。这种谨慎而客观的形式,其实是暗含着作者内在感情,这种感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之为“内在暗流”。在《套中人》中契诃夫并不围绕中心人物创造生活背景,他只是插叙了两个故事。小说一开头就讲了两个猎人兽医伊凡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由于误了时辰而在米罗诺西茨克村的村长家里过夜的故事,通过布尔金和伊凡内奇的谈话引出了一个不仅力图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全部生命都藏在套子里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形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别里科夫以外,还引出了这个人物生活的那个人群、气氛和生活的背景。从而使这个短篇得以更为深广地反映生活,更加形象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套子思想”已经侵蚀了许多人的灵魂。这样,契诃夫使读者更加厌恶那个催生这类丑陋反常现象的社会制度。这实质上就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形象体现,只有彻底埋藏这种套子赖以产生的制度及整个社会基础,乃至人们旧的思想意识,才有新的生活。在小说结尾处,布尔金和伊凡内奇的对话中流露出了这种“暗流”,那就是“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啦”的愤怒呼声。这点明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形象的描绘后,又加以明确的总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再次,契诃夫认为,描写自然,必须质朴无华,要选择最有特征的细节,精心地组织起来,让人看完后闭上眼睛立刻就能想象出您所要描写的风景。他写景也是为了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和人物思想融为一体。这一点在他的《套中人》里也表现得很明显。小说结尾处,“布尔金抬头远眺,月光浸透下的村街,田野,茅屋,杨柳,那寂静迷人的午夜,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凄凉美丽”。这种优美恬静的景物与布尔金烦闷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具有极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契诃夫的写景,就写实而言,是能传真情的;就情调而言,又是能传神的。

最后,生动活泼、尖锐辛辣、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和明显的讽刺特点,也是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如用寄生蟹、蜗牛来比喻别里科夫,形容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在一起看戏时的形态是“身材矮小,背脊拱起,看上去好像刚用一把钳子把他从家里夹出来一样”。还有从雨伞、雨鞋到棺材,都刻画了别里科夫害怕并逃避现实生活和新生事物的“套子性”。这些极其形象化的比喻和讽刺口吻不但使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增色不少,同样在这幽默中含有辛酸,冷淡中凝结愤怒的笔调,描绘俄国专制制度下一幅幅灰色卑琐的社会生活画面,尖锐地鞭挞和讽刺了沙皇俄国专制的腐化和没落。

【参考文献】

[1]戴雅楠.我们都是套中人——读契诃夫和他的《套中人》有感[J].黑河学刊,2013(09):29.

[2]安春华.从《套中人》看契诃夫创作的现代意识[J].中州大学学报,2009(03):62.

篇5:高一语文教案

1、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说明;

2、以认识的发展或内容的深入为顺序说明;

3、按照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构、制作、用途等几方面依次说明事物的特征;

4、按由远及近(或反之)、由表及里、或以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由整体到部分(或反之)等顺序来说明事物;

5、以说明角度的变化为序说明事物。

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准确的语言才能反映说明对象的真实面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是要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成为唯一可取的表述形式;二要分析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三要分析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事物、剖析事理。

2、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

3、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罗嗦,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

11、神奇的极光

教学重点:

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学习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

3、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指导:初读明确课文重点—研读筛选主要信息—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界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头顶上的阴晴雷电,脚底下的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出示投影,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有关“极光”的重点内容;

学习方法——整体把握抓关键句段分析说明方法概括要点

2、初步明确

话题围绕:极光是什么。

行文思路:古代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说明顺序:认识事物的过程

3、思考问题

①文章对极光的描写从神话传说谈起,这些神话传说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列举三个神话传说会不会显得重复罗嗦?

明确:文中引述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虽情节不同,但都表现出人类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引述附宝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引述烛龙的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引述黎明女神的故事,是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阅读第二部分,归结一下现代人观察到的极光是怎样的?

明确:从课文“极光一瞥”这部分内容中看见了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又在寒夜无人烟的极区出现,令人惊奇,难以言尽极光之美妙。

③结合第二部分学到的极光外观现象,说说第一部分神话传说中的极光有什么特点?

明确:如果将三个传说互相补充,可以发现这些故事中写到了极光的亮度、色彩、形态,特别是写出了极光的变幻莫测,这正是第二部分介绍的极光的全部特征。

④三个神话传说是怎样将极光同人类联系起来的?

明确:第一个故事同伟大的人物联系起来;第二个故事同敬畏的感情联系起来;第三个故事同烂漫美丽的追求联系起来。

⑤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激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有三种推测

A。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B。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C。认为极光是“极地冰雹释放出来的太阳光”。但无论哪一种解释,现在我们知道都是不科学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⑥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⑦今人对极光成因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明确: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极光形成的原理——极光是根据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的极区上空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投影:打比方说明极光的成因

电视机成像原理极光显示运动原理

电视显像管磁层

电子束太阳风粒子流

电视屏幕极区大气

图像极光

现象

神秘

⑧全文板书设计

(古代)古代的神话传说——极光是神秘的(想象描述)

(近现代)极光一瞥——极光是漂亮的(直观描述)

极光的来龙去脉

a、火光、反照光、冰雪放光推测

(现在)极光是(物理描述)

本质

科学

b、磁层、太阳风、极区大气

作用结果实证

⑨讨论、概括总结

请用下定义的方法对极光作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解说,要包括激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明确: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被极区大气中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⑩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

明确:打比方(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举例子(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作用在于理

清头绪,具体说明。)

下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三、品读课文,感受科学小品较强的文学色彩

1、形象的描述;2、通俗的比喻。

四、总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运用了描写和比喻的方法,使文章通俗易懂,让人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今天的世界,还有许多如极光一类的自然现象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如目前还在困扰着科学家的有:百慕大三角之谜、UFO飞碟之谜、金字塔之谜、火星上有无生命等等。面对这些,今天的人们或者只能像近现代人面对极光那样作出一点直观的描述,甚至还只能像远古人那样面对极光惊恐惶惑,不知所措。但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人类一定会揭开自然之谜,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最后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篇6:高一语文教案

1、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方法和技巧,体会说明文语言或简明或严密或生动的特点。

2、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9、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3、体会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竞赛激励法、延伸拓展法

学法指导:

初读课文—分组讨论—跳读找出文中引用的句子—阅读迁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荔枝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载杨贵妃最爱吃鲜荔枝;苏东坡也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明朝更有人对它推崇备至,作《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了。作为“百果之王”的荔枝,它的生态结构有什么特点呢?生产培植上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和问题?请看本文是如何介绍的。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浙江海宁县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科学小品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如果说,杨朔象写诗那样来写散文,那么,贾祖璋是象写散文那样写科学小品的。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曾荣获1976年10月—1979年12月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2、文体简介

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3、解题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确:“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7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当然比以《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一、(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二、(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外壳

颜色

形状

大小

板书设计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部形态

内膜

果肉(假种皮)

种子(果核)

荔枝果(由表及里)

内部结构

荔枝的生态

(具体说明)

荔枝花

二、荔枝的生长特点

产地-书谱-移植-产销

发展意见

教师总结:科技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的观察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属于空间顺序,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科技说明文条理分明,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要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几种顺序配合交织;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唯一的;科学小品的顺序可借助散文构思;以此带彼的顺序能节约文字等等。

四、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

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图表等。

本文使用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引用中有比喻、对偶、夸张,形象而有诗意)等。

古代诗文、文献资料、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

五、精读课文,深层探究,自由质疑

1、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仅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吗?

明确:不仅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而且总领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所以,引用《荔枝图序》既引出说明对象,又总领全文。

2、为什么要写荔枝不耐贮藏这一特点?能否从文中删去?

明确:贮运固然不属于果实本身,但与果肉关系密切,理应介绍。

3、有关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明确:有荔枝果实想到花,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介绍花,给人完整的印象。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

1、出示《辞海》中的条目“荔枝”《辞海》中的“荔枝”条目,它的文字平实,多用科学术语;而课文是一篇小品,兼用文艺性笔调。

2、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七、总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科学小品的创作中,高度的科学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服务。富于诗意的标题,形象的比喻,故事的穿插,优美诗句和珍贵文献资料的运用,皆因揭示了荔枝世界的奥秘才得其所,皆由揭示了科学的魅力才有价值。

八、写作特色

1、科学性和文艺性的有机结合

2、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3、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准确性的完美统一

九、作业

仿照课文,用文艺性的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它特产)。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力求写出这种水果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十、阅读文侣的《花粉》

10、《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中的科技内容。

2、筛选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情景教学法、换位阅读法

学法指导:初读明确课文重点—研读筛选主要信息—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记得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解题

“导言”即“绪论”,也称“引言”,是学术论著或一篇文章开头的话。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及有关问题等,作出介绍、说明。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以介绍和研究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必有据,没有妄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理论的根据,点出主要观点,并扼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和联系。

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于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三、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1、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年),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收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关于《进化论》

也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演化而来的。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具体分析1-7段

方法: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议论交流,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筛选关键词语表达。

1、整理成书的过程——长期考察

写作过程2、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

3、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

4、物种由演变而来——决不轻率

基本观点

5、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

6、家养变异的作用——不避缺陷

7、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

2、欣赏、品味1-7段(思考解答问题)

①透过1-7段说明的文字即关键句,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见课文标注处)

教师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毫不动摇、不避缺陷

总结:从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可以看到达尔文尊重客观现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借鉴、学习的地方。

②《物种起源》导言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筛选出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主要内容集中在4、5、6、7段(各段主要观点见课文标注处)

筛选主要观点(见第7段总结):A。“创造论”是错误的;B。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C。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③板书设计

推想:物种、变种——演变而来,不是创造

怎样变异

外界环境、气候、食物

《物种起源》导言内部习性、倾向

研究途径

主要内容观点家养动物遗传变异

栽培植物人类选种

观点

深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确信:自然选择是变异条件

五、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

篇7:高一语文教案

一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过去的教材一直把它置于议论文单元,训练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习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及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如今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筛选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需要的阅读能力.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文章常常需要根据阅读目的,迅速而准

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定为:①筛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②筛选主要语句.由于本文条理清晰,信息点明确,且置于该册书之首,所以,教师在课前可适当向学习介绍一些有关筛选信息的方法,以便于学生掌握并运用这把钥匙,去开启阅读之门,达到筛选信息的目的.计划本文两课时授完.【资料提示】

学习过中国历史的同学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直到遵义会议后,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产生了很大干扰.抗日战争爆发后,这种思想仍对党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三篇文章,成为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由背景入手,接前面“资料提示”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党在学风问题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说明了改造学风的重要意义,有力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学风,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列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指明了改造学风的具体途径.本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请学生阅读全文,筛选出本文的观点和论据材料.二,过程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筛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论据材料.1,本文主要观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2,主要论据材料:

①回顾党成立20年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②指出20年来我党在学风上存在的缺点(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③通过对照分析,将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区别开来,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二)教师引导,分析论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达到观点与材料统一的目的.(三)筛选重要语句.教师可采用联系的方式,让学生筛选出重要的语句,体会筛选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与中心的关系.如:①中国共产党的20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20年.②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得多,()得多了.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④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________和_________.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⑥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⑦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删除法,体会“日益”“一经”这些词语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指代性的词语或填写一些词语,如文中的空白处及“△”处,进一步体会信息的准确性.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可与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考虑,本段文字论证的目的是什么筛选重要语句,教师还可给学生提供一些重要问题,让他们筛选,从而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得出结论.三,规律揭示

教师可以从单元训练重点入手,首先讲清筛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筛选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阅读能力.如何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并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应时时提醒学生阅读时必须全神贯注,把注意力全集中在文章的有关内容上,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千万不能分散精力,不能在阅读过程中被一些非阅读目的的“意外”情境或是由某些内容引起的联想等所吸引,而忘记了主要的阅读目的,使筛选的质量受到影响.只有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才能逐步养成强烈的筛选意识,形成较强的筛选能力.2,要训练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辨析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一般内容;其次,要学会辨析内容的性质,会

辨析内容的关系.没有这些能力,筛选信息便无从谈起.3,要训练辨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辨析语言的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最基本的是两项能力:一是准确把握语句表达的信息,一是全面把握语句表达的信息.筛选信息,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筛选.因此,必须下工夫训练辨析语言的能力.只要坚持训练,就一定能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四,问题设计

1,本

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2,筛选信息的重大意义何在3,怎样筛选信息

4,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筛选出文中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据材料,并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五,写作引申

教师可利用一节自习课,让学生针对目前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风开展讨论.如学生中的早恋风,过生日吃请风,学习浮躁风,不想吃苦只愿享受风,不尊重师长,长辈风,上网沉迷风等,针对这些现象,讨论产生这些不良作风的原因,危害,实质,并且指出正确的做法.这样反复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就牢固了,同时也为后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打实了基础.二《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阅读目标

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情意目标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多媒体设计:

1,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尽量争取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录像.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解题

板书课题

关于“导言”

导言,又叫绪论.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达尔文(1809—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身于英国一位名医家庭,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见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化论引导人们深入地研究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为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近百年来,分生物学修正,丰富,完善了它.但是,达尔文奠定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进化论“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观点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反对封建迷信,为争取生存而斗争,为更好发展而努力.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画出文中结论性语句;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学生相互交流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两位同学回答.教师明确并板书

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请一学生说出其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明确:关键句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地旨趣,标示文章地思路,显示文章结构地特点.其类型有:

a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语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地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语句如第一段末句第二段末句第四段首句.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四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五段首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第七段末句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地基本观点.c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如:4段,6段,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3,欣赏品味思考:

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性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找出能体现这种精神和魅力的文字.明确:第一段,从“返航”(1831年)到(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的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对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4,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的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者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现作者决不轻率的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第5段“这类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地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地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地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地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

实事求是

谦逊审慎

决不轻率

亲身实践

不避缺陷

毫不动摇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这堂课,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作者说明性导言地阅读,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地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地阅读实践.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2,〈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片段.课堂板书设计:

整理成书过程(1)长期考察

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2)实事求是

内容过简说明(3)谦逊审慎

物种由演变而来(4)决不轻率

介绍研究的方法(5)亲身实践

基本观点家养变异的作用(6)不避缺陷

(4—7)强调观点的正确(7)毫不动摇

三神奇的极光

曹冲

教学目的:

注意整体把握,筛选信息,以此为方法来获得极光的知识;

领会作者将生动的描写和恰当比喻融入说明的方法.教学设想:

学生自读,教师点拨

教学时数:

1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极光,英文名字为aurora,源自于拉丁文依欧斯一词.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尤其是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更为明显.一般呈带状,弧壮,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自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概括每一部分的说明重点;

概括全文的说明重点;

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传说,引述角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引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现在的科学家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问题解答.概括每一部分的说明重点;

课文三部分都是围绕极光展开的,各部分内容比较集中,说明重点比较明确.第一部分: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谈起,在此基础上,对极光作出解释.第二部分:主要从外观上介绍极光.第三部分:说明重点落在极光的成因上.概括全文的说明重点;

全文的说明重点在第三部分的第二段,它科学地解释了极光的成因以及形成的条件,揭示了极光神奇的原因.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传说,引述角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引述

文章总共引用了三种神话传说.一是附宝感极光而有身孕;

二是在《山海经》中,极光被描述成“触龙”;

三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的传说.第一种传说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第二种传说是为了从古代文献中找到极光的影子;第三种的引用偏重于追溯“极光这一词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也突出了这个故事.它们都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人们的感性认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还有认为极光是太阳西沉以后,透射出来的辉光;第三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他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形成极光.众说纷纭,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的.现在的科学家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极光形成的三个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因为现在的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就是太阳风).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它是分布在地球周围的地磁场把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而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这就是人们见到的极光.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极光不光是个光学现象,而且是个无线电现象.了解本文的说明特色.形象的描述,增强感性认识.文章在说明过程中,用了许多形象的描述.比如第一部分引述的三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尤其富有特色的是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尽可能用文学语言.通俗的比喻,可以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作者还用了大量比喻.比如”磁层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象管“,”自然界是个魔法师“,”极光是以天空为舞台的一出话剧“,等等.不仅吸引读者注意,而且还让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准确的概括,对读者把握说明对象十分重要.课文中,极光的本质,类型,成因,形成条件,基本原理等都是作者准确的概括出来的,这样能够给读者一个明确的认识.特别是文中结论性的内容,都有准确的分析论证,并且在概括之前往往用了足够的引导性的话,在之后还有细致的分析和确凿的例子.小结.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预习下一课.附:

1,每课出新:

依托《语文读本》,加强课内文章与课外文章结合对比阅读的意识.培养初步的文章鉴赏能力.2,活动方案:

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为目标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板书:

神奇的极光

曹冲

一,三个神话传说

二,五种极光形态

三种错误认识

三,三个形成条件

四空间和时间旅行

齐然尔曼

学习目标:

解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的涵义,并能筛选出与此相关的主要信息.体会本文奇幻而又有趣的行文特点.培养对科学特别是天文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李白的诗句”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空间旅行的情景.空间旅行的速度常以时间来衡量.火车提速使京沪之间的旅行朝发夕至.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旅行的速度越来越快,旅行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已不再是想象.然而空间旅行还在日新月异的变

化着,而时间旅行对我们则又很陌生,让我们通过英国当代科普作家齐然儿曼写的《空间和时间旅行》一文,走近它们,认识它们.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什么是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

(2)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织起来的(3)你文中的哪一点最感兴趣还能补充哪些材料

三,讨论明确:

(1),空间旅行是指星际和星系之间的旅行.此中”空间“一词的涵义比我们

常说的”空间“的涵义缩小了,它特指星际和星系之间.时间旅行: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或:到未来或过去旅行.)

(2),第一部分:到其它行星旅行的速度从理论上不难解决.关键句:其实我们无法登上这个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太阳神探测器)

第二部分:到恒星上去旅行是远比到其它行星上旅行更难实现的空间旅行.第三部分:怎样实现光速星际旅行.第四部分:时间旅行的特点及其意义.这四部分的组织顺序:本文从天文学的角度将宇宙分为空间场和时间场,并从这两个层面结构成文,这两个层面在思路上互相区别,又中有叠交.一方面可以说文章的视野是以地球空间为起点,逐层扩大地扫视域外空间乃至全宇宙空间,直至宇宙边缘或尽头.其思路简图示之如下:

地球行星恒星宇宙边缘(空间旅行)

另一方面,可以说文章的视野是以空间旅行为起点,逐渐向时间旅行过渡.空间旅行的说明不过是为时间旅行的说明作必要的铺垫,时间旅行才是作者真正想介绍的主要内容.其思路简图示之如下:

60英里每小时光速

(时间旅行)

现在未来

(3),略

四,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

完成课后练习二

作者设想了哪些为飞船提供足够推动力的方法

明确答案:使用核推进系统,从太阳风获取能量,研究物质—反物质发动机.提问:作者提出这些方法的现实依据分别是什么(略)

教师总结:可见这些方法是作者的科学畅想,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这种畅想在今天看来是奇幻的,但往往就是明天的现实.文中还有哪些科学幻想

学生找到回答:例如,第一部分的一些列推想;第四部分设想的用大型光学望远镜收集镜子—X行星反射的光.2,什么叫”时间膨胀“

明确答案: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这一现象叫时间膨胀.为什么说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明确答案:人在时间膨胀中生活,生命好象暂时停止了,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它星系中旅行.补充问题:

为什么说时间膨胀不是时间旅行

讨论明确:从科学幻想的角度看是一种时间旅行,事实是”时间膨胀"现象既不是未来时间的一部分也不是过去时间的一部分,因为即使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旅行做不到即刻到达.五,体会行文特点

上一篇:6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下一篇:工商服务的文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