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

2024-04-26

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共8篇)

篇1: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

套中人契诃夫读后感

安东·契科夫,一个简单的名字,已过百年,他仍无法使人忘怀,因为,他的作品太让人有所感触。《套中人》就是他千万作品中的杰作,这一段段文字,散发着持久的魅力,带领着我穿越那远去的岁月,深深地体会到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别理科夫,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一名简单的知识分子,却俨然成为“套中人”。

在当时,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而是19世纪沙皇俄国的一个典型,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他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饰自己所有的不安,不受外界的影响。他造出一个个所谓的套子:哪怕在晴天中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心里的踏实。他的那句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正正是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的表现。在我看来,他已经被沙皇俄国的种种制度毒化了,是当时的黑暗现实这样一个令人可悲的“套中人”。

而后来,别理科夫也尝试摆脱这样套子里的生活,他在众人怂恿下,他与华连卡结婚了。他希望逃出套子,但一件事情令他的希望落空了。他认为:一名中学教员与小姐骑自行车是一件多么离谱的事情啊。他决定谨慎迂腐的态度对他的妻子谈话,却被华连卡的弟弟碰上了,在一番争执后,他被摔到楼下,结果可想而知,他死了。但他的死,不怪谁,只能怪他自己,他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一身套子将他累死了。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所以得了如此下场,通至死亡的坟墓。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别理科夫的封建,怀旧,胆小多疑等等的消极性格,令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不已。不过,令人心痛的更是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那黑暗污浊的无形的政治空气,生生压垮了当时的俄国民众,别理科夫只是当时的一个代表,令今后的我们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契科夫的《套中人》,一段短短的文字,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制度,让我们重游了过去的历史。其实,当下也存在一些套中人,但愿每个人都能摆脱各自的套子,在多彩缤纷的世界里,更精彩地活着!

篇2: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

可记得契诃夫的《套中人》?曾经让我觉得相当可笑的别里科夫如今看来怎么如此可怜。

别里科夫是个十足的套中人——即使在晴朗暖和的天气里,他也穿着套鞋和棉大衣,带着雨伞,而且,他的雨伞装在套子里,他的怀表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套子里;他的穿衣打扮使他的脸也像是蒙了一个套子;他热爱他所教的古代语言,这也是他的一个套子……这一连串的描写将别里科夫的形象刻画得无比滑稽可笑。小说集中笔力刻画了别里科夫思想的套子。用高中老师的说法就是别里科夫已经墨守成规到无人能敌的地步了——“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轨、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垂头丧气”;“然而这个老穿着套鞋、拿着雨伞的人,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到他的辖制呢”……

另外,别里科夫的墨守成规更集中地表现在了他“差点结了婚”这件事上。被压抑许久的生理与心理对爱情的需求,别里科夫对瓦连卡动心了。然而,一个促狭鬼画的漫画却让别里科夫有种天快塌了的感觉,于是他要向瓦连卡的弟弟科瓦连科解释清楚这张漫画与他无关。他的喋喋不休让科瓦连科发怒得将他推下了楼。这一推在当时不要紧,后来竟要了别里科夫的命。契诃夫用调侃的笔法将别里科夫的墨守成规描写得既可恶又可笑。

然而,再认真想想,比起可笑可恶之人,我更觉得别里科夫是个可怜之人。“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他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阿法纳西来杀他,深怕小偷溜进来,然后他就通宵做恶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闷闷不乐,脸色苍白”,他总是担心地说道:“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呀。”对于这样一个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活的人,我们其实更能够理解他的墨守成规从而淡去对他的厌恶而对他深表同情,不是吗?我们现在不是倡导要人道一点看世界吗?那为何我们不能包容这位远称不上十恶不赦的别里科夫呢?更何况,他的墨守成规更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不是吗?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癖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舒适生活的定义,而这些说白了也就是我们的套子。别里科夫那些所谓的套子为何我们不能理解为他的性格与偏好呢?他喜爱小空间,喜爱过去,喜爱古代语言,他觉得这些东西能够给他安全感让他会感到舒心,难道这有错吗?我们的身上难道就没一点别里科夫的影子吗?真的,不要一巴掌拍死一个人,因为这个人有时候可能就是你。

再说担心出乱子这又有什么可恨的呢?从小到大我们不都一直被教育要谨慎小心、别出什么乱子吗?我们只能说,胆小的`别里科夫过分担心了而已,而这或许又是别里科夫最值得我们同情的地方。

篇3:从《套中人》看契诃夫的救世思想

在小说《套中人》里, 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整日穿着鞋套, 带着雨伞, 把身边的一切事物, 甚至是自己都装在套子里的人。这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 他过着寄居蟹般的生活, 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啊!”。他不仅整日将自己禁锢在古板的生活中, 也牢牢地监视着身边的人, 不希望他们做出丝毫不合规矩的事情。他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和压抑, 甚至连美好的爱情都不能让他从囚禁自己的“套子”里走出来, 他对瓦莲卡充满了好感, 甚至在心中也打算着和她建立家庭。然而当别里科夫看到瓦莲卡和哥哥在家门口兴奋地骑着自行车, 他认为这种玩闹非常不成体统。他被这一幕震撼之后又去找瓦莲卡的哥哥谈话, 并遭受了瓦莲卡哥哥的羞辱。最终在绝望和恐惧中别里科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契诃夫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夸张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令人觉得可恨又可悲的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形象。而把别里科夫装进套子的, 正是当时的沙皇制度。契诃夫所生活的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沙俄统治非常黑暗的时期, “这时的俄国政治上虽然还属封建专制统治, 但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灭亡”[1]。在这种情况下, 沙皇反动统治与时代大流做着垂死挣扎, 加大了书刊检查制度, 秘密警察紧紧盯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沙皇政权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其的言论, 他们生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开来, 因此加大了对人们思想和行动控制。而那些反对沙皇统治或是试图宣传革命的人, 遭到了严酷的镇压, 很多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都被抓进监狱, 流放或是处死。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气氛里, 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大多数人渴望改变现状, 却又因为无法与强大的专制统治做斗争, 因而逆来顺受地忍受着这一切, 每天小心翼翼地生活。契诃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一方面, 他深深地厌恶残暴反动的沙皇统治, 另一方面, 他又为当时俄国人民的麻木和逆来顺受而痛心。他想要唤醒人们的意识, 不想看到封建专制扼杀了人们本性中美好的一面。因而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 作者放大了人们顽固守旧、胆小怕事、固步自封的形象。

非常巧合的是, 契诃夫与我国的伟大作家鲁迅一样, 都是医科出生并且有过几年的从医生涯。19岁那年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医学, 毕业后他曾经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在他做医生的这段时间里, 他不仅为人们医治身体上的创伤, 他还深入到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去, 了解他们生活中的辛酸苦乐。这为他随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为他之后一系列“小人物”的塑造提供了依据。契诃夫的创作一开始并不涉足政治, 然而1890年他的库页岛之行彻底地改变了他。他见到了被流放到这里的苦役犯和流刑犯, 亲眼目睹了沙皇政权对他们的迫害。契诃夫的救世思想由此产生, 他不仅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 如“892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省和沃罗涅什省赈济饥荒;1902年为了抗议沙皇当局取消高尔基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1903年他资助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学生”。[2]而且在文学创作中, 他也注重刻画现实, 用夸张诙谐的笔墨揭露沙皇当局对俄罗斯人民的迫害。

契诃夫不仅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 还让人们意识到这种集权统治下人民的精神危机。各种出版物被当局牢牢控制, 人们没有阅读的自由, 没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自由, 没有言论的自由。当局的一系列高压统治和暴力机构, 使广大人民喘不过气。作者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对自由的向往会被当局压制。他塑造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就是想通过这样夸张的方式唤醒人们心中的善良、美好、纯真, 希望人们的精神不被禁锢, 永远保持思想自由, 而不要成为暴政下的行尸走肉。当然小说中的“套子”, 不仅仅是19世纪末牢牢禁锢着俄国人民的专制统治。“套子”的含义适用于各个时代, 对全世界都有启示意义。从“套子”里走出来还意味着打开视野, 敞开胸怀, 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而不是把自己关在各种套子里, 如同井底之蛙。作者通过小说《套中人》展示给我们套子的可怕, 是想唤醒人们, 激发人们走出套子, 走出那些束缚着人们灵魂和思想自由的东西, 勇敢地与泯灭人性的恶势力做斗争。

契科夫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有渊博知识和造诣的人, 而且还必须具有良知, 有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人。不同于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那种虽然有文化, 但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不关心国家命运不思考民族未来, 只是一味地明哲保身并充当当局的走狗。契诃夫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也是一名有救世思想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契诃夫这种真正的知识分子和他笔下的别里科夫这种“伪知识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形象分析, 阐明作者契科夫想要通过“套中人”的形象唤醒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拜托束缚自己的“套子”, 这体现了契诃夫的救世思想。

关键词:契诃夫,别里科夫,救世思想

参考文献

[1]、姬彦红.《再论“套子”及“套中人”》[J].《外国文学研究》, 2007 (03)

篇4: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

关键词:契诃夫 小说 《套中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契诃夫不仅是非凡的短篇小说大师,而且还是位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进步作家,尤其是他的晚期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道德激情,都有着极大的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的社会内容。不过,契诃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客观的原则,他认为,“在短篇小说中,不说透比把一切都说出来好”。所以,他在小说中很少进行说教或流露自己的主观态度。在平时,他又很少谈论自己的作品,这就给我们正确地认识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带来困难。《套中人》是契诃夫颇具创造性的一篇小说,他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极巧妙的构思,活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小说结构,以其精炼的笔墨和新颖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在不长的篇幅中,为我们同时塑造了别里科夫、布尔金、伊凡·伊凡内奇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并借助这三个人物形象表现出了深刻的意义。

一 深刻地反映了沙皇的血腥统治

从结构上看,这篇小说是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布尔金是故事讲述人,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人物;伊凡·伊凡内奇是听故事的人,但又是对故事的评论者;别里科夫是通过布尔金之口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明显带有讲述者感情色彩的主角。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讲另一个人的事情时,总是要带有自己的好恶和偏见,这是人们不正派的一种表现。作者正是抓住了人们这一特点,让布尔金在讲述中明显地掺杂进去他的主观成分,充分显露他的内心世界。作者让布尔金在喋喋不休的讲述中,去嘲笑、挖苦、讥讽别人的庸俗,并标榜自己的有思想和清醒。而恰恰是通过他不客观、带有个人偏见的叙述,作者剥去了他的外衣,解剖了他的灵魂,把这个浅薄、庸俗、善说假话、善作假事,安于在套子中生活的俄国知识分子展示给读者。

这位中学教员身材矮胖,“头顶全秃了,留着一把黑胡子,差不多齐到腰上”。看来,他确乎像个有思想、有教养的正派人。可就是他,在与别里科夫相同的社会环境里,在柯瓦连科认为“空气闷死人,不干不净”的小城里生活了二十年;在“算不得学府,只能算是教人安分守己的衙门,而且有巡警局里那股腐臭气味”的学校里,教书教了二十年。他无须把自己缩进套子里,却生活得很安逸。他明明也在“写些无聊的文章、玩文特”,“在懒汉、搬弄是非的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一生,自己说而且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的套子中生活,却还摆出有思想人的架子,发上一通议论:“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许多多,将来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脱俗和清醒。

他在讲述一开始,就用轻蔑和嘲弄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了别里科夫的古怪、反常、漫画式的形象,读者不能不佩服他那高度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可紧接下来的议论却令人怀疑了:别里科夫这个一切都怕的人,怎么会使那些教员,甚至校长都怕他;一个处心积虑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的人,又怎么能辖制一个中学足足十五年,甚至“全城都受他辖制呢”!实际上很明显,布尔金和他的同事、校长及全城人所怕的、所受辖制的,并不是别里科夫,更不是他那“纯粹套子式的论调”,而是“政府的告示和报纸的文章”。尽管他们和别里科夫怕的是一样的东西,但他们更善于伪装自己,而别里科夫的做法则过于拙劣而已。

布尔金也怕这假话被伊凡看破,所以,先说了句“信不信由你”,接着就表白:“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但这只能是欲盖弥彰,既然是有思想的人,怎么能在污浊、沉闷的小城里生活毫无反应呢?既然受过进步作家的教育,又怎么能被这小人物压垮呢?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呢?……”其实,布尔金心里很清楚,这种现象是由沙皇政府的血腥统治造成的,但他却绝不敢说出这一点,而把这一点由推到别里科夫身上,又用“有思想、正派”来开脱自己,这就暴露了他的怯懦和虚伪,更说明了他的卑鄙和不正派。

二 深刻地反映了时人的庸俗思想和套子习气

19世纪90年代末期,正是尼古拉三世进行血腥统治的时期,他一方面以无情的枪杀镇压革命,一方面又强化警察制度,这是俄国历史上极为黑暗的一个时期。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俄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和小市民都吓破了胆,像蜗牛一样缩进自己的甲壳里,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庸俗习气像毒雾一样笼罩着俄国。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别里科夫这个地位卑下、性格软弱的知识分子,当然更是恐惧万分。他不像有的知识分子那样可以挤进反动营垒中去,直接为反动统治效力;又不像有的人那样善于阿谀权贵,求得主子的青睐;还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随波逐流,自我解脱。他的个性决定了他这类知识分子,只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苟活于乱世之中,以逆来顺受、谨小慎微的态度来屈从反动势力。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被挤压得变了形、走了样,成了一个行为乖张、古怪滑稽的畸形人,他几乎摈弃了人的一切享受缩在套子里。但这种生活也使他痛苦万分,“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心意”。他也“憎恶现实”,因为“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但他不敢流露出丝毫对现实的不满,就只好歌颂过去,以逃避现实。他的行为是古怪的,但他所担心害怕的东西却是有现实基础的。他只注意当局禁止的东西,这是为了使自己不冒犯当局,不给自己惹来麻烦。

别里科夫的一生是卑微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图景,人和人的尊严在沙皇俄国遭到了多么残暴的践踏。作者对社会的抗议是强烈的,同时也表露出他的失望和叹息。别里科夫这样的怪人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多见,但他的性格特征却是具有代表性的。作者抓住了90年代俄国社会中一大批思想保守、胆小怕事、苟且偷生的知识分子逃避现实、惧怕现实的心理特征,巧妙地选用了“套子”这个带有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意义的具体形象,并把这一切加以夸张变形集中在别里科夫身上,引起人们的厌恶和憎恨,从而促使人们检视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的行为,以便主动清除自己身上的庸俗思想和套子习气。这就使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典型具有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了。

三 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沉郁和苦闷

伊凡·伊凡内奇是作者笔下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也是被大部分读者长期忽略的人物。着墨不多,却个性鲜明;几段插话,画龙点睛,举足轻重。正确评价这个人物,深入分析他的议论,正是准确把握和理解这篇小说更深刻思想内涵的关键。他在布尔金讲故事过程中的几段插话,不仅揭示了他的思想,而且还反映了他在这段时间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有他的存在,就促使读者与他一道去分析布尔金的故事,一道去思索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契诃夫晚期抒情心理小说的特点之一。伊凡是兽医,又住在城外的养马场,这就使他避开了那个沉闷庸俗得令人窒息的城里。小说一开篇又交待了,他“这回出来打猎是为了透一透新鲜空气”。这就暗示出,伊凡已感觉到城郊养马场的空气也不新鲜了。从他选择的职业和居住地点,我们已能窥见一些他的精神风貌,而在小说中的几次简短插话和最后评论,就更显露出他敏锐的观察力、辨别力和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

我们应该注意,伊凡话说得不多,但“问题就在这里”这句话他却说了三次。问题究竟在哪?问题就在“套子”。“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恶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至于在懒汉、搬弄是非的小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而且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套子吗?”伊凡的话是明确的,套子不是别里科夫的雨伞和套鞋,也不是他那套子式的论调,而是市民们的庸俗、愚蠢和麻木。在这种生活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小套子,这些小套子又构成了一个笼罩着整个俄国的大套子。“套中人”也绝不是别里科夫一个,而是包括布尔金、玛芙拉、校长太太、柯瓦连科、瓦莲卡在内的千千万万的俄国人。实际伊凡本人也生活在套子中,无非是他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努力摆脱套子的束缚罢了。

伊凡这个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崭新的,这个人物是90年代“社会自觉在增长”这一新的生活现象在他笔下的艺术反映,这也使契诃夫所描写的灰暗沉闷生活中显示出一点光亮,透露出一点生气。但契诃夫也和他笔下的其他理想人物一样,只是看到了旧的生活应该抛弃,却不知道新的生活是什么样,新的生活该怎样去争取。在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中,伊凡再次出场,这次他看到的是乡下生活的套子和乡下的套中人,他在观察、分析、批评之后,开出的药方不过是“做好事情吧!”因此,伊凡的思索是成功的,呼喊则是无力的,办法更是无用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沉郁和苦闷。

四 深刻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契诃夫不是无产阶级作家,他也没信仰过马克思主义,所以,他看不到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不可能塑造出真正的新生活的创造者的形象来。但他却是个揭露庸俗的能手,“他能随处发见庸俗的霉臭”。庸俗正是俄国社会的巨大痈疮,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阻力,契诃夫用他那犀利的笔锋倾尽全力去揭露它、批判它、鞭挞它,同时对造成庸俗的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尤其是库页岛之行以后,他不仅看到别人的庸俗,而且认为自己的生活也是庸俗的,“我在莫斯科的生活是如此地庸俗和枯燥,我简直要咬人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契诃夫作出了俄罗斯的社会就是个大套子这样的结论,并完成了这部浓缩了他对社会深刻认识的小说《套中人》。在这篇小说中,他为我们描绘了一系列套中人的形象,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这生活是怎样地反常”,以引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充满虚伪和庸俗的生活的厌恶,促使人们走向新的生活。

但小说中反映出的“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的思想情绪,并非是对革命的向往,这仅仅表现了人们在道德上的觉醒。就其社会内容来说,是属于民主主义范畴的。即便是他最后的一篇小说《新娘》以及剧本《樱桃园》中所反映出的对新生活的渴望,那新生活也是模糊、朦胧的,而且根本没有指出通往新生活的途径。这样说,也无损于契诃夫创作的思想价值,因为俄国革命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反封建专制争取民主,又要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而前一个革命是后一个革命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契诃夫的创作是与俄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紧密相联的,在促进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加速封建专制灭亡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套中人》这篇作品的进步意义和思想价值也就在这里。

总之,在《套中人》中,契诃夫通过为我们描绘了一系列套中人的形象,不但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在沙皇专制主义的血腥统治下,时人的庸俗思想和套子习气,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本人在这种统治下内心的沉郁和苦闷。契诃夫在《套中人》虽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革命思想,但小说却在无意间推动了19世纪末俄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契诃夫,汝龙译:《契诃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 高尔基:《回忆契诃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3] 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篇5:简析契诃夫及其作品《套中人》

关键字:契诃夫套中人 禁锢 批判

一、契诃夫生平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一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倒闭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都曲折反映了俄国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作品文笔精炼,形象鲜明,思想深刻,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名言“简练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

二、简析契诃夫作品《套中人》

(一)主人翁形象

别里科夫正如文章题目一样将自己装在套子中,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睡觉总要放下蚊帐„„而事实上,不仅他的身体装在套子里,他的思想也装在套子里。他是一个胆小多疑而又悲观固执的人,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啊”,只有政府的通告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明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清清楚楚。至于批准和允许的事,他却觉得含有可疑的成分,含有某种模糊而没说透的东西。

(二)内容分析

别里科夫是一个令人痛恨的人,但也是一个可悲可怜的人,他的一生是他自己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他认为只有政府提倡的事才是应该做的事,而政府禁止的事都是错事。他无条件地信奉政府,思想保守僵化而又固执,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守着种种戒条,希望一切都能用框子框的规规矩矩。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在沙皇专制统治的白色恐怖下他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他助纣为虐,成为沙皇专制统治的工具,而毫无疑问,这个工具是统治者创造的。

不仅将自己装进套子里,也将周围的一切装进套子里,干涉他人的生活,而最最可悲的事情也在这里,“整个中学控制在他的手中,足足有十五年之久!其实何止是一所中学?全城都受他的控制!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在星期六不搞家庭演出,因为怕他知道。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的影响下,在最近这十年到十五年间,我们全城的人变得什么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所有的人都反对他的作法,都深深地厌恶他,都在暗地里嘲笑他,但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没有一个人无视他,反而都被他的思想控制,不敢从事任何人看来都理所当然的事,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别里科夫死后,人们“心绪极好。然而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就又照先前一样,仍然那么严峻、令人厌烦、杂乱无章了。” 别里科

夫虽然死了,但他留给众人的套子依然还在,人们已经从最初的反感变得渐渐习惯而麻木了,再也跳不出来。装在套子里的人又何止别里科夫一个人呢?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折射出十九世纪末俄国人民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被毒害、僵化、禁锢的思想。通过写别里科夫批判了谨守刻板教条,思想僵化,拒绝新事物,不辨是非的人,而通过写别里科夫周围的人,批判了在统治者暴力统治和思想控制下,麻木接受,不敢反抗,最终迷失自我的人。作者揭露了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三、简析契诃夫的思想情感

篇6:契诃夫小说读后感

契诃夫在大笑。

他笑《变色龙》中那个因狗的身份不同而对狗的态度多次改变的警官奥丘梅洛夫,讽刺的笑声中正揭露了社会中层官员的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狗因人而贵,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所以连一个普通的小市民都抵不上这条狗的社会现状。

他笑《一个文官的死》中的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为自己可能把吐沫喷到文职将军的脸上而惶恐不安,甚至担心致死的荒唐。展现了俄国官场的弱者们唯唯诺诺,唯强者是尊的奴才心理。

他笑《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那个为了金钱嫁人,出卖一切的穷姑娘阿尼娅。讽刺了那些上流社会的夫妇们互相利用,为金钱、名利不惜向黑暗交出灵魂。

契诃夫把病态的社会现象一再放大,放大到连那些所谓的上层社会人士也为这些以他们为原型的人物忍俊不禁。是什么赋予了契诃夫如此的胆识和智慧?

我从他得另一些文字中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契诃夫。《苦恼》中的车夫最大的苦恼就是没人愿意听自己讲述烦恼,乘客总是以各种难听的话骂他甚至打他,最后他只有把一股脑心事全都说给马听。万卡是一个被奴役的小男孩,不满主人的横蛮压榨,只好以天真的笔触给爷爷写请求信,要求爷爷带他脱离魔爪。《苦恼》、《万卡》描写了下层劳苦人民生活的艰辛。在这些故事中,我看不到任何讽刺的痕迹,看到的只有怜悯和同情。

最终,我理解了契诃夫。他的文字,他那不改的诙谐笔调背后,是对现实主义,腐朽官场无情地鞭挞。他同情下层人民生活的苦楚,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艰难生活着的一员。

大笑着的契诃夫,是一个伟大的契诃夫。

契诃夫小说读后感(二)

读完契柯夫的《变色龙》之后,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并不少见。

《变色龙》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饰匠赫留金被一只狗咬伤了,奥丘梅洛夫警官在处理这件事。一开始,警官答应要处死这只狗,严惩狗的主人。但一当人群中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时,警官立刻换了脸色,指责赫留金故意伤狗在先。后来又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马上又变了嘴脸,又说要严惩这只狗和它的主人。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谁,人们观点不一,警官的脸色也随之像变色龙似的变来换去。

故事的情节与描写颇为有趣,其中奥丘梅洛夫警官那变色龙似的两面派嘴脸更是叫人难忘。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摆出一副警官的威严;有人说那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有“和颜悦色”,说小狗乖巧,赫留金惹事。井官表面上看似在不断为自己开脱困境,实际上与小丑的滑稽表演没有多大区别。遇到上级便“和颜悦色”,阿谀奉承的两面派作风显得是如此虚伪,像见了主人伸出流满口水的舌头,晃悠着尾巴装出一副“可爱”相的狗一样遭到人们的鄙视与嘲笑。

但可悲的是,两面派的人并不是某个时代独有的产物。以前在读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的时候,就看到了十八世纪德国宫廷中的一些两面的寄生虫。对上,他们极力讨好。以为王公夫人衣服上的带子掉到地上,几个臣仆立刻趴在地上焦急寻找,争取第一个得到夫人的赞赏。对下,他们残酷剥削。为换得一颗讨好公爵夫人的钻石,有人不惜卖几千农奴去战场当炮灰。即使在现代也不乏此类人。

记得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上已有两面派了。老师在时规规矩矩,老师不在时破坏纪律。虽说小学生的这种行为的性质不会很恶劣,但这种风气一但养成便很不好。从小做事两面派,长大还得了?在现代社会中,两面派的人不仅会遭到周围人的鄙视,还难以得到上级的信任。两面派的人要么为了“明哲保身”,要么为了飞黄腾达,这些他们或许可以做到,但他们却要为此扣上“伪君子”的帽子,难以得到他人的正视与信任。

不用说,《变色龙》是一出成功的黑色幽默,一出暴露小丑般的“变色龙”可笑嘴脸的故事。

契诃夫小说读后感(三)

读完《契科夫小说集》后,我感慨不已。契科夫虽然英年早逝,却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作品。如《变色龙》、《牡蛎》、《迟开的花朵》,等等,都是我爱不释手的文章。

契科夫的早期小说生涯在穷困潦倒中开始。他主要以一种文学的态度,蔑视一些无知与不良的品德,反应出契科夫洁净的内心。如《变色龙》中所述,由于一只狗的咬人造成了一场唇枪舌剑的对质,深刻地衬托出了那个时代对于大官阿谀奉承的肮脏品格。还有,《一个文官之死》也描写了人们小题大做的表现,从一个小小的喷嚏导致后来由于过度紧张害怕引起的死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许,许多非作家的心中也有这些想法,但是契科夫却用一种潜潜讽刺的方式,用幽默的手法大胆地写在了纸上。这,也许就是一位作家最基本的要求吧。

契科夫的中期是一些中篇小说,主题与前期千差万别,但都是描写社会,使用成熟的疑问将文章推向最高点,指向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如《牡蛎》,仅通过吃“牡蛎”表现出文章中家庭的穷困潦倒。《万卡》更是形象地体现出了这一点,一封信的内容足以展示一个人的品质与性格,还有他生活的情况:万卡遭到了冷落、不公正与欺凌,但他却没有能力去挽救自己,只有求助他人,还回自己的颜面。契科夫用流畅通顺的文笔表现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人民富裕了,还会有人能够更真真切切地感同身受吗?

契科夫的晚期生涯,存在着许多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青春的无限思念之情。契科夫中年时并不如年轻时的高产,可是文笔显得更加成熟、沉重。正如《农民》,是十九世纪80年代农民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只是可惜,44岁的契科夫由于肺病死亡、奔赴九泉,没有让我们看到他新的风格与变幻,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契科夫到花甲之年之后会写出怎样的作品,已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一个伟大的作家,必定有过坚持不懈的精神与长期的观察思考,契科夫完美地做到了,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幅时代的画卷。契科夫从弃医从文至死亡的二十多年里,每个时期小说的风格、思想都在变化着,从前期的讽刺至后期对人生的思考。契科夫曲折而多变的命运,也铸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

篇7:契诃夫小说《苦恼》读后感

皮皮(杨姝卿):契诃夫小说《苦恼》读后感

我特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因为常常寥寥几笔,他就能把人物、事件刻画、交待地清清楚楚,而且语言生动、辛辣、幽默,揭示的主题却深刻,寓意深长,契诃夫小说《苦恼》读后感。今天,读了他的《苦恼》,引人入胜。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小说就是这样一语中的的展开,主人公一出场就让我们感到他的孤凉,瞧,时值隆冬,暮色晦暗,湿雪纷纷,“出租马车的车夫姚纳周身发白,像个幽灵。他坐在赶车座位上呆呆不动,把身体弯到了活人的身体所能弯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个大雪堆落在他的身上,那他也好像觉得用不着抖掉它似的。”他和站在他身边的瘦骨嶙峋的小母马,一起被遗忘在“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停的闹声、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他的儿子刚死不久,他需要把心中的苦恼向人倾诉,小说的内容就是他接连四次想向别人诉说苦恼而无人理睬的过程。

第一位乘客是一位军人,他一心赶路,无心听诉;第二位,是三个年青人,他们根本不愿关心他的苦恼;第三次是扫院子的仆人,还没等他开口就被赶走;回到店里想对他的同事一个年轻的车夫(第四个人)诉说,可年轻人急急的寻到水一饮而尽后倒头蒙被就睡熟了。“他一心想说话,他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可是他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讲一讲呢。--应当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讲一遍。应当讲他儿子怎样得了病,怎样痛苦,临死以前说过些什么话,怎样去世的。--应当描摹一下葬礼的情形,以及他到医院里去取亡人的衣物的情景。”“听到的人应当喊’啊呀’,叹气,哀哭。--要是能跟娘们儿谈一谈,那就更好。--她们虽是些蠢东西,可是听不上两句话就会放声大哭。”

可是没有人愿意听他诉说,“既没注意到他,也没注意到他的苦恼,读后感《契诃夫小说《苦恼》读后感》。--那苦恼是广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膛裂开,苦恼从中滚滚地流出来,那它好像就会淹没全世界似的,然而话虽如此,那苦恼偏偏谁也没看见。它居然藏在这样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哪怕白天举着火把也看不见它。”--最后,他只有回到马厩里,对着他的小母马喃喃而语、滔滔不绝,“姚纳讲得着了迷,把心里的话统统都对它讲了出来。--”小说也就是在这意味深长中结尾。人在同类中已找不到知音、知己,只好到异类中去寻找,而非人类的马儿,居然似乎比人类更具有友善,“小母马嚼着草,听着,对它的主人的手喷气。--”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可是我们可曾真正关心到那些渴望关心的人,有时这种渴求的标准很低很低,只是给他一对耳朵,听他倾诉,给他一种目光,关切、同情、理解。我才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助人的本质和技能,正是善于倾听,善于分担和化解来访者的苦恼和困惑。

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太忙碌了,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谁真正关心谁过得怎样,心情如何呵?!即使许久未见的朋友寒喧问个“过得好吗?近来如何?”,也不过是哈哈呀呀、之乎者也的虚词套话罢了。再者说了,对于你自己是了不得的大苦恼,“滚滚地流出来,似乎会淹没全世界”,而对他人来说,“关我屁事”,到处都是赶路的人,契诃夫选了那么多的赶路人,作为无暇心的听众,一定是独具匠心的。

我有苦恼宁肯自诉而不愿他诉。苦恼所带来的痛苦烦恼往往是一个人内在的深度,没有任何苦恼是真正能被别人所了解的。向别人诉说苦恼,苦恼就会减轻吗?就像是姚纳已经预见到的那样,说给那些蠢娘们听,她们听不上两句话就会放声大哭,苦恼就会因此而释然了吗?所以,解除苦恼还是在自己的心境,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切就会大不同了。

篇8:契诃夫套中人读后感

关键词:象征,标题,对话,重复

一、标题暗示象征

契诃夫许多作品的标题就是作品的象征物。其中又以《套中人》的标题最为出色, 也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标题的作用之一就是促使人们想要知道接下来作品中会展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1]168《套中人》这个标题的关注点在于, 它会使读者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是因为契诃夫把象征物套子和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搭配的特点是对比鲜明。通常套子是藏放各种东西的, 诸如眼镜、戒指、文具之类的东西。[2]298它和活生生的、有生命、有理性的人反常地结合在一起。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发问: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必定有别于他人。他为什么在套子中?是性格怪癖还是为了躲避什么?套子又是怎么一回事?是一个巨大的套子把人从头到脚都罩住了, 还是别的从未听说过的稀罕事?契诃夫把要讲述的别里科夫———这个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 有形无形的套子中的人———和象征物“套子”结合在一起放在题目中, 引发了读者无数的遐想。

文学作品的题目实际上是整部作品的限定语或引导词。[1]172作为文本各个层级中的第一层级, 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套中人》的文本结构就建立在对象征物“套子”的逐步解读基础上。套中人别里科夫悲剧性的一生从一个又一个套子中向我们走来。首先是肖像描写。他的身体, 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身上的物件都被套子所包裹着。而后是他的思想。中学教师布尔金生动地描述到:“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套子里。”[3]206最后是别里科夫生命的终结。“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 神情温和、愉快, 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躺进了一个套子里, 从此再也不出来似的。”[3]213这三个分别说明别里科夫其人其事的层次均由标题中的“套子”限制牵引。可以说“套中人”这个题目为写作结构和写作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题目不仅是牵引全文的线, 还是一个环。尼卡琳娜在著作《文本的语言学分析》中写道:题目使读者在通读全文之后返回题目本身, 在与整部作品作比较之后, 才可得出题目包含的真正思想。[1]170就《套中人》这部作品而言, 如果读者在读罢全文之后, 缺少了返回题目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这一重要步骤, 那么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公式:套中人=别里科夫。实则不然, “套中人”这个定义不是为别里科夫自己设定的。因为在“套中人”背后, 我们看见还有“既读屠格涅夫, 又读谢德林, 还读勃克尔的人”, 最后感悟到整个俄罗斯大地都笼罩在一个巨大而无形的套子中。到此, 由题目中象征物所带来的疑问出发到全文各个层次对象征物的阐释, 最后由象征物引发思考, 全文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圈。

二、对话体现象征

对话是需要开放性的思维或者说是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对话和文学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就是对话与文学结合的一个典范性作品。回顾文学史, 几乎在所有叙述型的文学作品中, 对话都是反应人物性格、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对话的地位无可取代。读者游走于不同的声音中, 倾听主人公的声音, 找寻作者的声音, 时代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对话中, 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契诃夫的文学作品中, 不同人物对同一象征物背后潜在的生活哲理有不同的理解, 并由此引发矛盾。《套中人》关于别里科夫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的对话之间展开的。布尔金是讲述者, 伊万·伊万内奇是听众, 同时也是评论者。讲故事是为了打发夜晚无聊的时间, 但是对同一个故事布尔金和伊万·伊万内奇之间却存在不同看法, 对“套子”也有不同的理解。

三、重复加强象征

契诃夫在很多作品中应用了重复———这一最简单却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手法, 重复性的语句或段落中通常包含着文本的象征形象, 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感受, 象征物的所指意义也一点点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重复是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变化方式, 包括:音响重复、词素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四种。[5]63契诃夫在《套中人》这部短篇小说中应用了词汇重复, 例如:套子 (футляр) , 人 (Антропос) 等, 和句式重复, 例如:“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3]206 (Ах, какбычегоневышло!) 和“问题就在这儿了”[3]207 (То-товононоиесть.) 等。但是孤立地分析这些重复的词汇和句式并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隐藏在契诃夫式象征物背后的深层含义。В.П.莫斯克温在其文章《音响重复的类型和功能》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重复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同一词汇的反复出现, 而另一种是靠着其它词的帮助表达相同的意思。[4]63从这个角度出发, 综合象征物在各个层次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我们试着把整部作品分成三个句群。第一句群从故事开始讲起到希腊语的人 (Антропос) 的第一次出现。第二句群从“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套子里”到“阿法纳西呢, 满脸愁容, 皱着眉头, 在他旁边走来走去, 深深地叹气, 可是像酒馆一样冒出白酒的气味”。第三句群从“过了一个月, 别里科夫死了”到作品的结尾。

三个句群实际上是一个重复的关系。因为它们要表达的无论是外貌和行为方式上的套子, 思想上的套子, 还是每个人身上的套子, “套子”这个象征物都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形象。并且这三个句群也形成了一个递进关系。第一句群对套中人别里科夫作了生动的、惟妙惟肖但初步的描写。写清了别里科夫外在的一切都在套子的包裹中。第二句群也是关于别里科夫的故事核心, 对别里科夫的描写也更近了一步。契诃夫把象征物套子套在了别里科夫的思想上。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思想有生命的人被套上了无生命的黑漆漆的套子, 这样的人还能被称作“人”吗?并且不是别人强行把套子加给别里科夫, 而是他自己似乎天生就认定, 凡是有套子的东西才安全。套中生活就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契诃夫用三个小故事来深入描写别里科夫被束缚的思想。这三个小故事把别里科夫的“套子”思想一层层剥离, 显露其本质。其中最精彩、最吸引读者的莫过于别里科夫要结婚这一段:一面是充满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一面是冷冰冰的、毫无人性可言的套中生活, 不可融合的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先是有捣蛋鬼画漫画嘲笑别里科夫, 后有别里科夫反对科瓦连卡和她的弟弟骑自行车, 进而与科瓦连科发生争吵, 并最终被一连串响亮清脆的“哈哈哈”结束了一切,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契诃夫试图暗示读者, 一个人的心若是封闭的, 思想被套住, 那么即使是世间最伟大的爱也拯救不了它。此时讽刺幽默的力度也达到了最高潮, 套子的象征意义被揭露出来。套子就是封闭的, 不愿前进、不愿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旧思想。而在第三句群中, 作者借伊万·伊万内奇之口告诉读者, 别里科夫不是怪人, 在他身上发生的也不是奇事, “我们大家”都处于不同形式的套子中, 并发出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3]214的声音。“套子”的象征意义也随之扩大化, 它是整个沙皇俄国专制腐朽制度的代名词, 是落后封闭社会的标签。全篇通过三个大型句群递进性的重复, 套子的象征意义被完整透彻地展现出来。

契诃夫在很多短篇小说中都应用了重复的手法。例如:《变色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宝贝儿》等作品无一例外都使用了重复手法。包含象征物的重复语句最大的优点不仅在于能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力, 它更像揭开层层面纱一样, 揭开象征物所要暗示的生活哲理。

小说《套中人》通过题目、对话、重复三种方式表达象征, 三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套子的象征含义作了充分的展示, 算得上是契诃夫作品中运用象征较为成熟和精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Н.А.НИКОЛИНА.Филологич ескийа нализтекста[M].Москва:ACADEMA, 2003.

[2]帕佩尔内:契诃夫怎样创作[M].朱逸森,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3] (俄罗斯) 契诃夫:套中人[M].汝龙, 谷羽, 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中国省市区人口统计下一篇:洋溢在书香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