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2024-04-11

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通用9篇)

篇1: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英汉人称比较

1人称简介

(1)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人称代词所指的是说话的人叫第一人称,如“我、我们”;所指的听话的人叫做第二人称,例如“你、你们”;所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叫第三人称,如“他、她、它、它们”。名词一般是第三人称。

(2)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2英汉人称比较 英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I me we us 第二人称 :you 第三人称:he him she her it they them 等

汉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 我 我们“咱们

第二人称 :“你”(“您”)、“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她们”及“它们 等

1.汉语没有格的区分,但是汉语的第三人称复数形式比英语的第三人称复数更具体。汉语第三人称有性的区别,如“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这些都是文字上的区分,语音里是没有性的差别的。汉语里的“他”、“她”、“它”都发成[ta:]。

“他们”和“她们”在性上有很大区别。

2.还存在两种不同的代词“咱们”和“我们”都指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您”是“你”的尊称形式,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至于其他人称形式,英汉都能相互对等。

3. 总体来看,就叙事体小说这种文体来看,英语的代词使用频率比汉语代词使用频率高;(1)第三人称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要高;

(2)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均最高,而第三人称复数代词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均较低。

4.大小写之别。

在英语中,一般只是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以及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要大写,但“I”不论在句子中处于何处均一概大写,在两边各矮一截的小写字母中显得鹤立鸡群,顶天立地。至于you、they、he、she,则无缘享受此殊荣。

而汉语则无大小写之分,不论是我、你、他或她还是我们、你们、他们或她们均一视同仁,淹没在大小相等的文字当中,谁也不起眼。

第一人称比较:

1.称用单数代词I 与“我”表示时的社交功能和普通语言的人称指示语一样,I和“我”的基本含义就指代说话者本人。英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I指说话者本人,没有其他相应的表达方式;汉语的“我”指说话者本人,“但它也有一些非指示用法,如虚指和泛指等”。汉语中有时用“本人指说话者自己,不过用得相对较少。现代汉语用“本人”除了表示客观冷静陈述以外。似乎还给人一种自大、高傲的感觉。所以,大多数语境下用“我”,较少用“本人”。相同

1、第一人称指示语如用复数代词表示 在英汉语中都有两个用法:其一,用于包括谈话对方;其二,用于不包括谈话对方

(1)我们都是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应该能理解学生的心情。(包括听话人)

(2)We both should understand students for we are experienced teachers for many years.(3)您安心养病吧!我们过几天再来看你。(不包括听话人)

(4)You’d better take a good rest.We will come to you in a few days.2、用复数第一人称代替单数第一人称来指说话人自己,即在体现中将单数的说话者编码为复数形式的情况在汉语、英语中都不少见:(1)看过了前面摆出的种种材料、做法和看法,我们(=我)有些初步意见„„

(2)We(=I)have been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for years, but at this stage we are(=I am)still unable to be very specific about its nature of its cause.its nature of its cause.例2 看过了你的个人简历,我们(= 我)有些初步意见„„

例1 这种用“我们”来代替“我”的用法多见于学术写作中,是说话人谦虚的表现,似乎在说他所取得的成就不完全归功于他个人。从另一角度来讲,“we”的使用,可以使文章减少主观自负的意味,这样便于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是话语礼貌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撰写论文时,尽管文章是作者独立撰写的,但为使自己提出的观点或发现的事实易于被人认同与接受,也常用“我们”或“we”,而不用“我”或“I”。这种为了避免话语者过于主观和自我为中心,用不包括受话者的“we”来指称自己的用法叫做“编辑的我们”(editorial we)(姜望琪:2000),它能使对方感觉到与发话者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

而例2 则与以上情况不尽一样,说话者觉得自己以“我”或“I”的口吻说话分量不够,权威性不强,恐怕难以让他人确信时,便会使用“我们”或“we”,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增强其话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以使听者觉得这不是个人所言,而是一个团体或一个领导集团的意见或主张,代表着集体的智慧和抉择。以上两种情况在英汉语中都存在,但是在谈到过失或缺点时,便不能这样用,否则便成了推卸责任了”,虽然“we”和“我们”都可以代指第一人称单数“我”,但两者的语用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英语中,“we”是皇室成员指称自己的一种特有用法,例如一个英国国王可以这样说:We will ourself reward the vistor.但汉语却没有此

用法。第let’s 在非常通俗的口语中有时可用作单数,这就是说它可以不包括谈话的对方,而只借指单数的“让我”,相当于let me:(3)Let’s(=me)give you a hand.差别

1不同的第一人称复数之间的差别:

在北方话里,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第一人称指示语是“咱们”,“我们”却只指说话人及其伴随者一方。在普通话中,“我们”、“咱们”都可用于包括谈话对方。

这两种不同的第一人称复数之间的差别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的反映,但间接地在let us 和它的缩略形式let’s之间的差别上反映出来。let us可能包括谈话对方,也可能不包括。(5)Let us know the time of your arrival.(不包括谈话对方)(6)Let us work hard.(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谈话对方)而let’s 一般情况下包括谈话对方在内。如:(7)Let’s go to the cinema.(包括听话人)因此不能说: Let’s go to see you tomorrow.2、在汉语里,“我们”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语,以使语言显得亲切、友好。例如 :(1)有我们这位老叔,你想听歌容易,要多少,有多少。《 李有才板话》

3、在英语里 w e 可 以指人或其它一事物,而汉语只有在童话语言中才有。(1)May we come in? We 在这里可以指说话人和他们的宠物,如狗、猫等动物。英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复数代词表示说话人和伴随者时,伴随者可以指人或宠物,而汉语只有在童话语言中才有,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所导致,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宠物当作是自己生活的伙伴来看待的。可见这种用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差异。

4.英语在并列主语中,第一人称代词“I”通常放在最后,汉语“我”却不这样。Peter and I are studying in the same schoo1.

我和彼得在同一学校读书。

5、当谈话双方不是面对面进行交谈(如在电话中、广播中、有时也在电视上),在作自我介绍时 ,英语中往往不用第一人称指示语,而改用第三人称指示信息;汉语中向对方作自我介绍时,则只用第一人称指示语。

(1)Hello, this is John Smith.(or John Smith speaking.)

第二人称比较 差别

1、汉语中第二人称指示信息有时可以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表达。汉语的“我们”和“咱们”都可以用来借指“你”或“你们”而这种第二人称批示信息在英语中极少见,英语往往直接用 you 表现出来。下面是一些例子:(1)我相信,我们(二 你们)每个青年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 你们)的期望。

(2)(你)要记住,我们(= 你)是学生 ,我们(=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这种“移花接木”的指示信息 常给听话人一种亲切感,故在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者、领导之 口,而在非正式场合,则为顾客、父母所乐于使用。

2、用第一、第二人称单数指代第一、二人称复数的情况在汉语中常常可以见到,而在英语中却少见。

(1)走,咱(咱们)今晚看电影去。

(2)你(=你们)大国敢不仁,我(=我们)小国也敢不义!(3)还我(=我们的)河山!

第三人称比较 相同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专有名词和称谓名词作为第三人称指示语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情况(1)“老天爷你长眼呀,你视呀,要不是吾,这些家伙何时会从娘肚子里拱出来?他们(=你们)吃谷米,还没长成个人样,就烂肝烂肺,欺侮吾娘崽呀?”(韩少功《爸爸爸》)

例(1)中“他们”实指“你们”,丙崽的妈妈在儿子受到欺负的时候,对那些后生崽的称呼,由于她心存顾忌,没有敢直呼“你们”,而用了“他们”,这是一种指桑骂槐的方式。

英语第三人称代词it在“It‟s me”中使用,这也是说话人向听话人介绍自己的用语,但只限于说话人认为对方能从他的声音中认出他来时才使用

第三人称借指听话人不一定只限于代词,专有名词和称谓名词也可以借指听话人。在汉语中第三人称借指第一人称,主要使用了一些称谓语和专名,其中幼儿与父母之间的话语最典型。

例如:

(1)谁欺负宝宝(=你)了,叔叔找他说理去。这种情况通常表现在幼儿与父母或长辈之间的谈话中。

(2)人家(=我)可不是小儿科。

(3)Sunday school teacher: “Can my little boy(=you)tell me what children go to Heaven?”

(4)Bill(=I)wants an ice-cream, Mummy.(5)有的人(=你)就是不讲信用,借了钱该还不还

例(5)中“有的人”指代“你”,由于说话人碍于面子,不好直说,靠这种方式委婉地提醒、告诫对方。

第三人称指示语借指听话人和说话人,是语用学所注意的问题。这些情况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表达出特定的交际效果和语用效果,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显然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更显得情深意浓。

2、第三人称可泛指任何人

第三人称的泛指,不再表示确定的所指对象,而是面向任何人,话语中传达的语义内涵,对任何人都适用。

例如:

(10)不管张三还是李四,只要是公民,他就有选举权。

(11)别管他是谁,只要有困难,我们就应该帮助他。

(12)To succeed,one has to do one‟s best.(13)This book gives one a good idea of life in the tropics

例(10)中“他”泛指任何公民,例(11)中“他”泛指任何有困难的人。例(12)中“one”泛指任何人,为了成功,必须努力。例(13)中“one” 泛指任何读这本书的人。

四、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虚指用法

泛指用法虽不能明确所指对像,但确有所指,而且有一定的指称范围,即所指称的是该群体中的任何人,其意义是实在的。而虚指用法中人称代词在语句中根本没有所指对象,基本上没什么实际的指称意义。

例如:

(14)任他(或你)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

(15)我先扣他十个球给你们看看。

(16)我今年先种他几亩试试。

例(14)——(16)中“他”即使去掉也不影响句子基本意义的表达。

五、其他情况

1.第一、三人称单复数交叉互指

(1)(Secretary to another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boss)We‟(=He)re in a bad mood today.(2)“老金,你以后成了咱们的领导,咱们先说好,你可别在咱们这些弟兄面前摆牛;你啥时摆牛,咱啥时给你顶回去!”

其他几个人说:“对,对,给他顶回去!到咱们县上,给他吃„四菜一汤‟!”

金全礼说:“一个副专员,牛还能牛到哪里去?到县上不让吃饭,他(=我)照样得下馆子!

大家哄笑:“对,对,摆牛让他下馆子!”(刘震云《官场》)

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第一人称复数“我们(we)”可指称在谈话现场的第三者“他(he)”,如例(18),第三人称单数“他”也可指称说话人自己“我”,如例(19)。方经民认为,“第三人称代词既跟先行成分互指,构成话语回指,又直接指称现场中的人物,构成现场直指,这种情况为现场话语回指。”例(19)话语中的“他”跟上文的“副专员”构成话语回指,同时又跟现场的说话人“金全礼”自己构成现场直指。

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人称指示语的形式非常简单, 但其用法有时却有些复杂。人称和它们在构成语句时的含义往往取决于话语的语境和说话人的意图。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具体的语境, 弄懂说话者所要传达的信念和意图。对人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和理解话语, 这也是语用学的目的之一。

篇2: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英语写作一直以来是初中生的一个“软肋”,本文主要从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写作

一、引言

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阅读经验与写作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初中英语的阅读材料具有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等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作文素材以及表达方式的源泉,两者密不可分。通过阅读可以大大地扩充英语词汇量、扩展知识面、加强语感,汇聚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读前活动——注重词汇的积累,厚积薄发

读前活动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精心设计文本导入,提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提前感触词汇,排除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从而为之后更深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因为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之前要对新词汇的呈现方式引起充分地重视。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新词汇

由于引入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情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情境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引发强烈的阅读动机,并且保持一种良好的阅读心态。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前要尽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做自然能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无限的遐想,并且对新课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

(二)课前预测,激活新词汇

在阅读之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标题出发解读文本,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这就像给了学生一个案件和一条线索,让他们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发现线索,并且通过阅读文本,不断验证推断的结果是否合理。由于总是想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往往会充满期待地继续下面的阅读,这样就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进行预测,引导学生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以及记忆。

总而言之,在文本阅读之前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促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基本知识,从而使他们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三、读中活动——以读促知,融会贯通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即略读、寻读、精读以及朗读。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分析,熟悉阅读文章的体裁、框架和内容,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略读——理清思路,把握文脉

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如果仅仅依靠词汇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篇章进行分析,逐步培养学生驾驭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快速把握大意的能力。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文时,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略读,用简练的词正确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language, food, zoo 以及 climate。实质上,阅读文本材料中每一段的大意恰恰是写相关话题作文的提纲。

(二)寻读——关注体裁

寻读是指阅读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阅读本文中的信息进行筛选以及整合的一种阅读技巧。初中英语教材之中的阅读材料多种多样,题材广泛,有故事、广告、书信、新闻稿等等。教师应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对相关文本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理清思路。可以教给学生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几个方面 :比如文本的基本结构、基本格式、写作特点以及常用的语言方式等等。同时要求学生找出段落主题句和信息词,进一步总结归纳段落大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对整篇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通过对于阅读文本结构的深入剖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同一类文章的写作方式。又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对新加坡进行了解的文章,然后根据该阅读文本,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也可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城市。

(三)精读——捕捉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关注的目标集中在掌握所阅读文本的细节内容之上,学生可以接触以及掌握比较多的关键词,它们可以是书本中的新单词、短语,也可以是教师所推荐的文本中的优美词汇。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造句、选词填空或给出一个关键词或短语的使用

语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关键词的内涵、情境。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

Language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Food

...not have problems finding...;an excellent place

to...;whether you like...or...Zoo

It might seem strange to...(when)...;...wake up

at night;...is the best time to...Climate

One great thing is that...(all year round);

Because...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可以较好地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注具体的语言知识点,积累一些短语和句型,从而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四)朗读——吸取精华

朗读是理解的门槛,通过朗读可以深入领悟阅读文本的内涵,在朗读中提升语感,熟悉各种句型以及句式,清楚文本的结构,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语言素养。学生可以在朗读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由此可见,通过阅读中的活动,让学生对文本的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以及基本格式进行充分地了解,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构思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顺利完成写作。

四、读后活动——以读促写,水到渠成读后活动是在阅读完成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最佳方式,是读与写相互结合的最好体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炼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着手写作实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由于阅读后创写是在阅读文本之后,通过想象力的运用对故事的结局进行重新编写,也可以结合文本主题从其它方面来发表自身的看法。因此,通过阅读之后的复述、改写、仿写以及创写,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有效地实现初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之

中,教师有意识的、有效的进行写作技巧的渗透,做到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点,指导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且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英语作文中去。只要持之以恒,通过初中三年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相互整合引起重视,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参考文献

[1]崔伶俐.对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之探析[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1)

[2]沈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结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06)

[3]宋春艳.从学生写作错误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学苑教育.2011(17)

[4]常云.过程体裁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考试周刊.2010(04)

[5]刘文力.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学刊.2010(16)

[6]刘贤梅.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J].语文学刊.2009(14)

[7]吕秀凉.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教师.2009(15)

[8]夏丽华.寓写作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9]赵翠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信息.2009(06)

篇3: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初中阶段的物理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渗透了人文与科学自然观的品德教育。

一、物理教育中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必要性

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角度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作为未来的公民,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社会、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乐于参加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对自然的兴趣,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从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认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满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品质、自然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科学教育已关注到道德文化层面,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自然环境的教育。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晓自然界的奥秘,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人文负载。

近几年,我们人类遭受了沙尘暴的肆虐,洪水的袭击,干旱的侵扰,都是我们人类无知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生态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环境的教育也是时代负于我们的责任。

二、物理教育中人文与环境教育的具体体现

1. 保护生态,珍爱生命

自然生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各大水系的源头、森林植被、湿地、耕地、生灵都需要我们去保护。

教材中介绍的火力发电、核电站,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利用水利发电的同时也采取了科学的措施保护着三峡的生态环境。

土耳其著名的环保专家库拉勒博士表示,其实大自然的生态均衡极为微妙,而且敏感,即使移动一棵树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所以,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意识到爱护一草一木,不伤害生灵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2. 保护环境,控制污染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我国政府把环境教育融于了各科教学之中。

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 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的污染。认识到噪声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中讲到,由于燃烧石油、煤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化学变化形成的酸雨,污染环境,危害生态,会使林木的抗病虫能力降低,使湖泊中的鱼卵不能孵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臭氧层遭到一定的破坏,造成了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学原料生成的废料、汽车排放的废气、装饰材料中甲醛含量的超标,都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

事实证明,环境的污染,正在危害地球上的生命。教育学生要养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提倡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的良好习惯。

3. 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有用完的时候,能源有枯竭的日子。全世界都认识到节能是继石油、煤、水能、核能四种能源之后的第五种能源。美国人封存自己的矿藏资源,日本人保护自己的森林如同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节约能源,保护我们人均很少的资源。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告诫学生,目前从燃烧中获得内能是人类使用的能源的主要来源,但燃料的利用给人类问,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的不科学获取,也可能会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

教材《蒸发》中介绍了用喷灌的方式,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来节约水能。1度电的作用,教育学生节约每1度电,了解每转化1度电都要消耗很多资源。“高压输电”减少电能的损失、“热电联产”提高废弃的热量的利用,这些都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节约能源就是节约资源。《开发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一次激励学生要学以致用,要开发和利用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人文与自然环境教育融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

1. 将物理学习和社会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按教材内容的需要,适时适量的插入一些保护环境的例子。如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地介绍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原子能,既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2. 看电视

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电视中人与自然环境的栏目,多看中央十套的《科学与教育》的节目,像探索、发现中的“极地跨越”“走进非洲”,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环境资源,了解曾经水草丰富,牛羊遍地的撒哈拉怎样变成今天的干旱、环境恶劣的大沙漠。

3. 阅读报刊

让学生留意报刊中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的报道,由于学生阅读报刊的条件有限,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素材的积累,配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增长一些见识。如《人民画报》中介绍的日本人处理垃圾的先进设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沙尘暴的危害等图片,可以让学生传阅。

4. 举行主题班会

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环境的污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交流自己对生态平衡的认识,谈谈自己为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5. 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网络查找,了解本地区、全国、全世界对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状况,了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的保护工程”、兰州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

6. 重视学科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4:写作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阅读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积极倡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吸取人文精华。名著名篇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层层积淀,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亲身获得人文素材的机会少,他们更多的是在阅读中借鉴作者的思考方式,体悟社会人生。其次,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人文精神。学生从阅读中汲取了丰富的人文精华,扩充了写作素材,但这些需要学生的亲身检验,经历过印象会更深刻。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二、鼓励创新求异,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首先,用文学作品形象启发学生。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美和生活美,学生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提高了想象力。其次,加强开放性作文训练。相对于命题作文而言,开放性作文更能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尊重主体能动性,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最后,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写作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有更强的概括性和逻辑性。

三、崇尚真、善、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首先是求真。说真话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再好的作文也是虚伪的。其次是向善。引导學生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向善的情怀,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最后是尚美。教师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训练学生的语文审美创造意识,让他们懂得美是可以创造的,并且亲自指导学生的审美创造实践,真正提升学生的尚美情怀。

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评语中渗透人文关怀

首先,语言要有针对性,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下评语,切忌泛泛而谈。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之处、独特之处、进步之处,充分发挥肯定和表扬的积极作用。最后,评语全面。评语不仅针对内容,还应包括形式;不仅要指出改进的地方,还要指明原因;不仅让老师写评语,还要鼓励学生互写甚至自写评语,使他们在彼此对照中提升自己。

人文关怀从生命尊重的高度思考,从人类的永恒发展出发,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写作教学的光辉前程。努力践行写作教学的人文关怀策略,有利于真正实现写作教学的旨归。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篇5: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目前大多课堂写作教学中老师主要关注语篇本身的分析,单纯从技巧或语法去进行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传统的语篇翻译教学只注重语言点和语言理解,重在灌输语言知识,忽视了体裁分析。教师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纯粹的写作技巧,逐字逐句关注学生的语法运用是否正确,单词是否拼写正确。更多教师重点放在了从语篇角度分析英语写作中的问题或是只通过情景教学法对写作进行指导,并没有真正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服务于写作教学。此外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以下问题也很突出:字,词,句篇“自下而上”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写作的影响;脱离情景而无实际意义的写作任务;只关注语法词汇等具体内容,忽略意义的构建。

二、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的研究

将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来研究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注重有目的的交流和意义的表达。语篇分析是语篇的输入,写作教学是语篇的输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社会文化视角,从语篇和情景因素着手,构建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语篇分析主要包括篇章分析(体裁和主题,宏观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分析(典型词汇、句式、语体等)。情景主要界定为社会文化情景(宏观层面语境意义),机构情景(学校、家庭等),个人化情景(个人、同伴、朋友等)和语篇情景(阅读文章、写作任务要求)。

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文章、设计写作任务、实施写作训练,探索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语篇和情景结合的教学模式。然后通过写作作业和写作比赛对学生进行评估,比较分析教学效果,从而探讨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意义的表达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兴趣,通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组篇方法和构思,从阅读材料的主题及其相关的课外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学术写作的意识,通过阅读文章和学生作文,对典型的词汇语法现象、句法和错误等进行讲解和分析,未丢弃或忽略语言知识的学习。

在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整个过程规划为五个阶段:

1.聚焦问题: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如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辞不达意,文章苍白无力,知识面狭窄无法统一思想而使文章成为一体等,这些问题与英语写作教学中传统的语篇翻译教学有关,这种方法只注重语言点和语言理解,重在灌输语言知识,忽视了体裁分析。

2.提出方案:将语篇的分析和情景导入结合起来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教学素材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读写译课本中所学文章进行分析和应用。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提供写作情景;激发学生思考或反思;确定写作类型体裁;让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相关语言知识。

3.实施方案:从语篇和语篇的情景着手,探索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语篇和情景结合的应用,利用教材文章进行分析,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4.评价成效:通过课堂观察、与师生交流、测试等方法评价方案实施的效果如何。

5.教学反思:思考并描述行动结果,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其中第三个阶段为主要研究阶段,也是课堂主要的实施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具体操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课本中的第二册第一单元Passage A的写作技巧为例,讲解A General Statement Supported by Specif ic Details & Reasons。情景导入部分教师由一段某个外国年轻人来中国由于文化差异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的视频导入。视频展现了外国人在中国遇到的这些尴尬,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是跟外国人交往中是否碰到过类似问题。由此情景导入第一个问题:你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碰到过哪些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尴尬问题?

在阅读前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就文章题目进行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针对Cultural Differences这一题目让学生想一下自己的经历,进行简单整理,通过自己的经历思考问题:How to deal with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课堂阅读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从主题、内容及组织等方面理解和评价他们所读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心大意、文章结构、体裁等的学习,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可结合课后问题进行检查)。教师进行篇章层面分析,以时间顺序展开的记叙文(同时告诉学生文章四种主要体裁: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然后进行段落层面分析,分析作者在文中使用哪种方法阐述中心意思,让学生意识到段落的展开需要的方法:因果关系或细节支撑观点的写作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写好了段落才能比较成功写出文章来。最后进行句子层面分析,让学生注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以及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或短语的使用。给出学生写作过程的框架:Decide the topic;Write the topic sentence ;Turn the topic sentence into HOW &WHY question; Before writing, outline details & reasons of the questions.

在阅读后阶段,教师给出学生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总分结构的文章如何展开,如何先写总结性中心句,然后细节或原因如何条理性的罗列表达出来。结合问题List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you have met in your life.How to deal with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利用之前学过的因果关系结构进行回答练习。在写前阶段,教师根据阅读文章的类型,分析语篇结构模式和语言特点;结合主题,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布置题目: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60 words with the given topic.Use the writing skill we just discussed in this unit.Topic: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of society.

在写作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授的语篇结构和对阅读的反思,写出初稿,重在因果关系写作技巧的使用。写后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修改形式,对初稿进行修改,旨在探讨作文中意思和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楚,让学生写出终稿。最后,教师针对突出的句法和语言错误等进行相关语言层面的教学。

三、结束语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相结合,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分析教材文章、设计写作任务、实施写作训练,以及对写作任务的修改和完成整个写作任务,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此研究基于实际教学情况,突出了英语写作中的社会文化视角,写作的体裁和语篇视角,满足了学生写作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解决实际写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写作教学层次间的衔接,而且让学生去自己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教学从认知心理学、社会构建、语篇分析及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设计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运用语篇和情景导入相结合的“自上而下”模式,注重有目的的交流和意义的表达。本文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既突出了写作的社会文化视角,也突出了写作的体裁和语篇视角,将语篇分析与情景导入有机的结合到英语写作教学中。

关键词:语篇分析,情景导入,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Brown G,Yule 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London:CUP,1983.

篇6: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一、中学教师应转变观念,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与阅读目标,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使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每天的阅读量,做一个充实、有内涵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将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彻底摒弃,使中学语文教学充满新的力量与生机,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拥有个性化的阅读方式,重视中学语文阅读。

学生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习语文,完成课外阅读。一味地应付考试,完成许许多多的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导致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没有写作能力。同时,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与保守,还没有形成重视中学语文阅读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因此,要想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以及写作能力有效提升,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出来,做一个有自信、有力量、有个性的中学生。

二、中学语文教师应将写作作为目标,以写促读

阅读与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可谓是“剪不断”。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写作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把在阅读中认为美妙的语言记录下来,使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语言在语文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有效积累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过,语言积累是一个漫长而又久远的学习过程,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广泛地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明白精读与泛读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对经典的文章进行精读。在中学,学生一定要学会正确的阅读,要不然不仅会浪费时间,还影响学习。因此,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将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规划,使学生阅读的课外文章都是一些经典,有助于学生语言积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陶冶情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使学生用正确的阅读方式阅读更好、更多的经典书籍。

三、中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1.引导学生锤炼语言文字,注重语词与文采

语言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语言的科学运用。不过,要使学生准确、科学的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学生只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搭配,辞藻的运用,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自己对语言的认识更深刻,从而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写出优秀的文章。例如,《风筝》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好句子、好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下来,这样,学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摘抄优美句子、华丽辞藻的习惯,渐渐地词汇量就增加了,语言也就丰富了。因此,教师应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文章,教会学生积累语言文字,使学生更恰当地运用文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2.教会学生精构篇章框架,展现文章脉络

写作并不是简单的运用语言文字,还需要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和巧妙设计文章的框架,使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仅是语言丰富,还十分的清晰、有条理。但是,这样的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讲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名家的散文进行大量的精读,让学生熟悉名家是如何设计文章的框架,展现文章脉络的,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慢慢领悟写作的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名家的文章,也就是仿写,不断地充实学生的写作功底,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找到写作的灵感,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一篇文章的认知与理解,模仿文章的框架与脉络,写出一篇类似的文章。

总之,阅读与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得到升华,做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中学生。

篇7: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时间分配的“度”是结合餐饮理论专业知识与其中隐含的人文知识两者之间按4:1的比例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内容的“度”是指延伸人文知识, 内容的“度”只是辅助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知识点, 它不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 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例如:在中餐的“茶水服务”教学中用10分钟导人人文知"I只来延伸茶艺知识的内涵及对海南茶文化的介绍, 可通过幻灯片来观察及辨别茶叶的等级来辅助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三、人文知识延伸的方法1.教师博学——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性。教师博学, 以“导”为主, 是指教师知识面很广, 教学中才能起引导作用。模块教学是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一要专业知识扎实, 二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有经验的餐饮管理专业教师来说, 必需加上第三点:博, 即人文素质高, 人文知识丰富, 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延伸知识。例如:讲到中餐宴会中的茶水服务时, 由于事先对茶文化知识有广泛的了解, 教师才能随意地用一杯清茶及茶叶作为道具, 让学生学着去观察、去评价。并顺势引导学生进人对海南茶叶种类的了解、茶的冲泡方法及茶文化的探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之后转入正题, 茶水服务知识及操作技能。2.项目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知识时, 教师要不断地领悟教材的内容, 在课前给学生分配任务, 布置学生查找资料, 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 让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升华。例如:餐饮服务模块一第一单元“餐厅服务员的素质要求”, 结合服务人员“互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的号求, 引导学生学习资料——通过播放一段09级酒店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视频, 重点围绕“怎样作好一名优秀的餐饮服务人员”为主题来讲解, 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发言, 教师最后作小结,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的理解。3.课外补充——提升人文知识的开阔性。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开展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

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在课堂上以报告形式进行交流、分组讨论, 最后教师进行成果点评, 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其热爱酒店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职业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讲解各国饮食文化的风俗习惯时, 让学生提前在课外收集中西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资料, 然后进行课堂上的交流, 评出最佳资料员和课外学习积极分子等,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企业考察——强化学生学习的迫切性。每个国际级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它能够生存和发展, 它不仅在管理上能达到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水平, 而且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具有国际品牌的规范性管理之外, 这些国际级品牌酒店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文化,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文化, 这也是我们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考察的原因。学生可以在这些国际级品牌酒店通过实践感悟到国际级品牌酒店的人文文化,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 还可以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过程中, 应不断地发掘教材模块中蕴含的人文知识, 并适当地延伸,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规划纲要的要求, 努力把我省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岛内外酒店行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知识延伸。在延伸时特别要注意导人自然, 收束自如。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内外学习、课堂交流等方法进行人文知识延伸。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人文知识,延伸

参考文献

[1]郁山英.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教学中的运用——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0.3.

[2]刘加凤.基于工学结合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

[3]马开良.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第20期.

篇8: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课 写作 教学策略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英语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准确地使用语法、词汇、拼写和标点,并使用一定的句型和词汇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可见,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操作

1.结合阅读为写作储备知识

(1)扩大词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词的构成、词性的变化、词的用法与搭配等方面分析、对比、引申、归纳、总结那些起组织和支柱作用的核心词,然后要求学生理解、抄写、记忆和背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这些词汇进行听写和模仿造句等。

(2)积累各种句型

在理解语篇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应讲解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句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缩写、改写、仿写(句型转换)、英汉互译等多层次、多类型的练习,为英语写作构建一个资料库。如在教学《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4“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讨论句型“Doing…may not sound like…to sb. However…”及“There’s no difference between …and …”,然后再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进行造句和仿写练习。

2.设计写作任务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话题广泛、题材丰富,表达形式多样,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优秀的材料。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0“ Section A 3a Reading”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教学完Unit 7后,笔者要求学生以“What should we do to be a student in good manners?”为题写一篇作文。

3.加强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阅读中结合文章,让学生观察、理解、领悟语法知识,为进一步使用这些语法知识创造条件,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阅读完《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4“She said helping other changed her life”后,笔者给出句型:“A said he/she would like to work for…, because he/she thought….As for me, I would like to…, because…”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尽量用课文中的句型及短语,如“Doing…However…”“ There’s no difference between…and…”“open one’s eyes to…”“give a good start”“a good influence in…”除讨论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设计复述、表演、改写或继写等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奥妙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课例

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谋篇布局及文章结构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的语篇分析,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布局模式和写作技巧。

笔者以《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为例,展示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是如何有机结合起来的。

Step1 Leading-in

T:“What do you know about Singapor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

S1:“It’s an island country. It’s not far from China….”

S2:“We want to know it’s culture, food, people etc.”

T“: Well done.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ssage about Singapore. Read it quickly and find what you know about the country.”

(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Step2 Fast reading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理解每段大意,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了解文章框架结构,即“location—food—a special zoo—temperature”。

Step3 Intensive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table.

让学生掌握地理位置描述的方法,以及对气候、环境、历史等的描写,使学生学会关于国家、城市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Step4 词汇及重点句型的学习

与学生共同学习本文重点短语、句型,为下一步的写作教学做准备。

Step5 Retelling

此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的关键词和学习内容调整顺序,对文章进行复述。

Step6 Writing

此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自己写一篇关于某个国家或城市的文章。

篇9:的分析结合写作中人与文

一、《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老化, 师生互动性差, 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经常会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知识进行掌握和吸收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问题, 但很少有机会提问, 更少有教师解答问题。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逐渐抹杀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二) 教学方式“纸上谈兵”, 学生很难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既往教学过程中, 沿用的都是“教师用嘴讲, 学生用手记”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阅读音乐作品的总谱和听录音, 则成了教学环节中绝不可少的、但却又是非常琐碎和极不方便的辅助教学方式。仅以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之一的“管弦乐配器”课为例, 其教学状况就更多地近似于在“纸上谈声”的方式中进行。 (1)

二、电脑音乐系统的构成与发展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当中, 多声部音乐的写作占有很大的比重, 学生在就业后的音乐活动当中会经常运用的这项技能。如何让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得以发挥, 如何让学生写在纸上的音符变成美妙的音乐音响, 这就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电脑音乐技术。

纵观人类音乐历史的发展, 音乐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处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能够运用当时所能运用的技术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服务, 这当然也包括音乐的创作。电脑能够实现人们原来无法想象的事情, 现在, 在电脑的帮助之下人们可以深入到音乐当中去, 将梦想变成现实。

(一) MIDI技术

要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看看它的英文全拼,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 意思是“乐器数字化接口”。它是用于连接各种电子乐器的协议和规范, 是各个电子乐器生产商为了使不同厂商生产出来的电子乐器可以兼容的制造标准或协议。

(二) 硬件构成

电脑音乐系统的构成首先离不开电脑, 如果想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音乐, 首先要有一台电脑。除了一台高性能的电脑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设备, 如:声卡、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三) 软件构成

作曲者运用电脑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 除了电脑硬件之外, 还需要音乐制作软件。电脑音乐软件的厂家很多, 如Cakewalk Pro Audio, Cubase SX, Sibeilus等。

三、把《多声部音乐写作》课程与电脑音乐技术相结合

电脑音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作曲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对作曲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配器写作作为多声部音乐创作作的重要一环也受到电脑音乐技术的深刻影响,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手段进行配器逐渐成为传统配器手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手段与多声部音乐写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一) 电脑音乐系统所具有的虚拟乐器和虚拟乐队模式

1. 虚拟乐器。

虚拟乐器也就是电子乐器, 是运用数字音频技术和采样技术将传统乐器声音的模拟信号进行录音、采集, 以达到再现传统乐器的真实效果的一种方式。同传统乐器相比, 虚拟乐器不是由真人来演奏, 取而代之的是运用MIDI键盘来演奏乐器, 也就是说只要会弹奏键盘乐器就可以演奏其他任何乐器。

2. 虚拟乐队。

电脑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音乐制作工具和演奏乐器 (虚拟乐器) , 其作用已经被很多音乐创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所熟知并且认可。但是, 电脑与我们一般所谈到的虚拟乐器还是有区别的, 也就是说电脑的音乐制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脑所运行的音乐制作软件。电脑与音乐制作软件所具有的功能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序器功能。

(二) 电脑音乐技术在多声部音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运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在很多程度上和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创作是一样的, 将不同的虚拟乐器分配到各种音乐织体当中, 然后进行音色、和声、节奏、速度和力度等调整, 使一个人能完成多个人才能完成的多声部音乐创作过程。在这里以音乐制作软件Sibeilus为例。

1. 首先在Sibeilus软件当中对所需要的乐器、乐曲的调号、拍号、谱号、速度等相关信息进行设置。

2. 以旋律、节奏、和声、低音作为主要织体类型进行音符的输入。

3. 对各个织体声部间的音响、声像进行平衡处理。

(1) 音量、声像的平衡。

(2) 乐曲的强、弱、速度处理。

(3) 乐器演奏法的输入。同强、弱、速度等演奏信息一样, 演奏法同样可以在Sibeilus软件当中进行设置, 而且是可以被演奏出来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音乐创作, 会使音乐听起来不是那么真实, 有些“呆板”。这些问题在电脑音乐作品当中确实是存在的。然而, 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也同样取得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今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一直影响着人们在很多领域的工作和思维模式,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依赖于电脑音乐技术而存在的虚拟乐队模式在音乐创作与音乐教学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脑的普及, 以电脑音乐技术来改善传统多声部音乐创作的“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必将会得以全面的实现。

摘要: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电脑的帮助下, 将该课程与电脑音乐技术相结合, 则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电脑音乐技术,结合

参考文献

[1]Darid, M.Rudin.桌面音乐家[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4.

[2]师勇.电脑音乐大师.Cakewalk9.0[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0.

[3]颜东成, 夏一珂.电脑音乐完全DIY手册[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0.

[4]牟洪.管弦乐队配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5]许鹏.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长期卧床病人预防压疮的措施与制度下一篇:2017年湖南选调生面试公告(面向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