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练习题分析

2024-05-16

向心力练习题分析(通用9篇)

篇1:向心力练习题分析

第六节

向心力练习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

1、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说法正确的是()

A.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不变的 C.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因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2.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3、如图所示,一辆轿车正在水平路面上转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路面对轿车弹力的方向斜向上 B.轿车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转弯的向心力

C.轿车受到的向心力是重力、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合力 D.轿车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路线的切线方向垂直

4、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如图所示).能正确地表示雪橇受到的拉力F及摩擦力Ff的图是()

5、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越大,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h越大,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C.h越大,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 D.h越大,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6、所示,物块质量为m,一直随转筒一起以角速度ω绕竖直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物块所需向心力由圆筒对物块的摩擦力提供 B.若角速度ω增大,物块所受摩擦力增大 C.若角速度ω增大,物块所受弹力增大 D.若角速度ω减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减小

7、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为水平直径,cd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A.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

B.只有在a、b、c、d四点,物块受到合外力才指向圆心 C.从a到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从b到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原长为L的轻弹簧,它一端固定在光滑的转轴O上,另一端系一小球.当小球在该平面上做半径为2L的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为v;当小球在该平面上做半径为3L的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为v´.弹簧总处于弹性限度内.则v:v´等于()A.: B.2:3 C.1:3 D.1:

9、量为m的小物块沿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下滑,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v,若小物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是()A.μ B.μm()D.μm(g-

-g))C.μm(g +

10、和B用细线连接,可以在光滑的水平杆上无摩擦地滑动,已知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3∶1,当这一装置绕着竖直轴做匀速转动且A、B两球与水平杆达到相对静止时(如图所示),则A、B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A.线速度大小相等 B.角速度相等

C.向心力的大小之比为F1∶F2=3∶1 D.半径之比为r1∶r2=1∶3

11、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12、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 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 B.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圆形框架以更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13、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杆随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恰好与杆垂直,则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是()

A.sinθ= B.tanθ=

C.sinθ= D.tanθ=

14、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各系一个相同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则()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频率相等 B.它们所需的向心力跟轨道半径成反比 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B球受绳的拉力较大

15、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A.B.C.D.16、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细杆长0.5m,小球质量为3.0kg,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a处的速度为va=4m/s,通过轨道最高点b处的速度为vb=2m/s,取g=10m/s2,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对细杆作用力的情况是()A.a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26N B.a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26N C.b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N D.b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6N

17、如图5所示,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的小球,在半径为R的竖直放置 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 B.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C.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D.如果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对管道的内壁有作用力,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与管道间有相互作用力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则其通过最高点时())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0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19、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N-v图像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的质量为2

C.v=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 D.若c=2b,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

二、计算题

16、上荡秋千.已知小丽的质量为40kg,每根系秋千的绳子长为4m,能承受的最大张力是300N.如图,当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速度为3m/s.(g=10m/s2,小丽看成质点处理,秋千绳、底座等不计质量)

(1)此时,小丽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多大?

(2)此时,小丽对底座的压力是多少?每根绳子受到拉力T是多少?(3)如果小丽到达最低点的速度为5m/s,绳子会断吗?

17、如图所示,一根长0.1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是0.18kg 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原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裂,这时测得断前瞬间线的拉力比原来大40N,求:(1)线断裂的瞬间,线的拉力为多大;(2)这时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

(3)如果桌面高出地面0.8m,线断后小球飞出去落在离桌面的水平距离为多少的地方?(取10m/s2)

18、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

(1)若A球刚好能通过最高点C,则A球在最高点C的速度多大?

(2)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5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19、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环,当圆环绕着过环心的竖直轴匀速旋转时,若环每秒钟恰好转过2圈,求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h。(取g≈π2)

20、用长L=0.6m的绳系着装有m=0.5kg水的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成为“水流星”.g=10m/s2.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2)若过最高点时速度为3m/s,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力多大?

21、如图所示,轻质杆长为3L,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当球B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B的作用力大小为2mg,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时:(1)球B转动的角速度大小;(2)A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以及方向;

(3)在点O处,轻质杆对水平转动轴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22、如图所示,AC、BC两绳长度不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被两绳拴住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C绳长l=2m,两绳都拉直时,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g取10m/s2,答案可保留根号)

(1)小球的角速度等于多少时,AC绳刚好拉直但没有力(2)小球的角速度等于多少时,BC绳刚好拉直但没有力(3)当ω=3rad/s时,上下两绳拉力分别为多少?

篇2:向心力练习题分析

2、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m1、m2,且m1=2m2,用细线把两小球连接起来,当架匀速 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r1:r2之比为:()

A、1:1B、1:2C、2:1D、1:

23、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离转动轴的距离是半径的1/3,当大轮边缘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是12m/s2 时,大轮上的S点和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向心加速度多大?小球做圆锥摆时细绳长L,与竖直方向成θ角,求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

5、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O点的细线,A、B、C各处依次系着质量相同的小球A、B、C。现将它们排成一直线,并使细线拉直,让它们在光滑的桌面上绕O点做圆周运动,如果增大转速,细线OA、AB、BC三段线中哪一段先断掉?

6、如图: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用细绳跨过固定在圆盘中央的光滑的定滑轮,物体A与转盘摩擦系数为μ,为使A与盘保持相对静止,则转

盘ω的取值为多少?(A物离盘中心距离为R)

7、如图:物体与圆筒壁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圆筒的半径为R,若要物体不滑

下,圆筒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

8、在转盘的边缘固定有一竖直杆,在杆的端点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小球,当转盘旋转稳定后,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则小球的线速度大小

为多少,转动周期为多少?(R已知)

9、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10、在光滑的圆锥顶端用长为L的细绳悬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圆锥的顶角为

2θ,当圆锥和球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时,球紧压锥面,此时绳的张力 为多少?若要小球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

11:如图中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与O点,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最 低点时的速率为V1,在最高点的速率为V2,则:

①、小球在最低点,最高点的细绳张力大小分别为多少?

②、要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球在达到最高点的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少? ③、如果图中的细绳变为轻杆,则上列两种情况怎样?

答案:

1、a=2.9×10-2m/s22、D3、as=4m/s2,aQ=24m/s24、ω=(g/Lsinθ)1/

25、OA先断

6、 g(1-μ)/R]1/2≤ω≤[g(1+μ)/R]1/

27、ω=(g/μR)1/

28、V=[g(R+Lsinθ)tanθ]1/2,T=2pi[(R+lsinθ)/gtanθ]1/

29、ABC10、ω=(g/Lcosθ)1/

211、①、T低=mg+mv2/ LT高=mv2/L-mg

②、v=(gl)1/

篇3:向心力练习题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该组患者的年龄在42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7±6.51)岁;该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Ⅱ级39例,Ⅲ级21例;另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12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10例。收缩期心力衰竭组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该组患者的年龄在41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9±6.17)岁;该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Ⅱ 级37例,Ⅲ级23例;另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13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11例。两组患者均排除了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使用飞利浦7500型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该仪器的具体频率是2MHz至4MHz。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来进行测量和对比,具体来讲,对患者的心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房内径(LA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及左心室EF等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其次,对两组患者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具体来讲,对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NS)、肿瘤坏死因子2α (TNF-2α) 和白介素6 (IL6)等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所有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来对组间的差距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心功能指标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为(1.55± 0.28)cm,左心室后壁厚度为(1.43±0.25)cm,左心房内径为(2.80 ±0.42)cm, 左心室EF为(59.52 ± 9.60)% ;收缩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为(1.19±1.25)cm,左心室后壁厚度为(1.13±0.23)cm, 左心房内径为(2.35±0.41)cm,左心室EF为(31.32± 5.71)%;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室EF均明显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47±1.42)cm,收缩期心力衰竭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2±1.74)c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表1所示。

2.2生物学指标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为(8.35± 2.12)m U/L,肿瘤坏死因子2α 为(3145±831)ng/L,白介素6为(2.46±0.92)ng/L;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为(6.97±1.98)m U/L,肿瘤坏死因子2α 为(3537±951)ng/L,白介素6为(2.85±1.16)ng/L。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肿瘤坏死因子2α 和白介素6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表2所示。

3讨论

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两种不同类型,两者导致患者在心功能的变化以及生物学的改变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使两者患者的临床特点十分不同[3]。我们必须要掌握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特点,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舒张期心力衰竭(DHF) 患者和收缩期心力衰竭(SHF)患者各60例,然后使用飞利浦7500型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肌厚度和生物学指标检查,并对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的结果发现,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为(1.55±0.28)cm,左心室后壁厚度为(1.43±0.25)cm, 左心房内径为(2.80±0.42)cm,左心室EF为(59.52± 9.60)% ;收缩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为(1.19±1.25)cm,左心室后壁厚度为(1.13±0.23)cm, 左心房内径为(2.35±0.41)cm,左心室EF为(31.32± 5.71)%;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室EF均明显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47±1.42)cm,收缩期心力衰竭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2±1.74)c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为(8.35±2.12)m U/L,肿瘤坏死因子2α 为(3145±831)ng/L,白介素6为(2.46±0.92)ng/L;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为(6.97±1.98) m U/L,肿瘤坏死因子2α 为(3537±951)ng/L,白介素6为(2.85±1.16)ng/L。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肿瘤坏死因子2α 和白介素6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比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病情也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诊断和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对舒张期心力衰竭和收缩期心力衰竭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舒张期心力衰竭(DHF)患者和收缩期心力衰竭(SHF)患者各60例,然后使用飞利浦7500型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心室EF均明显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空腹胰岛素高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舒张期心力衰竭组的肿瘤坏死因子2α和白介素6低于收缩期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比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病情也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诊断和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张期心力衰竭,收缩期心力衰竭,临床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程桂丽.替米沙坦治疗舒张期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06(1):36.

[2]高峰,常建水,李晶,刘婷.肺部感染伴急性舒张期心力衰竭延误诊断一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07(2):80-81.

篇4:向心力的来源分析

■ 一、 向心力由某一个力来提供

如图1所示,用细绳系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最高点时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

如图2所示,一个物体在圆柱体的内壁,随着圆柱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与圆柱体无相对滑动,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圆柱体内壁对物体的支持力(弹力)提供.

如图3所示,将一个物体放在转台上,物体随转台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与转台无相对滑动,则其向心力由转台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提供.

■ 例1 如图4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三个物体A、B、C,mA=mC=2mB,它们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到转轴的距离的关系为RA

A. B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B. B先滑动,沿半径向内

C. C先滑动,沿半径向外

D. C先滑动,沿半径向内

■ 解析 物体相对盘滑动是由于提供的向心力小于维持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圆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提供,故可以先求出物体开始滑动时的临界角速度,μmg=mω2R,所以ω=■,由于RA

■ 二、 向心力由几个力的合力来提供

如图5所示,物体在绳子的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重力的合力提供.

如图6所示,物体在光滑的碗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碗壁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重力的合力提供.

如图7所示,物体在绳子的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提供.

■ 例2 如图8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0.6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为m=0.3 kg的物体,M的中点与圆孔距离为0.2 m,并知M和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 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转动,问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内m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

■ 解析 (1) 当ω比较小时,物体M有向O点滑动的趋势,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向心力由拉力与摩擦力之差提供,即T- f =Mω21 r,又因为T=mg,

所以ω1=■=2.9 rad/s

(2) 当ω比较大时,M有背离O运动的趋势,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指向圆心,向心力由拉力与摩擦力之和提供,即

T+ f =Mω22 r,又因为T=mg,

所以ω2=■=6.5 rad/s.

因此角速度ω的范围为:2.9 rad/s≤ω≤6.5 rad/s.

■ 例3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 kg的A、B两个物块,B物块用长为0.25 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 N.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 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 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F-?棕2图象. g取10 m/s2.

■ 解析 当B物体与转盘将发生滑动时的角速度为?棕1=■=■ rad/s=2 rad/s;

则F=0,?棕∈[0,2];

当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将要脱离B物体,此时的角速度由

m?棕22r=?滋2mg得?棕2=■=■=4 rad/s,

则F=2m?棕2r-?滋12mg=0.5?棕2-2(?棕∈[2,4]),

?棕=?棕2时绳子的张力为F=2m?棕22r-?滋22mg=6 N<8 N,故绳子未断,接下来随角速度的增大,A脱离B物体,只有B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当B物体与盘有最小静摩擦力时的角速度为?棕3,则?棕3=■=■ rad/s=6 rad/s,

当角速度为?棕2,m?棕22r=1×42×0.25 N=4 N>?滋1mg,即绳子产生了拉力,

则F=m?棕2r-?滋1mg=0.25?棕2-1,?棕∈[4,6];

作出F-?棕2图象如下图示:

■ 三、 向心力由某个力的分力来提供

■ 例4 如图9所示,升降机内悬挂一圆锥摆,摆线为1 m,小球质量为0.5 kg,当升降机以2 m/s2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摆线恰与竖直方向成θ=37°角,试求小球的转速和摆线的拉力.

■ 解析 对小球而言,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G和沿绳子方向上的拉力T,在沿半径的方向上只有拉力的分力,因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提供.

水平方向Tsin θ=m(2πn)2r,r=Lsin θ;

竖直方向Tcos θ-mg=ma得T=7.5 N;

n=■=0.7 r/s=42 r/min.

■ 总结 向心力是效果力,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必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它始终沿着半径方向指向圆心,并且大小恒定. 若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则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半径方向上的分力,而合外力在切线方向的分力则用于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因此寻找物体向心力的来源,只要确定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圆心以及半径,然后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将物体所受到的力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那么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由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

篇5:向心力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二、设计理念

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就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等的基础知识,但在公式的熟练应用上还存在有问题;在思维能力上,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

五、重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是谁提供向心力的,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教学关键: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六、教学课时 共设1个课时

七、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图片及瑞士火车拐大弯的视频引入课题(视频不仅有画面还有有声音,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

1、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

提出问题:火车受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火车受到4个力的作用,各为两对平衡力,即合外力为零。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那火车转弯时情况会有何不同呢? 提出问题:

(1)转弯与直线前进有何不同?(2)画出受力示意图,并结合运动情况分析各力的关系?(转弯时火车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故其一定有加速度,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转弯时合外力不为零,即需要提供向心力,而平直路前行不需要,那么火车转弯时是如何获得向心力的?进一步受力分析得:需增加的一个向心力(效果力),由铁轨外轨的轮缘和铁轨之间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弹力提供。

问题:挤压的后果会怎样?(由于火车质量、速度比较大,故所需向心力也很大。这样的话,2 轮缘和铁轨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将很大,导致的后果是铁轨容易损坏,轨缘也容易损坏。)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讨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画出受力图,加以定性说明。

交流与讨论: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结合知识点设计方案,结合受力图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图所示:

(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实际的铁路上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制?

如果由这个合力F为汽车转弯提供向心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问题: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只R,试画出受力分析图,分析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最高点,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汽车受到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桥面受到的压力:F’N=G—mv2/r

可见,汽车对桥的压力F’N小于汽车的重力G,并且压力随汽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请同学们进一步考虑当汽车对桥的压力刚好减为零时,汽车的速度有多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这个速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把 F’N=0代人上式可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这个速度时,就会发生汽车飞出去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下面再一起共同分析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些还是小些?(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

如果汽车不在拱形桥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前面的结论还是否能用?如果不能直接运用,又如何来研究这一问题呢?(前面的结论能直接运用,不过此时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不等于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即要用上一节研究变速圆周运动的方法来处理。)课堂训练

例1: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l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解:(1)汽车通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 3 桥面向上的支持力N1和向下的重力G=mg,如图所示:

圆强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上方,支持力Nl与重力G=mg的合力为N1—mg,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的向心力,即F向=N1—mg。由向心力公式有:N1—mg= mv2/R

板书设计

第3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1、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

篇6:向心力练习题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的100例冠心病心衰和100例瓣膜病心衰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冠心病心衰患者,共有男性56例,女性44例,最小60岁,最大75岁;对照组是瓣膜病心衰患者,共有男性58例,女性42例,最小62岁,最大77岁。两组心理衰竭患者的入选标准为诶:①诊断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心肌病等疾病中的任何一种;②经过多普勒检查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5%。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了药物治疗,持续进行了三年,然后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都接受三年治疗,对其治疗情况和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情况分成以下几个等级。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等级超过Ⅱ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超过Ⅰ级;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无显著改善,或者更加严重。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患者的5分钟步行距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将获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了χ2检验,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计算,当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表明,实验组患者不完全康复率要比对照组低,死亡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一。

2.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具有差异性,观察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优秀,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许多归转后,变成慢性心衰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液体潴留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慢性心衰会让患者的心肌受到损伤,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3]。此次研究中,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接近。冠心病心衰患者死亡率比较高,而且不完全恢复率和治疗效果均没有瓣膜病心衰患者优秀。

根据研究显示[4],冠心病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率要比瓣膜病心衰患者高,糖尿病会让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衰退,导致患者的慢性心衰症状恶化。而且糖尿病会让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下降,导致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症状的发生率提升,死亡率也会提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心肌重构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活化是治疗的重要方向。我们为患者可提供的治疗药物比较多,常用药有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根据其他的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后,患者的心肌重构组织,病情均有所好转,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改善程度有所提升。

根据本文探讨分析,我们了解到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没有瓣膜病心衰患者优秀,我们在以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考虑增加冠心病心衰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这样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让患者的治疗更加有效,特别是远期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次研究对临床用药治疗和疗效改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蒋金全,陈雷冥,倪琦等.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风心病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32-1134.

[2]李大锋,赵金龙,管益国等.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原发病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6-137.

[3]代子玄,于胜波,崔红营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5):365-368.

篇7:从基本原理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一、分析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基本原理

根据向心力的定义及特点,所有的圆周运动,必定受到一个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来充当向心力,并且向心力改变二、从基本原理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根据上面的基本原理,解决圆周运动的问题时,就要从向心力入手,即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来充当向心力,再根据向心力的基本公式,对其求解。

三、例题应用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应用

匀速圆周运动是圆周运动的特殊形式,不仅它的轨迹是圆周,它运动的速率也是不变的,根据上面的基本原理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充当的,即没有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所有的力的合力全部充当向心力,而且根据向心力跟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可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与速度方例题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做质点,被长为L的轻绳拉住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F,那么,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多少?

例题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放在粗糙的圆盘上,圆盘可以绕着其中心轴无摩擦转动,滑块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滑块距离圆盘中心点的距离为L,求: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多大时,滑块开始相对圆盘滑动?

基本原理: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f,充当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满足F=mrω2。

解题过程:

因为F=mrω2,

又因为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f为滑块受到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Ff=mLω2。

因为Ff=μmg,

所以μmg=mLω2,

(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应用

非匀速圆周运动是圆周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它的轨迹是圆周,但是物体运动的速率却是变化的,根据上面的基本原理,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也是由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来充当的,所以分析非匀速圆周运动,我们就要理解它的运动过程,首先,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会发生改变,所以并不是物体受到的所有的力全部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而是有一部分合力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改变速度的大小,另外一部分合力就完全充终围绕圆心做圆周运动。

例题3:轻绳长L,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做质点)围绕着绳子的一端固定点O做圆周运动,如图3所示,

求:1.小球到达轨迹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绳子上的拉力差。

2.如图4,如果小球恰好能够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绳子运动到与竖直方向成θ时,绳子上的拉力大小。

解1:

基本原理:小球在最高点的向心力由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Mg与绳子的拉力F1的合力充当,即F=mg+F1,满足F=m所以,F2-F1=6mg。

解2:

基本原理:当小球运动到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时,根据小球的向心力由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FT-mgcosθ充当,满足则FT=3mg(1+ cosθ)。

篇8:老年心力衰竭63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63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 男性20例, 女性11例;年龄:72~83岁, 平均74岁。其中冠心病11例, 肺心病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 扩张性心脏病3例。平均病程7.6年。治疗组32例, 男性23例, 女性10例;年龄:73~84岁, 平均75岁。其中冠心病13例, 肺心病10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病程7.5年。均符合心脏衰竭诊断标准[1], 心功能分级 (NYHA) Ⅱ级以上;全部患者在治疗中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 (LVEF) <50%。2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 包括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洋地黄等。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天3次, 每次20mg, 观察8周。

1.3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观察新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是否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应用UCG观察心功能情况;测定血压、心率、并描记心电图。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 LVEF提高>50%, 症状、体症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 LVEF提高>40%, 症状、体症好转;无效:心功能无显著变化, LVEF提高<40%, 症状、体症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 (43.60±22.01) 、 (57.86±19.35) 和 (46.05±19.35) 、 (49.78±21.36) ,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年龄的增加,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增加, 说明了老年人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储备功能均较差, 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心力衰竭[2], 由于老龄化易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而且常同时并存多系统、多器官疾病, 老年患者的心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发生变化, 免疫力和各器官的功能均显著下降,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而发生心力衰竭。缺血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下降, ATP产生减少, 心肌的收缩力进一步下降。在本组病例中, 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是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脏病等。

曲美他嗪是哌嗪类衍生物, 是一种作用于心肌细胞代谢调控的药物。研究表明曲美他嗪主要对缺血心肌的起保护作用.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在细胞水平发挥抗心肌缺血的功能而无负性肌力, 以不影响冠脉血流等血流动力学特点;通过以下途径提供代谢性心肌保护作用, 其一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氧化速率, 减少高能磷酸盐得生成对氧的需求, 从而维持ATP的产生、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 促进游离脂肪酸更多地合成磷脂而参与细胞膜的构建, 保护细胞膜, 减少心肌细胞内氢离子聚集, 减轻细胞内酸中毒。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应用ACEI或ARB、洋地黄等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服曲美他嗪后临床症状得到了良好的好改善, 加用该药后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可作为老年心力衰竭的辅助用药[3], 因此, 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338~1339.

[2]郭立河.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2003, 7 (4) :359.

篇9: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西药治疗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西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49-02

根据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不同认识,在治疗上亦經历了3个阶段:40-60年代的心肾模式,治疗上主要以洋地黄及利尿剂为主;70-80年代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持续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应用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与扩血管药物为主,以改善血流动力学;90年代起,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一血管肾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心钠素、血管加压素及内皮素等的异常,因此拮抗神经内分泌药物被普遍应用。

1,利尿剂:利尿剂比其他药物可以更快的改善症状,是唯一可以满意控制心衰患者体液储留的药物。利尿剂使用是否合理是其他药物成功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合理应用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基石。临床还注意到利尿剂用量不足,液体储留时会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反应,也会增加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危险性。但利尿剂不可以单独用于心衰治疗,多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 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总之,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重要药品之一,适用于所有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在心衰治疗中应用利尿剂,可迅速缓解症状,待症状改善后即可以有效量长期维持。

2,ACEI与ARB:ACEI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不仅干扰RAAS系统,而且增加激肤酶活性。研究己证实ACEI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包括无症状性心衰患者,多个临床试验也证实,在心衰的各个阶段,无论是严重的心衰、轻至中度心衰、无症状性心衰,ACEI对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左室功能衰竭的症状和预后均有益,这奠定了ACEI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的地位。ACEI除可缓解症状、改善临床状态,提高心衰患者的一般状况外,还可降低死亡危险以及死亡或住院的联合危险。因此ACEI应该在所有左室收缩不良,伴LVEF下降的心衰患者中应用,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由于ACEI对生存的益处,应该早期应用ACEI。

ARB类药物可以干扰RAAS系统而对激肤酶无抑制作用,可能产生ACEI的主要益处,而最小化不良反应。而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ARB没有显示出优于ACEI的作用,因此,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ARB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而两者合用的作用尚未肯定。

3,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用于CHF的早期多个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 受体阻滞剂可使CHF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明显改善预后:如MERIT-HF,美托洛尔可使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34%,CIBIS-Ⅱ和COPERNICUS中,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分别使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下降32%和35%。但上述几个临床试验都是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再加用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这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使增殖因子分泌减少,从而抑制心脏和血管的重构。长期使用仍受体阻滞剂可改善临床状态,提高心衰患者的一般状况,还可降低死亡危险以及死亡或住院的联合危险。不轮患者是否有冠心病或糖尿病, 受体阻滞剂均可这些益处。与己经使用ACEI药物合用,可以取得相加作用。

4,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酷是应用最广泛的醛固酮拮抗剂。是在美国临床使用的唯一一种醛固酮拮抗剂。在严重心衰症状且最近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使用利尿剂、地高辛、ACEI和 受体阻滞剂后不能缓解,可加用低剂量的醛固酮拮抗剂。由于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没有在不合用撑利尿剂的情况下被证实,因此目前没有推荐醛固酮拮抗剂在没有其他利尿治疗的情况下单独治疗心衰。同时联用ACEI,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这种联合治疗不被推荐。

5,正性肌力药物:1997年公布的DIG研究表明地高辛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生存率与对照组无差别。试验的结论认为地高辛虽然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并不能改善预后。但它是正性肌力药物中唯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死亡率的药物。也是唯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委员会确认能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洋地黄制剂。但亦有研究显示大剂量地高辛可以增加患者病死率。过去使用洋地黄糖苷是为了增加CHF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洋地黄糖苷还能够降低被激活的神经激素系统的活性,而这也是治疗CHF的机制。洋地黄作为首选药物的适应证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

此外,他汀类药物。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在心肌和血管内均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内皮功能作用。CORONA试验表明:尽管瑞舒伐他汀降低心血管病住院人数,但未降低老年收缩性CHF患者的主要终点或死亡人数,该药未引起安全性问题。2008年ESC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建议,老年有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考虑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原因住院;对心脏非缺血性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尚不明确。

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是一个极其繁杂的课题,西医药物治疗方面, 受体阻滞剂、ACEI及ARB、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有明显上升。但中医药治疗上众说纷纭,至目前为止仍未能达成统一认识,值得后来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瑞华,中医辨治为慢性心衰西药治疗做基础支持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 2010(03)

上一篇:关于日记500字下一篇:2015工作计划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