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2024-05-10

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精选6篇)

篇1: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原因: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

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①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

②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③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华民族工商业,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⑤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表现:

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②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2、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备课资料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争夺中国市场,协调列强矛盾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3)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在华设厂,无法再禁止中国人设厂,又为了利于增加税收,便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

3、困难:举步维艰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只是 “渐进”,而不是 “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1)生平简介:(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舆论: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第3课 百日维新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次变法的有关情况: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建议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四月廿三),光绪颁布《定国是诏》(翁同和拟),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除旧

布 新

作 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注: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合作探究1】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2】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第4课 戊戌政变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经过,教材对比说明了在戊戌变法中新旧势力的交锋情况,阐明了百日维新的失败结局,在史实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关于本节内容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新旧势力的概念:

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新势力明显处在劣势,为变法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举措: 旧势力

新势力 人事权 军 权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军机大臣,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基 础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拉拢袁世凯,不识其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游说列强争取支持;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光绪帝在短短的几天内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改革的举措,在守旧势力看来光绪帝听信“康党”之言所采取的激烈举动,已大大违背了“祖宗之法”,危及到了权贵们的切身利益。经过密谋,决定奏请慈禧“训政”,中止光绪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力以扭转局面。而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慈禧从一开始就希望所谓的变法在她能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可是光绪帝竟然自作主张,慈禧自然恼怒。在光绪帝提出想建懋勤殿进行议政时,慈禧不准,且训斥光绪帝。光绪帝惊慌失措,迅速召见杨锐商议对策,授密谕,表示自身难保,求救。再次召见袁世凯,进一步拉拢,擢授侍郎,专办练兵。并暗示他可不受荣禄节制。面对危急的形势,康与林旭、谭嗣同、梁启超等共商,决定劝袁举行政变。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一幕反映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穷于被动应付,胸无良策。此时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为了和俄国争夺在华权益,表示愿意帮助中国改革。伊藤博文访华就是为了此目的。光绪帝“决意欲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这里说的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具体是指日本的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人李提摩太,皇帝准备聘请他们为顾问官。目的有二:其一是贯彻维新派的一向主张联合英、日以抗衡俄国的外交路线,试图依靠英、日的帮助,来巩固皇帝和维新派的地位,对慈禧等守旧派构成威慑;其二向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经验,由伊藤指导变法改革。9月11日,伊藤博文以所谓私人游历的身份来到天津。他的到来使守旧派感到十分恐惧,担心外国人会干涉清廷的内政,支持光绪帝。伊藤博文访华增加了慈禧的恐慌和不满,慈禧担心沦落和日本守旧势力一样的结局,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

2、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

3、经过:

(1)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2)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逃往日本;“戊戌六君子”遇害。(3)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2】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单元小结:

本单元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为中心,阐述了19世纪60年代初到19世纪末4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从不断加深,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侵略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打击的背景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科技来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加速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出现危机并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新兴的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运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最终导致失败,中国又一次丧失了民族振兴的机会。

篇2: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

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12分)(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8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相似之处: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2.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从1895—1898年,出现各类新报刊约60种,多由国人自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销量逾万,“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两湖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各依其不同的具体宗旨,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维新人士的教育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主要政治背景。(8分)(2)依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作用。(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得出全民教育;第二小问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归纳两则材料内容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内容,从宣传思想、培育革命力量、启发民智等角度总结作用。参考答案:(1)观念:全民教育。

背景:中国面临瓜分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举措:兴学堂;办报刊;立学会。

作用:制造舆论,宣传维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启发民智,扩大政治参与。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1870年工部省成立,成为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中心。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扶植资本主义成长,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到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戊戌年)五月十六日上谕云:“农务为富国根本,极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得空言搪塞。”

七月初五日谕云:“训农通商,为立国大端,前经叠谕各省整顿农务、工务、商务,以冀开辟利源,各处办理如何,现尚未据奏报。……著即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七月十三日谕云:“现在讲求商务,业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并谕令……先就上海、汉口试办商务局,拟定办法奏闻,现尚未据奏到。商会即商务之一端,著刘坤一等归案迅速妥筹具奏。”

——摘编自(清)宋玉卿《戊壬录》

(1)依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步骤。(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兴办实业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从策略的角度说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2分)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殖产兴业的措施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重视农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对比中日两国政策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步骤:制定政策,成立机构;创办国营企业,示范引领;转让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步骤”须按顺序作答)(2)不同:重视发展农业(农商)。

原因:日本: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扩大政权基础;循序渐进,措施得当,行之有效。

中国:过于依赖地方官员,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求变心切,操之过急(急于发布变法上谕,操作紊乱)。(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和平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那是会有启发的。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臣(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

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伊藤:……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全球通史》

(1)中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有何表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12分)解析:第(1)问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维新派本身所体现的保守方面,即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二是其对立面,即顽固派的阻挠破坏。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可以总结出文明开化,改变风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真正让日本发展起来的是经济的西化,即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第二小问联系明治维新的结果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表现:维新派(康有为)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在变法诏令中没有体现;顽固势力强大,改革阻力重重。

(2)特点: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改变社会风俗。效果:加速了日本近代化(或工业化)进程,但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黄公度》

材料二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亦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

——《光绪大事汇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

篇3: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单元导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通过一两篇文本的讲读, 带动单元中其他文本的自读,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改变偏重零碎知识和记忆文字元素的教学,强调学生手脑并用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它重视整个学习情境中的各部分关系,以及对学生差异的适应,有利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体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渐进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来统筹安排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序列。

一、强调单元意识,确立单元目标。

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意识,找出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它们统一到一起,进行宏观解读。我们在导学案里首先会有一个单元导读环节,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和阅读,初步构建知识框架,明确本单元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之后便是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目标不必过多,集中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即可。第一单元的单元话题是 “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我们以此为核心,将体会诗歌的气象恢宏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统筹之下具体设置各文本的子目标,如 《将进酒》 以理解诗歌复杂感情,体会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为目标; 《梦游天姥吟留别》 则以理解诗歌的意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李白逸兴遄飞的浪漫主义诗风为目标; 《春江花月夜》 主要是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品味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些子目标都是指向单元目标的,完成它们, 也就实现了对初盛唐诗歌气象恢宏这一特点的理解。这样,各个相对独立的文本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学生也可以对李白、杜甫等诗人及其创作在时代共性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同时代的其他相关诗歌时也可以触类旁通。

二、构建整体式训练体系,各学习步骤环环相扣。

我们在制作导学案时,共设有四个篇章:我读我思、巩固拓展、 文苑撷英、写作园地。这四个篇章,在内容设置上遵循整体性原则,拓展练习、课外阅读与练笔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展开。比如在 “巩固拓展”部分,我们找出教材所选诗歌中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让学生来辨析,以夯实基础;挑选重点诗句,强调背诵默写;通过对对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内涵特点;通过语句衔接练习,使学生理解盛唐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还设置及时的跟进训练,如“能力挑战”部分,针对意象意境理解、 字词赏析等鉴赏角度和方法,设计两首诗歌的阅读赏析,可分别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 《春江花月夜》 两课之后完成;现代文阅读 《草堂诗魂》 可在学完杜甫诗三首之后完成,从而加深对杜甫思想风格的理解。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拥有了巩固基础知识、拓展课内所学的空间,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在“文苑撷英”和“写作园地”两个版块,我们也给学生提供了如何阅读鉴赏诗歌,如何巧用诗词进行写作的相关材料,既有方法的指导,也有范文的借鉴,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指导,也收获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最后在“致某位诗人”和“我爱你,唐诗”的写作空间里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从课内学习到课外探究,所有的内容统一在一个话题之下,形成一个系统的单元整体, 这与语文教学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性要求也是吻合的。

在这个过程中,赏、练、读、 写四个学习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而且这四部分是层层深入的,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等不同层面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个性解读。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对唐诗宋词选修课的要求是: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 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个性解读也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们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方法引导。在问题设置上本着宜粗不宜细、宜活不宜死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作品做出独到的感悟和创造性理解。新课标还将学生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作为选修课评价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在每一课的导学案里都留有“质疑交流”版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大胆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学、能学、会学。

四、重视方法指导,兼顾细节。

虽然选修课以学生自学为主,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方法的指导。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教师应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予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在诗歌的赏析环节,我们对学生进行鉴赏技巧和探究角度的指导,使学生可以有方法、有方向地进行解读。比如在 《将进酒》 一课里,我们引导学生比较李白的悲与李煜、李清照等人的愁是否相同, 以此来体会李白巨人式的感伤,从而加深对李白性格的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我们让学生找出第二段中描写优美的句子改写成散文并作简要赏析,这样学生便会对李白奇特瑰丽的想象有更深刻的体会; 《春江花月夜》 中,月亮成为全诗的灵魂,通过对月这一意象内涵的概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把握情感;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也许有些艰涩,但是通过与其他诗歌的比较,就容易体会了。

除了方法的指导,我们还兼顾其他细节。比如在“巩固拓展”篇章里,我们设计的现代文阅读练习,使学生在进行唐诗宋词鉴赏的同时不 忘其他文 本的阅读 方法 ; “文苑撷英”篇章里,我们针对所选范文设计了读写结合的练习题, 使学生又复习了句子仿写和衔接的相关技巧。

这样的处理,粗中有细,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又在细节处予以悉心呵护,为其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课外延伸。

针对阅读材料不能及时地、大量地跟进教学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文苑撷英”这一篇章。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源,比如针对第一单元学生入门情况,我们以如何阅读鉴赏诗歌为主,提供了字词品味、画面欣赏、景物描述、意境探求、情感体味等五方面的阅读指津,然后在 “含英咀华”栏目里提供了两篇范文,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悟,最后还留有“我的推荐”版块,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学生也可以写出自己喜欢的篇目与他人交流。 这样,既丰富了阅读资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文学素养也在其中得到了提升。

篇4: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单元导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通过一两篇文本的讲读,带动单元中其他文本的自读,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改变偏重零碎知识和记忆文字元素的教学,强调学生手脑并用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它重视整个学习情境中的各部分关系,以及对学生差异的适应,有利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体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渐进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来统筹安排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序列。

一、强调单元意识,确立单元目标。

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意识,找出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统一到一起,进行宏观解读。我们在导学案里首先会有一个单元导读环节,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和阅读,初步构建知识框架,明确本单元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之后便是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目标不必过多,集中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即可。第一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我们以此为核心,将体会诗歌的气象恢宏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统筹之下具体设置各文本的子目标,如《将进酒》以理解诗歌复杂感情,体会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为目标;《梦游天姥吟留别》则以理解诗歌的意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李白逸兴遄飞的浪漫主义诗风为目标;《春江花月夜》主要是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品味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些子目标都是指向单元目标的,完成它们,也就实现了对初盛唐诗歌气象恢宏这一特点的理解。这样,各个相对独立的文本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可以对李白、杜甫等诗人及其创作在时代共性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同时代的其他相关诗歌时也可以触类旁通。

二、构建整体式训练体系,各学习步骤环环相扣。

我们在制作导学案时,共设有四个篇章:我读我思、巩固拓展、文苑撷英、写作园地。这四个篇章,在内容设置上遵循整体性原则,拓展练习、课外阅读与练笔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展开。比如在“巩固拓展”部分,我们找出教材所选诗歌中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让学生来辨析,以夯实基础;挑选重点诗句,强调背诵默写;通过对对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内涵特点;通过语句衔接练习,使学生理解盛唐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还设置及时的跟进训练,如“能力挑战”部分,针对意象意境理解、字词赏析等鉴赏角度和方法,设计两首诗歌的阅读赏析,可分别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春江花月夜》两课之后完成;现代文阅读《草堂诗魂》可在学完杜甫诗三首之后完成,从而加深对杜甫思想风格的理解。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拥有了巩固基础知识、拓展课内所学的空间,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在“文苑撷英”和“写作园地”两个版块,我们也给学生提供了如何阅读鉴赏诗歌,如何巧用诗词进行写作的相关材料,既有方法的指导,也有范文的借鉴,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指导,也收获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最后在“致某位诗人”和“我爱你,唐诗”的写作空间里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从课内学习到课外探究,所有的内容统一在一个话题之下,形成一个系统的单元整体,这与语文教学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性要求也是吻合的。

在这个过程中,赏、练、读、写四个学习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而且这四部分是层层深入的,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等不同层面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个性解读。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对唐诗宋词选修课的要求是: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个性解读也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们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方法引导。在问题设置上本着宜粗不宜细、宜活不宜死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作品做出独到的感悟和创造性理解。新课标还将学生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作为选修课评价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在每一课的导学案里都留有“质疑交流”版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大胆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学、能学、会学。

四、重视方法指导,兼顾细节。

虽然选修课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方法的指导。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教师应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予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在诗歌的赏析环节,我们对学生进行鉴赏技巧和探究角度的指导,使学生可以有方法、有方向地进行解读。比如在《将进酒》一课里,我们引导学生比较李白的悲与李煜、李清照等人的愁是否相同,以此来体会李白巨人式的感伤,从而加深对李白性格的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们让学生找出第二段中描写优美的句子改写成散文并作简要赏析,这样学生便会对李白奇特瑰丽的想象有更深刻的体会;《春江花月夜》中,月亮成为全诗的灵魂,通过对月这一意象内涵的概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把握情感;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也许有些艰涩,但是通过与其他诗歌的比较,就容易体会了。

除了方法的指导,我们还兼顾其他细节。比如在“巩固拓展”篇章里,我们设计的现代文阅读练习,使学生在进行唐诗宋词鉴赏的同时不忘其他文本的阅读方法;“文苑撷英”篇章里,我们针对所选范文设计了读写结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又复习了句子仿写和衔接的相关技巧。

这样的处理,粗中有细,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又在细节处予以悉心呵护,为其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课外延伸。

针对阅读材料不能及时地、大量地跟进教学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文苑撷英”这一篇章。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源,比如针对第一单元学生入门情况,我们以如何阅读鉴赏诗歌为主,提供了字词品味、画面欣赏、景物描述、意境探求、情感体味等五方面的阅读指津,然后在“含英咀华”栏目里提供了两篇范文,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悟,最后还留有“我的推荐”版块,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学生也可以写出自己喜欢的篇目与他人交流。这样,既丰富了阅读资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文学素养也在其中得到了提升。

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唐诗与宋词是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如果我们能巧妙导学,以点带面,就可以化繁为简,轻松驾驭。通过个体的解读,达到共性的认知,最终找寻到属于个性的精华。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再是一首首没有生命的诗词,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篇5: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分层测评 人民版选修1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D.市易法

【解析】 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积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D 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3.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 C.保甲法

B.将兵法 D.设军器监

【解析】 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 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 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 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解析】 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实用型人才的弊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已经确立,排除;C项属于北宋初年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答案】 D 5.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①改善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②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①错误,②正确;③是变法的作用,④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故选B项。

【答案】 B 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图一

图二

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 B.变法措施过急 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民族矛盾尖锐

【解析】 图一体现了保守派反对变法,图二体现了变法用人不当,故选A项。B、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材料提供的原因,排除;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作者核心主张即变法,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力、社会风俗、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其依据。第(2)问,由材料“免役钱”“市易法”可以看出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由材料“青苗钱”可以看出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主张:必须变法,应对时局。

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浓厚;朝廷人才欠缺,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答对两点即可)(2)原因: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 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词“理财”,可知二人的问题就是围绕着“理财”展开的;第二小问,结合司马光对变法的总体态度分析,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而王安石主张变法,这正是二人争论的实质;第三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因此得出变法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第(2)问的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中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内容或“富国”之策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则要结合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进行总结。

【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和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一“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可知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和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的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二“„„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结合材料一可知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这种取士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第(3)问依据“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途径:整顿吏治;改革取士制度。措施:吏治方面,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取士方面,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篇6:选修1戊戌变法学案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三、电场强度2(电场线 匀强电场)[要点导学] 本节主要讨论电场线匀强电场。1.为了直观的描述电场,英国物理学家 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2.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 方向都跟该点的 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电场线起始于 电荷,终止于 电荷;电场线不 也不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 ;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场,电场线稀疏的地方电场。3.在电场的某一区域内,如果各点的场强 都相同,这个区域的电场就叫做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 分布的 直线。4.导体内 在电场力作用下重新分布,使导体两端出现 的现象叫静电感应。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此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受到的力达到平衡)叫做。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其内部场强 ;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导体内部没有 ;电场线 导体的表面。(参考答案:自由电荷、等量异种电荷、静电平衡、处处为零、外表面、净电荷、处处垂直于)[范例精析] 例1 如图1-3-11,考察电场中的A、B、C 三个点的电场强度。先画出单位正电荷在这三个点所受的力的方FB 向;然后从大到小,排列力的大小。解析 正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电场 FA 方向。单位正电荷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如图图1-3-11 图1-3-12 1-3-12所示。因为C点是两场源电荷的连线的中点,所以试探电荷在C点受力等于零。单位正电荷在A、B、C三点的受力大小关系是FA>FB>FC。拓展 根据两等量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试判断两等量正点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如何? 例2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论述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就是正试探电荷的运动方向 B.电场线是直线的地方是匀强电场 C.只要初速为零,正电荷必将在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运动 D.画有电场线的地方有电场,未画电场线的地方不一定无电场 解析 电场线的方向为电场方向,即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不一定就是匀强电场,如孤立点电荷的电场;电荷能否沿电场线运动取决于电荷的初速是否为零、电荷的初速方向如何、电荷受不受电场力以外的其它力作用、电场线是直线还是曲线等因素。故只有D选项正确。拓展(1)仔细观察课本图1.3-6和1.3-7,指出哪些电场中的电场线都是直线?哪些电场中的电场线有直线?(2)在什么条件下电荷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是重合的?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上一篇:成都法语培训哪里好下一篇:全国各高校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