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2024-04-20

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反思改进教案)

【教材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

本节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满清王朝经过与外国列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另外寻找一条民族救亡之路。维新变法在当时就成为中国一条最合适的挽救民族存亡之路。变法的失败又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明白:在中国不能再依靠腐朽的清王朝本身,必须寻找革命的道路,成立政党,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这一课是腐朽的清王朝的没落向新生的革命的中国的过渡。

【学情分析】

1、本课是八年级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

2、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

3、教师采用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业课外试题和课堂质疑、讨论和课外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4、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七年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这为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和保障。然而由于本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连皇帝都参与了变法,居然会失败,这一点学生有点不明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相关内容。

2、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及其社会背景;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3、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自主掌握维新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引导学生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社会各派对变法的态度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3、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主要行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3、认识戊戌变法的爱国进步意义和思想启蒙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痛哭失声,捶足顿胸,深受刺激的典型材料和《时局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

教师:在中国科举制中,举人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秀才,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位举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却拜了一位秀才为师,这位举人叫梁启超,这位秀才叫康有为。两位广东师徒在19世纪末共同上演了一出救国图存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探讨这段历史。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提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进而启发学生认识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阶级基础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请同学们来介绍收集到的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资料)

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为变法做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起的什么事件?从而认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公车上书

(放映“公车上书”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感知“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教师指出“公车上书”这一名称的由来。汉代地方举荐人才,由公家备车送往京城。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称呼进京应试的举人。由于这次签名上书的都是举人,故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没有成功。但“公车上书”是清朝史无前例的一次士人联合大请愿,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过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为了组织力量,为了给维新变法做舆论准备,维新派创办了报刊,成立了政治团体。

(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展示维新派创办的刊物和建立的政治团体。让学生感知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派的组织宣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

二、百日维新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互动,逐条分析变法的内容:

(1)经济上:提倡办实业。是指建立经济实体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奖励发明创造是指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目的就是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就是要改革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但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给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3)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鼓励倡导近代教育,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其作用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4)军事上:学习和利用近代军事技术,训练新式海陆军。加强国防,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维新派通过这四方面的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由此课看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放映“戊戌政变”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了解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原因、过程,知道“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然后展示谭嗣同图像和临刑前的豪言壮语。

问:这些豪言壮语反应了谭嗣同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和高尚情操?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课件展示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讨论:“我看谭嗣同”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和历史责任感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教师: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归纳:①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主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导致这一分歧又根源于阶级属性的差异。

教师: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 学生:„„

教师归纳: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的统治权力。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虽然对旧制度作了不少的改革,但是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对官制进行改革,维护的仍然是封建统治。所以光绪帝不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而是一个封建帝王,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教师: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学生:„„

教师归纳: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四、作业布置

1、出示训练题,学生练习巩固

2、课后思考: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五、板书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

《时局图》

科举制:举人——梁启超

秀才——康有为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1)公车上书

(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二、百日维新

1、变法的时间

2、变法的内容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

2、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1、本课导入时学生感到新颖,多媒体的辅助,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短剧的表演非常感兴趣,情景比较形象,学生印象深刻,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2、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学生必然是有诸多的感慨,此时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学生的这种感慨上升到一种更为理性、更为前瞻性的高度,那么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在本课的结尾部分,我特意设计了这么一段口述文字,以求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3、在学习历史中,今人更智慧,祖国更强大,虽然康、梁、谭等的维新富强梦已成历史,但他们为救国救民而勇于改革的高度责任感永存!它激励着我们要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永远与时俱进!

4、本堂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明显。

篇2: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川教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第7课内容。本课学习的是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人民为救国图强不断探索的其一重要阶段。本课主要介绍了戊戌变法运动从开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维新派进行变法的过程,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据学情,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视频导入新课;通过历史情节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共同讨论,小组合作,学生情境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电视剧《英雄刀少年》主题曲:肝胆相照。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翻开日历;今年是2008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秋风凛冽,吹冷一腔热血,举国震惊,大清帝国的逍遥梦,在这一天被彻底击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日历往回翻。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公车上书)

(二)学习新课

1、公车上书

[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公车上书课本剧

剧情介绍:(学生课前准备)1895年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轻声读出: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观看短剧,思考历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车上书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原因是因为当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影响是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并补充介绍历史知识公车,回忆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使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而唯有变法才能救国图强)

[名片档案,个人风采]:学生模拟变法人物

学生分别出示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个人名片,登上讲台向大家模拟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代表人物:

1、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

2、梁启超: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

3、谭嗣同,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关注国运,发表见解]:创设情境写“上书”

讨论: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爱国读书人,请你也写一份“上书”,陈述怎样救亡图存!

(三)百日维新

[舌战群儒]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播放《走向共和》视频片段,观看“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内容。

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 国之 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 国之 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京师现场采访报道]

学生模拟《中外纪闻》的记者,在天安门城楼现场报道: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颁发诏书,标志变法开始。那么,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学生扮演光绪皇帝向大家介绍了变法的有关内容: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四)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远的谭嗣同]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 1898年6月11日 到 9月21日 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视频: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有人极力劝说谭嗣同逃走,他谢绝劝告者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而流血者,如有,请自嗣同始”。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五)我评谭嗣同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结语】

戊戌变法失败的这一年,却是中国民人心目中的一个吉利数字:1898。

这一年,孙中山32岁,他正在日本与菲律宾间穿梭,准备发动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起义一次次失败,但他从来未曾气馁,清王朝终于在14年后被他领导的革命党人所推翻。

这一年,陈独秀19岁,他考取了杭州求是书院,从此开始接触西方思想文化,3年后东渡日本留学,23年后,他成了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这一年,鲁迅17岁,他考取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初次接触西方近代科学,4年后赴日本仙台学医,又4年后弃医从文,并加入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

这一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成,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9岁,20年后的1918年,李大钊任这一间图书馆的馆长。

这一年,毛泽东5岁,在湖南乡下度过童年。20年后,经人介绍赴北京,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开始接触新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

这一年,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出生。20年后,在日本旅行,逐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传世杂文《少年中国说》。这位被公认“笔间常带感情”的国学大师在文中写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同学们,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就是要寻找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在历史中沉思,我们在历史中预知未来,我们更应当在历史的沉思中警醒、奋起。让我们用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期间回答老师的话来共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

2、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

3、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

4、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5、戊戌变法发生于 年,又称“ ”。

6、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

7、戊戌变法的性质是。

8、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合作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资产阶级势力小弱,封建势力过于 强大;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话出自()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D 宋教仁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② “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维新派试图通过戊戌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法令是()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A 强学会的建立B “公车上书”C 《定国是诏》的颁布D 保国会的建立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历史上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生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人士,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 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 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D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② 走和死同是维新事业的需要,同样很崇高,就像昆仑山一样伟大 ②改革要避免流血 ③流血可以唤醒后人,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改革 ④谭嗣同甘愿流血牺牲,体现了他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8、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A、谭嗣同 B、康有为C、杨锐D、刘光第、辩论会

(二)对于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没有到日本避难而最终遭杀身之祸一事,在明明和奇奇之间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明明说:“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奇奇说:“唉!他也真是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逃走再说。坐在家时等人家来抓,真是太傻了!” 你觉得明明和奇奇谁说的有道理?试说明理由。

篇3:“戊戌变法”教学评价

案例

在讨论中,有不少学生对谭嗣同能走而不走,最后惨遭杀害,感到很不理解,并认为此举很不值得,甚至有学生认为“谭嗣同等着送死,真的很笨”!对此,教师感到很惊喜,因为终于听到了学生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学习历史,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要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不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它们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思考。于是,教师没有就此直接给出终结性评价,而是抓住时机,反问学生,以疏导式的言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了评价。

师:“为什么认为谭嗣同真的很笨呢?难道谭嗣同真的很笨吗?把你们的理由说出来听听好吗?”

生1:“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谭嗣同是个人才,他这么一死,真是太可惜了!但是他的死难道就没有一点价值吗?”

此时,我给学生补充了谭嗣同的一首名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然后设置了一个基于本诗情境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谭嗣同的‘去留’问题?如果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生2:“谭嗣同的精神可嘉,但是做法是愚蠢的。”

生3:“对!”

班上马上有学生表示赞同。

师:“好。接着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的精神可嘉?”

生2:“因为我觉得谭嗣同做得很对。他在紧急关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国家的改革与复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都有一死,大丈夫就是死,也要死得壮烈。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那么做!”

生4:“老师,我来说……”

点评

现代课堂的本质是构建“生命课堂”,历史“生命课堂”的构建应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据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述案例中,有学生对谭嗣同能走而不走,最后惨遭杀害,感到很不理解,并认为此举很不值得;也有学生认为“谭嗣同等着送死,真的很笨”!面对学生发出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教师没有给予直接的否定,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维的空间,以致出现案例中生1、生2的真实的、合理的想法。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回应是“你说得很有道理。谭嗣同是个人才,他这么一死,真是太可惜!但是他的死难道就没有一点价值吗?”“好。接着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的精神可嘉?”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怀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才产生上述教学中的这些形成性的评价,也正因为这些形成性评价才使评价深入到学生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如果当时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加以否定的话,那么学生就没有了科学探究过程的经历,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就无法形成,甚至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会被无辜扼杀。

篇4:谈谈《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构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主观与客观、必然与偶然等方面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本课之史料,剖析中国资产阶级及其自上而下的“立宪保皇”的改良运动之特征和后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探究能力。

在教法的选择上,要紧扣教育、培养、发展三大功能,通过教法使学生掌握学法,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与交叉使用,寓教于乐。

二、谈本课教材的分析

《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中有更多的篇章要教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只有把《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课目教授好,让学生弄清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封建势力顽固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至“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逻辑推理上具有紧密的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幼稚,力量上的微弱,资产阶级不论通过什么形式的改革都是不能成功的,“戊戌变法”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从逆向思维这个角度通过反证法的规律,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这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的能力。

讲好此课,既能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教学,又能服务于九年级世界史中几个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之比较教学。所以《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谈本课教材的处理

本课知识点不算多,但“小字”部分很多,讲授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字内容,培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分析能力。

本课虽篇幅不长,但小字部分内容较多,知识点也不算复杂,只要教师注意把握、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就可在45分钟内轻松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谈本课教学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的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2.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近代史上志士仁人为国家前途不惜以热血生命唤醒国民的一曲壮烈悲歌,他的精神、气节值得后人景仰。

3.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不发动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五、谈本课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手段

1.利用引绪法导入新课

首先复习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这些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然后由教师引绪导入新课: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皇帝,变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

六、谈本课的教学过程

1.保国会的成立(1898.4)(板书)

教师引绪:使学生了解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应用阅读直观细节法:指导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小字,引出三个要点:(板书)

要点:a.德占胶州湾,中国形势:“瓜分豆剖”、“揭竿斩木”。

b.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

c.1898年4月,康梁组织保国会,订章程,宣变法。

2.百日维新(1898.6—9.21)(板书)

(1)解释法:a.戊戌变法(重点);b.公车上书(重点)。

(2)看图表法:

看彩图13(颐和园勤政殿),由此发布变法令,依法令四方面(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内容,启发诱导戊戌变法的以下知识点:(板书)

a.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意义:三个有利于。

c.支持者: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

(3)应用叙述法、读书指导法综合与交叉剖析引出本课教学的难点(板书)

难点:a.顽固派势力强大;

b.维新派思想上的单纯,政治头脑的简单,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维新派未深入群众寻找力量源泉。

引导学生分析维新派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高昂气节,引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目的。(板书)

重点:a.百日维新:1898.6.11—9.21,103天(得名)

b.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七、教师小结

不流血的戊戌维新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但维新志士的死却唤醒了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条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篇5: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基础知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其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归纳其主要内容,评价历史作用

三、考点:王安石变法

四、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功过评价

五、教学方法:问题意识教学

六、教学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财政危机和频繁外患极大地威胁着北宋的统治。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以 “ 三不足 ” 的大无畏精神,在经

济、军事、科举制度等方面推行新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变法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行的?其利弊得失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王安 石变法的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探究: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王安石是怎样一一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的?效果如何?

一、背景:

1、根本原因:“三冗”、“两积”引起严重社会危机:(什么是“三冗”、“两积”?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危害是什么?这说明王安石变法面临怎样的关键问题?P34-35)

2、庆历新政的失败加剧了变法的迫切性。

3、个人:王安石个人雄伟的抱负和杰出的才能。

(王安石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才能、精神)

4、目的:为巩固封建统治,挽救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富国强兵。

二、时间:1069—1085年

三、措施:

(一)经济———理财(富国:整顿财政,增加政府收入)

1、方针: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2、措施:①农业上: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含义、作用)

②流通上:市易法、均输法:(含义、作用)

3、成效: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军事———强兵

1、措施:①省兵:精简军队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2、成效: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编制,使宋军战斗力有一定提高,改善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政治—改革选官制度:

1、措施:①改革科举制度—关键。

②改革恩荫制,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2、成效:有利于选拨人才,提高官员的素质,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

(四)教育:

1、措施:改革学校教育

2、成效:扩大选拔人才的途径和灵活度。

四、结局:

1、失败:——元祐更化:1085年,司马光执政,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史称元佑更化。

2、宋哲宗亲政,逐步恢复王安石的部分新法。

3、变质 :宋徽宗时,恢复部分新法,蔡京借机行聚敛之实,王安石变法精神已经彻底改变,成为党派之争的工具。

五、评价:

1、性质:探究:王安石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2、积极作用:(1)经过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有所好转;

(2)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

(3)国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从而维护了北宋的封建统治;

(4)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5)王安石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同失败原因)

课堂小结:

1、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局限):

①触动大官僚、大地主、富商利益,遭到他们发对,这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②一些地方官执行新法不善,加重了百姓负担,引起民间不满。③宋神宗去世后,变法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王安石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是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其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解决社 会矛盾。

2、启示:

① 改革要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顺潮流,应民心。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改革的曲折性、复杂性。④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信念坚定,毫不动摇。⑤改革要注意用人适中,以人为本,体现百姓利益。

高考链接:(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材料中寻找、总结关键词句)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指出司马光相反主张的影响)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影响:禁锢了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从思想文化对变法的影响角度看教育改革的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010年山东高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参考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2007年山东高考题】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布置作业(星期

早/晚自习):

篇6:《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评价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的背景”。

一、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上一篇:管家年终总结下一篇:狂风呼啸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