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

2023-03-29

第一篇:新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1.1 生物的特征 PPT课件1.rar

第二章

1.1.1 生物的特征 PPT课件2.rar 1.1.1 生物的特征 PPT课件3.rar

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PPT课件1.rar 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PPT课件2.rar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 PPT课件1.rar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 PPT课件2.rar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PPT课件1.rar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PPT课件2.rar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PPT课件3.rar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PPT课件4.rar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PPT课件1.rar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PPT课件2.rar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PPT课件3.rar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PPT课件4.rar 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PPT课件1.rar 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PPT课件2.rar 了解生物圈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PPT课件1.rar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PPT课件2.rar

第二章

2.1.2 植物细胞 PPT课件1.rar 2.1.2 植物细胞 PPT课件2.rar 2.1.2 植物细胞 PPT课件3.rar 2.1.2 植物细胞 Flash课件.rar 2.1.3 动物细胞 PPT课件.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 PPT课件1.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 PPT课件2.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 PPT课件3.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 PPT课件1.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 PPT课件2.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 PPT课件3.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 PPT课件4.rar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2.2.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PT课件1.rar2.2.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PT课件2.rar2.2.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PT课件3.rar2.2.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1.rar 2.2.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2.rar

2.2.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3.rar

2.2.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1.rar

2.2.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2.rar

2.2.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PPT课件3.rar

2.2.4 单细胞生物 PPT课件1.rar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章

2.2.4 单细胞生物 PPT课件2.rar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PPT课件1.rar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PPT课件2.rar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PPT课件3.rar3.1.2 种子植物 PPT课件1.rar 3.1.2 种子植物 PPT课件2.rar 3.1.2 种子植物 PPT课件3.rar

被子植物的一生

3.2.1 种子的萌发 PPT课件1.rar 3.2.1 种子的萌发 PPT课件2.rar 3.2.1 种子的萌发 PPT课件3.rar 3.2.2 植株的生长 PPT课件1.rar 3.2.2 植株的生长 PPT课件2.rar 3.2.2 植株的生长 PPT课件3.rar 3.2.3 开花和结果 PPT课件1.rar

3.2.3 开花和结果 PPT课件2.rar

3.2.3 开花和结果 PPT课件3.rar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 PPT课件1.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 PPT课件2.rar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PPT课件1.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PPT课件2.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PPT课件3.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三课时) PPT课件1.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三课时) PPT课件2.rar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三课时) PPT课件3.rar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PPT课件1.rar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PPT课件2.rar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PPT课件3.rar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PPT课件1.rar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PPT课件2.rar 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PPT课件1.rar 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PPT课件2.rar 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PPT课件3.rar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PPT课件1.rar

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PPT课件2.rar

第二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们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们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们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们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们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们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们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可以

长期关注

11.1 全等三角形 PPT课件.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PPT课件1.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PPT课件2.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AAS) PPT课件.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PPT课件.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PPT课件.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PPT课件.ppt

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PPT课件.ppt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PPT课件1.ppt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PPT课件2.ppt

12.1 轴对称 PPT课件1a.ppt

12.1 轴对称 PPT课件2a.ppt

12.1 轴对称 PPT课件3a.ppt

12.2 作轴对称图形 PPT课件1.ppt

12.2 作轴对称图形 PPT课件2.ppt

12.2 作轴对称图形 PPT课件3.ppt

12.2 作轴对称图形 PPT课件4.ppt

12.2.1 作轴对称图形 PPT课件.ppt

12.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PPT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 PPT课件1.ppt

12.3.1 等腰三角形 PPT课件2.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1.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2.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3.ppt

12.3.2 等边三角形 PPT课件1.ppt

12.3.2 等边三角形 PPT课件2.ppt

12.3.2 等边三角形 PPT课件3.ppt

13.1 平方根

PPT课件1.ppt

13.1 平方根

PPT课件2.ppt

13.1 平方根

PPT课件3.ppt

13.1 平方根

PPT课件4.ppt

13.1 平方根

PPT课件5.ppt

13.1 算术平方根 PPT课件.ppt

13.1 习题讲解 PPT课件.ppt

13.2 立方根

PPT课件1.ppt

13.2 立方根

PPT课件2.ppt

13.2 立方根

PPT课件3.ppt

13.2 平方根、立方根习题课课件.ppt

13.2 习题讲解

PPT课件.ppt

13.3 实数

PPT课件1.ppt

13.3 实数

PPT课件2.ppt

13.3 实数

PPT课件3.ppt

13.3 实数(实数的概念)课件.ppt

13.3 实数 习题讲解课件.ppt

14.1 变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课件.ppt

14.1.1 变量

PPT课件.ppt

14.1.2 变量与函数

PPT课件1.ppt

14.1.2 变量与函数

PPT课件2.ppt

14.1.2 函数

PPT课件.ppt

14.1.3 函数的图象

PPT课件1.ppt

14.1.3 函数的图象

PPT课件2.ppt

14.2 一次函数_待定系数法 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复习课 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实际问题 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正比例函数 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课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ppt

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

14.3.2一次函数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

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1.ppt

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ppt

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ppt

15.1 整式的乘法 PPT课件1.ppt

15.1 整式的乘法 PPT课件2.ppt

15.1 整式的乘法(1) PPT课件.ppt

15.1 整式的乘法(2) PPT课件.ppt

15.1.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PPT课件.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课件1.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课件2.ppt

15.1.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课件.ppt

15.1.4 同底数幂的乘法 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1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2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3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_平方差公式 课件.ppt

15.2.1 平方差公式 PPT课件.ppt

15.2.2 完全平方公式 PPT课件.ppt

15.3 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课件.ppt

15.3 整式的除法(第2课时)课件.ppt

15.3.2 单项式除单项式 PPT课件.ppt

15.3.2 整式的除法 PPT课件.ppt

15.4 因式分解.ppt

15.4 因式分解(1).ppt

15.4 因式分解(2)(平方差公式).ppt

15.4 因式分解(3)(完全平方公式法).ppt

15.4《因式分解》复习ppt课件.ppt

第四篇: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课件

《交通运输》一课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为大家分享了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的课件,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名称。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需要给学生提供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以及充足的练习,帮助他们去理解和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例如,可以设计虚拟旅行,让学生在模拟旅行中掌握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路干线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老师:播放音乐“我要去西藏”,同时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上的铁路、当地的特有动物──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萨布达拉宫。

【设计意图:音乐轻松、优美、欢快,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这些音乐、图片,为进入新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现在去西藏拉萨困难吗?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好最佳选择和线路换乘呢?为什么青藏铁路修了那么久?铁路的修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节。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形象地告诉学生,西藏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难修的路段,不仅路通了,而且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

讲授新课

老师:大家想一想,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管道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老师:你出去旅行时,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说一下你选择这种交通工具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大家可能会考虑价格、时间、速度、运输重量、物品特性、距离等因素。

老师:现在我们现场举行一场开心辞典的交通版:选择出不同运输方式的速度、载重量、和价格排名。

学生:速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价格: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载重:轮船>火车>汽车>飞机。

【设计意图:为学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做好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分组讨论并说出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

1.两箱急救药品从乌鲁木齐运到北京。

2. 两顿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到北京。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

4.3 00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

小结: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航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选择公路运输,长途且数量大选择铁路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水运或铁路运输。

过渡: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了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老师:给出数据,看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占比例最大?让学生读图4.4,说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的特点。同时给学生出示我国地形地势图、资源图、人口密度图等,讨论这样的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铁路运输占比例最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组讨论: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密度、民族团结等,形成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东密西疏的格局,同时,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也在不断完善。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前面几章所学内容的一个综合回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老师:你知道铁路干线是怎么命名的吗?下面我们来看几种铁路干线的命名方式。

京沪线:采用起讫点的城市简称命名。

湘黔线:采用起讫点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简称命名。

兰新线:采用起讫点城市和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首字命名。

老师:除了这几种命名方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式。例如,陇海线的由来。“陇”是甘肃旧称,“海”是连云港明清时期旧称,以前连云港称为“海州”,这些称呼沿用下来继续使用。请同学们再补充几个你所知道的铁路干线的命名方式。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例子出发,知道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及几种命名方式。】

老师:给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上的重点站名,让学生回答铁路干线名称,在图中找出来,并说出铁路干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方向不同的铁路干线用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1.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2.北京、商丘、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

3.北京、天津、秦皇岛、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韶关、广州

4.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5.宝鸡、成都、西昌、昆明

6.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包头、银川、兰州

7.连云港、徐州、商丘、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嘉峪关、哈密、乌鲁木齐

8.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学生:南北铁路干线: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设计意图:通过站名,学生比较容易找出铁路干线来,另外加上首尾站名,学生能够总结出铁路干线命名的方法。】

老师:知识运用:

1.从北京去上海看世博会要走哪条铁路线?

2.从北京去广州看亚运会要走哪条铁路线?

3.从北京去香港购物需要走哪条铁路线?

4.从北京去哈尔滨看冰雕乘坐哪条铁路线?

学生:分别是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旅游实例,学生比较容易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对铁路干线的理解和运用。】

加深应用:如果我们要从哈尔滨到南京、从乌鲁木齐到成都、从武汉到贵阳又需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呢?

学生1:京哈线─京沪线

学生2:兰新线─陇海线─宝成线

学生3:京广线─湘黔线

【设计意图:这些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物,学生很熟悉,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也很轻松愉快。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铁路干线的了解,为后面学习铁路枢纽做好铺垫。】

过渡,引导:从上面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有时我们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不只经过一条铁路干线,有时需要在一座城市中转,这个中转的城市就成了两条甚至几条铁路干线交汇的地方,我们称它为交通枢纽。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交通枢纽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转换灵活,方便。

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地图,你能找出几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吗?分别有哪些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

学生:北京(京沪线;京包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等);郑州(京广线,陇海线);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兰州(包兰线;兰新线;青藏线)。

过渡: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在铁路干线中还出现了高铁。高铁的发展证明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现有哪些高铁呢?你能找出起讫点相同的铁路干线与高速铁路吗?

学生:有京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沿海高铁(前三条高速铁路的起讫点与铁路干线的起讫点相同。

老师: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活动:综合应用──我的出行我做主。

1.我要去西藏

2.我来当导游

要求如下。

1.从北京去西藏途中要去西安看兵马俑,去洛阳看牡丹和龙门石窟?应该怎么安排旅游线路呢?

2.说出自己的家乡(或籍贯)在哪里?可以选择哪些铁路干线到你的家乡旅游?顺便再请你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旅游景点。

学生1:可以坐京广线在郑州换车,坐陇海线到西安,再坐青藏线到拉萨,回来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坐青藏线、包兰线、京包线到北京(返回时换乘路线少)。

学生2:我的家乡在兰州,可以乘坐京包─包兰线(北京学生)到我的家乡旅游……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方面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做了大量铺垫,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也不错,最后到落实环节,学生都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时间方面还要斟酌,拓展环节需要根据班级学习情况而定。总之,这节课的落实要结合生活,将抽象的铁路干线内容生活化、有趣化,将知识点落实,真正做到内容有趣、课堂有效、后续有用。

第五篇:五级语文上册 第单元 《窃读记》课时练习(2) 新人教版-课件

1窃读记(2)

基础积累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一、拼音小关卡。

1. 爸爸不但为我买了一个shū ɡuì( ),而且还在晚饭时露了一手chǎo cài(

)的绝活。

2. 自从小燕子在wū yán(

)下搭了个窝,我家每天都chōnɡ mǎn( )着小燕子们唧唧喳喳欢乐的叫声。

3.利比亚发生内战以来,大批的难民受到jī’â( )的困扰,很多人依靠救助zhī chēnɡ( )着生活。

二、字词游艺厅。

1. 精挑细选。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窃:A.偷盗;B.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

C.私自,暗中;D.谦辞,指自己。

(1)窃以为可行。 ( ) . (2)四邻八舍都知道王青就是个盗窃者。 ( ) .(3)小明明和小王就是喜欢在一边窃窃私语。( )(4)李飞把不是他的东西窃为已有。 ...( )

2. 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句子。 饥肠( )( ) ( )( )不舍 倾盆( )( ) ( )( )似渴

(1)早晨的时候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谁知到了中午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变成了__________。 (2)我们和老人告别后,__________地离开了敬老院。

三、句子训练营。

1. 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枪声一响,战士们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向敌人。 3. 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1)我的腿真酸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书店里的顾客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改为陈述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回眸室。

1.《窃读记》讲述了一个关于

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是一位 的人。 2.《窃读记》的作者是 人,原名 ,被人们称为 级别的人物。她的代表作

有《 》。

理解感悟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五、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甜——窃读的主旋律。一甜:当“我”终于找到昨天看到的那本书时,我会“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饿狼”“贪婪”形象地展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二甜:赶上下雨天,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甜: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窃读的最高境界。

同学乙:“我”窃读的滋味主要体现在“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上。我知道这是课文的____________,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联系上下文我明白:“我”快乐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惧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精彩赏析阁。

我____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____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____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____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滋味!

1. 根据课文内容,在短文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动词。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匹贪婪的饿狼,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破折号的作用有三种,那么这段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应该选______。(填序号) A. 表示句子的转折;B. 表示声音的延长; C. 表示解释或说明。

4.如果你抓住了作者的窃书行为,你会如何做? 拓展运用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七、小小练笔场。

《窃读记》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读书故事,这种读书方法,你也经历过吧?说说窃书时的心情。

八、快乐阅读吧。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给女儿的一封信(节选)

刘 墉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呆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意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假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习过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

那活的学问就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者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地长一大堆杂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然后选出一组写话。

喜悦—( ) 大概—( )

浏览—( ) 快乐—( ) 写话: 2. 在文中找到两个反问句,用” ”画出来。

3.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读书方法?你认为哪种对我们读书有用,请说说理由。

3 4.你认为作者告诉了他女儿什么样的读书道理? 九.探究靓舞台。

请你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式介绍。 书名: 作者: 推荐理由:

4

1 窃读记

二、1. (1)D (2)A (3)C (4)B 2. 辘辘 依依 大雨 如饥 (1)倾盆大雨 (2)依依不舍

三、4.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他让我们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四、1.小时候到书店不买书而去看书的 渴望读书,喜欢读书 2.台湾 林海音 祖母 城南旧事

五、对书的渴望 名正言顺地在书店里长时间地看书了 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中心句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被店员或老板发现而受到训斥与驱赶

六、1. 跨 踮 挤 挤 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2. 它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对书、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3. C

八、1.喜欢 大约 阅览 高兴 3.提示:精读、略读。 4.提示:学以致用。

上一篇:夏日炎炎如何防止中暑下一篇:学生不乱扔垃圾倡议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