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2024-05-02

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本课处于本教科书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二课。一方面,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继续;另一方面,“戊戌变法”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跳出了“中体西用”的迷局,越过学习“器物”的层面,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说明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外,戊戌变法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因此,本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本课的教学思路大体是:以多媒体呈现诗歌,并请学生朗诵诗歌,将学生从、带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整课内容围绕诗歌来提问,从而制造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历史氛围。另外一方面为学生探究创设情境,并提供探究的材料。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好地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当然,我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以后的课堂中创设更多的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历史学科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展现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多归纳中外古今历史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让他们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应注意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复习巩固。

三、在理清课文线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该多抓住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中学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篇2: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这一课是第二单元较重要的一课,此时正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的阶段,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课是较难理解的一课,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在教学目标这一点,紧承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达到三维目标,又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在“自学检测”题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同时开启学生思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做准备,查找相关的图片与资料,为重点掌握“百日维新”内容打下基础。

3、运用学习小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说中学,在争论中加深理解,效果较好。

篇3:简谈“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构思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在分析和处理本课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本课内在知识结构与前后课目知识的联系及对照的特征,着重从“寓德于教”的高度,紧扣历史知识,以其为依托、为基础,达到“读史使人明智”之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主观与客观、必然与偶然等方面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本课之史料,剖析中国资产阶级及其自上而上的“立宪保皇”的改良运动之特征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探究能力。

在教法的选择上,要紧扣教育、培养、发展三大功能,通过教法使学生掌握学法,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与交叉使用,寓教于乐。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教师引绪(启发式)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内容,运用读书指导法揭示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用直观细节叙述法、解释法、看图表法、讨论启发法等方法,综合与交叉的混合型课,培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反一正,相互映衬,依托证明。“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中,有更多的篇章要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只有把《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课目讲授好,让学生弄清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封建势力顽固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至“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逻辑推理上具有紧密的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幼稚,力量上的微弱,资产阶级不论通过什么形式的改革都是不能成功的,“戊戌变法”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从逆向思维这个角度,通过反证法的规律,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这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的能力。

本课知识点虽不多,但要给学生讲清此次运动的性质、意义、失败的原因,却又是不容易的事,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九年级世界历史教学时,还要讲到几个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沙皇俄国的改革,他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获得了成功,使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导致其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中国的这次变法,由于中国国情的实际状况导致革命失败,不流血的戊戌维新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但维新志士的死却唤醒了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条路走不通。中国要有出路,只有唤醒民众,发动民众起来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制,中国才有出路。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性,为以后对这段历史的教学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样的分析教学便可寓德育于历史知识教学之中,历史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达到历史课教育的目的。

讲好此课,既能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教学,又能服务于九年级世界史中几个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之比较教学。通过此课教学,使学生明白“瓜分豆剖”、“揭竿斩木”之“忧危”,能更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等历史知识。所以,《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三、教材处理

本课知识点不算多,但“小字”部分很多,讲授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字内容,培养训练“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分析能力。如阅读第一、第二两段小字内容,可从细节直观的角度揭示出光绪帝是如何转化为“不甘作亡国之君”,于是下令康有为等筹划变法。1898年4月,康梁组织保国会制订章程,揭露“瓜分豆剖”、“揭竿斩木”的形势,呼吁救国,宣传变法。又如,通过阅读第三、四两段小字内容,可从主观与客观,必然与偶然等方面分析揭示出“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头脑简单”,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本课虽篇幅不长,但小字部分内容较多,知识点也不算复杂,只要教师注意把握、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就可在45分钟内轻松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的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2)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近代史上志士仁人为国家前途,不惜以热血生命唤醒国民的一曲壮烈悲歌,他的精神气节值得后人景仰。(3)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不发动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五、方法手段

首先,复习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这些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然后,由教师引绪导入新课: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皇帝,变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

六、结果预设

篇4:戊戌改革的历史反思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志士们提出的改革目标是要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他们的愿望和理想和今天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是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改革政治,实行开放,也有不少和今天共同的地方。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毛泽东主席批评他没有找到一条到达大同世界的路。我们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但要实现这一理想,还要走很漫长艰苦的路程。

我们通常把戊戌变法的失败归因于反动派的破坏,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这样说当然是不错的,但还不能非常透彻地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应该挖掘到更深的层次。试问: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和袁世凯,戊戌变法是不是就能够一帆风顺,抵达胜利?事情看来还不那样容易,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问题在于:旧中国存在着阻碍改革的强固的社会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生长着保守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心理。慈禧太后和袁世凯都是这一盘根错节的社会基础的产物和代表。如果没有社会基础,顽固派是发挥不了那样强大的破坏作用的。铲除几个人比较容易,铲除阻碍改革的社会基础就要困难得多,要有几个世代的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面对着戊戌改革以及今天的改革开放,我们不禁要问:改革是如何发生的?一个社会在什么情况下会使改革起步?改革应该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如何勾划出改革的蓝图并付之实施?在改革的道路上会有多大阻力,多少困难?怎样采取措施减少阻力?怎样使改革胜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教训,加深认识。

改革是一种社会需要。当社会矛盾尖锐、各种弊端滋生、社会难以正常运转和发展时,才会唤起改革的意识和改革的行动。一部分先进人士最先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他们集合起来,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戊戌变法就是这样,这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下产生的一种社会需要,是由康有为等人发动并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政治运动。所以,社会矛盾的尖锐和先进分子的觉醒、集合就能使改革启动。但是,改革的进展和成功取决于更加复杂的因素。

改革要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改革的成功要有相当多人的支持,这就一定要制定改革的理论、纲领,并广泛宣传,让群众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步骤,吸引群众,投身到改革中去,为之奋斗。改革运动的领袖总是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智力高超,能够以创造性的理论教育群众,使群众围绕改革,产生强固的凝聚力,并能以自己的洞察力烛照改革前途上的困难,带领群众前进。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学识高深,写了许多著作,从各方面阐明了改革运动,他们提出了当时所能提出的较好的主张。遗憾的是,他们的理论并不成熟,对中国情况和改革运动的规律所知不深,特别是他们所能影响的群众范围还很小,只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吏,因此在政治舞台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虽然说服了光绪皇帝来支持改革,但和顽固派较量,力量对比仍然悬殊。当时,广大人民没有文化知识,处在社会底层,维新派做不到对他们联系和进行教育,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处在变法改革的圈子之外,对变法不是一无所知,就是漠不关心,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支持改革。因此,反对改革的势力大大超过了支持改革的势力。戊戌变法也就不能不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后,梁启超痛定思痛,写了一篇《新民说》,要与民更始,从老百姓的启蒙教育做起;孙中山以后也懂得要“唤起民众”,“扶助农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更是努力发动群众,注意依靠群众。民主革命胜利后,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一次讲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唤起民众,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改革的理论武装他们,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民众中焕发出认同、团结、奋发、拼搏的精神,才能破除阻力,使改革乘风破浪,迅速前进。

改革要在稳中求进

改革是个渐进过程,是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对现存事物不必要、也不可能使之在一夜之间全部改观。改革不是用暴力行动一举摧毁旧秩序,而是通过和平的、民主的、有计划的步骤,促进新旧体制的交替,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最佳的改革方案是使社会不发生剧烈震动,而又使社会成员不断受益,使改革在一个安定而宽松的气氛中持续进行。有时候,改革也会带来一时的经济衰退、生活下降和政治动乱,一定要把损失和动荡控制在一定范围,减少到最低程度。改革者当然不能因暂时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动摇退却,但又要充分重视困难,实事求是地估计社会的承受能力。改革措施如果引起剧烈的动荡,并使很多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总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改革的目标和构想是远大的、雄心勃勃的,而每一改革的步骤和具体政策必须审时度势,十分谨慎小心,切勿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不可能大有作为的情况下,却开出了许多空头支票,高喊“大变”“速变”“全变”,要求几年之内“大见成效”。百日维新期间,诏书频颁,新政繁多,像雪片似的下达,企图百废俱举,一步登天。有些改革措施,固然十分必要,但涉及很多人的生计利益,就要谨慎从事,例如,精简衙门,裁撤冗官,停止科举考试,将各地寺庙改为学堂,这些无疑都是正确而必要的政策。但是不作准备,不分步骤,不对有关人员做出妥善安排,贸然颁发一纸命令,强制进行,不但不能生效,反而在许多官吏、僧道和知识分子中引起疑虑和恐慌,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对改革实无益而有损。

执行改革者的品质和行为十分重要

进行改革是为人民、为社会谋利益,不是为改革者、执行者自身谋利益。执行改革的政府官员为政清廉,公平执法,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富有献身精神,才能给改革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敬服和拥护。改革的失败常常和执行改革者的品质和行为联系在一起。营私结党、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是改革的腐蚀剂,最容易败坏改革的声誉。所以,树立廉政,整肃政纪,使弊绝风清,是改革成败之所系,决不能掉以轻心。戊戌变法中,顽固派攻击维新派夤缘隶进,馈礼不绝,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今日一袍料,明日一马褂料。今日一狐桶,明日一草上霜桶”(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维新派的行为不自检束,遂授人以口实。康有为逃亡海外期间,也有滥用和挥霍华侨捐款的行径。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其方向和目标都是正确的,但变法阵营内麇集着像吕惠卿、蔡京这样的腐败分子,给变法抹黑,而反对变法的阵营内反而有大批正人君子、学者文士,如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等人。这样,王安石变法就难以得到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这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防止改革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被扭曲

改革的方向、目标、政策即使是好的,但观念上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可能扭曲变形,“橘逾淮而为枳”,什么样的土壤中只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改革者不但要制定政策,而且要反复估量政策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并且要监督其实施,形成一套信息反馈机制。有时,一种很好的创议和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各种力量的拉曳,会变得面目全非,好事反而变成坏事,政策实施的后果会使政策的制定者大吃一惊,大出意外,变成不是原来所设想的后果。戊戌维新派主张编练军队,想不到帮助了军阀的兴起;他们鼓吹立宪政治,想不到十年以后却在宪法的招牌下出现了皇族的集权。有时候,一种政策措施要在较长的时间中才能显示出或正或负的效应。

当然,戊戌变法中可以研究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我们要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研究改革的规律、改革的理论。从过去和今天的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加深对改革的理解,以促进当前的改革。

篇5:戊戌变法的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学习完这节课后我有如几点反思: 1.我用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好,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戊戌变法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枯燥,用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

2、将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更好地理解当时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对立关系。讲到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之后被带到总理衙门“问话”的情景的时候,挑选两个学生表演康有为和荣禄两个人针锋相对的一段对话,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让学生更深一层的明白维新派的进步思想以及变法运动还没开始就受到顽固派的强烈阻挠,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和鲜明性。

3、通过让学生齐读的方式明白重点内容,并且就重点内容进行逐点的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4、运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对比、变法的内容及过程等方面)来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5、结合史料,真确评价历史人物。在学习了戊戌变法之后,针对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能逃却不逃,最终流血牺牲,讨论“谭嗣同的是是值得还是不值得?”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暂时的逃离还是留下牺牲的,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死还是逃,只要我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都是一位英雄,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出奋发读书、振兴中华的激昂情感,从而达到这节课情感目标。

6、把历史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意义当中引入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自己回去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而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达到让学生明白以史为鉴的目的,更贴切生活,更便于理解。

篇6:戊戌变法教学案

一、内容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内容

特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教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欧论,皆方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为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学争鸣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推翻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

有学者认为,先判定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义必然软弱、妥协和失败,已不能向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论上与逻辑上则是一种误导。有的学者追根溯源说,改良主义是一个西方词语,19世纪末叶出现在欧洲,是指工人运动中一种敌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它以不触犯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基础的枝枝节节的改良来代替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说,“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用改良主义来限制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不妥当的,因为戊戌变法与欧洲改良主义的历史背景不同,虽然当时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但它毕竟是代表新的生产力,反映新的生产关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势力的对立物,是先进者,所以不可照搬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间的维新派和维新运动,可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发动的一次爱国救亡维新运动。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尚可,说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则是不妥的”。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恰恰表现在它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刘大年、汤志钧、王栻等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客观上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但对于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彻底。比如胡绳就认为,维新派要求变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变,而且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提出了异议,所有这些议论都是“虎虎有生气”的。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维新派是企图用“改良主义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634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统治阶级修补封建庙堂的枝枝节节的小变,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拆毁封建主义庙堂的社会变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杨立强指出:维新派在变法期间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维新派的评价,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政策的社会效果。不论维新志士怎样在某种场合表白,不论他们的主观意图如何,事实上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企图补天的封建文人矫揉造作的空言粉饰,而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里的启蒙作用。一些作者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反封建,也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它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专制独断的皇权思想,昏人神智的八股,以及桎梏性情的纲常伦理,这一切曾经是封建阶级麻醉和统治人民的武器,现在这些武器上也长了斑斑锈痕。人民不仅从戊戌政治运动中认清了反动派的凶恶面目,而且也从戊戌思想运动中吸取了精神解放的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加推向前进。”(戴逸:《戊戌时期的思想解放》

第五种观点,马洪林认为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实行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戊戌维新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纲领和措施,强劲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理论结构。(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载《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张江明等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张江明等:《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4)不正确。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实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

3.(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篇7: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在清朝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又一次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虽然失败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一次重要的探索。【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重点与难度】

1、重点: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

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展开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已失败。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道了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救中国的历史,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制作powerpoint 课件 【组织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

2、战后中日签订的条约是?它的内容是?

二、导入

(多媒体示中国与日本地图及回忆中日的交往和复习提问,对比古代史上中日的交往与近代的中日的战争,得出两国近代的差距,进而思考中国如何才能恢复昔日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历史荣辱情绪及历史的责任感)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运动自强救国的梦想破灭。而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要求破旧立新、学习西方变法的维新思想也逐渐兴起。《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大大刺激了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进步破坏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895年,正直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什么事情呢?(师播放视频《公车上书》,师板书,生找出原因、时间、人物、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公车上书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的原因、时间、主要人物、影响。)

教师过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梁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做「公车上书」。)其实,变法图强的事情,这不是史无前例的,商鞅变法就是成功的例子,它使秦国成为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次没有成功,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为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他们又做了什么事情呢?(生看书33页回答)

(使学生理解国难当头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

2、百日维新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板书。生看书找出变法的时间、内容,课件示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通过分析变法内容,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理解爱国志士为国为民甘愿牺牲,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我看谭嗣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篇8:“戊戌变法”教学评价

案例

在讨论中,有不少学生对谭嗣同能走而不走,最后惨遭杀害,感到很不理解,并认为此举很不值得,甚至有学生认为“谭嗣同等着送死,真的很笨”!对此,教师感到很惊喜,因为终于听到了学生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学习历史,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要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不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它们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思考。于是,教师没有就此直接给出终结性评价,而是抓住时机,反问学生,以疏导式的言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了评价。

师:“为什么认为谭嗣同真的很笨呢?难道谭嗣同真的很笨吗?把你们的理由说出来听听好吗?”

生1:“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谭嗣同是个人才,他这么一死,真是太可惜了!但是他的死难道就没有一点价值吗?”

此时,我给学生补充了谭嗣同的一首名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然后设置了一个基于本诗情境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谭嗣同的‘去留’问题?如果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生2:“谭嗣同的精神可嘉,但是做法是愚蠢的。”

生3:“对!”

班上马上有学生表示赞同。

师:“好。接着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的精神可嘉?”

生2:“因为我觉得谭嗣同做得很对。他在紧急关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国家的改革与复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都有一死,大丈夫就是死,也要死得壮烈。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那么做!”

生4:“老师,我来说……”

点评

现代课堂的本质是构建“生命课堂”,历史“生命课堂”的构建应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据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述案例中,有学生对谭嗣同能走而不走,最后惨遭杀害,感到很不理解,并认为此举很不值得;也有学生认为“谭嗣同等着送死,真的很笨”!面对学生发出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教师没有给予直接的否定,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维的空间,以致出现案例中生1、生2的真实的、合理的想法。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回应是“你说得很有道理。谭嗣同是个人才,他这么一死,真是太可惜!但是他的死难道就没有一点价值吗?”“好。接着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的精神可嘉?”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怀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才产生上述教学中的这些形成性的评价,也正因为这些形成性评价才使评价深入到学生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如果当时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加以否定的话,那么学生就没有了科学探究过程的经历,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就无法形成,甚至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会被无辜扼杀。

篇9:谈谈《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构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主观与客观、必然与偶然等方面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本课之史料,剖析中国资产阶级及其自上而下的“立宪保皇”的改良运动之特征和后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探究能力。

在教法的选择上,要紧扣教育、培养、发展三大功能,通过教法使学生掌握学法,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与交叉使用,寓教于乐。

二、谈本课教材的分析

《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中有更多的篇章要教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只有把《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课目教授好,让学生弄清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封建势力顽固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至“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逻辑推理上具有紧密的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幼稚,力量上的微弱,资产阶级不论通过什么形式的改革都是不能成功的,“戊戌变法”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从逆向思维这个角度通过反证法的规律,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这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的能力。

讲好此课,既能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教学,又能服务于九年级世界史中几个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之比较教学。所以《戊戌变法》一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谈本课教材的处理

本课知识点不算多,但“小字”部分很多,讲授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字内容,培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分析能力。

本课虽篇幅不长,但小字部分内容较多,知识点也不算复杂,只要教师注意把握、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就可在45分钟内轻松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谈本课教学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的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2.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近代史上志士仁人为国家前途不惜以热血生命唤醒国民的一曲壮烈悲歌,他的精神、气节值得后人景仰。

3.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不发动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五、谈本课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手段

1.利用引绪法导入新课

首先复习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这些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然后由教师引绪导入新课: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皇帝,变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

六、谈本课的教学过程

1.保国会的成立(1898.4)(板书)

教师引绪:使学生了解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应用阅读直观细节法:指导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小字,引出三个要点:(板书)

要点:a.德占胶州湾,中国形势:“瓜分豆剖”、“揭竿斩木”。

b.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

c.1898年4月,康梁组织保国会,订章程,宣变法。

2.百日维新(1898.6—9.21)(板书)

(1)解释法:a.戊戌变法(重点);b.公车上书(重点)。

(2)看图表法:

看彩图13(颐和园勤政殿),由此发布变法令,依法令四方面(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内容,启发诱导戊戌变法的以下知识点:(板书)

a.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意义:三个有利于。

c.支持者: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

(3)应用叙述法、读书指导法综合与交叉剖析引出本课教学的难点(板书)

难点:a.顽固派势力强大;

b.维新派思想上的单纯,政治头脑的简单,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维新派未深入群众寻找力量源泉。

引导学生分析维新派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高昂气节,引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目的。(板书)

重点:a.百日维新:1898.6.11—9.21,103天(得名)

b.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七、教师小结

不流血的戊戌维新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但维新志士的死却唤醒了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条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上一篇:医院医生个人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内省与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