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2024-05-04

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精选6篇)

篇1: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一、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类,从四大发明至今,无处没有材料科学的身影,火药,印刷到现在的新材料能源。可以说,材料科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或者说,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首先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材料科学对生产方式的推动作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那个时候吃的东西还是生的,后来经过偶然的方式发现了火可以让食物变得美味。那个时候人们的燃料都是木头等非常常见的原始材料。这些没有经过加工和处理的木头燃烧的产热效率相对比较低,而且燃烧产生的温度不高,而且很难控制温度。比如说,要加热一些食物,假如难以控制温度,加热不均匀,那么直接导致食物的可口程度。而现在,人们加热烹饪食物的燃料是天然气CH4,产热效率高,而且容易控制,说的更多一点,还比较绿色环保。

再比如,穿,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我们制造衣服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衣服所用的材料更加轻便,保暖,舒适,而且对人体没有不了作用,甚至有些衣服还能对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加有一些特殊的衣服可以保护人类不受伤害,比如救火人员的衣服,就是新材料的应用。而很久以前,我们制造衣服还用的是天然的兽皮,树皮之类的东西,这些材料取材难度大,制作工艺简单,保暖效果一般而且有很大的取材危险,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棉花,蚕丝等。但是这些材料相对比较昂贵,广泛普及难度比较大。再后来,随着合成材料的出现,涤纶,尼伦,等成为了新型的衣物制作材料,这些材料,合成难度低,而且比较轻便,保暖效果也非常不错。而随着这些新材料的应用,材料加工工艺也被一步步的改进。而这些加工工艺的改进,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革和进步。

而武器材料的发展更加能够体现材料科学对生产方式变革的推动作用。冷兵器到热兵器无处没有体现出材料科学的变化,冷兵器时代,冷兵器的制作就是对金属的锻造技术。而冷兵器自身也由一开始的青铜兵器到后来的钢铁等。而热兵器时代更多的则是材料之间的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比如炸药,由原来的普通的火药到后来的混合炸药,威力不断增强。

其次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起到更大的作用。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生活方式的推动作用,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人们总是追求更好地生活条件。比如吃的更好,更加安全,更加有营养。穿的更好,更保暖更轻便。用的更好,用更好的车,更好的手机,更快的电脑。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度,新材料的应用无处不在。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用的眼镜,以前,我们使用的眼镜片是玻璃的,眼镜框是金属的,一不小心,眼镜片就被摔碎了,因为玻璃的易碎性。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使用的眼镜片都是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先对玻璃的眼镜片好处是全方位的。首先,合成树脂眼镜片不易碎,甚至可以说是不会碎。就算受到很大的外力,它最多也是变形,不会碎成很多块,这首先就对人体不会造成划伤的安全方面的危害。其次,作为有机材料,他很轻便,我们知道,以前的高度数玻璃眼镜片,就像酒瓶底那么厚,很重,而现在,从厚度方面完全反映不出来眼镜片的读书,也就是说,度数和厚度没有必然联系,非常轻便,就算带很长时间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厚重。造成相对比较少的疲劳感。还有,还有一些变色的眼镜片,起到了美观的作用,这些都是原始的玻璃材料的眼镜片所没有的。

再比如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必不可收的电脑。电脑一开始是巨大的,很难想象现在的电脑体积和处理速度相对于以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新的东西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之所以电脑的体积会减少这么多,就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单晶硅的使用。使得原来巨大的处理系统集成在一个非常小的硅芯片上。而电脑的屏幕材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清晰,分辨率越来越高,越来越省电。

再还有一些现在非常热门的智能材料。比如能够感光的一些材料就用在了电池方面以及控制方面。比如我们现在很多楼道里就使用了感光的开关元件,可以控制灯的开关。以及使用在医学方面的自愈材料,比如自愈性的支架,这些支架可以在收到损伤之后自愈。可以想象,如果人的皮肤,骨头在受伤后能够自愈,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事情。而我相信,这些新材料的日常应用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材料科学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将持久的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二、制造内涵的扩展

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它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广义制造概念,是“大过程”、“大制造”,包括光、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通用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以及材料制备;不仅包括机械加工方法,而且还包括高能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它不但包括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的选型决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以及产品的疲劳强度和全寿命过程的预估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一)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制造工程与制造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层出不穷,制造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建立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制造系统,将会给未来的制造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①敏捷制造(AM)。1988年美国里海大学和通用汽车公司在研究总结美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潜力后提出了敏捷制造的生产模式,1992年美国政府将其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1世纪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敏捷制造是将柔性制造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技能、有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灵活管理三者集成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虚拟制造(VM)。虚拟制造是利用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及其仿真来实现产品设计和研制的模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模式,在产品制造出来之前应在虚拟制造环境中完成软产品原型,代替系统的硬件进行试验,对其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大大缩短产品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便更可靠地决策产品研制,更经济有效地组织生产,从而实现制造系统全面最优的制造生产模式。③精良生产(LP)。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日本制造工业的经验,提出了以改革企业生产管理为特点的精良生产模式。它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同时获得极高的生产率、最好的产品质量和极大的生产柔性,使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精益特点。它摒弃了大量生产方式在人力资源、库存资金积压上造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单一品种生产对市场变化的需求极不适应的种种弊端,发展了按市场订单进行及时生产的丰田汽车模式。④ 智能制造(IM)。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IM 将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使制造过程实现智能化。

(二)制造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制造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它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为紧密,形成了

多学科交叉、多方位立体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制造技术为信息科学、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提供观察、实验、检测、制造的装备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的最新成果也会应用于制造业,进一步丰富制造科学的内容,同时,它们的发展也给制造业不断提出新的使命和挑战,从而促进制造科学的进一步提高。制造生产模式对制造过程、制造系统和产品的优质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制造生产模式是管理科学、社会人文科学与制造科学的交叉、融汇和发展而成的结果,有着统率生产过程、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决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1.4 信息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制造的面貌,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制造科学形成的客观条件。信息这一要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竞争要素。制造技术不仅加工、处理信息,而且将制造信息录制、物化在原材料上,提高其信息含量,使之转化为产品。现代制造业,尤其高科技、深加工企业,其主要投入已不再是材料和能源,而是信息和知识;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实际上也是某种形式的信息,即产品信息和制造信息。未来的产品一般应是基于信息或知识的产品。未来的制造技术将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将贯穿整个制造业。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发展和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修订 【2】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1979版本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9版本

篇2: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辨证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社会导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深刻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目标、任务、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理清科学技术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2 科学技术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东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知识的科学体系。“科学作为一个影响

和反映精神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综合性’要素是精神生产力,作为知识形态,[3]属于一般生产力”。(马克思以科学为例说明一般生产力)相对于直接的现实生产

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科学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提出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激光技术等,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从本质上讲,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是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的。技术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属于物质生产力,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的现实生产力,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和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转变,历史的繁荣与衰败,社会的变迁与科学技术革命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5]。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

2.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引起的人类家园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的异化带来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实问题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于使用科技的人,正是这些人对科技成果不合理的使用、误用或滥用造成了科技的妖魔化。科学技术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促使人们的视野由局部转向全局、由区域研究扩展到全球问题研究,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知识支撑。

2.1.2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表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动力。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从资

本需求转向创新需求,这些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2.1.3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

政治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政治的参与性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实现形式。政治的民主性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系统中其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反映,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政治的开放性有助于增强政府 与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网上民意调查、网上听证等形式促进了人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通过网络很容易使人得到发言权、建议权、批评权,人民的各种意见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更加体现和谐政治的民主性。再次,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电子政府的出现。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平台,提高了政府自身的效率和透明度,这样将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廉洁,体现和谐政治的开放性。

2.1.4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和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饮食营养、医疗保健、体育训练等,这些条件的提高和改善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水平的发展上。主要是通过促进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改革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由此可知,科学技术发展延伸了学校教育,使教育终身化,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 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了科学技术发展

2.2.1 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求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然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2.2.2 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避免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科技是一把双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科技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不可能为了避免科学的负效应而抑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和谐。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技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我们理智的选择是既要推进科技发展,又要使其伴随而来的社会矛盾降到最小,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构建和谐社会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2.2.3.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技,不可能与世隔绝,因此科学技术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虽然科学技术发展缩短和扩展了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应用的时间和空间,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一个和谐的社会通过确定现代价值观和道德评价准则,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同时创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快转化,产生效益,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反思

3.1 我国和谐社会应营建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美国二战时期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博士曾经说过: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明显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以,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提倡工业研究。工业研究不仅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且也能通过对学院与大学提供学校外的资助,有利可图地支持较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工业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企业发展规模及水平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和管理的话,工业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第三,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及学费高的原因,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我们应该适当地减免基础教育的学费,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在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加大设立大学生奖学金力度;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做到唯才以用。

第四, 注重科技的国际交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举办,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出席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次数和发表的论文数也与日俱增。但我国科技人员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数量还是很少。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够强,成果还不多,我国科技人员应增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公平与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的科技政策应 该反映公平与民主的原则。公平应体现在科技发展成果应该使公众分享,科技资源应该公正分配。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其宗旨是提高亚非拉国家稻谷和小麦的产量这种革命是以不断地使用化肥并保证充足的人工灌溉为前提。但小农户买不起绿色革命的新技术,而地主更愿意去采用这种技术。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最终导致成千上万的佃农从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上被甩了出来。因此绿色革命虽然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却使许多贫穷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显然绿色革命没有体现科技的公正性,这是对科技万能论的一次有力的否定。所以,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民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技体制中保持民主的 约束机制,可以打破科学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为新一代的科技精英的涌现提供一种制度上的保证。4 结语

篇3: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 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型学科, 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 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向高智能易操作方向发展。

2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科学发展与应用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科学发展步伐加快, 机械产品已向科学化、多元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其中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更快, 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 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 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C) 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 覆盖面也日益扩大, 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 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机电设备, 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 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钢铁企业中,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 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采用组装合并方式, 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 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 而且还可以实现在线最优化、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功能, 成为一种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制系统相比, 其功能更强,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是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

3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施科学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机械制造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技术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即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职业技能。因此, 加强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手段。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经过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实训,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 毕业后很多学生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的工作要求;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职业素养, 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跳槽频繁。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能力, 令很多高职院校十分头疼。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 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机电综合实训模式。因此,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 有必要创新实训教学模式, 强化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提高实训效果。

4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操作优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功能具有很高科学实用价值。比如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 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 具有很多技术优势。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水平提高, 运算速度加快, 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 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 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 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 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 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 任何一台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 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 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 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5 结论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科学发展趋势迫使微电子技术向传统工业渗透, 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理念, 它是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是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中机械工程与电子和智能计算机控制的协同集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 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 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 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怀斌.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1996 (4) .

[2]王俊普.智能控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试论汉赋创作与时代发展之关系

关键词:散体大赋 抒情小赋 时代发展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1]p1辞赋无疑是汉代最繁盛的文学体裁,辞赋能在汉代走向顶峰也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莫大关联。本文通过对两汉交际之时辞赋的演变情况为中心,进一步考察辞赋演变与时代发展之关系。

一.铺张扬厉的散体大赋

西汉成、哀、平帝之际,士人不断反思,以儒匡正的思想指引他们重建儒家正统思想,汉赋家们继续创作积极用世的汉大赋,这一时期的辞赋作品,几乎延续了大一统盛世时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崇尚铺陈、用语生涩、缺乏个人情感的创作倾向。

汉武帝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经学思想,无疑将西汉初期休养生息的道家思想掩盖起来。汉赋作家积极投身政治,高歌时代强音,创作宏伟华丽的散体大赋,展现大好河山、国家昌盛,抒发内心无限赞叹。他们歌功颂德不仅是表达积极参与政治的内心更是感于内心赞美盛世的真情流露,汉赋的华美与当时社会背景相符合的,它包罗万象、总揽人物的恢弘气象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替代的,所以,铺张扬厉、夸饰渲染的散体大赋在此时受到汉赋家们的欢迎。这一倾向在西汉末年,成、哀、平帝时期以儒匡正的汉赋家笔下亦十分常见。

以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为例,扬雄入京后所作的《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校猎赋》,在结构、语言和内容上无不继承大赋:

第一、尚铺陈。赋成为一种文体的最根本特征是“铺陈”,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2]p270与朱熹所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3]p3讲的都是是赋的铺陈手法。扬雄作品中将大赋铺陈手法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如《甘泉赋》中对台观的描述:“左攙枪右玄冥兮,前熛阙后应门;阴西海与幽都兮,涌醴汩以生川。蛟龙连蜷于东厓兮,白虎敦圉虖昆仑。览樛流于高光兮,溶方皇于西清。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骈交错而曼衍兮,嵈嶵隗虖其相婴。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袭室与倾宫兮,若登高妙远,肃乎临渊”[4]p56,扬雄以左、右、前、后、西、东、上、下、远、近等空间铺陈的方式,极度渲染甘泉宫乃神力之物,非人力可以完成的,尽显汉赋铺排之能事。在扬雄的大赋作品中这样的空间铺排随处可见,对客观事物进行铺述,明显是受儒家思想重现实、重理性特征的影响。

第二、用语生涩。如扬雄在《校猎赋》中对校猎场面进行描述的段落,“若夫壮士慷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聘耆奔欲。拖苍豨,跋犀犛,蹶浮麋。斮巨潚,捕玄蝯,腾空虚,距连卷。踔夭蟜,娭涧门,莫莫纷纷,山谷为之风飙,林丛为之生尘。及至获夷之徒,蹶松柏,掌疾梨;猎蒙茏,辚轻飞;履般首,带修蛇;钩赤豹,摼象犀;距峦坑,超唐陂。车骑云会,登降暗蔼,泰华为旒,熊耳为缀。木仆山还,漫若天外,储与乎大溥,聊浪乎宇内”[4]p99,文中以“苍豨”、“犀犛”、“浮麋”、“巨潚”、“玄蝯”各种动物展现读者眼前,同时更以“松柏”、“疾梨”、“蒙茏”、“般首”、“修蛇”、“赤豹”、“象犀”、“峦坑”来表现校猎之人的眼疾手快、神勇无比。扬雄通过盛大的校猎场景的铺述说明军士、车队在山野间狩猎的场面,借以表达对君王如此庞大、奢靡、浪费的狩猎事件的讽劝。文中对事物的极尽描写已然使扬雄绞尽脑汁,病一岁。不难想象,如此壮观的狩猎场面几乎将所有与校猎有关的事物皆铺排与此。不仅如此,在扬雄《校猎赋》的其他章节,以及扬雄其他赋作中,皆以这种方式来描摹事物,其军队、山川、河水、神明无不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可以看出,汉赋庞大丰富的词汇量早已拓展了先秦《诗经》与楚辞的语言表现力。但由于辞赋作品中众多陌生的事物,在流传过程中有很多词汇被后世学者摒弃,也使得汉赋落入用语生涩、繁难艰深的窠臼之中。然而赋遣词用语的繁难生涩在汉代士人眼中正是可以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的最佳途径。由司马相如至扬雄再到东汉时期的班固、张衡著称后世的汉赋四大家,无不采取这种几乎穷尽式的表达手法,其词汇的丰富程度已远超先秦著作。

第三、缺乏个人情感,几乎都是对集体意识的抒发。扬雄的《甘泉赋》、《校猎赋》赋极尽笔墨展现非鬼神无法建造的甘泉宫及声势浩大的田猎场面,续写大一统盛世的物产富饶、山河壮大。辞赋铺陈的特征注定了辞赋终将以对事物的铺排、陈述作为大力描述的重点。作者将自己对大汉盛世的歌颂全部融入到对事物的极致描绘中,这也是汉赋与诗歌最大的不同之处,陆机在《文赋》中曾阐述过诗与赋的区别,他认为诗歌重在抒情,而赋则重在对事物的描绘。除诗歌之外对汉赋影响最大的便是楚辞,汉赋对楚辞吸收最多的是一种对形式美的追求,影响了自身艺术表现手法。但汉赋与楚辞同样存在本质的区别,“楚辞尚神理”作者通过的事物的夸饰来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是神与理的交汇,在楚辞中我们常能看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发愤抒情的语句,在汉赋作品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因为赋体文学所崇尚的是对事实的描摹,已然不同于楚辞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不难看出,汉赋与诗歌、楚辞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汉大赋作品中读者已无法察觉作者的存在,这也是汉赋在东汉末期走向衰落和后世文人鄙薄的地方。无论如何,扬雄的大赋,在思想内容上,与前代一样,有着积极的进取精神,不同的是,在颂美之中较前代司马相如等赋家蕴含了更多的讽谏之意,暗含了对身世安危与王朝前途的忧患意识,寄希望于统治者可以有所醒悟,这是汉赋家的社会良心,赋中有着很强的致用目的。

二.简单质朴的抒情小赋

西汉末年,汉赋家的用世之心也渐趋微薄,末世的归隐回避思想不断滋生,辞赋创作也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积极用世时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崇尚自然、形式简单质朴、重视个人情感的创作倾向。

此时的国家国力衰微、经济凋零、政治黑暗、昔日的昌盛不再、帝王骄奢淫逸、百姓困苦不堪,大一统政权在风雨中摇动,士人遭受巨大的打击之后,积极参政的雄心壮志早已磨灭殆尽,渐渐疏离儒家大一统思想,随之道家回归的思想日益滋生。同样以扬雄为例,这一思想在扬雄的《解嘲》、《解难》、《太玄赋》、《逐贫赋》等抒情小赋中亦可见:

第一、崇尚自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扬雄的哲理小赋,与大赋积极致用,重视现实、事理的倾向有鲜明的不同,常常在“玄”、“静”的状态下思虑,在“爰清爰静,游神之廷”[4]p191的境界神游,淡泊明志,清净自守,在《太玄赋》和《解嘲》中扬雄反复诉说应崇尚自然之道,如其《太玄赋》:“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省优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曒曒著乎日月兮,何俗圣之暗烛!岂愒宠以冒炎兮,将噬脐之不及。若飘风不终朝兮,骤雨不终日。雷隆隆而辍息兮,火犹炽而速减。自夫物有盛衰兮,况人事之所极。奚贪婪于富贵兮,迄丧躬而危族”[4]p138,这里的“大易”是《解嘲》赋中提到的“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4]p191是扬雄对周易卦象的解释,认为这是盛不可久、衰败灭绝的征兆,而这种自然之理,俗人无法识别,只有圣人才能明晰。继而扬雄在《解嘲》中进一步说明:“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莫,守德之宅”[4]p191,有盛必有衰,位高权重的人危险更多,遭遇此世,还是尽早隐退,保全自身为好。扬雄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之道的归隐思想可见一斑。

第二、形式简单质朴。与大赋的华丽壮大相比,最能看出,小赋在形式上的简单质朴的倾向,这也是对大赋进行反思之后的结果,大赋靡丽多夸已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夸张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讽谏作用,当然这是辞赋评论家们站在儒家致用思想的立场上所发出的言论,但失去积极进取心态的士人们,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是奏不出盛世高歌的。抒情小赋这种简单质朴,开始令士人青睐,这一时期,除了王褒的《洞萧赋》之外,小赋中几乎都是以直抒胸臆、简单质朴为主。

第三、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比起扬雄铺排夸张,极度渲染的大赋,他的小赋更具有文学性,扬雄将内心情感全部寄托在他的小赋作品中。在扬雄的小赋中,虽然一直强调道家的仙游境界、自然之道、自由自在,但扬雄却并非真正能够超脱尘世之外。首先,从《解嘲》和《太玄赋》中,扬雄将周易卦象与社会乱象结合在一起,深沉的社会忧患意识跃然纸上。其次,《太玄赋》中扬雄列举诸子,并反复诉说,入圣人之网、尽忠尽礼、讲仁讲义,最终难免一死,不若执手太玄,无拘无束啊!转而扬雄在《解嘲》中写道:“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4]p188汉室与古代不同,时移世变,士人的境遇有很大的转变,战国时期“士无常君,国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4]p179的生存状态荡然无存。此时的士人只能随声附和,无法施展才华,就更不用说封侯了。面对西汉士人所处的困顿状态,扬雄的怀才不遇之情便再也无法掩饰。无论扬雄小赋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在两汉交际之时,抒情小赋的出现已势不可挡。

三.铺陈与质朴兼综的辞赋创作

自东汉刘秀重振刘汉大业,经明、章到和帝初年,是东汉中兴之时,这个时期,汉赋的创作,出现了一种回环状态,由汉武帝鼎盛时期的大赋,经西汉末年转为抒情小赋,至东汉中兴汉赋创作又一变,大赋再次兴盛,这与中兴的时代气息有密切关系。在大赋复兴的同时,抒情小赋并没有减少,但此时的抒情小赋更多了一份贤人失志之情。然而,无论是中兴时期的大赋亦或是抒情小赋,都有一种鲜明的摹拟倾向。

中兴时期,意图恢复西汉鼎盛期的恢弘气象、赫赫神威,大力倡导对大赋的创作,虽似袭取盛汉鼎盛风貌,但却带来盛行一时的摹拟之风。洪迈在评价汉赋的摹拟风气时曾说:“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辞腴旨,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其后继之者……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又说:“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至于崔骃《达旨》,班固《答宾》,张衡《应间》,皆屋下架屋,章摹句写”[5]p88此时,摹仿而著称的赋家有冯衍、班彪、班固等人,冯衍的《显志赋》的形式、语言都是摹仿《离骚》而作的,如其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同《离骚》中“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如出一辙,赋中表达自己对功名不遂的愤懑,与屈原貌同心异,当时人以“文过其实”来评价冯衍的赋。班彪的《北征赋》全效仿刘歆《遂初赋》而作,以行踪为经线,感情为纬线,抒写避难途中所见,虽为仿作,但其情韵雅致,感慨深沉,颇能体现作者对治世的期盼之情。中兴时期,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第一篇以京都为题材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此赋通过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定都和治国的问题,并作出了解答,赋中铺陈夸饰的手法基本上继承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风格,但班固的《两都赋》在内容、语言和思想倾向上都具有很大突破性。从内容上看,《两都赋》不再集中铺写司马相如和扬雄赋中关于宫室、田猎的体裁,转而将目光投向京都,以及更多的人文景观之中,不仅如此,班固还将宫殿、歌舞发展成为独立的题材,并且十分注重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已然从司马相如的神游、虚幻般的描摹手法中脱离出来。从思想倾向上看,班固一改司马相如和扬雄对事物的赞美、夸饰,而折中于法度、礼仪,因为在《两都赋》中更多的包含了作者的政治主张,所以《两都赋》在写作上虽也注重铺排和摹写,但对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剪裁。从语言上看,《两都赋》较此前的大赋更加工整典雅,开创了赋体文学骈俪化的先河。由此可见,中兴时期的抒情小赋和大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汉赋在摹拟回环中有所发展的态势。

由此观之,面对政局的交替变化,士人心态的反复不定,这一时期的汉赋作品,呈现出的散体大赋——抒情小赋——大赋小赋兼综的发展路径,这种由盛世铺张扬厉、繁难文饰生涩的散体大赋,到乱世委婉深刻的抒情小赋,以至中兴时期摹拟为主的回归,正是时代思潮对辞赋创作之影响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

[2]詹瑛.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南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汉]扬雄著,张震泽笺注.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篇5: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关系论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可持续性

正文: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 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

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5 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

[3] 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5] 新华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6]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 第6期

[7]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06年第九期

[8] 陈训迪,建党90年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网 china.com.cn,2011年6月

篇6:论材料科学发展与制造技术发展之关系

科学文化与近代教育发展-兼论科学教育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互动关系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科学文化。正是科学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成为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的角度,对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教育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科学文化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作 者:张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玉泉校区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6(5) 分类号:N09 关键词:科学文化   教育发展   科学教育   科学中心  

上一篇:废电池的正确处理方式及危害下一篇: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通知